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ed2b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9.png)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语文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吊炕许福元(1)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
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
几掐柴火,炕就热了。
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散热片。
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靳书记问:“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七百块钱,足够了。
”“七百块钱?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为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
这吊炕是一个亮点。
”当晚,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吊炕,节约煤炭资源,等等。
第二天,本县机关报也刊登了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在县委书记批示下,财政局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
每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升迁县发改委副主任。
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护。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
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记者强调:“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
这是一个亮点。
”电视,这回是市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ad5d50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0.png)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杭州学军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wěng)郁,如雾如烟,古都残存的旧岁遗风,几近泯(mín)灭的明清趣味,在其身上都有。
B.一个农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开拓者的不懈奋斗;能够成为知名品牌,凝结的是大众的心血(xuè),靠的是群众胼手胝(zhī)足,日夜付出。
C.近年来,网络谣言新伎俩(liǎng)不断涌现,网信办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加大对首发谣言信息平台和帐号的惩(chéng)处力度,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D.当“碳水脑”“糖瘾症(zhèng)”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时,戒瘾商品接踵(zhǒng)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躁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泯灭”的“泯”应读mǐn。
C.“帐号”的“帐”应为“账”。
D.“鼓躁”的“躁”应为“噪”。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菜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甲】对香菜的爱憎,赤裸裸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
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撤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两派在美食江湖上可谓“势不两立”。
【乙】“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
而当天壤之别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
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冰淇淋;关乎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古龙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丙】“香菜星人”顶不住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最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势不两立B.天壤之别C.关乎D.结果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解析版)
![【语文】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15fb1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a.png)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
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
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
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
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
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
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
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西安五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db35784868762cbaed591.png)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
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
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
对于回文诗,不仅作者本人需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诗,这说明创作者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
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
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
”教育家周仪荣先生也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晋代就已经形成,并兴盛于宋代。
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据传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迳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迳松门寺对桥。
2024年皖北五校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皖北五校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918d4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f.png)
2024年皖北五校高三语文5月第二次模拟联考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5月10日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大大小小的博弈,博弈可以是多人参与的,也可以是在多团队之间进行的。
在博弈中,参与者会受到特定条件的制约,且都希望能使自身得到利益的最大化。
参与者往往会根据对手的策略来实施对应的策略。
可见,博弈是具有斗争性和竞争性的现象,而博弈论研究的就是有关这类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若以时间顺序为基准,博弈论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前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选择或者非同时做出选择,但是所有的后参与者对此并不知情,即后参与者不知道最初的参与者做出了怎样的决策和实际行动。
后者是指在博弈中,所有的参与者采取的具体行动有先后之分,而且后来加入的参与者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前面的参与者的具体行动。
在中国古代,博弈论思想就已经存在。
人们最初常把博弈论思想用以研究娱乐性质的胜负问题,比如人们在下象棋、打牌中都会用到这类思想。
不过,在此阶段的博弈论是相对粗浅的,人们只是根据经验来把握博弈的局势,努力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没有向着理论的方向发展直到20世纪初,博弈论才正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第一次博弈论进行了系统化和形式化的研究。
冯·诺伊曼用二人零和博弈证明了他的理论。
零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纯竞争型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一人赢就意味着另一人必然输,一人胜一筹,另一人必输一筹,两者的净获利;加始终为零。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f87f20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2024年浙江省五校联盟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
中华经典承载了古圣先贤的志向、智慧与才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薮。
而经典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亦有其超越时空的传世性和普适性。
诞生于齐梁之际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元典,中国文章学巨著,中华文化宝典。
这条精雕细刻的“文龙”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优美耐看,“灵动多姿”。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兴趣和研究是现代的,不但承认过去东西的存在并且认识到过去东西里的现实意义。
”(钱锺书语)《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经典范式”。
海通以来,“西学东渐”。
传统的“诗文评”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所替代,范畴、术语、命题以及表述方式都发生了质的转换。
这种转换更新了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催生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具有正面意义。
但伴随而来的是“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文学与文论的民族特点被遮蔽,以至于某些研究者对中国文论产生了隔膜,一味地“竞新逐奇”,自觉或不自觉地切割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联系。
尽管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也吸纳了“意境”等个别中国文论范畴,并引述“诗文评”的只言片语;其实不过是给西式文论做注脚,“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
建设新文论,固然要“别求新声于异邦”,望今以制奇;亦须“资于故实”,参古以定法。
而《文心雕龙》为新文论建设树立了“经典范式”。
《文心雕龙》由“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和《序志》等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这五篇可视为“文原论”;“论文叙笔”自《明诗》至《书记》,先“文”后“笔”,这二十篇可视为“文体论”;“剖情析采”从《神思》至《程器》,先“情”后“采”,这二十四篇可视为“文术论”。
上述三个部分所包含的篇章是“其为文用”的四十九篇。
福建省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9c9e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c.png)
“宁化、永安、尤溪、大田、沙县一中”五校协作2023-2024 学年高三11 月联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
(摘自《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人民性”一词指的是艺术作品中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进行反映,呈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和基本导向。
艺术作品既要反映人民的生活,更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还要体现出当代人民的时代精神,具有高度的思想特征。
我们的真实生活或许是平淡的,但它反映到作品中是集中、典型、理想的,艺术创作者通过刻画形象给人们以精神震撼,体现了文艺创作中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如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为题材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斗争,既反映了现实,又为受到压迫的农民群众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安徽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bca0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7.png)
安徽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海平面上升、严重干旱、极端高温、频繁的洪水等全球变暖引发的灾害,频频登上新闻的头条。
人类与气候的关系已进入人们关注的中心,超越环境保护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社会与其生活环境联系得很紧密。
人们从来没有得益于科学的天气预报,更不用说电脑模型。
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靠的都是一代又一代习得的一些细微的环境提示,比如浓云密布预示着飓风即将到来,渔民和水手也能看出强风暴到来之前海洋涌浪方面的细微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往往是人们根据地方性的经验与理解而采取的地方性举措。
如修建防海堤、将房屋搬到高处应对灾难性的洪水。
古时的大多数社会都很清楚,他们受到气候力量的制约,而非掌控着气候力量。
我们这个时代的气候风险是全球性的,其严重性也史无前例。
从政治家和宗教领袖到基层活动家和科学家,有无数人士都已强调,人类的未来岌岌可危。
许多专家则提醒说,我们还有机会来纠正人类的前进路线,避免可能出现灭绝的命运。
的确如此,只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忘记,我们其实继承了人类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巨大遗产。
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与祖先一样,我们属于人类;我们继承了与前人相同的前瞻性思维、规划、创新以及合作等优秀品质。
这些品质也始终帮助我们适应着气候变化。
亲族纽带与人类天生的合作能力是两种宝贵的资本,即便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里也是如此。
只需看一看美国西南部古时或者现代的普韦布洛社会就能认识到:亲情、彼此之间的义务以及一些打破孤立的机制,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压力之时一种必不可少的黏合剂。
分散和人口流动是两种策略。
数千年的时间里,它们都是人类应对干旱或者突如其来的洪水所造成的破坏时极具适应性的方法。
非自愿移民这种形式的人口流动,如今仍然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时的一种重要反应。
我们经常会说到生态难民,但我们见证的,实际上就是古时人口流动的生存策略,只不过其规模真正庞大而已。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 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 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b16da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e.png)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21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阳关在我国西部边陲,因曾经是通往西域诸国的重要关隘而闻名遐迩,它与玉门关成掎(jǐ)角之势,宛如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jū)要地,虎视眈眈。
B. 突如其来的高温瞬间催熟了树叶,使它们变得枯槁,那些树儿似乎顷(qǐng)刻间就抖落了一身的叶子,为泥土铺上了黄澄(ch éng)澄的斗篷。
C. 远方层峦叠嶂,林场云雾氤氲(yūn),松涛阵阵,香樟叶上浓香的晨光,和那连绵的鸟鸣一起倾泄下来,刹(chà)那间将我们淹没。
D. 如果拷问雾霾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ē)秆等等都是,其实,面对雾霾肆虐(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扼踞(jū) ”中的“踞”应读“jù”;B.“黄澄(chéng)澄”中“澄”应读“dēng”;C.“倾泄”中的“泄”应为“泻”。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甲】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
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9fe4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光纤宽带的普及,不仅方便了普通大众生活,还为小微企业降低网络成本和稳固的高速网络基础,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热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B.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所有部件16日下午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我国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任务首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C.敦煌研究院通过官方微信首次披露了一批涉及古代敦煌端午节民俗壁画及古文献,端午民俗不仅活动丰富,且有文人雅趣伴随其中,十分优雅浪漫。
D.香港科学园区是香港高新科技以及应用科技的一个研发基地,从2001年开始启用,目前分为三期一共有600多家企业进驻,主要以创新科技企业为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有诚意,大概是对一部电影背后的文艺创作者最好的褒奖。
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电影作品《我不是药神》,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文艺创作中,不仅无须回避,还要迎难而上。
特别是电影中描述的进口“救命药”买不起、买不到等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刻思考和广泛讨论。
近日,李克强总理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指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
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把握好这种“心声”的听取和提炼,文艺工作者才算直指本质,。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10a4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三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
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
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
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五校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五校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b626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7.png)
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五校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
有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打一个旋儿,抹一把血,随即立刻急骤快跑跟上队伍,继续怒吼,继续咆哮,继续冲锋,奔腾着向前,向前!①,“哗”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然后顾不上回头看一眼,就又边打边冲,向前,向前!不由人不联想起草原上掠过的马队,踢踢腾腾,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
黄河完全是野马脱缰,而且是一群、又一群,那疯狂劲道,真让人目瞪口呆。
我曾在被誉为“高原明珠”的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的瀑布黄河……但近多年来,一直有声音在嚷嚷:“黄河断流了”“黄河没水了”,所以给我的印象,②,没有了精气神儿,行路已踽踽,全然失去了出发时那冲天烈火般的激情。
特别是行将入海的黄河,应该更是温厚,从容,恬淡,怡然,心态平和,步履缓慢……然而,然而,真是万万没想到,依然是大河东去,壮怀激烈的奔马群!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于法A.比喻比拟排比B.比喻比拟借代C.对偶排比回环D.对偶借代回环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曾看过刘家峡湜湜静水的黄河,看过兰州城宽阔雄壮的的黄河,看过壶口慷慨激昂的黄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1c83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7.png)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
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
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
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
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
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
”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
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
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
【语文】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解析版)
![【语文】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d9ec8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a.png)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各地政府必要的政务工作。
但是,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形势是“空前重视,空前破坏”,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局面。
从专业方面讲,应该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原真性,不仅是指历史文化遗产原有的外形,还包括它内在的历史氛围及其周边的环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并不是盲目地用现代的材料修补已经残缺的历史建筑,或者是在城市中建造仿古建筑来重新塑造古城风貌,而是在保护历史遗产的灵魂。
比如上海新天地城市更新项目。
它“保留建筑外皮,改造内部结构和功能,引进新的生活内容”,改变原有的居住功能,重新赋予里弄旅游、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实现街区功能置换性改造。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历史的信息,延续地方特色,而新天地引入大量的外来元素,使它从传统的里弄转变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商业中心,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的角度来说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发达国家的保护方法和制度比中国要完善,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改造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1961年,为了重新开发城市滨水地区,波士顿再开发局将昆西市场列入城市的改造计划。
昆西市场的改造并没有废除旧有的市场,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使昆西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相吻合。
这种改造既保护了市场的建筑本身,又保留了昆西市场所要传承的历史信息,很好地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使昆西市场成为美国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和旅游胜地。
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上说,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保护制度,包括加强立法,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安徽省五校(蒙城一中、调阳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颖上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
![安徽省五校(蒙城一中、调阳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颖上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fcca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4.png)
安徽省五校(蒙城一中、调阳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颖上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的IP形象。
由于众多虚拟数字人取材于传统文化,所以其外在形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化呈现。
比如,“天妤”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
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
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
比如,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
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
由此观之,“苏东坡数字人”的设计制作过程,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艺术作品整理和研究的过程。
由于这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还是要终于价值。
传统文化领域是应用数字人比较多的领域,且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数字人最大的魅力,不是研发运用新技术,也不是对网文、网游等传统业态的改变,而是为原本高度依赖人和现场空间的传统行业在生产、传播、消费场景及价值实现等方面带来无限想象力和可能性,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物我关系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 (12分) (2016高二上·莆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
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小散文”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消解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呈现出一种所谓“散文的消费性格”: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
也有人把它归纳成一种模式——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
加上模糊不清的小感悟,给那些在快节奏、重功利、轻人情的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一种廉价的抚慰。
同样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所谓“明星写作”。
它因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而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
不过,就整个发展趋势看,“小散文”也好,“明星写作”也好,轰动的热潮都不会维持很久。
相反的,那些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的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倒是有着长久的文学生命力。
它们或者采用平实、自然的语体风格,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使人感受到冬天炉边闲话、夏日豆棚啜茗的艺术氛围;或者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流露着一种浓酽的文化乡愁;或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文化散文的兴起,有其现实的、社会的根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加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探索意识、批判意识、超越意识大大增强,审美趣味发生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学艺术的含义与功能随之也发生了转换。
文学观念趋向多样与宽容,各种文学话语、理论话语逐步呈现出表现自我的自觉性,放弃以往散文创作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摆脱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文学的扭曲,致力于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终于使散文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由于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也好,读者也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这构成了今日散文繁荣兴盛的基础。
(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有删改)(1)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B . “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C . “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
D . “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
(2)下列关于“小散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小散文”具有情感化、软化、细化的趋向,其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红尘中自身的瞬间体验。
B . “小散文”的“消费性格”表现为短短的篇幅、甜甜的语言、浅浅的哲学、淡淡的哀愁,其共有模式是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娓娓倾谈的小情调,加模糊不清的小感悟。
C . “小散文”虽然把散文的自由、随意和飘洒发挥到极致,但它同时也消解了精深的生命探求和文学的审美性。
D . “小散文”能给现代生活中奔走的人们带来廉价的抚慰,但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它和“明星写作”一样,所引起的轰动热潮不会维持太久。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20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
B . “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C . “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D . 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者中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尽管具有思辨化、大型化特点的“大散文”是20世纪末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之一,但它却不像“小散文”和“明星写作”那样能引起轰动的热潮。
B . “明星写作”能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既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广告效应,又是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和对于成名的期待与想象。
C . “大散文”选材多样,可以抒写达观智慧的人生经验,可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也可以以理性视角、平常心理和世俗语言表达终极性、彼岸性的话题。
D . 因文学环境的宽松、心态的自由和生存方式的转换,作家和读者中都存在着回归文学本体、张扬人文精神、重视生命体验,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品质的审美期待。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
B . 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
C .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D . 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之所以具有长久的文学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浓重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审美意识与历史感,能深入人的心灵境域,抵达人性深处。
B . 以往的散文创作追求过于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标,受到商业时代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的扭曲,而今日的散文创作已摆脱了这些影响。
C .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人们审美趣味、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变化等都对文化散文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D . 对新的表现领域与抒写方式的探索,使散文能以自由的心态、优雅的格调、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读者,从而实现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精神对接。
2. (12分) (2017高二上·兰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草院落郑飞雪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跋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
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
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
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
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
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
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
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
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
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
黄瓜很愉悦,纤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
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
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
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
黄瓜,一个名附其实的乳名。
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
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
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伴着院落来来往往的身影。
谈笑风生的声音,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
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
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
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
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
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
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
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2017年第2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中途遥远、坎坷及路途所见的自然景色,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小院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