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必修)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第I卷(7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
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到答题卡上。
每小题1.5分,计60分)2009年7月22日北京时间上午9:30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
读图完成1-2题。
1.日全食发生时,英国伦敦的时间是(中时区)A.10时30分 B.9时 C.11时30分 D.1时30分2.7月22日日全食发生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与运动方向为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 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4.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长江口河道右偏C.地方时差 D.昼夜更替55.表格中四个地点,可能位于南半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7.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读图并回答8题。
8.关于图中甲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山岭、背斜 B.山岭、向斜 C.谷地、背斜 D.谷地、向斜9.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近地面风带风向的是10.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1. 江苏在七、八月份会出现“伏旱”天气,下图中能表示“伏早”的天气系统是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当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时,则下列哪一水循环环节的水量将增多?A.①B.② C.④ D.⑥13.南水北调输水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A.③ B.④ C.⑤ D.⑥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景观迥异,生态环境脆弱。
高二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16:30,“嫦娥二号”在700万千米深空成功探测到“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
读图l,回答1~4题。
1.小行星图塔蒂斯不属于 A.总星系 B.银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时,伦敦的时间是 A.2012年12月14日0:30 B.2012年12月13日8:30 C.2012年12月13日0:30 D.2012年12月12日8:30 3.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4.从“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到成功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读图2,回答5~7题。
5.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则此图所示情形为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乙地气温一定低 C.③表示东北信风带 D.②气流因冷下沉 7.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C.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③气流寒冷干燥图3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 8~10题。
8.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②一④一③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④一②一③ 9.决定近地面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A.④ B.② C.③ D.④ 10.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地面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大气吸收④辐射少图4为四种不同的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11―13题。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有答案和解析)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有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区域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7月5日,我国高温天气再度增强,京、津、冀等部分地区气温在40℃以上。
截至7月5日14时,北京、石家庄两地再次突破40℃。
下图示意石家庄市7月某热浪和非热浪天气城区与郊区的气温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代表石家庄城区热浪天气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与非热浪天气相比,热浪天气发生时石家庄市()A. 城区气温日较差变小B. 郊区盛行上升气流C.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D. 热岛强度整体增强【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热浪天气发生时,城市气温与郊区气温均明显上升且高于非热浪天气气温,故可知①③为热浪天气气温日变化曲线,②④为非热浪天气气温变化曲线,城区日平均气温较郊区高,故曲线①为石家庄城区热浪天气气温日变化曲线,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读图可知,热浪天气时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之间同一时刻的温差增大,城市的热岛强度整体增强,日较差增大,D正确,A错误;郊区温度低,气流以下沉为主,B错误;石家庄市位于北纬38°左右,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小,C错误。
故选D。
【点睛】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科试卷答案
最大,应选择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且最接近23°26′N的时刻,即日期上要接近6月22日。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芒种日(约6月7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白露(约9月8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12月22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这四个节气中,芒种日期上更接近6月22日,故选B。
2.由材料可知,在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光伏发电、水面制卤、水下养殖的复合产业模式。
该项目综合效益最显著的月份应是太阳辐射强,晴天多的时间,2月与12月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较弱,AD错误;华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8月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弱,C错误;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且此时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B正确;故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
日照时间长,接受的太阳辐射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日照时间短,接受的太阳辐射时间短,太阳辐射弱。
3.B 4.C【解析】3.由材料“世界上在运行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与著名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主要集中在美洲西海岸”可知,世界著名的光学观测台主要位于西半球,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建成后可以更好地观测东半球天空,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B正确;白天观测时间受纬度、季节和天气限制,无法确定,A错误;天文观测台的选址一般都位于高海拔地区,C错误;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北半球,不能观测到南半球天空,D错误。
故选B。
4.结合材料和读图可知,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周边沙漠广布,吹起的沙尘暴会降低能见度,影响观测,C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空气干燥云量少,正是在此建设天文观测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对其观测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A错误;受北部山脉阻挡,该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B错误;该地区降水较少,泥石流出现频率较低,D 错误。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1小题,总分46分)1.(4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澳大利亚一场“灾难级”的山火肆虐。
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等地山火,直到“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才熄灭。
下图是澳大利亚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各行政区()A.依据单一指标划分B.有明确的边界和地理位置C.植被类型基本相同D.人口合理容量均保持一致2.本次暴雨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①河网密度增大,城市供水系统被破坏②居民迅速迁移,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③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阻碍交通出行④将山火灰烬冲入河流,造成水体污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分)石质荒漠化可以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
读图,完成3-4小题。
3.形成石质荒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过度放牧B.开山取石C.陡坡开荒D.交通建设4.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A.土地资源的丧失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C.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畜牧业为主转变D.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3.(4分)我国山西省能源与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工业类型以重化工业为主。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小题。
7.主导山西省重化工业布局的因素是()A.技术B.市场C.资源D.交通8.实现山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A.禁止煤炭资源的开采B.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C.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D.积极发展原料导向型产业4.(4分)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
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完成9-10小题。
9.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A.工业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B.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D.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10.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5.(4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其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20成员国?A. 中国B. 巴西C. 墨西哥D. 挪威3.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几个主要的板块组成?A. 5B. 6C. 7D. 84.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极地气候5.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澳大利亚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伊朗D. 伊拉克7.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沙丘C. 峡谷D. 火山8.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克马德克海沟D. 菲律宾海沟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中国B. 澳大利亚C. 南非D. 加拿大10.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日食B. 月食C. 潮汐D. 昼夜更替11.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12.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美国B. 中国C. 印度D. 俄罗斯13. 以下哪种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A. 针叶林B. 阔叶林C. 草地D. 灌木14.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A. 大堡礁B. 马尔代夫珊瑚礁C. 红海珊瑚礁D. 巴哈马珊瑚礁1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A. 澳大利亚B. 巴西C. 中国D. 印度16.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极地气候17.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A. 俄罗斯B. 美国C. 卡塔尔D. 伊朗19.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火山口B. 峡谷C. 冰川湖D. 沙丘20.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巴西高原C. 墨西哥高原D. 德干高原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2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 含答案
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2015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6:10。
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 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时,家在旧金山(西八区)的美籍华人观看升国旗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 10月1日14时10分B. 9月30日14时10分C. 10月1日19时10分D. 9月30日19时10分图2为某地受一天气系统影响的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图23.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 风力不断加大B. 气压不断升高C. 气温不断降低D. 降水变率增大4. 此天气系统()A. 形成华北地区的干旱天气B. 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D. 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5. 气象部门能迅速准确获取此天气系统的发生并进行预报,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包括()①RS② GPS③ GIS④数字地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图3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公布的一幅卫星照片,读图完成6~7题。
图36. 图示信息显示,我国华北北部地区正经受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 暴雪B. 雾霾C. 地震D. 泥石流7. 日本称本国也受到了此次灾害的影响,促使此自然灾害东行的动力可能是()A. 千岛寒流B. 日本暖流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读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Ⅰ、Ⅱ两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8~10题。
图48. 下列因素中,影响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海拔B. 水分C. 热量D. 光照9. 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B. 差异性C. 周期性D. 地带性10. 为遏制“半固定半流动沙地荒漠草原牧业带”向东扩张的趋势,宜采取的措施是()A. 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沙漠侵袭B. 退耕还林还草,稳定生态系统C. 实行休耕政策,恢复自然植被D. 恢复湿地生态,增强调节能力图5为我国1953、1982、xx、xx年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统计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1~12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5)
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面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选择题答题卡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据图可以推断A. 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 四川劳动力需求量增加C. 贵州城镇化率增长最慢D. 天津人口迁入大于迁出2. 图中高城镇化率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严格的房地产政策B. 人才引进政策变化C.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D.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3. 下列城市中,城镇人口增长潜力最大的是A. 成都B. 贵阳C. 天津D. 沈阳【答案】1. B 2. C 3. A【解析】【1题详解】广东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由于四川省地处内陆,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地租相对便宜,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到四川,四川的工业企业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故B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城镇化率最低,但不是增长最慢的,故C 错。
天津常住人口减少,迁出>迁入,D错。
【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天津的常住人口减少。
其原因可从劳动力、企业、政府等方面分析。
一方面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关,另外也与产业升级有关。
三大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由于产业升级和调整,原先一些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而高科技企业和服务产业将成为该地的主导产业。
产业转移也伴随着一些劳动力的转移,故C对;严格的房地产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变化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成为主要原因,故ABD错。
【3题详解】下列四城市城镇人口增长潜力与经济发展潜力和环境承载力(医疗卫生、文化也有关,但这四个城市都是省会或直辖市,医疗卫生条件都较好、文化水平也较高,可排除)有关。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表和下图,完成1-4题。
1.影响上表中该市这5日天气变化的系统是A.高压中心B.暖锋C.低压中心D.冷锋2.上题所述天气系统过境前后该市气压的变化符合图21中的A.①B.②C.③D.④3.上题所述天气系统不同季节造成我国天气现象不同,下列与该天气系统无关的是A.北方夏季暴雨B.冬季爆发的寒潮C.东南沿海台风D.冬春季节沙尘暴4.下列天气现象发生时,气压变化符合图中曲线②的是A.北方夏季暴雨B.沙尘暴C.台风D.秋高气爽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6.关于该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B.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C.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该气候类型分布在纬度为30°-40°的大陆西岸读某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示海域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8.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巴西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加那利寒流D.秘鲁寒流读下列四种自然景观图,完成9-10题。
①泰山②司春女神③桂林山水④风蚀蘑菇9.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冰川侵蚀B.②风力堆积C.③地壳运动D.④风力侵蚀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附答案(参考)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附答案(参考)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附答案(参考)在高二,期末考试临近了,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你知道怎么学习地理吗?如何解题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附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2.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回答3~4题。
3.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自然条件②市场需求③农业技术④地价高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河网密度变大C.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D.环境污染减轻精确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实现农业低消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
读“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回答5~7题。
5.精确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GISC.RSD.数字地球6.为了制作农田的产量电子图,需要获取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和产量的空间分布信息,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B.GISC.RSD.数字地球9.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①延长了生产链②增加了农民收入③保持水土④改善局部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11.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高二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地理非常特殊,因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二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希望你喜欢。
高二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
据此完成3-5题。
3.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D.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D.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②雨林观光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生态旅游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7.关于我国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必修)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高二地理(必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10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 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神州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图1)。
读图完成1-2题。
1.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 的时间是A .10月16日7:30B .10月16日15:30C .10月17日7:30D .10月17日23:30 2.飞船飞行期间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B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快C .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长D .北京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017.1图1图4据媒体报道,2010年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如图2),到2013年太阳活动达到高峰期,发生了强烈的太阳风暴;而到2016年,太阳表面的黑子开始逐渐变少(如图3)。
据此完成3-4题。
3.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 ④ B.① ③ C.② ③ D.① ② 4.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 .太阳黑子减少的年份,耀斑爆发频率减少B .太阳活动高峰年,应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C .太阳黑子减少的年份,神舟飞船的信号接收易受干扰D .2019年将再一次出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4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兴中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完成1~2题。
1.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A.3月15日7点B.3月15日9点20分C.3月15日10点D.3月14日16点30分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B.泰州地区昼短夜长C.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D.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右图),其中斜线区表示黑夜,①②③表示不同坐标的三点,关于①②③此时地理特征大小的比较,表达正确的是A.昼长:①>②>③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①>②>③C.时刻数值:①>②>③D.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下图),回答4~5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D.④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5.引起该地区植被多样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分差异显著B.热量差异显著C.纬度差异显著D.距海远近差异显著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6~7题。
6.该锋面属于A.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 D.北半球冷锋7.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11日的日出前后 B.13日的日出前后C.11日的深夜 D.12日的深夜下左图阴影部分表示裸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林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情况。
回答8~9题。
8.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9.上右图中正确表示上左图中乙处等压面分布的是右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10~13题。
10.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ⅠB.ⅡC.ⅢD.Ⅳ11.有关Ⅰ类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C.常年受西风带控制D.气温日较差大,年降水量少12.对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流B.有利于沿海渔场的形成C.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D.寒流13.若该海域出现油轮石油泄漏,环保部门为快速获悉并预测油污的扩散方向及速度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①RS ②G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 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 夏季风进退异常B. 海陆位置不同C. 台风影响D. 用水季节变化15. 关于P地旱灾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发生在夏季,受高压中心控制降水少B. 主要发生在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作物需水量大C. 主要发生在冬季,降水少D. 全年干旱,人口众多,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16~17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17.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①吸引外来移民适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③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A.从a到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C.市区边界应在d线附近D.城市主干道为环形道路网19.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城市体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B.济南是黄河三角洲范围内最高等级的城市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河流的影响21.由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滩涂淤积速度减慢,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 D.综合性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A. ①B. ②C. ③D. ④23.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B.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D.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2012年12月1日,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通车,它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
图为“我国‘四纵四横’客运高铁专线网规划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叙述不正确的是A.跨越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B.加强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联系C.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体现交通发展的高速化与专业化25.哈大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①输电线除冰②高寒缺氧③路轨除雪④地形崎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6.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A.阶段性B.持续性 C.公平性 D.共同性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
完成27~28题。
27.对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下列解释最不可信的是A.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B.极端天气频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D.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28.关于全球变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使全球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②可能导致旱涝、酷寒等极端天气的频发③海水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④动植物分布范围向高纬、高山延伸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30.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B.气温日较差增大C.城镇比重增大幅度最大D.河流流量增大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
3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确反映了水循环的原理。
3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34.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的地区,其人口数量在减少。
35.资源状况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缩小。
37.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是工业区。
38.青藏高原的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在河谷地带,是因为该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39.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40.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41. 图甲中太阳直射在A点,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6分)(1)此时图甲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地球公转至图乙中的位置。
(2)在图甲所示的日期,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3)C处分布着渔场。
(4)此时B点地方时为,B处常年受控制,高温多雨。
4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9分)(1)甲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和等措施又“重震雄威”。
(3分)(2)①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迁入地的优势条件有。
(3分)(3)乙图中的Ⅰ、Ⅱ两人口变化曲线,能反映甲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等。
(3分)43.2013年6月30日10时,“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第一标段——霍尔果斯口岸至乌鲁木齐段正式建成投产,自此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相连。
图14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工程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西电东送”中路线与北路线输送的电相比,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分)(2)“西电东送”南路线的终点是___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基地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西电东送”三线工程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
(双选)(1分)A.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能源紧张状况B.将新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C.使沿线地区降水增多,温差变小D.促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3分)4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材料一:2011年3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位置图(图甲)及成渝地区简图(图乙)图甲图乙(1)成渝地区等地质灾害频发。
(1分)(2)成渝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是。
(1分)(3)据材料分析,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分)(4)《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建议。
(2分)江苏省泰兴中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41.(6分)(1)(23°26′N,120°W)(1分)②(1分)(2)北半球(1分)(3)纽芬兰(1分)(4)16:00(1分)赤道低压带(1分)42. (9分)(1)煤炭(1分)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美化环境等(2分)(2)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1分)有丰富的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兴起;空气清新、气候温暖(阳光地带)(2分)(3)Ⅰ(1分)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2分)43.(8分)(1)清洁;可再生(2分)(2)珠江三角洲(1分)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分)(3)AD(1分)(4)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分)44. (7分)(1)滑坡、泥石流、地震(1分)(2)多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多沿河分布(1分)(3)政策支持;矿产、能源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