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读后感2000字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173f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人生的枷锁》读后感(通用12篇)《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1人生是毫无意义的,生活不好也不坏,只有赤裸裸的事实,理解了这一点,就觉得现实的残忍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既然生活本没有让人幸福的意义,那么尘世也就无所谓残忍,生老病死,生离死别都是人生的常态。
我曾经一遍一遍地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能光耀门楣最好能名垂青史的人,可是长大后才发现芸芸众生都是渺小平凡的,只不过是社会这台复杂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没有人是不可取代。
我觉得迷惘困惑,无力感充塞心间,社会并不根据书本上的理论来运转,相反很多地方是完全相悖,好人并不一定有好报,坏人反而很吃香,这个世界以一种扭曲畸形的模样展现在理想主义者面前,让人从头凉到脚。
那时我从没怀疑过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是有问题。
那时我在这个与书本完全不一样的社会撞得头破血流,灵魂如同被人攥在手心的小鸟,苦苦挣扎。
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梦里,而越沉浸在幻想里现实就越让人痛苦。
但是感谢上苍,毛姆让我醍醐灌顶,生活不好也不坏,就像四季的流转,不以任何人的意愿而转移。
毛姆怎么能把少年时期的偏激敏感多情写得那么入木三分,青年时期的迷惘,挫败和情欲刻画得深入骨髓。
我从菲利普的前半生看得自己的影子,但我并没有菲利普那么幸运拥有试错的机会,在碰壁和挫折中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事业。
我只能按照社会安排好的.轨道循规蹈矩地走着,不敢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因为在中国普通人的命运是极其脆弱,脆弱到稍微偏离点轨道就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人是生而不自由,中国人尤其不自由,我们生活在一张网中,生活在重重枷锁中。
人生的枷锁是什么?对菲利普或毛姆而言,是宗教,是道德,是情欲,是金钱,是追求幸福的渴望。
可是当他自以为把枷锁统统摆脱时,心里却不觉得快乐,只觉得怅然,仿佛大海中的航船失去了行进的方向。
他放弃道德,却保有良知,以为脱离情欲,却不能摆脱依恋,舍弃幸福却依然渴望温暖。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65fc6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人生的枷锁,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中存在的各种束缚和限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脱这些枷锁。
这本书以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展现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束缚。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常常受到传统观念、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束缚,这些束缚使得我们无法真正地追求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理想。
而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常常被自身的恐惧、焦虑和犹豫所困扰,无法释放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要想解脱人生的枷锁,首先我们需要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理想。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声音,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质疑,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和挑战那些束缚和限制我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
只有打破这些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此外,书中也提到了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影响。
我们常常被他人的期望和评价所束缚,无法真正地做自己。
然而,真正的解脱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
我们应该学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他人的枷锁,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读完《人生的枷锁》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中存在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同时也意识到了解脱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理想,反思和挑战那些束缚和限制我们的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
同时,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解脱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阅读《人生的枷锁》,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中存在的各种束缚和限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脱这些枷锁。
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思考,也让我对自己和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并追求内心的渴望,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我们一定能够摆脱人生的枷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4范文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4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d7fb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4.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4范文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一部成名作,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
公菲利普的一生,他从小就对钱的贪婪使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在他追求金钱的
道路上,他不断地陷入失败和痛苦,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它告诉我们财富并不是幸福的源泉。
菲利普一生都在
追求金钱,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是空虚的。
他不断地努力工作,但却永远无法满足他的
贪婪。
这告诉我们,金钱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其次,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菲利普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忽视了
他的家庭和朋友。
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财富,但最终却失去了所有的人和一切。
这让我意识到,金钱并不能买来亲情和友情,而这些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东西。
最后,这本书也告诉我们要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在菲利普的一生中,他追求金钱
和权力,但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生,最终只剩下了
悔恨和空虚。
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
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总的来说,我对《人生的枷锁》印象深刻。
它通过主人公菲利普的一生告诉我们金钱
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并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这
些都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深刻地思考和体会到的。
我相信,只有在真正理解和领悟这
些道理之后,我们才能过上真正幸福、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最新5篇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b21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b.png)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最新5篇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枷锁的定义。
他通过主人公菲利普的经历和菲利普遇见的每一个人,全方位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下面给您带来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自传题小说,这本书基本上写的是毛姆30岁之前的故事。
毛姆在《人生的枷锁》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枷锁的定义。
他通过主人公菲利普的经历和菲利普遇见的每一个人,全方位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说,让毛姆被重重枷锁束缚的,是那个特出的时代。
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都会落下时代的烙印,尤其是我们遇到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不断涌现。
思想保守固执,头脑不开放,内心不容纳就会被时代淘汰。
紧跟时代发展就要头脑开放,学习新知识,容纳新观念,接受新事物,这是历史的必然。
其实人的最本质的进步莫过于思想观念的进步,最大的解放莫过于思想观念的解放,最彻底的革命莫过于思想观念的革命。
我们常常被一些条条框框给框住了,它阻碍了我们前行的脚步。
科学证明,生理成熟三十年,心智成熟无止境,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
人人进化,人类进化,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赋予人类的特殊意义,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
人未定型,并将继续发展。
小说也谈到了人生毫无意义,这只是一种感叹而已。
人本身生存就有他的特殊意义。
存在即合理,合理就有意义。
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
价值观不同,人生的意义也不相同,人生的意义是人类自己赋予的。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类思考、创造、生产的方式,因此人生的意义应该是创造价值,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厌恶劳动,贪图享受,损人利己,那只能走向灭亡。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2毛姆的书比不上红楼梦,但同样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启发,这是走过很长的一段人生路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具有红楼所蕴藏的超越时代的精神~在菲利普看来,人生确乎如此。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e7c248cfc789eb162dc84f.png)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1#虽然,貌似菲利普在求学的道路上一直不顺利,但是也许在很多一天不干活就会饿死,犯一个错误就可能丢掉性命的人看来,可以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次机会去找寻自己的理想是那么幸运的事情。
很多人没有时间没有资本去寻找自己喜欢做什么,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就像菲利普在巴黎学画的时候,一心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能成为一流的画家,如果不行,即便是二三流的画家,自己也决计不愿用一生的年华和努力为代价的。
所以,当他认为自己不能成为一流画家的时候,他就放弃了。
其实有多少学习某一门技艺的人是以自己成为一流为条件的,很多人,都迫于现实,只要这技艺能够帮忙维持生活也就心甘情愿的扑在上面了。
就像那个上吊自杀的画友,虽然她的艺术才华与她对艺术的钟爱和狂热不想匹配,但是我想她选择自杀不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名一流的画家,而是因为她已经一贫如洗,连晚餐都成了问题。
菲利普是幸运的,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得到朋友介绍一份工作,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有精神作为食量,在理想就要破灭永远像最底层劳动人民一样辛苦度日的时候得到了伯父的遗产作为继续学业的资本。
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
最后得到了一个怪癖老头的偏爱得到继承医院的机会,得到了年轻善良美貌的少女的倾心。
我想作者真的对他很好,是浪漫主义的,换做巴尔扎克估计不会让他在最后得到上天如此的眷爱作者在作品中渲染的一种善良老实必有好报的思想,还是比较励志的。
菲利普除了上进、有探索精神,认真生活以外,作者让他得到良好结局的一个因素我想应该是他的善良,他在克朗肖和米尔德里德落难的时候无私的帮助了他们。
菲利普的一些不幸是上天或者环境造成的,比如残疾。
但是有一些却是自己造成的,比如对米尔德里德完全失去理性的欲念,由于投机心理投资股票失败造成破产。
所以,这些部分不能引起同情,知识觉得,这些欲念是人性的枷锁。
总的说来,我觉得菲利普已经得到了很多常人不能得到的东西,他看到的世界已经是由于教育和人生经历而变得丰富多彩的世界,连他这样的人都感叹人生没有意义不禁让人举得过于脆弱或者说造作。
人生的伽锁读后感
![人生的伽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1d1e2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11.png)
人生的伽锁读后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感觉主人公菲利普就像个莽撞又迷茫的小青年,到处乱撞。
他身体上有残疾,这就像命运给他套上的第一个枷锁,让他在成长的路上一开始就比别人多了几分沉重。
你想啊,在那个周围人都不太包容的环境里,他得承受多少异样的眼光和内心的挣扎。
他的感情经历那叫一个乱麻似的纠结。
他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会儿被这个女人吸引,一会儿又陷入对另一个女人的迷恋。
就拿他和米尔德里德的关系来说吧,简直就是“作”的典范。
米尔德里德对他一会儿冷若冰霜,一会儿又勾勾搭搭,菲利普呢,明知道这女人就像个带刺的玫瑰,还一个劲儿地往上扑。
这就像是爱情给他套上的枷锁,让他在感情里迷失了自己,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
我当时就想,菲利普啊,你可长点儿心吧,这女人一看就不是啥善茬儿,你咋就像被下了蛊似的呢?再说说他的理想追求。
他一会儿想当牧师,一会儿又想学画画,最后又去学医。
感觉他就像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不停地试错,每一次改变方向都像是在打破一个枷锁,又套上另一个。
学画画的时候,他满心以为自己能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灵魂的归宿,结果呢,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出众的天赋,还在那些所谓的艺术家朋友中看到了人性的虚伪和自私。
这就像一盆冷水,把他的艺术梦浇得透心凉。
不过啊,读到后面,我又有点佩服菲利普了。
虽然他一路磕磕绊绊,被各种枷锁束缚着,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
就像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可能是工作上的不顺心,像是总也完不成的任务指标,或者是和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这就像工作给我们套上的枷锁;又可能是家庭里的矛盾,七大姑八大姨的唠叨,父母的期望像大山一样压着我们,这也是一种家庭的枷锁。
但是菲利普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后,他开始慢慢看清生活的真相。
他不再被那些外在的、别人强加给他的观念所左右。
他懂得了,人生的枷锁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
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方向,就像菲利普之前为了所谓的体面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
人生的枷锁4篇最新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4篇最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3e17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d.png)
人生的枷锁4篇最新读后感《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
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所受到的身体缺陷、宗教和情欲的束缚,以及主人公最后摆脱这些枷锁的成长历程。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生的枷锁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人生的枷锁》心得1上周日把《人生的枷锁》看完了,看到最后两章的时候仿佛看得很快,Kindle左下角的剩余时间的消失速度好像比之前快了好几倍。
每看完一部小说或者电视剧,心里都有很多东西翻腾不已,那种感觉不知该如何用语言表达,仿佛是借由经典的著作参透了什么新的东西,或是在书中看见了自己的某个部分,对过往有了新的令人释怀一些的理解,或是对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希冀。
看的过程中一直感到沉重压抑,结尾的部分却忽而明亮温情起来。
从小到大都因为颇足而总遭到周围人的歧视、欺凌的菲利普,敏感,不易表达真实的自己,爱面子,想说出惊艳幽默的对白却总是感到窘迫,被欺凌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
父母都去世后,他被寄送到大伯家,也由于大伯的刻板冷漠而很难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伯母对他视如己出地呵护关怀,却由于懦弱没有个性而难以得到菲利普的欣赏和重视,对于她倾其所有的付出,菲利普也非常不忍心接受,因为她也是风烛残年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周围能够给予他支持的人寥寥无几。
菲利普一次又一次想要去到某个让他有更多见识的地方,探索世界,其实最深最大的动力都是要变得更有见识、有能力,不再遭受曾经那些嘲讽欺凌。
他一直在凭着内心深处的一股动力独自行走在人生的风雨中,一次次做出在有人生经验的长辈们所不认同的非常冒险的选择,仿佛一次次把自己扔到茫茫大海上,独自驾驶一艘很小的船,带着先天的枷锁——残疾,由此而遭受儿的欺凌所造成的内向、懦弱的性格。
由于儿时的孤独,他爱上了读书,好像也只有书中有可以帮助他面对孤单一人的生命历程的指引。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492e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d.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毛姆的《人生的枷锁》,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人生种种思考的大门。
这本书里,主人公菲利普的经历真可谓是曲折离奇。
他天生跛足,自幼父母双亡,在冷漠与孤独中成长。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虽说没有菲利普那么惨,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我的腿受伤了。
那段时间,我不得不拄着拐杖去上学。
每天早上,看着同学们健步如飞地冲向教室,而我只能一步一挪,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走在校园里,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仿佛我是个异类。
就连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看我的眼神也似乎多了几分同情和怜悯。
起初,我特别在意这些目光,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上课的时候,心思也完全不在学习上,总是想着自己的腿什么时候才能好。
这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持续了好一阵子,我的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开始试着调整心态,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困难。
每天早上,我不再抱怨自己走得慢,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
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校园里的花开得那么美,鸟儿的叫声是那么清脆。
有一次,在我艰难地爬楼梯时,一个平时不太熟悉的同学主动过来帮我拿书包,还陪我一起慢慢走。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温暖,突然意识到,虽然自己遭遇了不幸,但身边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菲利普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不断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困境。
他曾经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可现实却一次次给他沉重的打击。
这就像我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纠结得不行。
我喜欢文科的浪漫和丰富,但又担心文科将来不好找工作。
最后,还是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文科。
菲利普在感情上也是一波三折。
他爱过的那些女人,有的虚荣,有的自私,让他受尽了折磨。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初恋,那时候懵懵懂懂,以为喜欢就是一切。
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无疾而终。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还真是幼稚。
书中描写菲利普在贫困中挣扎的情节,让我感同身受。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想最新5篇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想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f415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4.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想最新5篇《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自传题小说,这本书基本上写的是毛姆30岁之前的故事。
下面给您带来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想,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最早听说毛姆是在看史铁生的书里,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有点自传性的小说,读起来有点痛苦,它不停在提问,每个问题都值得想很久,我自知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明了有些想法,不过有些时候,这本书倒是给我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写这篇文章只为理一下脑中的思路,做些记号以便日后再思考。
人生的枷锁,可以说是一部主人公菲利普不断挣脱枷锁的成长史,生理的残疾、宗教的束缚、艺术上天赋的缺位、经济上的不够独立、情欲的纠结,包括到最后,他的爱情——有人说——成为了他最大的枷锁。
看到三百多页的时候,我觉得那时候的菲利普就一彻头彻尾的LOSER,甚至为他感到脸红,不过越到后面,就算是当他买股票亏光了钱而不得不暂停学医去商店打工的时候,那时候书中对他最频繁的评价是,他——菲利普是个绅士,他不断在成长,这对于一个落魄无依无靠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褒奖。
他过往那些巴黎学画经历和从小看的那些书,还有那些年轻时走过的那些所谓弯路,都让他非常受用。
“在书里面,有很多大段精彩的对人生、对艺术、对道德判断、对宗教的争辩,看完大多都忘记了。
但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这个情节里,提了一个问题,然后,难得地,在很靠后的地方,给了一个作者的答案。
克朗肖送了菲利普一条地毯,他对菲利普说,人生的意义,你自己去找,就在这条地毯里。
这是个很悬疑的问题,推动着小说里故事的发展,推动着菲利普的成长。
地毯,人生的意义,呵呵。
菲利普快饿死的时候,他躺在街边的长椅上,他说:人生,它本来就没有意义,和这条地毯一样,没有意义。
走投无路的时候,菲利普想到过自杀,这是最坏的结果,但是,他对死亡已经没有畏惧。
”天生残疾的主人公有着超出常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史铁生也是如此,因为身体的缺陷和限制,天然的为他们抵御了一些外在诱惑,增加了他们对人生等精神领域问题的深度思考,这点来说上帝是公平的。
人生的枷锁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
![人生的枷锁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e26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0.png)
人生的枷锁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作者毛姆通过主人公菲利普的经历和菲利普遇见的每一个人,全方位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下面给您带来人生的枷锁名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喜欢上读书,才开始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妙,并感觉到自己精神上的成长。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这几天读完同事推荐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
乍看厚厚的一本,八百多页,还怕会读不下去,没想到开始读后,竟再也不忍释卷。
书中的文字,句句都似在写着自己的内心。
我也因了作者的笔墨,将自己全然投入进了主人公菲利普的世界。
那些天每有所思,脑海里全是那跛足少年。
当他虔诚地祈祷上帝治愈他的残疾时,为显示诚意他故意让自己吃苦,想象着自己被治愈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想象着原先嘲笑他的人是怎样目瞪口呆……此时,我真想去拥抱这个善良纯朴的少年,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吗?小时候,自己也曾因过于害羞,老是沉浸于自己的缺点,而不敢回答问题,不懂得与同学相处。
尽管外表沉默寡言,内心却把自己想象成班里最棒的那位同学,甚至于暗地里模仿她的一言一行,整天如白日梦般遐思,还常常为自己想象出来的幸福吃吃傻笑。
少年菲利普不断遭人嘲弄,逐渐失却了孩提的天真,进而痛苦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哪个少年不是在自身的烦恼中成长起来的?“菲利普看了好多书,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念头,正由于他对书里讲的事理只是一知半解,这反倒为他的想象力开阔了驰骋的天地。
在他痛苦的羞态背后,在他的心灵深处,某种东西却在逐渐成形,他迷迷糊糊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个性。
”读书使人成长。
作者在书中列了大量主人公在不同阶段读的书,这些书中的思想和他周围人物的思想都在影响着他。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五篇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b466b6f242336c1fb95e64.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五篇【篇一】人生的枷锁读后感《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造的长篇小说,该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菲利普迷惘、失意、彷徨、凄苦、波折、痛楚、失望、探索的成长过程,从而表达了作者呼唤人们解放思想、解放天性的主题思想。
该小说以“枷锁”为喻,痛斥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压迫、冷漠、战争、纷争的冷酷现实,从而鼓励人们勇敢追求公平、正义、和平、现实的正常生活,因此这部佳作被称为二十世纪百佳小说作品之一,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菲利普是个悲情、可怜的人物,因为自幼双亲亡故,身世凄苦,又加上患有先天性的跛足,所以自卑、卑微、可怜成为了压在他心底的一块石头,自此他也就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孤僻、敏感、执拗、冷漠的青年。
而且更加残酷的是,苦难从来没有给过菲利普一点好脸色,当他进入寄宿学校之后,那不合理、不公平、不全面的教育制度更是严重摧毁了他内心所剩的一点点希冀之情,这让人不免为他感到痛心。
而步入社会之后他更是举步维艰、处处受难,就连最甜蜜的爱情也变成了最苦涩的毒药,这样黑暗的生活让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锁,所以他每走一步都荆棘丛生、痛彻心扉,这也难怪他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和难以治愈的创伤。
不过好在困难并没有剥夺掉菲利普对于生命最后的渴望,所以他选择放弃迷幻的理想,选择挣脱精神上的枷锁,然后和善良、专情、可爱的萨拉一起回归到安逸、现实、静谧的小渔村去幸福生活,这样的结局让人觉得欣慰又快慰。
其实从菲利普艰苦的一生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生的枷锁都是因为贪欲、自私、奢望、幻想、诱惑、不甘和不公造就的,所以要想活得体面、活得自由、活得自主,那么就要学会淡然、学会坦然、学会坚强、学会和解、学会原谅、学会放下,唯有这样才不会自己为难自己。
多走一些冤枉路、多受一些人世苦,这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也不是无望的灾祸,相反这都是一笔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和人生经验。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唯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戴上繁重、可恶的枷锁。
读毛姆《人生的枷锁》有感
![读毛姆《人生的枷锁》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2f9e134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9.png)
读毛姆《人生的枷锁》有感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著的《人生的枷锁》是一部具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菲利普·凯瑞从童年到成年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这部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由与束缚等哲学问题。
在毛姆的笔下,《人生的枷锁》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命运画卷,它不仅仅记录了菲利普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每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成长的人的缩影。
这本书,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挣扎,同时也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寻找自我、探索生命意义的漫长旅程。
菲利普,一个在孤独中逐渐成长的孩子,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探索,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不懈追问。
他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爱情的热切渴望,还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抗争,都是他试图挣脱内心枷锁、追求自由的不懈努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菲利普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所深深打动,也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
他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挫折与痛苦,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与荣耀,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我实现。
毛姆的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割开了我们心中的迷雾,让我们看到了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恐惧。
他通过菲利普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复杂性,也让我们思考了如何在现实的束缚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内心的信念。
《人生的枷锁》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以文学的力量,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追求自由。
这部小说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去追求那些能够让我们心灵得到满足和慰藉的东西。
无论现实多么严酷,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我知道,这本书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提醒我,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追求那些能够让我们心灵得到慰藉的梦想,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人生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2badf59eef8c75ebfb300.png)
《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范文五篇#《人生的枷锁》读书心得1#虽然,貌似菲利普在求学的道路上一直不顺利,但是也许在很多一天不干活就会饿死,犯一个错误就可能丢掉性命的人看来,可以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次机会去找寻自己的理想是那么幸运的事情。
很多人没有时间没有资本去寻找自己喜欢做什么,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就像菲利普在巴黎学画的时候,一心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能成为一流的画家,如果不行,即便是二三流的画家,自己也决计不愿用一生的年华和努力为代价的。
所以,当他认为自己不能成为一流画家的时候,他就放弃了。
其实有多少学习某一门技艺的人是以自己成为一流为条件的,很多人,都迫于现实,只要这技艺能够帮忙维持生活也就心甘情愿的扑在上面了。
就像那个上吊自杀的画友,虽然她的艺术才华与她对艺术的钟爱和狂热不想匹配,但是我想她选择自杀不是因为她发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名一流的画家,而是因为她已经一贫如洗,连晚餐都成了问题。
菲利普是幸运的,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得到朋友介绍一份工作,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有精神作为食量,在理想就要破灭永远像最底层劳动人民一样辛苦度日的时候得到了伯父的遗产作为继续学业的资本。
很多人没有那么幸运。
最后得到了一个怪癖老头的偏爱得到继承医院的机会,得到了年轻善良美貌的少女的倾心。
我想作者真的对他很好,是浪漫主义的,换做巴尔扎克估计不会让他在最后得到上天如此的眷爱作者在作品中渲染的一种善良老实必有好报的思想,还是比较励志的。
菲利普除了上进、有探索精神,认真生活以外,作者让他得到良好结局的一个因素我想应该是他的善良,他在克朗肖和米尔德里德落难的时候无私的帮助了他们。
菲利普的一些不幸是上天或者环境造成的,比如残疾。
但是有一些却是自己造成的,比如对米尔德里德完全失去理性的欲念,由于投机心理投资股票失败造成破产。
所以,这些部分不能引起同情,知识觉得,这些欲念是人性的枷锁。
总的说来,我觉得菲利普已经得到了很多常人不能得到的东西,他看到的世界已经是由于教育和人生经历而变得丰富多彩的世界,连他这样的人都感叹人生没有意义不禁让人举得过于脆弱或者说造作。
人生的枷锁优秀读后感最新5篇
![人生的枷锁优秀读后感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7bc0e4227916888586d7a5.png)
人生的枷锁优秀读后感最新5篇《人生的枷锁》就像是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跟着菲利普,我们看见了束缚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形无形的枷锁,最终寻得出路还是困顿其中,这部作品为我们点亮了一盏黑暗中的明灯。
下面给您带来人生的枷锁优秀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看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面纱,刀锋,继人生的枷锁是放在最后来阅读的。
因为喜欢这么一本厚厚的大部头书,你会不知不觉跟着作者游历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爱所恨,所悯所怨。
而后知后觉的将自己融入其中,来思索自身所活着的意义,追求的自由,渴望的爱情,心底的欲望。
像一场洗涤心灵的救赎,久久不能释然抒发。
人类可贵之处就在于每每跌跌撞撞疼痛前行的路上,哪怕世俗再残酷,我们仍在不断追求向往那美好的生活。
而思想一定是自由的真,善,美作为衡量人性的标准,显得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爱情,我们将其倾尽心力去追求的,也终将会失去,因为我们谁也不曾真的属于谁,我们甚至都不属于自己。
妙的是,它所带给你那种幸福愉悦的感受,真实又幸福,但你最后又不得不为失去后的苦痛来买曾体会快乐的单!爱情会死亡,而温情和习惯会取胜,就像爱有尽头一样,恨也有尽头。
然而不能确信的是,我们究竟是仍在爱着呢?还是只在痛惜失去的爱情呢?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枷锁,牢牢被牵制住,动弹不得。
想要逃脱枷锁便要一一寻求答案。
菲利普已然跃过枷锁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
那么你呢?生命没有意义,这是菲利普在经历了众多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如果生命没有意义,那我们又何尝计较失败,成功。
我们也只是在这大千世界活出一个小小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把能做的事做到更好,心之所向,我想这便是活着的意义,生存的希望。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2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毛姆的《人生的枷锁》,书有点厚,我读的也很慢。
快一个月了,才读了不到一半。
文字并不艰涩甚至描写的很优美,在缓缓的故事节奏的带领下,我也跟着一起回顾着自己的成长历程。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fad4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e.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人生
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种种枷锁,以及如何在这些枷锁中寻找自由和意义。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平凡而枯燥的生活。
他被工作、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束缚着,感到自己像是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走。
他渴望自由,但却不知道如何突破这些束缚。
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但最终他通过自我反省和成长,找到了突破枷锁的方法。
他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并勇敢地面对现实,不再被外界的压力和期望所左右。
这种勇气和坚持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人生的枷锁》,我意识到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是无法避免的,但我
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枷锁,但只有勇敢面对和努力突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总的来说,读完《人生的枷锁》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主人
公的内心挣扎和成长,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和意义。
人生的枷锁虽然存在,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终将迎来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6篇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4f53a7915f804d2a16c119.png)
毛姆人生的枷锁读后感6篇《人生的枷锁》读后感(1):米尔德丽德周末,从长乐路往华山路上拐过去,在希尔顿酒店对面,有几间灯红酒绿的小酒吧,一律是黄木窗棂,门外放了整整齐齐的桌子、椅子。
我们路过时,八点左右,几间酒吧除了洋酒缤纷外,客人寥寥无几。
只有一家酒吧,触目地与马路对面尊贵的希尔顿酒店,做着有趣的对峙。
10多位女人,一律短裙不及膝、直发或卷发,抽着烟、翘着腿,面目不清,昂然地在酒吧外坐着喧闹着。
齐刷刷的煞白、顺溜的大腿,映照着秋夜的天空惨淡而堕落;这天没有月亮,月光仿佛躲藏在这群欢乐、下坠的女人大腿里,大腿的光亮挑逗着上海,这座城市暧昧的道德底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集体性的存在,她们的姿态有种昂扬、毫不在意的傲然。
如果单单一个神色轻佻、性感暴露的女人坐在空旷酒吧前,我还有点怜悯,想到生存之不易;而当一群乱摆着女人更像示威样的端坐,几个良家妇女走过时,我倒有点惴惴不安——她们那种堂而皇之对待肉体的自信,我们从来都没有过。
有多少正经女人,从少女到妇女,对自己的身体无不是遮遮掩掩,偶尔在朋友的阿谀或讽刺下,才来不及地正视下自己的身体。
而对这群女人,身体是武器,对我们来说,身体更像一个慢慢熟悉的他者。
有个女友问,是不是这里都这样?我凭着自己在附近工作的缘故,说,何止,在上海商城对面的一条街,也都这样。
哪里有五星级酒店,哪里洋人出没,哪里有金钱的味道,哪里就有活色生香的酒吧和女人。
不论是生活在哪个时期,我都对这些危险而又野性的女人,充满了好奇心。
不过,小时候的理解,无不是正统教育下的产物,这些性工作者无不是因为家境贫寒,被迫卖生。
她们也有爱情,也有传统的道德观,其中,还有一些可能伟大的牺牲精神。
比如杜十娘,比如为子读书的母亲。
她们的统一生长背景,一直满足着正统教育带给我的想象。
没有女人会因为天性寻欢作乐,而糟践自己的。
但更长一段时间,我纠正了自己想象的钟摆,大千世界,人不比草、野兽的生命,来得高贵一些,矜持一些,一旦任了兽性和本能恣意乱跑,每个人都可能是另外的样子。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81be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f.png)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主人公菲利普自幼失去双亲,被伯父伯母收养,但他的身体存在残疾,这让他在成长过程中备受歧视和嘲笑。
他渴望爱情,但爱情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让他陷入痛苦的深渊。
他追求理想,但现实的残酷却让他屡屡碰壁。
在命运的捉弄下,菲利普仿佛被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无法挣脱。
然而,正是这种无奈和悲哀,让菲利普的形象更加立体,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与此同时,小说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但菲利普身边的一些人却给予了他无私的关爱和支持。
他的伯母对他关怀备至,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的朋友海沃德虽然一事无成,但他的乐观和善良却感染了菲利普;而他的爱人米尔德丽德则让他体验到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
这些人性的光辉,在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显得尤为珍贵,它们给予了菲利普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书中还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既然人只有一辈子,那一定要做成点什么事才行。
他觉得成功既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声名远扬。
到底是什么呢?他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也许阅尽世间百态或者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一种成功吧。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是啊,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我们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名利和财富,而应该注重内心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或许,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能够阅尽世间百态,体验到各种情感和经历,发掘自己的潜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此外,小说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常常被生活中的种种枷锁束缚,而这些枷锁往往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戴上的。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害怕被拒绝,于是我们不敢尝试,不敢冒险,不敢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然而,正如小说中所说:“过去的错误、愚蠢和伤痛就让它们永远地留在过去吧。
奔涌不停的泰晤士河昭示着一切都已逝去:不再回头、无关轻重。
而眼前的未来,充满着一切可能。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的痛苦和遗憾,勇敢地面对未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生活的枷锁,追求自由和幸福。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8ae0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4.png)
人生的枷锁的读后感人生的枷锁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哲学作品,通过对自由与束缚的深入探讨,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枷锁中的生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的现实。
从政治、经济到个人生活,人们被外部的力量所主导,失去了内心的自由。
我们常常沉湎于现实生活的琐碎和压力之中,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种束缚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劳累和无奈的经历,使人们感到彷徨和困顿。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品中传递的自由的渴望。
主人公面对枷锁的束缚,他内心追求着一种超越物质和虚荣的精神自由。
他渴望从这种物质的纷扰和社会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寻找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宁静。
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追求,也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意志。
他的经历引发了我对我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的反思。
是否我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中?是否我也失去了自由?人生的枷锁给我带来了一种启示,那就是我们应该反思生活的真正价值所在。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体现在对内心追求的实现上,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与此同时,作品也提醒了我,解脱枷锁并非易事。
社会的束缚和压力时刻包围着我们,我们需要勇气和坚持,勇敢地寻找内心真正的自我。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精神的自由和人生的解放。
总的来说,人生的枷锁给予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
它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经历,呈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困惑与苦恼,并提出了寻找内心自由的重要性。
阅读这本书后,我不再将人生视作一种功利主义的追求,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探索和培养。
只有通过开阔心灵,寻找内心真正的自由,才能拨开人生的枷锁,迈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2000字
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带着愉快和轻松的心情。
最后的结局让人舒心,感谢毛姆的一念之间。
最后几页看得有点不耐烦,很着急知道大结局,看到菲利普和萨利求婚,让我长出一口气。
几个星期以来,在《人生的枷锁》里伴随着主人公菲利普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到三十岁谈婚论嫁。
毛姆写得真好,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
菲利普是个天生有缺陷的孩子,有一只畸形脚,父母早逝,由当牧师的伯父和伯母养大,开始他把人生的目标定位成一个牧师,但是当他真心实意地祈求上帝在他身上创造奇迹——一夜之间让他的脚恢复正常——没有实现后,他开始质疑上帝和曾经笃信的宗教。
他后来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这让他感觉心灵得到了自由。
菲利普先去德国求学,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感觉是特长的技能——画画,选择了去巴黎学画,后来又因为认识到自己没有出类拔萃的绘画天赋,转而学医。
其间,他先在德国与一位年长他很多的女人交往,这交往与爱和感情都没有关系,菲利普在这段感情里收获了自信。
畸形脚一直是他
心里最大的症结,让他无法直视自己,他始终是自卑的。
当他带着自卑的心对那个女人表达了爱慕并且得到了回馈以后,他感觉到了成就感,同时也不再爱慕那个女人。
这段感情虽然让人感觉他有些不道德,但是其实完全可以理解。
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他既不懂得爱,也不懂得责任,他只要证明自己是个有魅力的人和并且是个可以吸引女人的男人。
之后,他遭遇了纠缠他一生的女人,她一无是处,可是他偏执而不能自持的爱她。
那个女人从来都不爱他,甚至都没有对他表现过善意。
她集冷漠、残忍、世故、虚荣、虚伪等等恶习于一身,也并不美丽。
但是在菲利普看来她是美的,他捕捉着那个女人身上所有缺点中零星裹挟的温情,当做幸福,聊以自慰。
那个女人因为别的男人更有钱而抛弃他,然后又因为被那个男人骗,回到了菲利普身边。
菲利普以一种近乎变态的包容接受了她和那个骗子的孩子,然后她跟菲利普的一个好朋友相爱并且拿着菲利普给他们的钱私奔了,可是又被抛弃了。
之后她上街卖淫与菲利普邂逅,菲利普再次收容了她。
不过这次菲利普发现,自己不再爱她了,他对她仍然带着特殊的感情,只是不再爱她。
后来那个女人因为不能接受菲利普不再爱她的事实,把家里的所有东西砸个稀巴烂之后,离开了他。
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女人又来找他,让他看病,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可以从书中推测她得了艾滋病。
她得到了菲利普给的药物,身体有所恢复,但
是明知道自己有病,仍然好吃懒做不找正经工作,而是继续上街卖淫。
最后菲利普终于跟她大吵了一架,愤然离开,从此再没有见面。
这段对菲利普至关重要的爱情,非常匪夷所思。
他始终能从她身上看到这样那样的缺点,并且情不自禁的看不起她,但是却又被她的一个笑容或是一句温柔的话弄得神魂颠倒。
这“爱”不伟大,但是很强大,它驾驶着菲利普,他虽自知,但是无法自拔。
但是,这并不是小说中所要写的“人生的枷锁”。
书中菲利普有一个朋友,是个不得志的诗人,他们算不得亲密,但是那个诗人最后的日子享受着菲利普给他提供的物质。
虽然,另一个评论家说这些物质束缚了诗人的灵魂,但是这些物质条件的改善,确实让这个诗人的灵魂也活了更长时间。
诗人最后死在了菲利普给他提供的房间,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
眼睁睁的看到死亡,让菲利普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且终于得出了结论。
他曾经问那个诗人,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那个诗人笑而不答,后来送了他一小块肮脏的波斯地毯。
诗人死了,菲利普看着那块地毯,顿悟了。
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不管任何的开始或任何的结束,最后都是一无所有。
就像那块地毯,完全没有意义,它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它存在,而在于它呈现的色彩和花纹。
人活着就是在编织这些花纹,而“幸福”并不是唯一完美的图案。
在发现可
以不以幸福与否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后,他又一次自由了。
因为他可以从另一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了,并且,决定努力织出对自己来说美丽的花纹。
后来有段时间,因为跟那个女人的挥霍和投资失败,他极度落魄,辍学,无家可归,露宿街头。
幸亏有个朋友接纳了他,并且帮他找到了工作。
之后,他懂得了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事事努力,做事谨慎,安于稳定和清苦的生活,以前学的本事居然也派上了用场。
这样过了两年,伯父去世,他又继承了一笔遗产,重修学业,希望在自己拿下了医生资格后,成为商船的随船医生,周游世界。
就在他的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他跟接纳他的那个朋友的长女发生了恋情,并且怀疑那个女孩怀上了自己的孩子。
他对于未来的规划又一次完全被颠覆,他思忖再三,决定为了那个女孩放弃自己的梦想,带着她去过平淡安定的生活,他认为他将为了她做出牺牲,并且由此觉得自己非常伟大。
但是命运又一次戏耍了他,那个女孩并没有怀孕,他的梦想再一次冲他招手。
让他自己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庆幸和欣喜,反倒十分失望。
他再次有了选择的机会,但是他发现他一直憧憬的周游世界,并不比一个温暖的小家对他的诱惑力更大,他最后仍然选择了跟那个女孩求婚。
小说结束。
小说的题目叫做《人生的枷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想找到答案,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人生的枷锁?即为
枷锁,又如何挣脱?
整本书看完,我似乎还是茫然的。
我虽然注意到了主人公两次悟道:一次是打破对宗教的信仰,一次是见到死亡后关于生的思考。
但是似乎哪个也够不上“人生的枷锁”这个高度。
不过当我再次问自己:“在书中看到的人生的枷锁是什么?”的时候,一个答案无比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什么是人生的枷锁?人生的枷锁就是人生本身。
活着,就是人生的枷锁。
宗教、爱情、友情、亲情、金钱、牛奶、床铺、皮鞋、面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枷锁。
现实,就是枷锁。
菲利普在枷锁的禁锢之下,挣扎着,寻找着,但是他依然宽容、幽默、正直、坚忍,也依然渴望爱。
他不断地修正自己,补充自己,让自己更加强大。
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好多共鸣,这可能也是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好的缘故,比如说读书的乐趣、隐性的自卑、困惑、穷苦、理性与感性的挣扎;也在许多地方得到了启示和鼓舞,比如人生是否精彩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尽管遭遇挫折还是要努力往既定的目标前行。
人生是件复杂的事情,人们讲了几千年,始终说不清,估计再讲几千年,也依然说不清。
人生的枷锁永远与人生的意义同在。
*今天清晨,小风带着凉意。
北京经了一夜的雨,天
很蓝,云很轻,一切都很干净。
忽然想到一串有意思的句子,在这个读后感的最后,打个美丽的补丁。
风洗天,雨洗地。
美景绝响洗视听。
读好书洗心灵。
每次看了一本好书,都有这种感觉。
甘之如饴,归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