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https://img.taocdn.com/s3/m/ac3a84a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7.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物质分类(一)基本概念1、混合物:宏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举例:空气、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2、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举例:蒸馏水、氧气和冰水混合物。
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金、金刚石、氢气和氧气等。
注意:(1)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固体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过氧化氢、二氧化碳等。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举例: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盐具有无机物的特点,通常把它们看做无机物。
6、无机物:除有机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举例:碳酸钠、硝酸银和硫酸钡等。
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举例: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酸: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盐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9、碱: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举例: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等。
10、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举例:硝酸铵、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二)、物质分类金属单质混合物根据所含单质元素种类非金属单质根据所含稀有气体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有机物纯净物元素种类根据氧化物化合物有无C 酸无机物碱盐二、原子(一)原子发现史1、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实心球体。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29b5b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2.png)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之一、下面是关于物质的分类的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分类原则:(1)按物质的纯净程度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2)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3)按物质的状态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
(4)按物质的性质分类: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
2.纯物质和混合物:(1)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比例物理上混合而成的,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3.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是由原子组成,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通过化学反应联结而成的物质。
4.固体、液体和气体:(1)固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之间有规则排列,密度大,体积固定,不易被压缩。
(2)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可以流动,密度较小,体积不固定,不易被压缩。
(3)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自由运动,无固定体积和形状,可被压缩。
5.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多数具有金属光泽,常为固态。
(2)非金属通常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导电性、导热性较差,通常无金属光泽。
(3)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导电、导热性较差,弹性和脆性。
以上就是关于物质的分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中考化学复习时,可以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来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巩固。
同时,还应重点掌握物质分类的应用,如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等。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dee456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2.png)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初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初三化学全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物质,如金属铜、氧气等。
2.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物质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物理变化:物质只是在形态、状态上发生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水中、水的沸腾等。
三、原子与分子1.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质量且带有电荷。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若原子间是不同的则称为化合物,如水分子(H2O)等。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产物以及它们的配比关系。
五、常见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与的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火焰燃烧等。
2. 酸碱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等。
3. 酸和金属反应:酸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和盐,如盐酸与锌反应等。
六、离子理论1. 正离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的离子,如氢离子(H+)。
2. 负离子:获得电子后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3.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
七、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如盐水。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数量已达最大值的溶液。
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八、常见化合物1. 重要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铜等。
2. 重要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醇等。
九、化学实验常见仪器1. 锥形瓶:用于反应时的混合溶液的容器。
2. 密封瓶:贮存气体或固体试剂的容器。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1)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1)](https://img.taocdn.com/s3/m/2b006d66e87101f69e3195a2.png)
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常见物质的分类(1)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14457b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d.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1500字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组成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化学中,通常根据其组成方式和化学性质分类物质。
以下是关于物质分类的一些知识点。
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金属银、纯净水等都是纯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其成分可以是不固定的。
例如,空气、淡盐水都是混合物。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有118种,如氧气、铜、银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例如,水(H2O)、盐(NaCl)等都是化合物。
3. 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金属是一类常见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
例如,铁、铜、铝等都是金属。
非金属是指性质与金属相反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例如,碳、硫、氧等都是非金属。
半金属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例如,硅、锑等都是半金属。
4. 酸、碱和盐: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通常具有酸味、能够腐蚀物质和导电性等特点。
例如,硫酸(H2SO4)、盐酸(HCl)等都是酸。
碱是指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产生盐和水的物质,通常具有苦味和腻感。
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都是碱。
盐是一类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通常是酸和碱反应后的产物。
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等都是盐。
5. 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
例如,葡萄糖、甲烷等都是有机物。
无机物是除了有机物以外的所有物质,包括无机酸、无机盐、无机气体等。
例如,氯气、氧气、盐酸等都是无机物。
总结起来,物质的分类有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酸、碱和盐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解题技巧
![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b4201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0.png)
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解题技巧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解题技巧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物质的分类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解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化学考试。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组成成分相同的物质,能够通过化学方法分离;混合物是组成成分不同的物质,能够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2. 纯净物和杂质: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纯物质;杂质是混合物中的其它成分。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能够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4. 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不含碳或仅含少量碳的化合物。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和测量而得出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解题技巧:1. 理解分类标准: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区分混合物和化合物,需要注意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结合而成。
2. 掌握物质性质的关联: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观察和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断其化学性质。
例如,物质在加热时熔化或汽化,可能是由于物质的分子间力变弱导致的。
3. 注意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通常具有物质变化的特征,如产生气体、固体沉淀、放出光或热等。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4. 抓住关键信息: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例如,题目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描述,我们需要根据这些描述来判断该物质的分类或性质。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专题——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d98960aa32d7375a41780f0.png)
(3)用“一定”或“不一定”填写下面空白: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不__一__定__是单质。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__一__定___是纯净物。 ③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_不__一__定___是纯净物。 ④含氧元素的化合物_不__一__定___是氧化物,氧化物___一__定__ 含有氧元素。 ⑤酸__一__定___含有氢元素,碱__一__定___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盐_不__一__定___含有金属元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1】(2011 年辽宁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空气 B.海水 C.生铁 D.臭氧
【例 2】(2010 年广东梅州)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 使用的“石头纸”,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材料,经特殊工艺处理
后制成的。碳酸钙属于( D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3.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 物。 4.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一、物质的简单分类 1.物质的树状分类
纯净物
酸 碱 盐
2.基本概念 (1)纯净物由_一___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由_多___种物质混合而成。 (3)单质是由_同___种元素组成的___纯__净___物。 (4)化合物是由__不__同__种元素组成的__纯__净__物。 (5)氧化物是由_两___种元素组成的__化__合__物,其中一种元素 为氧元素。其通式为__R__xO__y _。 (6)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有__碳___元素的化合物。但 除CO、 CO2、H2CO3 及碳酸盐以外。
二、常见的物质 1.常见的混合物 (1)大自然的物质:空气、海水、湖水、泥水、泉水等。 (2)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自来水、各种饮料、厨房用品(白醋、 酱油、加碘盐等)、合金、铁锈、自然界的水等。 (3)矿物质: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大理石、铁矿石等。
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2ae8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人教版)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以及物质之间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研究中,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档将介绍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的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1. 纯净物纯净物是由同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特征。
纯净物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 元素:由同种原子构成,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分解为其他物质。
- 化合物:由多种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进一步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两类。
- 均质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个物质在微观上无法分辨,呈现均匀的性质。
- 非均质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个物质在微观上可以分辨,呈现不均匀的性质。
二、溶液和悬浮液1. 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均质混合物。
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 饱和溶液:当溶剂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时,达到饱和状态。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体积含量。
2. 悬浮液悬浮液是由微小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非均质混合物。
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会在液体中沉降。
- 沉淀:悬浮液中固体颗粒下沉时形成的固体物质。
- 澄清: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完全沉淀后,上方液体透明无悬浮物。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得到的表格。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元素的一些基本信息。
- 元素符号:用于表示元素的缩写,通常使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 原子序数:表示元素中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原子量:表示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四、总结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分类涉及纯净物和混合物,溶液和悬浮液,以及元素周期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本质和性质,为后续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物质分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5b2c6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7.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洁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洁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洁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洁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物质是什么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
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
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是物质。
人体本身也是物质。
除实物之外,光、电磁场等也是物质,它们是以场的形式出现的物质。
物质的种类形态万千,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
气体状态的物质,液体状态的物质或固体状态的物质;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与合金;无机物和有机物;天然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无生命的物质与生命物质以及实体物质和场物质等等。
物质的种类虽多,但它们有其特性,那就是可以被观测或被理论预言,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拥有不同化学式是不同的物质,拥有同一种化学式而构造不同也是不同的物质。
巩固初三化学知识点之物质的分类
![巩固初三化学知识点之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3dbce3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5.png)
稳固初三化学知识点之物质的分类
聪慧出于勤劳,天才在于累积。
我们要抖擞精神,下苦功学习。
查词典化学网编写了2019 年稳固初三化学知识点之物质的分类,以
备借鉴。
3.混淆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淆而成(或由不一样种物质构成 )比如,空气,溶液 (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
石灰石 ),合金 (生铁、钢 )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淆而成的物质是混淆物,红磷和白磷混淆也是混
合物。
纯净物、混淆物与构成元素的种类没关。
即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
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淆物,
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淆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构成的。
比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淆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
合物。
5.单质:由同种 (或一种 )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比如:铁氧气 (液氧 )、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一样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
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 (除 CO、CO2 和含碳酸
根化合物外 )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 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此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由查词典化学网为您供给的 2019 年稳固初三化学知识点之物质的分类,希望给您带来启迪 !。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ab73e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5.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本文将对常见物质的分类和性质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典型的例子。
一、常见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固定的组成比例。
常见的纯净物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其组成比例可以发生变化。
常见的混合物包括空气、海水、沙子和水等。
2.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元素等都是单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都属于化合物。
3. 无机物与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指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等。
它们大多数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烃、醇、酮、酸等。
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造物品中。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锌等。
非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差,大多数处于非固态。
例如氧气、氮气、碳等都属于非金属。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例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可溶性、酸碱性等。
例如氧气可以与其他物质燃烧生成氧化物。
3. 燃烧性质:燃烧是氧化物与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可燃物质包括木材、煤炭、油类等。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光、热和气体等。
4. 酸碱性质:物质根据溶液中的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酸性物质如硫酸,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中性物质如水。
5. 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类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29c6a25d15abe23492f4d1f.png)
第五页,共十五页。
考点 小测 (kǎo diǎn)
考点一:“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sì dà fā mínɡ)之一,它由硝酸钾、
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
A. 纯净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考点(kǎo diǎn)二: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液氧
B. 石油
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谢谢同学(tóng xué)们的合作!
第十四页,共十五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中考复习。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_______离子和_______离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_______离子(或NH4+ )和_____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____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和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第九页,共十五页。
题型三 考查分类(fēn lèi)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例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如下所示的关
系。对下列概念的理解(lǐjiě)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氧化物一定属于化合物
B.化合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fǎnyìng)一定是中和反应
例题2、
表示三种含不同质子(zhìzǐ)数的原子
,则下列方框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C
A
BHale Waihona Puke CD第八页,共十五页。
中考 怎样考? (zhōnɡ kǎo)
题型二 考查对分类概念(gàiniàn)的理解
例3.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酸和碱一定含有(hán yǒu)氢元素
B.盐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dc50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4.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分离为其组成部分。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3. 常见的物质:-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氢、铁等。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盐酸等。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4. 物质的分离方法:- 过滤:利用不同物质的颗粒大小,通过滤网或滤纸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使液体物质蒸发成气体,留下固体物质。
-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加热使某种物质沸腾后冷凝成液体,分离出纯净物质。
- 浓缩:通过蒸发去除溶剂中的水分,使溶液中物质浓度增高。
- 离心:利用物质的密度差异,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5.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互相交换部分或全部原子组成。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与还原剂相互作用。
-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 酸碱盐的性质:- 酸:味酸、蓝红试纸变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味苦、滑润、红蓝试纸变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盐:晶体状、无色或白色、熔点高、在水中能导电。
7. 阳离子与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金属离子。
-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非金属离子。
8. 化学方程式:-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的化学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归纳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0a0eb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5.png)
初中化学物质分类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化学,科学家们将物质进行分类归纳。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到如下几种物质的分类。
第一类物质是元素。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核和电子排布。
根据元素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将它们进一步分类为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铝等。
这些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用于制造机械、建筑材料等。
非金属元素则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较差。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氮、硫等。
它们常常是生命必需的元素,在环境中极为常见。
第二类物质是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元素组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化合物是有独特性质的。
它们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原子的性质,还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例如,氯化钠是一种晶体化合物,它的性质与单独的氯和钠元素完全不同。
化合物的性质也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
第三类物质是混合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它们的性质是各组成物质性质的简单相加。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两种。
均匀混合物也被称为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例如,盐水是一种溶液,盐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液体。
非均匀混合物由两种或以上的物质在微观上组成不同的区域,从宏观上表现为不均匀的性质。
例如,颗粒较大的沙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沙水混合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物质叫做纯净物质。
纯净物质是只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它们具有确定的组成和固定的性质。
例如,金属铁是由纯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
总结起来,初中化学中的物质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质。
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分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e3c5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c.png)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全国通用)知识点一、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氧气(O2)、水(H2O)等。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知识点二、单质和化合物1.按组成元素的种数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铜(Cu)、银(Ag)、氮气(N2)等。
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KClO3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CH4)、乙醇(C2H5OH)、蛋白质等。
(2)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有些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易错辨析】(1)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看元素种类,看物质种类。
相同的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如H2O 和H2O2等。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
知识点三、氧化物、酸、碱、盐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H2O等。
2.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等。
3.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NH3·H2O等。
4.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HCO3、K2MnO4等。
【易错辨析】(1)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是酸而不是氧化物。
(2)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
考点一.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1.(2023•永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KMnO4C.CaO D.H2SO4【解答】解:A.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H2SO4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e920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d.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在初中阶段,化学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分子、离子、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溶液、酸碱盐、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
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化合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其中,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合比例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具有特定的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其中各种物质保持其自身的性质,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主要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一种新的物质的产生,其本质是原有物质的分子、离子的结构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但其分子、离子结构没有改变。
二、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结构。
1.元素的分类: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其中,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常以固态存在;非金属元素的导电、导热性差,大多数以气体、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
2.元素的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性质和性能将元素分类。
根据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如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
三、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组合比例构成的物质。
1.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其性质是由构成它的元素及其化学结构决定的。
2.分子和离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大类。
差别在于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而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与金属形成的。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进、反应物分子式或离子式所写成的反应式。
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要保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类型和数量相等,即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九年级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c7210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f.png)
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九年级引言: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基本要素,对于了解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和溶液四个方面介绍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一、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化学上无法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纯粹物质。
元素以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为O,氢气为H。
元素可以根据其物理性质划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三大类。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铜、铁、铝等。
而非金属元素多为气体或固体,不良导电,例如氧气、氮气、磷等。
半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具有特殊的电导和导热性能。
二、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纯净物质。
化合物必须经过化学反应才能形成,不同于物理混合。
例如氧化铁(Fe2O3)是铁元素与氧元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可以通过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如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包括金属氧化物、无机酸等。
而有机化合物则包含碳元素,例如石油中的烷烃、醇类等。
三、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例如过滤、蒸馏等。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等。
根据混合物的物理状态,可以将其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
气体混合物由气体组成,液体混合物由液体组成,固体混合物由固体组成。
例如空气由氧气、氮气、水蒸气等组成,属于气态混合物。
四、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可以根据溶剂的性质分为固体溶液、液体溶液和气体溶液。
当溶剂是水时,称为水溶液。
当溶解的溶质数量较少时,称为稀溶液;反之,称为浓溶液。
溶液也可以通过溶解度来分类,即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量。
结论: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化学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对其分类和性质的了解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基础。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8dea569d1f34693daef3ef6.png)
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类专题及典题(一)纯净物和混合物项目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区别①一种物质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③有固定的组成④有固定的性质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③没有固定的组成④没有固定的性质联系(项目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相同点均为纯净物均为纯净物不同点①由一种元素组成②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联系(三)氧化物项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冰水混合物C.生铁D.食盐水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混合物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糠水⑥硫粉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⑧氨气例5.现有Ba、H、C、O四种元素。
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学式)(1)酸性氧化物____ (2)碱性氧化物____ (3)碱____ (4)酸____ (5)盐____[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B.金属、非金属C.纯净物、化合物D.含氧酸、无氧酸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A.亚硝酸钠、NaNO2、盐B.氧化铁、Fe3O4、氧化物C.纯碱、NaOH、碱D.酒精、CH3OH、有机物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九年级化学全部物质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全部物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0762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e.png)
九年级化学全部物质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物质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全部物质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是由相同组成的纯净物质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混合构成。
2.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单一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二、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1. 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元素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用O表示;原子序数表示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如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2. 化合物的化学式和组成: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中的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3. 元素和化合物的稳定性:元素的稳定性与其外层电子结构的完整性有关,而化合物的稳定性与其成键方式和元素间的相对位置有关。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用于制造工业产品,如铁、铜等。
2. 非金属:不具备金属的性质,常用于绝缘材料和制造化学品,如氧气、氮气等。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常见的有氧化物、氯化物等。
4. 生活中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糖等,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过程,如H2 + O2 → H2O。
五、物质的分离和纯化1. 过滤:利用孔隙的大小差异分离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混合物。
2.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将液体与液体混合物分离。
3. 结晶:通过溶解度差异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出来,分离出纯净溶质。
4. 电解:利用电流对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分解,得到对应的阴阳离子。
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6e3c1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1.png)
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物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化学九年级物质分类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1 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的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1.1 单质单质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惰性气体。
金属元素如铁、铜和铝都是单质的例子。
非金属元素如氧、氮和氢也属于单质。
1.1.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等;有机化合物如糖类、脂肪类和蛋白质。
1.2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酸碱性、导电性、燃烧性、溶解性等。
1.2.1 酸碱性根据物质对溶液的酸碱指示剂的变化可以对物质进行判断。
酸性物质会使蓝色石蕊溶液变红,而碱性物质会使红色酚酞溶液变紫。
1.2.2 导电性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否导电。
金属等具有自由电子的物质可以导电,而非金属则一般不能导电。
1.2.3 燃烧性燃烧性是物质能否燃烧。
可燃物质如纸张、木材等可以燃烧,而不可燃物质如铁、玻璃等则不能燃烧。
1.2.4 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能否在某种溶剂中溶解。
可溶解物质如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而不溶解物质如石油则不能在水中溶解。
二、不同类型物质的特点和应用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在学习物质分类时也需要了解这些特点和应用。
2.1 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常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电线等。
2.2 非金属非金属一般没有导电性和延展性,但在化学反应中往往发生剧烈的反应,例如氧气可使燃烧加剧。
非金属广泛用于制造化工产品、医药品等。
2.3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是一类极不活泼的气体,例如氦、氖等。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很难参与,主要用于充填灯泡、焊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
⑧氨气
例 5. 现有 Ba、 H、 C、 O四种元素。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
( 填化学式 )
(1) 酸性氧化物 ____ (2) 碱性氧化物 ____ (3) 碱 ____ (4) 酸 ____ (5) 盐 ____
[ 综合测试 ]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
C.清新的空气
D. 坚硬的大理石
B. 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C. 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
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 .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索组成的 D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典型例题讲解 ]
例 1. 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
A. 水煤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生铁
D. 食盐水
例 2. 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 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 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例 3. 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 ,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 使用节水龙头
C. 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 洗手擦肥皂时 , 关上水龙头
(1) ② (2) 过滤 (3)B (4)C
4、( 2011 年江西, 18 题)右图是小宇同学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1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 .乙醇属于有机物
A. 食盐水
B. 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12、如右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
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3. 填写下表 ( 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
名称
氢氯酸
生石灰
铜绿
硫酸
化学式
Zn
NaOH
类别
4. 在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
____,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
14、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 H 2O 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组成 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 ( 交叉关系 )
都是金属氧化物 ( 从属关系 )
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②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 2 除外 )
( 四 ) 酸、碱、盐
项目
酸
碱
①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
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 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
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16、下列熟悉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汽水
B.酒精
C.食醋
D.碘酒
17、柠檬酸( 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 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 混合物
1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纯净的空气
Cu CaO Mg
( OH) 2 Na 2CO3
2、( 2011 年泰州, 23 题)用序号填空,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
属于盐的是
▲ 。
A .H 2O
B . HNO 3
C. BaC1 2
D. Zn
E. Fe(OH) 3
D
A
C
3、( 2011 年山东聊城, 2 题)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
()
A. 肯定是纯净物
B. 可能是混合物
C. 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 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77
例 4.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 ,属于非金属的是 ______。
①水银
②空气
③氯酸钾
④五氧化二磷
⑤糠水
⑥硫粉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金属、非金属
C. 纯净物、化合物
D.含氧酸、无氧酸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B. 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 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
)
B. 烧碱
1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C.75%的医用酒精
D.矿泉水
A.KMnO 4
B.NaOH
1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CaCO 3
D.CaO
A. 海水
B.蒸馏水
C.空气
D. 生铁
20、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 根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 根离子的化合物
相同点 不同点
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 ( 电离 )
酸 =H++酸根离子
碱 =金属离子 +OH-
盐=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
组成特点 一定含氢元素
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联系
酸 +碱→盐 +水( 中和反应 )
A.
B.
C.
D.
2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KMnO 4
B. O2
C. H2O2
D .空气
25、 下列各种 “水 ”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河水
B.蒸馏水
C .硬水
D .自来水
26、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蒸馏水
B.自来水
C.海水
D.矿泉水
27、臭氧( 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 亚硝酸钠、 NaNO2、盐
B. 氧化铁、 Fe3O4、氧化物
C. 纯碱、 NaOH、碱
D.酒精、 CH3OH、有机物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5.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归为一类
A .单质
B .稀有气体
C .化合物
D.氧化物
28、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水电解的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C. aL 水和 b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a+b) L
D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29、在反应 H 2SO4+Ba (OH ) 2=BaSO 4↓+2H 2O 涉及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 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 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 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
线上。
(1)CuO 、 NO2、 NaOH、 Fe2O3,____ ;
(2)O 2、N2、 Al 、 C____;
(3) 空气,氢气,碘酒,盐酸 ____;
(4) 食盐,蔗糖,酒精,醋酸 ____。
(1) 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 , 试管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
(2) 某同学要净化收集到的雨水 , 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 ( 如图② ),
其中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 盛装矿泉水用的塑料瓶轻便卫生 , 可以回收再利用 , 其所用材料
属于
A. 复合材料 B. 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硅酸盐材料 D. 金属材料
D .结成 “热冰 ”后,分子停止运动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 .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C .氮气属于纯净物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2: 1
D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2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锰钢
B.液氧
C
.汽水
D
.空气
22、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水银、硬水、水
B. 石墨、熟石灰、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