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并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广义上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其一是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其二是保存子孙后代发展的潜力。

4、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工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用途。

6、BOD和COD分别指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和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降低,达到水体的自净作用。

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水中藻类吸收利用的形式,因而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

一般来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米,300毫克/米,就可以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

9、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0、PM10是指飘尘微粒粒径小于10um长期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11、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12、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2、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3、水质标准:习惯上常把前一类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称作是指标准。

4、水质要求:把后一类由一些有影响的部门或单位建立的参考规定称为水质要求。

5、社会循环:指的是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这些经过使用后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混入了各种污染物质,它们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

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的污染分两类,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7、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8、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9、碱度:水的碱度是指水接受质子的能力。

10、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形成、可经煮沸而除去,故也称为“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形成,不受加热的影响,故又称“永久硬度”。

11、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12、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采用5d,20℃作为生化需氧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氧量。

BOD5量测定的标准条件,这样测得的生化需氧量记作BOD5.13、pH反映的是水的酸碱性强度。

14、常用的蒸发烘干温度为103~105℃。

15、同一废水中各种有机物质的相对组成没有变化,则 COD > BOD > OC16、如果同一废水的BOD5/COD>0.3,一般认为此种废水是适宜于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的。

比值越大,可生物处理性越强。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分类:A按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矿山废水B按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2.水质指标分类:(※不定项选择题)(1)物理性水质指标:A感官: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B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2)化学性水质指标:A 一般化学性: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B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C氧平衡:DO、COD、BOD、TOD;(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

①浑浊度:不溶性物体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②水中固体(蒸发残渣):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103~105℃时蒸发称“总固体”溶解固体:过滤后,取滤液103~105 ℃烘干后质量悬浮固体:过滤后,取滤渣103~105 ℃烘干后质量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

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600 ℃蒸发干燥后固体失去的重量;总固体=固定性固体+挥发性固体⑥化学需氧量(COD/COD Cr):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结果用氧的mg/L表示。

代表废水有机质总量。

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OC/COD Mn):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5: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20℃)≈总BOD的70%COD和BOD关系:COD Cr > BOD > COD MnBOD/ COD > 0.3 则适宜用生物化学处理⑨总有机碳(TOC):900-950℃,高温燃烧有机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常以碳表示(mg/L),应先去除无机碳的干扰(加酸)。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引言: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学科。

它涉及到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组成的分析和处理,旨在提高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本文档旨在提供环境工程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

一、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1.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范畴- 环境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环境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监测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传输与转化机理- 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的分类和应用二、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影响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措施2.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不同类型水体的污染特点和处理方法 -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3.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土壤污染的评价和监测方法- 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三、环境工程治理技术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的减排技术-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 水体污染的净化技术-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 废物管理和排放标准法律法规2. 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 国际环境保护政策和行动计划结论: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学科。

通过本文档的复习资料,读者可以重新回顾和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影响以及环境工程治理技术。

此外,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环境工程实践也非常重要。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深化对环境工程学的理解,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总要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总要

土壤中的污染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原油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1)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2)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 (3)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经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工业固体废物(废渣)”、“城市垃圾”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1)通过雨水的淋溶和地表径流的渗滤,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通过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空气;(3) 固体废弃物的存放和最终填埋处理占据大面积的土地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重点阐述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等。

(2)分离过程原理:主要阐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机理和基本设计计算理论。

(3)反应工程原理:主要阐述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设计理论等。

课程学习的目的:(1)系统、深入学习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原理(2)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量通量,单位为J/(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某组分的质量,成为该组分的质量通量,单位为kmol/(m2·s);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单位为N/m2。

总衡算:研究一个过程的总体规律而不涉及内部的详细情况;可以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物料平衡、能量转化与消耗、设备受力,以及管道内的平均流速、阻力损失等。

环境工程复习重点5篇

环境工程复习重点5篇

环境工程复习重点5篇第一篇:环境工程复习重点第1章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复习内容有污水与废水的区别、了解污水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与指标。

重点掌握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可生化性B/C。

熟悉TOD、TOC及与BOD等的关系、大肠菌群指数。

第2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掌握水体污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作用、氧垂曲线、水环境容量的标准定义。

重点熟悉2.4污水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例如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的定义,城市污水处理典型流程图等。

第2篇城市污水处理——是考试的主要内容,需要认真学懂。

第3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掌握格栅、(破碎机)、沉砂池和初沉池的类型、用途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位置。

掌握格栅、沉砂池(平流和曝气)和初沉池(平流、普通辐流式、竖流式和斜管沉淀池)的计算和设计。

理解并熟记沉淀的四种类型、斯托克斯公式、自由沉淀实验、平流理想沉淀池原理、斜管沉淀池的理论基础等。

第4章活性污泥法。

4.1全文了解,重点掌握活性污泥的形态、混合液、活性污泥的构成及作用、F/M、净化反应过程。

熟悉微生物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4.2 重点掌握BOD:N:P溶解氧含量、pH值范,污水系统的控制指标,如MLSS、MLVSS、沉降性能评定指标(SV与SVI)及其与回流比、污泥负荷的关系图,污泥龄、污泥负荷等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4.3 理解并掌握莫诺方程式,了解劳麦方程式。

4.4 熟悉各种曝气池的结构、运行方式、优缺点。

4.5 熟悉氧化沟、SBR等的结构、运行方式,特点及优缺点。

4.6 熟悉曝气的方法和作用,氧转移的影响因素;理解并掌握氧转移原理、转移速率和供气量计算。

4.7、4.8了解。

4.9 熟悉曝气池容积计算。

4.10 掌握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第5章生物膜法。

掌握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生物膜的老化问题、生物膜处理的主要特征。

其余内容为了解,重点了解有哪些生物膜处理技术及其相较特点。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

环境工程复习总结第一篇:环境工程复习总结《环境工程原理》一、知识点第一章1、环境、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与某个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总称。

环境污染:它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生存和人类生活条件的一种现象。

2、了解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从技术原理上的分类(隔离、分离、转化)各种环境净化与控制技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生物污染控制、面源与移动源污染防治技术。

隔离(扩散控制)、分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化学生物反应)隔离:是将污染物或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途径,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分离: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他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

转化: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第二章1.环境工程“三传”原理:传质、传热、动量传递2.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单位和2个辅助单位;物理单位间的换算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2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面角(球面度sr)物理单位间的换算(见课本22页)3.量纲;MLtT量纲体系;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量纲: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

MLtT量纲体系在SI中将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的量纲作为基本量纲,分别以M、L、t、T表示。

简称为MLtT量纲体系。

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特别是浓度各种表示方法之间的换算(见课本26页)4.衡算系统;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衡算系统:衡算的空间范围稳态系统: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非稳态系统: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

环境工程学复习

环境工程学复习

绪论1、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污染物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综合体。

(其他定义: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主体)而言,所有与主体相关的外界因素的总和即构成了该主体的环境。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或是因子进入系统,引起环境系统与功能发生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污染物质:是指在引入环境后,能对有用资源或人类健康、生物或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公害: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公众生活环境恶化,并引起人群大量发病或死亡的事件。

2、环境工程学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概述: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一.水的循环:(一)自然循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湖泊、河流等广大水面以及土壤表面、植物茎叶的水经蒸发和蒸腾作用形成水汽,上升到空中凝结成云,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作用下运移到各处。

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下来。

这些降落的水分,在陆地上分成两路流动:一路形成地表径流;另一路形成地下渗流。

与此同时,一部分水经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又进入大气圈中。

(二)社会循环:人类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后,经过使用后又排放出来,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

二.水的污染:(一)原因:自然污染(自然原因造成的)和人为污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分类:化学性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N、P含量高)、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一.水质指标:(一)杂质分类:悬浮物质(﹥10-3㎜)、溶解物质(﹤10-6㎜)和胶体物质。

836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836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836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一、环境工程学概述
1.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环境工程学是应用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原理,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的学科。

2. 环境工程学的任务:控制污染、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二、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1. 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种类、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控制技术。

2. 水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种类、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控制技术。

3.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污染物种类、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以及控制技术。

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

2. 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复垦技术和土地生态修复技术。

3. 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储量及利用现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矿山环境修复技术。

四、生态平衡与生态恢复
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2. 生态平衡的维持:生态平衡的原理、影响因素及维持方法。

3. 生态恢复:生态恢复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生态恢复的实践案例。

五、环境工程学的前沿领域和技术
1. 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废弃物分类与回收、废弃物焚烧与热解等。

3. 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4. 生态修复与环境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

环境工程学复习要点1.环境问题的分类:主要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物质,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等。

2.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质监测和调控、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处理和再利用等。

其中,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和生物分析,以评估水质的状况。

水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以提高水质。

3.空气污染控制:包括源头控制、排放控制和室内空气质量管理。

源头控制是通过减少或消除污染物排放源来控制空气污染。

排放控制是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如过滤、吸收、干燥等,处理废气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是通过合理的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维护室内空气的质量。

4.土壤保护:包括土壤污染评估、土壤修复和土壤保持。

土壤污染评估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土壤样本,确定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类型和浓度。

土壤修复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或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土壤保持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保持土壤的质量和生产力。

5.废物管理:包括废物分类、处理和处置。

废物分类是将废物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以便安全地进行处理和处置。

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无害或可利用的物质。

废物处置是将处理后的废物安全地储存或倾倒,以防止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6.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学旨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

7.环境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是环境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环境法规包括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和对环境保护的措施。

环境工程师需要遵守这些法规,并根据其要求进行项目规划和实施。

8.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建设项目、工业厂房和城市规划等。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1 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F/M最好控制在污泥生长曲线的哪个期,为什么最好控制在稳定器末期和衰亡期前期。

首先,如果控制在对数期,微生物活性太强,需要供给的营养物质也要充足,这就很容易导致出水指标超标。

同时对数期的微生物活性强,这容易导致活性污泥难以凝聚和沉降,无法泥水分离。

其次,如果控制在衰亡期,固然微生物吸附有机物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其分解有机物的活性很差,所以一旦时间过长,系统处理效果就会跟不上。

所以,权衡一下,一般我们为了获得较好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有得到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常把活性污泥控制在生长曲线的稳定期末期和衰亡期前期。

增长期生化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一般用于易处理废水,可缩短停留时间,反应构筑物体积小,投资少停滞期和衰退期反应速度慢,但降解底物较彻底,出水水质好,一般多用于硝化,反应构筑物体积大。

2 好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差别首先是生成的终极代谢产物不同,需要呼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厌氧呼吸则生成的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比如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等等;其次,参与反应的酶不同。

需氧呼吸最终需要将跨膜质子动力势在A TPase的作用下生成大量A TP,这其中还要一些电子传递连单元参与。

最后,产生的能量多少不同。

需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往往是厌氧呼吸的十几倍3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不同.好痒处理是由好痒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起作用的,而厌氧处理是由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起作用的。

(2)产物不同,好痒处理中,有机物被转化为CO2、H2O、NH3,或NO2—、NO3—、PO43—、SO42—等,产物基本无害,处理后废水无异臭。

厌氧处理中,有机物被转化为CH4、NH3、胺化物或氮气、H2S等,产物复杂,出水有异臭。

(3)反应速率不同,好痒处理由于有氧作为受氢体,有机物分解比较彻底,释放的能量多,故有机物转化速率快,在处理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短,设备体积小。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版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版

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完整版环境工程学期末复习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人为循环;水污染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水污染的分类: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2、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各种杂质根据其在水中的状态可分为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和电导率等。

化学性指标:pH、碱度、酸度、硬度、各种阳/阴离子、总含盐量和一般有机物质等;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有毒化学指标;DO、COD、BOD、TOD 等氧平衡指标。

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有机物质综合性指标是COD、BOD、OC。

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化,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BOD。

测定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碳氧化阶段,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也含有含氮有机物的氨化,此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生化需氧量La或BODu表示。

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所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生化需氧量LN或NOD。

生化需氧量的定义中只规定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在第一阶段生物氧化中,有机物的C变成CO2,N变成了NH3,他们都已无机化了,因此并不关心NH3继续氧化为NO2-和NO3-,然而对于一般的有机废水,消化过程大约在5-7天甚至10天以后才能显著展开,所以在5d的BOD测定中通常可以避免硝化细菌好氧的干扰。

标准BOD测定为什么选5天?因为5天的BOD消耗值基本达到70%左右,时间再长效果也不显著,而且没有时效性对于大多数有机物而言,生物好氧氧化经过20天大约能完成95~99%,经过5天只完成70%左右。

对于一般的有机废水,硝化过程大约在5~7天甚至10天以后才能显著展开,因此BOD5在的测定通常可以避免硝化细菌好氧的干扰。

K1(T)= K1(20)(1.047)(T-20)La(T)= La(20)(0.02T+0.6)如果同一废水中各种有机物质的相对组成没有变化,则三者之间的相应关系是CODBODOC。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学复习资料绪论1、环境(定义):广义:围绕着某一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客体)。

狭义: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2、“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环境工程学(定义):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即分。

它是一门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4、环境工程学的研究任务:环境工程学有着两个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家的损害。

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环境上程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体系。

它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技术和措施,而且研究受污染环境的修复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改革生产工艺,发展无废或少废的清洁生产系统,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与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这些都是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

6、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内容:(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1、我国水资源特点:?我国年降水量为61900 xl08m3左右,相当于全球陆地总降水量的5%、?地面水年径流量为27115 X 108m3左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六位。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均年径流量计,仅2100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存在着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

环境工程学重点

环境工程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环境的概念及认识就环境科学而言,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就是环境问题。

4、危险性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固体废物,它是指能引起疾病增加或导致死亡,如管理或处置不当会对人类及其他生物体产生近期或潜在危害的固体废物。

5、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6、固体废物: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7、减量化就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从“源头”上直接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和能源。

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优先措施。

8、资源化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创经济价值的方法。

9、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10、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11、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12、通过外力加压于松散的固体废物,以缩小其体积,使固体废物变得密实的操作简称为压实,又称为压缩。

13、固体废物的破碎: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使大块的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的过程。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量纲和无量纲准数:(P20)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量纲,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

无量纲准数是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

2、通量:(P26)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理量称为该物理量的通量。

通量是表示传递速率的重要物理量。

3、平均速度的涵义:(P26)平均速度按体积流量的相等的原则定义,单位时间内以平均速度流过截面的流体体积与按实际上具有速度分布时流过同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其定义式为u m =∫u ⅆA A A =q νA4、衡算系统:(P27)用于分析质量迁移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为衡算系统。

衡算系统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应按照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选取。

5、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P35)当物质和能量都能够穿越系统的边界时,该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6、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P45)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气体;不可压缩流体,流体体积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一般指液体。

7、边界层:(P58)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即边界层。

8、边界层分离:(P62)在某些情况下,如物体表面曲率较大时,往往会出现边界层与固体壁面相脱离的现象。

此时壁面附近的流体将发生倒流并产生漩涡,导致流体能量大量损失,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

9、传热边界层:(P112)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域,称为传热边界层,也称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传质边界层:(P168)将壁面附近梯度较大的流体层称为传质边界层。

10、质量传递:(P155)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电场或磁场场强差等的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

11、主体流动:由于组分A 被溶剂吸收,使气相主体与相界面之间形成总压梯度,在梯度推动下,气相主体向界面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水中固体(蒸发残渣)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溶解固体:过滤后,取悬浮固体:过滤后,取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

挥发性固体量;总固体总固体<例题③总含盐量:④碱度:水接受质子的能力。

引起碱度的离子:HCO3「、CO32「、OH -(最主要)HSiO3「、H2BO3「、HPO42-等测定方法:中和滴定法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pH 8.3);甲基橙(变色范围pH 4.4)酚酞碱度(P):酚酞作指示剂,总碱度的一部分;甲基橙碱度(T):总碱度;碱度计算表1-3 (P23);注意:水样先加酚酞酸液滴定到变色(P)后加甲基橙继续滴定到变色时所用H +物质的量为M非T, T = P+M ;⑤硬度:由于能与肥皂作用生成沉淀和与水中某些阴离子化合生成水垢的二价金属离子(钙和镁离子)的存在而产生的。

多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

分为以下两种硬度: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受热煮沸除去。

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⑥化学需氧量(COD/COD Cr): 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结果用氧的mg/L表示。

代表废水有机质总量。

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OC/COD Mn ):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 4)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5 : 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20 C)~总BOD的70% COD 和BOD 关系:COD Cr > BOD > COD Mn BOD/ COD > 0.3 则适宜用生物化学处理⑨总有机碳(的二氧化碳量,扰(加酸)。

⑩总需氧量(的氧化物的需氧量。

3.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类标准(P37)对应适用区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级标准(P38),与地表水质标准对应关系。

§第五节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给水处理基本方法:常规工艺图1-11 (P56)原水7混凝7沉淀7过滤7消毒7饮用水2.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废水处理原则:A改革工艺,减少废物排放量,推进清洁生产;B 重复利用废水:中水回用;C回收有用物质;D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E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废水处理程度确定:A按水体水质要求;B按处理厂能达到的处理程度;C考虑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物理:物理作用,沉淀、过滤、超滤、反渗透等化学:化学反应,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电解、萃取、吹脱、吸附、离子交换、电渗吸等生物:生物化学作用,活性污泥、生物膜、生物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按处理程度:一级:去除大颗粒悬浮物;二级:去除溶解态和胶体态有机杂质;三级:(深度处理)营养物质和难降解有机物等习题1-3,1-10,1-20,1-21,1-22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一节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1.格栅、筛网和微滤机(1)格栅作用:去处水中粗大物质,保护处理厂的机械设备并防止管道的堵塞。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1•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分类:A按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矿山废水B按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1•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2•水质指标分类:(※不定项选择题)(1)物理性水质指标:A感官: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B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2)化学性水质指标:A 一般化学性: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B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C氧平衡:DO、COD、BOD、TOD ;(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

①浑浊度:不溶性物体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103〜105 C时蒸发称“总固体” 滤液103〜105 C烘干后质量滤渣103〜105 C烘干后质量(灼烧减重):600 C蒸发干燥后固体失去的重固定性固体 +挥发性固体溶解固体 +悬浮固体1-1( P20) >水体中所含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

TOC): 900-950 C,高温燃烧有机碳生成常以碳表示(mg/L),应先去除无机碳的干TOD ) : 900 C,有机物高温燃烧变成稳定表1-15 (P58)例1-7 (P58)气浮、蒸发、离心分离、精选文库⑵筛网作用:去处水中粗大物质,保护处理厂的机械设备并防止管道的堵塞(同上)。

分类:转鼓式,转盘式,震动筛。

(3)微滤机作用:截留细小悬浮物的筛网过滤装置。

2.沉沙池(1)原理:重力自由沉降。

(2)沉沙池分类: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3.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类型:①水旋分离设备:分为压力式水力旋流器,重力式水力旋流器;②器旋分离设备(离心机):分为常速离心机(包括低速离心机,中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又可分为转筒式离心机,盘式离心机和板式离心机。

§第二节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1.沉淀(1)沉淀理论基础四种基本类型: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①自由沉降: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

(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的初期沉降)②絮凝沉降:沉降过程中各颗粒之间能相互黏结,其尺寸、质量会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大,沉速亦随深度而增加。

(混凝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后期和二次沉淀池的初期沉降)③拥挤沉降(成层沉降):颗粒在水中的浓度较大时,各颗粒间相互靠近,在下沉过程种彼此受到周围颗粒作用力干扰,单颗粒相当位置不变,作为一个整体成层下降。

(高浊度水的沉淀以及二次沉淀池后期的沉降)④压缩沉降: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很高时会相互接触,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可将下层颗粒间的水挤压出界面,使颗粒群被压缩。

(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中或污泥浓缩池内)(2)理想沉淀池①沉淀池:在水处理工程中,通过颗粒沉降来分离去除悬浮物质的设备。

②理想沉淀池:A沉淀池中个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流速均相同;B 沉降过程中悬浮颗粒以等速下降,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的流速;C悬浮颗粒落到池底后不再浮起,就认为已被除去。

这样的沉淀池称为理想沉淀池。

③过流率(表面负荷):单位沉淀池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水量,用q o表示。

q o=Q/A④沉淀池原理:进入理想沉淀池的每个颗粒均具有随水流运动的水平分速以及垂直下沉的分速,其运动轨迹水沉淀池容积为V,表面积为A,进水流量为Q,因为u o t o=H , V=HA=Q t 0,所以u o= H/ t o= Q t o/A t o=Q/A⑤普通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⑥各种沉淀池的比较:P94表2-7(3)斜板斜管沉淀池①浅池沉降原理:理想沉淀池的公式u0= Q/A表明,如果水量A不变,则增大沉淀池面积A,就可减小uO,提高沉淀效率。

又因为t=H/ uO ,则在保持uO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有效水深H的减少,沉淀时间t就可按比例缩短,从而减小沉淀池体积。

因此,若将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 时就可处理与原来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这说明,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②构造:分为异向流,侧向流和同向流;③斜板斜管沉淀池处理效率计算:习题2-62.混凝(1)混凝:凝聚和絮凝统称为混凝。

凝聚:使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絮凝: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2)胶体结构:(掌握,能画出上部结构) P105图2-35(3)胶体脱稳机理: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

(4)常用混凝剂:铁盐、铝盐;常用铁盐混凝剂: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

常用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 )3.澄清(1)原理: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态的泥渣。

当水中杂质颗粒与混凝剂作用而形成微小絮凝体后,一旦在运动中与相对巨大的悬浮泥渣接触碰撞,就会吸附在泥渣颗粒表面而被迅速除去。

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接触絮凝作用。

因此,保持悬浮状态的,浓度稳定且均匀分布的泥渣区就称为决定澄清处理效果的关键。

(2)类型: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4.过滤(1)过滤机理:阻力截留,重力沉降,接触絮凝;(2)过滤工艺包括两个阶段:过滤和反洗;(3)常用滤料:石英砂、无烟煤、陶粒、高炉渣、天然矿石以及聚苯乙烯球塑料纤维球等。

单层滤池通常以石英砂为滤料。

5.气浮精选文库向下倾斜的直线。

沉速U>=U0的颗粒可全部被除去;U<U0 的颗粒只能部分被除去,视该颗粒进入沉淀池时的位置距池底深度而定。

设沉速u=U1,池深为H,进入池时距离池底h,于是颗粒被去除的比例为h/H或者U1/U0。

如果射流气浮;(4)气浮法的优点:处理效率高;占地少;生成的污泥比较干燥,表面刮泥方便;由于曝气,增加了水中溶解氧,对后续生化处理有利。

缺点是电耗较大,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量增加,易堵塞,浮渣怕较大风雨的袭击。

§第三节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1水的软化和除盐(1)⑵⑶法;⑷蒸馏法等;2.离子交换法(1)实质: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它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利用该反应去除水中金属离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能指标:交联度,酸碱性,子交换选择性,交换容量等。

(3)树脂的交联度:树脂在合成时采用的交联剂(如二乙烯苯)的用量,影响树脂分子的交联度。

交联度搞的树脂孔隙率较低,密度较大,离子扩散速度较低,相对半径较大的离子的交换量较小;浸泡在水中时,溶涨性较低,比较稳定,不易碎裂。

(4)离子交换选择性:水中例子所带电荷越多 (原子价越高),越易被树脂交换;同价离子的原子序数越大,越易被交换。

(5)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步骤:交换,反洗,再生,清洗。

(6)分类:分为固定床和连续床两大类。

3.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重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分离去除的方法。

(1)吸附:相界面上物质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的现象;(2)吸附剂:有吸附能力的多孔固体;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3)吸附类型:物理吸附:分子间力一范德华力;化学吸附:化学键力,吸附热较大,选择性;(4)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下,活性炭与被处理的水接触并达到平衡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活性炭吸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