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课件(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件——土壤环境化学
一、土壤组成
4. 土壤中的空气
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成分都是 N2、O2和CO2。 差异:①土壤空气存在于相互隔离的土壤孔隙中, 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
②在O2和CO2含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土壤空气 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氧的含量低于大气。
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H4、 H2S、H2、NH3等。如果是被污染的土壤,其空 气中还可能存在污染物。
角闪石等,其中以石英为主,粒径为1-0.05mm。在冲
积平原土壤中常见。土壤含砂粒多时,孔隙大,通气 和透水性强,毛管水上升高度很低(小于33cm),保 水保肥能力弱,营养元素含量少。
(3)粘粒:主要是次生矿物,粒径小于0.001mm。含粘粒 多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团聚能力较强,有良好的 保水保肥能力,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较差。
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
的迁移及其机制
第三节 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一、土壤组成 二、土壤的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三、土壤吸附性 四、土壤酸碱性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一、土壤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 组成的多相体系,它们的相对含量因时因 地而异。
(2)土壤胶体的电性
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 微粒的内部称微粒核,一般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即决定 电位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而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又称反
离子层,包括非活动性离子层和扩散层),即合称为双电层。
1.土壤胶体的性质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胶体的凝聚性: 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
下水和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为土壤水分。 ❖ 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微细孔隙的毛细管力,可将—部分水保
第四篇土壤环境化学课件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 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而 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如化肥、 农药、畜禽粪便等。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措施包括 优化施肥方式、推广环保型农 业技术、建设生态拦截工程等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于保护农 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 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性质
01
02
03
04
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 比例,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保
水能力和肥力。
土壤结构
指土壤颗粒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保持
水分和空气。
土壤酸碱度
指土壤的酸碱反应,影响土壤 中养分的有效性以及植物的生
长。
土壤肥力
指土壤提供养分的能力,与土 壤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活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
土壤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
深入研究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归 趋等过程,揭示其内在机制。
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研究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的关系,保障食 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
发展高效、环保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实现 土壤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生态恢复。
土壤环境与全球变化
利用和改良提供依据。
03 土壤污染与自净
土壤污染的定义与来源
土壤污染的定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生 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现象。
土壤污染的来源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垃圾和污水等。工业排放的废 气、废水和废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城市垃圾和污水的不合理排 放等,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4 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课件
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Activity Acidity)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通 常用pH表示(通常描述土壤性质时表示作土壤pH值)
交换性酸度 潜性酸度(Potential Acidity) 水解性酸度 是由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Al3+离子造成的。
39
交换性酸度
用过量中性盐(KCl、NaCl等) 溶液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 Al3+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 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或土壤机械组成)。
24
1.土壤的吸附性(Soil Adsorption) 1)土壤胶体的性质(直径1-100nm)
(1)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或体积)物质的表面积。
一定体积的物质被分割时,随着颗粒 数的增多,比表面也显著地增大。
阳离子 (电荷数,离子半径,水化程度)
土壤(胶体,颗粒, SiO2/R2O3、pH等)
33
可交换性 阳离子
致酸离子 (Al3+、H+)
盐基离子
(Ca2+、Mg2+、K+、Na+、NH4+等)
34
盐基饱和土壤:
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部是盐基阳离 子时,这种土壤称为盐基饱和土壤。
可交换性盐基总量 盐基饱和度(%) 100% 阳离子交换量
F- > C2O42- > 柠檬酸根 > PO43- > HCO3-> H2BO3> Ac- > SCN- > SO42- > Cl- > NO3-
38
2.土壤的酸碱性(Acidity-Alkalinity of Soil)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
价交换和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外,各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强
弱,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 电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于半径越大,水
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如下: Fe3+>Al3+>H+>Ba2+>Sr2+>Ca2+>Mg2+>Cs+>Ru+>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b.潜性酸:
其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
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 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 H+ 浓度, 使土壤 pH 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 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据测定土壤潜性酸
②水解性酸度: 用弱酸强碱盐 (如醋酸钠)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
以将土壤胶体吸附的 H+ 、 A13+ 代换出来,同时生成某弱酸
(醋酸)。此时,所测定出的该弱酸的酸度称为水解性酸度。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③活性酸与潜性酸的关系:
土壤的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强度,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 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
第二节 土壤的性质
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腐殖质土>枯土>砂土。 土壤的可变电荷越多,缓冲能力越强。土壤缓冲能力 越大,对酸碱污染物的容量就越大。但是,土壤的缓冲能 力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土壤的酸碱度 会发生强烈的变化。
1 2 3 4 5 6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PPT课件
氧化 : 以橄榄石为例 , 其化学组成为 (Mg Fe)Si04, 其中 Fe(Ⅱ) 可以 氧化为 Fe(Ⅲ) 。
-
22
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 : 一类是致酸离子 , 包括 H+ 和 Al3+;另一类是 盐基离子 , 包括 Ca2+ 、 Mg2+ 、 K+、 Na+ 、 NH4+ 等。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 , 且已达到吸
附饱和时的土壤 , 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
-
24
1.4土壤酸碱性
根据土壤的酸度可以将其划分为9 个等级 (如表4-8)。我国土壤的 pH 大多 在 4.5-8.5 范围内 , 并有由南向北 pH 值递增的规律性 , 长江( 北纬 33 。 )以 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 ; 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 , 如华北、 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03,pH 值一般在7.5-8.5 之间 , 少数强碱性土壤的 pH 值高达 10.5。
很少
冲积平原土壤 中
少
丰富
黄土中含量较 多
较丰富
-
16
1.2.3. 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土壤质地:由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 , 称为 土壤质地 ( 或土壤机械组成 ) 。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标准的。主 要有国际制 ( 如表 4-5) 、美国制和前苏联制。国际制和美国制均采用三 级分类法 , 即按砂粒、粉砂粒、粘粒三种粒级的百分数 , 划分为砂土、壤 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环境化学课件(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2.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岩石经历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
性水解)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发 生了改变。次生矿物粒径较小,大部分以黏粒和胶体 (粒径小于0.002 mm)分散状态存在。
分类:根据次生矿物的性质与结构划分为简单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是土粒中最细小的部分, 比表面积大,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吸水膨胀、 失水收缩的特点, 称为黏土矿物。有明显的胶体特征, 所以土壤学中习惯把黏土矿物视为土壤矿物胶体。次 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土壤中无机 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影响很大。
极细砂
0.2~0.06
100
粉砂 粘粒
砂质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粘粒 胶体
0.06~0.02 0.02~0.006 0.006~0.002
<0.002 <0.0002
10000
100000 1000000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粒级组合体所表现的粗细程度称为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 标准的。主要有国际制、美国制和前苏联制。
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具有吸附性能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具有巨大表面能,并带有电荷的矿物胶 体和有机胶体,能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或离子。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总 表面积。土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比表面也愈大,表面能也越大。
➢气候是直接的水、热、空气条件,它使相同的母质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地形使气候因素发生局部的重新分配,是间接的水、热、空 气条件。
➢生物通过生长繁育、新陈代谢进行着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一方面充实与丰富了土壤的基质,另一方面以有机物形式为土 壤累积化学能。
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是研究土壤中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的科学领域。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化学性质对农作物生长、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土壤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土壤中的化学元素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土壤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包括有机物质、矿物质和无机盐等。
有机物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能量。
矿物质是土壤中的无机物质,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
无机盐是土壤中的无机离子,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化学元素在土壤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对土壤的肥力和生物活性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化学反应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土壤中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络合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土壤中氧气与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释放能量或吸收能量,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和植物的生长。
酸碱中和反应是土壤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的中和反应,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植物的吸收营养。
络合反应是土壤中金属离子与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之间的络合作用,可以影响土壤中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转化。
土壤环境化学还涉及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和其化学行为。
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影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了解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行为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土壤环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土壤中化学元素、化学反应、污染物质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土壤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土壤环境化学,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化学完整ppt课件
土壤空气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对 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及危害
重金属污染
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 的过度使用。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富 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有机物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石油泄漏、农药使用等。有 机物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面临挑战和机遇探讨
复杂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复合型、区域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环境化学提出更高要求。
新兴污染物研究
新型污染物如纳米材料、微塑料等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和风险 控制成为研究热点。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01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化学逐渐 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随着环境 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应 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化学研究内容
01
02
03
04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来源、分布 和归宿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 化和降解过程
化学物质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 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
环境污染的监测、治理和修复 技术
生物转化
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根系等生物因素会对污染 物进行降解、转化或吸收。生物转化是土壤中污 染物去除的重要途径之一。
05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输与转化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来源及危害
工业排放
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 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通
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
农业活动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 土壤、水源污染,进而影响生 物体。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PPT课件
a. 硅酸盐类:易风化成盐; b. 氧化物类; c. 硫化物类; d. 磷酸盐类。
LOGO
11
(2) 次生矿物
一、组成 1.矿物质
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 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a. 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原生矿物 经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结晶结构简单;
LOGO
8
LOGO
9
一、组成
图4-1 土壤的组成
LOGO
10
1.土壤矿物质
一、组成
(1) 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 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 结晶结构都没有改变。
原生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类、云母类、辉石、 角闪石等。石英最难风化,长石次之,辉石、角闪石、 黑云母易风化。
生物种类 细菌
微 真菌
生 物 放线菌
藻类
表土层中(15cm) 数量(个/m2) 1013~1014 1010~1011 1012~1013 109~1010
生物种类
原生物 动 线虫类 物 蚯蚓
其它
表土层中(15cm) 数量(个/m2) 109~1010 106~107 30~300 103~105
LOGO
LOGO
5
在沙漠化过程中水土流失也很严 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150 万 km2, 每 年 土 壤 流 失 量 达 5 0 亿 吨 , 养分流失量相当于四、五千吨化肥。
LOGO
6
❖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我国盐碱化土 壤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土壤污染物质来源广泛,包括城市废 水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生物残 体和排泄物;大气沉降物等。
《环境化学课件》PPT课件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 ,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
入生物体。
土壤污染
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 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
物链进入生物体。
其他途径
包括食物摄入、皮肤接 触等途径,使污染物进
入生物体。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转化与排泄机制
01
生物转化
生物体内的酶系统可将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产物,如肝脏中
化学法
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和混凝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活性污泥 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包括土壤淋洗、土壤固化/稳定化、热脱附和电动 修复等。
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转化或固定,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
REPORT
《环境化学课件》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环境化学概述 • 大气环境化学 • 水环境化学 • 土壤环境化学 •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运动过程及毒性效
应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危害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等。
水环境化学原理
1 2
水中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沉淀溶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水质指标与标准
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等。
3
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REPORT
第四篇土壤环境化学教学课件
土壤吸附性--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
补偿离子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
(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
(离子交换或代换)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41
土壤吸附性—阳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吸附过程: 等价交换、质量作用定律、阳离子交换能力(电荷数、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形成的新矿物。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以不同的数量与土壤中的次生矿物 混合存在,成为土壤矿物质。
25
土壤组成与性质--土壤原生矿物
(1)硅酸盐类矿物
长石类、云母类、辉石类和闪角石类等矿物,风化释放K、Na、 Ca、Fe、Mg和Al等元素可供植物吸收,可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43
土壤酸碱性
44
土壤酸碱性--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H+存在方式 )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活性酸度
有效酸度(pH表示) H+来源:碳酸(无机酸)、有机酸、大气酸沉降
潜性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来源: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13+。
潜性酸度
代换性酸度 水解性酸度
45
土壤酸碱性--土壤碱度
土壤溶液OH-来源
8
中国土壤类型--暗棕壤
分布地区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
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600 1100毫米。 植被: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特征
土壤呈酸性反应,具有丰富有机质,腐殖质积累量多。
9
中国土壤类型--寒棕壤(漂灰土)
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
兰交大环境化学课件第4章 土壤环境化学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第三节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和转化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一、土壤的组成土壤固体相(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孔隙液相(水分-溶液)气相(空气)图4-3土壤中固、液、气相结构图1.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
主要元素:O、S i、A l、F e、C、C a、K、N a、M g、T i、N、S、P等。
(1)原生矿物Ø定义:土壤中原先存在的岩石颗粒,受到不同程度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碎屑物。
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没有改变。
Ø分类:硅酸盐(石英、长石、云母等),氧化物(S i O 2、A l 2O 3、T i O 2、F e 2O 3),硫化物(F e S ),磷酸盐如氟磷灰石C a 5(P O 4)3F 等。
(2)次生矿物Ø定义:由原生矿物化学风化后形成,具有胶体性质,为无机胶体或粘粒。
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Ø分类: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类①简单盐类方解石、白云石(C a C O 3M g C O 3)、石膏(C a S O 4)、泻盐(M g S O 4)、水氯镁石(M g C l 2)、芒硝(N a 2S O 4)等。
②三氧化物类针铁矿(F e 2O 3·H 2O )、石膏(A l 2O 3·3H 2O )以及游离硅酸等③次生硅酸盐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Ø伊利石(或水云母)特点:粒径小于2μm,风化程度较低,膨胀性较小,富含钾(KO),具有较高的阳离2子代换量,晶格中的硅、铝原子可发生同晶取代,但不显著。
Ø蒙脱石:为伊利石的风化产物。
特点:粒径小于1μm,阳离子代换量极高,晶格中的硅、铝原子易发生同晶取代;但它吸收的水分植物难以利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Ø高岭石:是风化程度极高的矿物。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圈: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
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的能力。
主要元素O、Si、Al、Fe、C、Ca、K、Na、Mg、Ti、N、S、P等。
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构成。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是土壤形成的标志,土壤肥力的表现。
土壤水分: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土壤中的空气:成分与大气相似,不连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3、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细菌组成的生物群体。
5、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层次,分别为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6、土壤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和不可逆性。
7、岩石化学风化分为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三个过程。
8、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
(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2)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
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
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代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代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
用强碱弱酸盐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测定该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由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的两个重要功能: (1)肥力作用:土壤具有供应与调控植物根系所 需水、气、热和养料的能力; (2)净化作用: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 壤中的物质的能力,所以土壤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 净化剂。 土壤环境化学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成、组成和性质, 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降解与归 趋。其重点是研究和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迁移、转化和归趋的规律,为防治土壤污染奠定理 论基础。
⑵水铝片:铝八面体(或称铝氧八面体)是由一个 铝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构成的。铝原子 在中央,上下各为三个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团交错排 列,构成一个八面体。在同一平面上,由许多相邻 的铝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相联结,形成铝八面体 层,称水铝片,水铝片也是晶层的基本单元。
层状硅酸盐矿物种类: 1:1型矿物:由一片硅氧片和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主要为高岭 石类矿物; 2:1型矿物:由两片硅氧片中间夹一片水铝片叠合而成。这类矿 物又分为膨胀型(蒙脱石类和蛭石)和非膨胀型矿物(主要有 水云母类)。 (1)高岭石:风化程度极高的矿物,主要见于湿热的热带地 区的土壤中,在花岗岩残积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中含量也较高。 颗粒粗大,厚0.1~5.0 m;比表面小,膨胀性小,阳离子代换 量低;富含高岭石的土壤,透水性良好,植物可获得的有效水 分多,但供肥、保肥能力低,植物易感养分不足; (2)蒙脱石:基性岩在碱性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在湿带干旱 地区的土壤中含量较高。其颗粒直径小于1 m,阳离子代换量 极高。植物难以利用它所吸收的水分,因此富含蒙脱石的土壤, 植物易感水分缺乏,同时干裂现象严重而不利于植物生长。 (3)水云母:一种风化程度较低的矿物,一般土壤中均有分 布,但以湿带干旱地区的土壤中含量最多。其颗粒直径小于2 m,膨胀性较小,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并富含钾 (K2O 4~7%)。
0~15
15~25 15~25 15~25 25~45 25~45 25~45
45~100
0~30 20~45 45~75 0~20 45~75 0~45
0~55
55~85 30~55 0~40 55~75 0~30 10~55
粘壤土
粘土
重粘土
45~65
65~100
0~55
0~35
0~55
0~35
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 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 成岩矿物。它构成了土壤的骨架,土壤矿质元素主要来源于 土壤矿物质。 特征:具有坚实而稳定的晶格,不透水,不具有物理化 学吸收性能,不膨胀,粒径较大,如砂粒的粒径为0.02~2 mm,粉砂粒为0.002~0.02 mm。 。
二、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固体部分 土壤组成 孔隙部分 无机体––––土壤矿物质 有机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 液 体––––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 气 体––––土壤空气
有机质 12% (>95%固体质量) (<5%固体质量)
矿物质 38%
土壤水分 15%~35%
土壤空气 15%~25%
图 土壤中固相、液相、气相结构示意图
硅
氧 铝 氧和氢 氧离子
晶层的基本单元 ⑴硅氧片:硅四面体结构单元中,硅原子以共价键方 式将四个氧原子联结成为一个原子团(SiO4)4–,电性未 中和,通过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硅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 子,如此相联,成为由六个硅四面体构成的六角形网 孔,然后再与另外的六角形网孔通过共用氧原子来联 结,如此继续联结,在水平方向上构成一层硅氧片, 成为晶层的基本单元。
原生矿物种类:
(1)硅酸盐类矿物; (2)氧化物类矿物; (3)硫化物类矿物; (4)磷酸盐类矿物。
2. 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岩石经历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 性水解)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发 生了改变。次生矿物粒径较小,大部分以黏粒和胶体 (粒径小于0.002 mm)分散状态存在。 分类:根据次生矿物的性质与结构划分为简单盐 类、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是土粒中最细小的部 分,比表面积大,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强烈的吸水膨 胀、失水收缩的特点, 称为黏土矿物。有明显的胶 体特征,所以土壤学中习惯把黏土矿物视为土壤矿物 胶体。次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对土 壤中无机污染物的行为和归宿影响很大。
质 地 分 类 类别 砂土 壤土 质地名称 砂土和壤砂土 砂壤土 壤土 颗 粒 组 成 (W/W %) 粉砂粒 粘粒 <0.002mm 砂粒 2~0.02mm 0.02~0.002mm 0~15 0~15 85~100 0~15 0~15 0~45 30~45 55~85 40~55
粉砂壤土
砂粘壤土 粘壤土 粉砂粘壤土 砂粘土 粘土 粉砂粘土 壤粘土
(一)土壤的吸附性 土壤具有吸附性能是因为土壤中存在具有巨大表面能,并带有电荷的矿物胶 体和有机胶体,能吸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或离子。 1. 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比表面是单位体积或重量物质的 总表面积。土粒愈细,总表面积愈大,比表面也愈大,表面能也越大。
(2) 土壤胶体具有带电性:所有土壤胶体都带有电荷,一般讲,土壤胶体带负电 荷,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带正电荷。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质地分类 (一)土壤的机械组成和粒级划分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土壤学上将由不同粒级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 粗细状况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称为土壤质地.
表 土粒分级
粒 砾 石 级 大砾石 小砾石 粗 砂 粒 细 砂 砂 颗粒直径(mm) 20~6 6~2 2~0.6 0.6~0.2 0.2~0.06 0.06~0.02 0.02~0.006 0.006~0.002 <0.002 100000 10000 100 1 10 土粒比表面增长(倍)
(四)土壤生物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他们不 仅参与岩石的风化,而且是成土作用的主要因素。 土壤动物分类:包括原生动物、线虫类、蚯蚓、节肢动物、腹足动物、 脊椎动物和掘土动物等。 土壤动物作用:是进入土壤的有机物料的第一消费者,有机物料经土 壤动物嚼细、破碎、吞食和消化等过程使之初步降解或释放养分。这些 作用对于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十分重要,因为微生物很难分解这些物 质。 土壤微生物分类: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 土壤微生物作用: 是土壤有机物的第二消费者,可使有机物彻底分解释放出碳、氮、磷、 硫等元素供自身生长和植物利用; 土壤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会向土壤释放多种多样、功能各异的酶类, 如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转化酶等,这些酶类对于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有机、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的各种生物群体与所处土壤环境之间构成土壤生态系统,在系 统中各种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使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使土壤表现出特定的功能状 态。通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更丰富的土壤,具有更高的土壤肥力和对污 染物净化能力。
极细砂 砂质粉砂 粉 砂 粘 粒 中粉砂 细粉砂 粘 粒
胶
体
<0.0002
1000000
(二)土壤质地分类和主要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粒级组合体所表现的粗细程度称为质地 .
土壤质地分类是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 比作标准的。主要有国际制、美国制和前苏联制。
(二)土壤质地分类
表 土壤质地的国际制分类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 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物质组成,尽管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一 般在5%以下,但它对土壤功能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土壤有机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和腐殖质三大类,此外还有数量极少的其他类别化合物,如脂蜡类等。 腐殖质是一般的有机化合物经微生物作用后,在土壤中新形成的一类性 质稳定、结构极其复杂的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有 碳、氢、氧、氮、硫、磷等,还有少量的钙、镁、铁、硅等。整个分子含 有多种功能团,重要的有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氨基等 功能团。它们表现多种活性。腐殖质对于土壤结构形成、提供植物养分等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强烈的吸附性能,对于有机、无机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土壤水与土壤空气 土壤矿物质和有机体构成土壤的固体骨架,而土壤空隙部分 充满了土壤空气和土壤水。 土壤水主要来源: ① 降水与灌溉; ② 地下水: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水也是上层土壤水分 的重要来源。 水分进入土壤后,土壤中的各种可溶成分会被溶解。所 以,所谓的土壤水分,实际上是浓度不等的土壤溶液。土壤 水分是影响土壤功能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但影响土壤的物理 性质,对土壤中生物及化学性质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土壤空气存在于无水的土壤空隙中,所以,土壤空气含量决 定于土壤空隙度和含水量。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一致, 主要成分也为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但与大气相比,土 壤空气中的氧要少一些,二氧化碳要多一些。(why?)
Hubble等(1983年)从成土过程的共性出发,把主要 的成土过程归纳为: 1. 消耗过程:包括淋溶、分解、溶解等,其中也 包括盐基及其它可溶物质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以及新 矿物的形成; 2. 有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生物对养分的选择吸收 和积累,有机物质的分解对消耗过程的补偿,可溶性 有机物在矿物风化、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中的作用; 3. 无机物质的循环:包括矿物由物理力引起的加 成、混合和分离。 总之,成土过程是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 化作用下进行的。
(1)简单盐类: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CO3、 MgCO3)、石膏(CaSO42H2O)、泻盐(MgSO47H2O)、岩 盐(NaCl)和芒硝(Na2SO410H2O)等,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 地区的土壤中。 (2)氧化物类:如针铁矿(Fe2O3H2O)、褐铁矿 (2Fe2O33H2O)和三水铝石(Al2O33H2O)等,它们是硅酸 盐矿物彻底风化后的产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土壤中,这类矿物 占优势。 (3)次生铝硅酸盐类:是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 成的次生矿物。由两个基本结构单元——硅四面体和铝八面体 所组成的矿物(层状硅酸盐矿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