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防治(一)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⑤在平片上区别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松动是有困 难的。有下列表现并进展迅速的多半提示有 感染存在:骨内膜花边状腐蚀,普遍性骨溶 解,骨量减少,骨膜新生骨形成。 ⑥平片可显示髋臼内衬磨损。 ⑦平片可显示骨溶解情况,骨溶解通常无症 状,严重病例因压缩病理骨折才出现症状。
2. 电透 怀疑有撞击或半脱位的病例可以电视透视。 活动髋关节至某个角度可以激发症状,以此 来检查有无不稳定。
③O’Neill与Harris的骨水泥型假体松动标准: 茎杆或骨水泥有移动或断裂 放射学上透亮线超过2mm。
此标准对股骨部件比较准确。 假体与骨水泥之间界面出现透亮线有意义。
④Engh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松动标准。主要是判 断骨长入情况。骨长入有大小标准。 大标准 小标准 无反应线 股骨距萎缩 骨内膜处出现“点焊” bead不脱落 有座基(尖端不稳 定)
④ 穿刺时还可以注射些局部麻醉药,了解是否 还有其它情况存在。Braunstein报告11个病 例在关节腔内注射了局部麻醉药后10例疼痛 缓解,以后被证实为内源性疼痛。
10. 分子生物学检查 ①细菌检出方法改良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常规的培养法更 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Tunney报告了26例用普通培养法证实有假 体周围感染,而用了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后 感染可能性增加至59例。
⑦ Spangehl两项目联合应用准确性更好。血沉 与C-反应蛋白正常可以100%除外感染。
9. 穿刺抽吸液体 ①穿刺有高假阳性率。Barrack报告270例翻修 全髋,有34例穿刺结果为阳性,但只有2例 最终确诊为感染,因此对全髋术后疼痛病 例,穿刺没有特异性,不宜列为常规检查项 目。
② 对有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或有C-反应蛋白和 血沉增高的,穿刺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Spangehl报告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者,阳 性穿刺结果其准确性可高达89%。 ③ “干吸”即穿刺抽不出液体可注射少量生理 盐 水后回吸物作培养。关节囊组织培养最好。 取三块活组织培养。分别作肉汤培养和固体 培养基培养。肉汤培养容易污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

l l l l l l _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并 发 症 及 其 防 范
聂 明 军
江苏大学附属 医院 ( 江苏 镇 江 2 2 0 ) 10 1
【 摘要】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随访近 1 年来笔者所在 医院人工髋关节 0
积极 处理 。浅层感染经过早期切开清创 , 并应用敏感 的抗 生素治 疗, 有可能治愈 。术后深 部感染 的手术方 法有 以 下几种 : 清创 保
流管并使用 抗生素 。术后患者 2 4h内即开始 主动或被 动活动患 肢 , 入骨水泥 型假体 病例切 口拆线 后扶 双拐下 地活 动 , 余均 植 其
u e M eh d On h d e wev a e f r at c a h p rp a e n e e f l we p wi i 0 y a so rtr o p t1 Re u t A n r. to s e h n r d t le c s s at ri il i e lc me tw r ol d u t n 1 e r fw e ' h s i . s ls e i f o h i s a mo g
防 治 疗 措 施 可 以有 效 减 少 并发 症 的 发 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存在很 多并发症 , 中不乏人为 失误 造成 , 前、 中、 其 术 术 术后预
【 关键词 】 人工髋 关节置换 术 ; 手术后 并发 症 ; 防范
An ls np so eaiecmpi t n n rc uin r au e f ric l i elcme t I ayi o otp rt o l a o s dpea t aymes r t i prpae n E s v ci a o o a f ah i N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骨科健康教育资料目录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二、骨质疏松须知三、截瘫患者须知晓四、正确的拐杖使用方法五、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六、上石膏患者自我照顾注意事项七、肩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八、深静脉血栓知识九、什么是磁共振扫描检查十、骨科手术后注意事项十一、脊柱手术照护十二、颅骨牵引简介十三、浅谈泌尿道感染十四、压疮的预防制定日期2014-02-2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置换手术后绝对禁止动作1、手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2、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禁止蹲便3、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4、禁止做腿部剧烈运动5、禁止走不平的地面,避免摔倒6、禁止在卧位或者行走时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7、睡觉或侧卧位时,尽量不要采用患侧(手术侧)卧位手术后72小时内注意事项1、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2、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3、双腿内置入三角枕4、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5、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曲伸踝关节6、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应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7、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8、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化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9、多饮水,多吃粗粮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10、可以使用冷敷以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手术后第1-3天康复治疗开始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此期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
但暂不活动髋关节1、在手术切口周围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以缓解疼痛2、患者自主屈伸踝关节训练:手术后立即开始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5-10分钟就可以联系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3、患者自主转动踝关节训练: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4、建议在每次康复训练结束后使用冷敷。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

[ 关键词 ]人 工髋关节置换术 ; 并发症预 防; 康复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8 . [ 6 74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 1 9 (07 3 42 6 2 17  ̄0 8 2 0 )0 4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
期有效 的监测 , 可使血糖得到 良好 的控制 。
以控制餐后血糖为 目标 , 因为餐后血糖 与患者微血 管及大血
管疾病密切相关 , 餐后高血 糖是心血 管疾病真实 的危 险因 素 。高血糖可以通过山梨醇途径 、 氨基 己糖 途径 、 白激 酶 c 蛋 途径和晚期糖基化终末 产物途径 引起血管 内皮细胞损 伤 , 导 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 D C D E O E研究 的结果 , 后 2 餐 h血糖能够预 测 D M患 者所 有 原 因的 病死 率。餐后 血 糖 与 H AC水平相 关性 强 。著 名 的英 国前 瞻性 D 研 究 ( K — bI M U P D) S 结果 显示 , b I H A C每下 降 1 , 以使 D % 可 M死亡 的危险下
刊 ,04:5 20 1 .
[ 孟馨, 2] 张锦, 控制餐后 高血糖的重要性 及其治 疗进展 [ ] 实用 J.
糖 尿 病 杂 志 ,0 4 1( ) 68 2 0 ,2 2 :-.
降 2% , 1 心脏病发作 减少 1 % , 4 微血管并发症下降 3 % , 7 周围
血管疾病减少 4 % 。良好 的血糖控 制 , 以减少 D 3 可 M并 发症
败, 虽然本组无一例 患者发生感染 , 防治感染是非常重要 的 , 但 除严格 备皮 , 围术期抗 生素 的使 用外 , 还要 做好 宣教 工 作 , 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 , 指 积极 防治局部和全 身感染病灶。康复护理是 骨科 治疗和护理 的重要 部分 , 护理人 员必须 运 用科学的方法 , 对不 同患者 , 同训练 时期的康复训练有针 对性指 导, 不 并加 强与 医生、 患者及 家属的 沟通 , 才能保证
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1.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最主要的不适之一、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疼痛程度给与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镇痛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2.伤口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术区伤口是患者的切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确保伤口清洁干燥。
护士应注意伤口是否有渗液、红肿、感染等情况。
3.功能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运动,例如早期活动、肌肉力量锻炼和关节活动。
护士要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并掌握康复训练的要领。
4.卧床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卧床休息,但长时间卧床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士应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力、坐立和站立,避免过度活动造成伤口愈合不良。
5.监测生命体征: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
观察患者是否有感染、困难呼吸或其他不适症状。
6.注意饮食和药物: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生长。
同时,护士应注意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凝剂等。
药物的用药时间、用量和不良反应都需要护士进行监测和指导。
7.心理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重大的生活变化。
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对康复的信心。
8.出院指导:在患者即将出院之前,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伤口护理、功能锻炼、饮食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给予他们如何防止并发症和遵循医嘱的建议。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查房是保证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控制、伤口护理、功能训练、卧床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和药物管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复方曲马多片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合 性 新 鲜 骨 折 。左 侧 3 2例 , 右侧 l 3例 。 用 曲马 多 针 以 8 m g / m 1 . 用 生 理 盐 水 稀 释
笔者 观察 了 复 方 曲 马 多 片用 于 老 年
所 有 患 者 无 血 液 系 统 疾 病 及 心血 管 系 统 至 1 0 0 ml ,术 毕 给 予 一 次 性 镇 痛 泵 经 硬 髋 关 节术 后镇 痛 ,并 与 盐 酸 曲 马 多 经 硬 重大疾病。 以术 后 镇 痛 方 法 的不 同 , 随 机 膜 外 2 m l / h ; C组采 用 曲马多 针 以 8 m g / 膜 外 或者 静 脉 自控 镇 痛 进行 比较 ,发 现 分 为 口服 复 方 曲 马 多组 ( A) 、 曲马 多 经 硬 ml , 用 生理盐水稀 释至 1 0 0 m l , 术 毕 给 予 3组 病 人 无 论 镇 痛 效 果 以 及 并 发 症 的发 膜外组 ( B ) 及 曲马多经 静脉 ( C ) 3组 。 3
【 摘要 】 目的
观 察 复 方 曲 马 多 片 防 治 老 年 髋关 节 骨折 术 后疼 痛 的疗 效 、 不 良反 应 及 安 全 性 。 方法
对2 0 1 0年 2月 至 2 0 1 1年 1 1月 ,
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 4 5例 老 年 患者 采 用 复方 曲 马 多 片 口服 镇 痛 ( A组 ) 、 硬膜 外 止痛 泵 ( B组 ) 及静 脉 镇 痛 泵 ( C组 ) 3种 不 同 镇 痛 方 式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果 3组 患 者 的镇 痛 效 果 、 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 恶 心 呕 吐 等 并 发 症 发 生 率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A 组 患 者 镇 痛 费 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健康域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重大科研成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机体老化、钙质流失加速等问题,导致很多老年人都存在股骨头坏死及骨折问题。
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也引入了人工置换技术用于治疗这类疾病。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将损坏的髋关节、股骨头切除,利用人工制成模拟人体股骨头关节的人工假体植入髋关节部位,重构受损部位。
髋关节假体主要由钛合金金属材料、聚乙烯、骨水泥所构成,和人体的相容性很好,术后恢复一段时间,经过功能康复训练后,患者可以自如行走,甚至都能忘记里面有人工假体的存在,但还是建议尽量不要剧烈运动。
体位护理要点术后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仰卧时要将患肢抬高15°,足尖朝上,并于两腿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引起不适感,可以适当变换体位,从仰卧变为侧卧,患肢再往上,并在患肢和健肢中间夹上厚枕头。
在坐位时,应当选择高板凳,患肢朝着前方伸直,坐下时需要先用双手支撑躯体,身体朝后,将双腿自然分开。
如厕时要选择坐便,不要使用蹲便。
在病情允许下,患者可扶床站立,但是双腿要分开,和肩膀同宽,脚尖超前。
迈腿时,患者侧腿不宜上抬过高,锻炼时抬腿不能超过腰线。
在穿鞋时,不要弯腰或蹲下穿鞋,应当由护理人员或是家属帮患者穿鞋。
皮肤护理要点患者主要为老年人,这类人群的新陈代谢很慢,且皮肤缺乏弹性。
因为术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容易出现褥疮。
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应当保持床铺清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按照前文所述的要点来注意患者的体位。
翻身后对患者的受压部适当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用气垫缓解局部受压问题。
营养护理要点术后需要为患者补充营养,为患者选择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的食物,可适当选择钙剂或维生素片,但最好是多吃牛奶、鸡蛋、海带、鸡鸭鱼虾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进行食补,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愈合。
并发症预防护理要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护理工作存在一定关系,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人工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感染等。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个案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个案英文回答: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s a major procedure that requires careful post-operative care. As someone who has undergone this surgery, I can shar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provid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necessary care.After the surgery, I was advised to stay in thehospital for a few days for close monitoring and initial recovery. The medical team closely monitored my vital signs, administered pain medication as needed, and ensured that I was comfortable. They also encouraged me to start moving aroun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event blood clots and promote healing.Once I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I continued my recovery at home. Here are some key aspects of post-operative care that I followed:1. Pain management: Pain is common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and it's important to stay on top of it. I took the prescribed pain medication as directed and used ice packs to reduce swelling and discomfort. Physical therapy exercises also helped in managing pain and improving mobility.2. Incision care: Proper care of the surgical incision is crucial to prevent infection. I kept the incision clean and dry, following my surgeon's instructions. I also watched for any signs of infection, such as redness, swelling, or discharge, and promptly contacted my healthcare provider if any concerns arose.3. Physical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my recovery. I worked with a physical therapist to strengthen the muscles around my hip joint and improve my range of motion. Regular therapy sessions, along with exercises prescribed for home, helped me regain mobility and independence.4. Assistive devices: Initially, I used crutches or awalker to support my weight and maintain balance while walking. As my strength and stability improved, I gradually transitioned to using a cane. These assistive devices provided the necessary support and reduced the risk offall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recovery.5. Follow-up appointments: Regular follow-up appointments with my surgeon were essential to monitor my progress and address any concerns. During these visits, my surgeon assessed the healing of the incision, reviewed my physical therapy progress, and discussed any modificationsto my exercise routine or pain management.中文回答: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请多多指教
关节内因素-假体下沉、无菌性松动
髋臼杯松动:疼痛以局限在腹股沟居多,早期常无明显症状 股骨柄松动:疼痛以大腿部为多,也可以放射到膝关节。 疼痛特点:持续时间较长,不能长距离的行走,负重时明显,休息后
可减轻或缓解,髋部旋转动作疼痛加重,也可出现Trendelenburg征 (单腿站立试验),有时会自愿使肢体缩短并转向外侧。
体格检查
屈曲或伸直的极点上出现疼痛:全髋关节松动 髋的全程活动中均有疼痛:急性感染 大转子有压痛:大转子的滑囊炎(不愿向患侧卧、髋关节内旋
时使臀大肌紧张压迫滑囊使疼痛加重)
耻骨支的压痛:应力骨折的存在可能
大腿的局限性压痛:股骨柄假体松动,也可能是应力集中的
表现。
脊柱或骶髂关节的触痛:提示这些部位有病理变化 在大转子、坐骨的腘绳肌起点、臀大肌止点以及
神经根性疼痛(腰突、椎管狭窄等)、梨状肌卡压
腹股沟部位的疼痛:THA后可出现肢体过长、头臼压力过大出现髋
臼软骨磨损,股骨头内陷,继发于髂腰肌腱炎(髂腰肌激惹引起的疼痛往 往是在抵抗屈髋时加重)或髂耻滑囊炎
病史-疼痛的部位特点
大腿痛:1.股骨柄假体松动:尺寸不匹配(股骨与股骨假体柄之间),
假体柄偏置、股骨柄远端应力集中等 2.假体固定良好病人的大腿痛:股骨假体柄的硬度、柄直径较 大有关 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骨水泥股骨柄
髋臼软骨的磨损也可引起疼痛
病史-疼痛发作的特点
髋关节处于一定的位置时出现疼痛:髋关节不稳或者半脱位 休息或夜间出现的持续疼痛:感染或肿瘤 术后存在与术前一样的疼痛:考虑有否关节外的原因,放射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宣教

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宣教手术的康复治疗1、术后一周以内您可以坐在您的床边缓缓的活动您的脚.您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您的新关节.医护人员将帮助您开始一次走几步的练习.随着您的恢复,您将进一步用拐杖走路,再用手杖.在您出院之前,医护人员将指导您在您的家中怎样活动新关节.例如,教您怎样去浴室,怎样自己穿衣服,怎样坐下或站立,怎样拣起东西和做其他更多事.您应当注意:⑴取平卧位,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侧卧位,如特殊情况下(如预防并发症或治疗的需要)必须侧卧,须在医生协助下进行.翻身时应有人保护.⑵维持两脚分开,可在大腿间安放枕头保持.绝对避免髋内收(向内收拢)和旋转,必要时使用特殊夹板或穿丁字鞋或夹枕头.⑶卧床期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坐起或进行适度的功能训练.坐位时置换的髋关节弯曲不要超过90度.⑷离床时必须有人搀扶,下地时必须持双杖且有人在侧看护.*如厕时必须使用加高坐凳.2、在六周之后您需要再次到医院去对您的恢复状况进行检查.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髋关节置换术会解除您原来的疼痛和僵硬,并且使您重新获得许多每天的正常活动的能力.但是,在您的手术之后,即使您恢复的相当不错,也仍然有一些限制.每日的正常活动不包括碰撞性体育活动或运动,以免使您的髋关节过度受力.您应当注意:避免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滑雪,柔道,登山等).*禁止下蹲拣东西.一定要拣时,要用患侧腿跪下拣.*避免负载过重,体重超重者应注意减肥.*请按医生指定的时间进行全面随访.3、术后三个月以内⑴进行步态练习时必须借助工具.⑵禁止下蹲拣东西.一定要拣时,要用患侧腿跪下拣.⑶抬腿时不要将手术侧的膝关节上抬超过髋关节的高度.*睡眠时保持双腿间安放枕头.⑷站立时应双腿分开足尖向外.(足尖向内时关节不稳.大腿弯曲再加上足尖向内,关节头易脱出.)禁止髋关节内收,旋转,不能两腿叉开,或单髋负重.⑸不要坐低座位的地方.(沙发,抽水马桶,小轿车…..)不要系鞋带或袜带,穿裤子时应有人协助.不要盘腿,翘二郎腿.⑹出入浴盆当心,应取坐位旋转进出且应双腿并拢.从床上下地时,或从车里出来时,双膝并拢.不可骑自行车.骨二科陈立晓。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去枕、平卧、禁食六个小时,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30分钟一次,致病情平稳后每2小时一次。
并注意病人意识状况。
2、患肢位置:抬高患肢15-20度,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
患肢穿矫正鞋,两大腿之间可以放软枕以防止患肢外旋、内敛。
3、患肢的观察:患肢是否肿胀,感觉、运动、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
4、伤口的观察: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有大量新鲜渗血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给予加压包扎压迫止血。
术后6小时内及时回输自体血,必要时给予输新鲜血及静脉补液治疗。
5、各种管道护理:A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准确记录引流量。
如引流量>200ml/小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给予处理,并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
B、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打折、受压。
术后6小时夹闭尿管,3-4小时定时开放,锻炼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6、翻身护理:术后6小时后可帮助病人翻身包括A向术侧翻身: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位,身后可垫软枕。
B向健侧翻身: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必须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
7、术后及时给予病人补液、抗炎、抗血栓治疗等。
术后8小时后给予速避林腹壁下注射(根据出血情况)8、术后第一天,可将床头抬高30-50度,取半卧位,指导病人练习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
9、术后第二天:如引流量小于50毫升/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如摄X光片,以判断加体的位置。
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病人全身情况,在指导下开始康复练习。
10、术后第三天:可扶习步架下床活动(根据手术及病人恢复情况等因素判断)11、术后体质差、年龄大的病人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卧床活动较少时期禁止给予引起腹胀、腹泻的食物。
1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大的手术,对病人的精神刺激较强,易导致心理不平衡,可出现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应关心和理解病人,及时给予安慰、鼓励、使病人获得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但手术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康复过程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病后康复的意义术后的恢复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的基本功能。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运动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这是康复过程的关键。
二、康复过程的时间总的来说,患者需要进行六个月至一年的康复。
在开始任何康复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医生的建议,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关节并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患者应耐心等待恢复,不能太过急躁,因为过快的康复容易引起问题。
三、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康复之前,患者应向医生咨询具体的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
康复过程中,除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锻炼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疲劳:不要过度活动,以免引起疲劳并加重关节疼痛。
2、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平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促进恢复。
3、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减少关节疼痛和不适。
4、定期复诊:定期就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康复过程中的锻炼方案在进行锻炼时,患者应遵循康复师的建议,避免运动过于剧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活动:1、走路训练:从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间。
避免走路时太过费力。
2、伸展训练:伸展可以帮助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强度训练: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和重量,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五、康复后的预防措施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关注关节状况并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保持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2、注意活动:避免过度活动和运动损伤。
3、定期复诊:定期就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4、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整个过程,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R)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关节炎、骨折等。
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一、术后早期康复1、术后第一天:进行轻微的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术后第二天至第三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术后第四天至第五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包括髋关节屈曲、伸展、内外旋转等。
二、术后中期康复1、术后第六天至第七天: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如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屈曲练习。
2、术后第八天至第九天:进行站立练习,逐渐增加负重,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
3、术后第十天至第十三天:进行步态练习,包括平衡练习、步行练习等。
三、术后后期康复1、术后第十四天至一个月:进行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器械训练等。
2、术后第二个月至三个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
3、术后三个月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四、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不要擅自更改或延误康复进程。
2、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过度屈曲、伸展和旋转髋关节。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以免导致关节脱位或骨折。
4、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康复情况及后续治疗建议。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
通过遵循医生建议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概述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背景、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然后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专家共识的意义、标准、形成过程等。
接着,对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二者的应用实践。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宣教

位 , 内禁止向患侧 侧卧 , 4周 4周后向患侧侧 卧时 ,两腿之间应 夹 4 m厚 的棉枕 , 0c 避免髋关节 内收。在使用坐便器 时应首先 使 床头抬高 3 o左 右 , O 使髋 关节稍 成屈膝位 , 下肢外展 、 内旋 的基础上将坐便器送入 , 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②立位行走练 习: 根据手术及 患者恢 复情况进行练 习 , 如使 用骨水 泥固定型
治性感染Ⅲ 。
3 术 后护 理
助助行器下床活动 , 但需 医护人员在旁给予协助指导 。患者上 下床 , 下床行走时保持两腿分开 , 双手提起助行器向前移动 1 0m c 左右再放下 , 依靠助行器 支撑 身体 的重量 , 患肢迈 向前一小步 ,
继续 向前移 动助 行器 , 健肢再 向前走一步 , 与患侧平行或稍 向
前, 再重复上述动作 。 在转弯时应 以健侧为支点 , 向健侧转 患侧
术后 床边备好氧气 、 护仪 , 监 密切 观察 患 动 , 步移动患肢完成转弯动作 , 逐 以避免患肢过度外旋 。 在活动 中护士应在旁指 导、 协助并 观察 患者面色 、 呼吸 、 脉搏 , 以防发
生意外 。 3 . 防治并发症 4
证。
观察患肢的末 梢血液循环情况 , 并通知医师。 33 讲解并示 范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 331 手术当 日麻醉期过后 ,可以嘱患者健侧 下肢屈 曲 , .. 利用健侧足部及双肘的力量三点支撑 床铺 抬高臀部 并按摩 , 以 防止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压疮。另外 , 还应鼓励患者深呼吸、 咳嗽 , 以预防肺部感染 。术后第 1 天可将床头抬高 1。~ 0 , 0 2。
9 o. 0 要正确搬运患者 , 保护患侧髋部 , 始终保持患肢外展 中立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术后2-3周内回家应该平躺,弯曲双腿膝盖,两脚底与手掌平贴在床上,伸直髋关节并抬高,维持5秒钟再放松。
在床上使用便盆,也可采用此法。
术后2-3周1、单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可以在拐杖或助行器保护下下地。
2、合适的拐杖:病人站起来,拐杖在足尖斜前约45°,手肘弯约25~30°,肩膀松弛,腋下与拐杖顶端之间可插入二指,以免压迫到臂神经丛。
助行器:双手扶住助行器扶手,左右手依次向前方推动助行器,双手撑住后方可迈步行走。
3、步骤:最初可以在床边斜坐,保证上身不超过90°,双腿下垂于床边,无头晕、乏力之后,扶拐站立。
站立3分钟后无头晕、心慌等异常后可以迈步,双手撑住拐杖后健腿先买迈,之后患腿在地面上向外前方划出半圆形轨迹跟上。
注意开刀的腿最好不承受重量。
开始学习拐杖时,先行数步,然后再逐渐增加,且需要有人在旁边协助。
4、锻炼如下图,单侧手术下床站立时可练习。
将手扶在门边,用健肢站立,然后患肢由身体的一侧向外伸展,直到保持姿势平稳为止。
上下楼梯: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梯时先迈患腿。
侧卧腿抬高:躺向没有手术那一侧,将健肢的髋部和膝盖弯曲(以保持平衡),然后将患肢的腿向后上方抬高。
做此运动,两腿间要夹枕头,初期需要协助。
直腿抬高: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
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平躺:弯曲患肢的髋部和膝盖,向胸部方向抬高,练习膝部和髋部的弯曲,并加强腿部力量,注意勿超过90°。
手术后三个月应注意的姿势正确错误1.不能将您的膝盖高过手术过的髋关节,致角度小于90°2.坐着时,请将膝盖的高度保持在髋关节以下,绝对不要将身体往前倾。
3.蹲下时,请弯没开刀那边的膝盖,而将开刀过的那只腿保持伸直在后面。
4.当您想将两腿伸直平坐时,请切记两手如图向后撑住,千万不要让身体向前倾。
5.躺在床上时,不论仰卧或侧卧两腿间夹一枕头,以防止手术过的髋关节内收。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抵抗力。
(二)、假体松动
假体松动原因: (1)骨粘固剂 (2)金属假体腐蚀 (3)手术操作 (4)活动量
根本原因:人工关节材料缺乏真正的稳定性。 发生率在0.3%-27.5%
诊断
临床表现:疼痛,进行性加重 X线:髋臼帽松动,臼帽与骨界面有分界
体征、尿量及引流量的变化,引流量术 后1-2h内应在200-400ml以内,如术后 10-12h内持续出血量超过1000ml,则需
引起重视。
(三)疼 痛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除造成病 人痛苦不安外,重者还影响各器官的生 理功能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正常恢复, 必须予以有效的解决,镇痛药及自控镇 痛泵(PCA)等。
三、其他
血肿 出血 疼痛
(一)血 肿
▪血肿可造成骨质愈合障碍和增加感 染机会,多出现在老年病人和术后 48-72h内,关节活动较多的病人。 治疗:较小者保守治疗;血肿持续 增大、皮肤张力增高、局部剧痛, 须切开引流和血管结扎。
(二)出 血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 400ml-800ml左右,术后密切观察生命
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 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 发生许多全身和局部的并发症,影 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后重点应是 如何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 一旦发生如何处理。
并发症
一、全身并发症
(一) 深部静脉栓塞 (二) 肺栓塞
二、局部并发症
(一)、感染 (二)、假体松动 (三)、关节脱位 (四)、骨折 (五)、异位骨化 (六)、血管损伤 (七)、神经损伤
关节切开成形术 ▪ 一期关节再置换术:适用于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技术和恰当的心理支持(如在床旁拉住病 人的手),给病人治疗信心与安全感。
⑷同病室有危重病人抢救时,用屏风遮
挡,或尽可能转移至单间,以避免刺激。 ⑸在病室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及
时的卫生常识宣教,以消除病人被交叉感 染的疑虑。
⑹向病人介绍有关的医护人员、卫生员
•
相关㈧因素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 1 局部持续受压:牵引、石膏、大手术
后不能自行变换体位。 2 体液刺激:大小便、汗液、伤口渗出
液等。 3摩擦:床单不平整、有碎屑,移动病人
拖、拉、推。 4 剪力:半坐卧位>30度且时间较长时。 5 皮肤营养不良:骨折合并糖尿病等。 6 皮肤脆弱:老人,小儿。 7 皮肤水肿:受伤后肢体肿胀。
• 护理目标
1.病人切口出血得到及时处理。 2.病人未出现因切口出血过多而致休克。
重点评价:
1.切口出血量,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神志和尿量,以判断出血程度。
2.止血措施是否有效。
精品课件
• 1.了解术中情况,尤其是出血量。
2.严密观察术护后理24措小时施切口出血量(尤
其是术后6小时内)。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 血迹象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管不受 压、不扭曲,确保通畅,以防积血残留在 关节内。
• 原因 1. 麻醉后排尿反射抑制。 2. 术后病人处在被动体位,排尿不便。 3. 术后病人过分紧张、不安、怕羞,惟
恐尿床等心理因素造成困难。 4. 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
精品课件
•
护理措施
1.术前训练床上排便。
2.对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其
紧张心理,鼓励病人尽可能缓慢排尿,对
恐尿床污染被服的患者应创造条件,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防治(一)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患髋功能和调整肢体长度。
本文对术后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变的防治予以综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在矫形外科领域发展较为迅速,不仅能消除髋关节疼痛,而且能有效地重建髋关节功能。
随着该项技术的日益扩大和普及,减少和避免引起术后髓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变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有报道指出〔1〕,疼痛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症状。
Heekin等〔2〕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内疼痛的发生率为15%~26%。
国内有关随访指出,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1~8年,58例出现109项并发症,以疼痛最多(58例),大多数疼痛较轻,严重疼痛2例(3%)〔3〕。
疼痛是由实存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不愉快的主观感觉,是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表现。
疼痛除了造成病人痛苦不安外,还可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术后关节功能的正常恢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常常与某些病变相联系。
因此,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疼痛的病变是髋关节置换术最大的挑战之一〔4〕。
疼痛治疗中第一位的是对引起疼痛的病变予以治疗。
只有当这方面的努力失败时,才考虑改善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心理治疗及单独缓解疼痛的对症治疗。
1预防术后急性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术后髋关节疼痛
1.1预防术后急性感染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5〕,术后深部感染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常引起关节疼痛,以至于手术完全失败〔6〕。
病人术后出现出乎意料的疼痛,或者关节持续疼痛,提示发生早期急性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术后感染的诊断标准是:a)开放伤口或窦道与关节相通;b)全身感染症状合并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内存在脓液;c)白细胞记数大于11.0×109/L,ESR大于30mm/h,CRP大于10mg/L,三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7〕。
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菌术不严应为主要原因,手术操作粗暴、止血不完善、术后引流不畅都与感染有关。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按发生位置分为浅部和深部感染,细菌有两个来源,一是术中污染或病房内交叉感染,二是血缘性感染。
防治措施关键在于预防,特别是对贫血、肥胖、服用激素等高危人群术前注意全身检查,确定有无感染灶存在,待感染灶治愈3个月以上才考虑手术。
加强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术中可用含抗生素的骨水泥,亦可将抗生素直接放入切口内,术后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引流,并使用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注引流,如果深部感染症状不能控制,应取出假体〔3,8~9〕。
北美学者〔10〕认为,假体二期置换是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标准做法。
二期置换有较充足的时间清除感染,成功率较一期置换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严重骨缺损的病例,二期置换应为首选〔11〕。
单纯清创或一期置换适用于无伤口窦道的急性感染,假体松动者应取出假体,将骨床及软组织彻底清创后一期植入。
1.2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栓塞引起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
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前后酌情使用抗凝剂,禁止粗暴的手术操作,术后鼓励患者主动用力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收缩,可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治疗栓塞应及时溶栓,同时抬高患肢,进行抗炎、低分子右旋糖苷和复方丹参治疗〔9〕。
2正确选用髋关节假体,防治术后髋关节疼痛
假体与股骨组织相容性、术后并发疼痛有关,选择优良的人工材料是骨关节置换的重要课题。
假体的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发生疼痛的机会少;反之,术后发生疼痛的机会较大。
因此,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可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Faraj等〔12〕指出,合金的种类、假体干的解剖形状、低的弹性模量与术后疼痛发生有重要关系。
目前两个主要有争议的影响因素是假体的形状(尤其是假体干远端压力保护的质量),以及股骨假体干最后涂层的性质。
人工关节大小要适中。
股骨头置换术,若股骨头与髋臼大小不匹配,容易造成髋臼磨损,引起术后行走时髋部剧痛〔8〕。
髋臼磨损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特有的并发症,半数股骨头置换后出现疼痛,原因是假体直接对髋臼软骨的压迫应力长期集中于某个点,逐渐造成局部软骨变性和退化、关节间隙变窄、活动受限及疼痛。
因此应严格控制单极头假体使用的适应证,除了难以承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或活动能力差的高龄病人外,应尽量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若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颈保留长度要适中;股骨颈过长术中复位困难,术后对髋臼软骨压力过大,造成疼痛和活动受限。
学者们一致意见,以保留小转子上1cm的股骨颈为宜〔13〕。
3预防髋关节脱位,防治术后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脱位在THR后的发生率为0.4%~3.2%,绝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个月〔14〕。
发生脱位后可行闭合复位,多数患者可获得成功。
预防假体脱位应把握好3个环节:a)假体安装位置正确。
髋臼假体外展40°±10°,前倾15°±10°;股骨假体前倾5°~10°,此时脱位发生率最低。
b)清理关节周围瘢痕、骨赘等硬性组织,保护臀中肌臀小肌。
c)重视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出院后的指导〔9〕。
术后保持肢体的相对稳定,预防人工关节脱位;患肢呈外展15°~30°中立位,卧床期间可行皮牵引或穿中立鞋2周以上,防止腿内旋〔10〕。
适度的软组织处理:软组织切开切断不宜过多,否则关节周围松弛也易脱位。
术闭缝合所有切开的韧带及关节囊,以保持髋关节周围足够的软组织张力,减少脱位隐患〔3,9〕。
4假体松动与术后髋关节疼痛的防治
由于假体松动而导致的髋关节疼痛占疼痛髋关节总数的58.6%;THR后髋关节疼痛程度与假体松动程度呈正相关。
Faraj等〔12〕指出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腿疼,当排除其他原因之外往往是由假体松动引起,在假体和骨之间微小活动常常引起腿疼。
假体松动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因素是“骨水泥病”(免疫性无菌性炎症);Kim等〔15〕报道,界膜中含有较高的PGE2、IL-1和胶原酶。
巨噬细胞激活后可释放骨吸收因子,产生骨溶解,是导致无菌松动的最终原因。
假体松动后下沉,股骨柄尖端应力集中,周围皮质骨反应而产生轻中度疼痛。
对于生物学固定假体,早期微动导致纤维性固定,纤维固定假体疼痛出现率为35%。
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非骨水泥型生物相容性产品优于骨水泥型产品。
所以应用正确的骨水泥固定技术,选择国内外优良及适当型号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发生。
假体松动确诊后应及时行翻修术,早日减轻病人痛苦,防止假体周围骨质进一步破坏〔9〕。
有些学者认为疼痛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缓解,如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可考虑再次手术置换合适假体,或做髋关节神经支切除术,切断股神经、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髋关节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