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9081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c.png)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和组装而制成压力容器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等,根据容器的用途和工作条件进行材料选型。
2.设计和制图:根据容器的工作压力、体积和形状要求,进行容器的设计和制图。
3.材料切割和成型:根据制图要求,使用自动切割机或者剪切机对材料进行切割,然后使用折弯机或者模具将切割好的材料进行成型。
4.焊接:将成型后的材料进行焊接,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5.热处理:对已焊接好的容器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改善材料的性能。
6.表面处理:对容器的内外表面进行处理,如除锈、喷漆等,以保护容器的表面免受腐蚀和磨损。
7.安装和组装:根据容器的用途,安装和组装附件,如法兰、阀门、测量仪表等。
8.压力试验:将容器充满压力介质,进行压力试验,以确认容器的密封性和耐压性能。
9.检验和验收:对制造完成的容器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容器的质量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
10.交付和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容器交付给用户使用,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步骤和流程可能因不同的容器类型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的国家法规,确保制造出的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压力容器的主要制造工艺
![压力容器的主要制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211fe1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f.png)
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划线、下料、弯曲、成形、边缘加工、装配、焊接、检验等。
钢材在划线前,首先要对钢材进行预处理。
钢材的预处理是指对钢板、管子和型钢等材料的净化处理、矫形和涂保护底漆。
净化处理主要是对钢板、管子和型钢在划线、切割、焊接加工之前和钢材经过切割、坡口加工、成形、焊接之后清除其表面的锈迹、氧化皮、油污和焊渣等。
矫形是对钢材在运输、吊装或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进行矫正的过程。
涂保护漆主要是为提高钢材的耐蚀性、防止氧化、延长零部件及装备的寿命,在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涂料。
划线是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它直接决定了零件成形后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对以后的组对和焊接工序有着很大的影响。
划线是在原材料或经初加工的坯料上划出下料线、加工线、各种位置线和检查线等,并打上(或写上)必要的标志、符号。
划线工序通常包括对零件的展开、放样和打标记等环节。
划线前应先确定坯料尺寸。
坯料尺寸由零件展开尺寸和各种加工余量组成。
确定零件展开尺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作图法:指用几何制图法将零件展开成平面图形。
2)计算法:指按展开原理或压(拉)延变形前后面积不变原则推导出计算公式。
3)试验法:指通过试验公式决定形状较复杂零件的坯料展开尺寸,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4)综合法:指对过于复杂的零件,可对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作图法、计算法来确定坯料展开尺寸,有时也可用试验法配合验证。
制造容器的零件可分为两类:可展开零件和不可展开零件,如圆形筒体和椭圆形封头就分别属于可展开与不可展开零件。
切割也称下料,是指在划过线的原材料上把需要的坯料分离下来的工序。
切割方法有机械切割和热切割两种。
1 .机械切割机械切割主要包括剪切、锯切、铳切和冲切等,其特点是在切割过程中机械力起主要作用。
(1)剪切剪切是将剪刀压入工件中,使剪切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而达到剪断的目的。
这种方法效率高、切口精度高,只要材料硬度和尺寸合适均可采用,但距切口附近2~3mm的金属有明显硬化现象。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压力容器通用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压力容器通用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a26f29fe4733687f21aa21.png)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压力容器通用工艺规程xxxxxxx机械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XXX/RQC01~31-2012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2-06-01发布 2012-09-06实施xxxxxxx机械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材料标记(XXX/RQC01-2012)-------------------------------------------------12.焊工标记(XXX/RQC02-2012)--------------------------------------------------73.气割(XXX/RQC03-2012)-----------------------------------------------------114.剪板(XXX/RQC04-2012)-----------------------------------------------------165.管板、折流板机加工(XXX/RQC05-2012)---------------------------------------176.清理、油漆、运输、包装(XXX/RQC06-2012)-------------------------------------207.手工电弧焊(XXX/RQC07-2012)-----------------------------------------------258.防止表面损伤(XXX/RQC08-2012)---------------------------------------------289.材料检验(XXX/RQC09-2012)-------------------------------------------------3010.法兰制造与装配(XXX/RQC10-2012)------------------------------------------3411.钢材坯料划线、下料、矫正(XXX/RQC11-2012)---------------------------------3612.筒体卷制(XXX/RQC12-2012)------------------------------------------------4213.埋弧自动焊(XXX/RQC13-2012)----------------------------------------------4714.手工碳弧气刨(XXX/RQC14-2012)--------------------------------------------5015.焊接接头返修(XXX/RQC15-2012)--------------------------------------------5216.外形尺寸检验(XXX/RQC16-2012)-------------------------------------------5417.等离子切割(XXX/RQC17-2012)----------------------------------------------5618.焊接检验(XXX/RQC18-2012)------------------------------------------------5919.手工钨极氩弧焊(XXX/RQC19-2012)------------------------------------------6220.不锈钢手工电弧焊(XXX/RQC20-2012)----------------------------------------6421.焊材烘焙(XXX/RQC21-2012)------------------------------------------------6522.热处理(XXX/RQC22-2012)--------------------------------------------------6623.射线检测(XXX/RQC23-2012)------------------------------------------------6824.超声波检测(XXX/RQC24-2012)----------------------------------------------7525.磁粉检测(XXX/RQC25-2012)-----------------------------------------------8026.渗透检测(XXX/RQC26-2012)-----------------------------------------------8327.冲击试验(XXX/RQC27-2012)-----------------------------------------------8628.拉伸、弯曲试验(XXX/RQC28-2012)------------------------------------------8729.液压试验(XXX/RQC29-2012)-----------------------------------------------9030.气压试验(XXX/RQC30-2012)------------------------------------------------9131.气密性试验(XXX/RQC31-2012)----------------------------------------------92材料标记(XXX/RQC01-2012)1.目的通过对材料编号的标识和确认,使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得到追踪,保证材料的正确使用。
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DOC)
![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DOC)](https://img.taocdn.com/s3/m/59a30901a300a6c30c229fed.png)
1300
8.7
17.5
1600
9
20
1800
10.2
22.5
2000
12.5
25
2200
12.7
27.5
40
-2.0~4.0
2400
15
30
2600
16.2
32.5
2800
17.5
35
3000
18.7
37.5
3200
20
40
3400
21.2
42.5
3600
22.5
45
3800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
47.5
4000
(1)封头坯料宜采用整板,如需拼接,宜取同一炉批号板料,并尽可能选用同一张板料。
(2)板料拼接时,其最小一条焊接接头距中心距离a≤0、4Di,且最小板宽b不小于300mm。
3.2椭圆型封头下料毛体板计算公式:
DM=1、2Dg+2h+s(碳钢)
DM=1、2Dg+2h+s+50(不锈钢)
注:具体尺寸以封头压制方提供的下料尺寸为准。
式中:DM—毛体板直径Dg—封头内径S—封头毛体板厚度
h—封头直边高度
3.3成型后的封头最小厚度&不小于该部位的名义厚度-钢板负偏差。当钢板负偏差≤0.25m时可忽略不计。钢板负偏差均为0.25mm。
一般钢材标准规定的负偏差如表
表2-1
公称
直径
外圆周长允差△L
最大间隙C
直边高度
△允差h2
总高度
△允差h1
直边高度
倾斜度
最小厚度
成形后δ
直边纵向
压力容器通用制造工艺规程(第二版)
![压力容器通用制造工艺规程(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f7b6cdb7360b4c2e3f64d1.png)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第二版)发布日期:2009-04-15 实施日期: 2009-05-01 编写:褚宾峰审核:陈锡祥批准:曹稼斌编写说明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一、二类压力容器、类外压力容器(正文中简称容器)及管壳式换热器(正文中简称换热器)的制造。
常压容器的制造及容器、换热器的修理可参照执行。
本规程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HG20584-199&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几年来压力容器、换热器制造经验和现有装备能力而制订。
对于制造较复杂的、大型的、有特殊要求的容器设备,应由公司技术总负责人、技术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工人师傅一起讨论研究,制订出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图纸和工艺卡要求进行施工,如因图纸错误或加工制作误差等原因影响到零部件组装,应及时与工艺人员取得联系,以求问题解决。
在制造过程中,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把质量关,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1、总则1.1、容器、换热器应按图纸、工艺卡、本规程及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进行制造。
并严格按我公司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运行。
1.2、制造容器、换热器用材料必须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材料采购时应从材料生产单位获取符合相应标准的材料质量合格证(原件);如果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压力容器用材料时,应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有效指复印件上盖有供材单位红色印泥检验章)。
对有复验或特殊检验要求的材料,须经复验或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1.3、容器、换热器的焊接应按焊接工艺及我公司的《通用焊接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1.4、对我公司无能加工的零部件,如封头、膨胀节等要严格按有关标准进行验收把关,确保外协件质量。
1.5、要通过装备能力的不断提升,工艺手段的不断完善,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压力容器产品组装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产品组装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ad309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4.png)
压力容器产品组装工艺规程(QB/SAR0303-2005)1.0总则1.1编制依据1.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1.2《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1.1.3《钢制卧式容器》(JB4731-2000);1.1.4《钢制塔式容器》(JB4710-2000);1.1.5《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1.1.6本公司原有工艺方法。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的壳体和其他零部件的组装过程。
1.3一般规定1.3.1产品组装前的零、部件均已完成规定的检验、试验项目并合格。
1.3.2压力容器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造,任何原因造成的需对原设计进行的变更,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认可。
1.3.3组装过程中各质量控制点必须按规定的控制类别,由相应级别的监检人员检验确认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
1.3.4压力容器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规定要求,须经授权的检验机构实施监检。
2.0壳体组装:2.1组对:2.1.1筒节加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壳体组装,组装前,应对各部件的标识和制作序号及组装中心线进行校核。
2.1.2相邻的筒节以及筒节与封头对接前,应对对接端的周长进行测量,换算成对接端的平均直径,以保证对接使的错边量均匀地分布在筒节或封头直边的全周上,避免对接端的直径差集中表现在局部圆弧上,而造成错边量超差。
2.1.3单层管钢板壳体环向对接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见图2-1)应符合(表2-1)的允许值。
图2-1 图2-2表2-1 单层管钢板筒体环向对接错边允许偏差单位:mm 钢板厚度(δs) 对口错边允许偏差(b)δs≤12 ≤1/4δs12<δs≤20 ≤1/4δs20<δs≤40 ≤5.040<δs≤50 ≤1/8δsδs>50 ≤1/16δs.且不大于102.1.4复合钢板壳体的环向对接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见图2-2)不得大于钢板复合层厚度5%,且不得大于2mm.2.1.5壳体组对时,要对壳体的直线度不断的进行测量和控制,以保证壳体组装完成后的直线度符合设计要求。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db26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5.png)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1. 引言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的设备,用于存储和运输气体或液体。
由于其特殊用途和工作条件,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必须符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本规程旨在介绍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并提供制造商遵循的指导原则。
2. 材料选择压力容器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必须根据容器的设计压力和温度、介质的性质和容器的尺寸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和钛合金等。
制造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设计和制图在制造压力容器之前,制造商必须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制图。
设计阶段包括确定容器的尺寸、形状、壁厚和支撑结构等。
制造商应使用计算软件和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以确保容器在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制图阶段包括制作详细的图纸和说明,包括容器的各个部分、连接方式和焊接工艺等。
4. 板材切割和成形制造压力容器的第一步是根据图纸的要求切割和成形板材。
常用的切割方法包括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和激光切割等。
成形板材的方法包括冷弯、热弯和卷边等。
制造商必须确保切割和成形过程的精度和质量,以避免材料剪裁不准确和形状变形等问题。
5. 焊接焊接是制造压力容器的关键步骤,要求焊缝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
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和激光焊等。
制造商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并确保焊工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焊接后,焊缝必须进行无损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6. 表面处理制造压力容器后,表面处理是必要的步骤,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包括喷砂、酸洗和热浸镀等。
制造商在选择和执行表面处理方法时,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确保处理后的表面平整、清洁和耐用。
7. 压力测试制造完成后,压力容器必须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压力而不泄漏。
压力测试应根据容器的尺寸和设计压力来确定,常用的方法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等。
制造商必须记录并报告测试结果,并在通过测试后提供合格证书。
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及其温度调整准则探讨
![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及其温度调整准则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e1a34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2.png)
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及其温度调整准则探讨发布时间:2022-03-22T01:59:37.438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3期作者:张红卫[导读] 低温压力容器泛指设计温度低于零下二十度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双相不锈钢等容器,低温压力容器在原则上应根据低温工况开展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管理等工作,但是,并非所有设计温度低于零下二十度的压力容器都需开展低温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以及其温度调整准则展开相关探讨研究。
张红卫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401121摘要:低温压力容器泛指设计温度低于零下二十度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双相不锈钢等容器,低温压力容器在原则上应根据低温工况开展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管理等工作,但是,并非所有设计温度低于零下二十度的压力容器都需开展低温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以及其温度调整准则展开相关探讨研究。
关键词:压力容器;低温低应力;温度调整引言:与传统的压力容器相比,在设计、材料、制造、检验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某些装置的运行参数达到了GB/T15-2011 《压力容器》中规定的标准,因此,若只采用这种方法,会大大提高设备的生产成本。
如果能够通过运行参数来判断,该装置满足 GB/T1551-2011 《压力容器》、 HG/T20585-2011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中的低温、低应力条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达到了TSG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节能标准。
1低温低应力工况原理GB150.3-2011 《压力容器》附录 E 《关于低温压力容器的基本设计要求》 E1.4中所述:“低温低应力状态”是指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钢材在-20℃下的情况下,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钢的标准屈服强度的6/6,而不超过50 MPa。
(注:即一次应力P,二次应力σ和峰值应力F。
GB150-2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GB150-2011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b4ddc4dc50e2524de5187ecc.png)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二、修订过程
— — — — — 2010年1月6日海口会议 增列钢带错绕容器 2010年3月合肥会议 并入低温容器 2010年6月北京会议 处理网评意见211条,初步形成送审稿 2010年11月 处理送审意见78条,形成报批稿草稿 2011年7月征求WTO成员国意见并修改定稿
GB150.4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
三、修订背景 适应GB 150-1998颁布13年来中国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变化 颁布13 (1)适应GB 150-1998颁布13年来中国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变化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 高参数、长周期趋势(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 ——压力容器的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趋势(失效模式发 生变化) 生变化) 千吨级的加氢反应器,二千吨级的煤液化反应器, 千吨级的加氢反应器,二千吨级的煤液化反应器,一 万立方米的球罐,高温、高压强腐蚀、深冷等极端工况容器。 万立方米的球罐,高温、高压强腐蚀、深冷等极端工况容器。 随着国内企业高含硫原油的加工,介质腐蚀性愈加严重。 ①随着国内企业高含硫原油的加工,介质腐蚀性愈加严重。压 力容器面临着防止应力腐蚀、腐蚀疲劳、 力容器面临着防止应力腐蚀、腐蚀疲劳、氢损伤等多种失效模 式的亲课题; 式的亲课题; 装置与单位设备的大型化导致低合金高强钢的广泛应用, ②装置与单位设备的大型化导致低合金高强钢的广泛应用,同 时引起裂纹敏感性增强。 时引起裂纹敏感性增强。目前高强钢承压设备占国内承压设备 2%左右 其中10%发现有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纹。 左右, 10%发现有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纹 的2%左右,其中10%发现有各种原因造成的裂纹。 大型石化装置运行周期大幅度提高,对选材、设计、 ③大型石化装置运行周期大幅度提高,对选材、设计、制造提 出新要求。 出新要求。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及一般要求共25页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及一般要求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efe44cf0dd88d0d233d46a76.png)
(2)气压试验:
试验温度:碳素钢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产品合格证 容器说明书 质量证明书 主要零部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无损检测要求和结果 焊接质量检查结果(包括超过两次的返修记录) 压力试验与气密性试验结果 与图样不符的项目(设计变更、材料代用) (2)容器铭牌
c)接头间隙:1~4mm(经验值) d)棱角: ≤δ/10+2mm,且≤5mm; e)不等厚钢板对接时的削薄:
薄板δ≤10mm,厚度差>3mm; 薄板δ>10mm,厚度差>5mm,或大于薄板厚度的30%; f)定位焊:作为正式焊缝
不作为正式焊缝 (3)焊接工艺
7.无损检测:
(1) 100%RT或UT: a)δ >30mm的碳素钢、16MnR, b)δ >25mm的15MnVR、15MnV、20MnMo、奥氏体不锈钢 c)δ >16mm的12CrMo、15CrMoR、15CrMo,其他任意厚度 的Cr-Mo钢 d)抗拉强度下限值>540MPa的钢材 e)盛装毒性为极度危害或高度危害的容器 f)进行气压试验的容器
5.成形加工
(1)圆筒体、锥体:卷板
(2)封头、球壳板:冲压、旋压
6.组装焊接
(1)焊缝分类 A类:纵缝 B类:环缝 C类:法兰与壳体、 接管的角接焊缝 D类:接管、人孔、 补强圈与壳体的角接 焊缝
(2)组装:设备总体尺寸:圆度,直线度; 接头装配尺寸: a)焊缝间距: 筒节长度≥300mm; 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间外圆弧长, 封头不相交拼缝焊缝中心间外圆弧长, 封头A类接头与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间外圆弧长: > 3δ,且不小于100mm b)对口错边: A类:≤1/4δ ,且≤3mm ( δ ≤50mm) ; B类:≤1/4δ( δ ≤20mm) , ≤5mm ( 20<δ ≤40mm), ≤1/8δ ( 40<δ ≤50mm); 复合钢板: ≤复层厚度的50%,且≤2mm;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0876244b73f242336c5f84.png)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规程(铆工篇)编制:周国梁审核:赵洪勇批准:唐明忠镇海炼化检修安装公司2006年2月20日目录封面---------------------------------------------------------------------------第1页目录------------------------------------------------------------------------ 第 2页分片过渡段、封头加工成型(艺01) -------------------------------------第 4页筒节下料(艺02)-----------------------------------------------------------第 7页筒节滚圆、校圆(艺03)----------------------------------------------- 第 9页筒节纵缝组对(艺04)------------------------------------------------第10页筒体环缝组对(艺05)--------------------------------------------------第11页接管/法兰组焊(艺06) ------------------------------------------------第13页换热器管束制作及组装(艺07) ------------------------------------------第16页裙座制作安装(艺08)--------------------------------------------------第20页鞍座制作安装(艺09) --------------------------------------------------第22页腿式支座制座安装(艺10) ------------------------------------------第24页支承式支座制作安装(艺11)--------------------------------------------第26页耳式支座制作安装(艺12) -----------------------------------------------第28页补强圈制作(艺13) -----------------------------------------------------第29页塔顶吊柱制作安装(艺14) -----------------------------------------------第31页吊耳制作安装(艺15) --------------------------------------------------第33页塔盘固定件制作安装(艺16) --------------------------------------------第35页其它内外件制作安装(艺17) --------------------------------------------第38页接管、补强圈安装(艺18)---------------------------------------------第40页空冷器管箱制作(艺19) -----------------------------------------------第45页空冷器附件制作(艺20)--------------------------------------------------第47页空冷器组装(艺21) ------------------------------------------------------第48页绕管换热器管束制作(艺22) --------------------------------------------第50页绕管换热器组装(艺23) ------------------------------------------------第54页水压试验(艺24) --------------------------------------------------------第58页气密性试验(艺25) ------------------------------------------------------第60页气压试验(艺26) --------------------------------------------------------第61页A法氨渗漏(艺27) --------------------------------------------------------第63页B法氨渗漏(艺28) -------------------------------------------------------第64页C法氨渗漏(艺29) -------------------------------------------------------第66页酸洗、钝化(艺30)------------------------------------------------------第67页涂敷(艺31)-----------------------------------------------------------第69页包装、运输(艺32)---------------------------------------------------第71页零部件堆焊(艺33) ---------------------------------------------------第74页预后热及热处理(艺34)-------------------------------------------------第78页分片过渡段、封头加工成型工艺编号:艺011整体椭圆封头、分片椭圆封头执行JB/T4746-2002标准,旋压封头执行JB/T4746-2002标准,过渡段执行JB/T4746-2002标准, 球形封头执行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标准,同时应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01675f3c1ec5da50e27011.png)
1 低温 容器受 压 元件 用 钢 材 应 是镇 静 钢 , 受 ) 承
载荷 的非受 压元 件也应 该 是具有 相 当韧性 且焊 接性
能 良好 的钢材 。
温度的降低压力容器可能会发生脆性破坏, 而脆性
破 坏前 容器结 构 不 出现或是 只有 局部 的极小 塑性 变
形, 而在 结构 的大 范 围 内没 有宏 观 的整体 屈 服 迹 象
考虑某些附加材料试验要求 , 以参考 A M 可 S E一Ⅷ
一
温度不低于 一 0C 的场合 , 3 ̄) 且标 准抗拉 强度下 限
3 对低 温用碳 素 钢 和低 合 金 钢 各类 钢材 , 求 ) 要 进行 低温 夏 比 V型缺 口冲击 试 验 , 于取 样 的分批 关 要求 按标 准或设 计文 件规 定 。 4 对 于低 温 容 器 用 碳 素 钢 和 低 合 金 钢 壳 体 钢 )
板, 当钢板 厚度 8> 0 2 mm 时 , 逐 张 进行 超声 波 检 应
压 力容器 所考 虑 的失效 模式 主要 为断裂 、 泄漏 、 过 度变形 和 失稳 。压 力容器 的设计 准则 与其 预期 的 失 效模式 相 对 应 , 综 合 考 虑 了失 效模 式 、 用 寿 是 使 命、 强度 理论 、 设计 方 法 、 设计 准 则 、 全裕度 和材料 安 选 择原则 等 因素 , 止 压 力 容器 在 运行 过 程 中发 生 防 失 效 。 由于 环境低 温 或介 质 低 温 的影 响 , 着 使 用 随
I0C以下 时 , 以考 虑经 应变硬 化 处理 以保 证需 O ̄ 可
第 6期
周
巍 : 温压 力容器 设计 低
7 5
要 的强度 。 6 奥 氏体高合金钢使用在 一16 ) 9 ̄ C以下 , 应 还
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及制造要求
![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及制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a00f7f01f69e31433294b3.png)
一、标准和规范◆GB150-2011 压力容器◆GB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 8163-2008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 25198-2010 压力容器封头◆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NB/T47013-201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01-2009 钢制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形式与基本参数◆NB/T47008-2010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3.1-2009 钢制常压容器◆JB/T4712-2007 鞍式支座◆JB/T4736-2002 补强圈◆HG 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HG 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 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 20592-1997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HG 20593-1997 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4-1997 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5-1997 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6-1997 整体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7-1997 承插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二、制造规范压力容器必须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和GB150-2011《压力容器》的规定执行(一)材料材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相应材料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原件,并且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其内容应当包括材料标准号、牌号、规格、炉(批)号、材料生产单位名称(或厂标)及检验印鉴标志。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生产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二)焊接工艺和焊工1、压力容器产品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补焊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2、缝都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3、质检人员应当全过程监督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4、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应当经过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经过监检机构签章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5、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当保存5年;6、焊接压力容器的焊工,应当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102
![压力容器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102](https://img.taocdn.com/s3/m/8d8776e94693daef5ef73d42.png)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102-2003第 1 版筒体制造通用工艺规程第0 次修改修改日期:第 1 页共8 页1总则1.1 本守则依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和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结合我厂设备及技术力量,编制的压力容器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1.2 由于压力容器种类较多,各种类型之间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本守则若同产品设计或工艺文件有矛盾时,应以产品设计图样设计要求或工艺文件规定为准。
1.3 操作工人必须熟悉图样和工艺文件,对本岗位所使用的设备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必须了解。
1.4 筒体焊缝必须由持证合格焊工施焊。
2 材料2.1 制造筒体用的材料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容规》第10条国标、部标及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关的规定,并具有质量证明书,材料上明显部位有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
2.2 属下列之一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应复验2.2.1 设计图样要求复验的;2.2.2 用户要求复验的;2.2.3 制造单位不能确定材料真实性或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2.2.4 钢材质量证明书注明复印件无效或不等效的。
2.3 需要代用的材料,原则上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更改批准文件。
2.4 制造筒体的钢板表面不得有严重锈蚀或裂纹、斑疤、夹层等影响强度的缺陷。
2.5 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3 筒体加工3.1 领料3.1.1 领料人员应根据领料单、图样、工艺过程卡,核对材料规格,材质标记,并在工艺过批准: 审核:编制: 2003.08.15实施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102-2003第 1 版筒体制造通用工艺规程第 0 次修改 修改日期: 第 2 页 共8 页程卡上作记录。
3.1.2 所领钢板平直度必须在允差范围内,其弧曲度与波浪度可根据具体产品图样要求确 定。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要点综述及注意事项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要点综述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761878ba26925c52dc5bfd1.png)
技术与市场技术应用2019年第26卷第12期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要点综述及注意事项王建成(吉林市厦林化工分离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吉林吉林132000)摘 要:在工业装置中气体的液化、液化气体的生产、储运和应用日趋广泛,低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低温压力容器的运用。
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较常温容器设计复杂,笔者就低温压力容器的使用特点及存在的的失效模式,设计时低温压力容器的选材、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检验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分类分析,为在工作中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给予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低温压力;容器;设计要点;注意事项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9.12.058 引言低温技术是在液态空气工业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低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而低温压力容器是低温工业过程的关键设备,极大促进了低温压力容器建造的发展。
低温压力容器使用温度低,钢材在低温下使用其韧性和塑性与常温相比会不同程度地下降,脆性增大。
当低温压力容器的使用温度低于一定温度时,在有足够尖锐的缺口或缺陷处,就可能导致低应力下的脆性断裂,这种断裂会突然发生。
在生产装置中有许多压力容器、化工设备、管道等多次发生脆性断裂,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避免发生事故,这就需要在设计时,从低温容器设计温度的确定、材料的合理选择、结构设计、焊接材料选择、制造检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设计。
设计温度的确定设计温度低于-20℃是判定碳素钢、低合金钢、双相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容器是否是低温容器的关键;设计温度低于-196℃是判定奥氏体不锈钢容器是否是低温容器的关键。
在进行设计时,要对影响容器温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容器的使用地点、安装位置是室内还是室外、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下对容器壳体金属温度的影响以及容器内介质温度对金属的影响。
材料选择要点由于低温压力容器主要的失效模式为脆性断裂,而钢材在低温下脆性增大,韧性降低。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64f5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a.png)
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流程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工艺流程:下料——>成型——>焊接——>无损检测——>组对、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耐压实验一、选材及下料(一)压力容器的选材原理1.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稳定性。
2.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3.在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必须有良好的耐蚀性和抗氢性。
4.在高温状态使用的设备要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5.在低温状态下使用的设备要考虑有良好的韧性。
(二)压力容器材料的种类1.碳钢,低合金钢2.不锈钢3.特殊材料:①复合材料(16MnR+316L)②刚镍合金③超级双向不锈钢④哈氏合金(NiMo:78% 20%合金)(三)常用材料常用复合材料:16MnR+0Gr18Ni9A:按形状分:钢板、棒料、管状、铸件、锻件B:按成分分:碳素钢:20号钢 20R Q235低合金钢:16MnR、16MnDR、09MnNiDR、15CrMoR、16Mn锻件、20MnMo锻件高合金钢:0Cr13、0Cr18Ni9、0Cr18Ni10Ti尿素级材料:(尿素合成塔中使用,有较高耐腐蚀性)二、下料工具与下料要求(一)下料工具及试用范围:1、气割:碳钢2、等离子切割:合金钢、不锈钢3、剪扳机:&≤8㎜L≤2500㎜切边为直边4、锯管机:接管5、滚板机:三辊(二)椭圆度要求:内压容器:椭圆度≤1%D;且≤25㎜换热器:DN≤1200㎜椭圆度≤%DN且≤5㎜DN﹥1200㎜椭圆度≤%DN且≤7㎜塔器:DN(500,1000)(1000,2000)(2000,4000)(4000,+∞)椭圆度±5㎜±10㎜± 15㎜±20㎜多层包扎内筒:椭圆度≤%D,且≤6㎜(三)错边量要求:见下表(四)直线度要求:一般容器:L≤30000 ㎜直线度≤L/1000㎜L﹥30000㎜直线度按塔器塔器:L≤15000 ㎜直线度≤L/1000㎜L﹥15000㎜直线度≤1000 +8㎜换热器:L≤6000㎜直线度≤L/1000且≤㎜L﹥6000㎜直线度≤L/1000且≤8㎜三、焊接(一)焊前准备与焊接环境1、焊条、焊剂及其他焊接材料的贮存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无锡汉英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生效日期
BE0702-32 低温压力容器制造工艺 2014-2-8 1.低温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HG/T20585-2011《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和图样及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定的有关要求。
2.钢材受压元件复验要求按GB150.2-2011的规定,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制造低温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钢材(不包括锻件)应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按GB3531的规定,如需提高冲击功指示,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如钢材质量证书中缺少低温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数据,低温冲击韧性试验需按规定加倍复验。
4.用于制造低温压力容器壳体、凸形封头和球壳的钢板,厚度大于20mm时,需按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且不低于Ⅱ级(调质状态板材除外)。
用于低温压力容器筒体的无缝钢管逐根检查。
5.不采用热加工,也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的低温受压元件,不得采用锤出等强制手段进行成形或组装。
不得在受压元件上刻或敲打钢印。
材料和件号标记应用记号笔书写。
焊工记录绘图标明,并随质量证书一同出厂。
6.钢板及钢管不得冷态下钢锤敲打成形或校形。
若需在冷态下成形或校形必须采用胎具缓慢变形,或用木锤、橡皮锤轻打,并需对其变形率(纤维伸长率)加以控制,各种材料允许的冷加工变形率如下:
(1)含Ni量<1.5%的铁素体合金钢和碳素钢,冷加工变形率应≤2%(钢板)、≤5%(钢管)。
(2)含Ni量≥1.5%以铁素体镍合金钢,冷加工变形率应≤5%,变形率>2%时,必须进行时效冲击试验(变形率5%)。
(3)对于CrNi奥氏体不锈钢,冷加工变形率应≤10%。
材料的加工变形率超过上述允许值时,必须采用热成形或冷成形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热成形的终压温度不得低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
对奥低体不锈钢材料应进行固溶或稳定化处理。
7.坯料热成形前的加热,必须在均热炉内进行,不得采用焦炭火焰直接加热。
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若出现合金元素烧损,金属组织破坏(无法通过热处理恢复)或表面龟裂,应予报废。
8.规定正火状态使用的材料,必须采用正火工艺控温热成形或热成形后重新正火处理。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热成形后,必须淬火(固溶)处理。
9.对焊法兰应采用无缝的锻制或轧制工艺生产,不允许采用厚钢板切割而成。
但允许采
用型钢或钢板弯曲焊接而成。
如采用钢板弯制,应将钢板沿轧制方向切成条形,弯曲时应使钢板表面平等于法兰的中心线,同时还必须对钢板进行超声波探伤,不得存在分层缺陷。
10.低温压力容器施焊前应按NB/T47014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的低温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
11.低温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材料为铁素体钢,属下列情况之一者,焊接坡口焊前必须经磁粉探伤检验:
(1)合金元素含量大于3%
(2)钢材料标准规定的最低抗拉强度δb>540MPa的低合金钢,其焊接坡口采用火焰切割或碳
弧气刨者。
(此时并要求在坡口三倍焊缝宽度范围内的钢板表面应作超声波探伤,且无分
层缺陷存在)。
12.引弧须采用引弧板或在坡口内引弧,不得在非焊接部引弧。
13.焊装附件或工卡上、拉筋等必须使用壳体焊接材料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由合格的正式焊工施焊、焊道长度不得小于50mm。
14.焊接区域内,包括对接接头的角接接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和咬边等缺陷,不应有急剧的形状变化,呈圆滑过渡。
15.对接焊缝必须焊透,余高应尽量减少,余高不得大于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
角焊缝应圆滑,不允许向外凸起。
焊缝圆滑差,或形成不良者,必须打磨。
接管端部及开孔尖角必须打磨或圆角,焊缝边缘不得存在咬边。
16.施焊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并在焊接工艺评所确认的范围内,选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以多道焊为宜。
17.每台低温压力容器都应制备产品焊接试板。
如果容器不同温度段由不同钢材组成,则应分别制备产品焊接试板。
当一台容器的主要受压件采用数种经评定的焊接工艺施焊时,应相应增加产品焊接试板的数量。
18.产品焊接试板材料与产品相同,并与产品焊缝同时焊接,不得在产品完成后制作。
19.产品焊接试板应进行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低温夏比(V形缺口)冲击试验。
20.钢板厚度符合GB150.4-2011中8.2.2.1条规定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低温压力容器或元件,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热处理后不得再进行施焊。
21.容器的对接接头(A、B类接头)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检测。
(1) 容器设计温度低于-40℃。
(2) 容器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5mm。
(3) 除符合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中10.3.1规定以外者,允许进行局部无损检测,其检测长度不得少于各焊接头长度的50%,且不少于250mm。
22.凡符合GB150.1~150.4-2011《压力容器》中10.3.1规定的低温容器,其A、B、C、D、E类接头,缺陷修磨或补焊处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割痕表面,对表面做100%磁粉或渗透检测。
23.低温压力容器及其受压元件表面应经检查,若发现由材料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引起的表面缺陷,如:压入氧化皮,飞溅,电弧探伤,尖锐的机械划伤和撞击凹坑,清除工夹其引起焊疤等缺陷,应予打磨清除,修磨的凹坑应与母材圆滑过渡,且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公称厚度的5%,且小于2mm,修磨后的有效厚度大于容器该处的计算厚度(包括腐蚀裕度)。
若需补焊,则补焊前的坡口,补焊表面,及电弧擦伤处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并按补焊工艺执行。
24.液试压方法及压力数据按GB150.1~150.4-2011或设计图样的规定。
压力试验时容器壁温必须比壳体材料和焊接接头的冲击试验温度(取高者)加20℃。
致压试验后不应再在受元件上进行焊接之类可能引起焊接应力和缺口应力集中的加工,否则重新试压。
致密性试验压力等于设计压力时,试验温度应不低于设计温度。
25.容器的铭牌不得直接钉装在受压壳体上,若需在容器壳体上装铭牌时,必须预先装铭牌座,再将铭牌装于座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