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邻里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亲不如近邻

磁县第二中学于金堂

明朝时,礼部尚书杨翥喜欢驴,上朝或外出都骑驴,还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他的邻居老来得子,欢喜不尽。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不宁。这家人也不敢向说。后来,孩子饮食明显减少,父母不得不向杨翥求情。杨翥听后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杨翥可以说是一位真正懂得处理邻里关系的仁人。“邻”和“里”原本是最低层级的行政组织。《周礼》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同在一“邻”或是一“里”的人,居住很近,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以地缘为基础的特殊社会关系。在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中,邻里关系是仅次于君臣家国和血缘宗族关系的伦理关系。唐代诗人王勃送别友人时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比邻”喻“知己”,可见邻里关系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邻里关系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一再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并且把能否处理好邻里关系,上升到了个人道德是否高尚、能否出仕做官的高度。从两汉的“荐举制”,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都体现了这样一种道德规范。《三国志》中讲到贤良士大夫,总是说其“为乡里所称”,正是当时这一社会评价标准的典型体现。

进入现代社会,由于人们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农业社会淳朴温情的邻里关系受到了更多的冲击。由于物权、路权、

采光权、休息权等相邻权益引起的邻里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引起了严重的刑事后果。

那么该怎样处理好社会变革时期的邻里关系呢?

一是要平等相待。不因为官大,就压制人;不因为有钱,就歧视人;不因为人多,就欺负人。晏子卜邻、杨翥卖驴,都是这样做的古代典范。曾听法院一个同学说过一件事:市内东部某县一人与邻居因为宅基地闹纠纷,找在外县当法院院长的哥哥帮忙,哥哥不帮,还劝弟弟忍让邻居,不要非争出个是非曲直。这是现代版的“六尺巷”故事,可以做为我们处理邻里关系的借鉴。

二是要理解宽容。东汉学者司马徽的邻居走失了一头猪,误认司马徽家的猪是自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让邻居把猪赶回了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猪,来向他道歉。司马徽反而安慰他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邻里环境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环境,理解邻居的诉求,宽容邻居的错误,善待邻居的缺点,营造良好的邻里氛围,才能够让我们生活的更加舒心。

三是要相互扶助。唐大历二年杜甫漂泊到四川,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老年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一位亲戚住进草堂后禁止打枣。杜甫便写诗给他,希望他善待老妇人。杜甫在贫困之中,仍然尽力帮助弱邻;今日,丁壮打工进城,老弱留守空巢,更需要邻里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扶助、相互关心。

四是要正确引导。孟尝君喜欢鸡鸣狗盗之徒,所以他治理的

薛地便多有暴虐不法之徒;孔孟喜好仁义,所以邹鲁之地(孔孟之乡)便多谈礼义文章。在和谐邻里关系的营造中,政府不能缺位。要结合“欢乐乡村”、“邻里节”等形式,为古老的邻里关系注入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时代营养,营建欢乐和睦、健康文明的相邻生态。

南北朝时梁朝宋季雅从市长任上退休回老家买了一处宅子,邻居问他花费多少,他说1万1千钱。邻居说太贵,宋季雅说:我是一千钱买房,一万钱买邻,不贵。“千金置宅,万金买邻”的故事遂成为一段择邻而处的佳话。再超值的地段,没有邻里和谐的绿荫,也只能贬值;再豪华的房产,没有邻里文明的花香,也会降低生活的品质。还是应该牢记:

远亲不如近邻,因为这确实是我们人生幸福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