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说课稿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说课稿二
我的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大板块。下面我来详细的说一说各个板块:
一、说教材:
它是学生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关于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
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二、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情境式教学,以“体育用品商店”为背景主题,以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同时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开放、分层次,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想适应的学法,即: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有不用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从图上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适时板书3个条件)
2.你发现哪两个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求出什么?
先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一改传统应用题教学从“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的模式,而是给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让学生先通过提取有用信息,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有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搜集、整理、分析、判断……过程中,做好了解决问题的起点。)
3.出示完整挂图:
你能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吗?打开课作本,动笔算一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让他们有思考的空间,使全班的同学都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还有其他算法吗?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这种方法第一步求的什么?(板书: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知道了6袋乒乓球一共的个数,就可以求出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
比较一下,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第二种呢?(先同桌互说再指明生回答)
解答方法不同,这是它们的不同点,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结果一样、2个乘法算式……)板书:用红粉笔描出乘号。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鉴于此,以上设计中,改变了以往的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拥有了真正自主探索的空间,那些原本应有教师去“教”的知识被学生主动地建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通过比较、点题环节设计,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帮助学生明确了思维方向,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正迁移。)
5.总结:
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都是用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在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你有什么好的策略、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关键就是要找到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尝试一下。(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这节课主要探索的什么内容和一些注意点,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一)想想做做第5题
1.不完整出示:桃树4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有多少棵?打开课作本算一算。引出矛盾:缺少条件,不能算。引导学生发现:“桃树48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这两个信息之间怎么样?(没有直接联系)能算出苹果树有多少棵吗?
2.打开课本,完整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谁来把了解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先想一想哪两个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能求出什么再解答在作业本上。
3.交流:
方法一:48×3=144(棵)
144×2=288(棵)
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方法二:3×2=6
48×6=288(棵)
你的方法真独特,请你来说说这种方法第一步算的什么?(板书)
你说的真棒!谁听懂了,你来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在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有了一定的方法,接来
下我们再来练几题。
(二)想想做做第1、3题。
1.先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8筐怎么来的,是根据哪两个信息得来的?
谁来把题意完整地叙述一下。
2.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的同学在下面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交流评议,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环节,再一次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较复杂的数学信息,深层理解题目中的隐性信息,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如果我们学校每个教室也放6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观察、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