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的借鉴意义!新加坡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国情,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本文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它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20世纪50年代,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

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到70年代,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

虽然,“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早已在美国提出,但并没有很有效地发挥出它的性质。

后来新加坡则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他们的国情,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本文,飙马商业地产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由来新加坡“邻里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的概念来源于新加坡政府1965推行并长期实施的组屋计划,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已成为新加坡城市名片的成功写照。

新加坡“邻里中心”主要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其主要功能为完善的商业、服务、娱乐等生活配套,其实质是购物中心。

同时,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新加坡政府根据新加坡社会文化情况进行长远考虑而构思和制定的精神内核: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基于这种既充满东方哲学与智慧又与西方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规划指导思想,使得“邻里中心”体现现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特征1、邻里中心以居住人群为中心,全部设施满足人们在家居附近寻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构成了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

苏州、徐州邻里中心资料(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

苏州、徐州邻里中心资料(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
8月,三官庙邻里中心投入使用。占地13亩,由3层主体用房、9层辅助用房构成,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一至二层为农贸市场业态,一层主要以活鱼、海鲜、肉类、活禽、熟食类为主;开放式摊位38个、半开放式摊位16个、封闭式摊位4个。二层以蔬菜、水果、豆制品、自产自销区、便民早餐区、糕点为主;开放式摊位42个、半开放式摊位24个、自产自销摊位6个。
邻里中心的业态配比:
从本质上说,邻里中心仍然是一个集成化的商业中心,但和大型ShoppingMall、超市以及商业街又有所不同,其功能定位上,需要以服务业为主导(占80%),其中又有40%-50%为餐饮部分,通过综合规划、统一管理向服务区域的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作为一种社区商业运作模式,它集合了诸多的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市场。其主要特征(优势)是:集中化和集约化,建立了企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业“小而散”的形态、打破了沿街为市的传统底商模式,而将这些商铺集中到住宅区中心,既解决了沿街底商与小区居民的矛盾,又为小区内外的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根据十余年发展下来的经验和积累,周边居住区居多的情况下,成熟后的案例比例趋近为:生活配套占65%,休闲娱乐占15%,社区服务占10%,健康文化占10%。总建筑面积3万㎡左右,生鲜菜场2000-2500㎡。
苏州邻里中心基本特征:
服务理念:以12项必备功能为基础,让顾客满意、经营者满意、政府满意“三满意”,服务内涵是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各层次。
物业形态:综合型大厦,层数大多为四层(新城大厦及贵都大厦)。
配置标准:按2万人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标准规划,2万人组团一般有5、6个住宅小区,辐射直径为0.5-1.5公里,面积按1000-1500m2/千人配置。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PPT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PPT
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运营管理:功能定位在先,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销售模式:三权分离,承诺投资回报的产权式商铺销售模式。 招商政策: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开发成本加物业费的低租金吸引经营者。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工业园邻里中心的业态组合规律特点 内向型业态比例
四大主要业态(超市,餐 饮,服务配套,美容)比例比 较均衡,经营面积都不会太大。 服务局限区域内居民
需要较多消费群体支撑的 业态比例较小,比如休闲业态。
服装(零售)经营商家个 数占比大(7%),但是平均 经营面积小(4.03%)
四、邻里中心的特征
新加坡邻里中心——发展历程
3. 21世纪模式
到了21世纪,新加坡开始通过新村模式的新城来发展组屋。这一时期采用的住区模式被称 为“21世纪模式”。榜鹅(Pung901)新镇是新加坡的2l世纪模式代表。
21世纪模式的新城结构看起来与之前 的开放网格结构模式很相似,采用的小规 模的住宅区模式沿袭了”棋盘式”结构中 将区块(Precinct)作为规划单元的做法。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社区商业的规划模式,在人口约6 000~8 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 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综上所述,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 主要功能是 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等,其实质是购物中心。
“棋盘式”结构的特征就是把区块(Precinct)作为规划的单元,区块的用地规模一般为4h㎡或2h ㎡.每个区块内有4~8栋公寓,可容纳400-800户住户。每个区块内有一个含有活动场地或者公园的区块 中心。区块作为新城规划结构的构成元素,通过对区块的组合形成更大的组织结构并联系不同等级的道路。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邻里商业中心——(商业)模式一、邻里商业中心的概述1.邻里中心的概念“邻里中心”这个最早引入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概念,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能够妥善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在美国、新加坡、我国苏州地区、南京、北京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邻里型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业态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

邻里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运作之后的2002年年底被注册为商标专利。

从此邻里中心便成了一种赢利的无形商品,进而被纳入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之中。

任何想使用“邻里中心”商标的开发企业或社区,都要付费。

相关资料:新加坡XXX将社区规划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第二类,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第三类,每~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

XXX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通俗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央。

XXX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Home by Home),根据社区物业的规模、类型和居住人口,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含社区文化娱乐、零售餐饮、图书馆、健身精选资料----------------------------体育、就业指导、老龄人举动中央、医疗保健等多种工程,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会合经营与管理。

就商业方面,设置35个商店、2个餐厅、1个超市、二个菜场、1~2台自动提款机。

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XXX、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剃头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央。

邻里中心中心商务功能经营规划设计模式

邻里中心中心商务功能经营规划设计模式

邻里中心中心商务功能经营规划设计模式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宙大家好!我来自苏州工业园区。

第一部分概况篇,第一部分苏州工业园区十年辉煌成果简介。

整个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最大的合作项目,1994年起动,位于苏州郊区京西湖畔,总的行政辖区三百万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是50万,计划吸引各种投资是一千亿美金,这是当时签约的情况。

总的来说有四个部分,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科学的规划,第二快速的经济发展三完善社区环境,四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优势。

这是一些分布图,快速的经济发展从94年到2003年整个工业园区的增长大家可以从这个图看到,进出口总额大家也可以看到,整个发展的趋势。

累计外资企业我们是1709家,累计合同外资是190.2亿美元,累计到账是180.9亿美元。

三完善的社区环境,这都是一些现场的。

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家示范区,总的计划占地面积60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是40%,独特优势主要是最高行政级别的政府支持,快速的物流通关体系,优质充足的人力资源,低成本的投资运作环境,精简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第二邻里中心的理念,这个是来源于新加坡,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为居民提供社会生活配套设施的,主要是商业地产,其性质类似于国内的购物中心。

新加坡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租和卖的过程中研究讨论,碰到的一些问题跟我们国内碰到的问题其实也是很相似的。

他们也是慢慢发展到区中心镇中心。

邻里中心的成功借鉴本土化。

1996年工业园区根据中新两国政府的协议,全面考察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情况后,结合开发区,97年我们建立了邻里中心管理有限公司,6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自我否定在开发建设管理方面形成中国式的邻里中心的完整独特经营管理模式。

六年来,我们根据周边商圈不同客户不同需求创新完善以人为本,保持12项必备功能,将商业和公益有机结合,完善和优化商用产业组合,努力实现顾客经营者政府三满意,从而得到了中新两国政府的一致肯定,邻里中心是借鉴新加坡管理经验成功典范之一。

新加坡_邻里中心_社区商业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_邻里中心_社区商业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TECHNOLOGY AND MARKETVol.18,No.8,20110引言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它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20世纪50年代,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

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到70年代,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

虽然,“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早已在美国提出,但并没有很有效地发挥出它的性质。

后来新加坡则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他们的国情,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因此,本文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1社区商业模式的内涵1.1社区商业的内涵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对社区概念的定义、解释差不多有100多种,最普遍意义上的社区是介于邻里和区域之间的社会实体。

城市社会学家帕克(1987)认为:“社区一词是指许多个人、家庭、团体以及习俗、制度组合在同一地区之内,并在这种共同组合形式中形成的种种联系”。

国内学者张鸿雁(2000)则认为“社区是由建筑结合起来的并由居住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

从以上的定义出发,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的,其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种类、服务的商圈范围等方面都界于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

社区商业的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

定义
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 先进理念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 建设,不是“社区内的商业”, 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
混合的功能,叠合的姿态,多区联动, 邻里互补,属于大规模社区的配套公
共服务设施。
多个社区联合起来,是面向社区的 便民服务中心,集约服务的商业综
合体。
案例
苏州工业园、杜邦工业园,油 田工业园,大明工业园
铺位差异性影响销售难度的程度比较明显; 未出租的商铺销售难度较大,特别是大铺; 销售难度较大,售价与租金之间产生的收益回报低难以达到 投资者期望; 中、长期收益难以稳定; 后期经营管理难度较大,严重损坏商业形象与公司长期发展; 各类手续复杂,易产生纠纷,影响公司品牌。
诊疗所及牙医、 面包店、文具 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 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 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典 型的邻里中心包含35个商店、 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 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普通日用商店和餐厅
5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中国邻里中心分类
类型 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花园城郊邻里中心
居住小区邻里中心
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运营管理:功能定位在先,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销售模式:三权分离,承诺投资回报的产权式商铺销售模式。 招商政策: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开发成本加物业费的低租金吸引经营者。
4
二、邻里中心的分类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分类
商业分级
新镇中心
邻里中心
邻区商店
配置标准
40000—60000套住户, 6000—8000套住户,按1.27m2 1000—1200套住户,按

关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的思考

关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的思考

关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的思考摘要:“邻里中心”——作为一个从新加坡舶来的概念,首先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被实践并且广泛应用开来。

然而,这种较为新颖的社区商业模式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缺陷与弊端。

本文以苏州园区的贵都邻里中心为例,通过一定的调查与感受,把邻里中心模式与较为传统的沿街底商模式进行一定的对比,在烘托邻里中心优势的同时挖掘苏州邻里中心存在的一些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关于未来苏州邻里中心发展方向的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 社区商业、邻里中心、沿街底商、亲和力、传统文脉1.邻里中心概述: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它摈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区内的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的社区、大的组团”进行统一的功能定位后开发建设的。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正朝着,在集约化、社区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邻里中心必然是未来社区商业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2.苏州园区邻里中心调查: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的时候打算在26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规划了17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承担0.5公里的服务半径,约有0.6——0.8万多户(2——3万居民)。

本文以贵都邻里中心作为对象进行一定的调查。

贵都邻里中心位于园区的中新路,毗邻印象城和中央公园,周围小河萦绕、环境优美。

而且交通极为便捷。

大厦高四层,建筑面积大约一万平方米。

在功能设置上,贵都邻里中心在保证邻里中心基础商业——超市、药店、银行、书店、餐饮、文体等方面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商务办公个性项目。

众多贸易、物流、财务服务等公司都争相入驻。

这使得贵都邻里中心的功能被进一步完善。

(a).优势调查:我在贵都邻里中心随机问了二十来个消费者几个关于邻里中心的问题,普遍反映出了它功能齐全的特点,有一位大妈说的好,从前出门办几件事要事先筹划好“路线”,以免在几个街区中来回穿梭,多走冤枉路。

邻里中心模式

邻里中心模式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内城市不断发展,区域空间不断扩大,新兴居住区与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意味着其离市级商业中心越来越远。

这种情形,促使了一些零散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出现,这些商业多由底层住宅改造而成,狭义上的社区商业初步形成。

随着城市居民大量向郊区迁移,这类专门为郊区新建居住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开始迅猛发展。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社区商业也迅速实现了发展和转型。

一社区商业的几种发展模式从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及目前城市发展进程的趋势来看,社区商业应该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在国外社区商业占到60%-70%的比例,是城市商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邻里型商业是国际社区商业模式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其在模式上更趋向于邻里型购物中心概念,规模通常在3000-10000平方米,服务3公里半径内的居民日常消费。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这种邻里购物中心,在服务半径上小于社区商业。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也是国际公认较为成熟的社区商业模式之一。

该模式出现于1970年,新加坡按出于城市扩张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土地按照区域进行开发,并为每6000-8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包含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其他店铺。

该中心因能够妥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一些问题而引发国际关注。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

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1997年,苏州成立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参照新加坡发展经验,开始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邻里中心。

以人为本的商业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的研究与建议(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资料)

以人为本的商业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的研究与建议(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资料)

以人为本的商业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的研究与建议苏州工业园作为中外合作开发区的成功典范,各方最为认可的说法就是“规划致胜”,坚持“两先两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规划建设经验,其次就是“亲商服务”,即政府为投资者设立专门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其实,在为企业生产、入驻、运营、物流等提供全程便利服务的同时,苏州工业园以建设工业新城为目标,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以人为本的优质环境塑造上,其中最为集中的体现,就是充分借鉴新加坡经验,在规划指导下大力推进“邻里中心”建设,通过完善、优质、一站式的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为园区大众住宅的居民提供全面的生活保障需求,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园区和工业新城。

一、邻里中心的定义与基本特征“邻里中心”,是新加坡的一个社区服务概念,是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简单地说,邻里中心就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区发展的一站式商业服务中心。

它摈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不是社区内的零散商铺,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被誉为‘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统一规划、有序发展、均匀分布是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发展理念。

15年前的苏州工业园区在26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规划了17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承担为半径0.5平方公里的0.6—1万多户、2--3万居民服务的功能,在地块较小的居住区域另设4 个邻里小中心。

邻里中心的区域性服务特征,决定了其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

科学的规划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实现了便民服务与区容区貌的高度统一。

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是邻里中心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它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12项基本功能为服务的基础,如超市、银行、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店、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等,并根据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不断完善各层次服务功能,实现商业服务与社会公益服务的有机结合,达到消费者满意、经营者满意及政府满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通用课件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简析通用课件

05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某社区邻里中心
定位明确
该邻里中心立足于服务周边社区,以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服 务为主,如超市、菜场、儿童游乐设施等。
精细化运营
该中心对每个商铺的选址、招商都经过精心策划,确保满足周边居 民的实际需求。
构建社区文化
通过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加强与周边居民的互动,提升居民的归属 感。
便利性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以便利店、超市等基本商业服务为主, 能够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和服务体验。
综合性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涵盖了多种商业服务,包括基本的商业 服务、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服务,能够满足居民多元 化的生活需求。
人性化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注重人性化的服务和体验,能够为居民 提供舒适、温馨的购物和服务环境。
它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以便利店、超市、餐饮店、药店、美容美发店等各类商业 服务为主体,同时提供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服务,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 业平台。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类型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邻里中心商业模式可以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 综合型:规模较大,涵盖了多种商业服务,包 括餐饮、药店、美容美发等,同时提供文化、娱 乐、休闲等多种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的生活需 求。
02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
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优越的地理位置
邻里中心地理位置应位于周边居 民聚集区,方便居民购物和日常 生活需求。
良好的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包括便捷的交通、良好 的商业氛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 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经营理念和品牌形象
独特的经营理念
邻里中心应具备独特的经营理念,关注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打造具有社区特 色的消费体验。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二)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报告(二)

引言概述: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是指在城市或社区内设置一个集合商店、娱乐设施、休闲区域和社区服务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促进社区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

正文内容:
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1.1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定义
1.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1.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意义
2.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内部构成
2.1商店及租户组成
2.2娱乐设施设置
2.3休闲区域规划
2.4社区服务设施的设置
3.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运营模式
3.1租赁管理模式
3.2运营管理模式
3.3客户服务管理模式
3.4营销策略及推广手段
4.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
4.1国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4.2国际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成功案例
5.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与挑战
5.1优势分析
5.2挑战分析
总结: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内部构成和运营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的优势和挑战。

未来,随着社区商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邻里中心商业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

邻里商业中心——(商业)模式一、邻里商业中心的概述1.邻里中心的概念“邻里中心”这个最早引入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概念,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能够妥善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在美国、新加坡、我国苏州地区、南京、北京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邻里型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业态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

邻里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运作之后的2002年年底被注册为商标专利。

从此邻里中心便成了一种赢利的无形商品,进而被纳入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之中。

任何想使用“邻里中心”商标的开发企业或社区,都要付费。

相关资料:新加坡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社区规划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第二类,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第三类,每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

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新镇中心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Home by Home),根据社区物业的规模、类型和居住人口,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含社区文化娱乐、零售餐饮、图书馆、健身体育、就业指导、老龄人活动中心、医疗保健等多种项目,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集中经营与管理。

就商业方面,设置35个商店、2个餐厅、1个超市、二个菜场、1~2台自动提款机。

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配置12个基本行业和业态业种,如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新华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邻里中心社区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下社区建设的热点之一。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其便利性、亲和力和社区凝聚力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邻里中心社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邻里中心社区模式的特点1. 多功能性:邻里中心社区通常包括社区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社区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便利。

2. 便利性:邻里中心社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3. 社交性:邻里中心社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空间和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可持续性:邻里中心社区注重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崇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邻里中心社区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用餐、娱乐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促进城市发展:邻里中心社区的建设为城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吸引了更多人口和商业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4. 节约资源:邻里中心社区将各种服务设施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们的出行频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1. 多元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更多的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智能化:未来邻里中心社区将加大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居民体验。

4. 社区治理:未来邻里中心社区的治理将更加注重居民参与和自治,促进社区自治水平的提高,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正成为当下城市社区建设的主流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邻里中心社区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和优化,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未来的邻里中心社区能够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可持续化,并且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材料)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思考(研究邻里中心模式必备材料)

2007年,“优时”连锁社区商业服务品牌亮相南京,在万科光明城市、云河湾、拉德芳斯等小区内践行,其主要特点在于,几乎能想到的社区配套服务,在优时生活中心都可以通过刷卡解决。优时与邻里中心的商业理念类似,但在支撑人口上有所不同,优时主要针对小区内居民,服务范围小于邻里中心。
2009年,一种被称为优购邻里中心的社区商业模式在合肥落地,该模式也是借鉴新加坡经验,将必备生活业态和幼儿教育、娱乐设施、书店等集合,在业态上追求尽可能齐备,使之综合社区商业和大型商业中心的优势因素,成为服务社区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尽管也出现了不少特色商业街,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一些新的社区商业模式和理念开始被不断提出和引入中国。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邻里中心在苏州园区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除了引进品牌外,苏州邻里中心还发展出了邻里假日酒店、邻里生鲜和邻里1+1等自有品牌,并计划上市。
三 邻里中心模式可复制性思考
苏州邻里中心的发展,使得不少其他地区的社区商业都意欲模仿。而邻里中心方面似乎也很乐于复制,表示要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其他地区。
众所周知,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在区域规划和发展上沿用了新加坡的先进模式,17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邻里中心模式也来源于新加坡,对于邻里中心的成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在特殊土壤上开出的特殊的花朵。
邻里中心在园区的发展,与园区政府对区域商业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有关,邻里中心尽管走的是市场化道路,但其背后浓厚的政府背景,为其拿地、开发和运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因为园区将社区商业进行了统一规划,邻里中心作为区域内唯一的社区商业品牌才能得以顺利的全面开花。其在宿迁的落地发展,也依然离不开区域的“苏州工业园区色彩”。

崇贤新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创新发展模式与适应性探索

崇贤新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创新发展模式与适应性探索

崇贤新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创新发展模式与适应性探索摘要: 本文基于邻里中心的理念,从崇贤新城的定位、功能分区、交通系统、便利中心等各个角度,总结出邻里中心在新区规划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并结合崇贤新城邻里中心的规划和建造,详细分析了邻里中心思想在新区规划运行用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这也深刻揭示了邻里中心思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新城定位、功能分区以及便利中心的建设取得突破并对建立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崇贤新城;邻里中心;商业模式;发展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一体化发展,邻里中心思想逐渐从国外流传到国内,邻里中心思想在国内的发展使得我国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分布和功能定位不断优化提升,使得我国居民正在向着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文化整体环境的需求过渡。

下面本文就崇贤新城邻里中心的规划建造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邻里中心的理念,从管理模式、功能分区、对城市商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便利中心、商业发展模式定位等各个角度,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邻里中心思想应用于崇贤新城规划建造的设计理念。

1.崇贤新城邻里中心规划崇贤新城中心区块城市级配套设施较为充足,在进行邻里中心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邻里中心的主力客层集中在家庭消费和新城工作人员的日常消费特点进行分析,从交通工具来看,消费者到平时来到邻里中心,主要方式分别是步行和乘坐公交车,分别有41.0%和30.8%的消费者选择上述两种方式,这部分消费者主要是每个“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1-2公里以内)的新城居民。

因此考虑到城西片区用地相对较小,商业用地较为集中,规划考虑按1000m的服务半径布置邻里中心,集约、高效地服务于周边居民;考虑到崇贤新城东片区用地较大,商业用地分布较为均匀,规划考虑按500m的服务半径布置邻里中心,以更为方便、高效地服务于居民。

下图是崇贤新城三个邻里中心的主要服务社区,如下图所示:序号所在地块服务社区服务人口01 FG01-C2-03 杨家浜社区、沾架桥社区 3.6万及部分绕城以北居民02 FG10-C2-01 陆家桥社区、徐家浜社区、山西桥社区3.8万03 FG09-C2-02 星海社区、方马家塘社区 2.2万及部分绕城以北居民2.1 FG01-C2-03地块邻里中心规划建设(1)档次定位:中档商品为主。

邻里商业中心案例研究:方洲邻里中心、新加坡

邻里商业中心案例研究:方洲邻里中心、新加坡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以及 降低经营风险,少量商铺 带租约销售,同时开发商 同自持商业一起统一招商, 完善业态,形成良性循环;
自持 销售
为了便于统一经营管理以 及保证前期现金流的稳定, 商业大多数以自持为主, 通过招商品牌连锁商家 (KFC、华润万家超市 等),形成主力店吸引人 气,同时为可销售部分商 业溢价
邻里商业中心案例研究
邻里商业中心概述
基本情况:通常位于住宅聚集区,面积在1-3万平米之间,以购物、餐饮、 休闲娱乐及服务配套为主要业态组合
选址
>通常在非传统商业 区,接近交通要道和 中高档住宅集聚区、 周边人口密度较大;
>开放的物业建筑形 式,更加注重环境和 建筑风格的营造;
规模及档次
>面积一般在1~3万 平米之间;半开放形 态 ,并且至少有 2000平米以上的面 积是由全国性的连锁 专卖店使用;
>D、E、F、G区(餐饮区): 由几栋独立建筑组成,同B、 C区相临街店铺形成特色餐 饮内街。
特色餐饮 街
Code of this report 8
邻里型商业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方洲邻里中心-开发模式:自持部分商业,便于统一经营,少量商业带租 约销售,由开发商统一招商,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和保证现金流稳定
KPI总结
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标准化配置了“社区工作站、民众 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 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 体站”等七大类功能服务场所,满 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
开发模式可持续
为了便于统一经营管理,开发商自持 大部分商业,通过招商品牌连锁商家, 吸引人气提升溢价;为保证前期现金 流稳定,少量商铺带租约销售,由开 发商统一招商,实现滚动开发;

邻里中心专题研究报告5.6

邻里中心专题研究报告5.6

中央商务区 会展商务区 普通商务区
大型批发市场
批发主导型 商业功能区
批发市场园区 批发市场群 批发市场
中型批发市场 小型批发市场 高级批发市场 中级批发市场
物流主导型 商业功能区
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 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
Hale Waihona Puke 低级批发市场15按零售业制划分
业态 定义 选址 规模 商品结构 经营方式 服务功能 目标顾客
7
四、商业的发展趋势
一)聚集与扩散 1、城市空间拓展。从城市成因来看,聚集与扩散和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2、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商业的扩散是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大,原来集聚的消费的扩散而进行的平衡行为。在人口高度聚 集的区域,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集聚。 3、削弱的中间地带。大众商品销售趋向便利型、社区型商业街市,品牌企业、高档商品为了树立品牌,取向都市型商 业街市,特定的消费又有了专业特色街市,区域型的商业街市在城市空间发展变化中处于一个被削弱的中间地带。如果 不能聚集更多的商业企业,必将退为低一层次的商业街市。而在人口导入的区域,地方政府规划得当,则区域型商业街 市有可能发展成为都市型商业街市。 二)庞大化与细小化的趋势 1、超大型商业企业诞生。经济高度发展时期,超大型商业企业诞生是必然的趋势。 2、迷你型商业企业层出不穷。迷你型的商业企业具有投资小、收获快、转变经营项目迅速等优点,是商业中最细小、 最活跃的细胞。据统计,在我国商业企业构成中,小型商业约占93%,是吸纳大量就业机会的途径。
8
三)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同时销售的趋势 在现时的零售商业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有形商品的销售,而忽视无形商品的销售。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区域不是这 样,与我们观念不同的是:商业企业在销售某一实物商品同时,也把该商品的另一部分销售(售后)服务也出售给了消 费者;消费者在享用实物商品的同时也消费了无形商品,随着这种观念为人们的广泛接受,有形商品销售与无形商品销 售相组合。 四)智能化与人格化的趋势 1、智能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商业的运用。 2、商业人格化,指服务过程中更加人性化。 五)标准化与艺术化的倾向 1、商业标准化倾向充分体现在现代商业活动中。连锁超市在大中城市中遍地开花就是其杰作之一,统一的商场布置、 陈列着同样的商品、营业员穿着相同的衣装,连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是事先精心设计。 2、商业艺术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消费的行业。消费者有个性化服务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与个人直接有关的行业,如 服饰、餐饮、装潢用品等,商业的艺术倾向,是商业企业为了获得某一部分特定的消费者群的“肯定”而进行艺术化包 装的商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里中心-商业模式研究一、邻里商业中心的概述1.邻里中心概念“邻里中心”这个最早引入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概念,指在3000-6000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能够妥善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在美国、新加坡、我国苏州地区、南京、北京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邻里型购物中心。

社区商业业态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

邻里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成功运作之后的2002年年底被注册为商标专利。

从此邻里中心便成了一种赢利的无形商品,进而被纳入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之中。

任何想使用“邻里中心”商标的开发企业或社区,都要付费。

相关资料:新加坡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社区规划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每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第二类,每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第三类,每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用品商店和餐厅。

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新镇中心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

例如,新加坡的邻里中心(Home by Home),根据社区物业的规模、类型和居住人口,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和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含社区文化娱乐、零售餐饮、图书馆、健身体育、就业指导、老龄人活动中心、医疗保健等多种项目,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集中经营与管理。

就商业方面,设置35个商店、2个餐厅、1个超市、二个菜场、1~2台自动提款机。

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配置12个基本行业和业态业种,如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新华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

推荐13个行业和业态业种,如服装店、鞋店、礼品店、鲜花店、摄影店、音像制品店等。

2.邻里中心的特点1、规模适中——为社区或片区服务。

2、人性化——更有人情味,充分体现包容、宽容、谦和。

3、集中化——建立了企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

4、休闲性——以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主要服务功能。

5、有凝聚力——围合空间聚集人气、商气,使其不易分散和分流。

3.“邻里中心”的定位邻里中心均为与住宅分离的独立建筑,与小区开发总量的配套比例约为3%,区内其他地方不建路面店、宅下店。

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还实现了便民服务与区容区貌、城市交通、居住环境的高度统一。

邻里中心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即社区商业业态。

在新加坡,邻里中心的选址是均匀分布的,和普通商业中心必须建在有人气的地方不同,邻里中心大多都是创建在商业气氛还不够浓厚的新社区,依靠邻里中心的聚集效应,人气从无到有,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其要点是要“统一规划、有序发展”。

定位上不能仅仅将配套服务集中在一起,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统一规划、管理,使各业态间形成互动,同时发挥各自的品牌效应,例如,在社区生活的年轻人,周末可以选择到邻里中心吃到便捷的西式快餐,又能在中国移动营业厅缴费,还有健身馆、美容院、鲜花店、便民药店等服务配套,即使没有特别的目的性消费,也会时常来邻里中心逛逛,从而带动人气。

4.“邻里中心”的业态配比邻里中心的理念,在国内被引入的有苏州工业园区,北京易事达广场等,从本质上说,邻里中心仍然是一个集成化的商业中心,但和大型ShoppingMall、超市以及商业街又有所不同,其功能定位上,需要以服务业为主导(占80%),其中又有40%~50%为餐饮部分,通过综合规划、统一管理向服务区域的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同时,“邻里中心”又需要定位12项必备功能(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菜市场、社区门诊);并设置了推荐功能,如中介服务(法律、保险、旅游、家教、家政、房产)、礼品鲜花店、彩扩店、音像制品店、家居饰品店等等。

作为一种社区商业运作模式,它集合了诸多的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市场。

其主要特征(优势)是:集中化和集约化,建立了企业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新型社区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社区服务业“小而散”的形态、打破了沿街为市的传统底商模式,而将这些商铺集中到住宅区中心,既解决了沿街底商与小区居民的矛盾,又为小区内外的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5.邻里中心商业形态优势与传统沿街底商相比,邻里中心在社区商业形态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租金优势:租金水平是衡量一个商业体是否成功的直接标准,以湖东邻里中心为例,它的一楼租金一般在100~120元/m2/月,而同地段的沿街底商只有80~90元/m2/月,邻里中心商铺的价值远远大于沿街底商。

主力店优势:邻里生鲜、邻里超市可以算的上是邻里中心里小型的主力店,虽然其租金不高,但是起到很好的吸引人流的作用,而沿街底商因为都是散铺,没有人群的聚集效果。

主力店的存在也是邻里中心作为集中商业存在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业态布局:邻里中心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的比例大致是5:3:2,符合商业体业态的黄金比例,在功能布局上合理并且完善;而沿街底商在业态上一般没有同一的规划,其经营的效果也会偏差。

统一经营管理的优势:统一经营管理一方面创造了品牌,带来了可复制化的模式,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

这是“社区的商业”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服务于社区的商业”才能完成的任务。

6.“邻里中心”的开发及管理模式邻里中心的开发中,同样要用到很多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可以将部分的写字楼或酒店式公寓产品产权出售,另外针对商业部分,可选择全部持有出租或带租约出售等等,以保证前期现金流的稳定,另外,邻里中心要打造的更多是连锁及品牌效应,同时更加利于招商的进行,例如:招商合作伙伴以麦当劳、物美、柯达等,这些加盟商家本身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与邻里中心的品牌相叠加,将形成更强大前行优势。

在管理上,邻里中心理念追求从一开始就进行市场化运作,统一管理,将自身作为投资性产品运作,强调将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以前旧的观念认为投资者肯定是经营者,当投资者仅仅有钱却不会操作的时候,经营权应当交给邻里中心来运作,承诺投资者高于银行利率的回报,保证资产永远不会流失。

其关键因素仍然是:品牌化优势以及统一管理始终存在。

7.邻里中心与普通社区、区域购物中心的区别在社区楼盘的开发中,其每个靠近邻里中心的楼盘均能实现房价的上升,而楼盘的热销又带动了邻里中心的人气。

而对于现状社区沿街商业的配套,邻里中心能够通过加盟等形式与商家共享品牌,形成区域商圈,另外与菜市场及大超市,在业态定位上是具有差异化的,大超市虽然是生活一站式服务,但缺少洗衣、理发、邮局、银行、餐饮娱乐等更多的配套服务功能。

对于社区居民,从消费结构上尽可能做到多层次的需求,邻里中心是能够真正做到满足社区居民一站式购物需求的微型mall。

我国社区商业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商业主要是以历史形成的沿街商铺为载体,这种商业形式是自然形成的,缺乏统一规划,业态档次普遍较低,社区商业功能不全。

不过随着概念的明晰,也不断有人在各种场合提出重要性,更有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型的邻里商业这都表明,随着商业地产的逐渐成熟,社区商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虽然国内也出现了一大批特色商业街等项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多数仍旧是以服务社区为主要目的,特别是居住区的内部商业设施。

且国内的社区商业普遍还带有浓厚的住宅底商的特点,不是开发商持有物业,多半是“打碎了卖”的模式,属于各自为政、自负盈亏。

没有整体规划与引导,在一个社区能做成,另外一个社区或许就不成,形不成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借鉴意义。

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8.社区商业发展概述从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成熟经验及目前城市发展进程的趋势来看,社区商业应该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居民为服务对象的,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在国外社区商业占到60%-70%的比例,可以看出,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需要,这些服务具有综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是适合日常生活需求的。

因此,社区商业具有稳定的市场基础,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一个更大的发展。

现阶段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购物中心,这种商业形态特点关注得更多的是时尚,是品牌。

但作为社区商业消费者更多地关心的是它的便利性。

这就出现了误区,很多社区,尤其是高档社区在招商时就会出现的误区,即社区商业定位与社区定位画等号。

有的项目的体量与适合的定位明明是社区邻里商业,但是相关开发商觉得土,不让提“社区商业”这几个字,非要说高档与奢华等。

社区2-3万平米的持有商业是很好的社区商业用地,可是在招商中却出现误区:本土品牌不让进,国外好品牌还不愿进;招餐饮结果进来一家比萨店,平时外卖就要一百元左右的一块比萨,不符合人们日常频繁的消费,即使是高档社区,人们也不愿意把钱花在这样的店中。

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品牌早餐店与快餐店却被招商人员以“太土,和社区格调不搭配”为由拒绝。

在社区商业中,既有竞争也有机会。

社区商业发展到真正成熟还有待时日,不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区商业就像一块即将烘焙好的蛋糕,诱人但又烫人。

能否吃到吃好还要看把握的时机。

二、中国社区商业案例1.苏州工业园区的便民“邻里中心”1997年,以新加坡“邻里中心”为范本的“邻里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区被“克隆”,注册资金2亿9000万元人民币(5742万新元)。

自1998年园内第一座大厦开业至今,邻里中心摈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的弊端,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区内的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先进理念进行功能定位和开发建设。

邻里中心作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每个服务中心除了具备超市、银行、通讯、餐饮、洗衣店、美容美发、药店、文化用品、维修店、文体中心、邻里生鲜、卫生服务中心12项基础功能外,还增加了德泰收费中心、看护中心和大众洗浴中心等8项辅助功能,使居民最多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邻里中心玲珑大厦2006年12月26日,由邻里中心自行投资5300万元建设的玲珑大厦落成开业。

该大厦是邻里中心自行建设开发的首次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