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心得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
从本案的病机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气郁勃于内, 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 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 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淤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整理课件
2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
整理课件
3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紫苏
陈笑夫经验:紫苏叶,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作为发散药之外, 还偏重于用来治疗某些腹泻(相当于过敏性结肠炎),而收良效。这 种腹泻,在急性发病后,往往余“毒”未清,常因饮食不节,反复发 作。迁延日久,遂致酿成慢性。该药的适应范围:主要是病人有可追 忆的食物过敏史,并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过程。引起发病的食物, 主要是海产品中的虾、蟹、蛤类及某些鱼。急性发病是,肠鸣、腹痛、 腹泻、呕吐,并有恶寒发热等。重用紫苏叶(带茎)30g,配陈皮10g, 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六曲10g,炒苍术10g,姜川朴10g,干 姜5g。此方应用一两剂即获显效。但治疗必须彻底,方可免于导致慢 性。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可)
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暴怒 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咳逆无汗。查 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目疾六经辨 证大法: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闭 塞所致,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之 表,即起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今证见寒战无汗,禀赋 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迳与麻黄汤一剂令服。
张琪经验:桂枝是张老治发热常用之药。《伤寒论》虽有“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之禁,但张老在临床并未囿于此说,治疗发热已入里内伏 少阳时,与柴胡配伍,共奏疏解透达之功;与生石膏配伍,则无性温 助热之虑,因此常用获微汗出而愈之效。尤其对发热有肢节烦痛者, 柴桂合用其效尤佳。若挟有痰浊温邪者,桂枝用之更宜。因为痰浊湿 邪属阴,非阳不化,故用桂枝温阳行气,以助祛温化浊、豁痰散结。 因同时伍用清热之剂,故大可不必担心“阳盛则毙”。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裘沛然用药经验心得

裘沛然用药经验心得

裘沛然用药经验心得
裘沛然是一位知名的中医药师,他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多年,对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尤其在中药的用药经验方面得到广泛的认可。

首先,裘沛然认为,在选择中药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因为不同的人群对中药的反应有所不同,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他强调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必须全面评估中药的功效和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使用中药时根据阶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等。

其次,裘沛然强调了中药的组方设计,他认为,药方不应盲目增加药材的种类和数量,应遵循中医的法则,如四气调和、五味调和、六味调和等,以及减少毒性物质的使用。

同时,他认为,中药的配伍必须根据临床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应注意中药的配伍禁忌和相宜之法,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第三,裘沛然十分注重中药的煎煮方法和制作工艺,他认为,在煎药的过程中,应掌握熬药的时间和温度,不同的中药能够发挥不同的疗效,这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经验。

同时,他建议采用先煎后加、水煎软化等方法煎药,以提高中药的溶解度和药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裘沛然用药经验心得为我们提供了中药治疗方面的宝贵经验,他的临床应用经验指导了中医药师如何应对各种疾病,优化中药组方、提高中药煎法和制作工艺。

这既是对中医药学传承的体现,也是对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推动。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中药治疗各种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中医药心得体会(精选9篇)

中医药心得体会(精选9篇)

中医药心得体会(精选9篇)中医药心得体会篇1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走完了大一的第一学期。

此时此刻,回头看看走过这一学期所留下的脚印,想想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学期里学到了些什么,问问自己这一学期忙碌过吗,有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然而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只知道大学和初高中真的不一样,除了期中期末要考试之外可以说什么都不同,这个时候靠的全是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各个方面,而这个时候最离不开的就是学习方法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而利用这些时间和精力我们又可以做更多事,这也许就是所说的高效率吧!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大一上学期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虽然我们已经结束了对于它的学习,但是对学习方法地谈论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一、了解中医发展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的用药心得

名中医治疗五十一种疾病用药心得一,肝病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用与不用差别太大。

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是它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 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病人,大剂量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近年来,焦树德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药材市场上备受关注。

其具有降血脂、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效,成为许多人保健身体的首选。

在我长期服用焦树德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十个心得,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了解焦树德的药性。

焦树德的主要成分是焦炭,焦炭经过炼制后,具有温煦经脉、化痰散结的作用。

因此,焦树德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在选择使用焦树德前,我们需要对其药性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便根据自身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其次,选购正规的焦树德产品。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焦树德产品,但我们要选择正规可靠的品牌。

正规品牌会有明确的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购买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影响效果和健康。

第三,适合自己的用量。

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同,所需要的用量也不尽相同。

对于焦树德,初始用量可以从较低剂量开始,然后根据个人的反应逐渐调整。

首次服用焦树德时,建议先尝试小剂量,以观察身体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可适当调整剂量或咨询医生意见。

第四,注意焦树德的服用方法。

焦树德可以口服,也可以煮水饮用。

如果是口服,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提高药效。

用水煮服时,可以将焦树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左右,然后趁热饮用。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遵医嘱。

第五,坚持长期使用。

焦树德作为一种中药,其效果需要长期积累。

与西药不同,焦树德不宜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坚持长期使用,才能发现焦树德的真正功效。

第六,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焦树德虽然是天然中药,但仍然有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在服用焦树德的同时,我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获得专业建议。

第七,定期检测身体状况。

尽管焦树德有多种好处,但我们仍然需要定期进行身体状况检测。

特别是长期服用焦树德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治疗方案。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威灵仙儿科用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用于治疗小儿多种疾病。

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威灵仙配方药物已有数年,以下是我对威灵仙儿科用药的一些心得体会。

威灵仙儿科用药适用范围广泛。

威灵仙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发热、肺热痰喘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我常常将威灵仙配方作为基础用药,用于扶正固本,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威灵仙也可用于小儿夜啼、哭闹不宁、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威灵仙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调剂和应用,治疗效果确切。

在患儿服用威灵仙儿科用药时,我们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个体化调剂。

一般来说,威灵仙配方药物适合1个月到14岁的儿童,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我们需要减少剂量,同时密切观察其反应,以确保安全。

在使用威灵仙儿科用药时,需要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剂型,如颗粒剂、颗粒剂、液体剂等。

在具体使用威灵仙儿科用药时,我们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调剂,如增加或减少剂量,延长或缩短用药时间等。

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在用药期间的反应。

在患儿服用威灵仙儿科用药期间,我们需要观察患儿的体温、症状等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如果患儿在用药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等现象,应该立即停药并就医。

我们还需要记录患儿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等,方便以后的用药和病情判断。

威灵仙儿科用药作为中药,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威灵仙配方药物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常常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症状并恢复健康。

威灵仙儿科用药副作用小,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我们在使用威灵仙儿科用药时仍需谨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和观察,以确保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1) 复发性口疮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3、肉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可引火归元,此型口疮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有阴虚体征,治疗时在养阴解毒基础上加肉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5G,4、蜈蚣——曾治疗一例顽固口腔溃疡,局部溃烂严重,用清热敛疮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按毒瘀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加蜈蚣,皂角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药我也用来治疗臁疮,褥疮等。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乳腺增生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也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

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可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研细末吞服2月,复查,完全治愈。

6,二至配淫菟——这是4味药,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前2药养阴,后2药助阳,合用调冲任,据病人的阴阳偏盛偏衰,调整双方剂量,阴虚重用养阴,阳虚重用助阳。

壮腰健肾丸用药心得

壮腰健肾丸用药心得

壮腰健肾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尿频、遗精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壮腰健肾丸的用药心得:
1.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5 克(约 1 瓶盖),一日 2~3 次。

建议在饭前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2. 注意事项:在服用壮腰健肾丸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 适用人群:壮腰健肾丸适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尿频、遗精等症状的人群。

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用药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4. 配合治疗:壮腰健肾丸可以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肾亏腰痛的患者,可以同时服用补肾的中药;对于风湿骨痛的患者,可以同时服用祛风除湿的中药。

5. 疗程:壮腰健肾丸的疗程一般为 1~2 个月,但具体疗程应根据病情而定。

在服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壮腰健肾丸是一种具有壮腰健肾、祛风活络功效的中成药,但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

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编者按: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疑难病的诊治用药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本版从今起将其运用黄芪、水蛭、牛膝、三棱、鹿衔草、山楂、三七、益母草、黑木耳、豨莶草的经验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黄芪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味补气中药,几千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而且其作用不断有新的发现,所治病证也越来越多。

补气升阳用广效良关于黄芪之甘温补气升阳,《神农本草经》即有类似记载。

药理研究发现,其有类性激素作用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应用很广,也确有很好的疗效。

张学文应用黄芪几十年,体会到此药的补气作用和升阳作用非常显著,如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往往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补气疗虚主治久病元气虚损,身体羸弱之少气懒言,语言低弱,四肢疲乏,精神不振等。

此时常与人参等配伍。

古人认为,黄芪善补肌表气虚,人参善补五脏之气,两药合用,则内外表里气虚皆补,适用于元气虚损较重者。

如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均是参、芪并用,补力强劲。

补气健脾黄芪补气,尤长于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疲乏无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或泄泻者,炙黄芪配伍白术、茯苓、党参、山药等,有很好的益气健脾作用。

如古之名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等。

补气生血黄芪补气为主,而气血同源,故可用于气虚兼血虚之证,通过补气而生血。

适用于劳倦内伤之肌热面赤,脉洪大而虚或血虚头昏头晕者。

常配伍当归,如当归补血汤,也可配伍桂圆肉、鹿角胶、鸡血藤、阿胶等补血药。

补气摄血用于气虚不摄之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

常配伍人参、白术、桂圆肉、当归等,如归脾汤。

补气助阳气虚日久,常兼阳虚。

黄芪甘温,如配伍附子、肉桂等,可用于气阳两虚之证。

如再造散即益气助阳兼解表证之方,黄芪在方中可补元气,固肌表,助药势,有助于驱邪外出。

补气升阳黄芪补气,味薄而主升清,本身就有一定升提清阳作用,如配伍人参、白术、柴胡、升麻之品,则可升发脾胃清阳,主治中气下陷之久泄、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清阳下陷之证,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治疗小儿烦躁不安、多汗盗汗、干咳少痰、哮喘等症状。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多年来使用威灵仙治疗小儿疾病,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

首先,威灵仙适用于哪些疾病?根据临床经验,威灵仙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1. 烦躁不安、易惊、易醒,多汗盗汗等症状。

2. 干咳少痰、咳嗽伴有喘息声。

3. 肺部病变,如感冒引起的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其次,如何使用威灵仙?一般来说,威灵仙常用于口服或外敷,具体方法如下:
1. 口服:根据患儿年龄和体重,给予适量的威灵仙颗粒或胶囊。

一般来说,1岁以下儿童每次使用1-2粒,3-6岁儿童每次使用2-3粒,6岁以上儿童每次使用3-4粒。

可每
日2-3次口服,不宜连续服用超过7天。

2. 外敷:将适量的威灵仙颗粒加入开水中,待其冷却后,用清水稀释至适当浓度,
然后用棉球或纱布蘸取敷于患儿背部、足背等部位,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可连
续使用3-5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威灵仙使用前需要慎重考虑,有以下注意事项:
1. 威灵仙仅适用于上述疾病,不宜滥用或超量使用。

2. 由于威灵仙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出现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3. 患儿发热或体温偏高时,不建议使用威灵仙。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威灵仙。

综上所述,威灵仙是一种常用的儿科中药,在使用时应注意疾病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同时,也需要注意潜在的毒副作用和禁忌症。

在使用威灵仙治疗小儿疾病时,应遵医嘱使用,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中医用药心得体会篇一:中药心得体会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

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

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

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

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

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

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

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

服用中药工作总结

服用中药工作总结

服用中药工作总结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医学遗产,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选择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作为一名中药医生,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关于服用中药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选择合适的中药非常重要。

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药。

在进行中药治疗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病因、病机和患者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

其次,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药的服用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煎服、泡服、煮服等,需要根据药材的特点和药性来选择合适的服用方法。

同时,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避免与某些食物一起服用、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等。

另外,中药的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显现,患者需要坚持按时按量服用,不能
因为症状好转就随意停药。

同时,中药治疗也需要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面进行调理,比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总的来说,服用中药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中药医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的用药心得--任之堂主人

我的用药心得--任之堂主人

我的用药心得(作者:绿衣)一,肝病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

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

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6篇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1) 甲亢1,夏枯草,甲亢属肝郁化火的,夏枯草可以清肝火散郁结,颈前有结块的,它又能散结节,突眼症的,属肝旺,目为肝所主,它可清肝入目使之回窠,可见这是一个甲亢常用药。

肝风手抖的要用钩藤,白芍配伍。

2,鳖甲,甲亢以阴虚火旺为主症的,鳖甲可以清虚火,滋阴潜阳,纠正阴阳失调,另外鳖甲更善于软坚散结,对甲状腺肿大有良效。

3,龟板,甲亢一般是本虚标实,本虚里无不与阴虚密切相关,龟板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力强,质重善潜降,亦可补心疗心悸,对阴虚诸症皆疗效显著,与鳖甲合用,其效果力压群雄,远非其他养阴药所能及。

4,黄芪,久病气阴两虚,又每因阳旺而加重,亢奋之阳因生化,温动的作用太过,势必耗气伤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气虚症状,我用重剂黄芪(60以上),药理学认为,它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降低T3T4水平,在养阴的基础上,我多用之。

5,白僵蚕,肝火(亦可是虚火)灼津为痰,结于颈前,此痰为老痰顽痰,不易祛除,白僵蚕属虫类药,力大善于搜剔,故选之,也常联用海浮石化老痰,同时此药也可以软坚散结,故为首选。

6,白芥子,颈前肿块用白芥子化痰散结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药理学认为,它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正因如此,如果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用此药是不合适的,应引起注意。

西药治疗此病副作用很大,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有时后果严重,中医药在这里有很大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顺便提及一下,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少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具体原因很复杂,篇幅关系,不作详解。

体质性低血压1,鹿角胶,此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中精气亏乏,精不化气则元气不足,肝木缺乏肾水滋养则疏泄不及,升发无力,导致血压偏低,肝为阳脏,故以鹿角胶补精血,通督脉,振元阳,肾精得补则元气得生,肝木得补则疏泄升发得力,元阳得补则血压升高,为阴中求阳,需加熟地补阴。

中药材临床用药体会心得汇总

中药材临床用药体会心得汇总

中药材临床用药体会心得汇总大家我国的中医学源远流长。

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去看一下有关中药材临床用药体会心得汇总吧。

中药材临床用药体会心得汇总篇1 盗汗黄芩五味子,出冷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干。

水肿阳水乌药紫苏叶。

阴水水肿禄特科技肉桂粉与炮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获苓地骨皮防已。

头疼偏寒吴茱羌活,偏热黄菊花桑树叶,偏后脑勺吴萸乌药,偏额头白芍茯苓,偏两边荆只赤芍泽利 ,偏巅顶藁苯川牛膝,反复性头疼白附子白羌蚕全虫,头昏天麻钩藤,眼花枸杞黄菊花。

眼睛视力减低女贞刺莓遂仁肉,耳呜核桃仁枣肉金英子,鼻子堵苍耳子栀子露蜂房。

口苦口臭龙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获苓,口干风寒风热芦根茯苓、脾胃湿热熟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湿毒沙参生地黄。

伤阴霍山石斛麦冬天花粉,牙疼肾亏骨粹补细辛露蜂房,凤热牙疼竹子叶熟石膏生地黄莲。

咽喉疼痛实火牛蒡子山豆根(苗),虚热盐知母盐黄柏熟地黄。

喉干熟地黄枣肉鳖甲。

嗄声寒症乌药甜杏仁夏枯草,凤热蝉衣千张纸罗汉果。

肺阴虚梨子汁纯蜂蜜。

项强寒症桂枝茯苓。

风湿病吴萸抗风羌活。

破伤风针南星吴茱萸羌蚕。

肩背痛吴萸羌黄独活○四肢痛疼上臂桂枝吴萸桑枝、腿部独活川牛膝,四肢抽动大蜈蚣羌蚕地龙。

腿部肿疼川牛膝独法 ,手指麻胀稀莶草瓜络桑寄生、干咳寒症乌药苏叶与甜杏仁。

风寒风热桑树叶黄菊花橘梗。

湿痰法夏茯苓川朴、肾阴虚百合花甘草枇杷叶,痰浊干羌细辛五味子、肺痈苇茎鱼腥草根橘梗,久干咳百部草诃子。

喘促实喘寒症乌药甜杏仁苏子、风寒风热桑白皮柴胡银杏果,虚喘肺虚黄芪党参甘草五味子,肾亏蛤蚧禄特科技补骨脂。

咳血外感风寒邪在肺上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黄沙参,火灼山栀黄岑知母,风寒风热桑树叶芦根牛蒡子。

燥干咳甘草天冬百合花。

影响肝气郁结肝气郁金赤芍丹皮。

影响血络覆花沉香川芎,酒烟伤身葛花茜草根,骨脊痛阴虚火旺狗脊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

湿寒独活抗风赤芍,尾骶椎痛川牛膝菟丝子补骨脂,胸口痛阴虚内热栝蒌薤白、瘀滞白芍紅花郁金。

胸闷气短枳壳藿香川朴。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儿科用药心得
威灵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百合科花卉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威灵仙可用于治疗儿科疾病,如小儿发热、感冒、咳嗽、哮喘等。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我对威灵仙儿科用药有一些心得,现将其分享如下:
威灵仙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威灵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体内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在使用威灵仙治疗感冒时,可以将威
灵仙饮片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中冲服或加入食物中,每次一g,每日2-3次。

威灵仙还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威灵仙可以与葛根共同应用于小儿
感冒发热,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降低儿童的体温。

威灵仙还可以与川贝母一起
应用于小儿咳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缓解儿童的咳嗽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威灵仙虽然是一种中药,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中药的代谢能力较差,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因此
不宜使用威灵仙。

威灵仙的用药量和用药频率也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来确定,避免
使用过量或过频。

威灵仙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使用威灵仙治疗儿
童疾病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
使用,以增强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威灵仙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和有过敏史的儿童,应慎重使用。

我们应根据儿童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龙胆草用药心得

中药龙胆草用药心得

中药龙胆草用药心得
中药龙胆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其主要应用于治疗热毒病、热淋液、牙痛、痈肿等症状。

使用龙胆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热毒病:龙胆草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疗热毒病,如疮疡肿毒等症状。

2. 热淋液:龙胆草可以清热利湿,适用于治疗淋病、尿路感染等症状。

3. 牙痛:龙胆草可以凉血止血,适用于治疗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4. 痈肿:龙胆草可以消肿散结,适用于治疗痈肿疮疖等症状。

5. 使用方法:龙胆草可以制成汤剂、水煎剂、膏药等形式使用。

一般来说,每日剂量为10-15克左右。

总之,龙胆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材,但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病情,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龙胆草的禁忌症和副作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 1 -。

心得体会 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

心得体会 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

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我们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

接下来就跟着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吧。

中药临床用药心得总结篇1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

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获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羌活麻黄,偏前额白芷葛根,偏两侧荆只白芍泽利,偏巅顶藁苯牛膝,顽固性头痛白附子白羌蚕全蝎,头晕天麻钩藤,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覆盆子遂仁肉,耳鸣核桃枣肉金英子,鼻塞苍耳子辛夷露蜂房。

口苦龙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获苓,口渴风热芦根葛根、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热毒玄参生地。

伤阴石斛玉竹天花粉,牙痛肾虚骨粹补细辛露蜂房,凤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莲。

咽喉肿痛实火牛蒡子山豆根,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嗄声风寒麻黄杏仁甘草,凤热蝉衣千张纸胖大海。

肺阴虚梨汁蜂蜜。

项强风寒桂枝葛根。

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羌蚕。

肩痛羌活羌黄独活○四肢疼痛上肢桂枝羌活桑枝、下肢独活牛膝,四肢抽搐蜈蚣羌蚕。

膝部肿痛牛膝独法,手指麻胀稀莶草瓜络桑寄生、咳嗽风寒麻黄苏叶与杏仁。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法夏陈皮川朴、阴虚百合麦冬川贝,痰饮干羌细辛五味子、肺痈苇茎鱼腥草桔梗,久咳嗽百部诃子。

喘促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外感邪在肺上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玄参,火灼山栀子黄岑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

燥咳嗽麦冬天冬百合。

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

内伤血络覆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骨脊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

寒湿独活防风苍术,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胸痛虚寒栝蒌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香川朴。

心下硬块三棱莪术青皮。

肋痛寒热柴胡郁金,久刺痛丹参红花元胡木香、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留饮葶苈大枣。

肝痛川栋子合欢皮白芍、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板。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川断,外伤牛膝乳没,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与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

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有什么学习心得?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药学习心得及感悟范文【1】以前的我对于中药的认识,认为中药就是凉茶。

我出生于广东佛山的一个农村中,从小家里就有时常煲凉茶清热降火,所以一直误将凉茶作为中药的全部,但通过了对中药的学习,我知道了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通过了学习中药,使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让我懂得了许多处世为人的道理。

中药有它的起源和发展,同样地,人也有自己的出生和成长;中药有它具有明显地域性的优质药材,同样地,人也有自己具有明显地域性的高素质人才;中药要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受到炮制,同样地,人要根据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而进行专业的筛选受到不同的培训,受到教育;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中药有它自身不同的寒热温凉四性,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反应、收获的疗效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不同样的药材也有它相似的地方,人也一样,有自身不同的冷漠、热情、开朗、孤僻等性格,对于不同的人,关系不同,表现出来的也不大一样。

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肯定会像中药一样有着酸苦甘辛咸的人生路。

虽然人生有数不尽的辛酸咸苦,但是心中苦尽甘来的甜蜜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人生有它浮升的开心时刻,同样也有沉降的低落时段,所以必须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升降浮沉。

人的一生也要学习中药的配伍规律,有自己一个人单行的时候,有自己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事,但是时常需要学习麻黄和桂枝,相须行事,互相帮助。

有时候则需要像黄芪和茯苓一样,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合作行事。

而有时候却要用到相畏相杀的关系,降低一件事的负面影响。

还有时候绝对不能做一些会对别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的事,犹如中药配伍规律的相反,当然这是可以放止的。

中药的使用,需要有剂量和用法,用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药效。

心气虚寒用药心得

心气虚寒用药心得

心气虚寒用药心得
心气虚寒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手脚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

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是治疗心气虚寒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等,这些药物能够补气养血,温阳散寒。

此外,当心气虚寒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时,可以使用柴胡、茯苓等中药来调节心脾功能,缓解症状。

此外,饮食调理也是治疗心气虚寒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该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冷水果、冷饮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寒邪增加,使心气更加虚弱。

相反,温热的食物有助于燥湿寒,如生姜、大蒜、羊肉等,可以适量食用。

此外,患者还可以选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核桃、黑豆、红枣等,以起到补益心气的作用。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心气虚寒的症状。

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活血祛寒,增强心脏功能,对于心气虚寒的患者来说非常有益。

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最后,心气虚寒的治疗还应该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

因此,
建议患者在治疗心气虚寒时,应该积极寻求中医专家的指导,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心气虚寒是中医学常见的病症,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是治疗这种病症的重要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心气虚寒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肝病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

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

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

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阳虚,我喜欢用蜂房,它既能助阳,用能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用蜂房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一药三用。

肝为解毒器官,所以肝病病人用药不宜太大剂量,不宜用太多毒性药,以免加重肝负担。

时间关系,今天先写这些,此帖有几个原则,1效果不好不写;2未经实践不写;3有危险性及不良后果可能的不写。

二,阳痿早泄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养殖)2,枸杞,对房劳过度引起的精血不足比较适宜,古语有离家千里,勿服枸杞,说明它有强阳道之功。

虽然它的作用很平和,但却很实用,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

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羊食贪合,增欲望。

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几年前治疗一10年病史的病人,诸多治疗方法无效,我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

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

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

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

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5,蜈蚣,我个人认为不用辩证分型的有效药,一,精神忧郁引起的,它可以疏通肝络以起痿,二,脉络瘀阻(动脉硬化)引起,它可以化瘀通脉以起痿,三,蜈蚣本身也有强壮之功。

有一问题顺便提及一下,蜈蚣和枸杞开始时经过几例治疗发现,水煎的效果比吞服的好,原因至今未明,但为取效,一直就用水煎的方法至今。

6,滑石,早泄遗精用,可能有的朋友感觉很奇怪,是这样,早泄和遗精都属于尿窍闭,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以开尿窍而仅以涩精之品固精门,很容易越涩越不利,所以在用五味子,桑螵蛸,金樱子等涩药的基础上加一味滑石,取其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为用药之密。

此法还可以有效防止有轻微湿热的病人闭门留寇。

对于阳痿早泄病人,有一部分是因为精神压力等心理因素引起,此情况我一般以疏肝解郁为主,调补肝肾为辅。

对于房劳或手淫过度引起的病人,我常用阴阳双补的方法,意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视病人脉证而定具体配伍。

对于肥胖病人,多属于气虚阳虚,痰湿盛,所以就根据脉证多用补气补阳,化痰利湿为主,对于糖尿病病人和中老年人,其局部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此为原因和过程很复杂的肾虚兼脉络瘀阻,治疗当补肾与活血通络并用,如加蜈蚣,地龙等。

另外还有湿热下注等不再一一详解。

三,胃病1,枳实,胃痛或胁痛属气滞者,单独此一味就可以获效,我感觉它是行气药里效果最明显的。

本人几年前患胃痛,开始只是偶发,后来曾持续性,先以郁金,厚朴等效果不显,最后以枳实10G,于用药第2 日后,再未发作过,从此我治疗气滞胃痛必用此药,用于临床,通常都是1日见效。

如果病人脾虚腹胀作痛,需要加四君子以标本兼顾。

2,三七,胃痛属瘀血,痛处固定,夜重,脉涩,我首选为三七,个人感觉三七效果优于五灵脂蒲黄,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另外对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证属瘀血的更为适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

3,蒲公英,此药擅长治疗痈疡,能清胃消瘀,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如能用其根更妙。

辩证准确有药到病除之效。

4,穿山甲,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者,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中药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胜任,所以我用穿山甲,配伍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去旧生新,同时加白花蛇舌草解毒防癌。

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乌梅酸甘化阴,促进胃液分泌。

胃病的中医分型很复杂,也与肝胆脾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辩证准确方可下药,对寒热错杂的胃痛,可用甘草泻心汤,针对寒与热的偏盛,调节姜,连的剂量,对慢性溃疡,辩证基础上加补中之黄芪,生肌之白芨可愈。

等等等等。

不在详述。

有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需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许多中医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应该效仿学习。

四,贫血1,黄芪,根据气与血的关系,治疗由失血,胃病等原因引起的贫血,黄芪可以补气以生血,同时,气虚气不摄血引起的出血,黄芪还能补气摄血,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黄芪可以补脾以生血。

2,鹿角胶,用于再障性贫血,此病病位在骨髓,肾主骨生髓,髓生精,精化血,故用鹿角胶补肾精以化血,此为精血同源原理,治疗此病必须从此处下手,我曾治疗2例,配伍龟板胶,蚕沙等取得良好效果。

3,蚕沙,还是针对再障,龟鹿二仙胶是治疗再障的首选药,但很滋腻,不利于久服,而蚕沙可以补脾化湿,巧妙的解决了问题,用它的另一原因是蚕沙提取物经证实,对造血干细胞,粒单细胞,红系祖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增值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调节骨基质的修复,从而促进了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4,磁石(代赭石),缺铁性贫血言外之意就是体内缺铁,所以我们在治疗此病时,可以适当加点原料,比从食物获取要快多了,不妨试试。

5,何首乌,经治疗观察,在补血药中,它的效果要比当归好的多,几乎与阿胶不差上下,我在临床经常用到50G,它所含的卵磷脂是血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且又能促进造血,在治疗贫血时,它是我的必用药。

6,绿矾,钩虫病贫血的要药,治疗贫血不能只是补血那么简单的事,必须查明贫血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就像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单纯补血岂能行。

钩虫感染导致脾虚,脾虚血失其统反生湿热,加上钩虫繁殖排泄浊气而导致萎黄,治疗需要补脾虚,泻湿热,杀虫。

贫血可以有许多种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找到原因再对症治疗,这里需要我们辨病和辩证相结合,比如因为失血引起,我们要先治血症,慢性胃炎引起,我们要治胃病,等等,有一个方剂对贫血的症状效果很好,是人参养营汤,另外对于简单的贫血用食疗的方法也不错,比如猪肝,红枣等五,复发性口疮1,胡黄连,口疮属心脾积热,见多处溃烂,灼热而痛,口臭便干,此药为我的首选,起泻火化浊之用,临证也可以用泻心汤加减,也可以加蒲公英清热解毒,但个人感觉,此药作用十分强大。

2,细辛,疮家圣药,起收湿疗疮之用,又能止痛,但不适合虚火引起的口疮。

3,肉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口疮,可引火归元,此型口疮此愈彼起,反复发作,有阴虚体征,治疗时在养阴解毒基础上加肉桂收浮游之火是很必要的,一般我用5G,4,蜈蚣,曾治疗一例顽固口腔溃疡,局部溃烂严重,用清热敛疮等常规疗法效果不明显,后来我按毒瘀论治,在原方基础上加蜈蚣,皂角刺破瘀攻毒,很快的取得了效果,此药我也用来治疗臁疮,褥疮等。

5,黄芪,疮口久不愈合,遇劳加重,,伴脾虚之象,此类为黄芪特长,黄芪擅长托毒生肌,对虚弱而疮口不愈合的很适合,只是在剂量上要用重剂方可显效。

此病新病易治,久病较难,一般急性期或新病,清热解毒剂可见效,慢性而反复发作的多属虚,根据脉证或养阴,或补气对症治疗,对没有湿热瘀毒,单纯溃疡可以加白芨促进愈合,外用药,我喜欢用儿茶粉。

有烟酒嗜好,喜吃辛辣的要戒除避免之。

六,乳腺增生1,生麦芽,乳腺增生初期可能因情志所伤,引起肝气郁结而发病,久病也多因此加重或复发,生麦芽可以疏肝解郁,治疗肝气郁结,用它的另一原因是中药药理学证实它可以抑制催乳素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肝郁较重加柴胡,生麦芽我一般用100G。

小了无效。

2,白芥子,肝郁日久,化热生痰凝淤,形成结节,又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此结节恰恰就在皮里膜外,而白芥子又擅长消痰散结,岂能舍而不用。

3,穿山甲,此病结节多属痰淤互结,祛瘀药里,功居首位的当属此药,通乳大家都知道,更何况破瘀节,我经常遇到因劳动用力过度牵拉而引起乳痛发作的,我按外伤加土鳖虫祛瘀疗伤,至今为止,未见无效者。

如果有人闲穿山甲太贵,土鳖虫为最佳代替品。

4,白僵蚕,久病结节难消,应软坚散结,白僵蚕能化顽痰,散结节,通经络,与浙贝,海藻合用,对此病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

5,鳖甲,几年前曾治疗一个纤维化增生病人,当时考虑鳖甲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对此病也该有效,于是以此一味研细末吞服2月,后经西医检查,完全治愈。

6,二至配淫菟,这是4味药,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菟丝子,前2药养阴,后2药助阳,合用调冲任,根据病人的阴阳偏盛偏衰,调整双方剂量,阴虚重用养阴,阳虚重用助阳,此法是我治疗阴阳失调(内分泌紊乱)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此病也与阴阳失调(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此病及其常见,大家在治疗上也不会陌生,可能我的方法在高手面前只是班门弄斧,不敢再妄加描述。

七,尿路结石1,三金,这里的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是众所周知的化石排石药,提出来是为了不让大家忽视它,原理不讲了,都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