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合集下载

直读光谱仪的校准时间

直读光谱仪的校准时间

直读光谱仪的校准时间
直读光谱仪作为一种精密实验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受到温度、湿度、震动等多方面干扰,光学系统会受到影响并使得谱线有所偏移,因此会需要进行校准,也就是标准化过程。

那么直读光谱仪通常多久进行一次校准才能保证高精度与稳定性呢?
不同品牌的仪器质量不同,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校准周期。

您是希望实验室有一台6天校1次的直读光谱仪,还是希望有一台1天校6次的呢?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直读光谱仪的长期稳定性也是选购仪器时很重要的指标。

意大利gnr直读光谱仪s1采用结构稳定的主光室,并在光室内和电路板处分别安装帕尔帖制冷的温度控制器,保持光室结构长期稳定无偏移。

同时采用智能的波长实时校准技术,当峰位有微小偏差时,仪器能自行识别并进行调整,从而大幅延长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超过1000次激发,通常情况下,每个月进行一次标准化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案

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案

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案一、校准目的。

咱为啥要校准仪器设备呢?很简单,就是要让这些家伙保持精准,就像运动员要保持良好状态一样。

校准能保证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靠谱,这样不管是做实验还是搞生产,结果都能让人放心。

二、校准范围。

1. 实验室里的那些小助手。

像天平这种称东西的,要是不准,那做化学实验称量药品的时候,可就全乱套了。

还有那些测量温度、湿度的小仪器,要是它们数据瞎报,实验结果肯定跟着错。

2. 生产线上的大力士们。

比如那些大型的测量长度、厚度的设备,要是它们出了偏差,生产出来的产品尺寸不对,那可就麻烦了。

这些设备都是生产线上的关键角色,必须校准好。

三、校准周期。

1. 频繁使用的仪器。

对于那些天天都在忙乎的仪器,像实验室里每天都要用的pH计,咱就三个月校准一次。

这就好比一个经常跑步的人,得经常检查鞋子合不合脚一样。

2. 偶尔用用的设备。

如果是那种一个月才用几次的仪器,比如说专门用来测量特殊材料硬度的设备,可以半年校准一次。

毕竟它工作不那么频繁,就像一个不常开车的人,不用老是检查车的状况,但也不能太久不管。

四、校准方法。

1. 外部校准。

找那些专业的校准机构。

就像给仪器设备找个厉害的老师一样。

这些机构有专门的校准设备和标准,他们会按照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来给咱们的仪器“上课”,让它们变得更精准。

2. 内部校准。

如果公司或者实验室有自己的校准能力,也可以自己来。

不过这得有专门的校准人员,而且他们得经过严格的培训。

比如说我们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就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标准仪器来校准其他同类型的仪器。

就像老鸟带小鸟一样,让仪器设备都走上正轨。

五、校准记录。

1. 记录内容。

每次校准的时候,都要把校准的日期、校准的人员、校准用到的设备、校准的结果都记下来。

这就像是仪器设备的成长日记一样,以后要是出了问题,可以翻翻看,知道它以前的情况。

2. 记录保存。

这些记录要保存好,最好是电子档和纸质档都有。

可以把电子档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纸质档放在档案柜里。

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CNAS技术报告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根据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参考ILAC-G24/OIML D 1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指南》和NCSL RP-1《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制定,提出了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为实验室在校准测量设备时提供指导。

实验室可参考本文件,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如使用用途、历次校准结果、期间核查结果、稳定性、维护保养、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设备使用的风险大小和成本投入,来确定和调整其校准周期。

本文件包含2个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阳、安平、林志国、张明霞、周思旭、林景星、范巧成。

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1目的和范围本文件提出了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为相关机构在校准测量设备时提供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检测/校准实验室、检验机构、标准物质生产者和能力验证提供者等合格评定机构(以下统称“实验室”)。

本文件的测量设备(简称设备)包含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和辅助装置等。

当法律法规或规范对校准周期有强制要求时,实验室应满足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I 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2.2R B/T 197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2.3J JF 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2.4I SO/IEC指南99:2007 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和通用概念及相关术语(VIM)2.5J 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术语和定义ISO/IEC指南99(VIM)和JJF 1001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一、标准文件中关于校准周期如何解释?CNAS-CL01中5.10.4.4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

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第一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第一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二、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先说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

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三、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

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过后,就该立即校准。

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

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四、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1)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最小;2)是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最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五、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

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绝对正确确定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CNAS-TRL-004:2017《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

CNAS技术报告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主要参考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LAC-G24/OIML D 10《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指南》和NCSL RP-1《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制订了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实验室可参考本文件,综合设备的具体情况(如历次校准结果、稳定性、维护保养、使用用途、使用频率、环境条件、期间核查、风险大小等)来确定和调整其校准周期。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阳、安平、林志国、张明霞、林景星、范巧成。

测量设备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方法指南1 目的和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检测/校准实验室、检验机构、标准物质生产者和能力验证提供者等合格评定机构(文件中统一简称“实验室”)。

相关机构可参考本文件来确定和调整其测量设备的校准时间间隔(简称校准周期)。

本文件的测量设备(简称设备)包含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和辅助装置等。

当法律法规或规范对校准周期有强制要求时,实验室应满足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1 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2.2 RB/T 197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2.3 JJF 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3 术语和定义ISO/IEC指南99(VIM)和JJF 1001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校准周期calibration interval特定项目的测量设备连续、有计划的校准的时间间隔。

3.2测量可靠性measurement reliability某个指定属性的项目的测量设备符合性能规范的概率(校准周期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测量可靠性是设备校准之间时间的函数)。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仪器设备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是对仪器设备进行周期性的计量检定的规定和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检定周期:确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即多长时间需要进行一次计量检定。

检定周期可以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一般为1年或者3年。

2. 检定标准:确定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标准,即采用哪个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计量检定的依据。

一般可以选择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

3. 检定机构:确定进行仪器设备计量检定的机构,可以选择国家计量检定机构、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专业的仪器设备校准实验室。

4. 检定流程:确定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定操作、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等环节。

检定流程需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5. 检定记录:记录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结果和相关信息,包括检定日期、检定机构、检定方法和检定结果等。

检定记录需要保留一定的时间,以备日后查询和追溯。

6. 检定证书:对于通过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需要颁发相应的检定证书,证明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符合要求。

检定证书需要包含检定结果、检定周期、检定机构和有效期等信息。

7. 跟踪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的跟踪管理制度,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记录,确保其检定状态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总体要求

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总体要求

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总体要求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并与参考标准进行比对验证,以确认仪器设备的测量、检测性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活动。

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有效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总体要求的详细介绍。

1.校准确认周期和频率:校准确认的周期和频率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环境、技术指标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校准确认的周期应不超过一年,对于关键仪器设备和高精度仪器设备,应缩短校准确认周期。

2.校准确认标准和方法选择:校准确认标准应包括国家、行业或企业规定的标准,同时也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

校准确认方法应与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特点相匹配,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校准确认机构选择:校准确认机构应为具备相关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或内部实验室。

校准确认机构的选择应根据其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设备设施、服务水平和信誉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并与仪器设备校准确认服务签订书面协议。

4.校准确认记录和报告:校准确认应编制相应的记录和报告,记录包括校准确认的日期、地点、仪器设备的标识信息、校准确认标准和方法、测试结果等内容。

报告应详细描述校准确认的过程和结果,并注明校准确认机构的名称、资质证书号码和签章。

5.校准确认结果评定:校准确认结果的评定应根据校准确认标准进行,评定标准可以为合格、不合格和待定。

对于校准确认结果为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重新进行校准确认。

6.校准确认管理和跟踪:校准确认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文件和记录,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确认计划、校准确认记录、校准确认报告、校准确认机构的评估和选择等内容。

校准确认的跟踪应及时更新校准确认计划和记录,并建立起有效的校准确认提醒和追踪机制。

7.面向未知测量仪器设备的校准确认:对于尚未投入使用或购买的测量仪器设备,应先进行校准确认,确认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校正仪器周期及方法

校正仪器周期及方法

校正仪器周期及方法
校准仪器的周期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仪器类型和使用频率来定。


般来说,校准仪器的周期可以分为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和
每年等不同的时间间隔。

以下是一个针对一般实验室常见仪器的校准周期
和校准方法的建议。

1.称量仪器:包括电子天平、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等。

这些仪器通常
需要每日进行校准和检查。

校准方法可以采用对标物进行比较,或者使用
标准质量进行称量,然后与仪器读数进行比较。

2.温度仪器:包括温度计、温度记录仪等。

温度仪器可以使用恒温设
备进行校准,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设备设定温度的偏差来判断仪器的准确性。

3.pH仪器:包括pH计、酸度计等。

pH仪器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校准,校准方法可以使用多种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包括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4.浓度测量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这些仪
器需要进行仪器本底测量和校准曲线绘制。

可以使用标准溶液进行多次测量,然后绘制校准曲线,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5.压力仪器:包括压力计、差压计等。

压力仪器的校准通常可以使用
标准压力表进行比较测量,或者使用已知压力进行仪器的校准。

6.流量仪器:包括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等。

流量仪器的校准需要使用
标准流量计进行比较测量,或者在已知流量条件下对仪器进行校准。

此外,对于一些关键仪器,应当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修复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在校准前,还应当检查仪器的状态和性能,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1. 引言试验检测设备仪器是各类试验和检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试验检测设备仪器进行周期性的计量检定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相关内容。

2. 目的和依据2.1 目的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准确度、可靠度和合理使用,以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2.2 依据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周期计量检定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计量法规、法规文件以及相关标准,如《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试验检测单位和实验室内的试验检测设备仪器。

4. 周期性检定4.1 检定周期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周期应根据设备仪器的性质、使用环境和重要性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常用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周期为一年。

4.2 检定机构选择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定机构进行。

检定机构应具备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能力,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定工作。

4.3 检定项目和要求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项目应根据设备仪器的类型和用途确定,具体项目和要求可参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

常见的周期计量检定项目包括测量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等。

4.4 检定结果处理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周期计量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当检定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采取相应的校准、调整或更换设备仪器,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5. 质量管理要求5.1 设备仪器管理试验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仪器的采购、验收、标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设备仪器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5.2 计量检定记录管理试验检测单位应建立健全计量检定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检定记录的完整和可追溯。

计量检定记录应包括设备仪器的基本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并妥善保存。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2校准所需设备5.3校准项目本规程仅对容量示值的校准予以说明,其他的项目请参考JJG196-2006。

5.4校准点的选择5.4.1刻度吸管(0.5ml以上)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校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周期校准管理规定1. 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3.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根据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使用频率确定。

一般情况下,校准周期为一年。

对于需要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仪器设备,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

4. 校准标准校准应按照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进行。

对于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仪器设备,应参考国际标准或其他可靠的技术文件进行校准。

5. 校准方法和程序校准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保证校准环境符合要求,检查校准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 校准操作: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校准操作,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

- 校准结果评定:根据校准数据和标准进行结果评定,确定校准是否合格。

- 校准记录:记录校准数据和结果,包括校准日期、人员、校准方法和程序等信息。

6. 校准管理责任校准管理责任由检测实验室或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

负责人应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保证校准工作的执行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 校准结果验证校准结果应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方法可以包括与其他准确性较高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校准或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

8. 校准结果使用校准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连续使用。

如果校准结果超过有效期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重新校准或修复,并记录相关信息。

9. 违规处理对于未按照本规定进行校准或记录校准信息不完整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10.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和组织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校准管理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本规定的有效执行。

11. 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平时应加强对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的确立

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的确立

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的确立目的探讨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将观察项更换试剂后校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2h检测一批质控血清,连续监测24h。

校准周期选定应从完成校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始计算时间,直到CV大于1/6CLIA’88允许误差时结束,其余的项目继续每24h监测1次,连续1个月,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最短的定标周期为每8h 1次(肌酐),最长的校准周期可超过30d。

结论科学的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对保证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标签: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准确性目前,生化检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疗效分析、判断病情发展以及有效预后的重要措施,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在生化检验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因此,要保证检测所出现的偏差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校准方法确立生化检测系统校准周期,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

本文通过确定生化检测系统校准的周期,进行定期校准,有利于确保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探索生化项目的校准周期具有意义,现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仪器与材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 AU2700型);质控品为RANDOX公司生产的高、低二水平复合非定值临床化学控制血清,批号:559UN,396UN,有效期至2014年3月。

1.2检测项目钾(K+)ISE法、钠(Na+)ISE法、氯(Cl-)ISE法、葡萄糖(GLU)葡萄糖氧化酶法法、肌酐(CREA)酶法、尿素(Urea)脲酶速率法、尿酸(UA)尿酸酶比色法、总蛋白(TP)双缩脲法、白蛋白(ALB)溴甲酚绿法、甘油三酯(TG)酶法GK-PK-LDH、胆固醇(CHO)胆固醇氧化酶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速率法、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速率法。

1.3方法更换试剂后校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每2h检测一批质控血清,每批二个水平,每个水平做3次重复检测[3],以累积CV小于1/6CLIA’88允许误差作为评价标准[4],连续监测24h。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与其使用频繁程度、准确度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有很大的影响。

标准文件中关于校准周期如何解释?CNAS-CL01中5.10.4.4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

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第一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第一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

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

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过后,就该立即校准。

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

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最小;二是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最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

仪器设备校准规程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校准。

三、校准周期所有仪器设备应按照以下校准周期进行校准:1. 一般仪器设备:每年进行校准一次。

2. 关键仪器设备:每半年进行校准一次。

3. 紧急关键仪器设备:每季度进行校准一次。

四、校准过程1. 选择正规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确保其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和资质证书。

2. 提前通知校准机构,安排校准时间并确认校准范围。

3. 在校准前,仪器设备应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根据校准机构的要求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4. 校准过程应有专人负责监督,确保校准过程符合标准和要求。

5. 校准后,校准机构应出具校准证书,并在设备上贴上校准标识。

6. 对于发现的不符合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并跟踪整改情况。

五、校准记录对于每次校准,应建立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内容、校准结果等信息,确保校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六、校准跟踪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校准跟踪系统,及时查看和更新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并按时安排下一次校准。

七、执行所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校准应按照本规程执行,确保校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对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纠正和处理。

八、附件1. 仪器设备校准记录表2. 仪器设备校准跟踪表九、附加说明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实验室负责人所有。

对本规程的修改和调整应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

仪器设备校准是实验室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

因此,本规程对仪器设备校准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以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比较来确定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符合规定的准确性要求。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以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而校准的周期性和跟踪则是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能够持续保持。

校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校准机构。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对各类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的操作。

三、检定和校准的定义和区别1.检定:利用已知标准或者物理常数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测量,以确定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正确性。

2.校准: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调整到指定范围内,使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四、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周期1.新购的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实验室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首次检定和校准。

2.日常使用中的仪器设备应按照《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

3.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被维修后,应进行检定和校准。

五、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步骤1.准备工作(1)查阅《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和《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标准》。

(2)确保晴天时进行检定和校准,避免天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保持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2.检定和校准装置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检定和校准装置,并确保其状态良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检定和校准操作(1)按照《相应仪器设备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检定操作。

(2)记录仪器设备的初始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测量误差。

(3)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调整仪器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操作。

(4)再次记录仪器设备的读数和检定装置的标准值,并计算出校准之后的测量误差。

4.结果处理和记录(1)根据检定和校准之后的测量误差,判断仪器设备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应标示并进行相应的维修。

(2)将检定和校准的各项数据记录在《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记录表》中,并签字确认。

六、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操作规程,并经过专门培训。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如保持清洁、防止受潮等。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一、引言检测仪器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管理。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以确保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使用检测仪器进行产品检测的单位,包括实验室、检验机构、生产企业等。

三、校验周期1. 检测仪器的校验周期应根据仪器的类型和使用频率进行确定。

2. 普通情况下,常规使用的检测仪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验,而高精度和高频率使用的仪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

3. 对于新购买的仪器,应在使用前进行初始校验,并在一年后进行首次校验。

四、校验项目1. 校验项目应根据仪器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的准确度、灵敏度、重复性、线性、稳定性等。

2. 校验项目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校验方法1. 校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特点和校验项目进行确定,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比对法、标准样品法、摹拟法等。

2. 校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校验记录1. 每次校验都应有相应的校验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仪器、校验项目、校验结果等。

2. 校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七、校验结果和处理1. 校验结果应根据校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评定,包括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

2. 对于不合格的仪器,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并重新进行校验。

3. 校验结果和处理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改。

八、仪器维护和保养1. 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清洁、校准和调试等。

2. 维护和保养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九、培训和考核1. 所有使用检测仪器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校验方法和维护保养等。

2. 培训记录和考核结果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

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一、引言检测仪器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为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管理。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检测仪器校验管理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验的检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检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仪器设备。

三、校验周期1. 校验周期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精度要求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

2.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校验,并在需要时进行中期校验。

四、校验内容1. 校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的测量范围、分辨率、重复性、线性度等指标。

2. 校验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的漂移、灵敏度、响应时间等指标。

3. 校验仪器的环境适应性,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的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指标。

五、校验方法1. 校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类型和特点确定,可以采用标准样品比对、重复测量、交叉校验等方法。

2. 校验方法应具备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必要时可以借助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校验。

六、校验记录1. 对每次校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仪器、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等信息。

2. 校验记录应存档并定期进行归档管理,以备查阅和追溯。

七、异常处理1. 如果校验结果超出了规定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并重新进行校验。

2. 对于无法修复或无法满足准确性和精度要求的仪器,应及时报废或更换。

八、人员培训1. 针对仪器校验工作,应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校验方法、操作规程、异常处理等内容。

2.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

九、设备维护1. 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校准、更换易损件等。

2. 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十、风险评估1. 针对检测仪器的使用过程,应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仪器故障、数据误差、人员操作不当等风险。

2. 风险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管理的依据,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仪器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

仪器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

仪器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第一部分:介绍1.1目的1.2范围本计划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仪器、生产线设备等。

1.3定义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的比较来检查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并对其进行调整以使其达到指定要求的过程。

检定: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第二部分:周期2.1校准周期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频率来确定。

一般来说,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越高的仪器设备,其校准周期越短。

2.2检定周期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一般为校准周期的整数倍。

例如,如果一些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为一年,那么其检定周期可以为一年、两年或更长。

2.3校准和检定提醒为了确保校准和检定工作准时进行,应当设置校准和检定提醒系统。

提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其他方式发送给相关人员。

第三部分:校准和检定过程3.1校准过程校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方法;(2)准备校准设备和材料;(3)根据校准标准进行校准;(4)记录校准结果;(5)校准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3.2检定过程检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检定标准和方法;(2)准备检定设备和材料;(3)根据检定标准进行检定;(4)记录检定结果;(5)检定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第四部分:记录和报告4.1记录校准和检定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序列号等;(2)校准和检定的日期和时间;(3)校准和检定的结果;(4)校准和检定的过程和方法。

4.2报告校准和检定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2)校准和检定的日期和时间;(3)校准和检定的结果;(4)校准和检定的过程和方法;(5)对校准和检定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第五部分:执行和审查5.1执行校准和检定计划的执行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

校准和检定的工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5.2审查定期对校准和检定计划进行审查,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仪器校准周期
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与其使用频繁程度、准确度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有很大的影响。

标准文件中关于校准周期如何解释?
CNAS-CL01中5.10.4.4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

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第一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第一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

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最基本的依据。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

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过后,就该立即校准。

另外,在有效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

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
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最小;
二是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最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

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

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绝对正确确定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
校准周期若超过一个周期,可能引起质量特性的恶化,那是由于机械磨损、灰尘、性能和实验频次等所致。

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类型。

质量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小一些;质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大一些。

因此,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种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

•使用的频繁程度。

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缩短校准周期来解决。

当然,提高测量仪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质、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要求准确度高的单位,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就选择什么等级。

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准确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精度过低,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给工作带来损失,也是不可取的。

•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

如果单位的维护保养比较好,则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反之,则长一些。

•测量仪器的性能。

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

即使同类型的测量仪器,稳定性、可靠性差的,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产品质量。

对产品质量要求较大的,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其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反之,则长一些。

如何科学地确定校准周期?
统计法: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校准周期。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

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

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

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小时时间法:这种方法是确认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

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校准。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例如我们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起点费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又增加了费用。

比较法: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图表法: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最佳的校准周期。

常见疑问解惑
1.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
一般设备校准后证书上都会推荐一年一校准,有人说一些设备事完全不用每年都校准的。

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如果按自己规定的周期校准的话评审组认可吗?
最好是自己规定校准周期,因为校准周期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相关的。

校准周期可以自己确定,但同时还要参照国内的计量法要求(如果你们申请的是CNAS 认可)。

其实在标准(ISO/IEC 17025:2005)5.10.4.4中明确指明,校准证书不应该包含校准间隔的建议,但是如果与客户有协议,或被法律明确规定的除外。

所以,可以调整设备校准周期,但前提是你们必须给出调整后的合理依据,否则,审核时仍然不会被接受。

2.校准的问题应该问仪器设备公司吗?
校准公司不了解设备的使用频率、保养情况、使用环境等因素,他给你定的校准周期相对不合理,比如一把钢尺,保管得很好,一年就用两三次;另一把钢尺,随便放工作台上,一天8个小时都在用;校准公司给的校准周期肯定都是1年1次,这样对第一把尺子校准周期太短了,对第二把尺子校准周期又太长,三五个月可能就失准了。

仅对于企业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因为要通过资质认定,要求不一样,可能很多设备都需要检定。

3.校准周期和期间核查的联系?
国家有规定在校准周期内,设备维修、跟关键换零部件、仪器迁移等要重新校准,在校准周期内还要进行设备的期间核查,来保证设备的稳态和准确性。

如果设备,这里指的是设备而不是尺子、圆规等,自己定义校准周期则要小于国家规定的周期。

实验室可以根据仪器特点,使用频率等等特性,自定义校准周期,只要保证设备处于正确使用状态,能达到预期使用即可。

通常需要提供期间核查等措施,来证明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但校准周期也不是越长越好,因为时间越长,不确定度性越大。

小结
计量校准是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重要环节,而确定校准周期是计量工作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确定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时,要对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后评估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