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级配平衡计算

合集下载

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 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

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 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

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混凝土骨料是指用于混凝土中的骨料,一般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

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是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骨料筛分和级配设计可以获得理想的混凝土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中的骨料筛分和级配设计的步骤与要点。

一、骨料筛分骨料筛分是指将原始的骨料进行物理分离,根据粒径大小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原始骨料:从骨料供应商处采集原始骨料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进行初步筛分:使用筛网将原始骨料进行初步筛分,去除杂质和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3.进行精细筛分:将初步筛分后的骨料进行精细筛分,使用不同孔径的筛网,以得到所需的粒径骨料。

4.称重和记录:对每一级骨料进行称重,并记录每一级骨料的质量。

二、级配设计级配是指混凝土中不同粒径骨料的混合比例。

通过合理的级配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以下是级配设计的具体步骤:1.确定目标级配曲线:根据混凝土使用的要求,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级配曲线。

2.计算级配曲线:根据目标级配曲线,计算每一级骨料所需的质量,并记录于表格中。

3.孔隙率计算:根据骨料的质量和粒径,计算每一级骨料的孔隙率,并记录于表格中。

4.比例调整:根据孔隙率计算结果,进行比例调整,以满足混凝土的最终要求。

5.反复验证:根据设计的级配比例,进行混凝土试验,验证混凝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需要可进行调整。

三、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注意事项1.骨料筛分时,应注意筛网的清洁和平整,以确保骨料质量的准确性。

2.级配设计应根据具体混凝土使用要求进行,不同工程可能对骨料的级配要求有所不同。

3.确定目标级配曲线时,应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因素。

4.在进行比例调整时,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混凝土性能。

四、小结骨料筛分与级配设计是混凝土骨料制备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颗粒级配计算公式

颗粒级配计算公式

颗粒级配计算公式
筛分法是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颗粒分别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
行筛分,然后根据筛孔的大小和数量统计得到颗粒级配曲线。

根据筛分结果,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颗粒级配指标:
1、粒径分布函数:D(x) = (m(x) / M) × 100
其中,x为粒径,m(x)为该粒径下的颗粒质量,M为总质量。

2、大于等于某一粒径的累积百分含量:R(x) = (m(x) + m(x+1) + … + m(xn)) / M
其中,xn为最大粒径。

悬浮液法是将粉状样品在液体中悬浮,并通过重力沉降法或离心沉降法来测定颗粒的沉降速度,进而得到颗粒的粒径分布。

根据悬浮液法的实验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颗粒级配指标:
1、沉降速度:Vt = h / t
其中,h为液体中颗粒的下降距离,t为下降所需时间。

2、粒径分布函数:D(x) = (m(x) / M) × 100
其中,x为粒径,m(x)为该粒径下的颗粒质量,M为总质量。

3、大于等于某一粒径的累积百分含量:R(x) = (m(x) + m(x+1) + … + m(xn)) / M
其中,xn为最大粒径。

- 1 -。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表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表

铁粉
0.061462 0.173642 0.07821 1.085144 0.064306 0.027334 0.089902 1.58 0.0158
白生料 35.22021 13.86903 2.887272 2.092882 43.78735 0.917024 1.226234
100
1
四、计算料耗
理论料耗KT:不计生产损失和物料水分的情况下, 生产每千克熟料所消耗的干生料量。
生产方式及煅烧工艺不同,计算公式不同。 例:回转窑白生料的理论料耗:
KT
100 GA 100 L白
式中: KT——理论料耗; L白——白生料的烧失量(%)。
§3-2 配料方案的选择
(%) 干基 湿基
物料量(t)
干基
湿基
时日 年 时 日 年
全厂主机设备表
车间名称 主机 型号、规格、性能 数量 备注 名称
水泥工艺学课程设计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计算
(一)生料及配料的基本概念
一、生料 ➢ 定义:由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少量校正
原料(有时还加入矿化剂)按比例配合,粉磨到 一定细度的物料。 ➢ 干法生料含水量 ≤1%
生料粉:是否含煤分为三种:
白生料:出磨生料中不含煤。干法回转窑及采用 白生料法煅烧的立窑用。
湿基准:
基准间的转换:
A——干基物料成分(%)
L——干基物料烧失量(%)
w——物料含水量(%)
干基转灼烧基 灼烧基成分(%)=
A 100 100 L
干基转湿基:
湿基成分=
100 干基成分
100 w
煤的基准
应用基 分析基 干燥基 可燃基
送到分析室时的状态进行分析的结果 空气干燥 不含任何水分 不含水分和灰分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之间的比例关系。

准确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至关重要。

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二是满足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要求。

设计强度要求是根据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确定的。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根据设计强度等级,通过一定的公式和方法,确定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能够达到设计强度。

施工和易性要求则涉及到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方面。

良好的施工和易性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易于振捣密实,不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主要参数1、水灰比(W/C)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施工和易性可能会变差;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但施工和易性会变好。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等因素,通过经验公式或试验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2、砂率(βs)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的大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骨料的空隙率。

合适的砂率能够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同时也能保证骨料之间的填充密实,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砂率的确定通常需要根据骨料的品种、粒径、级配以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等因素,通过试验或经验数据来确定。

3、单位用水量(mwo)单位用水量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在确定单位用水量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骨料的最大粒径和品种、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坍落度越大,单位用水量越多;骨料粒径越大,单位用水量越少。

第三章 物料平衡计算

第三章 物料平衡计算
①按上述方法确定的各组成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体积密度
计算值ρc,c: ρc,c=mc+ ms+mg+mw
②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δ:
c,t = c,c
式中: ρc,t——混凝土体积密度实测值,kg/m3; ρc,c——混凝土体积密度计算值,kg/m3。 ③当体积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 按①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 配合比中各组成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得到设计配合比。 通常简易的做法是:通过试压,选出既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水泥用 量又较少的配合比为所需配合比,再做表观密度的校正。
c

ms0
s

mg0
g

mw0
w
0.01=1
s=
解方程组,可得ms0、mg0 。
ms0 100% ms0 mg0
式中: ρc 、ρs 、ρg 、ρw—分别为水泥的密度、砂的表观密度、石子的表 观密度、水的密度,kg/m3。水泥的密度可取2900~31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α=1。
配合比设计实例
要求
该搅拌站为某建筑公司配套的专用搅拌站,其混凝土主 要用在正常的居住或办公房屋内部件。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要求强度保证率95%。要求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为35~50mm,施工单位为历史统 计资料。
设计条件
水泥


减水剂
P.O 42.5级,水 泥强度等级 值的富余系 数为1.10-1.13(取1.13), 密度为 3.11g/cm3
中砂 表观密度 2.64g/cm3堆 积密度 1.50g/cm3

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规格

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规格

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的骨料则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正确计算骨料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规格,帮助读者正确计算混凝土骨料用量。

二、混凝土骨料种类混凝土骨料种类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其中粗骨料指的是直径大于5mm的骨料,细骨料指直径小于5mm的骨料。

常用的混凝土骨料包括碎石、砂子、矿渣、煤渣等。

三、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公式如下:骨料用量 = 水泥用量 / (1 / 水泥强度等级 + 1 / 骨料强度等级 + 1 / 砂率) × (1 + 水分率)其中,水泥用量指的是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重量,强度等级指的是水泥、骨料的强度等级,砂率指的是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所用的砂子重量与水泥重量之比,水分率指的是混凝土中水分所占的比例。

四、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步骤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强度等级,例如C30混凝土和JX500骨料。

2.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用量和砂率。

3. 确定混凝土的水分率。

4. 将以上数据代入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骨料用量。

五、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实例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强度等级,例如C30混凝土和JX500骨料。

2.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水泥用量和砂率。

假设混凝土配合比为1:2:3,水泥强度等级为42.5R,砂子用量为1200kg/m³,则水泥用量为(1+2+3)×420÷1.5=1680kg/m³,砂率为1200÷1680=0.71。

3. 确定混凝土的水分率。

假设水分率为5%,即混凝土中水分所占比例为5%。

4. 将以上数据代入混凝土骨料用量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骨料用量。

骨料用量=1680/(1/42.5+1/500+1/0.71)×(1+0.05)=1238.8kg/m³。

级配指数计算公式

级配指数计算公式

级配指数计算公式一、引言级配指数是用来评估一种骨料在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中的均匀性和连通性的指标,它可以对骨料进行粒径分布的定量描述。

级配指数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对骨料的筛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在工程实践中,级配指数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从而提高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二、级配指数的定义级配指数是对骨料粒径分布的定量描述,它可以反映骨料的均匀性和连通性。

级配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级配指数 = D60 / D10其中,D60表示骨料筛分结果中60%的颗粒通过筛网的直径,D10表示骨料筛分结果中10%的颗粒通过筛网的直径。

级配指数越接近1,说明骨料的粒径分布越均匀,连通性越好;级配指数越大于1,说明骨料的粒径分布越不均匀,连通性越差。

三、级配指数的应用1. 骨料配合比的确定级配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料的均匀性和连通性,通过计算级配指数,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

当级配指数接近1时,说明骨料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可以采用较小的骨料配合比;当级配指数大于1时,说明骨料的粒径分布不均匀,需要采用较大的骨料配合比。

合理的骨料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2. 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和设计级配指数的计算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和设计也非常重要。

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料粒径分布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通过计算级配指数,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均匀性和连通性,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四、级配指数的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级配指数的计算方法,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实例。

假设有一种骨料的筛分结果如下:筛孔尺寸(mm)筛分结果(g)4.75 02.36 2001.18 5000.6 8000.3 10000.15 10000.075 1000根据以上筛分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D60和D10的值:D60 = 0.3mmD10 = 2.36mm将D60和D10代入级配指数的计算公式中,可以得到该骨料的级配指数为:级配指数= 0.3 / 2.36 ≈ 0.127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骨料的级配指数较小,说明其粒径分布比较均匀,连通性较好。

☆骨料级配平衡计算

☆骨料级配平衡计算

附注②以下资料摘自(国电)[2004]等定额并重新排序,适用于物料单价编制及备料量计算注:①海拔高程以拦河坝或水闸顶的海拔高程为准,没有拦河坝或水闸的工程项目,以进水口或厂房顶②机械是指燃油动力机械和电动空气压缩机。

③高海拔植被良好地区,定额调整系数下调一档。

Ⅱ,砂石备料工程中有关名词含义及单价系数一,名词及含义石料:指砂砾料、砾石、砂、碎石原料、碎石、骨料的统称。

砂砾料:指未经加工的天然砂卵石混合料。

砾石:指砂砾料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

碎石原料:指经钻孔爆破但未经加工的岩石开采料。

碎石:指经破碎、加工分级后,粒径大于5mm的骨料。

超径石:指砂石料中大于设计骨料最大粒径的卵石。

砂:指粒径小于5mm的骨料。

骨料:指经加工分级后的砾石、碎石和砂的统称。

片石:指每块体积一般为0.01~0.05m³,厚度大于15cm无一定规则形状的石块。

块石:经爆破或人工开出的不规则石块用手锤或尖钻打去尖角和薄边后两边大致平整,体积约为0宽各为厚度的2~3倍。

毛条石: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条石、毛条石。

一般长度大于60cm的长条形四棱方正的石料,表面凹料石:毛条石经修边打荒加工,一般为长方形,外露面方正,并与各相邻面正交,表面凹凸不超过不小于20cm,长度不小于厚度2倍的石料。

堆石料:岩石经爆破后,无一定规格、大小,能满足设计粒径和级配要求的上坝料反滤料、过渡料:指土石坝或一般堆砌石工程的防渗体与坝壳(土料、砂砾料或堆石料)之间的过渡、级配均有一定要求的砂、砾石(碎石)等组成。

垫层料:指能够满足设计粒径和级配要求的石料。

二,工序名称及含义开采:指按设计选定方式开挖、采集砂砾料或开采可利用的碎石原料。

预筛分:指将砂砾料隔离超径石的过程。

超径石破碎:指将预筛分隔离的超径石进行一次或二次破碎,使其粒径适应下道工序对进料粒径需筛洗:指砂石料经筛分、冲洗,加工成各粒径组骨料并分别堆存的过程。

中间破碎:由于生产或级配平衡需要,将一部分多余的大粒径骨料进行再次破碎的二次筛分:指骨料经远距离转运或长期堆放,造成逊径或含泥量超过规定,需要进粗碎:指将开采的碎石原料进行初始破碎,以适应下道工序对进料粒径需要的过程。

物料平衡计算的技巧和步骤

物料平衡计算的技巧和步骤

三、物料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泥厂的物料平衡计算1.烧成车间生产能力和工厂生产能力的计算 (1)年平衡法计算步骤是:按计划任务书对工厂规模(水泥年产量的要求),先计算要求的熟料年产量,然后选择窑型、规格,标定窑的台时产量,选取窑的年利用率,计算窑的台数,最后再核算出烧成系统和工厂的生产能力。

①要求的熟料年产量可按式(3-1)计算: Q y =ped ---100100G y (3-1)式中 Q y ——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G y ——工厂规模(t/a );d ——水泥重视高的掺入量(%);e ——水泥中混合材的掺入量(%); p ——水泥的生产损失(%),可取为3%~~5%。

当计划书任务书规定的产品品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但所用的熟料相同时,可按下式分别求出每种水泥要求的熟料年产量,然后计算熟料年产量的总和。

Q y1=pe d ---10010011G y1(3-2)Q y2=pe d ---10010022G y2(3-3)Qy=Q y1+Q y2(3-4)式中 Q y1,Q y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G y1,G y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年产量(t/a ); d 1,d 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中石膏的渗入量(%); e 1,e 2——分别表示每种水泥中混合材的渗入量(%); Q y ——两种熟料年产量的总和(t/a )。

②窑的台数可按式(3-5)计算:n=1.8760h QQyη (3-5)式中 n ——窑的台数;Q y ——要求的熟料年产量(t/a );Q h.1——所选窑的标定台时产量【t/(台·h)】;η——窑的年利用率,以小数表示。

不同窑的年利用率可参考下列数值:湿法窑0.90,传统干法窑0.85,机立窑0.8~0.85,悬浮预热器窑、预分解窑0.85;8760——全年日历小时数。

算出窑的台数n 等于或略小于整数并取整数值。

例如,n=1.9,取为两台,此时窑的能力稍有富余,这是允许的,也是合理的。

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

物料平衡计算
7.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7.1 物料平衡计算:
配料平衡= 实际配料量(kg)
×100% 批理论配料量(kg)
物料平衡范围:99.5~100.5%
压片平衡= 【成品片重量(kg)+可回收量(kg)+不合格品量(kg)
+废弃量(kg)】×100%
领取颗粒重量(kg)
物料平衡范围:98%--100%
内包装平衡= 【实际产量(板)+取样量(板)+不合格品量(板)+废弃量
(板)】×100%
理论产量(板)
物料平衡范围:99.5%~100.5%
包装平衡= 【成品箱数(箱)×1板×10盒×20包+零头(包)×
1板×10盒+取样量(盒)×1板+不合格品量(板)】
×100%
半成品数量(板)
物料平衡范围:98%~102%
成品物料平衡= 成品入库数量+留样数量+不合格数量
×100% 理论产量(粒)
标签和类标签的包材物料平衡达100% 7.2技术经济指标:
7.2.1成品率:(理论收率)
成品率= 成品入库数量+留样量
×100% 理论产量
7.2.2成本:
成本=
车间成本(元)
成品与入库数量(片)7.2.3一次合格率:一次合格率= 一次合格品数
×100% 成品数。

天然骨料级配平衡计算

天然骨料级配平衡计算

0.00 0.00 0.00 ↓破碎超径料—天然级配关系↓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 0.00 0% 0.00 0%
0.00 0.00 ↓破碎超径后的级配关系↓ 0.00 0.00 0.00 0.00 0 0.00 0% 0.00 0.00 0.00 0.00 0.00 0 0.00 0.00 0.00 0.00 0
项 目
↓破碎超径料—天然级
·破碎粒径40~80mm料(中碎工序) 三 1 2 3 4 5 6 四 级配平衡(一) ☆组成新的级配关系 剔除弃料与粒径<0.15mm级配 ☆选择确定控制级配(平衡级配) 平衡后余缺级配(+,-) 确定添加级配(+,-) 富余级配(为正值) 确定破碎部分富余级配料 ·圆锥破碎机或反击式破碎机 ·圆锥破碎机或反击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或圆锥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或棒磨机 五 1 2 3 4 5 六 七 八 九 1 级配平衡(二) ☆经破碎后组成的骨料级配 剔除粒径<0.15mm级配 ☆选择确定控制级配(平衡级配) 第二次平衡后余缺级配(+,-) 确定添加级配(+,-) 平衡级配后之关系验证 级配弃料 设计利用量(成品骨料量) 其他 ①破碎原料粒径 ②石粉量
0.00 0.00 ↓破碎富余级配↓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破碎富余级配后的级配关系↓ 0.00 0.00 0.00 0.00 0 0.00 0.00 0.00 0.00 0 0.00 0.00 0.00 0.00 0
#DIV/0! #DIV/0! #DIV/0! #DIV/0! (P1—破碎超径料,P2—破碎级配料) 0.00 0.00 0.00 0.00

砂石料单价的计算步骤与方法(精)

砂石料单价的计算步骤与方法(精)

砂⽯料单价的计算步骤与⽅法(精)砂⽯料单价的计算步骤与⽅法砂⽯料单价的计算步骤如下:(1)进⾏砂⽯料级配平衡计算1)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编制砂砾料天然级配表。

2)根据砂浆、混凝⼟⼯程量及其配合⽐列表计算出⾻料需⽤量。

3)确定天然砂砾料可利⽤率。

4)根据天然级配表、⾻料需⽤量表列表进⾏⾻料级配平衡计算,表中列出各种粒径⾻料需⽤量、天然产出量以及各种粒径⾻料缺少量和富裕量。

若⾻料级配供求不平衡,则需要进⾏调整。

(2)拟定砂⽯料⽣产⼯艺流程、确定砂⽯加⼯⼚规模及计算参数1)拟定砂⽯料⽣产⼯艺流程砂⽯料⽣产流程可根据⼯程施⼯组织设计和⾻料级配平衡计算成果并参考资料拟定。

2)确定砂⽯加⼯⼚规模砂⽯加⼯⼚规模由施⼯组织设计确定。

根据《施⼯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规定,砂⽯加⼯⼚的⽣产能⼒应按混凝⼟⾼峰时段(3—5个⽉)⽉平均⾻料需⽤量及其他砂⽯需⽤量计算。

砂⽯加⼯⼚⽣产时间,通常为每⽇⼆班制,⾼峰时为三班制,每⽉有效⼯作时间可按360h 计算。

⼩型⼯程的砂⽯加⼯⼚⼀班制⽣产时,每⽉有效⼯作时间可按180h计算。

计算出需要成品的⼩时⽣产能⼒后计及损耗,即可求得按进料量计的砂⽯加⼯⼚⼩时处理能⼒,据此套⽤相应定额。

3)确定计算参数计算参数主要是指砂⽯料⽣产流程中各⼯序的⼯序单价系数。

①覆盖层清除单价系数(即覆盖层清除摊销率)。

指覆盖层的清除量占设计成品⾻料量的⽐例。

覆盖层清除摊销率=覆盖层清除量(⽴⽅⽶⾃然⽅)÷设计成品⾻料量(t)×100%如各料场清除覆盖层性质与施⼯⽅法不同,应分别计算各料场覆盖层清除摊销率。

②⽑料采运单价系数。

⽑料采运单价系数按现⾏2002年部颁定额确定,其中,天然砂砾料采运单价系数按砂砾料筛洗定额表中砂砾料采运量除以定额数量确定;砾⽯原料采运单价系数按⼈⼯砂⽯料加⼯定额表中碎⽯原料量(包含含泥量)除以定额数量确定。

③含泥碎⽯预洗单价系数含泥碎⽯预洗单价系数按现⾏2002年部颁定额分章说明规定确定:制碎⽯取1.22,制⼈⼯砂取1.34。

自采砂石料骨料平衡计算实例

自采砂石料骨料平衡计算实例

料 单价 的计 算 J。
等组 成 ,为村 间或 田问路 。
骨料平 衡计算 的基 本 原理 是 根 据 现有 工 程 混凝
有机 质土 :黑色 ,湿 ,含 根 系 ,厚 度 0.3一I.3m。
土 配合 比设 计 成 果 和 天 然 砂 砾 料 的级 配 情 况 ,计 算
低液 限粉 土 :黄 褐 色 ,湿 ,可 塑 ,含 细 砂 较 多 ,揭
钻孔 揭露 的料 场 地 层 为 第 四 系全 新 统 冲 积层 ,
较 大 。 自采 砂石料 是 水利 水 电工 程 施 工组 织 设 计 的 揭露 深度 为 5.0m。岩性 自上而下 依 次为 :
重 要 环节 ,直 接关 系 到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的确 定 与砂 石
人工 填 土 :黄 褐 色 ,稍 湿 ,中 密 ,以砂 砾 、黏 性 土
最大 粒径 22cm,分选 差 ,局 部 夹粉 土薄 层 或 透镜 体 。 沥 青混 凝土 心 墙 、帷 幕 灌 浆 ,现 浇 混 凝 土 护 坡 ,坝 后
其 中卵石 约 占 10% 一20% ,砾 卵 石 次 磨 圆 一次 棱 角 棱 体排 水 、钢筋混 凝 土防浪墙 等 。
状 ,成 分 复 杂 。揭 露 厚 度 0.7 —3.7m,为 料 场 有 溢 洪道 包含 的 主要 项 目有 石 方 开 挖 、进 口混 凝
用层 。 土、堰体混凝 土 、墩混凝 土 、泻槽 混凝 土 、底 板混凝
勘 探 期 地 下 水 位 296.09—300.10m,埋 深 0.7
土 、边坡 锚 喷支护 等 。
— 2.9m 。
输 水洞 包含 的主要 项 目有 进 水 口开挖 与混凝 土
有 用层 储量 为 240×】04m ,为设 计用 量 的 2倍 。

水利工程建筑预算定额教案1-砂石骨料单价计算基本方法

水利工程建筑预算定额教案1-砂石骨料单价计算基本方法

骨料单价计算的基本方法1.砂石料概述砂石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砂砾料、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骨料等材料的统称。

其中:砂砾料指未经加工的天然砂卵石料;骨料指经过加工分级后可用于混凝土制备的砂、砾石和碎石的统称;砂指粒径不超过5mm的骨料;碎石指经破碎、加工分级后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砾石指砂砾料经加工分级后粒径大于5mm的卵石;碎石原料指未经破碎、加工的岩石开采料。

超径石指砂砾料中大于设计骨料最大粒径的卵石;块石指长、宽各为厚度的2—3倍,厚度大于20cm的石块;片石是指长、宽各为厚度的3倍以上,厚度大于15cm的石块;毛条石指长度大于60cm的长条形四棱方正的石料;料石指毛条石经过修边打荒加工、外露面方正、各相邻面正交、表面凹凸不超过10mm的石料。

2.砂石料分类砂石料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砂石料和人工砂石料两种。

天然砂石料是岩石经风化和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有河砂、山砂、海砂以及河卵石、山卵石和海卵石等;人工砂石料是采用爆破等方式,开采岩体经机械设备的破碎、筛洗、碾磨加工而成的碎石和人工砂。

大中型工程砂石料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采备,形成机械化联合作业系统,必须单独编制砂石料单价。

本节主要介绍自行采备砂石料的单价分析方法。

3.骨料单价计算的基本方法常用的骨料单价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系统单价法,二是工序单价法。

(1)系统单价法系统单价法是以整个砂石料生产系统[从原料开采运输起到骨料运至搅拌楼(场)骨料料仓(堆)止的生产全过程]为计算单元,用系统单位时间的生产总费用除以系统单位时间的骨料产量求得骨料单价。

计算公式为:骨料单价=系统生产总费用(时)/系统骨料产量(时)系统生产费中的人工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劳动组合计算的人工数量,乘相应的人工单价求得。

机械使用费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机械组合所需机械型号、数量分别乘相应的机械台时单价[可用部颁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

材料费可参考定额数量计算。

粗骨料掺配比例计算方法(试算法)

粗骨料掺配比例计算方法(试算法)

粗骨料掺配比例计算方法(试算法)---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由于实际工程中由料场提供的各规格骨料往往很难直接满足级配的要求,所以往往要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骨料配合起来使用。

骨料级配设计的内容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混合料中各规格骨料的用量比例,来满足某一级配的要求。

级配设计常用的方法有试算法和图解法两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骨料合成级配的计算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现就试算法进行级配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1、建立基本计算方程以三种规格的骨料进行级配设计为例,设有A、B、C 三种骨料在某一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i A a 、)(i B a 、)(i C a ,打算配制混合料M 。

混合料M 在相应筛孔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i M a 。

设A、B、C 三种骨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是X、Y、Z,则得到如下两式:2、基本假设在骨料混合料中,假定混合料中某一级粒径的颗粒仅由这三种骨料中的一种骨料来提供,而其他两种骨料中不含有这一粒径的颗粒,此时这两种骨料相应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0。

如设在i 粒级上仅A 骨料在此粒级上存在分计筛余,其它两个骨料B 和C 的分计筛余全部是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计算根据上述假设,式(2)成为:则A骨料在混合料中所占的比例为:同理,按此假设可计算C 骨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时,设在j 粒级上其它两个骨料A 和B 在该粒径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也是0,则有:即C骨料在混合料中比例是:(4)(5)(6)(2)(1)(3)最后得到B 骨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4、校核调整对以上计算得到的各骨料比例即配合比要进行验算,如得到的合成级配不在所要求的级配范围,应调整初步配合比重新验算,直到满足级配要求为止。

如经数次调整仍不能达到要求,可掺加单粒级骨料或调换其他骨料。

骨料级配设计示例现有单粒级骨料16~31.5mm 碎石,10~20mm 碎石,5~10mm 碎石,掺配至连续级配5~31.5mm。

(完整版)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完整版)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每片主药含量
理论片重=
测得颗粒主药百分含量
1.原辅料粉碎、过筛的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范围:97.0%~100% +c b
c-取样重量(kg)d-尾料重量(kg)
4.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
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范围:98.0%~100.0%
包衣工序的物料平衡=b
a e d c +++ 包衣工序的收率=b
a c + a-素片重量(kg)b-包衣剂重量(kg)c-糖衣片重量(kg)d-尾料重量(kg)e-取样量(kg)
5.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范围:99.5%~100.0%
包材物料平衡=%100⨯++++A
a d c
b B a-PTP 领用量(kg)b-PTP 剩余量(kg)A-PVC 领用量(kg)
B-PVC 剩余量(kg)c-使用量(kg)d-废料量(kg)
片剂物料平衡=%100⨯++d c b
粉碎过筛后原辅料总重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8~100.2%)
2.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总混后重量+不良品
╳100%
干颗粒净重+润滑剂+崩解剂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9.0~100.0%)
3.充填抛光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胶囊总重+细粉+不良品+废胶囊壳重量
╳100%
颗粒总重+胶囊壳重量
(物料平衡范围应控制在96.0~101.0%)
4.铝塑内包岗位物料平衡检查:
(成品板总重/平均每板重量+不良品)×规格(粒/板)
╳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料量及骨料价格计算表

注:1,本表骨料供应价单位按“元/m³”或“元/t”设置。

若计价单位为“元/t”,复制粘贴“t”;计价单位为“元/m³”
复制粘贴“m³”(m³≠m3)。

2,“折合重量”一行数据仅为知道需要各级配的数量,其级配比例(重量关系)在“骨料分级比例”行的计算式中已设3,骨料的堆积密度
①天然骨料,砂约1.5t/m³,砾石约1.7t/m³;若砂、石子价格相同时,其密度相同(即为综合密度)。

②人工骨料,砂约为1.5t/m³;碎石约为1.5t/m³。

以上骨料密度值为在无资料的情况下常采用(供参考),由于各地砂石料的材质不一,其密度各异,最可靠是通过试验4,骨料运输费由装车费与运输费组成,因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与装车系统设置不尽相同,其费用各异,故分别列示(亦权计算,即运费相同)。

若购买骨料的计价单位:①为体积时,输入单位体积运输费;②为重量时,输入单位重量运输
,(泵用)
计价单位为“元/m³”,
料分级比例”行的计算式中已设置。

为综合密度)。

其密度各异,最可靠是通过试验得来。

同,其费用各异,故分别列示(亦可加②为重量时,输入单位重量运输费。

←依据《砼配合比速查手册》
←含场内运输及操作损耗(重量)
←结果-预算量(其中砂、石、水为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