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合集下载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 也。”
《说文》:“盈,满器也。”“溢,器满 也。”
《尔雅》:“麟,麕身,牛尾,一角。”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 之兽。”
四、训诂的内容和范围
1、解释词义 2、串讲文义
尤其“章句”的体例,更注重串讲文章大 意,例如: 《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代 其序。” 王逸:“淹,久也;代,更也;序,次也。 言日月昼夜常,忽然不久。春往秋来,以 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
训诂的方法指的是认识词义的途径,即一 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
本问题讲的是把已经知道的词义尽可能地 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1、直训 用同义词直接解释词义的一种释义方法。
(1)可以用一个词说解对应的另一个词。 《诗经》:“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传》:“怀,思;寘,置;行,列。”
(2)可以用一个词说解一组同义词。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
训诂学常识
训诂学的内涵 训诂学的方法 训诂学常用的说解词义的方式 训诂的内容和范围 训诂学术语
一、训诂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涵
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叫“小学” 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学三个部分。
1、训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诗诂 训传》,这里边诂训就是训诂。
2、训诂学 现代学者 陆宗达 《训诂简论》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赵歧注:“老犹敬也,敬犹爱也。”
5、貌 一般指摹拟事物的形状,其所释词往往是
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的形容词。 《说文》:“茸,草茸茸貌。” 6、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 读为、读曰往往用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考工记》:“丰肉而短,宽缓以荼。” 注:“郑司农云:荼读为舒”

训诂学第一章

训诂学第一章

• “诂”字始用于汉代。《说文解字· 言部》: “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 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 诂。”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 也。”可知“诂”也可作“故”,指古语,名 词。引申之,解释古语也叫“诂”。“故”和 “诂”是古今字。 • “训”“诂”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扬雄《答 刘歆书》:“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 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 • 训就是解释疏通,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
• 2.探讨词源 我们知道“徘徊”的意义是“不 进”。但为什么“不进”叫“徘徊”呢?如果 受字形的限制,从语音出发进行探讨,就可以把 “徘徊”与“盘桓、判涣、彷徨、屏营”等词都 联系起来,发现它们都是从同一语根[P-H-]孳乳 而来的,其共同的义根是“回转往还的动作或情 状”,而它们各自具有的“回旋”、“不进”、 “徜徉”、“玩乐”、“犹豫”、“迟疑”等意 义都是从这同一义根派生出来的。 • (二)训诂学和文字学 • 1.文字学帮助了解字的本义 “臧”是古代男性 奴仆的贱称。《方言》卷三:“荆淮海岱,杂齐 之间骂奴曰臧”。又“亡奴谓之臧”。从古文字 的材料看,“臧”从臣从戈会意,本指战俘。又 如“天”、“元”。
• 2.识句法 上古汉语名词的构成有一种“大 名冠小名”的格式,如:草芥、草茅、虫蝗、 虫螟、鸟乌、鸟隼、巫阳、医和、史鱼、师 旷、庖丁、弈秋、盗跖。这种结构方式大约 在西汉以后已经不能产,因而后人对此每有 误会。《礼记· 月令》:“孟夏行春令,则 蝗虫为灾。”王引之《经义述闻》改为“虫 蝗” • (四)训诂学和修辞学 • 1.对文 《庄子· 山木篇》:“庄子遊于雕陵 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 大运寸。”有人误释“运”为运转义。 “广”“运”是对文。《国语· 越语》: “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昭注:“东西

训诂学

训诂学

杨雄、许慎、郑玄像

第三节 保守时期——魏晋至隋唐的 训诂
• 这一时期的训诂是两汉训诂之绪余,保守 不等于衰落,而是有所拓展。
一、扩大训诂范围,遍及经史子籍
• 经史子籍,乃至佛经都有了注释,其中比 较好的注本,有裴松之《三国志注》、郦 道元《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等。
二、方法有所突破,出现了义疏和 集解
子夏与曾子
• 2、曾子(前505——前436),山东武城人, 临沂今存其墓,著有《大学》、《孝经》, 曾姓的共推祖先。孔子的主要传人,开创 了洙泗学派,思孟学派为其后继者,由于 子思的缘故,这一派成为当然的嫡系传人。
子夏与曾参

第二节 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 经学盛行、学术积累、章句注释,经过训 诂家不断努力,使训诂有了空前的发展。 汉代有了纸,毛笔也不断改善,客观上为 训诂提供了便利。汉朝重视经籍的搜集工 作,但战国古文和大篆以及功能成了古董, 需要重新解释。
子夏典故
• [子夏胜肥] 子夏见曾子,曾子说:你胖多了,子 夏说:我战胜了,所以胖了,曾子问何意。子夏 说:我羡慕尧舜的仁义道德,又羡慕世俗的荣华 富贵,两种想法不断打架,最后仁义道德战胜了 荣华富贵,所以心宽则体胖,发福了。 • [子夏悬鹑]鹑衣百结,衣服上补丁百结,子夏生活 贫寒又不愿做官,衣服破破烂烂,衣衫褴褛。 • [子夏索居]子夏生性不合群,只跟曾子要好,到晚 年才知道离群索居不好,要与人打成一片,但为 时已晚。
二、宋代训诂的特点
• 1、注疏由朴学变成宣扬理学的工具 • 六经注我,六经皆我注脚,斥汉人朴学为 “玩物丧志”。 • 2、宋人在注释中大谈义理,完全不同于汉 人 • 往往强经就我,违背了经文本意。
三、宋代训诂的成就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第一讲 训诂和训诂学
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 兮,安有常则?
《周易·丰卦》: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
(二)文字方面的变迁
• 1、汉字形体的演变 • 甲、金——篆、隶——行、楷 • 2、古书用字的歧异 •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横野将军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代砖铭举例
(三)文化方面的变迁
• 典章制度、人情风俗的损益 改革,给阅读者带来困难。
1、训诂须以声韵学为机枢
• 天下之大,古今之久,文字的形 体日见繁多,设无法术以治之, 将要陷入文字障中而终身迷惘不 得其门路。换言之,耳治之音有 限,目治之字无穷。以有限御无 穷,所谓易简之理即在其中矣。
凡军事,縣壶以序聚槖。凡丧, 縣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
分以日夜。
注:縣壶以为漏。代亦更也。礼, 未大殓,代哭,以水守壶者,为 沃漏也。以火守壶者,夜则视刻 数也。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
陈澧《东塾读书记》
•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 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之有东 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同矣。 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 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 也。训诂之功大矣哉!
二、训诂的缘起
• (一)语言方面的变迁 • 【明】 陈第 :时有古今,地有
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1、语音的变迁
• 古读“下”如“户”,今如“夏” • 古读“家”如“姑”,今如“嘉” • 古读“明”如“芒”,今如“名”
常羲——嫦娥
《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 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 昭穆制度
汉语新词的产生途径: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外无朞功强近之亲。(五服)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

训诂学

训诂学

訓詁學一、訓詁和訓詁學1(一)“训诂”的提出1.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

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

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1)文字:《說文解字》2)音韻:《切韻》《廣韻》3)訓詁:《爾雅》2.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馬建忠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3.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

(二)“训诂”的含义1.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叫做“训诂”。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對“訓詁”二字分别作了解释:1)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5.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訓詁”二字的理解1)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2)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三)訓詁學的發展1.漢代:《說文解字》《爾雅》《釋名》2.清代——兩個派別1)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

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2)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

训诂学

训诂学

简介: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

他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

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分类--------------------------------------------------------------------------------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

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语言学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训诂学》中提出“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

”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也说“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

”新训诂学是相对旧有的训诂学而言的。

历史--------------------------------------------------------------------------------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朝时基本形成。

,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

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而在清朝则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

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

研究对象--------------------------------------------------------------------------------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

训诂学全书重点归纳

训诂学全书重点归纳

训诂学绪论一、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1.由来:开始朝代:汉代目的:扫清文字障碍,较少语言隔阂来源:毛亨《毛诗诂训传》“训”和“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2.含义:(1)唐代孔颖达:观点: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关键词:诂者,古也;训者,道形貌。

(2)清代马瑞辰:观点:《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

关键词:单词为诂,重语为训。

(重语指叠音词)(3)近代黄侃:观点:“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关键词:诂,故;训,顺。

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1.训诂工作: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行为。

(1)注释工作:讲解字词,疏通文意。

(2)纂集工作:有目的的字、词、义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2.训诂材料:训诂工作的成果。

(1)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正文后的注释。

(传、疏、证、注等)(2)纂集类训诂专书:《尔雅》《说文》《释名》《方言》(3)考证材料:早期以正义或疏的形式存在(二度注释),盛行于清代,以笔记、杂记形式存在。

3. 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1.训诂体例: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1)自觉的体例:训诂家使用固定的表达格式和程式化的用语。

《说文》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

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是统一的,如:“束,缚也。

从口木”。

“缚”是解释“束”的意义的,“从口木”是说明字的形体构造的(把一堆木头缠绕臣来就叫做“束”)。

“连篆为句”。

《说文》有不少字的解说必须承篆文来连读才能领会它的意义。

如“诂”字解说中的“故言”是解释“诂训”的意义,所以必须把“训”字和上面篆文连起来读才行。

《说文》解说的字例如有古文或籀文,就把有古文、籀文的不同于小篆的形体列在下面。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训诂就是对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实用性、人文性的技术科学。

传统训诂学的三项任务:即一是“释古今之异言。

”——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

”——用通语解释方言。

三是“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第二章:训诂的内容一、解释字词。

字词是训诂的核心。

二、解释文句:1、分析句读;2、疏通句意:(1)翻译,(2)串讲,(3)点明含义,(4)推因,(5)评析。

3、阐明语法三、分析篇章。

“章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段落大意。

四、分析表达方式。

五、分析时空关系。

第三章:训诂的范围及其实践形式训诂的形式,又称为训诂的体裁,指训诂采取的表现形式。

古人训诂的实践形式,大致可分:正文体,传注体,专著体,笔记体。

正文体:一是在正文中借对字词的解释阐明哲理或主张,二是对经书的解说,三是通过辨析同义词解释字词。

传注体,即随文注释类《毛诗诂训传》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知其死无所害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而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

○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收词4300多个,首创了按词的意义编排词汇的体例。

作者及成书时代未考定,应为经多人修补,最后成书于汉代。

全书共19篇,前三篇解释古籍中的一般词语,后十六篇为专用名词解释,近于百科词典。

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

书名是说解文字之意,许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编著历时22年,收字9353个。

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的字典。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

• 《尚书· 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礼记· 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 曰考曰妣曰嫔。” • 《礼记·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 • 《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 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 孤。”
• 2.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虽然训诂材料在先秦就已经产生, 但是大量的、系统的训诂材料却产生在训诂工作之后。前人 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 义、义疏、音义、补注”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 3.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 名》、《方言》等。 • 4.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 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 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 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陔余丛考》、沈家 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以词 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 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 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 法、条例,解释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 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 的实践。
(二)训诂学的内容、范围和任务
• 1.训诂学的内容 • 黄侃所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 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 • 齐佩瑢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 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 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 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 概论》11页) • 传统训诂学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 要内容。

训诂学

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孔颖达在《毛诗•周南•关睢诂训传疏》中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1.杨雄《答刘歆书》云:“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輏轩之使所奏言。

”2.《汉书》卷八七上《杨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3.《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4.《汉书·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音,学者传训故而已。

”5.《汉书》卷30《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诂。

”“训诂”又作“训故”者,通常都以“故”通“诂”作解释,实际上,汉人注书,多名为“故”,据《汉书》卷30《艺文志》载,仅《诗》类就有《鲁故》、《齐后氏故》、《齐孙氏故》、《韩故》。

6.《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

”(动词)7.晋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叙诗人之兴味。

”(名词)自汉代《毛诗故训传》将“诂训”连用之后,“训诂”二字已经成为汉语传统语义说解的专用名词了,没有必要再拆开分释了。

8.黄侃:“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文字声韵训诂笔记》)是语言学的观点说明训诂的定义,具有了词义系统的观点,且已经理论化。

“训诂”就是“注解”的别名,即“用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小结:“训诂”、“故训”、“训故”、“诂训”意思相同,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作动词时,指解释字词;作名词时,指对字词所作的解释。

虽然最初的“训诂”、“诂训”是指对字词的解释,但后来随着古书注解的兴起,训诂范围的逐步扩大,包括训释字词、串讲句意、分析篇章结构、说明语法修辞、考察典实制度等,也都属于训诂的范畴;但仍以解释字词的含义为训诂的核心工作。

训诂学

训诂学

• 三、 注音: 注音: • 1.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 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 .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 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 3.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 缓气言” .譬况:多用“急气言” 语。 • 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 .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 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 “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 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 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 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 .如字:训诂注音术语, 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 2.注疏的类别: .注疏的类别: • (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书正文叫“ 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 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 “疏”。 • (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 )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 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 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章学诚说自注可 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 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 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 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 • (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又称集 )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集注, 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 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 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 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 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一、什么是训诂“训诂”这一名称自产生以来便没有过统一的认识。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训诂”二字之涵义尚无一致的解释。

关于各家之言,在此我们暂不作讨论。

解放之前,有的大学单就“训诂”二字的解释就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对“训诂”二字作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说法中,择取最恰当、最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并加以交代即可。

比较之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及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书对“训诂”二字的解释,是比较客观、恰当而且容易被读者所理解的。

(一)许慎、段玉裁对“训”、“诂”的解释1、对于“训”。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云:“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

”说教,就是教训、训导的意思,即通过解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引申之也可理解为开导、通晓之义。

既然要开导、通晓,则要顺着事物的具体形貌来解说,才能使人明白,在这一点上,段玉裁“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训皆曰顺”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从语源上考证,从“川”的字,多有穿行、疏导、和顺的意思,如和顺叫“顺”,驯服叫做“驯”,周行而无阻碍叫做“巡”,水流畅通无阻碍叫做“”(即“汩”,gǔ);另,“灾”字,古作“葘”,这个字中间的“”,像川流受阻不通不顺,所以就成了灾害。

“训”与上述这些字是同源关系。

除此之外,古书体裁中专门有一种叫“训”,如《淮南子》一书,其中每篇篇名之后都有一个“训”字,如“原道训”、“天文训”、“时训”、“精神训”、“齐俗训”、“兵略训”、“人间训”,等等,即用“训”的方法解说事理,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训”的理解。

2、对于“诂”。

《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玉裁注云:“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

……训诂者,训释其故言也。

训诂学

训诂学

总论一“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

二“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字《说文》解释为“训古言”我们理解:训诂是顺其条理解说故旧之言以教人。

三唐代孔颖达综合许多人的说法,给训诂下个定义:“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辩物之形貌,(形貌指词的含义)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四古书的注释以毛亨注释的《诗经》的《诗经诂训传》为最早,另一种是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这以作者尚难考定的《尔雅》(它是按语义分类编集的字典)为最早。

《诗经诂训传》和《尔雅》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成果。

五、黄侃对训诂的解释:“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总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六新版《辞海》的定义: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七,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八训诂学的定义: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九训诂学的任务:(1)“释古今之异言。

”——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2)“通方俗之殊语。

”——用通语释方言;(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

两项根本性的任务是第一,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十训诂学的内容①解释字词;②解释文句。

③分析篇章;④分析表达形式;⑤分析时空关系十一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

十二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校,定为“五经”十三传统训诂学最大的局限是“崇古”十四训诂实践的形式:1.解释语义的专著(1)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西汉初年,作者不详。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训诂学,即“古汉语语义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以词义为主,兼及语音、语法和修辞等语言现象的研究。

传统的训诂形式可以分两大类,即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

一、“训诂”的含义。

“训诂”的本义是训释、疏通古代语言。

“训诂”汉代人大多写作“训故”。

在当时的用法中,“训”是动词,“故”是名词,两字连用时,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训诂是词义解释的学问,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

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语义,并探讨词汇理论,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句意章旨、名物制度及语言的表达功能等。

二、训诂简史。

时有古今,地隔南北,语言文字自然产生变化和差别。

时闲的推移,带来名物制度、风俗人情的改革变异,反映在文字记录上,不能不出现时代的隔阂。

只要语言有需要解释之处,就会出现训诂。

先秦的词语解释和为某书作解说的传注,是训诂的萌芽。

汉代,严格意义的训诂产生。

出现了第一部训诂专书,《尔雅》;第一部方言词典,扬雄的《方言》;第一部形训词典,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部音训词典,刘熙的《释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方法上,开始出现“义疏”,即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训诂专著,有魏张揖的《广雅》、晋吕忱的《字林》和梁顾野王的《玉篇》。

唐代出现了为前人的注疏作注解的“正义”。

著名的有孔颖达等人《五经正义》,《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史记》的张守节《正义》和司马贞《索隐》,《汉书》的颜师古《注》等。

宋人敢于怀疑,不迷信旧注,形成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

邢昺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三书所作的《疏》,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四书集注》,都很有影响。

元明两代,是训诂的衰落时期,元卢以纬的《语助》,这是研究虚词的第一部专著。

清朝是训诂的黄金时代,段玉裁、王念孙等提出了就古音求古义的训诂原则,人们以此为手段,使古代经、史、子、集中的许多词义难题迎刃而解,是训诂学上的一次革命。

训诂学

训诂学

名词解释1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2 变文:指古文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交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倒文:古人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3义界: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如:口,人所以言食也如:面惭而赤也4破音异读:是指为了区别一个字的不同意义而改读的现象5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6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义、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辩伪和轶佚7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古人声训的三种方式:1利用形声字如:政者,正也《论语》2利用音同音近的字如:樊,藩也《尔雅释言》3利用同形字如:彻者,彻也《孟子》声训的两个作用:1寻求本字2推求语源8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9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10互训: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同训(同义相训):一个词用另一个词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11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如:煽,炽也,炽,盛也12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如:穆穆,肃肃,敬也如:如,适,之,逝,往也1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14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阐明1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如:似牛,犀,似啄16由反知正:由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如:少,不多也17增字足意: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

如:有女同行(毛传)行,行道也这里行市名词当道路讲18补注:对原注进行补充说明的注释,可以分为两类:1补原文的缺略,2补旧注的遗漏19浑言:辨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笼统地说,是异种求同20 常见的校勘方法: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的校勘方法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对校:用同书的版本或者别本相互对勘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21 注疏的名称很多:如传,训,诂,解,笺,注,校,义疏,音义,章句注:东汉郑玄开始的,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疏: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传注的一般叫疏笺:表识书也。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第一节训诂学概说一、“训诂”释名“训诂”二字,最早见于《尔雅》,二字连文,起于毛亨的《诗故训传》。

“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二、训诂的范围及功用:①解释词义解释字词概括义、具体义、修辞义,如“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

从,下象其根。

”《左传·成公二年》:“骖结于木而止。

”《左传·僖公十三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指出引申义,如《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毛诗故训传》:“夭夭,其少壮也。

”②串讲句义《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王逸《章句》:“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

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击也。

”③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毛传》:“非我无酒可以敖游忘忧也。

”④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毛传》:“兴也。

”⑤申述篇章旨意《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诐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毛传》小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⑥说明典章制度《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毛传》:“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

”⑦引证史实《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汉语言文学----训诂学

汉语言文学----训诂学

一、总论1、训诂:唐孔颖达定义,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

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作的传注。

《毛诗诂训传》是注书式训诂,《尔雅》是辞书式训诂,这两部书是古人最初的训诂成果。

2、训诂学: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3、训诂学的任务: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用通语释方言,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4、训诂的内容:解释字词、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分析时空关系。

5、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这些内容。

6、训诂的范围,传统的以经书为中心,最大的局限是“崇古”。

7、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以为训诂形式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

8、训诂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教导整理古籍,指导编纂字典辞书。

9、某、某也:表示某一个词当解释为另一个词,解释的词在后,被解释的在前,如:贯,事也。

10、谓、言、犹、曰、谓之:谓,被解释的词在前面,表示以一般释特殊或以具体释抽象,相当于“指的是”、“说的是”;言,加在解释的词之前,组成“某,言某也”格式,多用来串讲大意,或总括一段话的中心意思;犹,组成“某,犹某也”格式,和“等于说”相当;曰,相当于“叫”、“叫作”,被解释的词在后面;谓之:和“曰”“为”作用一样,可任用其一。

11、当为(当作)、读为(读曰)、读若(读如)、之言(之为言):当为(当作),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就用“某当为某”、“某当作某”格式;读为(读曰),表示用本字说明假借字,是“易其字”;读若(读如),多用来拟声注音,是“拟其音”;12、浑言、析言:浑言,笼统的说,也称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分析地说,也叫对言、对文,这是指出近义词的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13、貌:表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相当于“……的样子”,格式为“某,某貌”;辞(或作词),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属、别,表示事物种类,属强调共同性,别强调区别性;破读、读破:破读,用本字去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称“破”,也叫“破字”、“易字”。

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名词解释)1. 训诂——训故言,即解释古代的话语。

2. 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3. 注——东汉以后人们将对经文的解说称作“注”。

《说文》:“注,灌也。

”4. 传——秦汉时期特指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儒家的重要文献称“经”,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毛亨《毛诗故训传》等。

5. 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或有所阐发的一种注释,如郑玄的《毛诗笺》。

6. 疏——不仅对古书原文解释,同时对前人的释语也进行解释的注称“疏”。

疏即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7. 正义——得名于“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与“疏”名异实同。

以“正义”为名的著作如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张守节《史记正义》等。

8. 集解——将各家的解说聚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这类注释就是集解。

9.反切——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0.直音——利用同音字给所解字标音。

11. 如字——用于注音的术语,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按照它通常的读音来读就叫如字。

如: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前面的恶读(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wū,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è。

12. 形训——以形说义,就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解说字义。

13. 声训——因声求义,又叫做“音训”,就是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即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来解释字义或词义的方法14. 义训——直陈语义,以语词在语言中实际使用的意义直接解释词义。

15.小学——是指中国传统语言学上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总称。

16. 《释名》——东汉刘熙著,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全书用声训的方法解说各种事物命名的由来。

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历来被视为汉代4部重要的训诂著作,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训诂学

训诂学

二、古注的体例
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 有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 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 《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 (又叫“疏”)。
三、训诂学简史
1、先秦:训诂的萌芽和形成时期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对后代的训诂
学起了开创作用,兴起雅学。 它共分十九篇,前三篇是一般词语,即释诂、
《礼记·表记》:“不自大其事。”孔疏: “大谓夸大。”
《吕氏春秋·长攻》:“有功于此,而无其失, 虽王可也。”高诱注:“此三君有功名,假 令无其缺失,虽为王可也。”
《诗经·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 弃。” 孔疏:“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 古之人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五、训诂学的作用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
行》 “一声声都含有深长的情思。” ①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诗·序》 ②张华《励志》:“吉士思秋。”李善注:
思,悲也。 ③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 ④情既思而能反,心虽忧而不伤。 成公绥
《啸赋》
*思:哀、忧、愁、悲。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 景。”毛传:“二子,伋、寿也。宣公为伋 取于齐,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 与其母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 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 ‘君命出,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 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 罪?’贼又杀之。国人伤其涉危遂往,如乘 舟而无所薄,汎汎然迅疾而不碍也。”
释言、释训。后十六篇为各种名物,释亲、 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 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 释兽、释畜。
2、两汉:训诂的初步兴盛时期

我整理的训诂学

我整理的训诂学

一、名词解释1、训诂:唐代训诂家孔颖达给训诂下了定义:“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狭义的训诂就是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

广义的训诂指训诂学。

2、训诂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科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书面语中的训诂。

其特点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3、明孳乳:就是阐明一个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或同一词族的各个词之间的派生关系。

4、互文:互文有两类。

一是指上下文各举一端,在意义上相互补充,使文词简洁精练的一种表达手段。

诗歌语言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限制,常常使用“互文”的手法。

如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

”第二类互文,即在相同结构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彼此对照,成为互文。

5、对文:对文是指在平行的相同结构中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它们在意义上或者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

狭义的对文仅指后者。

6、古书异例:是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

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

7、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办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

8、声训:亦称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也就是因声求义,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

9、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谓之义训。

10互训: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

11推原: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推原,或推因。

12、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法叫义界。

13、曰为谓之:释义的术语。

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14、谓:格式是“甲谓乙也。

”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离骚》中“修能”的解释考证
对《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中的“修能”的解释历来有多种。

本文试在搜集历来多家的解释的基础上,从而力求对“修能”作出综合性的理解。

“能”,朱熹《楚辞集注》中说:能,叶奴代反,一作“态”,非是。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中说:“态字是也。

修态,古恒语。

《招魂》‘姱容修态’是也。

古‘能’、‘态’两字多误,《怀沙》‘非俊疑杰,固庸态也’,《论衡·累害》篇引作‘能’,及‘非俊疑杰,固庸能也’。

又如《汉书·司马相如传》‘君子之态’,《史记集解》引徐广本作‘能’,皆是。

”在《招魂》中“姱容脩态,絙洞房些”,这里的“修态”似“重之以修能”,所以姜亮夫把“修能”解释为“修态”。

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修能”与“内美”为对文,“修”为“能”的形容词已是无疑,不应拘泥旧训,因辞害意。

又清朱骏声说:“能,读若态,姿有余也。

按巧艺高材曰态,经传多借能字为之。

”《离骚补注》此说虽有据,但原文作“能”文理通顺,似有不烦更以假借为说。

又洪兴祖、钱杲之都说“能”宜叶韵,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

按“能”与“佩”古音同在之部,可以相押。

在《屈原集校注》中,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认为宋人叶韵之说不可信。

这两句的解释是:我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
好品质,又加之以优秀的才能。

清胡文英在《屈骚执掌》中说“内美,本质也。

修能,学力也。

‘能’字与‘均’字本属一韵。

他解叶入‘佩’韵,牵强不可从。

下凡本有此韵,而不必叶者,多仿此。

”胡文英在此也并不同意洪兴祖、钱杲之的“能”、“佩”叶韵之说。

詹安泰在《离骚笺疏》中认为:“‘修能’,能读若耐。

修,长;能,才能;修能即长才。

”扬雄《方言》一:“修、骏、融、绎、寻、延——长也。

陈楚之间曰修。


洪兴祖《楚辞补注》:“能,本兽名,熊属,故有绝人之才者谓之能。

此读若耐,叶韵。

”朱注:“修,长也。

能,才也。

”钱注:“修,长也。

能,材能也。

”詹安泰认为均正确。

龚景瀚《离骚笺》:“修,《说文》曰:饰也,《玉篇》曰:治也,其义当与大学修身同训为修饰俱可。

下文‘修名’、‘好修’皆因此。

”也可通。

王逸解修作远,似太曲折,能一作态。

张家英《屈原赋译释》:“修,美好的,奇异的。

修能,奇异的才能。


从上述诸家学者的不同看法中,大致归纳出四种基本意见。

一是“修能”,以朱熹、张家英为代表;另一作“修态”,即是“态”、“能”为通假字,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以姜亮夫、朱骏声为代表;另一作叶音说,即“能”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以洪兴祖、钱杲之为代表;第四种是认为“修能”和“修态”皆通,詹安泰持这种观点。

同时在《说文解字》中“態”属“心”部,意也。

从心从能。

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他代切。

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

从心能,会意。

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可见,从《说文解字》中解释,“修能”是解释不通的,而“修态”正好能够贴切的表达文意。

下面再对以上四种观点作出具体的解释:
一是依照原文本,仍旧作“修能”。

一是由于在古文的训诂之中,最高境界及最好的训释是不删改原文。

除非在彻底解释不通或者有充分语料能证明错误之时才改动。

由于原文创作之时距离训释之时代久远,如果任意改动则会轻易的删改文意,变动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是,在原文中,“修能”仍能够解释的
通,即解释为“美好的、奇异的才能”,这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

二是认为“修能”即“修态”,“能”、“态”通用,互为通假字。

还是有相当多得学者持这种观点,他们的理由也是充足的。

首先,“能”、“态”在读音上相似,这是构成通假的首要条件;其次,他们认为“修态”,即解释为“姿有余也,巧艺高材”,这种解释也行的通。

再次,在诸多文献材料里也经常出现“能”、“态”通用的现象,例如:柔远能迩。

——《虞书》。

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语料证明具有最有力的说服力;最后,从文字学上来解释,“态”繁体字作“態”,上“能”下“心”,单单从字形上来看,两字很相似容易混淆。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古代的书写习惯是从上而下来书写,也有可能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態”少写了下面的“心”而误写成“能”,但是这种想法还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只能作为一种猜想,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原因。

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持此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三是从叶音说方面来说的。

他们认为“能”宜叶韵,读若“耐”,与下文“佩”为韵。

这种观点是从诗歌押韵方面出发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不赞同这种观点。

因为在王力先生的韵部分类中,“能”、“佩”本属于同一韵部“之”部,不用叶声也在同一韵部。

持叶音说观点的学者有些是为了押韵而叶声的倾向,本人也是不同意此观点的。

第四种是认为“修能”和“修态”皆通。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看似观点严谨,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既不肯定其中一种说法,也不轻易否定另一种说法。

但是本人觉得也不免有些持观望态度,在学术研究中也是需要拿出清晰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似是而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不盲目随从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许慎《说文解字》中“能”属“能部”,熊屬。

足似鹿。

从肉?聲。

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彊壯,稱能傑也。

凡能之屬皆从能。

臣鉉等曰:?非聲。

疑皆象形。

奴登切。

《高级汉语辞典》中对“态”的解释是:繁体写法,態[tài]〈名〉,会意。

从心,从能。

简体字为形声。

从心,太声。

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下面再从“态”字在文献资料中的表达意义来证明:
1.柔远能迩。

——《虞书》。

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2.人之态不如备。

——《荀子·成相》。

按:“诈态也。


3.尽变态乎其中。

——张衡《西京赋》
4.滂心淖态。

——《楚辞·大招》
5.狗偷致态。

——傅毅《舞赋》
6.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楚辞·离骚》
7.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李渔《芙蕖》
8.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淮南子》
9.尽态极妍。

——唐·杜牧《阿房宫赋》
10.密则无态。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从以上诸多例证中可以得出,“态”经常用于古文献资料中,并且出来较早。

且也出现“能”、“态”混用的情况,即假借“能”为“态”,例如在第一个例句中即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从字形上来分析。

“态”的繁体字为“態”,即会意字,上“能”表示读音,下“心”表意。

也可能在使用之初,这两个字容易混淆,普遍出现“能”“態”混用得情况,到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才得到规范,至于什么时候得到的规范,目前还没能得到考证。

其次,从两字读音上来解释。

既然“態”是会意字,上“能”表示读音,所以“態”和“能”在读音上必然存在着联系。

在《说文》中,“能”奴登切;“態”他代切。

据《反切上字表》得出,“能”属泥母,“態”属透母。

都属于舌音。

同时,
再次,从押韵上来解释。

众所周知在先秦文献中,讲求押韵,《楚辞》也不例外。

再来回到原文中分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按照王力先生的古韵部分类,把“态”字
参考文献: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屈原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8月第1版。

【清】胡文英《屈骚指掌》,北京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詹安泰《离骚笺疏》,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

朱季海《楚辞解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新1版。

张家英《屈原赋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