试验九土壤剖面性状观察
土壤剖面观察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颜色、质地等特征,从而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土壤分类、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验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门塞尔比色卡3. 土壤坚实度测定仪4. 皮尺5. 剖面刀6. 铅笔7. 塑料袋8. 采样器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实验基地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最好是一片耕作过的农田。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在选定的地点挖取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和记录土壤剖面:观察土壤剖面,记录其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土壤剖面中,每隔10厘米采集一次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6. 土壤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观察结果:(1)颜色: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颜色逐渐变深,表层土壤呈灰棕色,底层土壤呈黄棕色。
(2)质地: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质地逐渐变细,表层土壤为沙质土,底层土壤为粘质土。
(3)结构: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结构逐渐变差,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底层土壤为块状结构。
(4)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耕作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2.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含水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20%,底层土壤含水量约为15%。
(2)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2%,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
(3)pH值: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pH值逐渐降低,表层土壤pH值约为7.5,底层土壤pH值约为6.5。
(4)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剖面从表层到深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1%,全磷含量约为0.05%,全钾含量约为1.5%;底层土壤全氮含量约为0.05%,全磷含量约为0.02%,全钾含量约为1.0%。
土壤剖面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测方法。
2. 通过土壤剖面观测,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 掌握土壤剖面描述的基本技巧,提高野外调查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XX市XX县XX镇XX村四、实验器材1. 土壤剖面观测记录表2. 铁锹3. 剖面刀4. 皮尺5. 研钵6. 电子秤7. 门塞尔比色卡8. 铅笔五、实验步骤1. 选择观测点:在实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如田地、林地、草地等。
2. 挖取土壤剖面:使用铁锹沿观测点挖掘土壤剖面,挖掘深度根据土壤层次厚度确定,一般为1米。
3. 观测土壤剖面:记录土壤剖面各层的颜色、质地、结构、厚度等特征。
4. 采集土壤样品:在每个土层采集土样,用于后续分析。
5. 分析土壤样品:将采集的土样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如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根据观测记录,该土壤剖面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A层:0-20cm,黑色,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为壤土,结构良好。
(2)E层:20-40cm,棕色,有机质含量中等,质地为壤土,结构较好。
(3)B层:40-60cm,黄棕色,有机质含量较低,质地为砂壤土,结构较差。
(4)C层:60-80cm,红棕色,有机质含量极低,质地为砂质土,结构差。
2. 土壤剖面特征分析:(1)颜色:土壤剖面各层颜色由上至下逐渐加深,反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2)质地:土壤剖面各层质地由上至下逐渐变粗,反映了土壤母质和成土过程的影响。
(3)结构:土壤剖面各层结构由上至下逐渐变差,反映了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生长条件。
3. 土壤样品分析结果:(1)土壤含水量:A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为25%;B层土壤含水量最低,为15%。
(2)有机质含量:A层有机质含量最高,为5%;B层有机质含量最低,为2%。
(3)pH值:土壤剖面各层pH值在5.5-7.5之间,呈中性。
土壤剖面形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了解土壤剖面的基本结构和层次划分。
2. 学习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和记录方法。
3. 掌握土壤剖面形态与土壤性质、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地区XX地点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材料1. 实验工具:铁锹、剖面刀、皮尺、土壤盒、土壤样品袋、记录本、铅笔、相机等。
2. 实验试剂:土壤pH值测定盒、土壤含水量测定盒等。
四、实验方法1. 选择实验地点,确定剖面挖掘点。
2. 挖掘土壤剖面,观察并记录各土层的颜色、质地、结构、湿度、松紧度、孔隙状况、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等形态特征。
3. 使用土壤pH值测定盒、土壤含水量测定盒等仪器,测定各土层的pH值、含水量等理化性质。
4. 对所挖掘的土壤剖面进行拍照,以便于后续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结构及层次划分根据实验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耕作层(A层):厚度约15-20cm,颜色较浅,质地较细,有机质含量较高,结构松散,孔隙度较大。
(2)犁底层(B层):厚度约1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3)心土层(C层):厚度约30-4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较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4)母质层(R层):厚度约50-60cm,颜色较深,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极低,结构紧实,孔隙度较小。
2.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分析(1)颜色:各土层颜色逐渐加深,说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
(2)质地:耕作层质地较细,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质地逐渐变粗。
(3)结构:耕作层结构松散,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结构逐渐紧实。
(4)湿度:各土层湿度逐渐减小,说明土壤水分逐渐减少。
(5)松紧度:耕作层松紧度较大,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松紧度逐渐减小。
(6)孔隙状况:耕作层孔隙度较大,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孔隙度逐渐减小。
(7)植物根系:耕作层植物根系较发达,犁底层、心土层、母质层植物根系逐渐减少。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土壤剖面的性质和组成。
3. 学习利用土壤剖面的特征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划。
实验材料1. 铁铲、尺子、手帕、对数表等。
2. 正常林地、旱地、水田等土壤剖面。
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并用铁铲挖出一块直立的土壤剖面样品,尽量保持完整。
2. 观察土壤剖面的外观,记录颜色、质地、土壤层的厚度和分界面的性质等。
3. 用尺子测量每个土壤层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4. 用手帕沾水轻轻擦拭每一层土壤的表面,观察有无结壳、密度、孔隙度、透水性、透气性等性质,并记录下来。
5. 用对数表测量每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6. 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分析土壤剖面的性质,包括土壤类型、水分条件、肥力水平、适用作物等方面,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验结果样品一:正常林地土壤剖面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枯枝落叶层、淋溶层、粉砂质土层和粘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大,从黑色、暗棕色到黄色,质地也有所不同。
各层土壤具有一定的厚度,分界面也比较明显。
经过擦拭比较,枯枝落叶层较轻,透水性、透气性好,由于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导致pH 值偏酸。
淋溶层是粉土和黏土的混合层,密度较大,有较高的肥力,但透水透气性差。
粉砂质土层是较为肥沃的土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
粘土质土层质量较为粘稠,透气透水性更差,适用性较差。
该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依次为稻草层、稻壳层、粘土质土层和黏土质土层。
颜色由上至下变化较小,基本都是浅褐色,质地相对较为粘稠。
经过擦拭比较,稻草层和稻壳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养分,不仅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透水透气性。
粘土质土层适用性较好,肥力水平也较为平均,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黏土质土层虽然粘稠但较为肥沃,容易培育作物。
结论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常林地土壤肥力较好,适用于农业和林业生产。
(完整版)土壤剖面观察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土壤剖面观察一、目的和要求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 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基本原理1.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有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具代表性。
不受人为扰动的自然平坦地区。
2.土壤剖面的挖掘■::¥长2m 宽1m 深1-1.5m3 .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4 .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O 层: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 A 层:腐殖质 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 E 层:淋溶层B 层:淀积层 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C 层:母质层(以风化岩石为主) R 层:母岩层(未风化的坚硬岩石)5 . 土壤剖面描述2米士触剖面承藏图落后 被港透 廷叶腐层森林士康制面《灰化土■茸原土壤剖面(需钙土) 耕作土用帮面不意1)颜色(色调、亮度、彩度)2)湿度五个等级判断依据1、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飞扬2、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3、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感4、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能捏成团但不出水,捏泥粘手5、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3)质地(砂土、砂质壤土、壤土、粉砂壤土、粘壤土、壤粘土、粘土)4)土壤结构(块状、团块状、核状、粒状、圆顶柱状、棱柱状、片状、板状、页状、鳞片状、鳍状、碎块)三、作业1.剖面点位于南京林业大学后山2.剖面深6.83.剖面示意图------------------ 1、A2C 2CM4.8CM比例尺1: 10cm4.剖面形态特征5.土壤类型判断,土壤利用及改良措施。
黄棕壤,黄棕壤地区的水热条件优越,自然肥力较高。
很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是中国经济林的集中产地、也是重要的农作区,盛产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1.引言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剖面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深度下土壤的性质和组成,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
2.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实验材料包括铁锹、铲子、尺子、标本袋、实验用土壤样品等。
2.2 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例如挖掘土壤样本、分类、样品收集等过程)3.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土壤剖面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剖面分析,可以观察到不同深度下土壤的变化情况。
通常土壤剖面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例如表层土壤(0-10厘米)、次表层土壤(10-30厘米)、底层土壤(30-60厘米)等。
3.2 土壤质地与质地比例土壤质地是土壤颗粒、水分和空气的比例分布,对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深度下,土壤质地比例会有所变化。
例如,表层土壤通常含有更多的有机质、细颗粒和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颗粒,而底层土壤则更倾向于砂质或石质。
3.3 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评价土壤酸碱性的指标,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深度下土壤pH值的变化可以反映土壤中酸碱物质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表层土壤的pH值偏酸性,而底层土壤则更接近中性或碱性。
3.4 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土壤剖面实验,可以分析不同深度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例如氮、磷、钾等。
一般来说,表层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而底层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
4.结论通过土壤剖面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土壤在不同深度下的组成和特征。
表层土壤通常含有更多有机质和养分,质地较为细腻,而底层土壤则更倾向于粗砂质和石质。
此外,土壤pH值也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这些结果对于了解土壤形成的过程、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5.实验意义与建议土壤剖面实验为地质学、土壤学以及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数据。
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我们可以根据土壤剖面实验的结果来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施肥措施和土壤修复方法。
土壤剖面观察范文
土壤剖面观察范文步骤1:选择观察地点在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农田、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地点进行观察。
观察地点应该具备典型性,能够代表该区域的土壤特征。
步骤2:掘取土壤剖面样品在观察地点处挖掘一个较深的坑洞,一般建议挖掘深度为1-2米。
将挖掘的土壤样品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整理,并标注每个层次的深度和位置。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观察土壤剖面,可以采用管状取样器来获取一段完整的土壤样品。
步骤3:观察土壤颜色和结构使用肉眼观察土壤剖面样品,首先要注意观察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状况等信息。
常见的土壤颜色有红、黄、棕、黑等。
此外,还需要观察土壤的结构,如是否呈现块状、颗粒状或土壤表面有无土疙瘩、土壤结壳等。
步骤4:观察土壤质地和组成将取样的土壤与水混合,制作成成糊状,并在手中感受土壤质地的粘滑程度。
通过肉眼观察土壤中的颗粒结构,判断土壤的质地。
常见的质地包括沙壤土、粉砂壤土、壤土等。
此外,还可以施加一些酸碱试剂来测试土壤的酸碱性,并记录下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步骤5:测量土壤渗透性为了观察土壤的渗透性,可以将大量水量均匀地倒入挖掘的坑洞中,并观察水的渗透情况。
如果水渗透较快,说明土壤渗透性较好。
反之,如果水渗透较慢,则说明土壤渗透性较差。
步骤6:观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采用氮-硫酸法或钼酸盐法来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首先取适量的碎土,经过预处理后,用浓硫酸进行消解,再加入氮酸钾等试剂进行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初步了解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其质量等级。
步骤7:观察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对土壤剖面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根系等。
这些生物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养分转化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它们的存在状态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综上所述,土壤剖面观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实验工作,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结构、质地、渗透性、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土壤的特性。
土壤剖面观察试验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
境学院
土壤地理学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实验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 1202
姓名:王双双
学号: 19
日期: 2014年6月21日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
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
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器材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
面记载表,文件夹。
三、实验内容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二)实验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掌握土壤剖面的分析方法,为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复杂体系。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岩石或地下水层的一段土壤垂直剖面。
土壤剖面的观察可以揭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土壤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
2. 对土壤剖面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
3. 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等。
4. 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对土壤剖面进行分析和解释,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四、实验结果1. 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是土壤剖面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通常可以分为红色、黄色、棕色、黑色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颜色由上至下依次为黑色、棕色、黄色、红色,这是由于土壤中铁、锰等元素的氧化还原作用所致。
2.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和比例,通常可以分为粘土、壤土、沙土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壤土,下层为粘土,这是由于土壤中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3.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排列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块状、柱状、板状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块状结构,下层为柱状结构,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4. 土壤层次土壤层次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通常可以分为表层、次表层、底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表层,下层为底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5. 土壤厚度土壤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通常可以分为薄层、中层、厚层等。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土壤剖面中上层为薄层,下层为厚层,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剖面中不同层次的土层厚度和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不同,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布和组成不同所致。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调查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学会用简单方法认识土壤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农业生产性状,从而认识土壤,并联系土壤生成环境,分析其与土壤形成及利用改良方面的关系。
二.土壤剖面的观察与记载土壤剖面是土壤内在形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研究土壤的外部形态,也能了解土壤的性质及农业生产价值。
在田间观察土壤时除观察土壤的自然环境外,还要借助于土壤剖面的观察与分析来全面地了解土壤的一切特性。
(一)土壤剖面位置的选择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沟边、肥堆及土层经过人为翻动或堆积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样品。
在选择有代表性地点后,挖长约2米,宽1米,深1~1.5米的土坑(如地下水位较高,达到地下水时即可),将朝阳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与之相对的坑壁挖成每阶为30~50厘米的阶梯状,以便上下操作。
(如图)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二)剖面观察记载1、层次的划分与深度首先站在剖面坑上大致观察,依据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根系的分布情况将剖面分成几层,然后再进入剖面坑内,详细观察,进一步确定层次,最后用剖面刀将各层分别划出,用测量尺量出各层深度。
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坡面深度注意三个指标:①以一米为标准②挖到潜性水的深度③挖到基岩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土坑挖好后,用刀或铁铲把剖面削成垂直状态后,即可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剖面时,应先从上而下划分出若干层次(一般以颜色、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土壤的形态、特征,并作好记录。
观察项目主要有:土层厚薄、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松紧度、酸碱度、新生体、侵入体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导言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各种不同粒径和成分的物质。
对于土壤科学家而言,研究土壤剖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内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我们进行的土壤剖面实验,并分享我们的研究发现。
实验设计我们在一块面积为1平方米的土地上挖了一个深度为1米的坑,然后我们按照深度从表层到底部,每间隔10厘米采集了土样。
我们共采集了11个样品,每个样品的深度和位置都在记录中详细标注。
在采集期间,我们还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记录了土壤温度和湿度。
实验结果1.土壤颜色变化我们注意到从表层到底部的土壤颜色发生变化。
表层土壤呈现为深棕色,由于植物残留物和有机物质的堆积及氧气的存在,表层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和微生物较多使得土壤比较松散。
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颜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和灰色。
这是因为土壤越深,植物残留物和氧气供应就越少,土壤变得更加紧密,微生物和有机质也较少了。
2.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我们采集了土壤温度和湿度数据,发现土壤温度从表层到底部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湿度则从表层到底部呈缓慢上升趋势。
这是因为表层土壤处于太阳照射和大气较多的影响下,导致温度相对较高,同时夏季降雨较多,表层土壤湿度相对较高。
而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和湿度分别逐渐向低处趋同,最终趋近于稳定状态。
3.有机质含量我们还测试了每个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并发现有机质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表层土壤有较多的植物残留物和有机质,而下方的土壤逐渐由粘性土和质地硬的岩石组成,导致有机物质减少,无法满足微生物的生存,因此有机物质含量也相应减少。
结论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土壤剖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内部有多种成分和生物过程的变化。
我们的实验发现表层土壤较多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而下方的土壤则逐渐由粘性土和硬质的岩石组成。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组成和变化,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和结论制定更好的土壤管理策略,帮助我们保护土地和提高农业产量。
土壤剖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剖面的基本结构及各层土壤的特征;2.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描述和记录方法;3. 分析土壤剖面各层土壤的理化性质,为土壤分类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各层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体。
土壤剖面是土壤形成、发育和分布的基础,反映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类型、肥力状况、分布规律以及土壤资源潜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剖面样品(挖掘自实验基地)、剖面刀、皮尺、门塞尔比色卡、土壤筛、天平、塑料袋、记录本等;2. 实验仪器:挖掘工具、剖面挖掘铲、土钻、土壤样品分析仪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剖面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要求土壤类型、地形、植被等条件相似。
2. 土壤剖面挖掘:使用挖掘工具沿剖面线挖掘土壤,挖掘深度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一般为0.5m~1.0m。
3. 土壤剖面描述: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层次、厚度等形态特征,对土壤剖面进行详细描述。
a. 观察土壤颜色:使用门塞尔比色卡对照,记录各层土壤的颜色;b. 观察土壤质地:观察土壤颗粒组成,记录各层土壤的质地;c. 观察土壤结构:观察土壤孔隙、裂纹等结构特征,记录各层土壤的结构;d. 观察土壤层次:根据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等特征,划分土壤层次,记录各层土壤的厚度;e. 观察土壤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记录各层土壤中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的特征。
4. 土壤样品采集:在土壤剖面中采集各层土壤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5. 土壤样品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和资源潜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描述:a. 土壤颜色:表层土壤为棕色,下层土壤为黄色;b. 土壤质地:表层土壤为壤土,下层土壤为砂壤土;c. 土壤结构:表层土壤为团粒结构,下层土壤为块状结构;d. 土壤层次:土壤剖面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层、B层和C层;e. 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各层土壤中均存在新生体、侵入体和植物根系。
土壤学实验论文-土壤剖面形态观察及肥力鉴定
土壤学实验论文题目:土壤剖面形态观察及肥力鉴定专业班级:XX级X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指导教师:XXXXX日期:2012.12.25城市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利用管理对策摘要:通过对学校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城市绿地土壤的特征,探讨从城市的整体性出发,以调配与改良为核心的土壤利用管理对策,以此来实现高水准的园林绿化产业,创造出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
关键词:城市绿地土壤利用管理对策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绿化规模的扩大,植物生长不良的现象在城市中越来越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而的,不仅有植物本身、气候和养护管理方面的因素,还和栽植土壤的构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
因为土壤是植物的立基之本,良好的土壤质量能够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这是园林建设的一个基本点,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化环境的更高要求,必须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进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研究区位于川农大成都校区校园内, 属于成都平原区域。
按研究需要, 分别采集样区内不同地方的土壤,进行试验。
1.2方法土壤的结构是直接眼睛观察;土壤的深度直接在土钻上读取;土壤的质地采用的是手测法;颜色、PH、石灰反应用的是野外土壤速测箱的比色卡,指示剂,盐酸等。
2结果与分析表1 温江校区校园绿地土壤调查通过试验,由表1可知,所采集的所有土壤都有石灰反应,大多数都是湿土,由于土层较薄,大部分都是无结构的,少量则是团块结构,颜色大多是暗灰色,差距不是很明显,质地大多是壤土,少粘土,土壤的PH都靠近中性,表土层的PH较高,而稍底层的PH降低。
由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土壤溶液的pH是土壤的重要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
由表1显示,来自园林区绿地土壤pH平均值彼此接近且偏碱性,而来生产绿地的土壤却呈现酸性。
这说明,成都市市区绿地土壤有碱化的趋势。
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
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习器材铁铲、土钻、皮尺、手罗盘、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土壤速测箱、纸盒、文件夹。
三、实习内容(一)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如下图: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
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的结构、层次、质地、颜色等特征,掌握土壤剖面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分析土壤剖面特征与土壤类型、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地点及时间实验地点:XXX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器材1. 铁锹2. 土壤剖面刀3. 皮尺4. 铅笔5. 塑料袋6. 门塞尔比色卡7. 土壤坚实度仪8. 土壤样品盒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挖取土壤剖面,确保剖面具有代表性。
2. 使用铁锹和土壤剖面刀挖掘土壤剖面,深度约1米。
3. 观察并记录土壤剖面的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等特征。
4. 使用皮尺测量各土层厚度,并记录数据。
5. 采集各土层样品,放入塑料袋中,标注土层深度。
6. 使用门塞尔比色卡测定土壤颜色,记录颜色编号。
7. 使用土壤坚实度仪测定土壤坚实度,记录数据。
8.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剖面层次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可分为以下层次:(1)A层:耕作层,厚度约20cm,颜色为黄棕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团粒结构,湿度较大。
(2)B层:过渡层,厚度约3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3)C层:心土层,厚度约4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大。
(4)R层:母质层,厚度约10cm,颜色为黄褐色,质地为砂壤土,结构为块状结构,湿度较小。
2. 土壤颜色根据门塞尔比色卡测定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颜色分别为:(1)A层:5YR5/2(2)B层:5YR4/2(3)C层:5YR3/2(4)R层:5YR2/23. 土壤质地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质地分别为:(1)A层:壤土(2)B层:壤土(3)C层:壤土(4)R层:砂壤土4. 土壤结构根据观察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结构分别为:(1)A层:团粒结构(2)B层:块状结构(3)C层:块状结构(4)R层:块状结构5. 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该土壤剖面各土层肥力指标如下:(1)A层:有机质含量2.5%,全氮含量0.15%,碱解氮含量100mg/kg,速效磷含量10mg/kg,速效钾含量80mg/kg。
第三章 土壤剖面性态的观察研究
2、精度要求原则 土壤调查精度要求高,即制图比例尺大,要求设臵
的剖面数就多。
3、底图质量原则 地形图作工作底图,供的地面信息有限,设臵的剖
面数量就多。航空像片或卫星图像,则地面信息丰富,主剖面的数量可 以大大减少,相同的景观单元可以不设臵主剖面,以检查剖面代替之。
第一节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利用现状分为耕地等8个一级分类。再根据制图比例尺进行第二级 分类。第三级分类全国没有统一的划分,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利用方式;作(植)物种类、长势与产 (生长)量;耕作方式、施肥、灌排水平;产量水平、生产效益; 土壤污染状况
第三节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描述
一、土壤发生学层次与土体构型 1、土层、发生层与土体构型的概念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一些层次,可根据其颜色、结构、质地、结 持性、新生体等形态特征进行划分。不同的土壤发生学层次构成了不同的 层次组合,称之为土体(剖面)构型。它们是区别和鉴定土壤的基础。 2、主要发生层 在描述每一个土壤剖面时,应划分土壤发生层次并给予命名, 以便揭示每一个土壤剖面内各发生层间的发生关系提供信息
第三节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描述
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本发生层: O层:有机质层。包括枯枝落叶层、草根层和泥炭层; A层:腐殖质表层或受耕作影响的表层; E层:淋溶、漂白层; B层:物质淀积或聚积层,或风化B层;
C层:母质层;
R层:基岩 土壤发生层垂直序列的表示:土壤剖面可以用发生层垂直序列来表示, 其表示形式一般用发生层符号中间加连字符的方式反映。如A—B—C; A—E—B—C—R等
粒状结构
柱状结构
片状结构
棱柱状结构
第三节土壤剖面形态观察与描述
土壤质地各种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 土壤剖面性状观察
土壤剖面指的是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的垂直切面。
土壤剖面中的层次和形态特征,能综合地反映各种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特性的影响。
所以,观察土壤剖面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剖面形态的鉴别主要指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pH 值和石灰反应等。
根据上述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室内分析材料,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合理用地、施肥、改良土壤的参考。
特别在进行土壤分类研究时,剖面形态是土壤分类不可缺少的依据。
一、仪器设备和试剂
1.仪器。
土铲、手锄、土钻、剖面刀、土壤坚实度计、土壤色卡、土壤pH 比色卡、记录表、比色瓷盘、布卷尺或折尺、土壤标本盒、布袋或塑料袋、标本盒。
2.试剂。
1.5%铁氰化钾、1:9盐酸、10%盐酸溶液、pH 混合指示剂。
二、剖面观察的步骤
1.剖面挖掘与修整。
(1)剖面挖掘。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
块(可以根据地形、地势、耕作栽培及
土壤类型等)确立观察点,避免选在路、
渠边、粪堆上或人易干扰的地段。
(2)剖面的大小要根据观察的要求
来定,如了解土壤形成发育,要挖大些
(长1.5—2.0米,宽0.6一0.8米,深
1.5米左右);如只了解土壤与农作物生
长关系,可挖小些(长1.2—1.5米,宽0.6—0.8米,深1.0米左右),深度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为度。
(图21)。
(3)选取土坑一端的壁面为观察剖面,要求向阳,而在另一端做好阶梯,以便下坑观测。
(4)掘坑时,应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观察完毕后,应将底土仍填回下层,表土填回到上层。
观察壁面的上部不准堆土和践踏。
(5)剖面修整。
土坑挖成后,将观察壁面用土铲向下垂直铲平,然后用切土刀自上而下轻轻拨落表面土块,以便露出自然结构面。
整修剖面时,可保留一部分已铲平之壁面,因平整的壁面易于分清各土层的界限。
如需采取底层的土壤标本,则应在修正剖面前采取,以免修整时污染底层土壤。
2.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观察剖面时,一般要先在远处看,这样容易看清全剖面的土
图21 土壤剖面观察坑示意图
层组合,然后走近仔细观察,并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坚实度、根系的分布、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
用钢卷尺或皮尺量出各层深度(以厘米计),心土层(B层)和底上层(C层)。
丘陵、山区土壤,要记录底部半风化母质及母岩的层位水田土壤可分为耕作层(A层)、犁底层(P层)、潴育层(W层)和潜育层(G层)等层次,特别应注意耕作层的深度、特殊层次或障碍层次(如白土层、泥炭层、潜育层、砂粘夹层、铁盘和砂姜层等)出现的深度、厚度和危害程度,以及地下水位深度的记载。
最后可在记录本上勾画上体构型,显示其主要特点。
3.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在记录剖面特征前,应先记录环境条件(记载项目见附表),然后对各发生层逐层详细描述并进行一些理化性质的现场速测。
(1)颜色。
土壤颜色是土壤形态中最易觉察的一种,从颜色可以大致了解土壤的大致肥力高低、土壤发育的程度和土壤中的物质组成。
白色来自石英、斜长石、白云母等粗粒矿物,钙、镁等盐类及其他盐类也呈白色,故砂粒较多的土壤颜色较谈。
含上述盐类较多的淀积层颜色也较淡。
观察时要分清主色和副色。
描述时主色在后,副色在前。
如黄棕色,是以棕色为主带有黄色。
目前对土壤颜色的描述与命名,已广泛使用以门赛尔颜色系统为基础的标准土色卡。
门赛尔颜色命名是用颜色的三属性,即用色调(hue)、亮度(value)和彩度(chrorna)来表示。
色调又叫色彩、色别,是指土壤所呈现的颜色,它与光的波长有关,包括红(R)、黄(Y)、绿(G)、蓝(B)、紫(P)五个主色调和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和红紫(RP)五个补充色调,再以2.5划分 4个等级,为 2.5YR、5YR等。
亮度又叫色值、明亮度,是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
把绝对黑作为0,绝对白作为10,分为10级,以1/、2/、……10/表示亮度由黑到白。
彩度或叫饱和度,指光谱色的相对纯度,也就是一般理解的浓淡程度。
土壤彩度在0~8范围内,以/1/2……/8表示彩度由淡到深。
门赛尔颜色命名顺序是色调一亮度一彩度。
如某颜色的色调是5YR,亮度是5,彩度是6,则其命名就是5YR5/6。
土壤颜色的完整表示法是在一般土壤颜色名称后附以门赛尔表示式,例如红棕(5YR4/6)、暗棕(7.5YR3/4)等。
在用标准土色卡比较和确定土壤颜色名称时,要注意光线要明亮,在野外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比色,土体应是新鲜的断面,表面要平。
一般旱地土壤的颜色都以干土颜色为标准。
(2)湿度。
对土壤剖面湿度的观察,可以判断土壤水分状况,同时土壤湿度影响到土壤颜色、坚实度等性状。
在野外判定土壤湿度可区分为下列几级:①湿的。
用手挤压土块时,土壤中有水流出,沾手(表示土壤水分接近饱和)。
②潮的。
用手轻轻挤压土块时,土壤成面团状,无水流出、手上残留湿的痕迹,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持水量。
③润的。
把土放在手中有凉润的感觉(压紧土壤样本须要用一定的力量),不会残留湿的痕迹名干的。
把土放在手中,无凉润感觉,加水后,土色加深。
另外,如果出现地下水,则地下水的出现水位和静止水位也应记录。
(3)结构。
土壤结构的观察和研究,除注意结构体的大小和形状外,还应了解结构体的松紧程度、孔隙状况、结构内外的色泽、有无胶膜锈斑、草根缠绕等情况。
(4)质地。
见质地简易测定法——手测法
(5)坚实度。
可用土壤坚实度计测定,在没有测定仪器时,可按下列标准描述。
a.极松:土钻能容易入土,例如砂土的表层土壤。
b.松:稍加压力,土钻即能入土,或手指可插入土内;如有团粒结构的表土及砂土的表层土壤。
c.稍紧:加压力,土钻能入土,但土钻拔起时较难。
d.紧:上钻不易入土,小刀、土铲可插入,如具有棱柱状结构的心土及粘土层。
e.极紧:铁铲很难入土,土钻也需用大力才能入土,土铲取出也不易,为具有柱状、棱柱状的粘质心土或硬粘盘层。
(6)孔隙状况。
观察孔隙大小、孔隙密度、裂隙宽度以及根孔、虫孔的多少等状况。
描述标准可按:
孔隙密度根据孔隙间距估计,分级标准为:
裂隙宽度指结构体之间裂缝的宽度,分级标准为:
(7)新生体。
在土壤形成及发育过程中,某些矿物质盐类或其他物质的细颗粒,在剖面的某些部位特别增加或集中,常常生成新生体。
如盐霜、盐结皮、石灰质斑点、假菌丝体、石灰结核(砂姜)、石灰质硬盘、铁锰斑纹、铁锰结核、铁锰硬盘以及粘土或锰、锰的胶膜
等。
记载各种新生体的颜色、形状、分布的特点(大小、数量、坚固性)和深度等。
(8)游离碳酸钙的简易测定。
通过测定,可知土壤中有无游离碳酸钙存在,粗略地判断土壤石灰性的强弱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情况。
用10%盐酸滴在土壤上,视气泡发生的情形可分下列四级;无气泡(-);徐徐地放出细小气泡(+);明显地放出气泡(++);急剧发生气泡,呈沸腾状,历时较久,并发吱吱声(+++)。
(9)侵人体。
与土壤形成关系不大,大多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物体,如石块、砖片、煤渣、动物骨头等。
(10)根系分布和动物穴。
根据根系分布的多少、深度、粗细和动物穴的多少大小等,可以了解作物地下部分生长的情况,从而可初步看出该土壤对根系和动物的生长、活动有无影响。
(11)土壤酸碱度和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
(12)亚铁反应。
取一新鲜的小土块,加1:9盐酸1—2滴,然后再加1.5%铁氰化钾1—2滴,如有蓝色产生,表明有亚铁存在。
观察蓝色的深浅,颜色愈深,则亚铁含量愈高。
三、实验报告
剖面编号:观察日期:剖面地点:
地形:母质:土壤名称:地下水深度:
农作物及灌排施肥情况:
1.土壤剖面形态观察记录。
2.思考题。
(1)土壤剖面观察研究包括那些主要项目?它能说明那些肥力特征?
(2)一般表土层与心土层的性状特征有那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