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法理学研究
浅析经济法责任

( ) 一 驰名商标 的保 护范 围进一 步扩展 , 定 一定范 围 , 在该 范围 内, 不仅 适用无 过错 认 定标 准进一步量化。在新 谪 标法》 中应 明 责任 原则, 而且要无过错侵权 人承担一定 民
文规定 , 驰名商 标 的保护 范围 由原来 《 驰名 事 赔偿 责任 。因而, 把无 过错 责任原则作 为
一
针对 上述一些新 问题 , 以及 我国驰名商 授 权司法 当局令其 返还所 得利润 或令 其支
、
经 济 法 责 任 概 念
标法律保护制度 , 出以下几点建 。要求成 员国划
法理学上对责任 的释义有 义务说 、 罚说、 处 后果 说、 责任 能力说 、 法律 地位 说等 , 国法 我
段约束经济权力 ,防止 国家和
19 9 6年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 了《 驰名商标 认定 , 采取行政与 司法 “ 双轨认定” 式.从 模 认 定 和 保护 暂 行 规 定》( 以下 称 《 行 规 我 国司法职 能、现 实需要和 国际惯例 出发, 暂 定》 , 暂行规定》 )《 的颁布使我 国驰 名商标 的 我 国在采 取行政 认定方 式 的同时应兼 采用 认 定和 管理从 此步入 法制 化 、规 范化 的轨 司法认定。这是因为: 1 认定驰名商标 是人 () 道 。2 0 年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 妈也 03 名商标 民法 院实施审判职 能的需要 , 人民法院作 为 认定与保 护规 定》( 下称 《 保护规 定》 , ) 该规 国家 的审判机关 有权对 财产纠 纷和侵 权行 定于 2 0 0 3年 6月 1日实施 , 暂行规 定》 《 同 为给 予审判 , 实质 上类 属于 无形财产权 的 对 时废 止 。不 论是 《 保护 规 定》 还是 《 行规 驰名 商标 也不例外; 2 人 民法 院参与认 定, 暂 () 定》 ,它 只是国家工商总局 自己制定 的部 门 可强化对行政认定行为 的司法审查 , 使驰名 规章 , 民法 院在 审判实务 中, 往直接 或 商标的认定更趋公正和科学 ;3 赋予 司法 人 往 ( ) 间接地对 驰名商标进行认定 。 0 1 6月最 机关认定权与大多数 国家 的立法 一致 , 20 年 并符 高人 民法 院通过的 《 最高人 民法 院关 于审理 合国际公约 的要求。 , RIS协议》 如 P 中已明 涉及 计算 机 网络 域名 民事纠 纷案 件适 用法 确要求缔约方对知识产权 的 “ 权行为 ” 确 实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浅析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摘要:经济法中的法律责任理论是经济法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最近几年来经济法理论界的学术理论所讨论的热点话题。
经济发责任的理论问题的探究是对构成经济发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引入经济发观念之后,经济法在我国蓬勃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尽管学者对经济法法律责任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法律责任在独立形态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理论体系一、简述经济法责任内涵经济法法律责任,简单的说,就是公民在行使经济权利的时候违反了经济法中所提及的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而要当事人所承担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法律代价。
经济法中的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责任和发展是利用国家的微观调控和宏观调控实施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市场交易中,经营者要合法经营,不得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因此,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具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发学界对经济法责任的内涵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刘文华在其编著的《新编经济法学》以及张宏森、王全幸编著的《中国经济法原理》中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于经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次,石少侠在其编著的《经济法新论》阐述,在经济法中主体违反了经济法的义务或者经济法主体出现不当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要由法律主体当事人承担一切后果;最后,丁关良的《经济法》一书中提及,违反经济法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对国家或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而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通俗的理解是当经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中规定的相关义务时主体所应承担的惩罚和代价。
而经济法中规定的义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主体对市场所遵循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从而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也就是经营者就要依法经营,不得有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损害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行为。
二、经济法责任的分类与地位经济法责任根据其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其分类也都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而分类,都具有其自身价值的特点,也就是说,根据法律责任的内容和责任的主体的主观过错对经济法所做出的的分类。
经济法责任研究路径的反思与突破

( )对经 济 法责 任 独立性 研 究 的反恩 一
长期 以来 , 于论证 经 济法 独立 性 的需要 , 基 经济 法学 者们 都有 意或 无 意地 从经 济 法责 任的独 立
可行性 和迫切 性更 加突 出 。 但 是 , … 相对 于经 济法责任 研究 的重要 性 , 经济法 责 任研 究 的进 展却举 步维艰 , 在很 长时 问里被 学者们 称 为 “ 垦之域 ”2 “ 白之 地 ” _ 难 l如何 开辟 出一条合 理化 的研究 路径 就成 为摆 在我 们 面前 需 要 解 决 的 当务 之急 。 目前 , 在对违反 经济 法承 担 的法 律 责任 的称谓方 面 , 者们在 综合 衡 量 各种 称 谓 , 经 济责 任 、 济法 责 学 如 经 任、 经济 法律责 任 、 经济 关 系 中的责任 、 济法 主体 的责任 等之 后 , 多数 经济 法! 主张采 纳 “ 经 大 学者 经 济法责任 ”的表 达 方 式 , 是 经 济 法 责 任 研究 多 年来 取 得 的初 步 共 识 , 这 也是 进 一 步研 究 的新 起 点 。 为避免 不必要 的争论 , 文也 采用 这…基本 共识 。 本
在 经 济 诉 讼 实 践 中归 纳 和 提 炼 其 具 体 形 态 , 能 实 现 理论 上 的通 达 与 自洽 。 方
关键词 : 济法 责任 ; 经 经济诉讼 实践 ; 传统法律责任; 新型法律责任
中 图分 类 号 : 90 1 D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4 8—0 6 ( 0 1 0 —0 6 03 40 2 1 )2 0 0—0 8
浅析经济法的责任范畴

、
责任的一般性, 因此用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论去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法责任, 应当
是研 究 的 第 一 步 。 ( ) 责 任 传 统 概 念 的 否 定 一 法律
不同意这种看法。鉴于经济法规定的不利法律后果可 能与其他 部门
法规定的法律后果有重合之处, 经济法责任与 民事 、 行政和 刑事责任 的根本区别在于确定责任依据的法律是经济法 , 具体责任形式不足为 据。 因此可通过解读经济法与民法、 行政法和刑法 的关系来分析 经济 法责任与三大责任 的关系。
浅析 经济法 的责任 范 畴
胡 丹丹 李 情
摘 要 法律 责任 是 任何 部 门法研 究 都无 法 回避 的问题 , 且在 很 大程度 上 决定 了法律 的 实施 效 果 , 因此 明确 经 济法 的责 任 范畴也就成为提高经济法理论 “ 自足性” 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择取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和经济法责任与民事、 行政和刑事 责任 的 关 系这 两个 方面对 经 济法 的责任 范 畴做 了简要 分析 和 阐释 . 关键 词 法律 责任 经 济法责 任 中 图分 类号 : 922 D 1. 9
的那部分规 范之所 以产 生在于其所规制的对象是 民法无法规制 或由 民法规制成本高、 滞后 的, 经济法此时以“ 扶弱 限强” 的姿态出现, 实质 是国家权力 直接介 入平 等主体 间权利 义务的配置给予弱者 以倾斜保
法律责任可被定义 为: 因破坏法律上 的功利关系和道义关系而产
生 的法律上 的补 偿和惩罚的不利后果。0
违法行为与不利法律后果之间 的桥梁 , 因为刑法 的谦抑性 , 又 追究刑 事责任是 以过错为要件 , 而在 民法 出现 了不一定有违法行为 , 而仅仅 是因为法律 的规定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的情况 , 则我们可知 , 法律责任 有时还是连接法律直接规 定与不利法律后果 的桥梁 。 基于上述分析, 法律责任 可被定义为: 行为人实施 了符合相应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违 法 行 为或 直 接 基 于 法 律 的 规 定 , 导 致 应 向 另一 主 体 承 担 一 定程 度 不 而
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摘要: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是经济法作为部门法独立之前提。
我国法学界囿于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及其构架研究不够深入,不利于新发展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运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责任;独立性一直以来学者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争论不休。
部分学者认为,该责任是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种责任的一种综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提升,并不是他们的简单相加;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该责任不包括上述三种责任,而是和其相并列的另一种责任,经济法责任不同于经济法规定的责任。
前者没有充分估料到随着经济法的发展其需要经济法责任进行制度创新的可能性;后者在将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上过于彻底,未显示出开放性和兼容并包性,排斥了从传统部门法的法律责任中进行精取提升的高效发展方式。
不管是哪种说法,作者认为都陷入了经济法学者自设的陷阱。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证经济法的独立性:(一)从法的本位——利益出发,论证经济法责任独立性。
利益,法之本位。
对利益、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如下概括:权利为利益而生,义务为权利而生,责任为义务而生。
环环相扣,每一环不可能孤立存在。
经济法部门由特定的利益决定,也反映着特定的利益,这样特定的利益就决定着特定的经济法责任。
做以下对比逻辑推导:利益(法本位)权利义务责任经济法利益经济法权利经济法义务经济法责任(二)从部门法的产生为视角,论证经济法责任独立性。
部门法以特定的调整对象为基础,特定的调整对象即特定的社会关系,一般在研究部门法形成的时候到此就为止了,其实深入到部门法形成的源头既弄懂了部门法形成的原因,也论证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存在。
不同于以特定的调整对象为基础研究部门法的产生,本文将从利益与动机、行为、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法理链予以说明。
同样,利益作为法的本位,决定着行为人的内心动机,动机指挥着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即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稳定就会形成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再上升为国家意志,即抽象为法律。
经济法责任形式的实证研究

不缴 或者 少缴应 纳 税款 的 , 由税 务机关 追缴 其 不缴 或者 个 独立 法律 部 门的存在 , 决 了多 年来学 界关于经 济法 独立 性 税 申报 , 解 4 停止 对违法 主 体办 理特定 业 务 。《 . 税收 征收 管理法 》 6 第 6
L g l y m n o it e a S 吼e A dS ce y
{ 缸金 I } I
20.() 099下
经济法责任形式的实证研究
邓岚 莺
摘 要
周林峰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当具有其独特的法律责任形式. 应 本文对 2 0 00年以后生效的 2 部经济法律的 8 经济法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形式 经济法责任形式
作 为研究对 象0 从中提 练 出经济 法特有 的法律 责任形 式 。 ,
一
5 取 消或 限制 违法 主体 相关 资格 。() 消资格 。《 品质 . 1取 产 量法 》 5 “ 品质 量检 验机 构 、 证机 构伪 造检 验 结果或 者 第 7条 产 认
格 。 《 产 品质 量安 全法 》 4 条 “ 产 品质量 安全 检测 机构 出 农 第 4 农
了《 中国的法 治建 设》 自皮 书 , 中提 出当代 中国的法律 体系“ 要 书 主
2 收回资源的违法使用权。《 . 海域使用管理法》 4 第 6条“ 擅
… 对 由颁 发海 域使 用权证 书 由七个 法律部 门和三 个不 同层级 的法律规 范构成” 其 中 , 个 自改变 海域用 途 的, …, 拒不 改 正 的, 。 这七 法律 部门 中就包 括经济 法, 并在 附录 中列举 了 5 部现行 有效 的经 的人 民政府 注销 海域 使用 权证 书 , 4 收回 海域 使用 权 。 ”
对经济法“主体——行为——责任”模式的构建分析

对经济法“主体——行为——责任”模式的构建分析【摘要】经济法从法学理论来看不适宜民法“调整对象”来建构,而应该从“主体-行为-责任”模式来建构。
作为规范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的基本法律之一,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公众利益的“平衡法”。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理论构建反思经济法经管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法学专业“经济法”的定义,旨在从法律体系的构建中来针对经济问题而开设的法的理论和制度。
经济法从确立以来,在法律体系构建中一直处于争论的焦点,先是与民商法的“纠葛”,再与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的“交错”,面对法学界对于规范社会经济行为,保障市场经济秩序来说,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什么?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社会保障法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为此,从经济法的独立性来探究经济法理论,并从经济法的本质入手,来分析其概念和内涵。
一、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和确立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现代经济法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从干预社会经济的过程中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本质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是没有经济法的,而对于市场经济的初期也是不可能产生经济法的。
借助于制度经济学派对社会财富与法律关系的理论阐述,对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由于社会财富相对匮乏,而对于维护官僚机构的运行成本又相对庞大,对于所谓法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暴力强制来实现。
也就是说,对于统治者来说,依靠国家暴力来实现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从而满足其统治要求。
再加上自然经济下的自给自足经济现状,本质是反对国家干预的,而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干预主要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分配上,这种基于小农经济下的统治力量,一直被统治者奉为立国之本而加以维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萌芽将自然经济一一击溃,并动摇了统治者的经济局限性。
为了实现对自身阶级的有效统治,视商品经济为洪水猛兽,“以刑制商”逐步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要手段。
经济法责任浅议

律意 义的 行为 , 是一种 主观意 志 支配下 的外 部活动 状态 。 济法 “ 经 就是通 过把我 们所称 的法律 权利赋 _ 了主张 各种利 益的人来 保障 行 为同样 属于法 律行 为, 经济法 主 体所 为的具 有法律 意 义的 , 足 能够 产生法律 效果的法 律行 为, 行为的合法 性需要 依法 作出 评 具 事 责任 、 行政 责任 的根 本区 别就 在于保 障的利 益 的不 同。 方机 西 判, 因而 经济 法行 为 包括合 法行 为, 也包括 违法 行 为。然而 经 械 的个 人主 义观 常把 社会 整 体利益 或社 会公 共利 益看 作足 个体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 e A dS ce y
{占 I 轧金 ; I
21年 己 () 00 1月中
经 济法责任 浅议
崔 国栋
摘 要 经 济法责任 问题 一 直是经 济法 基础理 论 中的研 究难 点 ,学 界对 经济法 责任 独立性 和特 性 的分析 多抽 象地从社 会 性、 复合性等 宏观 角度把 握 , 而对 经济 法责任 理论 体 系 中的 责任主 体 、 承担 责任 的行 为 以及 责任 承担 方 式等 具体要 素 的 系 统 微观 分析 明显存在 不足 本文 拟从 经 济法责任 的 归责基 础 出发 , 分析经 济法 责任 中的责 任主 体 、 承担 责任 行 为以及 责任
和 经济法 行为 问题 密 切相 关的 , 足 由于 在多个要 素上表 现 出来 主 体的 、 有直接 强制性 的义 务”其本质 足逋 反法律义 务所应 受 正 带 , 的传统责任 无法涵盖 的特性 以及其 能解 决的 问题 , 才使 得经济 法 的 苛责 。 界 目前 对于法 律责 任本 质或 日根据 的研 究中 , 向于 学 倾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刘水林关键词: 经济法责任/整体主义/二元结构/二重性内容提要: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国家和具有一定经济功能的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任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都同时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与某一个体的经济利益。
与此相应,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二元性与二重性,即同时承担公法责任及私法责任。
就实定法来讲,其不论是对本土长期的社会博弈中形成的制度规范(表现为道德与习惯) 的确认,还是在吸收借鉴她国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理性构建,目的都旨在建立立法者所预期的法律秩序。
法必须是良法,能为社会所接受固然最为重要,然而,在人性缺陷依然存在的现实社会,仅此还显不足。
为此,在传统法中,经过对违法者科以责任并经过制裁以保证法律得以遵守和执行,正因此“一些有关法律的定义和理论认为,经过制裁能够增进强制力,而且制裁的作用远比其它促使人们有效遵守与执行法律命令的手段大得多。
其中的一些定义和理论几乎把强制性制裁规定视为法律得以存在和得以有效的基本条件。
⋯⋯例如埃德温•W•帕特森(Edwin•W•patterson) 认为:‘每一种法律在某一种意义上都具有一种制裁形式’,而且‘制裁是每一种法律体系和每一项法律规定的必要特征’”[1 ] (P1341 - 342) 。
而在现代,虽在经济法和行政法中出现了大量激励性规范, (注:所谓激励性规范,就是给实施某种行为一定的利益,诱导、鼓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以实现立法目的。
这种规范已成为建立现代法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经济法的法律规范就从传统的授权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成为授权性规范、强制性规范和激励性规范的“三足鼎立”。
)但正如阿尔夫•罗斯所说:就整体而言,强制力仍是法律制度的“一个必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注:Towards 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 (Copenhagen ,1946) ,p. 112. 转引此[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344 页,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独立的讨论(结合材料) 陈祥祥

[1] 韩志红:《关于经济法中以“新型责任”弥补“行政责任”缺 陷思考》,《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年第6期,第22页。
认识:经济法责任应独立。
材料2、有学者认为,“行政责任应是行为人违反行政法规定义务 而所应承担的责任,属于行政法范畴;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分别 属于民法、刑法范畴。国家制定的经济法规范性文件,其中往往 包含属于行政法、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的一些法律规范;有些行 为除了违反经济法规范外,有时还同时触犯其他部门法规范。这 时,法律文件中就出现规定几种部门法法律责任形式的情况。当 法律文件中规定行为人需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时, 说明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行政法、民法或刑法规范,并不说明经 济法责任形式中包括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该学 者同时认为,经济法责任形式应包括经济责任(或财产责任)、 经济行为责任、经济信誉责任、经济管理责任。[1] [1] 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9月,第191-195页。
根据法律责任的部门法性质对法律责任进行分类所关 注的不是法律责任所剥夺的责任主体权益的性质,而 是法律责任本身所属的部门法,即法律责任的主体、 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决定法律责任的部门法性质的 要件是由哪一个部门所规定的。如果某一法律责任的 主体、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均是由经济法所规定的, 那么这一法律责任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均属于经济法责 任,而不能属于其他部门法责任。从逻辑上讲,经济 法不可能规定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同样, 其他的部门法也不可能规定经济法责任。
1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基础和条件
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有两个,一 是对经济法责任所依据的法律责任划分标准的 认同,二是对于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地位的 认同。
浅谈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承担形式

浅谈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承担形式【摘要】法律责任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权利的行使、实现,义务的履行,纠纷的解决,都要归结为法律责任。
所以,和其他部门法一样,法律责任同样也是经济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违反经济法法律规定是一定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这样使得经济法责任如何存在备受关注,责任承担方式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责任。
但我国现行经济法并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及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解决途径是完善它的救济机制,实行经济诉讼。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承担形式一、法律责任概述(一)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法律责任义务,亦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三)法律责任的分类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探讨

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探讨引言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的分支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门法律学科,经济法旨在规范经济活动,保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是指经济法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用于解决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并对其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进行阐述。
经济法的定义及作用经济法是以调整经济行为为目标的一门法律学科,它涉及到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规范了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经济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维护市场秩序:经济法通过制定各种法规和条例,规范市场经济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自由性。
2.保护消费者权益:经济法通过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保护消费者在经济交易中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法通过为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公平、透明、稳定的法律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经济法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经济法的基本方法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法理学方法:法理学方法是经济法研究的基础方法,其核心是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和权利义务关系。
通过研究法律的起源、性质、效力、解释等法理学问题,揭示经济法的内在规范原理和逻辑。
2.法律逻辑方法:法律逻辑方法是经济法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是运用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手段,研究经济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解决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问题。
3.法律经济学方法:法律经济学方法是经济法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结合经济学理论和法学知识,研究经济法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经济行为的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效率等经济问题,揭示经济法对经济活动的调整方式和效果。
4.比较法方法:比较法方法是经济法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之间的经济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异同之处,借鉴其经验和做法,为经济法的制定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法学十大核心课程

法学十大核心课程法学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包括以下14科: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1、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2、宪法学宪法学是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宪法的理论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宪法的实施、国家的性质和形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及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3、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主要的发展变化过程。
本门科目主要学习中国有史以来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内容,以及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
4、刑法学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
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民法学民法学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现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习民法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民法学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知识体系,对于正确制定民事立法,指导司法审判实践,提高人们的法治思想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民法学也是法学领域当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作者:熊嵘2013-01-22 09:54:57 来源:人民法院网2012-12-14摘要: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之一,经济法理论要不断走向成熟,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责任理论,否则,就会影响经济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导致经济法理论不能自足;也影响到整个法律责任体系的重构、完善,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但现阶段对经济法责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逻辑性。
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刑法的责任的比较,总结出经济法责任自身的特性,得出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这一结论。
关键词:法律责任;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成熟,市场经济关系也变得日趋复杂。
这种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特别是像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这种新兴经济关系全部交由传统的民法、行政法来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现象。
限制社会强势主体的权力,保护弱势主体的权利,从而恢复强势主体权力与弱势主体权利之间相对平衡成为一种新的法权需求。
经济法应运而生,它是调整社会强势主体与社会弱势主体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要求经济法责任独立,经济法的责任理论不仅影响经济法的制度实效,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经济法理论的自足性。
①经济法责任在责任主体、责任形式、责任构成、责任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新颖性。
经济法责任可以表述为:经济法强势主体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而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强制力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是指其是一个与传统的民法责任、行政法责任和刑法责任相并列的、独立的法律责任,而不是三者的综合。
我们要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刑法的责任的比较,推断出经济法责任自身的特性,得出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这一结论,首先必须对与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相关的概念,包括:经济法责任独立、独立责任与独特责任的区分作准确全面地理解。
一、经济法责任独立概念的提出经济法责任独立是指,经济法责任作为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在目的、价值、理念、精神、功效等方面符合经济法独立体系要求,并因之而与适应于其他部门法的法律责任相区别,且能与后者相并存于整个法律责任体系之中。
经济法法律责任法理学分析.docx

经济法法律责任法理学分析经济法法律责任的界定对于我国经济法及相关法律的落实及其本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当前阶段的经济法法律责任研究方面来看,其仍旧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创新性及包容性等方面,致使经济法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成为了当今经济法学界研究的一大难题。
一、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含义及特征经济法主体在实际的行为之中,在经济法规定的权力行使方面存在不当或与之相违背的问题,进而对法律后果加以承担,便是经济法法律责任。
而对经济法法律责任展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分析,便可知其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点,就经济法法律责任而言,其主要是以经济法为依托而存在,这便表明在经济法具有经济性的情况之下,其也必然呈现为经济性的责任,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法在实际的履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必然能够对其特有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发挥,这就使得经济法能够对人们的行为实现良好的指引,促使其在对经济利益追求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趋利避害工作,进而在其推动之下良好的实现经济效益方面的最大化,而此方面的内容在经济法的罚款之中体现的较为明显,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法在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规制作用。
第二点,经济法法律责任并不仅仅是开展相关的制裁工作,其在对制裁方面加以强调的同时,也同时具备一定的奖励性的法律后果[1]。
从经济法方面来看,其法律责任的开展及落实,主要是因为相关主题对经济法方面的义务相违背,而所承受的相应的制裁后果,而经济法方面的奖励,则是指相关主题对于自身在经济法方面义务达到了良好的履行,进而由经济法所给予的褒奖。
第三点,经济法法律责任本身具有社会性。
从经济法方面来看,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的法律规范之中,都良好的体现了其对于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维护性,其中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相比,其虽然也体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维护,但其与经济法法律责任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其并不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所实施的。
而就经济法主体而言,其所具有的违法行为不仅仅会对自身的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第三方的利益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在责任的规定方面,与民事及行政方面的责任相比,经济法对于其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具有较高的严格性。
试论我国经济法的责任问题

】 6 99
归 结 经 济 法责 仟 时 ,对 如 何 判 断 贵 仟 主体 的 i观 冈素 所 应 遵 循 的 准 则 上 文 所 述 , 济 法 责任 特 决定 r H 的 归 责原 则 包 括 过 如 经 适 { 错 责 任原 则 和无 过 错 责 仟 原 则 两 种 、
( ) 济 法 责任 独 立 性 的具 体 表 现 三 经 责 任 的 具体 形 态 现 = 的 多 样 忡 ,总 已仃 研 究 成 果 , 仁富 初
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刘水林关键词: 经济法责任/整体主义/二元结构/二重性内容提要: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国家和具有一定经济功能的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任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都同时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与某一个体的经济利益。
与此相应,经济法律责任具有二元性与二重性,即同时承担公法责任及私法责任。
就实定法来讲,其不论是对本土长期的社会博弈中形成的制度规范(表现为道德与习惯) 的确认,还是在吸收借鉴他国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理性构建,目的都旨在建立立法者所预期的法律秩序。
法必须是良法,能为社会所接受固然最为重要,然而,在人性缺陷仍然存在的现实社会,仅此还显不足。
为此,在传统法中,通过对违法者科以责任并通过制裁以保证法律得以遵守和执行,正因此“一些有关法律的定义和理论认为,通过制裁可以增进强制力,而且制裁的作用远比其他促使人们有效遵守与执行法律命令的手段大得多。
其中的一些定义和理论几乎把强制性制裁规定视为法律得以存在和得以有效的基本条件。
⋯⋯例如埃德温•W•帕特森(Edwin•W•patterson) 认为:‘每一种法律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在某一种意义上都具有一种制裁形式’,而且‘制裁是每一种法律体系和每一项法律规定的必要特征’”[1 ] (P1341 - 342) 。
而在现代,虽在经济法和行政法中出现了大量激励性规范, (注:所谓激励性规范,就是给实施某种行为一定的利益,诱导、鼓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以实现立法目的。
这种规范已成为建立现代法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经济法的法律规范就从传统的授权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成为授权性规范、强制性规范和激励性规范的“三足鼎立”。
)但正如阿尔夫•罗斯所说:就整体而言,强制力仍是法律制度的“一个必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注:Towards a Realistic Jurisprudence (Copenhagen ,1946) ,p. 112. 转引此[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344 页,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经济法责任的理论性思考

经济法责任的理论性思考□张英【摘要】我国的法理学在法律责任的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并且在业界得到相对的肯定。
可是,运用到具体的部门法上,这些法律责任的原理是否还能统一运用到个法之中仍然是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关于法律责任的定义、特征、性质、种类等等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部部门法。
所以,法学界在经济法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也要努力克服仍然存在的缺陷,尽力完善经济法本身的制度构建。
而在经济法的法律制度中,依一般理论来讲,主体与行为较为完善,经济法责任的突破已是完善经济法制度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经济法责任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去界定经济法责任的内涵、特点,从而更好地完善经济法责任及经济诉讼制度。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独立性;法律责任【作者简介】张英,河北大学2011级经济法学在读研究生一、经济法责任的界定关于经济法责任的表述,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定,从研究经济法至今,共出现过这几种比较相近的词语,如:经济责任、经济法律责任、经济关系中的责任、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经济法责任等。
对于以上几种概念,分别有其定义的原因,但是也存在漏洞。
一是经济责任的含义很不确定,很容易被误认为仅仅表示的是财产责任,所以,尽管为学界和实务界所广泛使用,但是很难彰显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特有的内涵。
二是经济法关系中的责任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不够简练,而且不符合对部门法层面的概念表述,同时,经济法关系中的责任还很容易与经济责任制相混淆,经济责任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名词,包括经济责任,但是不等同经济责任。
三是经济法责任和经济法法律责任则在学界运用比较广泛,但是,经济法律很容易被认为是经济学上的法律,而经济法律责任更会被误认为是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这样范围就变得更宽泛了,但是经济法律法规与经济法是不等同的。
每个名词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更为合适,并且这已达成学界的初步共识。
经济法责任形式理性之匡正

健 康发 展 。经济 法责 任作 为独 立 法 律 部 门的重 要 组 成部分 应 当具有 其独特 的表 现形 式 , 这这 种形 式不 但
是 高度 抽象 的 , 而应 当是 与 现 实 紧密 相 联 的 , 就 是 也 把有关 于经 济法 责任 的研究 从 构建 “ 普遍 主义 ” 的规 则 体系 转 向对 “ 殊主义 ” 特 规则 体 系的提 炼 , ④即在 构 建 经济 法责 任体 系 时没 有必 要 过 于 追 求类 似于 传 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法理学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以法理学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法理学中法律责任的基本定义,并指出法理学关于法律责任描述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之上对经济法中的法律责任进行简单概述。
最后,论述经济法法律责任在法理学中的重塑。
一、法理学中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与法定义务密不可分,而法定义务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或其它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序所颁布实施的强制性规范设定的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
当不履行相应义务时就会受到制裁。
法理学中对于法律责任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主流的几种观点认为,法律责任是义务,其相对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而言属于第二义务,概括而来法律责任就是因违反第一义务而招致法律责任的承担。
另外,有学者认为法律责任是一种后果,是违反者应当承担的制裁性法律后果。
可以说不同的学者对法律责任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理
解,但是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法理学观点却又相对的一致。
当然,法理学中对于法律责任是根据形式逻辑中的推理而来的,形式逻辑中的演绎、归纳推理往往运用三段论形式,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在法律责任的推理过程中,一般将具体确定的法律规范条文作为大前提,以具体的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根据大小前提推理出结论即法律责任。
虽然它依据系列前提能够得出一个无可辩驳的结论,但是由于推理所用的大小前提并不确定,形式逻辑推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并且形式推理无法对结论作出正当性的解释。
另外,法理学对法律责任的描述缺乏创新性,缺乏包容性。
目前我国法理学对法律责任的描述,仅仅从部门法,尤其是刑法和民法中的归责理论,认定法律责任就是因为违法行为导致了国家的制裁,从而实现对违法行为的阻止功能。
这就忽视了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独特性,从而导致了经济法及经济法法律责任独立性等问题成为经济法学界短时难以解决的难题。
二、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规定的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经济法法律责任具有如下特征:由于经济法的经济性,经济法法律责任必然会是经济性的责任。
经济法法律责任的经济性能够使得经济法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它独有的经济效益,它能够指引人们朝着利益出发的同时趋利避害,实现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例如说,经济法中最为常见的罚款,可以说是在规制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另外,经济法法律责任在强调制裁的同时还有一些奖励性法律后果。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经济法上的义务,而受经济法制裁;而经济法上的奖励,则是由于积极地履行经济法上的义务,而受到经济法的褒奖。
最后,经济法法律责任具有社会性。
经济法的许多法律规范都可以看出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相对应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虽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与经济法法律责任不同,它们并非从根本上全部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实施。
正是因为经济法主体的违法行为不仅影响到自己和相关第三人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对其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定较之有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定更加严格。
三、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法理学重塑
目前,我国经济法法律责任难以脱离传统的法理学关于法律责任的描述,大都是对法理学中法律责任的简单重复。
比如说,经济法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经济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经济法律责任是指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规范的行为而承担的由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义务等等。
这些关于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定义基本是对法理学中的“义务论”、“责任论”加上经济法字样的复制。
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无论是从经济体制还是市场变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的新生经济现象使得经济法法律责任描述过于陈旧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我们对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定义应该根据经济法的特点,从具体的经济法部门法中寻找依据,即应从经济法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特点中去获得。
目前,我国法理学仍然以民商、行政的法律调节机制研究法律责任,然而,如今的法律现状是各个法律部门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新兴法律层出不穷。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必须对经济法法律责任从经济法
自身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经济法之于民商、行政法的区别,比如说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对秩序、公平、效益的追求次序;对法律责任中主体的不同;以及责任形式的巨大差异等等。
一个体现经济法法律责任独立性的经济法法律责任,应包括经济自律责任制、经济他律责任制、经济诉讼。
在经济自律制度中,应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通过其自身制度的运行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实现其团体内的秩序与法律秩序相协调。
在经济他律责任制中应建立经济决策程序制度,实现经济民主。
充分发挥经济仲裁及经济调解的作用,实现经济稳定。
应建立和健全经济诉讼制度,使公益诉讼获得诉讼之救济,以实现经济法的权益保护目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