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 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 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是怎么想的?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课堂展示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

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

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质疑问难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让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体会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理解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下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生字新词卡片,用于复习巩固。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词义。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一)复习导入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叠生字新词卡片)同学们,早上好!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复习,看看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还记得多少。

(老师逐一展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们争相举手回答)老师:(点头肯定)很好,大家都记得很清楚。

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词语的意思呢?(学生举手回答,老师逐一进行点评和解释)老师:(总结)大家回答得都很好,看来上节课的知识都掌握得很扎实。

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呢?学生A:我们学习了燕子低飞、鱼儿透气、蚂蚁搬家等现象。

老师:(满意地点头)非常好,同学A回答得很全面。

这些现象都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即将有一场雨来临。

那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深入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新课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能讲出燕子低飞等自然现象讲明要下雨了。

2、通过教师师范读、借助拼音自读《夏天的雨》,能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任务评价:1、通过提问、展示检测目标一。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二。

学习目标:一、走进课文。

学法:(1)分角色读(2)师生合作读师: 在大自然里,在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与智慧的宝藏,瞧,小白兔出场了……预设:用“正"练习讲话二、讲一讲:小白兔如何明白要下雨了?学法:(1)、指名讲 (2)、齐读预设:通过“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明白的、三、您还明白哪些自然想象预示着将要下雨了?学法:(1)指名讲(2)出示图片(蜻蜓低飞、知了停鸣等)四、主题阅读《夏天的雨》要求: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学法:(1)、生自由读(2)、男女生赛读(3)、指名读五、课堂小结:小孩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请大伙儿作好记录,我们会评出最佳气象员。

六、作业设计:按课文内容填空燕子飞得_____,小鱼到水面上来_______气,小蚂蚁_____东西,要下雨了。

七、板书设计:要下雨了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内容,会用“忙着”“赶忙”等词语练习讲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并初步明白产生这些现象的缘故,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段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不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教学难点:读明白课文,理解下雨前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师导语引入。

1、回顾课文第一段,情境复习生字词、2、快速读文,小白兔都遇见了谁?二、指导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她看到了谁?(燕子)2、学生轻声读文段,把小白兔与小燕子的对话找出来标上符号。

一下语文《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一下语文《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一下语文《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会写“直、边”等7个字。

2.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5. 图文对照着读故事,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变化。

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2.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词语卡片、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2.完成预习题卡。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直、边、加”3个字,理解词语“闷得很”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读好小白兔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3.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了解下雨前“鱼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字词,指导书写生字1.游戏“迷宫1”:认读生词。

(出示课后练习第三题)(1)同桌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最先帮助小白兔走回家。

(2)指名检查词语朗读。

2.游戏“迷宫2”:认读两组词语“一直、真的”“一边、加快”,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比一比“直、真”“边、加”,说说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2)范写“直”,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字的整体不宜写太宽,中间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3)指导书写“边、加”,重点提醒“力”在不同生字中的位置:“边”字是半包围结构,“力”在右边偏上的位置;“加”字左右等宽,“力”靠近竖中线。

“边”字的走之旁注意平捺不要写得太斜或太短,要托住右边的“力”字。

(4)学生书写,同桌互评。

二、读好第二次对话,了解“鱼出水面”的原因1.回顾小白兔和燕子之间的对话,教师随机板贴:燕子低飞。

设计意图:“闷”字的教学由汉字造字的特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再回归到课文的语境中,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层次性和立体性。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下雨前的自然景象。

3. 学会用“要下雨了”的句式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下雨前的自然景象。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下雨前的自然景象。

2. 小动物头饰,用于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通过提问和朗读等形式,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2. 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老师:好的,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我们上一节课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A:老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XX课文》的背景知识,还有对课文的一些基本理解。

老师:非常好,A同学回答得很全面。

那么,谁能来朗读一下我们上节课学过的重点段落呢?学生B:(朗读课文段落)老师:B同学朗读得很流畅,发音也准确。

现在,我们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讨论《要下雨了》的主题思想,并且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大家准备好了吗?学生们:准备好了!老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 分段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各段内容。

第一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下雨前的天空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下雨前的氛围。

第二至第四段: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小动物们对下雨的感知和反应。

老师:首先,我们分段来学习,并尝试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段,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下雨前的天空变化,大家仔细观察,感受一下下雨前的氛围。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天空逐渐阴沉,乌云密布的画面,并配以轻微的雷声。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氛围?学生A:天空变得越来越暗,好像快要下雨了。

学生B:我听到了雷声,感觉有些紧张,好像快要下雨了。

老师:很好,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感受到了下雨前的氛围。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么描述这种氛围的。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品4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品4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三课时略)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25下雨了2、质疑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板书:看)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3、齐读13节。

(板书:读)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

(板书:议)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

(板书:燕子低飞)6、指导朗读。

(板书:读)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指导朗读句(2)。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1)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2)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3)汇报学习情况。

(4)句式练习:要下雨了,小鱼()。

(板书:小鱼游到水面)(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

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课文没有写小白兔是怎样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的。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说?5、句式练习:要下雨了,蚂蚁()。

(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6、指导读大蚂蚁的话。

五、学习89节。

1、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白兔往家跑,雨下起来了。

2、同法自学第89节。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提高观察自然、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动物特征,提升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分析课文中描绘的动物特征及其与下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与下雨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要下雨了”,提问:你们觉得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2.课文阅读与理解课文中小燕子、小鱼、蚂蚁分别发现了什么现象?它们是如何应对这些现象的?(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

小燕子发现天空阴沉,飞得很低。

小鱼在水里游动,水变得浑浊。

蚂蚁搬家,准备避雨。

3.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注意字音、字形、字义。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

4.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征及其与下雨的关系(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动物特征,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特征与下雨的关系。

燕子低飞是因为空气湿度大,气压低,燕子感到呼吸困难。

蚂蚁搬家是因为蚂蚁能预感到天气变化,避免雨水淹没蚁穴。

5.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预习下一课,了解课文大意。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自然现象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同时,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完美版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完美版教案

14.要下雨了【简案】第二课时【详案】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内容】继续学文,读懂“小鱼透气”、“蚂蚁搬家”内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象形字、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认识“闷、搬、消、息”等4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空”,正确书写“吗、呀、呢、吧”4个字。

2. 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

了解下雨前“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教学难点】了解下雨前“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贴学生用具:无【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生字。

2.读读记记小白兔回家线路图。

3.念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我们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小朋友们,听了儿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由字、词、语境的复习引入课文学习,帮助孩子们巩固字词学习,又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探究一:偶遇小鱼,朗读疑问。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兔和燕子的对话,知道了小燕子告诉小白兔一个重要的信息: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抓语气词,读准问句。

课件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1)让学生出声读读这句话。

(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半信半疑。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2.探明原因,角色朗读。

(1)小兔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划出对话。

读准学习多音字“空”,不同读音组词。

指导读小兔的话。

这些话该怎么读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平时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

)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速度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的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1、了解下雨前的三种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产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课1、板书课题: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区别:师故意将课题写成“下雨了”,生举手纠错。

师:哦,少了一个字,没关系,因为意思都差不多。

生:不对,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生答。

师:真会动脑筋!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少一个字或多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小朋友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尽量选择合适的词句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准确。

2、复习旧知:课文提到了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动物图片)二、自读,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动物在下雨前都有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

2、生汇报。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过渡语:课文中不仅有生动的语言,还有精美的图画呢。

数一数,共有几幅图(四幅)这些插图可不管是让小朋友们看的,它们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

咱们先看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⑴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说话)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赶快看书,从书中找出与这幅图对应的自然段。

(板书:找一找)⑵汇报找到的自然段。

⑶读一读找到的自然段(板书: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⑷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①指名读。

②小白兔说燕子飞得低,到底有多低,你能从这一段找到答案吗?(从头上飞过)③既然飞得这么低,小白兔为什么还要大声喊呢你能体会出小白兔此时的心情吗(十分疑惑,奇怪)④谁能读出小白兔的奇怪来?⑸燕子怎么回答小白兔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 的意思。
2.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 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一、出示字词,复习检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设计意图:复习导 入,出示字词,温故知 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 9 课文三幅插图)
【设计意图:先整体感
小白兔到山坡上割草时,都遇到了谁?
知课文,理清文章脉
(遇到了小燕子、小鱼、小蚂蚁)
络。为下面的精读打下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基础。】
1.小白兔是怎样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组内分角
色练习朗读。
结:三点水的字大多数和水有关。空气很潮湿,就是 教 旁,联系
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湿”。
生活经验理 解词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阴雨天的时候哪些 语。同时也为学生 了
地方 看到了小水珠?(课件出示 12)(随机出现 解 了 空 气 、 水 珠 、
将疑,后来半信半疑,最后十分肯定。)下雨前,小白兔
有什么感觉呢?(感觉天气很闷。)
6.请学生再分角色朗读。
7.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解释一下:要下雨了,燕子
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
东西?
8.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蜻蜓低飞,
龟背上有水珠,鸡不喜欢回窝等。)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钟
在和蚂蚁的对话中,也用上“呀”来问一问。
“蚂蚁,蚂蚁,你们怎么在搬家呀? ”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教案2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的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要下雨了》年级:小学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3)学会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天气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下雨的场景。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观察自然现象,了解天气变化。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天空、乌云、小动物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自己对天气变化的看法。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练习(1)填空题:小白兔____,小燕子____,小鱼儿____。

(2)选择题:下面哪个动物要搬家?(A. 小白兔B. 小燕子C. 小鱼儿)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深入学习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

(2)讨论:为什么小动物们要搬家?3. 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下雨的场景。

(2)展示成果,学生互相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自然现象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短文。

五、课后反思本教案通过图片、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下雨前动物的活动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帮助学生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生字新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我们上节课关于“天气变化”的主题。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看看大家还记得吗?(学生开始复习生字新词,老师走动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老师:看来大家复习得很好,生字新词都掌握得很扎实。

那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我记得我们讨论了“要下雨了”和“下雨了”这两个表达有什么不同,谁能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思考片刻,然后有学生举手)学生A:老师,我认为“要下雨了”是表示一种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而“下雨了”则是描述天气已经发生的变化。

老师:很好,你理解得很到位。

那么,这个差异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我们要区分这两种表达呢?(学生继续思考,又有学生举手)学生B:老师,我认为区分这两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

比如,如果知道“要下雨了”,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带伞或者穿雨衣。

而如果已经是“下雨了”,那我们就需要立刻应对,比如找地方躲雨或者打伞出门。

老师:说得太棒了!你不仅理解了这两种表达的区别,还联系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意义所在,能够用语言来描述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继续深入学习关于天气变化的更多内容吧!(二)深入理解课文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交流讨论。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能预示要下雨了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渗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小鱼为什么觉得水里闷?【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1、“下雨了”要下雨了的两种。

2、随课文内容动画片课件。

3、小白兔、小鱼、蚂蚁、燕子的头饰。

4、写有学习方法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要下雨了”的课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乌云、闪电,听到轰轰的雷声)出示“下雨了”的课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电闪雷鸣,大雨瓢泼,听到哗哗的雨声)师提问:看到了这两幅画面后你知道了什么?生1:第一段画面表现的是要下雨了的情景。

生2:第二段画面表现的是已经下雨了的情景。

师生共同比较:“要下雨了”“下雨了”有什么区别?板书课题: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谁知道要下雨了?生2: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生3:真的要下雨了吗?2、看结合课文的动画片课件:师问:这个童话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生答:(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段学习课文的内容1、学习第1~3自然段:小声读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生1: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生2:那天天气很闷。

教师随手简笔画:小白兔、山坡、小草。

质疑:“闷”是什么意思?生1:呼吸不通畅。

生2:特别不舒服。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师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生1:小燕子从小白兔头上飞过。

生2:小白兔问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师问:你怎么样知道燕子飞得低呢?生答:从二自然段第一句“小燕子从小白兔头上飞过”这句知道。

指导学生读好:“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大声、读出“奇怪”的语气)3、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这段话。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3篇)《要下雨了》第二课时篇1【学习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的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1、了解下雨前的三种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产生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课1、板书课题: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的区别:师故意将课题写成“下雨了”,生举手纠错。

师:哦,少了一个字,没关系,因为意思都差不多。

生:不对,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生答。

师:真会动脑筋!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少一个字或多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小朋友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尽量选择合适的词句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准确。

2、复习旧知:课文提到了哪些小动物?(板书:贴动物图片)二、自读,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动物在下雨前都有什么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

2、生汇报。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过渡语:课文中不仅有生动的语言,还有精美的图画呢。

数一数,共有几幅图?(四幅)这些插图可不管是让小朋友们看的,它们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

咱们先看第一幅图。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⑴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说话)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赶快看书,从书中找出与这幅图对应的自然段。

(板书:找一找)⑵汇报找到的自然段。

⑶读一读找到的自然段(板书: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⑷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①指名读。

②小白兔说燕子飞得低,到底有多低,你能从这一段找到答案吗?(从头上飞过)③既然飞得这么低,小白兔为什么还要大声喊呢?你能体会出小白兔此时的心情吗?(十分疑惑,奇怪)④谁能读出小白兔的奇怪来?⑸燕子怎么回答小白兔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⑹你知道燕子低飞的原因了吗?指名说。

课文14 要下雨了 第2课时教案

课文14 要下雨了 第2课时教案
“吗”的笔顺,(好吗)(行吗)
“吧”的笔顺,(来吧)(去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4要下雨了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P73-76)
课题
14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够尝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闷得很、透透气”等词语的意思。
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观察生字,书写生字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4个“会写的字”:呀、呢、吗、吧,要求学生观察生字,了解一些书写规则。
学生观察生字,了解一些书写规则。
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呀、呢、吗、吧。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教师播放课件,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与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举手回答问题,表现自己。
2、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重点
1、能够尝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呀、呢、吗、吧。
难点
1、能够尝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呀、呢、吗、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下雨了
2、质疑课题。

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
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 (板书:看)
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
3、齐读1~3节。

(板书:读)
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

(板书:议)
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

(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

(板书:读)
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
⑴ 要下雨了。

⑵ 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⑵。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⑴ 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⑵ 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⑶ 汇报学习情况。

⑷ 句式练习:
要下雨了,小鱼()。

(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⑸ 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

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