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通论》第五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讳的种类:家讳
➢ 如果某个官职的称号里有犯家讳之字,这个官职也不宜担任。
—— 柳宗元祖父名察躬,唐德宗任命柳宗元为监察御史,这个官号里有个 “察”字,犯了柳宗元的家讳,所以柳宗元上奏表示不能担任此职。德宗不 准,下旨说:“二名不偏讳,不合辞让。”
➢ 家讳还影响到科举考试。
—— 唐代李贺年轻时就名动京城,韩愈非常赏识他,劝他参加进士科考。有 竞争者担心敌不过李贺,于是就想办法对李贺进行毁谤,说李贺之父名晋肃, 晋、进两字读音相同,李贺应该避讳,不可以参加进士考试。韩愈得知此事 后,专门写了一篇《讳辩》,为李贺鸣不平。其中一句说:“父名晋肃,子 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不过《讳辩》写出来之后, 响应者寥寥,就连李贺也不以为然,终于还是放弃了进士考试。
避讳的种类:圣讳
圣讳即避圣人的名讳,最常见的是避孔子名讳,其他如黄帝轩辕、 老子、关羽、朱熹等,都有避讳的情况。
➢ 避孔子讳: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攀升。北宋时谥 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因避“圣祖”赵玄朗讳改谥至圣文宣王。自宋代开始, 避孔子讳。孔子名丘,遇“丘”字皆须改字回避:“丘字,圣人讳也。子孙 读经史,凡云孔丘者,则读作‘某’,以朱笔圈之;凡有‘丘’字,读若 ‘区’;至于《诗》以为韵者,皆读作‘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讳逐渐普及。一旦被人触犯了家讳,有伤心落 泪的,有反唇相击的,有落荒而逃的,不一而足。
➢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 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王便欲去。桓 以手巾掩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卿事!”(《世说新语》)
➢ 南朝时有个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王羲之四世族孙),他的儿子叫王慈,也 从小练习书法。当时有个叫谢超宗的著名文人,其父叫谢凤,祖父是赫赫有 名的谢灵运。有一次谢超宗来找王僧虔,看到王僧虔的儿子王慈在练习书法, 便问他:“卿书何如虔公?”这是犯了王慈的家讳,于是王慈立即反击: “慈书比大人,如鸡之比凤。”故意用“凤”字犯谢超宗的家讳。超宗狼狈 而退。
➢ 五代时期的冯道是四朝宰相,号称官场不倒翁。有一次他让一个门客给他 讲老子《道德经》,《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门客可 不敢把“道”字念出来,遇到“道”字便念成“不敢说”:“不敢说可不敢 说,非常不敢说。”
避讳的种类:家讳
家讳即避父祖名讳。家讳又称私讳。古人对于家讳谨而避之,颇 为严格。
➢ 五代十国时期,十国里有一个吴越国,创立者叫钱镠(liú),吴越之人避其 讳,姓刘(劉)的改姓金。
(3)换偏旁 ➢ 避刘邦名讳,“邦”字也有写作“邫”的。
避讳的方法:空字
(1)空而不书
➢ 为避唐高祖李渊讳,《梁书》中萧渊明、萧渊藻但称“萧明、萧藻” 。
➢ 为避李渊祖父李虎讳,《陈书》中“韩擒虎”但称“韩擒”。
➢ 清代雍正皇帝还亲自对“丘”字的避讳法下过专门的上谕,规定:“凡系 姓氏,俱加‘阝’为‘邱’字;凡系地名,皆更易他名。”后来又规定: “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地名亦不改易,但加 ‘➢ 阝历’代旁帝,王读之作讳‘,期一’般音只。敬”避于各自的时代,过期作废,但至圣先师孔子之 讳,自宋至清八百年一直被敬避。这种情况在避讳史上唯此一例。
避讳的种类:国讳
➢ 司马迁作《史记》,为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引用《礼记》时改“楹”为 “柱”,因为“盈、楹”同音;为避汉武帝刘彻之讳,在《史记》中将“车 辙”写为“车通”,因为“辙、彻”音近。这种避音同、音近之字的情况, 叫做避嫌名。 ➢ “秀才”最初指有杰出才能的人,汉武帝下诏求贤,“秀才”、“孝廉”成 为举荐人才的名称。东汉光武帝名“秀”,为了避讳,改“秀才”为“茂 才”(“秀”“茂”都指草木茂盛)。
➢ 农历一月本来叫“正(zhèng)月”,“正月”指岁首。夏历以一月为岁首, 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历又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秦始皇统一天 下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岁首,即十月初一为每年的第一天。汉武帝恢复夏 历一月为岁首,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现在使用的农历还是夏朝的历法。
➢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避始皇名讳,称“正(zhèng)月”为“zhēng月”, 又改为“端月”(因为“端”“正”同义)。其他凡需要用“正”的地方都改 用“端”,如“正直”改为“端直”,“正言其过”改为“端言其过”,等 等。
➢ 汉明帝刘庄,遂遇“庄”改“严”,当时就把古书中的“楚庄王”、“鲁 庄公”改为“楚严王”、“鲁严公”。许慎撰《说文解字》,对于“秀”、 “庄”等字都不敢作任何解说,只注“上讳”二字。
➢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有兄弟五人,老大、老小死得早,余下三个是老二 赵匡胤、老三赵匡义、老四赵匡美。匡胤、匡义兄弟二人搞兵变,创建了宋 朝。可是赵匡胤一当上皇帝,马上下令让老三、老四改名为光义、光美。后 来老三光义即位,又马上下令让老四改名为廷美。最可怜的是老四,为了避 皇帝哥哥的名讳,连改了两次名。
➢ 避孔夫子圣讳,“丘”字加“阝”为“邱”。
避讳的方法:变体
变体即将所讳之字的形体加以改变,或加偏旁,或减偏旁,或换 偏旁,等等。
(2)减偏旁 ➢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被追封为景帝,所以晋武 帝在诏书中规定要避讳,避讳的办法是将“师(師)”字减笔写作“帅(帥)”, 姓师的改姓帅,“太师”改为“太帅”。 ➢ 五代时后晋第一个皇帝是石敬瑭,为了避他的名讳,当时姓敬的不能再姓 敬,一部分姓了苟,一部分人姓了文。
避讳的方法:加笔、缺笔
(1)加笔 ➢ 为避刘邦名讳,“邦”写成“ ”。
(2)缺笔 ➢ 避刘邦名讳,“邦”有写作“ ”的。 ➢ 避李世民之讳,改写“民”字为“ ”。 ➢ 清人书中,避康熙玄烨讳,凡“弦、炫、铉、眩、舷”一类字,依例缺其 玄字末点ຫໍສະໝຸດ Baidu ➢ 对孔子的圣讳“丘”字,除了加偏旁外,往往于“丘”字缺其竖笔。
(2)作“某”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某” 谓景帝刘启) ➢《朱子语类》为朱熹门人所撰,书中但称先生,遇朱子自名,代以“某”字。
(3)标讳 遇到需要避讳之字,用“讳、上讳、御讳”等字样替代。 ➢ 许慎撰《说文解字》,对于“秀”、“庄”等字都不敢作任何解说,只注 “上讳”二字。 ➢《宋书·文帝纪》,元嘉十三年九月,立“第三皇子讳为武陵王”。“讳” 指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刘骏。
➢ 讳:本来是动词,指隐讳、避忌;后也指需要避忌隐讳的事物。 《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一般认为避讳风俗始于周代,陈垣《史讳举例·序》:“避讳为中 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
避讳的种类:国讳
国讳即举国臣民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指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 故又称君讳、御讳、公讳。后来扩大范围,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 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等等。
—— 科考时,若试题中碰巧有与父祖名讳相同之字,那也是相当不幸的。北 宋钱易撰《南部新书》云:“凡进士入试,遇题目有家讳,即托疾,下将息 状来出,云:“牒,某忽患心痛,请出试院将息。”
避讳的种类:家讳
➢ 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均为晚唐名相,当时有个叫周瞻的,想拜见李德裕, 名贴投过去一个多月,也没能见到。原来李德裕看到周瞻的姓里有个“吉” 字,认为触了他的家讳,便不肯见他。周瞻辗转了解到事情原委,便找个机 会拦住了李德裕,当面指责他:“君讳偏旁,则赵壹之后数不至三?贾山之 家语不言出?谢石之子何以立碑?”(赵壹,汉末辞赋家,本名懿,避司马懿 名讳,故作“壹”。贾山,汉文帝时人。谢石,东晋谢安的弟弟。)
避讳的方法:改字
改字即用另外一个字来替换所讳之字,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 为避始皇的名讳,称“正月”为“端月”。 ➢ 为避刘邦的名讳,“邦”换成“国”。 ➢ 为避李世民的名讳,“世”换成“代”。
避讳的方法:变体
变体即将所讳之字的形体加以改变,或加偏旁,或减偏旁,或换 偏旁,等等。
(1)加偏旁
➢ 王羲之《兰亭序》:“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又云:“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揽”当为 “览”,其实乃自避家讳,故加“扌”。王羲之,曾祖名览。
避讳的影响:改姓名
汉代开始,为了避帝王之讳,竟然改变古人的姓名。
➢ 商纣王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叫“启”(即微子),不幸的是,汉景帝也叫 “启”,于是汉人不顾历史事实,把微子启改为微子开。
➢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庄氏,名周),由于“庄”犯了汉明帝刘庄之讳, 汉代人便不称“庄周、庄子”,而称“严周、严子”,称“老庄”为“老 严”。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宫女,后出塞嫁 入匈奴。到了晋朝,为避司马昭之讳(司马昭被追封为晋文帝),王昭君改称 王明君,史称“明妃”。
第五章 汉字文化
第二节 避讳风俗
本节主要内容:
一、避讳的种类
(一)国讳 (二)圣讳 (三)官讳 (四)家讳
二、避讳的方法
(一)更读 (二)改字 (三)变体 (四)空字 (五)加笔 (六)缺笔
三、避讳的影响
(一)改姓名 (二)改地名 (三)改物名 (四)改书名
避讳风俗
民国以前,凡当代君王或尊亲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 用改音、改字、空字、缺笔等办法来避开,这就叫避讳。
避讳的种类:官讳
官讳即针对各级政府官员的避讳。各级政府官员,其名讳及其父 祖之名讳,可以在所辖区域内进行避讳。官讳比国讳范围小,延续时 间短,也不及国讳严格。
➢ 北宋田登作太守,不许老百姓说“点灯”,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 遮光、路照。上元节按例要放灯,出告示的办事人员不敢写“灯”字,于是 贴出来的告示上写的是“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此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 百姓点灯”的由来。
➢《红楼梦》里贾雨村说:“难怪这女学生读书凡有‘敏’字,皆念作‘密’ 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讲的就是林黛玉为母亲 贾敏避讳。
避讳的方法:更读
更读即改变所讳之字的读音。
➢ 为避始皇的名讳,称“正(zhèng)月”为“zhēng月”。 ➢ 为避孔子讳,“丘”读若“区”、读若“休”。
➢ 宋朝有个大官叫钱良臣,他有个幼子很聪慧,一点点大便知道避他老爹的 名讳,读书时遇到“良臣”便改读。有一次读到《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 之所谓民贼也”,便改读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 宋朝有个叫徐积的,因为他父亲名字里有个“石”字,行路时遇到石头便 要绕过去,不敢践踏。过河时遇到石桥,要令人背负而过,自己不敢踩踏石 桥。有人问他干吗这样麻烦,他回答说:“吾遇之则怵然伤吾心,思吾亲, 故不忍加足其上尔。”
避讳的种类:家讳
➢ 皇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赞他“有凤毛”,是“灵运复出”。皇帝夸 奖谢超宗时,刚好有个叫刘道隆的将军在旁,刘道隆一介武夫,没什么文化, 他听皇帝这么说,以为谢超宗身上真有凤毛这种希罕宝贝。这个武夫竟然追 到谢超宗家里口口声声要看“凤毛”,一遍又一遍地触犯谢超宗的家讳,谢 超宗吓得鞋都来不及穿,就躲进室内了。刘道隆这傻子还以为他是进去找凤 毛了,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见谢超宗出来,这才悻悻地走了。
➢ 假如任职的地方,其地名恰好犯了尊亲的名讳呢?这种情况总会有的。
—— 东晋王舒被任命为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守),但王舒的父亲名王会,与会 稽地名相犯。于是王舒以犯父讳为由,上疏表示不能就任。朝臣们就此事进 行讨论,认为尽管“王会”与“会稽”有一字相同,读音却不一样(王会之 会读黄外切,会稽之会读古外切),因此并不犯讳,建议王舒赴任。但是王 舒一再坚持,反复上疏陈说——读音虽然不同,终究是同一个字,还是要求 换到别的地方。最终朝廷无奈,做出决定,改“会稽”为“郐稽”,王舒这 才领命赴任。
➢ 清朝有个书生,其父名“谷”,读《论语》“旧谷既没,新谷既升”时,为 避父讳,改读作“旧父既没,新父既升”。有人问他:“君乃有二父耶?”
避讳的种类:家讳
家讳除了避父讳外,也有避母讳的。
➢ 苏轼有诗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古今诗话》解释 说:“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