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部常用推拿操作法25页PPT
腰背部推拿按摩常用手法
![腰背部推拿按摩常用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67ce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9.png)
腰背部推拿按摩常用手法作者:朱文约一、坐位腰背部手法:1、揉肩胛内缘法:患者坐位,患者以手臂抱对侧肩,使背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医者用拇指或掌根揉按脊柱与肩胛骨内侧缘,两侧均须施以同样手法。
主治:背部疼痛,菱形肌损伤。
2、揉肩胛下角法:患者坐位,并以左或右肩臂极力内旋,手贴于背使患侧手摸健侧肩胛骨,患侧肩胛骨翘起。
医者一手扶托患者肩臂,一手以拇指沿突起肩胛翼内缘向下向内揉按,反复遍。
主治:菱形肌损伤,肩胛胸壁关节拉伤。
3、提肩揉背法:患者正坐。
医者立于患侧,用一手自肩胛骨上角内侧向下按摩数次(由轻到重),另手上提患侧腋窝,反复提拉患侧肩部。
(图30)主治:肩带扭伤,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捩伤。
4、揉腰眼法:患者坐位,身体略向前倾。
医者坐于患者背后,以双手鱼际肌或握拳置于腰背部京门穴下方(约第二腰椎横突)缓缓用力揉动,约5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
主治:腰部沉重、酸胀。
肾虚腰痛,腰肌劳损,骶部疼痛。
也常用来配合治疗尿频、尿闭、遗尿、阳痿、早泄、耳鸣、眩晕等。
5、腰部八字分推法:患者背坐于医者面前,患者腰部向前弯屈,医者以双手指与四指分开,沿膀胱经(脊柱旁开1.5寸和3寸)向两侧分推。
主治:对于急性腰扭伤,前弯受限者治疗效果较好。
6、腰背平推法:患者坐位,背部露体。
医者手掌伸直,用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紧贴患者皮肤,作直线往返平推,推擦时不可歪斜,往返要适应患部,用力要均匀,以发热为度,提高局部体温。
主治:腰背部扭伤,骶棘肌劳损,腰背部肌膜筋炎等。
7、坐位托拉法:医者站于患者后方,手扶患者肩部,使病人逐渐向后下躺。
当患者躺至水平位时,医者以大腱从病人胸背部支撑患者肩部,双手迅速移到患者腰或背部并以手托住患处,同时轻揉用力向上提拉。
(图31)主治:胸椎、腰椎小关节紊乱,骨膜软化,胸肋软组织挫伤。
8、提腰法:患者坐位,尽力体前屈。
医者面对患者背后,双手环抱患者腹部,并以膝顶住患者骶部,嘱患者腰背部软组织放松。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6280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9.png)
推拿手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适应症广等特点,是中医治疗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手法历史与发展
历史
推拿手法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 中就有相关记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 验。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推拿手法在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科学 成果,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理论 和治疗方法的学科。
当缩短பைடு நூலகம்拿时间。
避免常见错误操作
避免暴力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暴力,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避免过度操作
推拿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反应, 如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 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避免在禁忌部位操作
推拿师需熟悉人体解剖结构,避免在 禁忌部位如骨折处、肿瘤处等进行推 拿操作。
推法
01
02
03
04
操作方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体表一定 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进 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
适用部位
适用于头面、颈项、腰背、四 肢等部。
功效作用
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舒 筋活络、调和营卫等作用。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注意手指或手掌要贴 紧皮肤,用力要稳,速度要缓
慢而均匀。
拿法
操作方法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目录
• 推拿手法概述 • 推拿基本手法介绍 • 推拿常用手法详解 • 推拿手法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 推拿手法实践应用案例分享
01 推拿手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推拿手法是一种以手法操作为主, 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 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疗法。
推拿手法 PPT课件
![推拿手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ed16e587c24028905fc34d.png)
3、手法频率 120—160次/分。
❖(四)临床应用
本法由于腕关节伸屈幅度较大,所以接 触面较广,压力较大,掌背尺侧面着力柔和 而舒适,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 丰厚的地方。
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 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 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6.骨与关 节结核患者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 动,称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一指 禅推法、缠法、滚法和揉法。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 法,因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治疗范围广泛, 故有“手法宗一指禅”之说。
❖(一)动作要领
❖(三)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 身各部,老幼皆宜。
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 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 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
❖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肘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 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 法、抹法等。
❖四、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 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 勤剪指甲,操作时不准戴手饰。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 法。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 手法反应敏感度为准。压力一般因人、因病、 因部位而异。
❖五、手法的禁忌证:
1.恶性肿瘤部位 2.骨折部位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 患处
❖2、指揉法: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7eb5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目录•推拿按摩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推拿按摩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学对推拿按摩认识0102现代医学对推拿按摩解释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和康复作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02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揉法定义揉法分类揉法作用摩法定义摩法分类摩法作用推法定义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
推法分类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推法作用具有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全身各部均可适用。
一般拇指平推适用于肩背部;掌推多用于腰臀部及四肢部;肘推多用于脊柱两侧。
无论哪一种推法,其着力部位都要贴于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多配合摩擦类手法使用。
拿法定义01拿法分类02拿法作用031 2 3捏法定义捏法分类捏法作用03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030201头部按摩技巧拿风池按肩井捏颈肌揉肾俞推膀胱经双手中指或拇指按揉肾俞穴,具有补肾益气、强腰健骨的作用。
捏脊法四肢关节按摩技巧揉上肢双手交替揉捏上肢肌肉,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作用。
拿下肢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拿下肢肌肉,具有通经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按揉关节针对具体关节如肘、腕、膝、踝等,用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具有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04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穴位按摩按摩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位,可缓解头痛、头晕等颈椎病症状。
局部推拿针对颈部肌肉紧张、疼痛等症状,采用揉捏、推拿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进行适度的拉伸,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
推拿按摩(背部,腰部)
![推拿按摩(背部,腰部)](https://img.taocdn.com/s3/m/62236c61ddccda38376baf04.png)
一.背部推拿程序(1)拿肩井(2)背部分推(3)掌推肩胛(4)按肩胛内缘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微挺胸,上肢后伸,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端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穴,着力点按,沿肩胛内缘逐步下移,经魄户穴:膏肓穴,点按至肩胛下角。
反复数次。
3)要领①点按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②也可让受术者咳嗽时点按,并可配合局部揉摩,术时有酸、胀感。
(5)双攘肩背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要沉肩、曲肘、悬腕,手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侧着力于背部,肘一屈一伸,腕部带动拳旋、攘、揉、摇。
3)要领①双手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
②手法灵活自如,动而不滞,摇而不浮,边攘边移。
(6)直推背部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术者要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用力均匀一致,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术时局部有发胀,沉重感。
(7)揉大椎、阳关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钟,再揉阳关穴1~3分钟。
再以掌心在大椎穴、阳关穴处团摩1~3分钟。
3)要领揉大椎穴用力重于揉阳关穴,团摩用力缓慢而有力,团摩时有温热感。
(8)顺藤摸瓜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肩部,另一手以掌跟自肩部直推到受术者足跟部,并用力握足跟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用力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用力稍重,以能忍受为主。
(9)提拿夹脊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四指对合,夹挤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运行。
3)要领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掐、拧等,动作连贯而不间断。
(10)按脊中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自风府穴沿棘突间隙逐个点按3~5次到阳关穴止。
3)要领点按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指端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11)背部按揉(12)吉庆有余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腰椎手法 PPT课件
![腰椎手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fafa2676a20029bc642d75.png)
關節突關機開放。
前屈
後伸
旋轉
側屈
椎間盤
• 從C2-3到L5-S1,脊椎一共有23個椎間盤。 • 每個椎間關節都有一個椎間盤、椎體中板
和相鄰的兩個椎體相連
• 椎間盤由髓核和包繞在周圍的纖維環構成
• 髓核是位於椎間盤中後部的果醬樣膠狀物 質,年輕時其含水量約為70%-90%。含水豐 富的椎間盤相當於一個液態減震器
Rotation
(a) From above downwards, (b) From below upwards
Lateral shift
Combined movements in flexion
Combined movement in extenr lumbar spine
Postero-anterior central vertebral pressure as a combined movement, in lateral flexion right
右側屈+腰椎棘突PA滑動
Anteroposterior central vertebral pressure
腰椎AP滑動
腰部肌肉
神經支配
• 髂腹下神經(L1) 支配肌肉:腹橫肌,腹內斜肌
• 閉孔神經(L2-4) 支配肌肉:腹外斜肌,長收肌(前支), 短收肌(前支及後支),大收肌(後支), 股薄肌(前支,閉孔外肌(後支))
• 股神經(L2-4)
支配肌肉:腰肌,髂肌,恥骨肌,股四頭 肌(股直肌,股外側肌,股中間肌,股內 側肌),縫匠肌
腰椎手法
腰椎解剖
• 腰椎上下關節突關節面和水平面垂直,上 位關節面接近矢狀面,中下位關節面和矢 狀面成45度角。上關節突朝向後內側,下 關節突朝向前外的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
![《推拿常用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a2ca0276eeaeaad0f33035.png)
❖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 种伤病。
13
三、捏
❖ 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 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 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 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
❖ 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 定在一处操作。
14
四、揉捏
❖ 四指并拢,拇指外展, 手成钳形,将大小鱼际, 掌根及各指指腹紧贴于 皮肤上,
22
十Hale Waihona Puke 、叩击❖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 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 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
❖ 空拳盖击 ❖ 空拳竖击 ❖ 指尖叩击 ❖ 掌侧击 ❖ 拍击
23
十三、按压
❖ 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 在皮肤上,用较大的 力量向下按压,单手 或双手重叠操作。
❖ 躯干稍向前倾,沉肩 伸肘,充分塌腕,手 紧紧按贴在皮肤上。
❖ 拇指和四指一起用力作 揉和捏的动作,
❖ 或拇指多作揉的动作, 四指多作捏的动作。
15
五、搓
❖ 两手自然伸直,五 指并拢,两手夹住 肢体对称部位,相 向用力,方向相反, 来回搓动肌肉或肢 体。
❖ 搓法操作必须双手 进行。
16
六、摩擦
❖ 手掌自然伸开,五指伸 直并拢,全掌紧紧贴于 皮肤上,作直线或回旋 形的摩擦。也可用拇指 指腹操作。
推拿手法:
❖手、肘、或足刺激人体一定部位 ❖活动肢体 ❖治病保健 ❖规范化动作
2
手法操作要求
❖有力 ❖均匀 ❖柔和
❖持久 ❖渗透
3
有力
❖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须具备适度的力 量,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 伤,过轻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因 此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 作部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 减。
《推拿手法》PPT课件
![《推拿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8145077f1922791788e87c.png)
悬腕 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
节用力屈曲。腕部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总起来说,本法动作要领贯穿着 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 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 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动作灵 活,力量沉着,刚柔相济,柔和有 力,才能称得上为“一指禅” 功夫。
三
易疗无经 掌效毒济
手 法
握显副简 的
和著作便 推用
特 点
广
四、命名和分类原则
为了便于推拿的学术交流和对 手法的学习研究,以手法的动作 形态作为手法的命名和分类原则, 在这前提下要注意历史遗留下来 的并已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如一 指禅推法,缠法等。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 法可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 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 关节类六类手法,每类各有数种 手法组成。
3、擦法操作时,医者要保持呼吸自然,不 可迸气,另外要把指甲剪平,防止戳破皮肤。
4、保持室内温暖,防止着凉。
(四)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 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临床
常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的病症。 掌擦法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等面积
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呼吸 道疾患,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
(三)临床应用:
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
以上肢部最为常用,是一种辅助手法,
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 和气血,舒筋通络,放松肌肉的作用。
可直接在人体练习。
五、抹法
一指禅推拿流派的 辅助手法之一。
(一)动作要领:
用单手或双手 拇指罗纹面紧贴皮 肤,作上下左右直 线或曲线往返移动 称为抹法。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课堂PPT)
![腰椎病的推拿疗法(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a0ca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5.png)
2023/11/12
+ 情况下身体下半部姿势的固定。术
+ 者位于受术者后侧右方,以左手拇
+ 指端或螺纹面顶按于腰椎偏歪的棘
+ 突侧方,右手臂从其右腋下穿过并
+ 以右掌按于颈后项部。右掌缓慢下
+ 压,并嘱患者做腰部前屈配合,至
+ 术者左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棘突间隙张开时则其腰椎前屈活动停止, 保持这一前屈幅度。然后右侧手臂缓慢施力,左拇指顶按住腰椎偏歪 的棘突作为支点,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后,再使其腰部向右旋 转至最大限度,略停片刻,右掌下压其项部,右肘上抬,左手拇指则 同时用力向对侧顶椎推偏歪的棘突,两手协调用力,做一增大幅度的
2023/11/12
17
+
+ 第四法 [ 拔伸法 ]
,双手抓住床头 ,助于立于床尾 ,
双于握住患者踝部。术者立于患者左侧 ,用右手掌根部按住患椎
,双手重叠 ,双臂伸直垂直用力下压。完成上述准备后 ,嘱患者腰
部放松。助于将双手握住的踝部提起向后上牵引 ,同时上下抖功。
术者轻快而有弹性地按压患者腰部3 5 次。
+
+ 第五法 [ 屈腰法 ] 患者仰卧位 ,屈髋屈膝 ,双手交叉抱膝。术者 立于患者右侧 ,用左手或左肘托起患者颈部 ,右手抱住患者双膝 , 令患者在仰卧起坐 ,术者双手同时加力 ,使腰椎极度屈曲。
背部按摩手法PPT课件
![背部按摩手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073d6b9d528ea81c7797b.png)
松 颈
住客人脖子
部
• 作用:放松颈部肌肉,
促进血液循环
.
7
第六步:点风池、风府
点风池
• 手法:点风池、风府穴、拨揉颈椎3遍 • 注意事项:风池、风府穴点按时向睛明、
印堂方向用力 • 作用:清神醒脑、放松督脉,促进血液
循环 • 涉及经络或穴位:风池:膀胱经穴位。
在发际边凹陷处。对眼睛酸涩,头部眩 晕有治疗作用。把眼睛闭上用食指、中 指、无名指一起按揉风池穴,按的方向 是奔鼻子的位置。 • 风府: 督脉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 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 之间的凹陷中。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 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 的穴道之一。
3
第二步:掌揉背部
• 手法:叠掌揉背部膀胱经,从肩胛骨按揉到臀部, 每侧3遍。
• 注意事项:以膀胱经为主,禁止按压到骨头部位, 用力柔和为准
• 作用:放松后背,舒缓背部膀胱经 • 涉及经络或穴位:膀胱经
.
4
第三步:提拿肩部
• 手法:虎口放松肩部, 以拇指用力放松斜方 肌为主,3-5遍
• 注意事项:柔和放松, 向头部方向用力
• 作用:疏通肩部疲劳 筋,对肩周炎、肩臂 不举、酸痛有较好疗 效。
.
11
第十步:肘滚肩部
• 手法:小臂内侧肌肉饱满处滚 颈肩部,肘点天宗、肩贞,并 放松,三遍。
• 注意事项:以揉点为主。 • 作用:放松肩部肌肉,舒缓肩
部疲劳。 • 涉及经络或穴位:
天宗: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 防治妇女的乳腺问题,肩痛, 心血管,肺部疾病。 肩贞:手太阳小肠经穴。在肩 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 纹头上1寸(指寸)。功用: 主治肩臂不举、肩周炎,肩臂 疼痛,上肢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