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炯-《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2018年宣贯讲义

合集下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 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泰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王炯张洁玉寿炜炜刘激扬沈纹张磊马恒李彦军朱鸣夏令操刘文利徐稳龙尹航?周强韩峥王钊彭琼朱晔盛袁昕廖坚卫?张兢刘卫江李德品盛伟军刘建宏黄德祥主要审查人:罗继杰倪照鹏刘国祝马伟骏周敏金丽娜王厚华张旭赵克伟易岚薛亚群祁晓霞张兴权张树平条文说明编制说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11月20日以第1741号公告批准发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重点知识讲解27页PPT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重点知识讲解27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重点知识讲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王炯和徐稳龙-南京防排烟宣贯答疑

王炯和徐稳龙-南京防排烟宣贯答疑

2018.8.11-12南京防排烟规范宣贯,培训老师为王炯和徐稳龙,因目前规范理解在编委内部都有很多不一致,因此答疑仅为两位专家的个人见解,且不愿公开表达,以下答疑仅供参考。

1.规范4.1.4条,要求设置固定窗的场合如果在内区时,即无外窗和屋顶,如何处理?
答:可不设固定窗。

2.规范4.2.4条,L形房间长边如何计算?
答:按L形计算长边。

3.规范3.4.6条,Ak的说明,“住宅楼梯前室”是否包含消防电梯前室?
答:包含住宅中所有类型的前室。

4.规范3.4.6条,N1说明,对于只有地下两层的前室,也可按三个风口考虑吗?
答:仅两层时取2。

5.规范4.6.10条,t值如何取。

答:建议不算,直接取表4.6.7的值。

6.车库排烟补风口是否需设置在储烟仓下?
答:是。

7.第4.6.1条,设计风量的使用场合?
答:设计风量用于选择风机风量。

8.第 3.3.11条,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屋外墙或屋顶时是否可以不设固定窗?
答:某专家称,这是强条,必须严格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另一位专家称,不靠外的可以不设。

9.第4.3.4条,按条文理解外墙设自然排烟口时,不可对边设置自然排烟的厂房仓库就要机械排烟?
答:可以自然排烟。

防排烟宣贯课件(王炯)2018-8-24

防排烟宣贯课件(王炯)2018-8-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宣 贯 课 件
2018年8月24日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标准编制思路及原则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主要条文
标准编制思路及原则
标准编制思路及原则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是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火灾中产生的烟气,由于其遮光性、毒性和高温的 影响,对人们安全逃生威胁最大。多次火灾都表明,烟气 是造成火灾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 ,欲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消防扑救的顺利进行,设置合 理的烟气控制方式,建立有效的烟气控制设施是十分必要 的
3)对送风机、排烟机的安全性提出了设置要求。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13 关于火场热烟排放问题
鉴于后期火灾救援时对火场排热的需求,要求在相应建筑的屋顶和 外墙增设可破拆的固定窗。 1)对于楼梯间:根据战训需求,在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
小于1.0m2的外窗,目的在于在消防救援期间对可能进入楼梯间内
的烟气进行破拆排烟。 2)对于室内空间: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中解决热烟排放问题,
界限以下部分要优先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满足 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4 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要保
证其可靠性
1)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
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2)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的机
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标准主要条文
2 术语和符号
• 2.1.18 可熔性采光带(窗)
采用在120℃~150℃能自行熔化且不产生熔滴的材料制作,设置 在建筑空间上部,用于排出火场中的烟和热的设施。 • 2.1.19 独立前室 只与一部疏散楼梯相连的前室。 • 2.1.20 共用前室 (居住建筑)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间共用同一前室时的前室。 • 2.1.21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的前室。

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

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

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建筑防排烟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备,控制烟气的扩散,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完整性。

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物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应当包括建筑物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当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和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防排烟系统的布局、通风口位置和烟气排放通道等。

防排烟系统的安装应当符合相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并经过专业机构的验收和检测。

同时,建筑物业主和管理方应当建立健全的防排烟系统管理制度,定期对防排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还应当包括防排烟系统的性能要求。

防排烟系统应当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火灾现场的烟气,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同时,防排烟系统还应当具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以适应不同火灾情况下的需要。

此外,防排烟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技术标准的重要内容,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另外,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还应当涉及防排烟系统的应急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建筑物管理方应当定期组织防排烟系统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人员对于火灾逃生和防排烟系统操作的应急能力。

同时,对于防排烟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人员,也应当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操作经验。

最后,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防排烟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机制,对于建筑物的防排烟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于防排烟技术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建筑防排烟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建筑防排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物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完整性。

√11、镇江-《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技术研讨会纪要

√11、镇江-《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技术研讨会纪要

2018年10月17日,镇江市消防支队、镇江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镇江市暖通空调学会就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的相关问题召开了专题技术研讨会,经逐条讨论并结合规范编制组王炯主任的宣贯内容,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供大家参考(仅限于镇江地区,最终执行权属于本地消防主管部门):1、第1.0.2条,“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如何理解?回复:洁净厂房、汽车库可按其专业标准执行。

2、第2.1.3条直灌式机械加压送风适用范围?回复:仅适用于改造项目(应满足第3.3.3条规定)和不大于3层的新建项目。

3、固定窗的设置要求?回复:固定窗见术语2.1.17,玻璃幕墙作为固定窗,其材质须满足可破拆要求。

4、第2.1.20条,“共用前室”的适用范围?回复:“共用前室”仅适用于居住建筑,不适用于公共建筑。

5、第3.1.3.1.1条凹廊的设置要求?回复:凹廊的宽进深比应>1 。

6、第3.1.3.2条“送风口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是否有布置位置上的要求?回复:送风口需正对前室入口所在墙面。

对于前室有多个入口,送风口需在一定范围内正对所有前室入口的墙面。

如果前室入口在不同方向的墙上,则送风口应设置在每个前室入口的顶部形成风幕。

7、公建整体高度超过50米,仅为50米以下的裙房部分服务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是否可以参考50米以下的公建采用自然通风设施?回复:对仅服务于50米以下的裙房部分的独立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当满足自然通风条件时,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8、剪刀楼梯间的“三合一前室”是否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回复:“三合一前室”必须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9、第3.1.6条,地下一层封闭楼梯间是否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回复:当地下封闭楼梯间仅为一层时,其首层有直通室外的疏散门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平米的可开启外窗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王炯武汉宣贯会问题答复

王炯武汉宣贯会问题答复

部分讲课内容:1.武汉紫荆嘉苑小区火灾事件举例(建筑平面图,事故照片),为什么出现规范3.1.5条第3款,以及为什么要设固定窗。

2.规范3.1.3条第1款2),如果前室只有一扇可开启外窗,楼梯间的防烟设施,怎么设置为好(尽量避免合法不合理的情况)凹廊开启边/深度>1(<1属于合法不合理)3.规范3.3.5条第3款的距离是实验得来的数据,“同一面”是指同一立面,或同一平面(屋顶),“东西立面”或“南北立面”布置送排风口,不受距离限制,如果是“东南立面”这种相邻的立面,送排风口最近的边缘距离为6m(小于此数据属于合法不合理的情况)4.强调标准3.3.11条必须严格执行。

5.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通风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如果只有一扇可开启外窗,该楼梯间设自然防烟设施,那种效果更好?6.即有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同时又因为排烟口距离过远而设置了机械排烟,那么排烟量怎么算?设置挡烟垂壁,左边按机械排烟算,右边按自然排烟算(以后同一种防烟分区可以采取两种排烟模式,正在做研究)7.,标准4.6.3条中“注2”中“计算排烟量”就是计算排烟量,不要再和表比较考虑大值。

表4.6.3的排烟量是按照储烟仓厚度=10%室内净高计算的,注2中明确储烟仓厚度=20%室内净高,计算排烟量会比表小很多。

8.标准4.2.4条中“注1”,对于≤2.5的走道,出现局部宽带大于2.5m,防烟分区长度怎么判定?建议按走道总面积≤2.5x60=150m2,来判定。

问题1.规范标准3.1.3条第2款条文说明中指出“有效阻隔烟气的风幕”怎么理解?答:指在顶部设置情况要形成类似空气幕效果。

问题2. 标准3.1.5条第1款,是不是独立前室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不管建筑的高度就不能采用自然通风了?一定要机械加压送风,而且要楼梯间及前室分别送风?答:规范3.1.5条第1款主要是指独立前室没有条件自然通风时的情况问题3. 标准3.1.5条第3款,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是否意味着不能按本条第1款设置独立前室,楼梯间和前室都要送风?换言之,剪刀梯是否没有独立前室的形式答:前提是50m以下公建,100m以下住宅,前室分别独立设置。

与川消所王炯专家沟通《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会议纪要

与川消所王炯专家沟通《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会议纪要

与川消所王炯专家沟通《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会议纪要针对恒大项目组织到川消所,与王炯专家沟通会议纪要:问题1,规范要求加压风口设置在前室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满足时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回复:风口设置在前室顶部,要求风口设置在前室吊顶内,形成空气幕,能有效的阻挡烟气侵入前室。

也可设置于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问题2,规范要求设置加压送风的楼梯间,顶部设置1m2的固定窗。

回复:按规范要求执行。

可采用管道引出外墙的方式问题3,超高层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前室分段方式,是否能不对应?回复:按规范合用前室分段后不超过100m,可与楼梯间不对应。

满足下面规范要求:问题4,规范要求送风机进风口与排烟出的距离要求。

回复:按规范执行。

不同面的无此要求此计算值与查表法比较时,有多个门时查表法不乘1.5系数问题8,送风机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屋顶是否需要设置专用机房?回复:按规范屋顶需要设置专用机房,机房可与其他通风空调机房合用。

(加压补风不能与排烟机房合用屋顶风机不一定必须设机房问题9,加压送风和排烟系统不应采用土建风道,地下室进风机入口段,排烟风机出口段,土建井道内是否需要内衬金属风管?回复:此段土建风道,可不内衬风管。

排烟风机出口端,加压风机入口端,土建风道,不做此要求。

问题10,电影院影厅排烟量计算能否按《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计算?回复:根据规范总则要求,可执行专业标准。

问题11,汽车库排烟量计算能否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执行?回复:可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执行。

问题12,避难层(间)设置可开启外窗,自然通风。

避难层防火窗能否作为可开启的自然通风窗?回复:设置防火窗,满足开窗面积要求,能可开启要求即可自然通风。

问题13,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遮挡的部位,风口与门开启有每距离要求?回复:按规范执行,没有实验证明多少距离合适,尽量避免风口设置在开启门的后方。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备考分析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备考分析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备考分析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在大家的期待中,姗姗来迟。

而留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只剩下百余天,再加上新教材也在该新规范正式实施前20天刚刚出版“面世”,很多考生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一块到底会怎么考?在接下来的准备中究竟要怎么学?本文将从4个方面进行简答分析,对考生备考这一块内容做一个系统总结:第一: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第三:新规范强制性条款要求第四:新规范和老规范的内容变化对比首先,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只要我们做到:对照规范,咬紧教材,紧扣大纲,掌握重点,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新规范报批稿和最终实施稿内容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异,而新教材由于早于新规范实施时间出版,和新规范实施稿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吻合”,因此我们大胆的预测,今年的防排烟内容不会很深很难。

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那么这一块的分数势必会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我们学习的重点要倾向于,新教材和新规范都做了重要修订的部分。

那么接下来这一块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变化内容加以强化学习就可以了。

下面第二个问题,我来说说重点变化。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教材是纲。

教材内容变化相对于规范内容的变化更加重要一些,我们要做重点掌握。

下面对教材中重要考点的变化做出总结。

1、防烟分区面积16版教材P85: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18版本教材P94: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当空间净高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净高大于6.0m、小于等于9.0m时,不应大于2000㎡。

新的烟规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是指利用各种设备和措施,将建筑内的烟气及时排出,确保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建筑设计规范、消防设计规范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结构、人员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建筑内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防烟排烟技术标准。

其次,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应当包括建筑内部的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的设置要求。

防烟设施包括防烟墙、防烟隔离等,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结构确定设置的位置和材料要求。

排烟设施包括排烟口、排烟通道等,需要保证烟气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建筑,避免烟气对人员造成伤害。

另外,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还应当包括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烟气扩散计算、排烟风机选型、排烟通道布置等,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施工要求包括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设备安装等,需要保证防烟排烟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的执行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的业主和管理方需要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筑内人员也需要定期进行防火和疏散演练,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对人员和建筑造成的损失。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能重视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共同维护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2018《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_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2018

2018《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_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2018

2018《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_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2018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防烟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3.2 自然通风设施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4 排烟系统设计4.1 一般规定4.2 防烟分区4.3 自然排烟设施4.4 机械排烟设施4.5 补风系统4.6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 系统控制5.1 防烟系统5.2 排烟系统6 系统施工6.1 一般规定6.2 进场检验6.3 风管安装6.4 部件安装6.5 风机安装7 系统调试7.1 一般规定7.2 单机调试7.3 联动调试8 系统验收8.1 —般规定8.2 工程验收9 维护管理附录A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机械排烟量附录B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附录D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附录E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附录F防烟、排烟工程验收记录附录G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本标准用词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1.0.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的特性和火灾烟气的发展规律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

1.0.5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防烟系统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排烟宣贯课件(王炯)2018-8-24

防排烟宣贯课件(王炯)2018-8-24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 11 关于保证风量,减少系统沿程损耗的问题
除通过科学提高防排烟送排风量以外,还通过对一套系统管辖 区域、管道材质等做出规定,多渠道来解决这些问题。
1)对一套系统能够管辖的区域范围做出限制。 对于防烟系统,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
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对于排烟系统,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公 共建筑和超过100米的住宅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 高度,公共建筑不应超过50米,住宅建筑不应超过100米等;机械 排烟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
1)对于楼梯间:根据战训需求,在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 小于1.0m2的外窗,目的在于在消防救援期间对可能进入楼梯间内 的烟气进行破拆排烟。
2)对于室内空间: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中解决热烟排放问题, 要求一定规模的丙类生产、储存场所和人员密集公共建筑要设置 外窗或可熔性采光带,并对固定窗的面积、设置位置、分布等提 出要求。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 1 本标准与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
主要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 规范协调。
标准主要解决的问题
➢2 用语、术语解释
对如“直灌机械加压送风”及理论计算中用到的如 “烟羽流”、“储烟仓”、“清晰高度”等术语名词进行 了解释和规定,也解释了“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 室”等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
标准主要条文
➢ 2 术语和符号
• 2.1.18 可熔性采光带(窗) 采用在120℃~150℃能自行熔化且不产生熔滴的材料制作,设置 在建筑空间上部,用于排出火场中的烟和热的设施。
• 2.1.19 独立前室 只与一部疏散楼梯相连的前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