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导学案预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85页)
16 海上日出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作者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名人评价: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萧乾:“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贾平凹:“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毕淑敏:“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
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含口语习作例文和习作)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
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
四年级下册语文五、六单元导学案
17《触摸春天》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理解“自然之道”的意思。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课前准备: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其重要代表作。
学习难点:感悟,体验文章揭示的深刻道理。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20分钟)一、读一读我会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改字,不读破句。
二、画一画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三、做一做1、把生字所连的词读一读,写一写。
2、对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决。
四、想一想(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根据文章的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来。
五、问一问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吗?3、完成以下练习。
1、看拼音写生字。
xiǎo jìnɡ、 liú chànɡ、kēkē bàn bàn 、 hú xiàn( ) ( ) ( ) ( )yíshùn jiān fēi xiánɡ quán lìbīn fēn( ) ( ) ( ) ( )2、理解生词:小径:_____穿梭:_____一瞬间:_____交流分享一、对学(5分钟)1、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2、互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交流预习导学3的问题。
4、互相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二、组内群学(2分钟)组内交流解决对子间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解疑(7分钟)1、大组长总结汇报学习情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表格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生预习试题卡1古诗词三首学生预学案设计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l____ ____ū____áw____ ____ài 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2.根据书写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ùxiùxiǔ昨天,同学们在宿.( )舍里讨论了关于星宿.( )的问题。
2乡下人家学生预学案设计1.把词语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全。
p____ h____ ____iéf____ ____ǎng 朴.素绘.成和谐.附.近倘.若2.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照例装饰时令天高地阔上面的词语中,有“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有“季节”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天窗学生预学案设计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r____ t____ ____uò____àng b____ 锐.利河滩.闪烁.帐.子霸.气2.工整地抄写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慰藉蝙蝠鹰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慰藉唯一掠过阔达锐利(1)小燕子时而( )水面,时而飞上天空。
(2)永不放弃是梦想实现的( )秘诀。
4*三月桃花水学生预学案设计1.根据本课生字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绮”的读音是qí,可以组词为“绮丽”。
( )(2)“谈”是左右结构的字,读音是tán。
( )(3)“和”是多音字,在“应和”中读hè。
( )2.选一选,在能组成词语的字后面的括号里画“√”。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口头造句。
纤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琥珀学生预学案设计1.借助工具书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含口语习作例文和习作)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
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表格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设计(表格版)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词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研究目标:1.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2.练正确朗读和书写生字生词。
3.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内容:1.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等词语。
2.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3.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如在“宿舍”和“星宿”中选择正确读音。
4.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点。
5.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如《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XXX。
研究步骤:1.首先,熟读三首古诗词,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2.其次,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篱笆稀疏杂草老翁亡赖等词语。
3.然后,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4.接着,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如在“宿舍”和“星宿”中选择正确读音。
5.然后,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点。
6.最后,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如《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XXX。
改写后的文章: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古诗词三首时间建议:10~15分钟研究目标:1.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2.练正确朗读和书写生字生词。
3.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内容:1.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词语。
2.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3.根据语境,选择正确读音。
4.了解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景象和意境。
5.了解古诗词作者和相关背景知识。
研究步骤:1.熟读三首古诗词,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2.通过加点字补全音节,正确读出词语。
3.根据书写提示,描一描预字词,练正确书写。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说课稿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主要包括了对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自然”,通过阅读关于自然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第四单元的时候,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对于家乡和自然这个主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较好,而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第五、第六单元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第五、第六单元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学习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回顾第五、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复习: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对第五、第六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表格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16海上日出
学生预学案设计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chàB.kuòC.fàn D.zǐ
扩.大( ) 刹.那( ) 紫.色( ) 范.围( )
2.读一读下面的多音字,把它在文中的读音写在括号内。
荷( )
3.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刹那夺目分辨重围奇观
上面的词语中,有“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有“(光彩)耀眼”的意思的词语是
________。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生预学案设计
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zh____ ____ù____ī____án 浙.江一簇.漆.黑蜿蜒.
2.工整地抄写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杜鹃臀乳笋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蜿蜒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突兀
(1)长城宛如一条( )盘旋的长龙。
(2)这座山( )森郁,很有气势。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教案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诗、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本册教材的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运用不熟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复习和巩固第五、第六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习第五、第六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针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复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实践性教学: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完成课后作业,复习第五、第六单元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黑板等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课文、口语交际、习作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内容包括朗读、背诵、默写、讨论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心中的疑惑。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乡下人家》、《天窗》、《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最大和最小的鸟》等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民间故事,又有科普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宽知识面有很好的作用。
单元结束后还包括了语文园地和课外阅读等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把握和理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字词和句式,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老师的激发和调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的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字词的掌握。
2.难点:对于一些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一些科普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问题引导、情景创设、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者视频。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者实物。
3.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卡片。
4.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分配和任务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或者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和句式。
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老师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或者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巩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教案
16.海上日出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三、学时安排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第六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五单元的《古诗十九首》、《小桥流水》以及第六单元的《长城谣》、《将军令》。
这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诗歌和古文展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美的诗歌和古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简单的诗歌和古文。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五、第六单元中的诗歌和古文内容,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让学生感受诗歌和古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第五、第六单元中的诗歌和古文内容。
2.难点:理解诗歌和古文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诗歌和古文。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复习教案。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第五、第六单元的诗歌和古文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第五、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五、第六单元的诗歌和古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提问学生:“请你说说《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是如何描绘景物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教师行为
个性修改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激趣 导入 呈 现目标
3分 钟
创设经 官移植” 验 性 问 官移植”的资料(侧重于大多 题情境 数患者缺少器官来源而在生 死边缘奄奄一息) 旁白】 【 旁白 】 同学们,听完这 研发人:柳存军
陇县“高效课堂”课改实验行动工具----导学案
审核人:巴琼 张雅琪
些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三、小组 探究,解 决问题, 生成问题
10 分 钟
创设发 散 性 、 进军吧! 要求组内交流“合作探究” 逆 向 性 1 、 要求组内交流 “ 合作探究 ” 想 象 性 中的问题,达成共识。 中的问题,达成共识。 思维情 2、 要求组解决 我的疑问” 3、 “我的疑问” 。 境
要求各组收集整理, 要求各组收集整理, 收集整理 生成新的问 生成新的问 题,及时上报。 及时上报。 要求上台汇报, 1 、 要求上台汇报 , 展示学习成 果(“合作探究”中的两道题目) 2、相机引导。 相机引导。
5、学科长照顾到组 内所有成员,交流 确有实效。 1、学科长组织成员 实事求是的逐一解 决各自的疑问。 2、主动请教老师。 3、生成共性问题, 积极上报。 1、积极思考,大胆 发表自己的意见。 2、补充、质疑、讨 论,积累学习方法。 1、掌握了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2、认真总结得失, 获得学习经验。
3、课前做好小调 查,总结归纳后如 实填写好了调查情 况。 4、认真思考“你愿 意在生命的尽头将 自己的身体器官捐 献出去吗?”这个 问题,给出答案。 5、带着疑问与欣喜 走进新课学习。 1、学科长课前认真 检查了本组成员的 预习情况。 2、学生认真预习 了课文。 3、学科长组织成员 采取恰当的方式, 认真快速交流“预 习收获” 。 4、全员参与,交流 确有实效。 1、积极思考,大胆 发表自己的意见。 2、补充、质疑、讨 论,积累学习方法。 3、主动提出疑问, 互助解决,不走过 场。 4、学科长能及时将 本组遗留或生成的 问题整理上报。 1、小组派代表上台 汇报交流。 “老 当好 师”。 2、运用“六字诀” 多元化展示学习成 果。 3、其他同学认真听 讲,思考消化,不 懂就问,大胆质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设计人付红17 触摸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激情导入,感知课文1.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二、自主读文,识写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认读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及时纠错。
指导“瞬”字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2.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合作研读,领悟语句1.文中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
一、谈话导入1.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新朋友、老朋友。
和朋友相处,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预设:(1)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
(2)我认为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愿意分享,不自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板书:朋友相处的秘诀)二、明确交际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课件出示2】1.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
2.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板书:记录信息,分类整理条理汇报)三、交际练习,汇总意见【课件出示3】下面我们就分组讨论“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1.分组交流,每人至少提出三条重要意见。
2.组长汇总小组意见。
3.小组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呢?温馨提示:【课件出示4】先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4.出示汇总记录例子:下面是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做的记录,供参考。
【课件出示5】5.代表全班交流将小组意见汇总后,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其他组员可以做补充,尽可能全面地反应小组意见。
四、交际示例师:那么,我们与朋友相处时,究竟应该如何做,才是对的呢?2.对照课件,归纳一下把握长篇文章的方法有哪些?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对于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把握其主要内容的方法是:【课件出示3】(1)先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用“列小标题”的方法,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串起来就行了。
(2)如果每个部分太长,不能把握内容,可以停下来想想前面的内容,或者再翻到前面看一看。
(适时板书:列小标题串起来停下来翻到前面)三、词句段运用(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几种修改符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如何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示:【课件出示4】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
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及课堂生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铅笔迈进枪栓胳膊劫难”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学生齐读课题“小英雄雨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会认“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探究“芦花鞋”的故事。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是一本好书。我们一起读过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麦地,走进《芦花鞋》。
3.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征。
4.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较快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小男子汉的喜爱之情。
2.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和第六单元预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16海上日出
学生预学案设计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chàB.kuòC.fàn D.zǐ
扩.大( ) 刹.那( ) 紫.色( ) 范.围( )
2.读一读下面的多音字,把它在文中的读音写在括号内。
荷( )
3.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刹那夺目分辨重围奇观
上面的词语中,有“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有“(光彩)耀眼”的意思的词语是
________。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生预学案设计
1.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zh____ ____ù____ī____án 浙.江一簇.漆.黑蜿蜒.
2.工整地抄写本课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杜鹃臀乳笋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蜿蜒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突兀
(1)长城宛如一条( )盘旋的长龙。
(2)这座山( )森郁,很有气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学案设计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学生预学案设计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学生预学案设计
1.给加点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一读。
A.fáng B.huīC.juéD.xùE.zhǔ
安徽.( ) 妨.碍( ) 情绪.( ) 倔.强( ) 嘱.咐( )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沮丧嘹亮拘束妨碍轮廓
上面的词语中,有“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有“(声音)清晰响亮”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0*芦花鞋
学生预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