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第一、四章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论文《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经典研读》(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科技哲学原著选读
姓名陈靖卿
学号**********
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任课教师张世远
开课时间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评阅日期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年月日
科学技术技术哲学经典研读(读书笔记)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1400217021 陈靖卿指导老师:张世远
一、科学哲学
1.波普尔: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
首先要说的是第一位波普尔,他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他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其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
波普尔同意对偶然真理的界定,但他强调这样的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证伪主义至少存在两个优点。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经验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证伪科学理论。第二,证伪主义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的辩护和教条。如果坚持实证主义,那么一旦出现与理论相悖的经验,人们便会做出特例假设或特殊的限制以使得理论能满足经验。但实际上这样的设定往往是极不科学的。证伪主义使人们相信所有的科学都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被随时证伪。
波普尔认为科学哲学的根本性问题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主张用经验证伪注意原则取代经验证实原则。波普尔认为科学和非科学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在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坚持形而上学实在论,认为形而上学虽没有热河科学根据或认识论根据,但却是一种必要的、有意义的假设。在科学发现的问题上,认为理论咸鱼观察,科学始于问题。关于知识增长的方式,波普尔提出科学发展是猜测、证伪、再猜测、再证伪地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采用试错法的四段循环过程:P1->TT->EE->P2,这是指人们应该大胆地提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乃至将最初的假说全盘否定。试错法对理论的修改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试错法的结果只能是一个较好的假说,但不是最好的假说。最好的假说是终极真理的代名词,和科学精神相悖。
2.库恩:科学发现的历史结构
第二位是库恩,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创始人。库恩在他发表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对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范式,是指科学共同体具有的包括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在内的共同信念,为科学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形成了共同体的某种传统,左右着学科发展的共同方向。范式的形成是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前科学时期是没有范式的。科学发展是渐进与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按照如下模式动态发展并循环:常态科学时期(按范式研究)—反常和危机(怀疑范式)—科学革命时期(新范式取代旧范式)—新的常态科学时期...
从伽利略,牛顿,乃至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力学理论。科学史的研究中,库恩发现,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力学理论体系,在它们的那些历史时期,都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它们对相同的观察事实的解释竟没有相似之处。亚里土多德的力学体系与牛顿的体系的关系是这样,牛顿体系同爱因斯坦的体系的关系也是如此。库恩的范式也是基于此开始的,科学
历程中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是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的过程,每一个范式在它所在的时代都可以起到推动科学和历史前进的作用。
3.拉卡托斯: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
第三位科学哲学家我们要提到拉卡托斯,作为波普尔的学生和同事,批判地继承了他称之为“朴素证伪主义”的波普尔的哲学思想,既反对逻辑实证主义,也反对波普尔的证伪原则,认为经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理论,提出了一种有独到见解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拉卡托斯在波普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认为科学是整体论的,科学最基本的单元是科学研究纲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研究纲领而不是单个理论或命题,这样一个宏观的概念,是新理论证伪旧理论。同样,科学纲领的结构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最基本理论构成的硬核,许多辅助性假设构成的保护带,保卫硬核的反面启示法,改善和发展硬核的正面启示法。
科学研究纲领具有坚韧性,遇到反常时能将攻击引向保护带,通过增设、精简、修改或调整辅助性假设,而避免硬核遭到直接的攻击。这就相当于给科学纲领设置了缓冲带,一个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冲击,旧理论可以通过局部的调整来适应整个大环境。同样,辅助性假设的改变还可以发展研究纲领,旧理论的局部改变也可以发展处新理论,这体现了连续性。在区别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上,拉卡托斯认为关键是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处于进化阶段就是科学,反之就是伪科学。这一点我个人不是很赞同,科学历程的每个时期价值观都有所不同,区别科学和非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类发展迄今为止还是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我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或者牛顿他们的一些理论是错误的,但是正是这样一个纠错的过程才有了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延续。
4.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
第四位要提到的是费耶阿本德,一个非常另类的科学哲学家,“怎么都行”四个字可以概括他的科学方法论,提出无政府主义,他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一切方法论都具有局限性,必须放弃方法一元论,采取发散式、开放式的方法多元论。科学是一种自由的实践,科学发现并没有绝对的归路可循,科学一直在利用非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丰富自己,“怎么都行”是唯一的方法论原则。他主张自由的、民主的科学,反对科学优越性和科学沙文主义,主张把专家从社会中心地位中清除出去。他呼吁哲学“回到生活”,赞同各种形式的多元论。
我非常的欣赏他的看法,费耶阿本德像一位古希腊的智者,而按他的思想内容则象一位辩证法者。他的主张并不是他提出了某种天才的设想或者看法,但是他鼓励人们多元化的思考,这本身就非常可贵。科学是最自由的,在17、18世纪的英国,政府并不为科学家或哲学家提供资金费用,甚至他们的皇家学会的成员也是一个头衔,很多科学家的生活都是很拮据的,但是近代的英国仍然诞生了许多的科学伟人,正是这一块土地上洋溢的自由的科学气息,全民自由的科学氛围,才促生了这样一块土地,而正是一样一个跟中国一个省份一样大的地方却为我们奠定了当今社会的法则。
在哥白尼时代,当用亚里士多德力学来对塔的问题作出解释时,这一现象就支持托勒密的地心说而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反之,当伽利略以运动相对性和惯性原理对塔的问题作出不同的解释时,这个证据则转变成为支持日心说的证据。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或自然观的人,对同一个证据会有不同的解释。“怎么都行”在这里是革命的,也提醒我们要多元化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
5.布鲁尔:知识社会学中的强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