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
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1年7 月,“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崭新的名词出现在每一位教育者的面前,这标志着我国的教学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教学策略。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的正确的情感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的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想,前六个分句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实现,九年的语文学习,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完善。
但是,很多教育者容易忽视的是: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
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特点及教学建议初中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特点及教学建议一、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构成标准的内核: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4.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精神,体现了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突出了语文教学实施内涵和多重的教育功能,突出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二、与语文大纲的比较新的语文课程与旧的语文大纲稍作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辞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碑帖,体会汉字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10.诵读古代诗词和简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读懂。
语文新课标课程理念
语文新课标课程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其中语文教育的课程理念也在不断演变。
新课标语文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学科内在价值的挖掘
新课标语文课程强调语文学科内在价值的挖掘,即强调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注重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语文课程强调个性化发展,即教育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发展语文能力。
三、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新课标语文课程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即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要注重新时代的文化创新。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价值引导,同时也要关注当代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语文人才。
- 1 -。
语文教学新理念
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0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
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0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
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0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
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一是给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
同时,教师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逐渐提高语文素质。
1.、倡导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新课标的六个新理念
语文新课标的六个新理念语文新课标的六个新理念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大讨论中对语文教育性质与地位的模糊认识,把争论最激烈的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统一起来,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工具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范围的极左思潮影响到语文教育,从60年代初开始在语文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是上成政治课、文学课、还是上成语文课的讨论,最后,语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后来大家称之为“三老”的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挂出了“免战牌”,主张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应该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种观点很快在全国达成了共识,因而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性质,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当时的口号“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因而,从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几次颁布“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工具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对此,二“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讲话进行阐述,另一位前辈语文教育家、全国中语会会长、建国以来一直参加和主持语文教材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就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到了“文革时期,语文教育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课本不成语文教材,语文课大量学习当时的报刊文章,学生写作也是写极左的“大字报”,语文课基本上成了政课,整个语文教育乱了套。
“文革”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拨乱反正,重新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重又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性质,使语文学科恢复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也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从60年代开始,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从时代背景看,应该说是正确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
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格局、新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摘要]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了语文教育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语文实践,变革学习方式。
为此,教师应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新——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突出文化育人功能;格局新——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内容融合,第一次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方法新——提出了过程性和整体性的教学评价以及学业质量测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新方法,推动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前进。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新格局;新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2)13-0001-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义务教育也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出现了新格局,需要探索新的策略、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此时应运而生。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订。
一是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以语文学习任务群来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
按照不同学习主题整体规划学习任务群,体现阶段性与发展性。
强调实践学习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体现教学综合性。
三是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学业质量测评标准。
四是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对课程内容提出“学习要求”,给出“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
五是注重“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与学前教育的衔接以及五六年级课程与初中的衔接,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内容
高中语文新课标内容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新课标内容的简要概述和相关回答:一、课程性质与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1.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审美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强调语文实践,注重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三、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阅读理解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文化论著、新闻时事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表达与交流:通过口语交际、写作、文学创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文化现象等进行梳理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 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发展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稿,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2001年9月始,《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因此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
3、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汉语文的规律。改变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改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淡化过多的分析和重复无效的繁琐机械的操作性技术性训练,增加了对文学作品诵读的要求,注重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
4、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强调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专题性、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总目标的认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能够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引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对语文教育发展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 个体化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个体化教学,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平衡发展。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2. 综合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只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文化、人文、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丰富的语文研究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养。
3. 融通性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鼓励融通性研究,即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活动,将语文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融通性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4. 实践性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实践性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和创作活动。
通过实践性研究,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语文能力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5. 教育公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公平,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语文研究机会。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和支持,帮助弱势学生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关注地区的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结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个体化教学、综合素养培养、融通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和教育公平。
这些理念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价值取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价值取向
观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 我们认为应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第一, 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二, 注重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本领。
第三, 增加文化积淀,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第四, 拓宽学习渠道, 加强语文学科内部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评价: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价值观的核心。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关注的根本目标就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 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教师如果能够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信息, 为学生取得成功提供多种选择, 就会大大减少他们的挫败感。
2、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自主和合作, 发现探索, 用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头脑去分析解决问题。
这样会解放学生心灵, 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发光体。
3、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塑造健康的精神品格,向上的人生态度。
4、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综合技能的形成,同时
也加强了学生对语文工具性的运用。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一)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引言•语文课程标准在教育领域起到指导作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理念1.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2.开放创新: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共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课程目标1.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2.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跨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4.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共赢和群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2.写作与表达: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清晰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作能力。
3.口语与听力:培养学生流利、准确地表达和倾听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4.言语规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四、教学方法1.多元探究: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个性化教学: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文化融合: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4.评价导向: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论•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布将为语文教学提供指导方向,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什么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什么小学语文新课标,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全面修订和更新。
新课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开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品质。
正文:1. 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2.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总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规划,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4.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表现。
6.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网络、社区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7. 教师角色: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结尾: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它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也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语文新课标五大核心理念
语文新课标五大核心理念说到语文,大家可能会想,啊,这不就是读书写字嘛!其实,语文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哦。
特别是现在的新课标,真的是给了我们不少惊喜,五大核心理念让语文变得更有趣,也更有深度。
今天就来聊聊这五大理念,保准让你听了想点头!1. 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1 语言是工具首先,咱们得明白,语言可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工具!就像你要做一顿美味的饭,得有刀、锅、调料,语言也是一样的。
它帮助我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甚至是解决问题。
有时候,跟朋友聊天、和老师讨论,语言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沟通的大门。
1.2 人文性的重要性但说到这儿,咱们也不能忘了语言背后的文化。
就拿成语来说吧,“画龙点睛”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传达的是一种智慧和美感。
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
当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真是一举两得!2. 思维的训练与表达的提升2.1 思维训练语文课可不仅仅是背课文,咱们还要锻炼思维呢!大家听说过“逻辑思维”吗?通过分析课文、讨论问题,咱们的逻辑能力就悄悄提升了。
想象一下,平时看电视剧,你能猜到下一步剧情是什么,不就是在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吗?2.2 表达能力的提高再说说表达能力,语文课就是一个大舞台,让我们可以尽情表演。
无论是写作文、做演讲,还是与同学讨论,咱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有时候,一篇好的作文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能把我们的思想、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想想那些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的同学,背后可是经过多少努力和练习啊!3.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咱们读到的诗词、小说,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哪怕是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感受到那种淡淡的乡愁。
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更让我们在心灵深处建立起一种文化认同感。
3.2 创新的可能性当然,文化传承不是守着老本,而是要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最新)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前一段时期比较忽略的一些方面。
1.人文性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
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
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些学科的教学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
语文则不同,它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
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所谓艺术的空筐。
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
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
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作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
语文对人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其影响之深广不可低估。
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
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这是语文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性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哲学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
哲学可以由概念、范畴、法则、方法等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历史则是由大量的史实和历史观构成历史知识,而语文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补充: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核心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核心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它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展开讨论,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
这一观念强调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还包括“注重语境、注重实践”。
语文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注重语境的营造和语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同时,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实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方式,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还强调“综合素养、多元发展”。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多元发展。
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操、逻辑思维、批判精神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最后,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还包括“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语文教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语文教学既有传统的底蕴和文化积淀,又具有现代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获得充分的滋养和成长。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它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些核心观念,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言之有物,文之有理”。
同时,学生也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德艺双馨”。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语文的基本理念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语文的基本理念
【—之语文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我们不应该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汉语也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稿,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2001年9月始,《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因此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总目标的认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能够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理念。
由上述的解释和区别看:“素养”高于“能力”,“素养”丰富于“能力”。
长期以来,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都习惯于解释“语文能力”为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等。“语文能力”已包含其中。这里提及的种种目标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归在“语文能力”的范围之内,语文课程需要有一个名称能够涵盖这样一些教育教学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只有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才能把上述内容都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如此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和使用概念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1、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其力图更全面深入地揭示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考虑到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注重语文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语感和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素养的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其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发布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由来
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2001年7月27日在《中国教育报》全文发表。《纲要》包括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部分共二十条。《纲要》历经4年多的反复酝酿、讨论,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其贯彻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间,依据《纲要》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于2001年6月公开发表出版。事实上,早在1999年初,国家就已经启动了研制语文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回顾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各方面的意见,调查各地语文教改中的经验,搜集国外有关母语教育的文件和教材,探讨国外同类课程发展的动向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关于语文教改的一些基本意见。由于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教育部决定,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同时,组织力量修订教学大纲,针对语文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先推行局部性的改革。由此,于2000年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陆续进行了修订。有一点应该注意:即此次先行出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尽管只是一个过度性的文件,但已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较前有了一定的突破。这一点应该是现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前驱因子。这个“试验大纲”于2000年3月正式颁布施行。其是在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需要、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教育讨论的推动下修订的,其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由上可以看出这个“试验大纲”已经在若干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简述一下《纲要》中反映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是面向21世纪的一次重大课程改革行动。根据此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调整后的课程结构来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其力求体现国家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语文教学和评价的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宣告了“语文教学大纲”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2、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
这一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代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由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应该包含这样的目标: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在上述的阐述中已经提及“语文素养”。这里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来展开。这其中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这里需要提及的还有另一个新概念,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功能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蕴丰富的揭示和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这个新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理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之象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大文化根基。如此,新课程标准因其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使语文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突出了它在个体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奠基作用。
1、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
这一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语文课程特征的准确界定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融入了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为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施作出了富有理性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认识,人们长期争论不休。多年来人们提出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换成另外的说法,又可以作如下概括: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性说。由这些提法和说法,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只是大家谈及的各种性质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层次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比较接近的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就是在这一讨论的基础上,将人们的共识以较为理性的语言作了概括和揭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