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精品】2010-2011大学语文(本)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副本
六、我的世界观
1.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 是社会进步上都是非常伟大的,请结合他这篇文 章谈谈你的体会。(确实伟大) 2.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因此 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你觉得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是否有得也有失?(得到的是主要的,失去的微 不足道) 3.自然科学家关心政治,也以追求真善美作为 自己的理想,这对科学研究有无副作用,是否浪 费精力和时间?文要学点理,理要学点文,这能 有什么益处?文、理能够渗透、互补么?(能)
2.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 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 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 度。
3.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 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 “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 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 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 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 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 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 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 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 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2.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A.娴熟论辩技巧。 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 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 悦诚服。 B.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 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C.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 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最新】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冯谖客孟尝君(王树基执笔)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
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第19章 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19章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E )。
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E.以上均正确2. 教材表19-18表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教材表19-18 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编号缓解日期终止观察日期结局生存时间/天1 2000.04.01 2000.09.06 复发1582 2001.11.05 2002.02.05 死亡913 2000.07.15 2000.12.10 复发1474 2001.05.20 2001.08.25 失访965 2002.09.03 2002.12.31 缓解119……………生存时间属删失数据的有(C)。
A.1号和3号B.1号和2号C.2号、4号和5号D.2号、3号和4号E.1号、2号和3号3.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4. Log-rank检验与Breslow检验相比,( B )。
A.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敏感B.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C.Breslow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D.两者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同样敏感E.两者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同样敏感5.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的风险函数之比(D)。
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不随时间改变E.视具体情况而定二、思考题1. 生存分析的主要用途及其统计学方法有哪些?答:生存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初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新生必备——大学生存法则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A:错B:对答案:B2.本课程共由心态篇、文明礼仪篇、生活安全篇和学业生涯规划篇等四个篇章组成。
A:对B:错答案:A3.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可能会担心对新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会担心处理不好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会担心没有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等A:错B:对答案:B4.《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著作。
A:错B:对答案:B5.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谈恋爱,否则就是失败的表现。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进入大学后,要正确面对曾经的辉煌与失败。
A:错B:对答案:B2.做好自己,大学可以是座整容院。
A:对B:错答案:A3.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A:错B:对答案:B4.从你们踏入大学那一刻开始,意味着你要必须要学会独立地去面对世界,应该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坚守成年人逻辑。
B:错答案:A5.辛苦高中三年,可以幸福一辈子,大学要不要学习无所谓。
A:对B:错答案:B6.大学的图书馆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A:错B:对答案:B7.以下不属于阳光心态的行为方式是()。
A:积极暗示B:光明思维C:消极颓废D:换位着想答案:C8.心态对我们的思维、言行都有导向和支配作用。
A:错B:对答案:B9.成人心态这一节里面,我们讲到作为大学生应独立思考、独立承担、独立生活。
A:错B:对答案:B10.腹有诗书可以气自华。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标准站姿要求不包括()。
A:腿并B:腰立C:头正D:胸挺答案:A2.自然大方的笑容是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的,但笑由心生才最打动人。
A:对答案:A3.打电话应注意的礼仪问题主要包括()。
A:不直接回答对方问话B:挂断电话时注意的礼貌用语C: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D:事先计划通话内容答案:BCD4.在通话结束时,一般应由接听电话的一方主动挂断。
但若与师长通话,无论由谁拨打,电话都应当由对方先挂断。
A:对B:错答案:B5.以下做法中遵循网络群聊礼仪的包括()。
医学统计学学习与实习题集
医学统计学学习与实习题集医学统计学学习与实习题集⽬录第四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7第六章总体均数的估计10第七章假设检验13第⼋章 t检验16第九章⽅差分析20第⼗章⼆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及其应⽤25第⼗⼀章2检验27第⼗⼆章秩和检验31第⼗三章双变量关联性分析35第⼗四章直线回归分析40第⼗五章⽣存分析43第四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思考与习题】⼀、思考题1.均数、中位数、⼏何均数的适⽤范围有何异同?2.同⼀资料的标准差是否⼀定⼩于均数?3.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的适⽤范围有何异同?4.正态分布有哪些基本特征?5.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分别适⽤于何种资料?⼆、案例辨析题某市抽样测定了15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清⽢油三酯(TG)含量(mmol/L),资料如下,据此资料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
0.23 0.84 1.16 1.39 1.64 1.76 1.89 2.04 2.18 2.280.34 0.85 1.24 1.39 1.68 1.78 1.91 2.05 2.21 2.290.49 0.86 1.25 1.41 1.70 1.79 1.91 2.06 2.21 2.300.57 0.87 1.30 1.41 1.71 1.81 1.91 2.06 2.21 2.300.62 0.91 1.30 1.43 1.71 1.82 1.92 2.06 2.22 2.320.62 0.95 1.33 1.44 1.71 1.83 1.93 2.10 2.24 2.330.65 0.96 1.33 1.47 1.72 1.83 1.94 2.10 2.24 2.350.67 0.99 1.34 1.53 1.73 1.83 1.96 2.10 2.25 2.360.68 1.04 1.35 1.56 1.74 1.84 1.97 2.12 2.25 2.360.71 1.08 1.35 1.58 1.74 1.84 1.98 2.14 2.25 2.370.71 1.08 1.36 1.58 1.74 1.86 2.00 2.15 2.25 2.380.72 1.09 1.36 1.58 1.75 1.87 2.01 2.15 2.26 2.390.78 1.14 1.37 1.60 1.75 1.87 2.01 2.15 2.27 2.390.80 1.15 1.39 1.60 1.75 1.88 2.02 2.16 2.27 2.400.80 1.16 1.39 1.61 1.75 1.89 2.03 2.17 2.28 2.41X=(mmol/L)计算结果为:集中趋势指标 1.6839离散程度指标0.5599S=(mmol/L)以上分析是否恰当,为什么?三、最佳选择题1.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 总体与样本B.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C.统计量与参数D.标准差与标准误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2. 描述⼀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平,宜选⽤的指标是A. CVB. 2SC. GD. SE. X3.数据分布类型⽆法确定时,描述集中趋势宜选⽤的指标是A.XB.MC.GD.S4.反映⼀组⾎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平,常选⽤的指标是 A. X B. M C. G D. R E. CV5. 以下资料类型中,适宜⽤均数与标准差进⾏统计描述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对称分布 D.正态分布 E.任意分布6. 当资料两端含有不确切值时,描述其变异度宜采⽤ A. R B.CV C. 2S D.SE.四分位数间距 7. CV 越⼤,表⽰ A.资料变异程度越⼤ B. 资料变异程度越⼩ C.均数越⼤ D. 样本含量越⼤ E.均数的代表性越好8. 正态分布曲线下( 2.58, 2.58)µσµσ-+范围内的⾯积(%)为 A .95 B .90 C .97.5E .99.59. 某地拟制定正常学龄前⼉童⾎铅值99%参考值范围,若正常学龄前⼉童⾎铅含量服从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宜采⽤ A .2.58X S + B .1lg lg lg ( 2.58)XX XS -+C . 4.84(mmol/L) 0.96(mmol/L)X S ,==D .1lg lg lg ( 2.32)XX XS -+E . 2.32X S + 四、综合分析题1.测定了176名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尿总砷含量(µg/L ),资料如下,0.0169 0.0262 0.3433 0.0505 0.2266 0.1690 0.0165 0.0356 0.0968 0.1628 0.0904 0.1059 0.05820.0211 0.0867 0.0318 0.0256 0.0267 0.1592 0.13640.0583 0.0275 0.2285 0.0246 0.0508 0.1076 0.0195 0.0400 0.06460.11090.0212 0.0164 0.1401 0.0646 0.0139 0.0377 0.0161 0.0121 0.0617 0.2686 0.0532 0.0724 0.1280 0.0143 0.0980 0.5678 0.0228 0.1279 0.0872 0.0675 0.0361 0.0680 0.0591 0.0821 0.1418 0.1051 0.0662 0.1033 0.11880.08870.0102 0.0154 0.1775 0.0223 0.0319 0.0986 0.1019 0.0419 0.0678 0.0347 0.0753 0.0532 0.0151 0.0219 0.11390.11240.0524 0.0290 0.0376 0.15100.1250 0.0339 0.0549 0.0974 0.0753 0.2902 0.0222 0.0204 0.1325 0.0462 0.3047 0.0464 0.1486 0.0271 0.3953 0.0288 0.1520 0.0559 0.1244 0.1264 0.0576 0.0112 0.0222 0.4085 0.1128 0.0463 0.1240 0.0226 0.0809 0.0371 0.0183 0.1430 0.0559 0.0353 0.1333 0.2383 0.0929 0.0209 0.2748 0.0189 0.4542 0.0782 0.0741 0.1460 0.1317 0.0456 0.0499 0.0317 0.0863 0.0505 0.2691 0.3570 0.0227 0.0392 0.0406 0.0596 0.0260 0.0906 0.1516 0.0695 0.0723 0.0389 0.0810 0.2326 0.0311 0.0174 0.0868 0.0516 0.0970 0.0372 0.0126 0.0678 0.2133 0.5265 0.4385 0.0357 0.3706 0.06210.2330 0.0947 0.1591 0.0636 0.1845 0.0445 0.0430 0.0236 0.04290.0134 0.5805 0.0600 0.0387 0.0392 0.0747 0.0470 0.0425 0.2218(1) 绘制频数分布图,简述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2) 计算适当的集中趋势指标。
六年级科学上册1[1].3.5单元_练习与实践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 一棵“顽强”的小树科学知识我知道(请把下列各题补充完整)1.植物在适应环境中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几个特性。
2.你研究植物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将采用__观察_、实验的方法。
我会观察探究请你回忆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进行下列活动。
我的问题是:我的猜想是:活动我会实践到自然界中找一找,其他植物生长时是不是也总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形表达出来。
(温馨提示:大树的枝叶四个方向都一样茂盛我会运用(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各题)1.假如水分和养分大致相同,高大丛林中的小树苗与山坡上的独树苗生长有无区别,为什么?答:山坡上的独树苗生长要茂盛得多,因为它能够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养料供植物生长。
2. 山顶上松树、沙漠里的草的根为什么长得很深?答:因为植物具有向水性,而在土层深处才有足够的水分,所以山顶上松树、沙漠里的草的根才长得很深。
3.人们播种时为什么不管种子的方向?答: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枝叶具有向光性,所以不管种子方向怎样,它们总是会无忧无虑的生长的。
2 从“南橘北枳”说起科学知识我知道(请把下列各题补充完整)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2. 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3.植物的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同时,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
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分布。
枳橘我会观察探究活动(一):请你观察上面的枳和橘的图,然后提出问题,做出大胆的猜测。
1.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本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后,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了呢?……2.猜测:可能是淮北阳光不足引起的;可能是淮北水分太少引起的;可能是淮北温度太低引起的;可能是淮北与淮南土壤不一样引起的;……活动(二):请你观察山坡上一般长着什么树,河边或低洼之处一般长着什么树,为什么植物要选择这样的生长环境?答:山坡上一般长着树叶比较小、需要水分不多的树,河边或低洼之处一般长着树叶比较大、需要水分较多的树,因为植物要选择这样的生长环境是要适应它的生长的需要。
必修第1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教材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类的健康服务ꎻ从否定的角度看ꎬ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
都属于无机盐ꎬ它们在饮料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ꎮ 运动员在运动中
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ꎬ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ꎬ或者被某些人用作
会大量出汗ꎬ出汗时人体会排出大量无机盐ꎬ所以要给他们补充无机
生物武器ꎬ将给人类带来灾难ꎮ
盐ꎮ 无机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ꎬ也是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
“ 真” 字指“ 真正” 的含义ꎻ从进化的视角看ꎬ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
化而来的ꎮ
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1) ✕ꎻ (2) √ꎻ (3) √ꎮ
2. Dꎮ
3.提示 根瘤菌是细菌ꎬ属原核生物ꎬ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ꎬ植
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ꎮ
拓展应用
2
高中生物 必修 1 ( 人教版)
1.提示 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ꎬ 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ꎬ即新细胞是
老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ꎬ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ꎬ所以具有
统一性ꎮ 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ꎬ由于自然选择等ꎬ细胞出现
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ꎮ
(1) 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
2.提示
胞核ꎬ只有游离的 DNA 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ꎮ
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ꎬ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ꎮ
(3) 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ꎮ 例如ꎬ人体皮肤
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ꎬ这些不同的组织
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ꎮ
拓展应用
1.提示 可用学生已学过的植物或动物的分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进
含有大量的 Nꎮ
2.提示 细胞中有些元素含量很少ꎬ但是却有重要作用ꎬ如在玉米细胞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的生存受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含氧量、淡水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就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其中小肠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5、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6、肾单位是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 B )。
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2、下列器官内流动的血液,氧含量最高的是( B )。
A.右心室 B.主动脉 C.肺毛细血管 D.体毛细血管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D.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4、所谓贫血,主要是由于( A )。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 D )。
A.三个月恢复正常 B.造成终生的损失 C.对人体毫无影响 D.一个月可以恢复6、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 C )。
A.含氧和养料多的血 B.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少的血C.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D.动脉中流动的血7、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D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例是( D )。
A.神经细胞轴突细长,与传导冲动功能相适应B.血浆占血液总量的35%,与流动功能相适应C.红细胞成分以血红蛋白为主,与运氧的功能相适应D.心脏以心肌为主,与推动血液流动相适应9、下列结构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C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答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机器人和钟乳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
2.(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珊瑚虫才是生物。
(2)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有益于人类的一面! 1 利用噬菌体作为“抗生素”使用2 昆虫病毒作为农药可以杀死害虫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方面:1.部分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最常见的感冒病毒、乙肝病毒。
过去的天花病毒、狂犬病毒曾经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现在的艾滋病病毒(HIV)、伊波拉病毒等,更被人类视作新世纪的瘟疫。
2.许多病毒会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等,如烟草花叶病毒危害种烟业;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练习1.不能绝对分开。
例如,水圈中含有空气;岩石圈中有空气,也有水。
2.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3.花的生活需要一定的光、温度、水和无机盐。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光、温度、水和无机盐的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栽培花卉的要求,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各种条件。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探究1.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2.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反映真实情况。
练习1.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
土壤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土壤(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
生存分析课程设计
生存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生存函数、风险函数、累积风险函数等核心统计学量;2. 学会运用生存分析方法,对生存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及可视化;3. 掌握Kaplan-Meier估计、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生存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生存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绘图;2.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选择合适的生存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解释分析结果;3. 能够针对生存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存分析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生命现象的欲望;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统计学在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时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统计学知识,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生存分析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使他们在面对复杂数据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二、教学内容1. 生存分析基本概念:介绍生存数据的特点、生存时间和生存状态、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等;2. 生存数据描述性分析:阐述生存数据的收集、整理、可视化等方法,包括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中位生存时间等;3. Kaplan-Meier估计:介绍Kaplan-Meier估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及应用;4. Cox比例风险模型:讲解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5. 生存分析的软件应用:以常用统计软件为例,介绍生存分析的操作步骤和技巧;6.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运用生存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解释及结论提出。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组织,以教材中关于生存分析的相关章节为基础,分阶段、系统地开展教学。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后练习答案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想一想议一议P2竹是很少开花的植物,它们大部分时候地下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生殖。
竹鞭有节,节部有芽和退化的叶,并可生根。
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茎干并逐渐成竹。
竹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即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
开花后的竹林会大面积死去,而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会繁衍成新竹林。
由于有性生殖产生新竹林需要一个过程,在新旧竹林交替之际,以竹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会发生食物短缺,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
观察与思考P41.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2.例如,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草莓和匍匐茎节处可长出根,莲可利用地下茎繁殖,薄荷的匍匐根状茎节处可生出新根。
3.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的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练习P61.×∨2. D3.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甘薯是先育秧再扦插,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想一想议一议P9毛毛虫一般指蝶类的幼虫,它是由蝶类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毛毛虫经过若干次蜕皮后变为蛹,再由蛹羽化成蝴蝶(或蛾)。
观察与思考P101.2→5→4→1→3→6;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3.春蚕到死丝方尽来自李商隐的名篇-《无题》,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为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
像山那样思考课后练习及答案
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和万物之间的关系。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就要来临的拾遗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然而,在这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
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到它,而且,正是它使得这儿有别于其他地区。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
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和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从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
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
我们看见一只雌鹿一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一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
另外还有6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
第二十章生存分析实习指导(定)
第二十章生存分析[教学要求]了解:了解生存资料的特点和Cox模型的概念及应用。
熟悉:理解中位生存期的概念、生存曲线的特点及解释。
掌握:单因素生存曲线的K-M方法和中位生存期的计算;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及适用条件;Cox模型回归系数与RR的关系及模型适用条件。
[重点难点]第一节生存资料的特点生存时间往往不服从正态分布,且资料收集过程中会出现删失值的问题,故需要一些特殊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起始事件与终点事件终点事件(outcome event) 又称失效事件(failure event),它是指研究者所关心的特定结局,而起始事件是反映研究对象生存过程的起始特征的事件。
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由研究目的决定,必须在设计时就明确规定,并在研究期间严格遵守而不能随意改变。
二、生存时间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也称失效时间(failure time),它定义为终点事件与起始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常用符号t表示。
三、删失值基本概念:在随访研究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明确地观察到随访对象发生事先定义的终点事件,无法得知随访对象的确切生存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删失(censoring) 或终检,包含删失的数据称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 data)。
本章着重讨论右删失(right censoring),即从时间轴上看,终点事件发生在最后一次随访观察时刻的右方。
虽然删失数据的信息可以利用,但过多的删失很可能会带来分析结果的偏倚。
产生右删失的原因:1.随访对象失访或中途退出(withdraw)。
2.随访结束时对象仍存活。
3.治疗措施改变等。
第二节 生存率的估计估计生存率有两种非参数方法:用于大样本分组资料的寿命表法(life table method )和本节介绍的乘积极限法(product-limit method ),也称K-M 法,它既可用于小样本资料,也可用于大样本资料。
一、生存率的点估计 如数据中无删失,生存率可用下式计算:()t S t =时刻仍存活的观察例数总观察例数;如数据中有删失,则需分时段计算不同单位时间的生存概率i p (i =1,2,…,t ),然后利用概率乘法原理将i p 相乘得到t 时刻生存率,即:12()t S t p p p =⨯⨯⨯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16)七年级下册教材思考探究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示例:“两弹’元勋”这一部分最让我感动。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崇敬赞扬。
这一部分通过叙述邓稼先的生平,赞扬了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
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为名人,有时还会这样。
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
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 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结尾处作者引用儿时学到的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颂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三、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他还会这么走。
幼儿教育题库g七、案例分析及答案
七、案例分析1、《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时代应该是欢乐、和平、游戏、学习和生长的时代。
他们的未来应该在和谐和合作之中形成。
”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价值标准。
结合你的工作实例分析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2、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
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
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
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
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影响的作用?3、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
”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
”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
”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4、区域活动时,小朋友都在全神贯注的玩着,只听见“哇”的一声,随着哭声,只见点点倒在地上哭泣。
老师问是谁干的,旁边的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是阳阳!”老师生气地问:“阳阳,你为什么要欺负点点?”阳阳红着脸,很委屈的说:“我想玩她的小汽车,可点点就是不让我玩,也不给我汽车,我才推她的。
医学统计学(李晓松主编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附录 思考与练习95%答案
一、SPSS 基本功能SPSS基本功能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条图、直方图、饼图、线图、散点图等输出管理:对输出结果复制、编辑等描述性分析均数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与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FrequenciesDescriptivesExploreCrosstabs 统计资料的类型资料类型定量资料:用定量的方法获得的数值资料计数资料:按性质或类别分组后清点各组个数等级资料:半定量资料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正态分布两组均数比较单样本设计t检验配对设计t检验成组设计t检验三组及以上均数比较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偏态分布配对设计秩和检验单样本设计秩和检验成组设计秩和检验资料类型定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相对数总体率的估计假设检验u检验卡方检验4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正态分布等级资料偏态分布资料分布类型未知方差不齐,且不易变换达到齐性数据一端或两端不确定的资料1.参数检验:已知总体分布类型,对未知的总体参数做推断的假设检验方法。
故参数检验依赖于特定的分布类型,比较的是总体参数2.非参数检验: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不针对总体参数的检验方法。
故非参数检验对总体的分布类型不做任何要求,不受总体参数的影响,比较的是分布或分布位置。
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任何类型资料 参数检验➢ 优点:资料信息利用充分;检验效能较高 ➢ 缺点:对资料的要求高;适用范围有限 2.非参数检验➢ 优点: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资料 ➢ 缺点:检验效能低,易犯Ⅱ型错误 凡适合参数检验的资料,应首选参数检验对于符合参数检验条件者,采用非参数检验,其 检验效能低,易犯Ⅱ型错误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如果一个人喜欢分析、探索和理解事物,且个性独立,有智慧,你觉得下列哪个职业比较适合他?A、工程师B、会展社会师C、护士D、实验室研究员正确答案:D2、以下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方法的是A、注意“慎独”B、认真工作C、注重细节D、自我反省正确答案:A3、以下哪项不属于自我认知的方法?A、他人评价法B、心理测量法C、比较衡量法D、自省比较法正确答案:C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人格的特性?A、具体表现不受环境影响B、独特性C、稳定性D、持久性正确答案:A5、“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测试的是()A、自我效能感B、自我评价C、自信程度D、自我感觉正确答案:A6、下列关于价值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排序B、是人们在做选择和判断时所最为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C、价值观是非常主观的D、价值观是非常客观的正确答案:D7、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思绪和想法,正确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同理心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以下不属于后天培养方法的是A、换位思考B、主观臆断C、放下思维定式D、从难以相处的人身上学到东西正确答案:B8、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我认知的方法?A、心理测量法B、自省比较法C、他人评价法D、社会认可法正确答案:D9、生涯是以个人事业角色的发展为主轴,也包括了其他与工作相关的角色,包括学生、子女、父母、公民等涵盖人生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各种角色。
这体现了生涯的什么特性?A、独特性B、发展性C、综合性D、终身性正确答案:C10、如果拉面帅哥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他的兴趣类型是()。
A、实用型B、艺术型C、社会型D、研究型正确答案:A11、喜欢固定、有秩序的活动,喜欢组织和处理数据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类型中的哪一种?A、研究型B、实际型C、企业型D、传统型正确答案:D12、职业的特征不包括A、时代性B、技术性C、群体性D、经济性正确答案:C13、下列哪一种方法对改变自我效能感没有作用?A、勇于放弃不擅长的B、听听榜样的故事C、为自己创造成功体验D、增加亲身经历正确答案:A14、下列选项属于内职业生涯的是:A、小王工资每月8000元B、小王工作最近经常出差C、小王最近升职了D、小王工作三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正确答案:D15、以下哪个不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A、归属与爱的需求B、安全需求C、尊重需求D、社会需求正确答案:D16、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性格类型学的几维模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生》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人生》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课文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以及几种人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奋斗、劳作的情景,其实“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是为说理而设置的四种虚拟的情景,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二)学法引导由于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写得含蓄蕴藉,所以,学习时,首先应该读懂作品的内涵,精神实质。
其次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启迪自己的人生。
对本文运用形象的比喻揭示深刻道理的写法,也应注意学习。
(三)审美鉴赏含蓄蕴藉的意象美。
本文要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认识,文中“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工场”显然都是为说理而设置的虚拟形象。
这些虚拟的意象,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如“高塔”这一意象,借人类攀登高塔的形象特点,揭示了人类生命表现形式的千变万化和人类命运总体的相似性、一致性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人类生命存在和表现的客观规律。
将两个抽象的“对立统一”的道理解说得形象、生动、可感。
(四)重点难点突破1、文中所写的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群各是什么样的人?试从实际生活中各举一个例子说明。
[析]本题意在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参考答案]:挖掘坑道的人: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指军事家、政治家,像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指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2、作者描述这些人群,想表达什么意念,要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析]本题主旨仍在考查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深入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章生存分析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E )。
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
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
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
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
E.以上均正确
2. 教材表19-18表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教材表19-18 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编号缓解日期终止观察日期结局生存时间/天
1 复发158
2 死亡91
3 复发147
4 失访96
5 缓解119
……………
生存时间属删失数据的有(C)。
A.1号和3号B.1号和2号C.2号、4号和5号
D.2号、3号和4号E.1号、2号和3号
3.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
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
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
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
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
4. Log-rank检验与Breslow检验相比,( B )。
A.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敏感
B.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
C.Breslow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
D.两者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同样敏感
E.两者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同样敏感
5.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的风险函数之比(D)。
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D.不随时间改变
E.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思考题
1. 生存分析的主要用途及其统计学方法有哪些?
答:生存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估计:即根据一组生存数据估计它们所来自的总体的生存率及其他一些有关指标。
如根据白血病化疗后的缓解时间资料,估计不同时间的缓解率、缓解率曲线以及半数生存期。
估计生存率常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K-M)法。
比较:即比较不同受试对象生存数据的相应指标是否有差别。
最常见的是比较各组的生存率是否有差别,如比较不同方案治疗白血病的缓解率曲线,以了解哪种治疗方案较优。
生存曲线比较常用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影响生存时间长短的因素,或在排除一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某个或某些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例如,为改善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应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白细胞数、化疗方案等。
影响因素分析常用Cox回归。
生存预测:具有不同因素水平的个体生存预测估计,如根据白血病患者的年龄、病程、白细胞数等预测该患者k年(月)生存率。
生存预测常用Cox回归。
2. 生存率估计的K-M法和寿命表法是如何利用删失数据的?
答:常见的右删失数据表示真实的生存时间未知,只知道比观察到的删失时间要长。
因此,生存率估计的K-M 法和寿命表法计算期初例数时,都利用了删失数据提供的这部分信息。
3. Cox 回归与logistic 回归都可作临床研究中的预后分析,两者的主要区别何在?
答:Logistic 回归模型可以作多因素预后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效应,并可进行相对危险度估计,但不能处理随访中常见的删失数据。
另外,logistic 回归模型仅考虑随访结局(生存或死亡、有效或无效),而未考虑出现该结局的时间长短。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效应变量是生存结局和生存时间,它不仅可以从事件结局的好坏,而且可以从发生事件的时间长短进行分析比较,因而Cox 回归具有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所有优点,并可以处理删失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作预后分析。
但当数据失访较少或结局事件发生数较少时,宜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4. Cox 回归中的RR 表示什么?如何解释RR 的大小?
答:Cox 回归中的RR 表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或风险比(risk ratio ),其含义是在其他协变量不变条件下,变量j X 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到的倍数。
三、计算题
1. 手术治疗1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1、2、3年的死亡数分别为10、20、30,若无删失数据,试求各年生存概率及逐年生存率。
解:各年生存概率0900.01=p ,8777.02=p ,457103.p =
1年生存率 90.0)1(ˆ=S
,2年生存率 70.0)2(ˆ=S ,3年生存率40.0)3(ˆ=S 2. 42例经药物诱导达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试验,两组患者分别用安慰剂和6-MP 治疗后的缓解时间见教材表19-19。
试估计两组患者生存率(实为缓解率)并比较两组生存率有无差别。
教材表19-19 安慰剂和6-MP 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时间/月
安慰剂组: 1 1 2 2 3 4 4 5 5 8 8 8 8 11 11 12 12 15 17 22 23 6-MP 组: 6 6 6 6+ 7 9+ 10 10+ 11+ 13 16 17+ 19+ 20+ 22 23 25+ 32+ 32+ 34+ 35+ 解:两组患者缓解率计算见练习表19-1和练习表19-2。
练习表19-1 安慰剂组缓解率计算表
时间/月 i t 时刻死亡数 期初例数 生存概率 生存率(缓解率) 生存率标准误 1 2 21 19/21=0.904 8 0.904 8 0.064 1 2 2 19 17/19=0.894 7 0.904 8×0.894 7=0.809 5 0.085 7 3 1 17 16/17=0.941 2 0.809 5×0.941 2=0.761 9 0.092 9 4 2 16 14/16=0.875 0 0.761 9×0.875 0=0.666 7 0.102 9 5 2 14 12/14=0.857 1 0.666 7×0.857 1=0.571 4 0.107 9 8 4 12 8/12=0.666 7 0.571 4×0.666 7=0.381 0 0.106 0 11 2 8 6/8=0.750 0 0.381 0×0.750 0=0.285 7 0.098 6 12 2 6 4/6=0.666 7 0.285 7×0.666 7=0.190 5 0.085 7 15 1 4 3/4=0.750 0 0.190 5×0.750 0=0.142 9 0.076 4 17 1 3 2/3=0.666 7 0.142 9×0.666 7=0.095 2 0.064 1 22 1 2 1/2=0.500 0 0.095 2×0.500 0=0.047 6 0.046 6 23 1 1 0/1=0.000 0 0.047 6×0.000 0=0.000 0 —
练习表19-2 6-MP 组缓解率计算表
时间/月 i t 时刻死亡数 删失例数 期初例数 生存概率 生存率(缓解率) 生存率标准误 6 3 1 21 18/21=0.857 1 0.857 1 0.076 3 7 1 1 17 16/17=0.941 2 0.857 1×0.941 2=0.806 7 0.086 9 10 1 2 15 14/15=0.933 3 0.806 7×0.933 3=0.752 9 0.096 3 13 1 0 12 11/12=0.916 7 0.752 9×0.916 7=0.690 2 0.106 8 16 1 3 11 10/11=0.909 1 0.690 2×0.909 1=0.627 5 0.114 1 22 1 0 7 6/7=0.857 1 0.627 5×0.857 1=0.537 8 0.128 2 23 1 5 6 5/6=0.833 3 0.537 8×0.833 3=0.448 1 0.134 5 两组缓解率比较:
Log-rank 检验近似法23.152=χ,1=ν,005.0<P
Log-rank 检验精确法79.162=χ,1=ν,1000.0<P
安慰剂组与6-MP 组缓解率曲线见练习图19-1。
练习图19-1 安慰剂组与6-MP 组缓解率曲线
3. 教材表19-20是对949名卵巢癌患者的随访结果,时间区间均为5年。
试估计生存率。
教材表19-20 949名卵巢癌患者的随访结果
诊断后年数
期内死亡数 期内删失数 0~
731 18 5~ 52 16
10~14 75
15~10 33
解:见练习表19-3。
练习表19-3 949名卵巢癌患者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计算表
诊断后期内期内期初期初生存生存率生存率年数死亡数删失数病例数有效例数概率标准误
0~731 18 949 940 0.222 3 0.222 3 0.013 6 5~52 16 200 192 0.729 2 0.162 1 0.012 2 10~14 75 132 94.5 0.851 9 0.138 1 0.012 0 15~10 33 43 26.5 0.622 6 0.086 0 0.015 0
(余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