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心功能评估与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
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
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7。
5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
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5。
6-11.2mmol/L,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监测和处理
围手术期监测和处理并存心律失常病人在围手术期需要观察心电变化,必要时应持续监测。
病情严重时还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及尿量等,利于及时调控,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性质严重的心律失常如高危室早、室速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必须立即处理。
2.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脉搏为100~160/min。
病人紧张、疼痛、浅麻醉、发热、低血容量及输液过量、缺氧、药物等均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重点在于寻找并消除病因,必要时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
2.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脉搏为40~60/min,也有低于40/min的。
常由于窦房结激动降低和传导异常而致,如术中刺激迷走神经、冠心病、颅内高压、黄疸等。
当心动过缓且有血流动力学异常时可静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心电图表现为:P>160/min,心律齐整,QRS时间在0.10秒以内。
PSVT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激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低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使用各种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常可终止PSVT;血压正常时可用心律平、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等,严重者可采用电复律或超速抑制。
2.4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3次或3次以上快速而连续的搏动,其QRS时间≥0.12秒,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P波比QRS波群慢且无固定关系。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如心肌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一旦发生应仔细判断病因,积极进行治疗,并做好电击除颤的准备。
利多卡因是首选药,1~2mg/kg稀释后静注,5分钟后可重复。
效果不佳也可选用普鲁卡因酰胺(静脉给药不超过50mg/min)或溴苄铵(5mg/kg静脉缓注)。
2.5过早搏动胃肠道及胆道疾患、急性感染、手术及麻醉、导管介入、电解质紊乱、低钾等是引起过早搏动的主要原因。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一、围手术期处理概述(一)围手术期概念入院→手术→出院时间。
(二)围手术期处理内容1 手术前处理2 手术后处理3 手术后处理二、手术前处理(一)明确诊断1 明确诊断的途径1.1 病史的询问1.2 体格检查1.3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影像学检查(3)内镜(4)病理学检查2 明确诊断的内容(要求)2.1 外科疾病的诊断(1)原发疾病诊断(2)疾病发展/转移病灶的诊断2.2 他科疾病的诊断3 明确诊断的意义3.1 外科疾病明确诊断的意义(1)能否手术(手术禁忌症)(2)如何手术(3)何时手术3.2 他科疾病疾病明确诊断的意义(1)能否手术(手术禁忌症)(2)他科协助(请他科会诊充分术前准备)(二)手术耐受力判断(有无禁忌症)1 手术耐受力好(无手术禁忌症):各个脏器功能良好2 手术耐受力不良2.1 手术耐受力不良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可以手术2.2 手术耐受力不良经过充分术前准备也不可以手术(三)术前讨论1 术前讨论的意义:集思广益,防漏补缺,完善方案。
2 术前讨论的内容2.1 诊断是否明确2.2 手术指证是否具备2.3 是否有手术禁忌症(反手术指证)2.4 手术方案2.5 手术意外情况的处理3 术前讨论的组织形式3.1 医院组织(分管院长和医务处)3.2 科室组织(科室主任和治疗组)4 术前讨论的记录和签字(四)手术前的谈话、签字与请示1 与患者的谈话1.1 谈话的必要性:我国医疗政策的转变(必须向患者交代)1.2 谈话内容(1)手术术式、并发症、利益与风险的告之(知情权及其选择权)(2)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和配合(3)精神的安慰1.3 谈话的方式:知识性、关爱性、艺术性结合。
2 与病人家属的谈话2.1 必要性1.2 谈话内容:同上1.3 谈话的方式:知识性、关爱性、艺术性结合。
2 手术同意单的书写与签字2.1 病人的签字2.2 代理签字(家属、法人)2.3 同时签字(五)术前准备1 心理准备2 生理准备2.1 适应性训练(1)床上大小便的训练(2)咳嗽的训练(3)甲状腺手术肩部垫高训练(4)戒烟训练2.2 皮肤准备洗澡、剪指甲、备皮2.3 肠道准备(1)一般肠道准备术前8~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及准备的要点
PaCO2 (mmHg) PaO2 (mmHg ) ➢ MVV%预计值
➢ FEV1/FVC% FEV1 (L)
• VC (L)
低
45~50 60~70 50~75 >70 1.0~1.5 1.5~2.0
中
50~55 50~60 33~50 50~70 0.5~1.0 1.0~1.5
高
>55 <50 <33 <50 <0.5 <1.0
• 如果ALT>正常3倍以上,或AST/ALT<1, 有可 能是急性病毒性肝炎。
• 如果ALT高于正常3倍以上,延期手术和重复相关 检查。择期手术应取消。
• 急性无黄疸肝炎,手术死亡率高,除非急症,不 宜手术。
显性肝病病人围术期风险评估很难十分精确。 • 肝汁淤积性肝病病人,围术期可能发生严
重循环不稳定。 •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围术期在
3. 应使用备皮器进行备皮,备皮器可以是一次性使用 的电动/电池备皮器,也可以是重复使用的备皮器,前 提是备皮器的可重复使用的备皮器头应消毒后才可以 在下一位病人身上使用。
实用护理杂志《术前不同时间备皮对切 口感染有无差异的临床观察》被引用47 次。
结论:术前2h 内备皮者切口感染率远低 于术前1天 备皮者。
3. Lee’s 心脏风险指数, 1999: 修改Goldman 并认为 最全面
4. ASA 分级, 1974: 较常用
5. ACC/AHA 指南, 1996, 2002, 2007, 2009
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Goldman's index of cardiac risk)是由 Goldman等人于1977年提出的,用于评估40岁以上患者的围手术 期心脏并发症发生风险,包括9项指标:
最新围手术期心功能评估及处理
没有前期症状) ➢ 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脏病 ➢ 心电图不正常也不能说明必定有心脏病 ➢ 心电图检查必须与临床结合,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心功能评估:
➢ 房缺或室缺患者如心功能仍在Ⅰ~Ⅱ级或以往无心力衰 竭史者,能较好地耐受一般手术;如同时伴有肺动脉高 压者,则死亡率显著升高,除非急症,一般应暂缓手术
以电活动为基础 ——主要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主要作用: ➢ 监测心率、识别心律失常 ➢ 确定心肌梗死部位、范围及程度 ➢ 调制心律 ➢ 动态观察
无创性心脏功能检查
以心泵活动为基础 ——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及CT 主要作用: ➢ 评价心肌收缩力和整体泵功能
——SV、EF、CI ➢ 评价瓣膜及缺损程度 ➢ 评价心脏负荷状态、异常心肌结构
➢ SPO2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术中心功能评估
有创性监测:
➢ 动脉压监测 ——实时监测
➢ 中心静脉压监测 ——重要的输液及给药通路 ——指导输液,便于抽血化验
➢ 血气及电解质的监测 ——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 肺动脉导管
术中心功能评估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心律失常患者的术前心功能评估:
➢ 房颤、房扑患者、术前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左右 ➢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支传导阻滞,术前需做好心脏
起搏器准备 ➢ 无症状的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般不增加麻醉危险性 ➢ 房早或室早,偶发者,在青年人多属功能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 40岁以上的患者,如房、室早搏的发生或消失与体力活动量有关
概述及基本概念
心脏功能检查 ——心脏电活动及心泵功能
➢ 有创性心功能检查 ——心导管检查:心血管疾病诊断、危重病监护 及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一、所有的手术患者均要进行围手术期评估,由责任护士负责落实。
重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疑难手术等特殊手术由责任组长或护士长评估。
二、对急诊手术患者,在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做好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重点观察患者意识情况、有无水电解质失衡,及时测量生命体征,通知患者禁食、禁饮,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
三、对择期手术患者,应评估患者的健康史、身体情况、心理情况、饮食等情况、家属对手术的支持、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睡眠情况、诊断检查情况、手术名称及麻醉方式,术前准备医嘱完成情况、术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四、患者手术中护理评估要点包括: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心理状况、手术环境温度、湿度评估、手术相关设备、器械及用物的评估、无菌区域无菌状态的、手术体位、补液、输血情况的评估。
五、患者术后回病房第一时间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意识、疼痛等麻醉恢复情况、静脉输液情况、管道及
切口引流情况、伤口敷料情况、自理能力、活动耐受力、用药情况、术中出血、输血及全身皮肤情况患。
六、术后需动态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情况、疼痛情况、饮食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专科情况根据专科特点进行评估。
七、责任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必要时与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沟通。
八、结合护理计划及时完成评估,正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九、上级护士定期检查评估质量,医院及科室质控组将围手术期患者的评估纳入管理,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围手术期医学
估,必要时请专科
会诊。
中国麻醉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
预测评分>40,术后呼衰发生率>25%
手术前 p re op e rat ive p hase
2. 肺功能及 呼吸系统疾 病评估
三 二
如患者处于急性 呼吸系统感染期 间,如感冒、咽 炎、扁桃体炎、 气管支气管炎或 肺炎,建议择期 手术推迟到完全 治愈1周~2周后, 正常老年人氧分 压: PaO2=104.2- 0.27×年龄 (mmHg),故 应正确认识老年 患者的PaO2、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
中国麻醉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
手 术 前 p re op e rat ive p hase
一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当注意评估其血糖控制是否 稳定、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以及认知功能状态等情况。老年人 糖耐量均降低,应引起重视,有的还合并有隐性糖尿 病,术前应常规检查血糖水平 肾上腺功能抑制与使用皮质激素有关。对经常使用皮质 激素治疗的患者,应询问其用药剂量和最后一次用药时 间。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不能预测,取决于激素的用药 剂量、药效和频度,以及激素治疗时间的长短。 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素补充型(甲状腺机能低下)或 抗甲状腺素型(甲状腺机能亢进)两类。近年资料表 明,对稳定型的甲状腺机能低下患者,允许施行择期 麻醉和手术;大型及高风险手术需推迟择期手术,并 给予甲状腺素补充治疗。 糖尿病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术前病人均应常规检查血 糖和尿酮体,评估是否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旦确 诊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立即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 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去 除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应激因素。
手 术 前 p re op e rat ive p hase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一、名词解释1.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2.围手术期处理(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中的监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即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
3.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指针对病人的术前全面检查结果及预期施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机体条件,以便安全地耐受手术。
4.急症手术(emergency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
如急性阑尾炎并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
在呼吸道窒息、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等病情十分急迫的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紧急手术。
5.限期手术(confin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手术时间可以选择,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手术时机,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
如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已用碘剂作术前准备的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
6.择期手术(selectiv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施行手术的迟早,不致影响手术效果,应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这类手术称为择期手术,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分切除术、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7.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 management):是指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8.Goldman指数(Goldman’s index):是综合评估心脏病病人手术风险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指数提供了阳性发现与额外风险有关的评分标准,可在实际应用时参考。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一、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均需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评估
二、评估内容
(一)术前评估内容
1.健康史: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婚育史、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辅助检查结果,病人生
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情况等。
3.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评估患者对疾
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术中评估内容
1.手术开始前评估
(1.)巡回护士:评估手术病人是否正确、手术部位标识、术前用药及准备情况,禁食、禁水、消化道准备、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输血及手术同意书签署情况、病人皮肤及体位摆放是否符合规范、无影灯、各手术用物及仪器是否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器械是否完整、手术用物是否准备齐全在有效期内等。
2. 手术中评估
(1.)巡回护士:评估病人的手术体位及皮肤受压情况、术中出血、输液及手术用物供给等。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进展、术中用物及标本的保管等。
3. 手术结束后评估
(1.)巡回护士:病人皮肤受压情况、术后各管道的固定、伤口包扎及标本保存、登记情况等。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及数量的正确性等。
(三)术后评估内容
1.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麻醉类型、手术过程是否顺利、术中出血。
2018.7。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评估及准备的要点
消毒处理
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对手术区域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环境。
肠道准备与饮食调整
术前禁食
01
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术前需禁食一定时间,通常术前8小
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4小时禁饮。
肠道清洁
02
对于涉及肠道的手术,需进行肠道准备,如灌肠或使用肠道清
术前准备指导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包括饮食调整、术前禁食、个人卫生 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术后恢复指导
向患者介绍术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饮食 调整等,帮助患者做好术后自我护理。
心理疏导与情绪安抚技巧
焦虑情绪识别与应对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通过倾听、鼓励表达等方式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了解 患者的器官功能、病变情况等,为手 术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患者因素与风险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 况、合并症等因素,预测手术风险及 预后情况。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护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 术要求,制定明确的护理 目标,如预防感染、促进 康复等。
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和手 术风险,制定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术前宣教、心理 干预、营养支持等。
恐惧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采取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等 方法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积极心态培养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通过正面引导、成功案例分享等 方式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家属沟通技巧及支持网络构建
家属沟通指导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进 行有效沟通,提供情感 支持和理解,共同帮助 患者度过手术期。
围手术期处理
(5)手术范围大小的危险性
高危
中危
急症大手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心脏瓣膜手术
头颈部手术
大血管手术
胸腔手术
长时间手术(>3h) 腹腔手术
大量失液和失血 大关节置换术
低危 内腔镜手术 白内障手术 乳房手术 电休克治疗 体表手术 前列腺活检
(8)决定手术的因素
当心脏病人需要手术时必须考虑以下5方 面:
①急症或择期手术; ②心脏危险因素; ③内科治疗或CABG史,需进一步检查或
② 低蛋白血症的状况可引起组织水肿,影响伤口愈合。
③ 营养不良的病人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容易并发感染 。
④ 因此,术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状况应予 以纠正。
⑤ 血清白蛋白在30g/L以下、血清转铁蛋白在1.5mg/L以 下、体重下降大于10%时,表明存在营养不良,需采 用肠内或肠外营养1周左右,给以高蛋白质及高糖饮 食,并补给各种维生素,必要时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 ,以改善其营养状态。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的定义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指从确定手术 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 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一般是指病人进入外科病房到病人术后 痊愈回家这段时期。
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 中期和手术后期。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 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的评估, 必要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手术时机、手术与麻醉方案的选择, 特殊情况的处理, 手术过程中的监护与处理, 手术后生命体征、意识等重要体征的变化与处理, 各种引流和排泄物的量、色等变化和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营养与支持, 创口愈合情况等等。 包括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及其预后评估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及其预后评估1. 引言1.1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病变。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逐渐提高,但围术期并发症仍然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重要问题。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患者的预后评估是手术后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NT-proBNP(N端脑钠肽前体)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激素,在心脏负荷增加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研究表明,NT-proBNP水平与心脏功能不全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衰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联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优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及其预后评估的相关问题。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意义;探讨NT-proBNP水平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影响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以提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和科学的预后评估指标。
通过对NT-proBNP水平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和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预后评估的分析,有望深入了解NT-proBNP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术后并发症是在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期中可能发生的不良状况或异常反应。
以下是一些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1.术后疼痛:手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原则包括术前评估疼痛风险、术中及术后合理用药、选择适当的镇痛方法,并定期评估疼痛效果。
2.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处理原则包括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术后注意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并及时处理感染迹象。
3.血栓形成:手术后血栓形成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处理原则包括术前评估血栓形成风险、术中和术后积极预防血栓形成、活动和床旁护理等措施。
4.术后伤口愈合障碍:术后伤口愈合障碍包括术后感染、裂开、血肿和瘢痕等。
处理原则包括注意伤口清洁和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手术修复等方法。
5.麻醉相关并发症:麻醉后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恶心呕吐、术后意识障碍和呼吸抑制等。
处理原则包括避免过度麻醉、积极处理并发症、合理使用镇静剂和止吐药等。
6.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手术后的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原则包括术前评估水电解质平衡状态、术中适时补液和调整电解质平衡、监测尿量和血液检查等。
7.呼吸系统并发症: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肺不张和肺炎等。
处理原则包括术中和术后积极监测呼吸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积极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等。
8.循环系统并发症: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功能障碍、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
处理原则包括监测心血管功能、积极处理心律失常、保持循环稳定和适当的液体管理等。
9.神经系统并发症: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意识障碍、神经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处理原则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神经功能、预防性使用神经保护药物和早期康复训练等。
10.消化系统并发症:手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胃肠道出血和胆汁淤积等。
处理原则包括早期康复饮食、避免并处理肠梗阻和出血、合理使用胃肠道保护药物等。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XXX医院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
1、各手术科室的上级护士定期检查指导评估质量,质控组将围手术期患者的评估纳入管理,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2、对于急诊手术病人,协助医生急救的同时做好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估,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有无水电酸碱失衡,及时测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通知禁食,并给病人必要的安慰和解释。
3、对择期手术病人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情况、手术分级和麻醉种类,术前加测生命体征,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
4、术后回病房第一时间评估病人的意识、液体、麻醉方式、生命体征、各类管道、切口引流情况、伤口敷料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用药情况及全身皮肤情况。
5、术后72小时内需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手术伤口有无疼痛、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是否牢固,敷料有无脱落或感染,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根据专科特点还需评估专科情况。
6、对手术后病人常规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体温的变化、重要脏器功能、麻醉恢复情况、切开及引流情况、病人的情绪反应。
7、责任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必要时需与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
8、结合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及时完成评估,书写护理记录.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颤,术前必须用药控制
心肌缺血事件和20%~30%心肌梗死患者是“静止”的,
没有前期症状) ? 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脏病 ? 心电图不正常也不能说明必定有心脏病 ? 心电图检查必须与临床结合,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心功能评:
? 房缺或室缺患者如心功能仍在Ⅰ~Ⅱ级或以往无心力 衰竭史者,能较好地耐受一般手术;如同时伴有肺动 脉高压者,则死亡率显著升高,除非急症,一般应暂 缓手术
概述及基本概念
心脏功能检查 ——心脏电活动及心泵功能
?有创性心功能检查 ——心导管检查:心血管疾病诊断、危重病监护 及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无创性心功能检查
有创性心脏功能检查
? 主要作用: ? 观察心脏结构有无异常及畸形 ? 血流动力学分析 ? 选择性血管造影 ? 心室调搏及起搏
无创性心脏功能检查
? 以电活动为基础 ? ——主要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 主要作用: ? 监测心率、识别心律失常 ? 确定心肌梗死部位、范围及程度 ? 调制心律 ? 动态观察
无创性心脏功能检查
? 以心泵活动为基础 ? ——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及CT ? 主要作用: ? 评价心肌收缩力和整体泵功能
——SV、EF、CI ? 评价瓣膜及缺损程度 ? 评价心脏负荷状态、异常心肌结构
围手术期心功能评估及处理
主要内容
?概述及基本概念 ?心功能的评估方法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术中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术后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概述及基本概念
? 心功能的评定目前最适用的仍是根据心脏对运动量的 耐受程度来衡量。
? NYHA对心功能的分级: ? Ⅰ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 Ⅱ级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 ? Ⅲ级 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 Ⅳ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 室缺或法四的患者行修补术后,仍存在残留的影响, 术前需行UCG检查,以明确心功能、肺动脉压、心脏残 留病变等情况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高血压患者的术前心功能评估:( 取决于是否并
存继发性重要器官损害及其程度、高血压控制状态) ? 只要不并存冠脉病变、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减退,即使
有左室肥大和异常心电图,只要术前充分准备以及恰 当的麻醉处理,耐受力属良好 ? 凡舒张压持续大于90mmHg,均需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药物可持续用至手术当日
术前心功能的评估与处理
? 心律失常患者的术前心功能评估:
? 房颤、房扑患者、术前心室率控制在80次/分左右 ?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支传导阻滞,术前需做好心脏
起搏器准备 ? 无症状的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般不增加麻醉危险性 ? 房早或室早,偶发者,在青年人多属功能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 40岁以上的患者,如房、室早搏的发生或消失与体力活动量有关
心功能的评估方法
? 常用指标:
? 症状
? ——心悸、呼吸困难、胸痛、水肿、
?
咯血、晕厥、紫绀
? 体征
? ——心脏是否扩大及性质、有无细震颤、
?
听诊、血管检查、其他
? 检查
? ——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
?
多层螺旋CT、MRI、冠状动脉造影
心功能的评估方法
? 各指标检测注意事项: ? 心电图对确诊或排除冠状动脉疾病有限制(大约7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