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法律风险

合集下载

防范合同诈骗的意见和建议

防范合同诈骗的意见和建议

防范合同诈骗的意见和建议8类合同诈骗方法及应对对策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首先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增强防骗能力。

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通报诈骗手法推行合同公证其次,司法机关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

此外,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

针对合同诈骗出现的新特点,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措施: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目前,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

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则对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

切忌脑子一热,一掷千金的行为。

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一般而言,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是可以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

签名的真实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内容的真实。

因此,签订合同时应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厂商们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行骗。

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虽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较为隐蔽的诈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这就需要商家们在交易过程中多几个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延时间、对方人员提供情况相互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等。

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人货分离的情况。

不法分子想骗取货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想方设法让送货人与货物分离,在拖住送货人的同时,其同伙将货物暂时藏匿。

企业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风险

企业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风险

企业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风险公司在和其他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都必须要明确对⽅的主体资格是否真实有效,为了减少公司的损失,应当如何避免签订合同的欺诈风险的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怎样避免合同欺诈风险1、合同主体应当具有订⽴合同的资格《民法典》第四百六⼗九条【合同订⽴形式】当事⼈订⽴合同,可以采⽤书⾯形式、⼝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数据交换、电⼦邮件等⽅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的数据电⽂,视为书⾯形式。

民事权利能⼒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然⼈的民事权利能⼒始于出⽣,终于死亡;法⼈的民事权利能⼒始于成⽴,终于注销。

法⼈的民事⾏为能⼒和民事权利能⼒在时间上是⼀致的,两者同时发⽣,同时消灭。

民事⾏为能⼒是民事主体以⾃⼰的意思进⾏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

⾃然⼈的民事⾏为能⼒分为三种:完全民事⾏为能⼒、限制⾏为能⼒和⽆民事⾏为可以独能⼒。

⼗⼋周岁以上的⾃然⼈是成年⼈,具有完全民事⾏为能⼒,⽴进⾏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为能⼒⼈。

⼗六周岁以上不满⼗⼋周岁的⾃然⼈,以⾃⼰的劳动收⼊为主要⽣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为能⼒⼈。

但也不是所有⼗⼋周岁以上的⾃然⼈都具有完全民事⾏为能⼒,例如精神病⼈,他们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的⾏为能⼒,属于⽆⾏为能⼒⼈和限制⾏为能⼒⼈,都不是完全民事⾏为能⼒⼈,都不能独⽴进⾏民事活动。

虽然具有民事权利能⼒和完全民事⾏为能⼒,还要注意合同主体与法定登记主体的⼀致性。

⾃然⼈的⾝份证或户籍载明的名字和法⼈及其他组织依法登记的名称,属于法定名称,签订合同时⼀定要和法定名称⽂字⼀致,不能多字少字,也不能⽤同⾳字,更不能使⽤曾⽤名、假名字。

⾃然⼈的⾝份证复印件、法⼈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应当作为合同的副本留存。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合同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得他人同意签署合同,进而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合同诈骗案件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为了确保合同交易的安全和信任,我们应该加强对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

本文将探讨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一、合同诈骗的预防策略1. 增强风险意识合同诈骗往往利用被害人的贪婪和粗心,因此增强风险意识是预防合同诈骗的第一步。

在签署合同之前,应该审慎考虑所有细节,并认真了解合同内容。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应立即与合作方或专业人士咨询。

2.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确保双方权益的法律依据。

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中的所有条款,并确认自己对其中的每一项都有清晰的理解。

如果有任何不明确或引起疑虑的地方,应当与对方商讨修改。

3. 核实对方身份和信用在与对方进行合作之前,应了解对方的身份和信用情况。

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或第三方机构全面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以减少与不良合作伙伴的风险。

此外,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推荐人以确保其真实性。

4. 签署合同前进行尽职调查在进行重要合同交易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可以通过物理实地考察、访问相关人员或机构、查阅资质证书和财务报表等多种方式进行。

这将有助于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合同诈骗的风险。

5. 密切关注合同变更合同中的条款和约定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

为了避免合同诈骗,应密切关注合同变更,并确保变更事项得到双方的明确同意和书面确认。

如果发现合同变更存在风险或不合法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合同的执行。

二、合同诈骗的应对策略1. 保留相关证据一旦发现合同诈骗,应立即采取行动并保留相关证据。

可以收集与该合同相关的电子邮件、短信、聊天记录、合同副本等证据,以便在追求法律责任时提供支持。

2. 寻求法律援助面对合同诈骗,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是重要的应对策略。

可以咨询律师或专业机构,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责任,同时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并追究诈骗方的责任。

预防合同欺诈的五大措施

预防合同欺诈的五大措施

预防合同欺诈的五大措施预防合同欺诈的五大措施在经济交往频繁的今天,合同的签订十分重要,面对无孔不入的欺诈,我们只有掌握了合同签订和履行技巧,自身管理严格,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措施,才能让骗子难以从中找出漏洞及破绽,方是解决合同欺诈问题的根本之道。

预防合同欺诈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一、企业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

不要轻信对方,不和来历不明或未加证实的一方订立合同。

为有效预防对方利用合同诈骗,必须查清其身份及履约能力的状况。

查身份就是查对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在合同当事人不合格的情况下,合同是无效的。

如果不认真对签约伙伴进行主体资格审查,盲目签订合同,可能会使自己蒙受重大经济损失。

在签订合同时,合同的当事人无非是自然人和法人。

所谓的自然人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

他的能力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其中行为能力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所谓的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1.对方如果是自然人,应审查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实践中主要审查他是否具有合法的身份和是否具备合同的履行能力。

我们常见的做法是查看其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

在查看证件时,要查看对方证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要被其表面气势所震慑,或者由于怕得罪对方而不进行认真的核对。

为防止他人冒用别人的证件或使用伪造证件,可以通过观察言谈举止,确定本人和所持证件是否相符,绝对不能单方面凭着老关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绍等草率地签订合同,随时留意其资信情况、履约情况。

对于标的金额巨大的合同,一定要对方提供履行合同的担保,即使是熟人介绍也要有担保,特别是物权的担保。

对对方提供的担保物,一定要进行考察,谨防出现其担保的物权存在重复抵押或者利用他人的物权进行担保的情况。

工程签了合同被骗

工程签了合同被骗

工程签了合同被骗据报道,某建筑公司与甲方签订了一份工程建设合同,合同金额巨大,涉及多个施工项目。

在签订合同之初,一切似乎都按照正常的商业流程进行。

随着工程的推进,建筑公司逐渐发现,甲方提供的材料、资金等关键支持远远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最终,由于甲方的种种不履行行为,建筑公司不仅未能如期完成工程,还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

这起案例中,甲方利用合同中的模糊条款和不明确的表述,故意拖延支付工程款,甚至在工程质量上设置不合理的要求,导致建筑公司无法按计划执行工程。

甲方还涉嫌使用虚假的资金证明,误导建筑公司相信其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面对这样的合同诈骗,建筑公司应当如何防范和应对呢?签订合同前,必须对合作方的资信进行充分的调查。

这包括对方的财务状况、历史履约记录、市场声誉等。

合同条款要尽量明确具体,避免留下可供利用的漏洞。

特别是关于付款方式、时间、质量标准等内容,要有清晰的规定和可执行的违约责任。

再次,一旦发现对方有不履行合同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协商解决、索赔、甚至解除合同。

在法律层面,受害方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欺诈,还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时,建筑公司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在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工程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建筑行业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企业如何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商业欺诈

企业如何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商业欺诈

企业如何通过法律手段防范商业欺诈商业欺诈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一方通过欺骗、虚假宣传等手段来获得不当利益或损害其他商业主体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商业环境的公平性和诚信度,对企业经营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商业欺诈,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手段。

一、建立健全内部合规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内部合规制度,明确并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

内部合规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权分配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企业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并能够在法律纠纷中举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加强商业伙伴尽职调查在与商业伙伴签订合作协议之前,企业应该加强对商业伙伴的尽职调查。

通过查阅商业伙伴的资质、信用记录、经营情况以及行业声誉等信息,可以预先排除潜在的商业欺诈风险。

另外,企业还可以选择与具有诚信认证的商业伙伴进行合作,以提高商业合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财产,也是商业欺诈的重灾区。

为了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企业应该积极申请和维护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并在合作关系中明确并监督对方对知识产权的使用。

如有发现他人侵权行为,企业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四、严格审核合同条款合同是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防范商业欺诈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仔细审核合同条款,确保其合法合规,并明确商业交易的权益分配、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违约责任等方式,以对违约行为进行有力打击和预防。

五、依法维权当企业发现商业欺诈行为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可以通过起诉、申请财产保全措施、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向法院维权。

此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商业欺诈行为,呼吁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六、加强员工法律意识教育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商业欺诈行为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

如何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

如何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

如何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引言合同纠纷欺诈罪作为一种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商业领域的信用和经济发展。

为了避免合同纠纷欺诈罪的发生,企业和个人应当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以帮助企业和个人保护自身利益。

1.进行尽职调查在与他人签订合同之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是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的关键步骤。

通过调查对方的信用记录、过往业务经验以及声誉,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对方的可靠性和诚信度。

此外,还应了解对方参与过的商业纠纷情况,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法律案例,从而更好地评估风险。

2.明确合同条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的重要手段。

合同条款应当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并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同时,应当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措辞,确保合同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3.开展合规培训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合规培训,培养员工对于合同纠纷欺诈罪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合同的基本要素、常见的欺诈手段以及个人责任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于合同风险的警惕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防范合同纠纷欺诈罪。

4.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当设立合理的审批程序,对于与其他企业进行的合同进行内部审核,并确保审批程序的独立性和严格性。

此外,还应当建立内部监督和检查体系,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与专业律师合作与专业律师合作是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的重要保障。

律师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合同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在起草合同和签订合同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此外,在合同纠纷发生时,律师可以代表我们进行法律诉讼,保护我们的权益。

结论合同纠纷欺诈罪给商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为了预防合同纠纷欺诈罪的发生,我们应当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明确合同条款,开展合规培训,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并与专业律师合作。

如何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

如何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

如何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也日益增加。

这些欺诈行为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还会损害信誉和声誉。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

首先,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欺诈的基础。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文件和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等环节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控。

此外,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伪造文件和合同的识别能力,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其次,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是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欺诈的重要途径。

比如,可以使用数字签名和电子认证等技术手段来确保文件和合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可追溯的合同管理系统,确保合同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此外,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合作也是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欺诈的有效手段。

企业可以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法律和财务风险的审查和评估。

同时,也可以与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打击伪造文件和合同的欺诈行为。

最后,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也是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欺诈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媒体可以加大对伪造文件和合同欺诈的曝光力度,提高公众对此类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

同时,学校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和员工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总之,防范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合作,以及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才能有效地减少伪造文件与合同的欺诈风险,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利益。

合同的诈骗与欺诈防范

合同的诈骗与欺诈防范

合同的诈骗与欺诈防范一、背景1.1 甲方和乙方为本协议项下合同的当事方,均希望在商业交易中保障自身权益,确保诚实和公正的合同履行。

1.2 鉴于合同的诈骗和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为防范此类不诚信行为,甲方和乙方共同制定本合同的诈骗与欺诈防范条款,以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二、定义2.1 合同的诈骗指乙方故意通过虚假陈述、掩盖重要信息等手段,达到违背诚实原则、误导甲方、骗取合同签署的目的。

2.2 合同的欺诈指乙方以虚构的事实、捏造的证据、虚假的承诺等手段,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故意误导甲方、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三、防范措施3.1 甲方和乙方在本协议项下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道德伦理要求和公平诚实的原则,互相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利益。

3.2 甲方和乙方应在合同签署前充分了解对方的资质、信用状况以及相关履约能力,并自行进行尽职调查。

3.3 甲方和乙方应当确保合同条款的清晰明确,并使用正式的书面形式,以避免模糊解释和误导。

3.4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和乙方应及时向对方披露事实情况和履约进展,不得隐瞒重要信息,以确保合同履行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3.5 如发现对方存在合同的诈骗或欺诈行为,甲方和乙方应立即采取合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终止合同、追究法律责任等。

四、争议解决4.1 如甲方和乙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争议应提交至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4.2 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五、法律适用与其他事项5.1 本合同的解释与适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5.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3 本合同自双方签署日期起生效。

六、附则6.1 本合同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终止,应由甲方和乙方以书面形式达成一致,并由双方的授权代表签署。

6.2 本合同的附件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3 本合同的标题仅为便于阅读而设,不应影响对本合同各项规定的解释和适用。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防止企业诈骗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防止企业诈骗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防止企业诈骗企业诈骗是一个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的问题,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防止企业诈骗行为,需要采取法律手段来打击和预防。

本文将就如何运用法律手段防止企业诈骗问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了有效防止企业诈骗行为,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诈骗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明确违法行为和处罚标准。

同时,还应明确企业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加司法部门对企业诈骗案件的处理力度,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二、建立健全举报和受理机制为了提高企业诈骗案件的举报率和受理效率,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举报和受理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举报热线和投诉平台,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主动举报涉嫌诈骗的行为。

同时,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受理和处理机制,确保对举报案件的及时、公正处理,惩治企业诈骗行为。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举报机制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也是防止企业诈骗行为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各类企业的合规审查和培训,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和识别诈骗行为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量,建立健全执法团队,加大对企业诈骗案件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加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执法,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治理机制,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从根本上减少企业诈骗的发生。

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审计与监督,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员工培训和识别机制,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诈骗问题也日益跨境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跨国企业诈骗行为。

政府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起跨国合作机制,分享情报信息,联合打击跨国企业诈骗犯罪。

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界、律师界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建立起一个共同防范企业诈骗的合作网络。

企业如何预防合同诈骗

企业如何预防合同诈骗

在 后 续 工 作 中需 要 进 一 步 提 高 警 惕 性 . 到 外 松 内紧 , 使 做 促 对 方 尽快 暴 露 。调 查 主要 围绕 以下 方 面 展 开 :
1对 方 单 位 和 人 员 是 否真 实存 在 。 调查 包括 两方 面 : . 一 方 面 要调 查 对 方 是法 人 还 是 其 他组 织 .是个 人 经 营还 是 小 企 业 承 包 人 等, 定 代 表 人 或 负 责 人 是 谁 : 法 另一 方 面 , 调 查 法 要 定 代 表 人 或 企 业 负 责人 的 任 职 状 况 及 个 人 基 本 情况 以及 签
务 、 行 业务 , 悉 特定 行 业 的 交 易 规则 。 因此 , 银 熟 企业 防范 合 同诈 骗 行 为 也 需 要 我 们从 多个 方 面着 手 总体 来 说 . 业 应 企 当从 以下 方 面做 好 合 同诈 骗 的 预 防工 作

f ) 新 客 户 的调 查 一 对
在接洽的初期 . 当让对方提供尽 可能对的信息 . 应 这些 信 息将 为 调 查 其真 实 性 提 供依 据 对 方提 供 的 任何 资 料 都要
最 后 , “ 躁 ” 在 优胜 劣 汰 的残 酷竞 争 中 。 业 的 希望 忌 急 。 企 在 于科 技 创新 . 于产 品 质 量 . 于市 场 占有 。 事 必 须讲 效 在 在 办 率 , 讲 效 率 不 等 于急 躁 办 事 , 但 急躁 往 往 导 致 被骗 。 特别 是 处 于 以下 情 形 时 . 急需 某 种 原 材 料 或 商 品 。 者 库 存 积压 . 如 或 或
自觉性 和警 惕 性 。行 为人 以丰 厚 的 利 润作 为诱 饵 . 人 在 高 使 额 利润 刺 激 下利 令 智 昏 落 入 陷 阱 当事 人 要 克 服贪 心 . 持 保

企业内部欺诈防范与法律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欺诈防范与法律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欺诈防范与法律风险控制企业内部欺诈是指企业内部员工或管理层以欺骗、伪造、盗窃等手段从企业中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违反了法律法规。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内部欺诈,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降低法律风险。

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明确责任:企业应当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各个部门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参与风险控制工作。

(二)分离职责:企业应当将财务职责、采购职责、审批职责进行合理的分离,避免出现权力集中导致的内部欺诈行为。

(三)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流程: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员工的行为,明确各个流程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流程规范和可追溯。

二、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一)教育员工守法意识: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守法意识教育,通过内部培训、公开讲座等形式,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风险意识。

(二)强化道德约束:企业应当通过道德规范、公开承诺等方式,加强员工的道德约束,营造诚信守法的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内部合作和工作环境。

三、建立举报机制和内部调查程序(一)建立举报渠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保密、畅通的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及时向公司管理层举报内部欺诈行为。

(二)建立内部调查程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调查程序,对内部欺诈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要保证调查程序的公正性和保密性,使被举报人和举报人都能得到公正对待。

四、与法律部门合作(一)建立法律合规团队:企业应当建立法律合规团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调整业务流程,避免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的行为。

(二)定期法律风险评估与审查:企业应当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和审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减少因法律风险引起的损失。

(三)与法律部门合作:企业应当建立与法律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咨询法律问题,及时了解新的法律法规,提前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欺诈防范与法律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法律合规企业如何应对商业诈骗

法律合规企业如何应对商业诈骗

法律合规企业如何应对商业诈骗商业诈骗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或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对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法律合规成为了企业防范商业诈骗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本文将就法律合规企业如何应对商业诈骗进行探讨。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商业诈骗的基础和关键。

法律合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明确的授权和责任分工、文书流程规范、财务和会计制度等。

这些机制有助于保护企业资金和财产的安全,防止内部员工或外部人员利用企业内部弱点进行商业诈骗。

二、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法律合规企业应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商业诈骗风险意识。

通过定期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商业诈骗手段和手法的认识,使员工能够辨别和识别潜在的商业诈骗行为,并知晓如何正确应对。

三、建立举报机制和奖惩制度法律合规企业应建立举报机制,让员工有渠道匿名举报可能发生的商业诈骗行为。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举报商业诈骗行为的员工予以适当奖励,同时对于参与商业诈骗的员工进行惩罚,以此来构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法律合规企业应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防范商业诈骗的工作。

可以与当地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建立联系,及时报案和追击商业诈骗犯罪行为,保护企业利益和员工权益。

五、加大技术手段的运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商业诈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也给了企业更多防范商业诈骗的手段。

法律合规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加密文件和数据等,防止商业诈骗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犯罪活动。

六、依法维权和打击犯罪商业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法律合规企业应依法维权和打击商业诈骗犯罪分子。

如果遭受商业诈骗,企业可及时向警方报案并配合调查,同时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犯罪者的责任。

总之,法律合规企业应认识到商业诈骗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风险防控和内部治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建立举报机制和奖惩制度,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运用技术手段防范商业诈骗,并依法维权和打击犯罪。

企业要注意防范和规避几种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doc

企业要注意防范和规避几种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doc

企业要注意防范和规避几种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是不法分子赚钱的一种手段,可谓花样繁多。

但这种迷惑也急于赚钱的人们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避免上当,人们只须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俏货引诱。

利用紧缺畅销商品,诱人签订购销合同,骗取预付款或定金。

☆鱼食诱饵。

先履行几份小额合同,制造履约能力强、信誉好的假相,骗取信任后签订大额合同,骗取大量货物或大额货款,然后销声匿迹。

☆移花接木。

让对方看别人货物,一旦签约骗取对方货款或定金后,便再无踪影。

☆假冒身份。

私刻公章,伪造企业,然后与人签订合同,骗取货款或货物;通过关系或采取挂靠等方式,骗得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的营业执照,借此行骗;假冒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企业的名称,骗取信任签订合同;骗取单位的空白介绍信、盖有合同章的空白合同,骗签合同。

☆设置圈套。

事先精心设计并诱人签订根本无法履行的加工承揽合同。

被骗方落入圈套后,合同不但无法履行,而且事先支付给骗方的定金和原料无法追回。

☆设托骗卖。

即“买方”是“卖方”的“托儿”。

☆传真诈骗。

骗签合同后,骗方利用汇款时间差,先通过银行向供方汇去少量货款,待取得盖有银行公章的汇款单后,用涂改液改为大额汇款,再用传真机发往供方,诱使供方发货,待提货后溜之大吉。

企业要自我鉴定技巧【自我鉴定】1、是否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到本公司管理工作中来了?2、在解决问题时,是否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法?3、对出现的错误能否认真地反省,并防止重犯?4、能否对工作进行程序管理?5、是否都制订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年、月、周、日),并据以开展工作?6、部门间是否团结协作,管理是否做到了无遗漏、无死角?7、是否既无个人博得众人喝彩的“表演”,又未打乱组织秩序?8、是否事前对工作进行周密计划后才开始行动?9、是否有足够的情报来源?10、是否准备了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日常业务数据?11、是否积极开发、采用能防止工作方法僵化的新技巧?12、对工作方面的错误是否要辩解?13、是否在处理困难的工作时先制订几套防险措施再开始行动?14、能否巧妙地借用他人的力量?15、能否采取体贴对方的行动?16、有无发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的能力?17、有无解决问题的能力?18、是否掌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9、是否不满足现状,积极为提高质量而奋斗?20、是否杜绝了同类错误反复发生的现象。

如何防范合同欺诈的心得体会

如何防范合同欺诈的心得体会

如何防范合同欺诈的心得体会如何防范合同欺诈的心得体会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与对方签订,从而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但近几年来,合同诈骗案高发且追赃难度加大。

对于合同诈骗被害的风险预防应该抓根本、抓源头,抓自身,实行综合治理,从而维护稳定、安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对于企业如何自身加强,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一、注重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选任在市场交易中,能否防止被骗,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经营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任经营管理人员时,既要考察其经营管理能力,又要考察其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二、工程运作的法律论证审查1. 对主体资格的审查。

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方是否实际存在;对方的经济状况,如资本、资产负债、经济效益、经营内容和经营水平、生产能力和技术设备;对方的商誉情况,如履约能力、以往的'履约率、诉讼状况等。

2. 对法律文件的审查。

内容包括:证照、报表、信用证明、契证、假文件、假票据、汇款回单等。

三、合规、合同的管理 1. 公章、合同专用单日管理公章、合同专用章要专人、专柜,并负责专人审批盖章手续,防止带出单位,绝不允许空白纸加盖公章及外借公章。

2.建立合同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合同管-理-员。

设立合同管理人员,形成统一领导,分口负责的合同管理网络体系,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标准、科学、合理。

3.标准合同文本管理标准合同文本由相关业务部门起草,经与财务部、信用管理部、法律室等部门共同讨确定后,报公司管理部门通过执行。

如原有标准合同文本不再适用时,由业务部门及时提出,相关部门参改调整。

并报公司制度管理部门通过后执行。

4.合同主要条款齐全明确,担保条款真实,能够切实履行。

实践中,成心使合同条款不齐或词语模糊是合同诈骗犯罪人惯用的手段,如:质量条款不明确,骗取定金或保证金;履约期限过长,骗取货物后低价抛售,携款潜逃;使用伪造的票证或提供虚构的担保人等。

5.严格执行会计制度。

掌握运用法律手段对合同的预付款、定金,实行会计监视,经济往来坚持钱货两清,防止犯罪人骗取预付款、定金。

预防企业诈骗的法律措施

预防企业诈骗的法律措施

预防企业诈骗的法律措施一、背景介绍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给企业经营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企业诈骗。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预防企业诈骗的法律措施。

二、加强内部监管1. 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制定详细的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程序和责任。

通过独立的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诈骗行为。

2. 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审批流程,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限制员工的权力,减少诈骗的机会。

三、加强外部监督1. 强化法律制裁加大对企业诈骗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不同类型的企业诈骗行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增加对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犯罪分子。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企业诈骗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加强执法协作,与相关部门共同打击企业诈骗行为。

四、加强信息安全管理1. 加强数据保护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加强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保护。

采取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防止非法获取和使用企业敏感信息,减少诈骗的风险。

2.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教育员工不轻易泄露信息,避免成为企业诈骗的帮凶。

五、加强合作与协调1.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组织企业开展培训和研讨,共同研究和解决企业诈骗问题。

通过共享信息和经验,提高企业的防范能力。

2. 建立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企业可以合作共享防范企业诈骗的信息和经验,互相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联防联治的合作机制,共同预防企业诈骗。

六、总结预防企业诈骗是保护企业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加强内部监管、外部监督、信息安全管理和合作与协调,是预防企业诈骗的关键措施。

企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有效打击企业诈骗,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如何防范商业合同欺诈与虚假陈述

如何防范商业合同欺诈与虚假陈述

如何防范商业合同欺诈与虚假陈述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商业合同欺诈和虚假陈述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许多公司和个人在签订合同时遭受到伪造合同、误导性陈述和欺诈行为的威胁。

因此,了解如何防范商业合同欺诈和虚假陈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防范商业合同欺诈和虚假陈述。

第一,了解常见的商业合同欺诈手段。

商业合同欺诈的手段多种多样,包括伪造合同、虚假陈述、隐藏条款等。

了解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防范。

例如,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检查合同的起草过程和内容,确保没有伪造或隐藏的条款。

第二,进行尽职调查。

在商业交易中,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对方的信誉和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对方的可靠性和诚信程度。

可以通过查阅公司注册信息、律师的咨询、参考第三方评估报告等方式进行尽职调查。

第三,确保合同的明确性和准确性。

在签订合同之前,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合同的各项条款和条件。

合同应该明确规定交易的双方权利和义务,避免模糊和歧义的陈述。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应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并进行修改,以确保合同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第四,谨慎对待口头承诺。

商业交易中,口头承诺往往比书面合同更具有风险。

因此,在商业交易中,要谨慎对待他人的口头承诺,并要求将口头承诺写入正式的书面合同中。

只有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条件才是有效的。

第五,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

在商业交易中,及时保留和归档相关证据和记录非常重要。

这些证据和记录可以作为对方欺诈或违约行为的证据,并为解决争议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可以保留邮件沟通记录、合同签署过程中的视频或音频记录等。

第六,寻求法律咨询和支持。

如果发现合同欺诈或虚假陈述的问题,应及时寻求法律咨询和支持。

专业的律师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法律风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在必要时代表我们采取法律行动。

综上所述,商业合同欺诈和虚假陈述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通过了解常见的欺诈手段、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合同的明确性和准确性、谨慎对待口头承诺、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以及寻求法律咨询和支持,我们可以有效地防范商业合同欺诈和虚假陈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文详解,企业如何预防合同诈骗?

一文详解,企业如何预防合同诈骗?

⼀⽂详解,企业如何预防合同诈骗?合同诈骗作为⼀种常见经济犯罪,往往会给受害⽅带来巨⼤的困难,有些中⼩企业甚⾄因此⼀蹶不振,资⾦链断裂,最终难逃破产厄运。

因此,企业应当将防⽌合同诈骗作为第⼀要务。

在聊聊如何预防合同诈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合同诈骗罪的“⽴法背景”、“主要法律特征”,以及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普通诈骗罪”的区别,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合同诈骗罪,以及更好的进⾏预防。

⼀、合同诈骗罪的⽴法背景我国合同法第⼗⼆条规定:“合同是平等的⾃然⼈、法⼈、其他组织之间设⽴、变更、终⽌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纽带,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起着极其巨⼤的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纠纷也⽇趋增多,利⽤合同犯罪的现象⼗分突出。

合同诈骗罪作为⼀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在当前社会上得以蔓延,其背景复杂,原因诸多。

⼀是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期,市场主体多元化,导致市场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错综复杂,给⾏骗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是合同诈骗犯罪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欺骗性等突出性特点,与民事欺诈交织在⼀起,犯罪界限难以把握;三是个别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持地⽅保护主义态度,或明或暗庇护⾏骗者,助长了不法分⼦的嚣张⽓焰;四是合同的签订极其⾃由,政府对市场主体的资格审查、市场交易⾏为的监督也还不够严格,并且对违规⾏为处罚⼒度不够。

合同诈骗犯罪活动的产⽣和存在,已成为社会经济⽣活中的⼀⼤公害,主要表现在:(1)个案诈骗⾦额越来越⾼,给国家利益、公私财产造成巨⼤损失;(2)案发总量持续增加,严重⼲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3)污染了社会风⽓,个⼈和企业、事业之间在缺乏诚信的环境下互相欺诈,严重危及国家利益。

合同诈骗罪,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中形成的。

与传统型诈骗相⽐,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为的具体⽅式等⽅⾯具有不同特点,有必要将合同诈骗罪从普通诈骗罪中独⽴出来。

企业合同诈控制

企业合同诈控制

企业合同诈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合同欺诈行为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章立制: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建立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民法典》培训,特别是对企业的经营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掌握民法典律制度,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

这样可以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

2. 严格合同签订关:在签订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

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

对于资金数额巨大、工程承包、产权交易等抵押合同和生产经营合同,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和鉴证手续,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3. 了解合同欺诈形式:了解合同欺诈的形式和手段对于判断合同欺诈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有些诈骗者可能会假装签约,使对方失去商机。

4. 强化履约意识: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应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履行。

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企业的信誉,还可以避免因违约而产生的法律纠纷。

5. 明确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合同上。

只有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才能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总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防范合同欺诈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应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法律风险
如何防范合同诈骗呢?
(一)、正确地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与合同风险
信用风险的控制的最后一关,就是正确的签订合同。

现在利用合同诈骗的情况非常之多,而且大部分合同诈骗被视为经济纠纷,使骗子们逍遥法外,骗子有了实力后往往会设计更大的骗局。

关于如何正确地签订合同,不同的情况自然有不同的要求。

1、在签订合同以前,经营者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

审查身份就是查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和真实存在。

审查履约能力就是要查清对方现有的、实际的、真实的经营情况。

2、审查合同公章与签字人的身份,确保合同是有效的。

如果对方公章为法人的分支机构公章或内设机构,应要求其提供所属法人机构的授权书。

对方在合同上签公章,并不能保证合同是有效的,还必须保证合同的签字人是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经法人授权的经办人。

如对方签字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那么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要求对方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法人资格证书;如对方仅系企业的业务人员,则还应让其提供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书、合同书、业务人员自身的身份证明以及财产担保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切忌仅凭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合同专用章等不全面、不规范的文件就与其签订合同。

同时也应该从根本上杜绝那种仅凭老关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绍就与对方签订合同的做法。

3、签订合同时应当严格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有条件的不妨向专业人员咨询。

根据合同诈骗的特点.为了防止对方利用合同条款来弄虚作假,应该严格审查合同各项条款以便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规范、明确,便于履行。

对于合同的主要条款,特别是关于交货地点、交货方式、质量标准、结算方式、货物价格的约定更要力求表达的清晰、明确、完整,决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给合同以后的履行埋下隐患。

4、约定违约条款。

违约条款是明确约定违约的责任,为将来可能的诉讼与维权打下良好的基础。

违约条款中可以明确约定违约金或欠款的利息。

如:甲方未按期完工的,向乙方支付违约金30万元。

5、约定争议管辖权条款。

争议管辖权条款的约定用于避免对方精心设计的司法陷阱。

一些骗子往往在其所在地经营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利用地方保护主义逃避法律制裁。

一般应约定由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实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应当约定双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约定双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时,如果发生了争议,应当尽快向本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如果对方先起诉的,对方的人民法院将首先立案,你将不得不到对方所在地打官司,对财力与精力消耗都比较大。

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个公信力高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二)、常用防骗措施
在经济活动中,遭遇骗子的几率很大,但是防止被骗的措施也很多。

1.看资质证书
各类资质证书是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绝大多数骗子没有或者不全,当然也有骗子的证书是全的,但有真有假,如果有必要应该去有关部门了解一下。

2.看身份证
绝大多数骗子不敢出示真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注意识别真假证件。

3.看产品
是不是和合同上订的样品一样,价值和价格是不是相等。

4.看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撒谎的人在说话的时候绝大多数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5.想一想
想一想对方做生意的目的,有没有骗人的可能。

6.查金融机构和汇款的真假
先查金融机构的真假,主要是通过对方的银行监管局、人民银行查,现在有骗子用伪造的银行名称去电信部门登记电话号码,如果你通过电信部门直接查假银行和汇款那么你就上当了。

7.试探
不妨用语言试探对方,例如我同行的朋友是公安部门的经济警察、或者是某某方面的行家,骗子自然害怕。

8.防调包
最好是自己运输,收货后人不能离开货物,特别要防止骗子在瞬间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运输工具调包。

9.陷阱合同
主要有承诺农副产品高价回收却不回收、只骗回扣;加工的工贸产品被苛刻回收、故意让活的变成死的、让好的变成坏的、及时的变成不及时的等等。

10.异地交货
骗子往往不在双方所在地交货,所以对选择异地交货的生意要少做或者不做。

11、做生意的第一原则:钱在谁手谁主动
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说什么跟你签几百万订单的人,没付定金,先要回扣,你就不要上当了,没有收到钱以前你什么都不要相信,我想很多受骗的人都是没有坚持这个原则,不要被骗子许下的暴利蒙住了眼睛,免不了掉进陷阱。

12、知己知彼、百战殆
很多时候接到陌生的电话,说要什么什么大批量的货,还是急得不得了的,你要小心了,这些人先要你报价,然后要你寄样品,再就是音讯全无了,对付:第一、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清楚这家公司,第二、根据第一条原则,寄样可以,不过不
可以预付款,采取到付,交易成功后在货款中扣除这些款项,这样最公平,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那些只要样品,没心交易的骗徒。

13、坚持所有合同签订在本地进行
很多时候,有些贸易公司说找到了大买家,要你报价,然后不怎样杀价,也不来考察厂家,就要你去他公司签订合同,而且离你几千公里,花了一大笔路费到了那里,然后要你给一万几千合同保证金,不给就不签,让你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总结以上几条,明眼人都应该看出:所有骗子跟你的交易过程,都是要你先出钱的,或者你出的钱比骗子多几倍,那只要你能坚持不先出钱,就会避免受骗,但同时不排除损失一些真正客户,但现在这时世,先要不被骗,才一步步赚钱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