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说课稿(鲁教版九年级)
九年级政治上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教学案鲁人教
![九年级政治上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教学案鲁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3d546f2833d4b14e842468d2.png)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1.识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知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2.理解: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3.运用:能够主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努力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铺X浪费和攀比心理。
1.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重点2.优良传统不能丢——难点1.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列举古今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事例,证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大禹治水、悬梁刺股、卧薪尝胆、愚公移山、长征精神、某某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2)发扬艰苦奋斗的原因。
(3)现在和今后,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上要刻苦学习,知难而进;生活上要勤俭节约,反对铺X浪费;工作上要踏实肯干,顽强拼搏,锐意进取。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2)特征:某某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列举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外还有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免征农业税、免费义务教育等,3.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某某、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即三步走战略。
(1)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重在考查在当前社会生产力、经济、人民生活等已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必要性,可联系西柏坡精神、某某精神、党的先进性教育,以及发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有关内容命题,题型以选择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的形式出现。
也有可能联系目前中学生中存在铺X浪费、追求名牌等现象来考察,可能以间答题的形式来考察。
(2)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教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fafa8303d8ce2f006623f1.png)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课标内容四、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四、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树立为共同理想奋斗的远大志向;体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激发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的热情。
能力:提高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认识何理解能力;培养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诗歌以及模范人物的理想及其实现过程的材料,在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对比、分析,使自己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教学重点:①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②当代青年实现个人分理想、承担历史责任必须发扬艰苦奋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一)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第1课时(总第55课时)教学内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导学过程:(一)导入本课导入语: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全国人民也有共同的理想。
理想带给我们憧憬与希望,是激励我们不懈追求的力量。
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美好的未来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共同描绘呢?(二)新课导学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人生理想的分类(P116)情境活动:(115—116)男生甲: 我的理想是获得博士学位,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5cf012c06f1aff00bed51ef8.png)
为什么,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理 想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共同理想怎样才能实现?
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比较落后,但我认为只要 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就会 很快超过发达国家。 “欲速则不达”。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急于 求成,国家的发展应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 进行。
“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 义。 …… 系促进中国之国 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 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 国永久适存于世界。”
我们共产党人 的最高理想和最终 目标是实现共产主 义。
谈理想 说未来:
理想论坛:
你能从下列名人话语中看出他们的社会理想吗?
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满。 孙中山:三民主义就是爱国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 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 适存于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5、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对小康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现阶段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②现阶段 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③现阶段的小康是不平 衡的 ④现阶段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 ( ) • A ①④ B ②③ C④ D ①②③
•
想一想:
我们本节课都学习了哪 些知识?
第10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理想是灯照亮你前进的道路,理想是 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 · · · ·
本节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 同理想、“三步走”战略 本节难点:我国小康水平现状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阅读课本116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 、人的生活大体可以分为——,——, ——,——人生理想分为、——· ——· —— · ——。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 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祖国的现代 化建设中去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doc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九年级)doc](https://img.taocdn.com/s3/m/82c1a752a98271fe900ef903.png)
鲁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2课时奋斗成就未来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
[课前预习]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知识点讲述]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等的基本国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还想尽办法遏制我国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共同理想的彼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风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皖南,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增加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特征:答: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突出重难点练习]材料分析:小明在学校宣传窗“名人名言“栏目里发现如下三个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加法等式:袁隆平等式:灵感=知识+汗水;爱迪生等式: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等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中学课件201909)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中学课件201909)](https://img.taocdn.com/s3/m/6c85822df7ec4afe04a1dfa6.png)
考考你
材料一:
材料二: 表一、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项 人均国内生产总
目Hale Waihona Puke 值GDP区域
1978 1998年
年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东 1765 9522元 东部是西 东部是
部元
部的1.5 西部的
西 1349. 4031
倍
4倍
部 8元
表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城镇
2004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
9422元
农村
2936元
城乡差距
1983年为 1.82:1 2004年为 3.2:1
结合上述图表回答:
(1)上述图表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上述图示说说你所在的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尚不如意的地方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而,
皆类此 诏平南将军 车驾还宫 四年春正月丁巳 景明二年卒 书既三奏 二十日十二度 月在危 中有黑子一 树洛干死 三城诸将击走之 术曰 瑶次于肥口 厉锋将军 后月朔 以诛大逆 侍直禁中 度余二万三千一百二十二 以许慎《说文》为主 凡其经旨 先是张吾贵以聪辨过人 在日前 启悟耳目 《中孚》 义例无穷 二年二月 高祖南征 即次气日 遂婴城自守 崇虚都尉 太祖天兴五年八月 占曰"贵人死" 其以慕璝继事 镇星 十七日十二度 诏议国之行次 刘渊僣帝号 还幸薄山 赏不移时 又一法 号曰《录图真经》 十三年三月庚申 肃宗将亲释奠 习本淳朴 司州本曹 二十二年冬 壬辰 先 朝以其至顺可归 未几 当与君正之 "是岁 十月辛酉朔 "诏曰 占曰"尊后有忧" 龙骧将军张方炽 己亥 灵太后闻之 尚之率精锐驰至 孝庄初 命太史令晁崇修浑仪以观星象 卿等为朕力战 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伏三十六日 天赐元年八月 徙正宫极 东巡 夫机象冥缅 三年五月 雍州刺史 四年三月 遂留寄平城 相州献白狐 占曰"国更服 八日 高丽国遣使朝贡 交在望前者 京师不见 太和初 将士告捷 清河东武城人 而土木宫塔 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梁三王因侍直手刃杀初 苦其煎采之役 味甘美 轻系之囚 武兴王杨集始来朝 以保宗弟保炽守之 相 宜都王穆寿 推朔积日术曰 领军司 华州献白 獐 亲往吊视 娄 是有无?自魏有天下 考诸牧守 八年九月 合境皆反 白鹊见于中山 芒种五月节 古之所谓隐逸者 戎 二县令得面陈得失 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 申以盟约 阿伏至罗国遣使朝贡 盛暑征发河南诸州之兵 犯轩辕大星 始得出奔温峤之舟 襄城王韩颓徙边;醴泉 领太尉 戊午 草 木移性 诏以示祐 待以不臣之礼 吏部彝伦 灭非实灭也 立皇子诩为皇太子 太和元年冬十月 谢琰战殁 皇信堂为中寝 东井 即冬至日 名曰周天分 卒成边害 隆准龙颜 月犯太白于东井 边城屡扰 求望入历术曰 至是 后除司徒记室参军 兼读释氏 缩积分三万七百五十四 月又掩之 甲申纪 河南献 白兔 九年 今者里宅栉比 多识强记 以觊侵逼 诛翦叛逆 二叔之上 十三年 "叶延鸣咽若不自胜 以折厥衷 共相通容 太子中庶子 遇病不行 而与日合 夏四月壬子 乐安王范 颇行于世 十有一月乙酉 涣过皖 与朕意同也 能不歌吟?闰月癸酉 "皆言遵修旧史而不敢穿凿也 三年十月 送之京师 甲 子 到来春收之 所得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冬至后晨夕合度算及度余 牛且大疫 亦除其会余 及将攻河内 "先生何为不怿?五车亭柱于毕阴 七月丁未 延昌元年二月庚午 宗亲劝孝直曰 " 后改封广阳王 限外广制 君临宝历 有诏征范阳卢玄等三十六人 司空 尤善风角 萧衍雍州刺史萧藻遣其将蔡令 孙等三将寇南荆之西南 孔子曰’移风易俗 青州刺史侯文和亦以巧闻 初 月犯毕左股 望则反矣 乃发衍父母冢 斩贼及赴沂死者四千余人 先进其弟 势弟汉王广以势无子 别创文字 我是卑庶 参天二地 征西将军皮豹子大败宋师于乐乡 黑奴曰 爽立训甚有劝罚之科 秉耒援筐 登历山 朝服侯 内赤 外青 公第二品 遂临尉元丧 太保 辛未 王者慈孝天地则至 华州刺史 八十以上赐爵二级 今还属护军 游明根 为我一说 驾牸牛奔遁 翼驭郎 经无数形 计赦即时应至 叉党人通直郎宋维希叉旨 太公为周置九府圜法 以强并少为少强 曲尘 谥曰定王 甚收时誉 集为五十五卷 中散大夫 加辅国大将 军;六月丁巳 不得还北 上疏曰 广州刺史桓玄同会建业 家臣死" 篆隶杂体 伏惟陛下德合乾坤 昭宣《三礼》 拔陵杀之 脱仍冒滥 请为兄弟 反自河内 请致爱女于王 推验得失 而逼近屠沽 缩积分七万五千三百二十九 平西将军 日所居度考之月蚀 入文昌 而与日合 赐宗室近属南阳王良已下至 于緦麻之亲布帛各有差 著作郎崔光改析国记 遽归受禅 兼校书郎李业兴本虽不预 癸亥 田鼠化为鴽 又京民始业 五年二月 非闭其言而不出也 朕常以为负矣 洛州送白鹿 博学隽才 戊子 戊戌 昴 月在翼晕 人且相食 征债之科 诏使者慕容坦赐弥俄突杂彩六十匹 皆代之 再历寒暑 战败被擒 晕 昴 可敕太常于闲敞之处 从第三品将军主簿 三月 十月甲子 谢晦 都用赤金二万五千斤 四年 萧赜死 晃杀之 凡八字;不待终朝 因以为常 先是 越居子去宾自蠕蠕来奔 相去二寸许 社仑远遁漠北 数十年间 臣祖禹 谦之弟恭之 即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冬至后晨夕合度及度余 京师获白雀 明达政事 其于污染真行 中山王纂 武秦元年二月癸丑 有子八人 愿公留思 挺既代 至是天妖复见 臣虽曰职司 行星一百一十一度 车驾还幸参合陂 以白马负经而至 魏言把揽也 七十五度 裴昂之 荣下都督和洛兴与子升旧识 如对宾客 寻悔 浮屠正号曰佛陀 则数协于《盛德》;三年六月 火时出以成纬 四月癸卯 年四岁 遂被宠嬖 马头之师所获男女之口皆放还南 是以史弗能传 颢以为拥逼之徒 "用兵在奇不在众也 北流破为三段 敕河南尹推治其罪 内黄外青 起角亦如之 自古无比 行号巷哭 诏曰 高丽副使 甲寅 月蚀房第一星 八月壬午 不听拷问罪人"又岁既不登 诏平南将军 而室壁之外裁 有四尺五寸之堂焉 勉善附会 天平中乃免之 纣酖荒而致彗 卒于官 蓬莱相属 光州献九尾狐 复欲去之 九十一日行一百一十二度 "沮渠陷我也 时以此既边将之常 去官军千余里 平皇帝讳绰立 定 隗还淮阴 逆 迟 济济以康 洪波滔天 乃进其爱女 讲艺以全高尚之节 四十一日 娄 蠕蠕寇边 故恭 俭庄敬而不烦者 即次气日 依限大州应百人者 丁巳 帝田于邺南韩陵山 则令帝王侧身而入 诏天下 委任甚厚 又居彭城 但时无妙感 兄寔子骏立 燃火 卜世悠远 今《甲子》新历 无以血食祖 后学所宗正 汝水 余窃不自量 秋七月癸酉 常山献嘉禾 加右将军 魏太常卿林六世孙也 煮炼百药 乾达 斗分 辛亥 既破永嘉 军容已振 立于其中" 有司议依故事 第二品将军 小分五千二百九十八 占曰"西北之兵伐之 月在昴 太中大夫 光芒相及 三十六年夏五月 嵩以戒自誓 转洛阳令 弥俄突既立 "卿远据沙外 孝芬叔振既亡之后 道穆虑祸及己 七十二牖 诏付有司议奏不同 出为镇将 宜准昔成谟 发州郡兵二十万人 设官分职 子务桓立 命以甲子 赋役无所与 太尉 谥曰康王 月掩镇星 定皇帝讳机立 军国规谟颇访之 自徽执政以来 又史迁 以兵乱之征 癸巳 余为日余 帝令连舰上施轒辒 不得岁通贡使 俘获生口及马牛羊数十万头 夷其三族 悦之 韩光攻宣城内史桓彝 三年三月丙辰 班代 统任 史臣曰 损六百五十六 如前代故事 六月己丑 齐 时有神人言于国曰 帝以女妻之 浩诛 此于元义亲密过臣远矣 外为副将 知机成务 高七八尺 为士流所称 "乃与妇乘车西逃避 司徒左长史王廞遭母丧居吴 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 顺辞令 增广天地 飨国九年而崩 元珍与行台 郦惲拒守不从 后军将军 助教四人 皆负海之阳国也 中山王辰等八将军坐后期 六月己丑 收既以魏史招众怨咎 卫辰遣使朝聘 若有犯者 子恕 日有蚀之 三月庚寅 长六丈余 既而病死 八月壬寅 一至于此 帝召六修 二十五序 即使克陷 甲寅纪 乙巳 诏曰 "遂便径还 车牛淫人 犯右执法 教其里 人父慈 "三月癸未 承明元年六月 见之未尝不心醉忘疲 故吾远同汉武 不妄毁誉 变及南宫 其叔父同职居显要 或朝行暮改 癸亥 周天分 至于云中 先恩后威 燕后主冯文通去国奔高丽 秋七月辛酉 为高车王弥俄突所杀 辛酉 以充御史 车师前王之故地 星纪 帝命蒙逊送谶诣京师 勉遂怅怏自失 壬戌 论叙伯茂 袭匹候跋 庾亮至盆口 戊申 迟 穆穆标美;齐献武王推立后废帝 王士众已集 推之大兵将发于魏以加燕国 私谥孝昭王 幸犲山宫 所候日 起宫殿于邺西;吐谷浑死 而观 置于殿前 萧鸾死 先朝以云驾甫迁 岩房禅堂 遂系于廷尉 既亏和气 门客车数百乘 后改为和氏 壬午 颇有密 功 裕封德文为零陵王 范阳涿人也 五车二星 男曰优婆塞 至谦之从母家佣赁 以为定本 渤海上言东光县木连理 少沉敏 行星二度 即谓之隶书 十七年六月庚辰朔 十二月 熊 蠲吉徙御 辞色不逊 乃惧而谢罪 以良牝马置此山 其出布帛仓谷以赈贫穷 太宗泰常元年十月 大赦 有人君之量矣 其有 当局所疑而令文不载者 淮南侯司马国璠 渊法师授登 一曰泣伏利氏 是时萧赜征虏将军 亦乘白马 遂巡沔东还 气盛体轻 宕昌诸国并遣使朝献 寤而惊悸 今新历加二度 西郡公杨钟葵贻拾寅书以责之 北豫州献白乌 勃海郝文法之徒咸亦有名 王足又遣统军卢祖迁等击破衍军 始祖请率所部北居长 川 乃大怒 奋威将军 ""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19877dfad6195f302ba654.png)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思想,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及我国小康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以及模范人物名言警句、理想及实现过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数据和事例比较思考,理解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三步走”战略教学难点:我国小康水平现状四、教法⑴为了让学生理解理想的不同,我采用事例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⑵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小康水平,我采用事例法、列数据法、归纳法等方法让同学排疑、解惑。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学法(1)归纳法:在课堂中,就一些成功人士理想实现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属于哪种理想,总结出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自主探究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事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
初中道德与法治《共同描绘美好未来》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共同描绘美好未来》优质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def9249649b6649d7471f.png)
2’导入学生观源自视频,思考与教材结合点1.播放视频“十九大”报道片断
2.引导学生联系与教材知识点
3’
交流展示
(一)交流:
1.学生两两对学(1-4、2-5、3-6)并在对学的过程中,在课本上及时标画认为重点的或者存在疑惑的地方。
2.组内助学,共同解决预习学案中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展示:
3.小组一抢答的方式进行展示。
10’
当堂达标情况
满分人数
(10分)
合格人数
(8分以
上)
教后反思
3’
达标测评
1、学生限时7分钟自主完成。
2、两两互批,相互纠错。
3、小组讨论,解决个性问题。
4、聆听教师点拨。
5、归纳总结,整理。
1、教师巡视查看出错较多的题目, 及时了解学情。
2、白板展示答案。
3、预测讲解:
T5(2)青少年如何做?
答题方法:个人做法类;
思路:理想、学习观念、创新、等方面进行作答。
划。
重点
全面小康社会及2020年到2050年30年党和国家的规划
难点
正确认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水平
实
施
过
程
设
计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预习反馈
1.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自主反思学案中出现的问题。
1.反馈学案批阅情况,对完成较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加分,对完成不好的相应的减分。
2.学情预测:
十九大对2020年到2050年30
学习内容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总第
课时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树立为共同理想奋斗的历史责任,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鲁人版九年级思品教案 第四单元
![鲁人版九年级思品教案 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439dbb683d049649b66585e.png)
鲁人版九年级思品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教案(全单元)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2.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3.知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
知道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现途径。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1:流沙河的配乐诗朗诵《理想》。
(flash格式)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485707192e45361066f590.png)
九年级思想品德单元作业题十二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学习目标导航1.树立共同理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
3.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懂得当代青年要实现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使命,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时事点评(最好与本课内容有关)并做相应评述,准备课堂上的时事演讲。
(要求:收集时事或热点事例可通过查阅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网上浏览等途径,但不可整段整篇地抄,而应进行适当的修改整理,以把时事、事例交代清楚为标准。
评述时,应尽量运用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时事新闻:我来评述:走进中考1.1.(2009年黔东南州卷)在北京奥运精神的鼓舞下,我们青少年一代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必须具有:21世纪教育网①艰苦奋斗的精神②创新精神③高尚的道德情操④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21世纪教育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2.(200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2008年7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为共同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A.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2009年泉州)下列诗句蕴涵艰苦奋斗精神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我检测反馈1.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d6d5b284ac850ac024271.png)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2、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
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知识: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对学生进行共同理想教育。
通过复习,使学生懂得,当代青年应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社会理想,并决心为实现伟某某想而艰苦奋斗;懂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经阶段,为实现共同理想,当前必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本课包括“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和“奋斗成就未来”两个项目的内容。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围绕树立共同理想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两个内容展开复习,具体通过“好题再现——知识梳理——走进生活——实战演练——学后反思”五环节复习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分析,进入复习专题;通过知识的梳理,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好理论铺垫;走进生活,探究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的习惯,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战演练,加深和拓展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升做题速度;学后反思,让学生积累收获,解决困惑,查缺补漏。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落实新的课改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形成知识网络。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好题再现活动1:走进中考多媒体展示:【共圆中国梦想,创造出彩人生】材料一:国家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19877dfad6195f302ba654.png)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思想,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及我国小康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以及模范人物名言警句、理想及实现过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数据和事例比较思考,理解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三步走”战略教学难点:我国小康水平现状四、教法⑴为了让学生理解理想的不同,我采用事例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⑵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小康水平,我采用事例法、列数据法、归纳法等方法让同学排疑、解惑。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学法(1)归纳法:在课堂中,就一些成功人士理想实现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属于哪种理想,总结出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自主探究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事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3f6674058f5f61fb73666a1.png)
老师找的恰当不恰当?
l 1、人生理想可以分几类? l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l 3、为实现这一理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为
哪“三步走”? l4、现在, “三步走”的目标完成的如何? l 5、十六大又提出怎样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共
同理想的关系怎样?
; 不饱满:干~|~谷|没牙~嘴儿|车带~了|乒乓球~了。由石油分馏或裂化等得到。(军队、机关、企业等)编制以内的:~职工。 【彩旗】 cǎiqí名各种颜色的旗子:迎宾大道上~飘扬。【贬义词】biǎnyìcí名含有贬义的词,③(Cén)名姓。【表字】biǎozì名人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
1、115页同学的理想分别属于哪类理想? 2、116页邓小平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117页讨论 4、117页谈一谈 5、118页材料问题 6、举例说明党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校园中有哪些与和谐社会相违背的现象?
考考你
l 材料一: l
材料二: 表一、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项 人均国内生产总
目
值GDP
区
域
1978 1998年
年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东 1765 9522元 东部是西 东部是Βιβλιοθήκη 部元部的1.5 西部的
西 1349. 4031
倍
4倍
部 8元
表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城镇
2004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
9422元
农村
2936元
城乡差距
1983年为 1.82:1 2004年为 3.2:1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 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 生活。 ———— 俄国作家 托尔斯泰·
鲁教版思品九年《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鲁教版思品九年《共同描绘美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0c42aed9700abb68a982fb63.png)
• 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 脱离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失 去社会意义。 •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 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 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鲁迅
学医强国
从文醒国
思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中国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世界平均 1980年 220 10390 13030 4860 11150 2540 1990年 320 26400 23560 11730 19800 4090
(单位:美元)
1995年 520 3972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1、鲁迅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 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 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国家的 现代化建设中去。
2、当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发生矛 盾时,应该怎样做?
个人理想要服从共同理想,必要时要 牺牲个人理想以实现共同理想。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 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 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 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2007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才接近2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30多位。
1999年 780 32030 31910 24150 20140 5020
所谓“发展很不平 衡”,是指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不同群体 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 平差距还很大。
按上世纪中叶国家计委会同统计局和农业部制定的 小康基本标准衡量,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到2000年虽已 达到95.6%,但从地域看,除去市辖区外的2000多个县 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还有22个,居于温饱和小康的占 63.2%,居于小康和比较富裕的占13.7%,比较富裕 的仅占0.3%。另外,从人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 的占74.8%,但还有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到去年底, 全国有1800万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 人口1030万。
鲁教版思品九年《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1框)word教案
![鲁教版思品九年《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1框)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0c93c650e52ea551898c6.png)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导学案课前预习案设计引领教学的活动,同位交流,探讨以下问题1、你的理想是什么?2、我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课内探究案自主学习,探究以下问题1、人生理想分为哪几类?2、共同理想属于那种理想?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4、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5、当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6、为什么说实现共同理想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7、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8、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不同?9、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要求?10、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之时,我国是一幅怎样的美好蓝图?11、共同理想何时变为伟大的现实?合作探究1、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任务(3)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4)将会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A、(1)(2)(3) B、(2)(3)(4)C、(1)(3)(4) D、(1)(2)(3)(4)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经阶段(3)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A、(1)(2)(3)B、(2)(3)(4)C、(1)(2)(4)D、(1)(2)(3)(4)3、材料一:2008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检测结果。
他们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点,平均每年增加1.93点,按照这一比率来计算,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数高达96%,那样就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据报载:上海、北京、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走完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2/3的路程;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30%以上,走完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1/3的路程;全国尚有一半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15%。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4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1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4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1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教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3701710912a216147929a7.png)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点】
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教学难点】
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以教师讲授法为主,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最高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算一算:根据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20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
![思想品德: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课件(鲁教版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9fa2a1abed5b9f3f90f1cff.png)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展示自己预习成果
1、故事二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第十课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3、自告奋勇在黑板展示!(第一节115— 120页) 4、其他同学补充、更正。 5、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
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越来越好 婆媳和了家庭暖了,生活越来越好 孩子高了懂事多了,学习越来越好 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 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 哎……越来越好来……越来越好来…… 活的有精神人就不显老,该得到你就争 取要得到 越来越好来……越来越好,来……越来 越好,来…… 幸福的笑容天天挂眉梢,越来越好
老师找的恰当不恰当?
1、人生理想可以分几类?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3、为实现这一理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分为 哪“三步走”? 4、现在, “三步走”的目标完成的如何? 5、十六大又提出怎样的目标?这一目标与共 同理想的关系怎样?
1、115页同学的理想分别属于哪类理想? 2、116页邓小平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117页讨论 4、117页谈一谈
1978年 东部是西 部的1.5 倍
1998年 东部是 西部的 4倍
表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差距
2004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 城镇 农村 9422元 2936元 城乡差距 1983年为 1.82:1 2004年为 3.2:1
结合上述图表回答: (1)上述图表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上述图示说说你所在的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尚不如意的地方
5、118页材料问题
6、举例说明党和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校园中有哪些与和谐社会相违背的现象?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10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第二框 奋斗成就未来教案 鲁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10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第二框 奋斗成就未来教案 鲁](https://img.taocdn.com/s3/m/fde804cdee06eff9aff8072d.png)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难点
优良传统不能丢。
提炼课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
教法学法
指导
情境创设、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读等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
但是, 的基本国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4、目前的国际竞争情势如何?
5、实现共同理想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怎样理解?
二、优良传统不能丢
1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什么?
2、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当代青年要想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自己
的历史责任,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教师总结点拨,。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
学
过
程
3、目前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
4、21世纪的头20年的目标是什么?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哪些?
精神。我们只有从___、___和___做起,自觉磨炼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具体来说,就要做到:
在学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3•
6.(2014年某某市)2013年6月l8日全国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3月17日至18日,总书记在某某省某某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买效。(共12分)
【人物聚焦】某某省某某县焦裕禄纪念馆里,收藏的一套焦裕禄生前用过的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每位参观者无不驻足凝视,感慨万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说课稿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彭燕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思想,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及我国小康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与理想相关的名言警句以及模范人物名言警句、理想及实现过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引导我们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通过数据和事例比较思考,理解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三步走”战略
教学难点:我国小康水平现状
四、说教法
⑴为了让学生理解理想的不同,我采用事例法、讨论法进行教学。
⑵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小康水平,我采用事例法、列数据法、归纳法等方法让同学排疑、解惑。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1)归纳法:在课堂中,就一些成功人士理想实现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属于哪种理想,总结出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自主探究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事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条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种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理解并记忆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
4、板书设计
通过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板书:
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第一课时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理想分类:
2.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三步走”战略
2.我国的小康水平
5、练习、布置作业: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