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第二章习题参考解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解答ppt课件
d
.
y
d
c (b) a
y
3.画出六棱柱的左视图,并求作其 表面上各点、直线的其余二面投影。
C′
b
a
(C″)
b a
a
c
b
.
4.画出四棱台的俯视图,并求作立体表
面上各点、直线的其余二面投影。
a
a
b
C′
b
C″
a
(c)
b
.
1.已知曲面立体表面上各点的一个投影,
求另两投影。
d
a′
b
d″
a″ ( b)
R5 R12
1-8 基本绘图练习
平 面 图 形 的 线 段 分 析
.
已知线段 连接线段
1-8 基本绘图练习
100
平
φ20
面 2×φ16 图
形
的
作
R10
R15
图
步
骤
R10
30
70 .
46 70
R32 R20 R20
1-8 基本绘图练习
平 面 中间线段 图 形 的 线 段 分 析
已知线段
.
已知线段 连接线段
c
′
a′
d′
x
o
a
△Z
b
.
d c
1.作直线与平面平行
a
b
.
2.已知平面ABC与平面EFDH平行,试补全其 正面投影。
c″
b′
.
3.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
4.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pv 3′
4′
2
1
.
5 求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QV a′ e′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PPT课件
28 – 3
返回
答案171
28 – 4
返回
答案172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1)
返回
答案173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2)
返回
答案174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3)
返回
答案175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4)
返回
答案176
29 – 2(1)
返回
答案177
29 – 2(2)
返回
答案178
(1)
(1)
30 – 3(1)
返回
答案179
(2)
30 – 3(2)
返回
答案180
30 – 4
返回
答案181
31 – 5
返回
答案182
31 – 6
返回
答案183
31 – 7
返回
答案184
32 – 8
返回
20-1(6)
95
21-1(7)
21-1(8)
21-1(9)
21-1(10)
21-1(11)
返回
21-1(12)
96
22-1(13)
22-1(15)
返回
22-1(14)
22-1(16)
97
23-2(1)
23-2(3) 23-2(5)
返回
23-2(2)
23-2(4)
23-2(6)
98
24-3(1) 24-3(2)
第五章 组合体及三维造型
91
17-1(1)
机械制图教学(全套)PPT课件
机 械 工 程
图1-3 比例尺
返
8
高 职 高 专 机 电 类 专 业
1.1.3 圆规和分规 圆规主要是用来画圆及圆弧的。一般较完整的圆规应附 有铅芯插腿、钢针插腿、直线笔插腿和延伸杆等,如图1-4 a)所示。在画图时,应使用钢针具有台阶的一端,并将其固 定在圆心上,这样可不使圆心扩大,还应使铅芯尖与针尖 大致等长。在一般情况下画圆或圆弧时,应使圆规按顺时 针转动,并稍向前方倾斜。在画较大圆或圆弧时,应使圆 规的两条腿都垂直于纸面, 如图1-4 b)所示。在画大圆时,还 应接上延伸杆,如图1-4 c)所示。
机 械 工 程
图1-13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图1-14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21
高 职 高 专 机 电 类 专 业
3.标题栏
(材料标记) 标记处数 分区
更改文件号
(单位名称)
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设计 (签名)(年月日)标准化(签名) 阶段标记 重量 比例
(图样名称)
机 械 工 程
审核 工艺
(图样代号) 批准 共 张 第 张
机 械 工 程 图1-6 直线笔的使用
11
高 职 高 专 机 电 类 专 业
绘图笔如图1-7所示,头部装有带通针的针管,类似自来水笔,能吸存炭素墨水 ,使用较方便。针管笔分不同粗细型号,可画出不同粗细的图线,通常用的笔 尖有粗(0.9㎜)、中(0.6㎜)、细(0.3㎜)三种规格,用来画粗、中、细三 种线型。
表1-1 图板尺寸规格
(单位:mm)
图板尺寸规格代号 A0 A3 图板尺寸(宽×长) 920×1220 305×460
A1
610×920Biblioteka A2460×6105
机械制图识图PPT课件
图18
图18 图19
2.3.1 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 标注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对于螺钉、铆钉的头部,轴(包括螺杆)的端部以及手柄的端部等,在不致引 起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符号“S”。
2.3.2 标注弧长时,应在尺寸数字上方加注 符号“⌒ ” 。 2.3.3 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 圆括弧。 2.3.4 标注剖面为正方形结构的尺寸时,可 在正方形边长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 图20a、图20c)或用“B×B”(图20b、图 20d,B为正方形的边长)注出。 2.3.5 标注板状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 字前加注符号“ δ”。
图9
图10
图11
图12
2.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图13)。必要时也可按图14的形式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 或外侧,角度较小时也可用指引线引出标注。注意角度尺寸必 须注出单位。
图13
图14
2.2.1.4 标注实例 (图 15-19)。
图15
图16
图17
4、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符号
国家标准规定的形状公差的特征项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大类, 共 14 个,它们的名称和符号如下表所示。
形位公差分类、项目及其符号
用以限制实际圆对其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职能:它 是对圆柱面(圆锥面)的正截面和球体上通过球心的任一 截面上提出的形状精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基本视图的展开
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前 仰视
机械制图习题册参考答案(第2章)ppt课件
b′ X
c′mf′′ c
n′ e
QV
O
b
m
n
a
f
编辑版pppt
MN即为所求 34
4.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b′
X b
a′ f′
F θφ
d′ c′ f
c d
e′
DF实长
D
E
O
φ角即为所求
EF实长
a DE实长
e
编辑版pppt
3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5
15
编辑版pppt
22
7.已知正方形ABCD的
水平投影abcd为矩形,
试完成其正面投影。 b
c
′
a′
d′
x
o
a
△Z
b
编辑版pppt
d
c
23
1.作直线与平面平行
a
b
编辑版pppt
24
2.已知平面ABC与平面EFDH平行,试补全其 正面投影。
c″
b′
编辑版pppt
25
3.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直线EF相交。 解题思路(一) a′
PV e′
1、所求直线在
过M点且平行于 ABC的平b面′内
X 2、所求直线过
c′m′ f′
c
n′ e
O
EF与平行平面 的交点 b
m
n
a
f
编辑版pppt
MN即为所求33
2 过点M作一直线MN,使其与△ABC平行,并与 直线EF相交。 1、所求直线在 2两、平所面交求线直线与 解题思路(二)a′MEFE相F平交面内,与 A面B的eC′交和线PMV平EF行平
机械制图第二版胡建生投影基础PPT教案
第28页/共69页
(机工高职少学时)机械制图
1.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正平线
侧平线
平行于H面 与V面、W面倾斜的直线
平行于V面 与H面、W面倾斜的直线
平行于W面 与V面、H面倾斜的直线
投
① 直线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均反映实长
影 特
② 其他两面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性
③ 反映实长的投影与投影轴所夹的角度,等于空间直线对相应投影面的倾角
Y
A
X ax
●
a●
H
●a
W O
ay
Y
① aa⊥OX轴; aa⊥OZ轴; aay ⊥ OY轴; aay ⊥ OY轴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② aax= aaz = A到V面的距离
aax= aay= A到H面的距离 aaz= aay = A到W面的距离
影轴距=点面距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 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 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垂直于V面的直线
垂直于W面的直线
投
影
① 直线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特
② 其他两面投影反映该直线的实长,且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性
第33页/共69页
(机工高职少学时)机械制图
(1)铅垂线
投影特性
① 水平投影积聚成一点a(b) ② a′b′=a″b″=AB,且a′b′⊥OX轴,a″b″⊥OY轴
(机工高职少学时)机械制图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 与其他两投影面倾斜
正平线(平行于V面) 水平线(平行于H面) 侧平线(平行于W面)
特殊位置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机械制图与CAD第二章ppt课件
1
O2 O1
2 O2
O
务 2)作连心线001,它与圆弧01的交 点为1,再作连心线002,它与圆弧02的交
与 点为2,则1、2即为连接圆弧的连接点(内 营 切的切点);
a)
b)
图1-49 用圆弧连接两圆弧(内切)
销
3)以0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弧12,完成连接作图。
圆心O
高
(3)与一个圆弧外切,与另一个圆弧内切 如图1-50所示,已知连接圆弧半径为R,被连接的两个圆弧圆心为01、02,半径为R1、R2,求作一连接
销
高
(2)与两个圆弧内切连接
职 如图1-49所示,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为R,被连接的两个圆弧圆心分别为01、02,半径为R1、R2,求 作连接圆弧。
高
专
R
汽 车 作图步骤:
技
1)以01为圆心,R-R1为半
径作一圆弧,再以02为圆心、R-
O1
术 R2为半径作另一圆弧,两圆弧的
服 交点O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a) 图1-46 用圆弧连b接) 两直线
c)
与
(1)在直线AC上任找一点并以其为垂足作直线AC的垂线,再在该垂线上找到垂足的距离为R的另一点,
营 并过该点作直线AC的平行线。 (2)用同样方法作出距离等于R的BC直线的平行线。
销
(3)找到两平行线的交点0即为连接圆弧的圆心。
(4)自点0分别向直线AC和BC作垂线,得垂足1、2,即为连接圆弧的连接点(切点)。
务
4
5B
与
营
销
图15’的平行线
0 1 2 3 4 5 6 7 8
高
(2)两平行线间的任意等分,如图1-33所示。
职
机械制图 第二章 电子课件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
物体在正平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前向 后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上 向下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物体在侧平面上的投影,也就是由左向 右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
为了画图方便,需要将三个投影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并保持它们 之间的对应投影关系。展开三视图时,规定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 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展开后的Y轴分为两部分, 随H面旋转的用YH表示,随W面旋转的用YW表示,如图(a)所示。这 样便在同一平面上得到了三面投影图,如图(b)所示。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因此,为了准确且全面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就 必须从几个方向进行投影,也就是要用几个正投影图相 互补充才能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实际绘图中, 常用三个正投影图来表达。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1)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 要唯一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通常将物体放在由三 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的三投影面体系中,然后向这 三个投影面分别进行投影。这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称 为三投影面体系。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
物体的三视图按规定展开后,具有明确的位置关系:主视图在上 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如图(c) 所示。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三视图不仅反映了物体的长、宽、高,同时也反映了 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位置关系。由三视图的 形成及展开过程可知: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大学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学习完整ppt课件
C1.5
数字高度3.5毫米
16 10
89
尺寸界线 尺寸线
20 35
这些间距>7毫米, 最好不超过10毫米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约2毫米
⑴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
中断处。 ⑵ 尺寸数字应按国标要求书写,并且水平方向字
头向上,垂直方向字头向左,字高3.5mm。
89
如:“89”
89
应为
精选ppt课件2021
⑵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
号“”前加注符号“S”。
精选ppt课件2021
S10
9
⒊ 半径尺寸
⑴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
符号“R”。
R6
R3
R5
⑵ 应标注在是圆弧的视图上。
R10 × R10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精选ppt课件2021
10
⑷ 当圆弧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 圆心位置时的标注方法。
⒋ 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5 3 23 5 ● ●● ●
35 3 5
精选ppt课件2021
3
11
⒌ 均匀分布的孔的标注
⑴ 沿直线均匀分布
10 20
4×20=80
100
⑵ 沿圆周均匀分布
15°
8× 6
EQS
当图中孔 的定位与 分布已明 确时,可 省略EQS。
精选ppt课件2021
5× 8 8× 6
12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一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重合为一点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线段实长abab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比空间线段短ababcos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与其余两投影面倾斜投影面垂直线水平线平行于h面正垂线垂直于v面侧垂线垂直于w面铅垂线垂直于h面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统称特殊位置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其投影特性取决于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间的相对位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直线及线外一两相交直线平面图形垂直倾斜平面平行投影面投影就把实形现平面垂直投影面投影积聚成直线平面倾斜投影面投影类似原平面类似性积聚性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平行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机械制图ppt课件全套课件90页
6-1 视
图
一、基本视图 ⒈ 形成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 主视图 • 俯视图 • 左视图 •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2
⒉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可用双折线代替 波浪线。
A
A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34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 范围较广。
1)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2021/1/19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主视
仰视
俯视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3
⒊ 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前 仰视
后 上 右视
主视
左视 右 后视 左
下
长
高
俯视
左 长右
• 度量对应关系 :仍遵守“三等”规律
• 方位对应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
零件剖视图比较
对比下列各图,注意区别它们不同之点在什么地方。
AA
AA
AA
A
AA
AA
A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21
二、剖视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图
一、基本视图 ⒈ 形成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 主视图 • 俯视图 • 左视图 •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2
⒉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可用双折线代替 波浪线。
A
A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34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 范围较广。
1)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2021/1/19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主视
仰视
俯视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3
⒊ 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前 仰视
后 上 右视
主视
左视 右 后视 左
下
长
高
俯视
左 长右
• 度量对应关系 :仍遵守“三等”规律
• 方位对应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
零件剖视图比较
对比下列各图,注意区别它们不同之点在什么地方。
AA
AA
AA
A
AA
AA
A
2021/1/19
机械设计教研室
21
二、剖视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
机械制图第一章、第二章教学课件
3、相交
虚线以及各种点画线相交时应恰当地相较于画,
而不应相较于点或间隔。
第四节 图线 (GB/T17450—1998、GB/T4457.4—1984)
4、图线接头处的画法 点画线与点画线或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应 是画相交,而不应是点相交。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 ,圆心应为画的交点。单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首末两 端应是画而不是点。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 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第五节
尺寸标注
3、尺寸界线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 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如图a所示。
第五节
尺寸标注
尺寸界线的画法
特殊情况下尺寸界线的画法
第五节
尺寸标注
(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出尺寸线 (3—4mm为宜);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垂直,但两尺 寸线必须互相垂直。如图b所示。
明细栏
第一节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四、看图方向
对中符号 为了缩微摄影和复制图样时定位方便,对表1-1中 所示例的基本幅面及图1-12中细实线所示的加长幅面 的各号图纸,均应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 中符,如图1-17所示。对中符号用粗实线绘制,线的 宽度不小于0.5mm,长度从纸的边界开始到伸入图框内 约5mm。当对中符号处在标题栏范围内时,伸入标题栏 部分则省略不画。
图线宽度:0.13mm;0.18mm;0.25mm;0.35mm ;0.5mm0.7mm;1.0mm;1.4mm;2.0mm 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d在0.5~2mm之 间选择(练习时用0.7mm),细线的宽度为d/2。
第四节 图线 (GB/T17450—1998、GB/T4457.4—1984)
机械制图第二章3ppt课件
d' a'
1'
2'
c'
b'
c
a(b)
2
1
d
.
4
end
五、直角投影定理
例: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C在EF直线上,补全此矩形的投影。
e' c'
d'
b'
f'
a'
a
b
f
d
c
e
.
5
end
六、直角三角形法
V
b'
b'
AB实长
B a'
β BB1=Bb-Aa
a'
B1
b
Aα
b
AB1=ab
a
a
H
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实长及倾角的作图方法是:以直线的一个投
.
9
end
五、直角投影定理
当互相垂直的两直线都不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不反映直角。
当互相垂直的两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个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 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
直角投影定理 当成直角的两直线,其中有一条直线平行于某 一投影面时,则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成直角。
已知:相交两直线AB⊥AC,
A
且AB∥H面。
B
求证: ∠bac=90°
影作为利底用边一,般以位直置线线的段两的端投点影到图该,投通影过面作的直距角离三差角为形另求一得直线角段边,
所的得实直长角和三对角投形影的面斜夹边角即的为方直法线,的.称实为长直,角斜三边角与形底法边。的夹角就是直6
线对这个投影面的倾角。
end
六、直角三角形法
例:求线段AB的实长及倾角α、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