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吴敬梓研究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分上中下三册。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名著导读丨《儒林外史》《简·爱》《艾青诗选》《水浒传》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儒林外史》阅读技法:讽刺作品的阅读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一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清代小说家。

出身于科举世家,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南。

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鄙薄一味追求功名富贵不择手段、放弃自尊的八股学士。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

作品梗概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却与众不同,刻画的是“儒林”的另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面相。

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一个名门望族,世代书香。

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今非昔比,逐渐败落。

也正是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36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移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之中。

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一以贯之的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

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

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德,而是为功名利禄所颠倒,丑态毕露。

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对部分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科举考试是隋唐以后一千多年来士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儒林外史》表格式导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儒林外史》表格式导读
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交往。
严贡生
虚伪贪财、六亲不认、
霸道无赖、无恶不作。
©夺别人的猪,强要别人的利钱。②弟弟严监生死后三四天才从省里回来。直到看见衣服和银子,才系了孝巾到灵柩前干号了几声。③给儿子办亲事,因给吹打手的银子太少,吹打手不愿来,新娘因此不发轿。④故意让船家吃了他的云片糕,然后诬陷船家吃了自己的药,赖了船费。⑤欺凌妾出身的弟媳,企图霸占房产。
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科举难以自拔。生活穷愁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王惠)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在这个醉心于科举,而心术并未大坏的读书人身上,更可见出科举制度对士子灵魂的侵蚀之深。
范进
热衷功名
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竟喜极发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怯懦麻木
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亳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马二先生,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科举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马二先生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身的白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doc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doc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产生于十八世纪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就其反映的时代跨度而言,从小说“楔子”回的元末明初写起,直到“幽榜”一回的明万历四十四年,历时二百四十八年,几乎反映了整整一个朝代的士人生活,这在前此的中国文学史上还未见有。

因此,《儒林外史》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

作者虽然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安排在明朝,却实实在在是他所生活着的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士人生活的图景。

吴敬梓在这部杰出的小说中,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浮沉、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心灵的高尚和卑劣、理想的追寻与破灭,从而反映出生活在封建统治阶级怀柔、镇压并用政策下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或受其羁縻,或拒其牢笼,或惨遭镇压,或远祸求生。

作者有讽刺也有表彰,有否定也有肯定。

知识分子并非孤立的一群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要与各种人物有种种联系,为了多方面地表现士人的所言所行,作者不能不将他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描绘了一幅十八世纪上半叶的社会风情画,解剖了封建末世的腐朽与黑暗,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价值。

不过,这幅“浮世绘”毕竟是士人活动的场景,主角仍然是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正如天目山樵所言:“是书特为名士下针砭,即其写官场、僧道、隶役、倡优及王太太辈,皆是烘云托月,旁敲侧击。

”《儒林外史》还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其讽刺手法极富变化,摇曳多姿,“诚微词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

德译本序言中说,这部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第一部伟大的讽刺作品,属于古代文学的杰作。

过去诚然已有讽刺文学的萌芽,但它们却不能和这部作品同日而语”。

美国学者亨利?韦尔斯则认为“《儒林外史》是一部极为出色的著作”,“足堪跻身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或美国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吴敬梓具有生父与嗣父的新证

吴敬梓具有生父与嗣父的新证

吴敬梓具有生父与嗣父的新证孟醒仁孟凡经吴敬梓的父亲是谁?大谜不解,实为昊学研究之不幸。

从清朝至民国,关于吴敬梓的父亲,一说为吴雯延,一说为吴霖起,没有定论。

陈美林同志提出的吴敬梓的生父为吴雯延、嗣父为吴霖起之说①却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首肯。

笔者在撰写《吴敬梓年谱》时,尽管对陈文的分析、论证感到不够确切和全面,但在昊敬梓具有生父、嗣父双重身份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赞同了这种说法。

之后,刘世德同志撰文考订,肯定“吴敬梓的父亲只是吴霖起无疑。

”②通观陈、刘两说,我们认为,陈说结论正确、但论据不足,论证失当,难以令人征信;刘说只考证了问题的一面,而忽视了间题的另一面。

可是,若进一步考察吴敬梓家世生平、社会实践及其著作,“一父”之说,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症结,无以解说。

今提出几个新的具体而又实际的问题,论证吴敬梓确有生父与嗣父,并非捕风捉影之臆断。

一、吴霖起是吴敬梓生父的质疑1、吴霖起生理本有缺陷,不能生育。

这个间题,提得太唐突了吗?不然。

请看:(l)吴霖起名下一男一女:吴敬梓同长他七岁的姐姐金孺人。

据《金孺人墓志铭》载:“节妇金孺人,姓吴氏。

全椒人也。

自幼以文学雯延之女,子于从父赣榆县教谕霖起。

”③显然,吴霖起之女是过继吴雯延的,且是“自幼”过继。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雯延之女过继给霖起是在吴敬梓降生之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颇有遗产的无嗣之家,为何偏要先过继一女?封建道德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怕断香火是一面,继承遗产又是一面,且更为要紧。

二是在敬梓诞生之后过继,雯延之女仍在幼年,但我们还是要间:霖起既能生男,何以不能生女?何须急促过继一女?两者结合起来看,敬梓若为霖起亲生,那么,不论过继雯延之女是在敬梓出生之前或之后,均难自圆其说,倒是敬梓并非霖起亲生,即敬梓与他姐姐先后或同时出嗣吴霖起,才合情理。

这样说,是牵强附会吗?不然。

大家注意到没有:生敬梓也好,抱雯延之女也好,其时霖起夫妇已是几多年纪?(2)敬梓的曾祖吴国对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终年65岁④。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吴敬梓简介及《儒林外史》写作背景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吴敬梓简介及《儒林外史》写作背景

作家作品简介及科举制相关知识一、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

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曾祖辈“兄弟五人,四成进上”,“五十年中,家门鼎盛”。

到他祖父以后,家道开始衰落。

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做过江苏赣榆县的教谕,为人方正,后丢官回乡,抑郁而亡。

父亲死后不到十年,他便把家产变卖一空,受到亲族奚落,“乡里传为子弟戒”。

33岁那年春天,他离开全椒,移家南京,住在白板桥西的秦淮水亭,生计艰难,后来不得不靠卖文和亲友的周济过活,但写下“富贵非所好”、“贫贱安足悲”的诗句,始终不向贫困低头,不向高官显贵乞食。

36岁那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推荐他上北京应“博学鸿词”科的廷试,他坚决“以病辞”。

乾隆皇帝南巡,士大夫都去夹道拜迎,只有他“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现出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

吴敬样从小受家庭影响,读了很多书,想走科举做官的道路。

早年中过秀才,29岁那年还到滁州参加乡试,但他受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对程朱理学给予鄙视,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在诗词曲赋小说上下工夫,思想行为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滁州乡试落第以后,看着许多鹦鹉学舌的鄙儒一个个高中,而像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反被斥逐,心中越发气愤。

自此,他与统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对社会现实也日益不满,特别是对八股取士,恨如仇敌。

大约从36岁以后至49岁以前,他写成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

二、写作背景《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

作者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

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

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和功名利禄的引诱,当时的知识分子大多深受毒害,利欲熏心。

他们一旦科举得中,或把持官府,或横行乡里,而科举落第者则伪装名士,争做统治阶级的帮闲或帮凶。

吴敬梓

吴敬梓
鲁迅: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 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胡适: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吴敬梓传》)
主要作品
吴敬梓作品,除了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外,还有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文木山房集》今存 乾隆刻本,共收录137首诗、47首词、4篇赋。李汉秋、项东升的《吴敬梓集系年校注》,还补充了包括《金陵景 物图》在内的集外诗文11篇,并收入吴敬梓的《文木山房诗说》。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吴敬梓十三岁时,母亲病故。家族中的各种矛盾再次向他袭来,吴敬梓从此变得 郁郁寡欢,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书房中,整日阅读他所喜爱的诗词、小说和戏曲等各种书籍。不管是经史子集、还 是“小说淫词”,只要能够到手,他都加以浏览。广泛的阅读开拓了他的眼界,增加了他的知识,也让他积累了 很多资料,这对于他后来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吴霖起被选任为江苏赣榆县县学教谕,携吴敬梓前往赣榆任所。赣榆地处海滨, 吴敬梓经常登山临水,四处游玩。在赣榆,吴霖起对吴敬梓进行了系统的科举教育,在长期灌输和反复强调下, 吴敬梓打下了写作八股制艺的比较扎实的基础,得到周围人的推许。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前后,吴敬梓回故乡全椒和陶钦李的次女结婚。在婚后留居全椒的一段时期内,没 有了嗣父的管教,吴敬梓又开始广泛浏览起小说、戏曲等作品,他追求自由的个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久, 吴敬梓只身前往南京探望生病的生父吴雯延,并在期间赶往滁州去参加岁考,考完后送生父回全椒。不久生父去 世,同时传来吴敬梓考中秀才的消息。吴雯延去世后,亲属之间为争夺遗产而发生的一些纠葛,吴敬梓对此十分 反感,离开故乡回到赣榆吴霖起处。

吴敬梓简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吴敬梓简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吴敬梓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五十四岁。

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

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

又集同志建先贤两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

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

后卒于客中。

敬梓生平最恶举业,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

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

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

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文学家。

安徽全椒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暮年,客居扬州,落拓纵酒,逝于客所。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小说《儒林外史》。

故乡岁月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我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

他所处的年代恰逢清康、雍、乾“盛世”,成长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门第,科举世家。

吴敬梓,天资颖异,文章过目辄能背诵。

他除精读百家经史典籍外,还广泛涉猎稗官野史、诗词曲赋,因之学识渊博,见解过人,诗文援笔立就。

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父吴霖起至江苏赣榆县学教谕任所读书。

18岁回滁州应职。

雍正元年(1723年)忧愤成疾而终。

吴敬梓性格豪爽,不匀治生。

丧父以后,宗族之间围绕遗产问题解夺不休。

吴敬梓愤激之余,不顾礼法,典卖田宅,遇贫即施,寄情风月,挥金如土,不十年,万金遗产挥霍殆尽,一时之间“乡里传为子弟戒”。

吴敬梓在服丧期满以后,也曾几次参加乡试,但都榜上无名。

父母的见背,家道的中落,妻奴的亡散,科场的失望,世俗的白眼,对吴区梓的刺激很大,于是动了离乡的念头。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的一天,33岁的吴敬梓怀着“逝将去汝”的满腔激愤,决然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开始了生活旅途中新的一页。

南京新生活南京,这个六朝故都,当时为两江总督驻地,交通便利,商贾云信,四方才士争来荟萃。

敬梓一到南京,即以自己的瑰琦行结识了一些品学优擅的知识分子,其中有经济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画家、数学家、天文学者等;同时,还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接触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伶工、歌妓等市井奇人,唯独对侯门权贵、富商巨贾以及热衷时文八股的士子不屑一顾。

乾隆元年(1736年)春,安徽巡抚赵国麟接受了江宁巡导唐时琳,安徽学使郑江的辗转推换,在抚院甄试了吴敬梓,发现他才学优良,于是举荐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廷试。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文化常识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文化常识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1.下面是晴晴同学语文复习笔记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简•爱》——罗切斯特与简•爱在简陋的教堂举行婚礼,他们的好朋友梅森先生也赶来祝贺,婚礼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结束。

C.《骆驼祥子》——祥子在曹宅拉过包月。

因为曹先生一家很和善,对祥子很好,祥子在曹宅过得很愉快。

D.《红岩》——刘思扬取得了成岗的信任,当成岗在狱中编写《挺进报》时,刘思扬帮他放风。

2.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B.《望岳》中的“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的景象。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泰山以南为齐国,泰山以北为鲁国。

C.《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该书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

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答谢中书书》是书信体散文,作者陶弘景,字同叔,自号华阳隐居,是南朝人。

B.《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C.《雁门太守行》是古体诗,诗歌的题目是乐府曲名,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D.《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蒹葭》属于“风”。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导师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导师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导师作者:鸿都客陈美林,男,回族,1932年生,南京市人。

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除长期担任本科生教学外,历年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四十人。

出版小说、戏曲等著作三十二种,发表小说、戏曲、诗文等论文二百余篇。

《吴敬梓研究》获江苏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吴敬梓评传》获江苏省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新批〈儒林外史〉》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成果奖。

1998年度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先后被数所重点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主要著作1、《李玉和〈清忠谱〉》(合作),中华书局1980年版2、《吴敬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3、《元杂剧故事集》(署名凌嘉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明杂剧故事集》(凌嘉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5、《清杂剧故事集》(凌嘉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6、《新批〈儒林外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连续印刷七次7、《吴敬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连续印刷三次,后于2001年由香港公开大学出版馆藏图书光盘版。

8、《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连续三次印刷。

9、校点本《儒林外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曾两次印刷10、《儒林外史辞典》(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1、《红楼梦》校点(凌嘉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连续三次印刷12、《中国戏曲故事集》(凌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3、《宋代文学史》(其中《董西厢》一章),人民文学出版社96.914、《Over the wall》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7年12月15、《西湖二集》校注,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16、《儒林外史》人物论,中华书局1998年版17、《桃花扇》校注(合作,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18、《中国章回小说史》(合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9、《西湖佳话》校注(合作),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20、《清凉文集》,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21、Le cаrаlier et lаdemoiselle derrière le mur 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22、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新世界出版社 2001年版,1933年生,上海市人。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复习《儒林外史》课件精品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复习《儒林外史》课件精品
夸张式讽刺
二十回匡超人再娶
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 甥女嫁与匡超人。到那一日,大吹大擂,匡超人 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谏公夫妇。一派 细乐,引进洞房。
周进
观其行—— A满、地看打着滚号,板哭,了又又是哭一,头哭撞的将众去人。心这里回都不凄死惨了起,来放。声哭大了哭一起阵来,范。又一进是号一哭阵过,,直又哭哭到到口二里号吐、出三鲜号血,
来。
B、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A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 不曾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 自号“秦淮寓客”“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著有《文木山房诗文 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 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
【作品简介】
全书共五十六回,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 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 神世界。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 甘下流 ; 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 势,横暴不法;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他 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 挟,丑态毕露。
如果让你来建群,你觉得哪些人可以归在一类?给这个群取名,并说明理由。
预设: 举业万岁群:周进、范进、鲁编修、马纯上、鲁小姐等 风流名士群:娄三、娄四、杜慎卿、赵雪斋、景兰江、杨执中、权勿用 等 歧途少年群:蘧公孙、匡超人、牛浦郎 贪婪官绅群:严贡生、张静斋、王惠、汤奉 真儒名士群: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沈琼枝 凡人清流群:鲍文卿、娄焕文、牛老爹、卜老爹、甘露寺众乡邻 市井奇人群:萧云仙、凤四老爹、琴棋书画四大奇人 江湖骗子群:牛玉圃、牛浦郎、杨执中、权勿用、张铁臂(张俊民) 父子祖孙群:鲍文卿、鲍廷玺、牛老爹、牛玉圃、牛浦郎、杨执中、杨 老六

(九下)第三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过教材(统编版)

(九下)第三课时  名著梳理与整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过教材(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第三课时名著梳理与整合01 基础梳理与整合一、《儒林外史》1.名著梳理。

(1)作者简介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2)内容概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

抨击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写出它的腐败与不合理。

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3)人物分析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因此,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的。

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4)写作特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白话文写成。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简介范进中举教学设计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

本文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故事情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为五个层次:(1)范进中秀才后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这其实是前面情节的尾声,放在这篇节文里却跟某些小说里的背景有几分相似,因为范进中了秀才,这就取得了考举人的资格。

此外,从胡屠户教训范进的话里可以看出,中了秀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范进的社会地位,还不能满足他追求功名的愿望。

(2)范进为去省城参加乡试向胡屠户借盘缠,反遭辱骂,他不甘心,居然瞒着丈人前往应试。

范进此举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师的鼓励,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艳羡功名富贵,断然不会有这么大的胆量──从他置老母和妻子挨饿于不顾,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是情节的开端。

(3)发榜之日,在断炊的情况下,范进奉母命到集上去卖鸡。

去了将近两个时辰,中举的喜报忽到,邻居赶紧去集上把他拉了回来。

这是情节的发展,因为范进的命运从此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被人藐视的“现世宝”变成受人尊重的“老爷”。

但范进本人此刻尚未见到喜报,他不敢信以为真,还要靠卖鸡来“救命”,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的失败在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4)范进见到了喜报,因欢喜狠了,痰迷心窍,昏倒在地,救醒后又发起疯来,拍着笑着,不顾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亏一位报子出了个好主意,找来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这才清醒过来,不疯了。

这是一场喜剧,是这个故事的高潮。

范进在发疯过程中始终只说着一句话:“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胡屠户在这场喜剧中对范进毕恭毕敬,把范进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趋炎附势的嘴脸。

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个人简介

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个人简介吴敬梓,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汉族,安徽省全椒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朝小说家吴敬梓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汉族,安徽省全椒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人物生平少年才子吴敬梓家族世代为地方世族,“家声科第从来美”,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

祖父吴旦是个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

吴敬梓十三岁丧母,十四岁随父至赣榆任所。

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程晋芳《勉行堂文集》载《文木先生传》),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

不过,他决不死读书,也还不时浏览当地的山海风情,随父参加一些当地名士的聚会。

加之他毕竟出生于官宦人家,沾染些“家本膏华,性耽挥霍”的习气,从而养成一种放荡豁达的态度,胸襟开阔,睨尘俗,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才识过人的才子。

有一次,他登上赣榆县城的高阁,参加县中名士的宴会,当众作了一首五律《观海》,使得满座皆惊,赞叹这个少年学子的诗思敏捷和诗境雄阔。

其诗曰:“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

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

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

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

”他从高阁观海仰望俯闻的壮景落笔,想象百川汇海、海市蜃楼的奇观,进而发挥横看齐鲁、纵观天地的奇想,终以抒发自己年轻气旺、高阁与宴的豪情作结,气界,对这段时期所知怎少,几近空白。

吴敬梓《儒林外史》介绍

吴敬梓《儒林外史》介绍

吴敬梓《儒林外史》介绍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随着王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步步取得成功,它的文化统制的毒害也愈来愈深。

文士们醉心举业,八股文之外,百不经意。

吴敬梓十分憎恶当时土子的热中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把希望寄于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

怀着这种心情,他写出了这部卓绝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吴敬梓的生平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县人,他出身的那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在明清之际有过五十年光景的“家门鼎盛”时期(注:见《文木山房集·移家赋》。

)。

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

“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方嶟《文木山房集序》),祖辈也多显达。

但到了他父亲吴霖起,家道开始衰微。

吴霖起是康熙年间拔贡,做过江苏赣榆县教谕。

为人方正恬淡,不慕名利,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

吴敬梓年幼聪颖,才识过人,少时曾随父宦游大江南北。

二十三岁时,父亲去世。

他不善治生,又慷慨好施,挥霍无度,被族人看作败家子。

三十三岁迁居南京,家境已很困难,但仍爱好宾客交游,“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金和《儒林外史跋》)。

在这种“失计辞乡土,论文乐友朋”的生活中,使他有可能从程廷祚、樊圣谟等朋友中,接触到清初进步的哲学思想(注:程廷祚是清代进步的思想家,颜李学派的首领之一李塨的传人。

)。

吴敬梓早年也熟中科举,曾考取秀才,但后来由于科举的不得意,同时在和那批官僚、绅士、名流、清客的长期周旋中,也逐渐看透了他们卑污的灵魂,特别是由富到贫的生活变化,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厌弃功名富贵,而以“一事差堪喜,侯门未曳裾”(《春兴》)自慰,并提出“如何父师训,专储制举才”的疑问(王又曾《书吴征君敏轩先生文木山房诗集后》注,见《丁辛老屋集》卷十二)。

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举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以病辞,从此也不再应科举考试。

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综合测试卷——《儒林外史》说明:1.本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测试共包括三大题型37小题: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和阅读分析题3.后面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吴敬梓,_________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_____________,安徽全椒人。

作品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术山房诗说》等。

2.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长篇_____________小说。

全书56章。

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

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

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___________。

8.张铁臂,曾在娄家_____________事件中骗取娄氏兄弟钱财。

此后,他以_____________的身份,出入天长县府,后被_____________“看破了相”。

9._____________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

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0.《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刻画了范进、_____________、张乡绅等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热衷功名、趋炎附势的丑态。

11.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_____________、卖纸火筒的_____________、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_____________。

吴敬梓考试题及答案

吴敬梓考试题及答案

吴敬梓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吴敬梓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

A. 《儒林外史》B. 《聊斋志异》C. 《红楼梦》D. 《金瓶梅》答案:A2.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其讽刺的主要对象是()。

A. 农民B. 商人C. 官僚D. 儒生答案:D3.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讽刺了()。

A. 科举制度的腐败B. 官场的黑暗C. 儒生的虚伪D. 商人的贪婪答案:A4. 《儒林外史》中,严贡生的形象代表了()。

A. 清廉的官员B. 正直的儒生C. 贪婪的商人D. 虚伪的官僚答案:D5.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的形象揭示了()。

A. 儒生的虚伪B. 官场的腐败C. 科举制度的弊端D. 商人的贪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儒林外史》中,以下哪些人物是儒生形象的代表?()A. 范进B. 严贡生C. 匡超人D. 杜少卿答案:A、C、D7. 《儒林外史》中,以下哪些人物是官僚形象的代表?()A. 范进B. 严贡生C. 匡超人D. 杜少卿答案:B8. 《儒林外史》中,以下哪些人物是商人形象的代表?()A. 范进B. 严贡生C. 匡超人D. 杜少卿答案:B三、判断题9.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第一部小说。

()答案:错误10.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答案:《儒林外史》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代表作,是一部讽刺小说。

全书共56回,以讽刺的笔法描绘了清代儒林的种种丑态,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通过范进中举、严贡生的形象等人物,揭示了儒生的虚伪、官场的腐败和科举制度的弊端。

12. 简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

答案: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穷秀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举。

在一次考试中,范进终于中了举人,但因过于激动而发疯。

这个故事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儒生的虚伪。

五、论述题13. 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023年中考名著导读复习《儒林外史》知识点归纳

2023年中考名著导读复习《儒林外史》知识点归纳

《儒林外史》知识点归纳一、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二、作品简介《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202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8.3.6必读名著分册考点必记(九下)(晨读宝典)

202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8.3.6必读名著分册考点必记(九下)(晨读宝典)


久他借着监生的身份中了举人,过了几年又中了进士,
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发现了范进。
范 范进是一个连考二十余次,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举的老 中举前委曲求全、
进 童生,听到中举的消息后喜极而疯,直到挨了胡屠户 逆来顺受、迂腐
的耳光之后才清醒过来。因母亲的丧事过了三年才进 无能、渴求功名
京参加会试,又中了进士。
【思维导图】
【典型人物梳理】
人物 简· 爱
相关情节
性格特征
苦难的童年(1~4章):父母双亡后,简·爱寄居在舅妈家里,因不堪忍 ①淳朴、善
受表哥的欺负而反抗,却被舅妈关进红房子。她斥责舅妈的冷酷自私。 良,不畏艰
艰难中成长(5~10章):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的艰苦环境下学习。 险,不安于
期间,好友海伦因瘟疫而去世,谭波儿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激的至 现状
可笑。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 读书人灵魂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作者明确地表明 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 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艺术特色】①以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力求缩短故事与读者的距离 ,减弱作者的主观色彩,保证所描述的人物和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 性。②独特鲜明的讽刺艺术:善于利用夸张的手法,对比、反差的 大量运用,悲喜剧的杂糅。③本书以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来安排 人物,结构全书。④创造了新的小说结构形式——以思想贯穿的连 环短篇结构,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阅读感受】整部小说登场人物千百人,描写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知 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跃然纸上,对传统文化 的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是一部富有思想性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敬梓-《吴敬梓研究》是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分上中下三
册。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
书名,吴敬梓研究。

作者,陈美林。

吴敬梓ISBN,9787811013443。

页数,1
页。

定价,元。

出版社,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时间,xx年1月。

吴敬梓装帧,精装开本,32。

图书信息。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第1版丛书名:随园文库正文语种:简体中文ISBN: 9787811013443条形
码:9787811013443 商品尺寸:x x cm商品重量:Kg。

内容简介。

《吴敬梓研究》包括了: 《吴
敬梓研究》《吴敬梓研究》《吴敬梓
研究》。

《吴敬梓研究》对吴敬梓本人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研究。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

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

今存四卷。

不过。

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

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 年时间。

直到49 岁时才完成。

作者简介。

陈美林。

男。

回族。

1932 年生。

南京市人。

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1950 年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除长期担任本科生教学外。

历年指导硕士生。

博士生。

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四十人。

出版小说。

戏曲等著作三十二种。

发表小说。

戏曲。

诗文等论文二百余篇。

《吴敬梓研究》获江苏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敬梓评传》获江苏省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委首届人
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新批〈儒林外史〉》获全国古籍整
理优秀成果奖1998 年度被评为江苏省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工作者。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博士生导师。

校务委员会委员。

先后被数所重点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图书目录。

上册吴敬梓身世三考吴敬梓家世杂考关于吴敬梓家世的几点辨证康熙《全椒志》中有关吴敬梓先世资料吴敬梓的父亲究竟是谁吴敬梓的家世对其创作的影响略论吴敬梓应征辟问题南京先贤祠的兴废及其与吴敬梓的关系陈毅及其《所知集》中涉及的有关吴敬梓交游资料《文木山房集》作序者之一——清初学者文人程廷祚吴敬梓与甘凤池略论吴敬梓的“治经”问题颜李学说对吴敬梓的影响吴敬梓和释道异端吴敬梓和科学技术吴敬梓和戏剧艺术吴敬梓“秦淮水亭”考索吴敬梓秦淮水亭修复记魏晋六朝风尚和文学对吴敬梓的影响吴敬梓的门阀意识隆礼与崇孝一一四论魏晋风尚对吴敬梓的影响试论思想家的小说”作者吴敬梓的思想《儒林外史》是我国文
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试论吴敬梓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及其对知识分子出路的探索试论《儒林外史》对圭寸建道德的暴露与批判吴敬梓笔下的盐典商人及其与文士之关系论
《儒林外史》中的师生关系——《儒林外史》中士人性格与命运探索论《儒林外史》中的势利描写——纪念吴敬梓逝世二百五十周年论《儒林外史》幽榜”的作者及其评价问题让伟大”使人懂”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试论《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儒林外史》中人物的进退场谈《儒林外史》的景物描写——七泖湖。

西子湖及其他论《儒林外史》中的人物性格试就卧本”评语略论《儒林外史》的民族特色试论吴敬梓的生活环境与《儒林外史》的地域特色吴敬梓与江苏一一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论《歧路灯》与《儒林外史》试论《金瓶梅》对《儒林外史》和《歧路灯》的影响中册论王冕论周进论范进论严大位。

严大育论王德。

王仁论汤奉。

汤奏论王惠论鲁氏父女论娄琫。

娄瓒论杨执中与权勿用论蘧祐及其子孙论
马静论匡迥论三牛”论向鼎与鲍文卿论倪霜峰父子论杜倩论杜仪论庄尚志论虞育德论迟均论萧浩父子论三盐商论四女性论余特。

余持论王蕴论虞梁论凤鸣岐论四客二百余年来《儒林外史》研究之回顾附:20世纪《儒林外史》研究之回顾撰写《研究史》的思考——纪念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