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关隘——雄关漫道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
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比喻-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比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这篇长文的标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揭示出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并呼吁人们勇往直前、迈步向前。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同时也寄托了对于坚韧、奋斗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本文将围绕着这个比喻展开,通过深入分析,阐述了在面对艰难困境时应该如何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在文章的不同章节中,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系统地探讨这个主题。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比喻并探讨其重要意义。
在概述中,我将简要介绍比喻中使用的两个元素——雄关和从头越——并说明它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此外,还会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概述,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核心内容。
文章的主体部分将着重探讨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强调如何对待挫折和困难,坚定信心并积极应对挑战。
第二个要点将聚焦于如何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以持之以恒的精神迈向成功。
第三个要点将探讨如何以一颗勇敢、无畏的心迎接未知的逆境,从而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
最后,文章的结论部分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强调实践比喻的重要性。
在这一部分,我将重新概括文章的主旨,总结其中的关键要点,并强调通过勇往直前、迈步向前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成功。
通过这篇长文的撰写,我希望能够唤起读者对于奋斗精神的思考和认同,并为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比喻,向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激励他们不畏艰辛,走好人生之路。
文章结构的部分旨在对整篇文章的主要章节和组织框架进行介绍。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概述。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开头的部分,旨在引入读者,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通过简要介绍文中要涉及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旨。
同时,引言部分还可以提供相关背景信息,以增加读者对文章主题的了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的含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含义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句名言出自《出师表》,被广泛引用,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之一。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含义1. 雄关漫道“雄关漫道”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意义非常深刻。
这里的“雄关”是指险要的关隘,而“漫道”则是指漫长的道路。
这句话首先形象地描绘了行军的艰辛和冒险。
在古代的战争中,士兵们需要经过险峻的山川峡谷和漫长的道路,才能够到达战场。
这些路途的艰险不仅来自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来自战争本身所带来的风险。
2. 真如铁“真如铁”这里强调了行军的坚定和信念。
在战争中,一个军队如果不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执行命令,那么就会很容易溃败。
而“真如铁”则表达了坚定和刚毅的意志,以及对胜利的坚信。
3. 而今迈步从头越“而今迈步从头越”则指的是军队前行的决心和信念。
无论已经前进了多少路,都不会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
这种意义上的坚毅和决心是对前途和胜利的信念和追求。
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现实意义1. 在现实生活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战争。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这句话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相同的坚定信念和向前的决心。
只有经过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 在职场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能够显现其重要性。
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畏艰难,顽强拼搏。
面对种种困难、竞争和挑战,只有决心坚定的人才能够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在学习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样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以真如铁的信念和迈步从头越的决心去克服。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四、结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不仅仅代表着战争中战士的信念和决心,更是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雄关大道坚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是啥意思。
你听哈,“雄关漫道真如铁”,这说的就是那些艰难险阻的关卡、道路啊,就跟铁一样硬邦邦的。
这就好比咱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大难题、大挑战。
有时候咱觉得这事儿咋就这么难呢?就像面前横着一座铁打的关隘,看着都让人心里发怵。
但是呢,后面这句“而今迈步从头越”可就厉害啦。
这就是说,嘿,咱不怕!就算前面的路再难走,咱也能勇敢地迈出步子,从头开始。
这多有气魄呀!咱不能被困难给吓住了,得有股子冲劲儿。
咱就拿生活中的事儿来说吧。
比如说你想考个好成绩,可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就跟一座座小山头似的,压得你有点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你就可以想想这句话。
那些难题虽然难,就像铁打的关隘一样,但是咱不能怕呀。
咱得鼓起勇气,从头开始认真学习,一道题一道题地攻克。
再比如说你想创业,那困难可多了去了。
资金啊、人脉啊、市场竞争啊,哪一个都不好对付。
这就像是面前横着一道雄关。
可咱不能退缩啊,咱得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从头开始规划,一点一点地努力。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告诉咱,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不管遇到啥困难,咱都要有信心,有勇气。
别一看到难题就打退堂鼓,得像个勇士一样,勇敢地向前冲。
咱也可以想想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他们遇到的困难可比咱大多了,但是人家不也都挺过来了吗?就像红军长征的时候,那得经过多少艰难险阻啊。
可他们就是靠着这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咱在生活中也得有这种精神。
遇到困难别抱怨,别放弃。
要相信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从头开始努力。
说不定哪天咱就把那些难题都给攻克了,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呢。
嘿嘿,加油吧!咱都能行。
中国十三大著名关隘
中国十三大名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行走在历史上有名的雄关险隘,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狼烟滚滚、旌旗猎猎、号角声声、马蹄阵阵的壮观场面------十三大名关之一:居庸关居庸关是位于北京昌平县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的一座关隘,关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深谷中,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长城沿途的险要关口,旧称军都关。
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间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居庸关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全用汉白玉砌成的“云台”,雕刻异常精美。
现存“云台”高9.5米,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
台顶四周设有石护栏和用以排除积水的龙头。
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其券洞为半五角形折角拱券,中可通马车。
券洞及券面雕有卷吐花、迦楼罗(金翅鸟)、大龙神等造像,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造像和《陀罗尼经咒》、《造塔功德记》。
而这部经文和表记则是以梵、藏、汉、西夏、维吾尔、八思巴六种文字题刻。
券顶正面雕以曼陀罗纹五撰,两侧斜面雕造形生动的尘佛10尊,而佛与佛之间则饰以小佛像,以实其间,其数量有千尊之多。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的山海关区,与首都北京相距300余公里,又称之为“榆关”或“渝关”,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
万里长城沿燕山山脉蜿蜒绵亘而下,绕经角山,与大海相接,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即成为险要关隘,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又名“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筑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山海关城位于山、海之间约8公里的夹道之间,由七座城堡、十大关隘和万里长城上众多的敌台、墩台组建而成,将山、海、关融成一体。
关城为四方形,设四门:东门镇远,西门迎思,南门望洋,北门威远。
门上均筑城楼,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环城一条宽17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的中心位置筑有钟鼓楼。
大演讲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演讲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电影《长影花鼓戏》将中国北方的古老关口,五台山西山关描绘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我国传统的关隘文化得以展露无余。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台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诠释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与壮志凌云。
今天我想以这句台词为引子,谈谈对于前进的一种态度和信念。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话就好像雄壮的关隘一样,是一副巍然屹立的画卷,道出了前进的艰险与困难。
毋庸置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的挑战和阻碍。
不论是实现梦想,还是追求成功,或是为理想而奋斗,或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都需要我们跨过一道道的“关隘”。
如果我们只是停滞不前,畏首畏尾,那么人生的道路将无处可走。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就像铁一样坚硬,不屈不挠地迎接着生活的挑战。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句话中“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表达,它揭示了前进的一个关键点:不论我们已经经历了多少艰辛,不论我们曾经取得的成就有多么辉煌,我们都需要始终保持着一颗奋发向前的心。
永远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果和现状,相反,我们应该时刻怀着一种进取的精神,勇往直前地迈出每一步,不断超越自我。
正如乌鲁木齐市义务教育学校的一位老师曾说过:“如若另一个人比我好,那我只是平凡,但只要超越了自己,我就有了成就。
”这句话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启示,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较,我们只需要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不断迈出新的一步,那么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尊敬的评委老师在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今天,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激烈,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而在这些挑战和困难的面前,我们是否有着与众不同的勇气和信念?是否能够坚守铁般的意志,勇往直前迈出新的一步?这些,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和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让我们怀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信念,迎难而上,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为主题写一篇400字作文
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为主题写一篇400字作文1. 引言1.1 概述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雄关漫道真如铁。
”这句诗句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在多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和赞颂。
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顽强不屈、坚韧刚毅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背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话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以慷慨激昂的笔触写下了他登上鹳雀楼时所看到的壮丽景象,并以此来反映壮志未酬、志向高远者所面临的坎坷与考验。
1.3 引题正是因为“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诗句具有强烈的意境和亲切的情感共鸣,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结晶的文化符号。
本文将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历史渊源以及其在文学和社会中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展现出这句诗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揭示其中蕴藏的力量和智慧,并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勇气和灵感,在当今社会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2.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历史渊源:2.1 西出阳关无故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在这首诗中,王昌龄描绘了作为一名将士西征的辛酸和艰苦。
他们在穿越峻岭、险峻山路时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使得“雄关漫道”一词成为象征困难险阻的意象。
2.2 流传与影响:"雄关漫道真如铁"作为一个典型的意象,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也代表着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和奉献精神。
这句话曾经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如明朝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杨凤阁的《离骚》,以及近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在《围城》中提到过。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影响,"雄关漫道真如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2.3 物象寓意:"雄关漫道真如铁"不仅代表了人们对于困难险阻的战胜精神,还寓意着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信念和追求。
惊喜与沉思——“雄关漫道——丝绸之路上的古关”展览评述
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3期(总第147期)学.惊喜与沉思——“雄关漫道——丝绸之路上的古关”展览评述于晖DOI:10.13368/ki.mure.2019.03.009近几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博物馆界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展览层出不穷。
远有国家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展览、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程、更衣记”;近有成都博物馆的”丝路之魂一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甚至还有专门为这一主题设立的展馆:福州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
能围绕同一个主题,对不同方向和细节做深入透彻的研究,对博物馆界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
从博物馆的角度说,馆与馆之间的相互比较,非常有助于行业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从观众的角度说,能够清楚的看到各家博物馆关注的文化内涵、切入的解读视角以及策展水平和实现手段的差异,初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有积极地推动作用的。
与其它“丝绸之路”主题的展览相比,中国海关博物馆的“雄关漫道——丝绸之路上的古关”选取了一个与本馆定位非常匹配的切入点一古关,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具特色,且极具说服力。
较为完整的信息奏达从信息的角度讲,展览作为博物馆向观众输出信息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信息的重组和表达。
我们常说的陈列语言,是仅通过有序的信息组合,完成向观众准确地传达展览主题的任务。
陈列语言对于信息定位型展览来说,尤为重要。
信息定位型展览强调展品组织的合理性,要求对展品间相互关系的展示和阐述必须非常连贯。
在信息定位型展览中,展品独立的欣赏价值退到了较次要的地位,其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们充当了事件或者现象的见证者,在于它们内在的文化意义能够向观众叙述土地和人民的故事。
⑴3中国海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期所设的关都是陆地关,后材倾到在沿海设关。
如果单单讲述“古关”的历史演变,恐怕不足以撑起整个展览,也不能深入地表现“丝绸之路”这个大的主题。
同时,于“古关”也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陆地关,像“春风不度”的玉门关、长城沿线上的居庸关、武侠小说里屡见不鲜的雁门关,它们的历史沿革和逸闻轶事,个别观众甚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意思简介“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句成语,意思是坚实的道路像铁一样,堪称坚不可摧。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甫的《战至破灭城》诗中,形象地描绘了敌人横行的险阻道路上,忠诚坚定的军民英勇抵抗的情景。
成语的来源成语“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战至破灭城》诗。
这首诗写述了唐朝在安史之乱中面临外敌进犯的艰难境地,但唐朝军民勇敢坚守边关的壮丽景象。
其中,“雄关”指的是险要的边塞关隘,“漫道”指的是遍布道路,意味着这些道路充满了困难和危险。
杜甫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诗句,表达了军民的忠诚、坚定和英勇,以及他们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成语的内涵“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壮烈抵抗外敌侵略的敬意。
这句成语形象地表达了旷世英雄的精神,强调了永不言弃的坚韧不拔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这个成语也常常用来形容道路的坚固不易被摧毁,以及人们坚守信仰和目标的决心和坚定。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会用到这个成语表达对于困难、挑战或抵抗的态度。
应用范例示例1: 军旅题材作品在军事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成语的广泛运用。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军队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并表现出他们在艰苦条件下的顽强坚守。
示例2: 高山攀登登山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户外运动,而在攀登高山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曲折险峻的道路和艰苦的环境。
这时,使用“雄关漫道真如铁”形容道路的艰险和攀登者的勇敢决心,表达对登山者的赞美和鼓励。
示例3: 事业的坚守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坚持。
这时,我们可以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形容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和坚守信念,表达对自己或他人的鼓励和助力。
总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一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意义的成语。
它能够表达出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勇往直前和坚守信念的精神,也是对忠诚、勇敢和顽强的人们的赞美。
这个成语在军事、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一环。
雄关漫道——昨日,金戈铁马
角声满天秋 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 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 台上意, 携玉龙为君死 。 提
除修建 关隘而外 ,从 战国到明、 清 2 0 0多年 的时间 , 0 历代 在 山西 共 修筑 了 30 0多千米的长城 。有些段 0 落 的长城 至今保存 尚好 , 且有独特 之
小儿啼哭 , 这无端的悲伤使得他 们的亲人在 阴霾的空气 中守着一 具又一具
残骸 。转瞬 , 他们又在鸣金收兵了。
我看见 了悲壮 , 我看见 了崇高 , 我看见 了白骨 , 我看见 了成功。
自古以来 , 山西就 因为独特 的地
狼烟烈 , 征途恶 。 看到 了英雄的悲剧。 我 他们有着“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 千里路云和月 ” 的豪迈 , 他们有着“ 男儿何 不带吴钩 , 收取关 山五十 州” 的气 概, 他们有着“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的决心。 他们 没有倒下 , 他们 只是略作休息 , 但是他们这一休 息就 近千年 , 他们 无法抗拒 自然的洪流 , 但历史把他们留 了下来。这是一种无 以言喻 的生命
黑 云 压城 城 欲 摧, 甲光 向 日金 鳞 开 。
线 , 是俯 瞰 中原 、 也 问帚 天下 的战略 要塞 ,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雄关险 隘更 增山川 形胜 , I 历代统
治者无 不在 山西建关修隘 。据 统计 ,
现在 山西境 内有大小 关隘 2 0多座 , 0
全 国所谓 的。 十大 名关 山西竟 居其 , 四 : 门关 、 雁 娘子关 、 平型关、 偏头关。
立体的军事防御体 系。
的延续。
理 环境 而具 有重要 的军 事地 位 , 文 < 辞> 中形容 是。 天下之脊 , 居 当河朔之 喉” 。它既是与大漠草原游 牧 民族冲 突交锋 ( 当然 也有 交流融 合 ) 的第 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相近的诗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词出自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写的是壮怀激烈,胸怀壮志,气宇轩昂,怀着必胜的信念,毅然踏上漫漫征途,奋勇向前的场景。
诗句蕴含的意境是非常高远的,也是非常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这句诗词表达的是壮志凌云、自信不凡的豪情壮志。
诗中的雄关漫道,暗喻着艰难险阻,而今的从头越,则是表达了永远向前的决心。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可以运用在军事征战中,也同样适用于人生的奋斗道路。
对于个人而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也正是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坚定信念,毅然向前的真实写照。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如同雄关漫道,道路艰险曲折。
但是只要我们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前的勇气,就一定能越过重重关隘,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学业、事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疲惫,但是此时此刻正是我们需要铭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
只有保持必胜的信念,坚定地向目标迈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深地理解这句诗词所蕴含的信念和力量。
在我的撰写过程中,我会始终保持对于主题的深度挖掘,并以由浅入深的方式向你呈现。
只有如此,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主题,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在我撰写的文章中,我会多次提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词,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力量。
在文章的总结和回顾性部分,我也将深入探讨这句诗词对于人生奋斗道路的启示和意义,希望能够为你在人生的征途上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我希望你能够在阅读完我的文章后,对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更加深刻和灵活的理解,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激励。
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坦途,但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越过重重难关,勇攀人生的高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句古诗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激励,它所描述的壮志豪情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
疫情娥娄山关的主要内容
娥娄山关的主要内容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赏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文天祥的《正气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这句话深刻地描绘了抗金将领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讨这句话,探索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为您全面解析其内涵。
一、解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内涵1. 雄关漫道:这里指的是险峻的关隘和曲折的道路,反映了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
2. 真如铁:真如铁,意味着坚韧不拔、坚不可摧,表现出抗争意志的坚定和不可动摇。
3. 而今:表达了当下的决心和信念。
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这句诗充满了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展现了在特殊困难环境下的顽强拼搏和不服输的品质。
二、探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现实意义和启示1. 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应当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境界来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我们也需要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斗精神,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无论是在个人成长中还是国家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乐观地迎接一切挑战和困难,不断超越自我,迈向成功。
也应当保持谦卑的心态,不忘初心,始终怀揣着对事业和未来的热爱和渴望,不断迈步向前,实现自我和社会的价值。
四、总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激励着无数前行者,为历史书写了无数无法复制的传奇。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诗词,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哲学,一种人生态度。
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需要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壮志,战胜现实的重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雄关漫道铁堂峡
雄关漫道铁堂峡作者:白尚礼来源:《丝绸之路》 2014年第9期文图/白尚礼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故里,也是早期秦人的发祥地,因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历史上战争频发,迄今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古战场遗址。
同时,天水地处陇山以西,所以历史上一直被称为陇西或陇右,是关陇道和蜀陇道的交汇处,为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巴蜀出入中原的必由之路。
秦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物宝天华,人文荟萃,文化源远流长,名人辈出,曾在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众多名载史册、彰诸于世的历史人物,他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瀛寰,光芒永存。
千百年岁月的沉积,铸就了秦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映射出陇上明珠独有的魅力风韵。
我们立足于秦州这块欣欣向荣、莽莽苍苍的黄土地上,不由得使人肃然起敬。
一铁堂峡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与天水镇交界处,东北起自平南镇赵窑村口,西南至天水镇石滩子村西的青龙观下,源自西秦岭山脉齐寿山(古名嶓冢山)的西汉水从峡中穿流而过,是一条长约5公里,峡崖壁立、色黑似铁、空谷一线、壁立千仞的奇幽峡谷。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西汉水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陇右杜甫文化和天水古道文化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幅纵横古今的壮美史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记录和见证着自身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折射出古秦州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铁堂峡,当地又称猫眼峡、张家峡。
它不仅是西汉水上游的流经之地,也是上邽通往祁山的战略要道、由陇入川的驿道和军事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铁堂峡在三国时期为天水关的重要关隘,峡东北百余里乃上邽,其西出口即历城,5公里即西县,15公里即囟城,不到25公里即祁山。
而这些城池关隘相互接连,一城和一城之间的距离,也不过10多公里,铁堂峡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据《方舆胜览》记载:“铁堂山,在天水县(今天水镇)东五里,峡有石笋,青翠长者至丈余,小者可以为砺。
雄关漫道的观后感
雄关漫道的观后感引言电影《雄关漫道》是一部反映中国红军长征故事的影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革命的关键阶段之一。
作为一名中国人,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感自豪和敬佩。
以下是对该影片的观后感。
剧情简介电影《雄关漫道》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和生动的画面展示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
影片从古老的革命根据地开始,紧接着展示了红军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随着战争的爆发,红军被迫转入艰险的长征之路。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艰苦的地理环境、饥饿以及敌人的追击。
但他们始终坚守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最终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雄关漫道:信念与毅力的体现影片中,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面临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无论是艰险的山岭,还是敌人的层层包围,他们都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值得为之奋斗。
影片将这种信念与毅力通过生动的镜头展现出来,让观众深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精神。
雄关漫道:团结与友爱的力量在电影中,红军展示了团结友爱的力量。
无论是在困境中相互鼓励,还是面对困难时彼此支持,红军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团结。
他们相信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这种团结友爱的力量在电影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雄关漫道: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历程。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征途中红军们所面临的艰辛和挑战。
他们经历了饥饿、严寒、疾病以及敌人的追击。
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不畏艰险。
正是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最终完成了长征,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雄关漫道:历史文化的传承电影《雄关漫道》不仅展示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还传递了历史文化的价值观。
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到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同时,电影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也展示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种传承不仅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也让我们意识到应该珍惜并传承好这份历史文化。
关于嘉峪关的古诗词典故
关于嘉峪关的古诗词典故嘉峪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历史悠久,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嘉峪关被诗人们广泛歌颂和描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典故。
1. 《关山月》- 杜甫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是杜甫的一首名篇,描写了杜甫在流亡途中经过嘉峪关时的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体现了流亡者的悲凉和无依。
2. 《秦中感秋寄远》- 陆游雨后秦村共早凉,京兆几程秋草黄。
古关行人无限事,惆怅离人万点霜。
这首诗描写了陆游在嘉峪关附近一处叫做秦村的地方感受到的秋天的凉意。
诗中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和无边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描绘了古代边塞壮丽壮丽的景色和战争的残酷。
诗人通过对嘉峪关的描绘,展示了大唐辉煌和抵抗外敌的决心。
这些古诗词典故展现了嘉峪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关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代诗人对嘉峪关所抱有的情感和主题。
嘉峪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嘉峪关行》- 李白壮士悲歌击楚虏,白发红颜悼夫君。
都云嘉峪关,雄关漫道真如铁。
这是李白的《嘉峪关行》中的一部分,以嘉峪关为背景,展现了壮士抵抗外敌的英勇形象。
诗中,李白凭借对关隘坚固性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嘉峪关作为边防关隘的敬仰之情。
5. 《塞下曲》- 南唐李煜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说尽心中无限事,临别殷勤重寄词。
这首诗词包含了南唐李煜的《琵琶行》和《塞下曲》,其中《塞下曲》是以嘉峪关为背景的。
诗中,李煜表达了他作为一位边塞将领,秉持忠诚的士兵,对离别的思念和愁绪。
这些古诗词典故展现了嘉峪关作为壮丽名关的特色,同时也呈现了古代诗人对关隘所抱有的英雄主义情怀和文化凝聚力。
这些作品都被后代传颂,使得嘉峪关在中国文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6. 《塞下曲十九首·其十三》-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荆关
紫荆关因其军事地位重要,历史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在这里发生 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数百次之多。 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乌桓大兵一路杀来,直抵紫荆关下。在重兵压境 的危急时刻,守将马援,见死守孤城有被困城中之危险,他大胆地放弃了紫荆关, 做出弃城逃跑的假象,诱敌深入。马援把军队埋伏在关南, 乘敌方将士自鸣得 意准备挥师南下之际突然袭击,打了敌方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并乘势收复了紫荆 关,乌桓兵不知虚实只好退兵,这才解救了危局。
京师门户——居庸关
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 县境内。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国 时称西关。北齐时改为纳款关。唐代设有居 庸、蓟门、军都等关。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 庸关。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 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雄武军节 度使张仲武因扼住居庸,断乱军粮草,使乱 军陷于困境,得以收复幽州
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子庄关,隋唐称白壁关。
后来改称为“浦阴陉”,被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初时还叫过 “金坡关”,由宋朝中叶始改称今名。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 盛夏荆花绽开,香飘万里,故“荆关紫气”被古人定为易州十大胜景之 一。
紫荆关
紫荆关
紫荆关在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但基本是沿袭旧制没有多少展拓。明 灭元后,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批准了著名将领华云龙的建议,在对旧城进行改筑的同时,建紫荆关 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花岗岩条石砌筑,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洪武之后,经永乐、正 统、 景泰、弘治、嘉靖、万历,直到最后一代崇祯,都在不断地修筑紫荆关。到明王朝灭亡前夕,紫荆关才 建成了今天的规模,成为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紫荆关有城门9座, 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的敌兵,即便 攻进关城 ,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守军歼灭。
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 久攻不下,他突然抽出主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了紫荆关,然后攻取涿、易二州, 又由长城里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在里外夹击下,居庸关终被攻克。
雁门关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代三年(1467)建 成,为万里长城上重要关隘,素有“北屏大 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 略作用。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 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险要。
平型关
平型关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 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 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 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 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 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 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 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 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 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 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江西————德胜关、小梅关 湖北————南津关 广东————柏松关、英杨关 广西————昆仑关、友谊关、鬼门关 贵州————娄山关 四川————剑门关、黄联关 陕西————漫川关、七盘关、阳平关、大散关(潼关已经为县) 甘肃————冶力关、嘉峪关(玉门关已经消失) 宁夏————胜金关 新疆————铁门关
பைடு நூலகம் 山海关
山海关
畿南第一雄关-----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 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势 极为险要。位于易县城西45公里的紫荆关上,南面以十八盘为险阻,北 面近以浮图隘口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蕃篱,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 庇于外,峰叠峦矗,如屏如障,为长城内三关重镇之一。紫荆关是长城 千百座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 要的地位。关于紫荆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当时称为“五阮 关”,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
由南向北而来,进入紫荆关城,第一道门建在今坡下村西山峡谷。关墙由关门向两翼伸展,直达顶峰绝 壁,此关门现已塌毁仅存遗址了。过此关门,便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古道了。在盘道顶端两山相间的谷 地建有南天门。城墙东起万仞山顶经南天门至奇峰山山顶。 南天门西侧有通向军营的关门一座,关门东南侧额题“阳和门”,东北侧为“草场门”。关城池布局 复杂,纵横交错,原关城总长10516.5米,现部分残缺。主城分为东、西两部,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较小, 设有文、武衙门;西城较大,为驻兵之地。阳和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西城隔水相 望,中有铁索相连,呈犄角之势,为北关城的前哨。 南天门券拱城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横书“畿南第一雄关 ”,可惜早年石匾已同南天门一起被毁掉了。 过了南天门,又过二重门才能到紫荆关城的南门。此门座东朝西为石券拱门,门额上嵌有匾题“荆塞金 城”四字,并于左右分别署有“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日立”和“钦差总理紫荆关兵备按察使刘秉 星 直隶保定府管官通 判宋应试 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等字,进入此门之后,才算进了紫荆关城里。 紫荆关北门建在拒马河谷地南岸,座西朝东。条石砌筑的雄壮关门之上嵌有石匾两重,上重题为“河山 带砺”,下重题为“紫荆关”,字迹苍劲有力,浑厚古朴,落款署:“万历丁亥聊城傅光宅书。
娘子关
娘子关--建筑
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 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南 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 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 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 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 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烽火台、点将台、洗脸盆、避暑楼等十多处 景点,传说为当年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 关城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 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明嘉靖时重修。 关城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 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石柱镌刻有两副 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 城外青山城下河”。关城东南侧,关门前仅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 可通过。
友谊关
友谊关是中越两国533公里 长边境线上最大重要的隘口, 在战略位臵上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早在汉代 郁林郡管辖的雍鸡县(今广 西凭祥市和龙州县城及上金 一带)就设有雍鸡关。虽然 当时关外不远也是中华国土, 但是它就是进入华夏腹地的 唯一关键隘口,明、清的安 南贡使即是由此入关,可以 说守得住友谊关就守得住国 门,友谊关记录了中越边境 2000多年的沧桑。
娘子关-军事意义
娘子关同井陉关隔山相对,同为军事重地, 扼太行山井陉口,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 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 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 现今石太铁路和晋冀公路均从此关口经过, 为交通要道。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国家中 药历史古迹之一。周初为畿 内地,战国时秦始臵关,设 令把守。因关在谷中、深隐 如函而得名。函谷关东指洛 五洛阳,西望长安,南依秦 岭,北眺黄河。东自豫西部 的崤山,西至陕西的潼津 (今潼关),同称函谷,号 称天险。《灵宝县志》载: “一人守关,可以当百,由 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 函谷臵关有三,即秦函谷关, 汉函谷关、新函谷关
平型关
平型关
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 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山西省平定县 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 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 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故得今名。 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娘子关
“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概况
雁门关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 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 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 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 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 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 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 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 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雁门山因两山东西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于其间而得名。雁门关高踞雁门山上,为“天下九塞”之首 (《舆图志》“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扼守着山西南北交通的要冲,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华北的一 条重要通道。它的东面连接紫荆关和倒马关,西面连接宁武关和偏关,均为明长城(内长城)上的重要 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