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实验
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光的偏振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0856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e.png)
光的偏振实验方法光的偏振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它涉及到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
为了研究和观察光的偏振现象,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实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交叉法马吕斯交叉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所需装置包括一个偏振镜和一对交叉的光栅。
实验步骤:1. 将光栅放置在光路中,使光通过光栅后形成一对交叉的图案。
2. 调整偏振镜的角度,观察图案的变化。
3. 当偏振镜与光栅之间的角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图案将呈现出清晰的波纹状。
通过观察图案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光的偏振性质以及偏振方向。
二、尼古拉斯法尼古拉斯法是一种利用偏振片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光的振动方向。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对偏振片,将它们的传递轴垂直放置。
2. 将待测光线通过第一个偏振片,使其只能通过一个方向的振动。
3. 调整第二个偏振片的角度,观察透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的强度变化。
4. 当第二个偏振片的传递轴与第一个偏振片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光的强度将最小。
通过调整第二个偏振片的角度,我们可以确定光的振动方向。
三、双折射和波片法双折射和波片法是一种通过使用双折射晶体和波片来产生和分析偏振光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1. 使用双折射晶体(如方解石)产生偏振光。
2. 将产生的偏振光通过波片(如四分之一波片或半波片)进行调整。
3. 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变化,使用适当的检测器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对偏振光的产生、调整和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和性质。
总结:光的偏振实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马吕斯交叉法、尼古拉斯法和双折射和波片法是常用的实验手段。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和研究光的偏振现象,从而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对于光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而言,光的偏振实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介绍的实验方法仅为举例,实际实验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51b8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d.png)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的振动方向固定的光。
它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材料的表征、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光通信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偏振光的性质和特点,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了一块偏振片。
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方向偏振光的光学器件。
我们将偏振片放置在光源前方,并逐渐旋转它。
观察到当光通过偏振片时,光强度会随着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说明偏振片能够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马吕斯定律是描述光的偏振现象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表明,当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我们使用了两块偏振片,并将它们叠加在一起。
通过旋转第二块偏振片,我们观察到光的强度随着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这一结果验证了马吕斯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三:偏振光的干涉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束激光器发出的偏振光,并将其分成两束,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光程。
然后,我们将两束光重新合并在一起。
通过调节两束光的光程差,我们观察到干涉现象。
当光程差等于整数倍的波长时,干涉现象最为明显。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偏振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的相位差引起的。
实验四:偏振光的旋光性质偏振光的旋光性质是指光在通过旋光物质时,偏振方向会发生旋转的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块旋光片,并将它放置在光源前方。
通过观察光通过旋光片后的偏振方向,我们发现光的偏振方向确实发生了旋转。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偏振光的旋光性质。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偏振光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偏振光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光的本质,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材料的表征中,偏振光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在光学器件的设计中,偏振光可以用来控制光的传输和调制。
在光通信中,偏振光可以用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光的偏振实验
![光的偏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b7d7512a216147917112846.png)
四、实验注意事项 切勿迎着激光束看激 以免损伤眼睛。 光,以免损伤眼睛。 观察光强变化时, 观察光强变化时,应 以毛玻璃为观察屏观 察屏上的光斑变化情 况。
光的偏振实验
物理实验中心
目 录
一、实验背景
1. 什么是偏振光? 2. 如何产生偏振光; 3. 如何检验偏振光;
二、实验仪器介绍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四、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背景
1. 什么是偏振光?
H
E c
自然光
线偏振光或面偏振光
Ey
E
Ey
E
Ex
Ex
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2. 如何产生偏振光
a.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产生直线偏振光 b.菲涅尔菱体产生圆偏振光
利用1/4波片可将如射线偏振光 变为圆偏 振光,线偏振器和1/4波片的组合称为圆偏振器。 它不但可以用来产生圆偏振光,还可以用来检验 圆偏振光。 一般说来,凡可以产生某种偏振态的装置, 都可以用来检验该偏振态。
二、实验仪器介绍
分光计 光源 平行光管 载物台 望远镜
P1
P2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观察鉴别半导体激光光源 1) 按上图布置光路。 2) 移开望远镜,旋转起偏器,用毛玻璃屏观察激光 通过起偏器后光强大小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 是自然光。 3) 转动起偏器,使观察屏上的激光光斑为最强,在 此条件下,做后面的实验。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2. 验证马吕斯定律 1) 用毛玻璃屏观察光强的变化情况及消光次数, 记录现象。
2) 通过激光功率计观测检偏器P2转过的角度α与 光强I的变化规律。在0~90间每10测一次, 作出I-cos2α曲线。
光的偏振实验马吕斯定律
![光的偏振实验马吕斯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268ca0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1.png)
光的偏振实验马吕斯定律光的偏振实验马吕斯定律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特性。
在物理学中,马吕斯定律是描述光的偏振性质的基本定律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的偏振实验以及马吕斯定律的原理与应用。
一、光的偏振实验光的偏振实验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观察和测量光波在通过偏振器材料时的偏振现象。
常用的偏振实验方法包括偏振片实验、旋光仪实验等。
1. 偏振片实验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可以选择允许特定振动方向的光通过。
在偏振片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两块偏振片的组合来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通常,将第一块偏振片设置为偏振器,通过旋转它的角度,可以改变光波通过的偏振方向。
随后,将第二块偏振片作为分析器,用于观察通过的光的强度。
根据分析器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2. 旋光仪实验旋光仪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旋光性质。
旋光性是指物质对偏振光的旋转效应。
在旋光仪实验中,通过旋转样品槽里的物质,可以观察到经过样品后偏振光旋转的现象。
二、马吕斯定律的原理马吕斯定律是法国科学家马吕斯在1808年提出的,该定律描述了光在通过各向同性材料(无论是吸收还是反射)时的偏振性质。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一束不偏振光从一个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例如空气、玻璃等)射入时,经过该介质后的光将成为线偏振光。
具体来说,假设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那么经过介质后,与入射面垂直的振动方向会被选择性地减弱,而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方向则会保持不变。
马吕斯定律的实质是光的振动方向在介质中受到选择性的吸收和减弱,从而导致光的偏振现象。
三、马吕斯定律的应用马吕斯定律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偏振片根据马吕斯定律的原理,偏振片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方向的光波,使其成为偏振光。
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光学仪器、偏振显微镜等领域。
2. 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马吕斯定律的原理可以通过适当的实验装置来产生和检测偏振光。
例如,通过透镜和线性偏振片的组合,可以用于研究偏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偏振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偏振光](https://img.taocdn.com/s3/m/6ce922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e.png)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偏振光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偏振光引言在物理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振动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然而,当光通过特定的材料或经过特定的处理后,它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这种光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液晶显示屏、偏振墨镜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深入了解偏振光的特性和相关原理。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一旨在研究偏振片的特性。
我们使用了一束白光,通过一系列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首先,我们将一片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并调整偏振片的方向。
我们观察到,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表明偏振片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特定方向的光,而阻挡其他方向的光。
接下来,我们在光源后方再放置一片偏振片,并将其方向与前一片偏振片的方向垂直。
我们发现,光的强度几乎为零,无法通过第二片偏振片。
这是因为第一片偏振片已经选择性地通过了特定方向的光,而第二片偏振片的方向与通过的光垂直,导致光无法通过。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实验二旨在验证马吕斯定律,即光的振动方向在经过偏振片后会发生旋转。
我们使用了一束偏振光,并在光路中加入了一片旋转的偏振片。
通过调整旋转偏振片的角度,我们观察到光的强度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
这说明光的振动方向在经过旋转偏振片后发生了旋转。
进一步实验表明,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为90°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为0°或180°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与马吕斯定律的预期结果一致。
实验三:马吕斯定律的应用实验三旨在利用马吕斯定律,实现光的偏振和解偏振。
我们使用了一束偏振光,并在光路中加入了一片旋转的偏振片。
通过调整旋转偏振片的角度,我们可以改变光的偏振方向。
然后,我们加入一片固定方向的偏振片,将光通过。
我们观察到,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与固定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无法通过;而当旋转偏振片的角度与固定偏振片的方向平行时,光可以通过。
偏振光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偏振光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93029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c.png)
偏振光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现象,深入理解光的偏振性质,掌握偏振片和检偏器的使用方法,并学会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光线,其电矢量或磁矢量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
自然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环境中产生,其光波的振动方向是随机的,既有水平方向的振动,也有垂直方向的振动。
而偏振光则只有在一个特定方向上存在振动。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光源、偏振片、检偏器、屏幕、测量尺、坐标纸。
2. 打开光源,使光线通过偏振片,观察光线的变化。
3. 旋转偏振片,观察光强的变化,找到使光强最弱的偏振角度。
4. 将检偏器旋转至与偏振片相同的偏振角度,观察光强的变化。
5.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光强与偏振角度的关系图。
6.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光线变为偏振光,其电矢量或磁矢量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
旋转偏振片时,光强会发生变化,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强达到最小值。
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了光强与偏振角度的关系图。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其电矢量或磁矢量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
这说明偏振片具有使光线偏振的作用。
(2)旋转偏振片时,光强发生变化,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强达到最小值。
这说明检偏器具有检测偏振光的作用,当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一致时,透射的光强最小。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光强与偏振角度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强最小,此时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这说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的光强最大。
五、结论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现象,深入理解了光的偏振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其电矢量或磁矢量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旋转偏振片时,光强发生变化,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强达到最小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光强与偏振角度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当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透射的光强最大。
《光学实验》偏振光实验
![《光学实验》偏振光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0363e4ce45c3b3567ec8b65.png)
实验内容
一、验证马吕斯定律
由 I = I0 cos2θ
得 I/ I0 = cos2θ
以I/ I0 为纵坐标, θ为横坐标作图
θ(度)
I
I/ I0
0 5 10
… … …
180
二、观察四分之一波片的光学特性
1、在实验1基础上,旋转检偏器使激光完全不能通过,进 入消光状态。 2、在起偏器和检偏器之间加1/4波片,这时可能有光通过 检偏器。(椭圆偏振光) 3、旋转1/4波片,使系统重新进入消光状态。(起偏器透 振方向与波片光轴方向相同,则通过波片后的光为线偏 振光) 4、记下消光状态时的1/4波片方位角,并旋转45度。(通 过波片后为圆偏振光) 5、旋转检偏器记录光强变化。(对于理想状态光强应无较 大变化,近似为一圆偏振光)
三、半导体激光器的偏振特性
1、在实验1基础上取下起偏器。 2、旋转检偏器,记录功率最大值Imax和功率最小 值Imin,以及所对应的角度差,求出此半导体激 光的偏振度。
I max I min P I max I min
角度差 90
0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9f3b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1.png)
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偏振光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波动的形式传播,既有粒子性质也有波动性质。
而光的波动性质中,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偏振光的分析,了解其性质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偏振光的分析,探究其性质及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学习偏振光的检测方法、掌握偏振片的使用技巧以及理解偏振光的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偏振光的产生可以通过偏振片实现,偏振片是一种具有偏振特性的光学元件。
它通过选择性地吸收或透过特定方向的光振动,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
2. 偏振光的检测方法常用的偏振光检测方法有:偏振片法、偏振光束分束法、偏振光束干涉法等。
其中,偏振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旋转偏振片来观察光的强度变化,从而确定光的偏振状态。
3. 偏振片的使用技巧在实验中,正确使用偏振片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偏振片的传光方向与其表面上的箭头方向垂直。
通过旋转偏振片,可以改变光的偏振状态。
4. 偏振光的应用领域偏振光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显微镜、液晶显示器、偏振片墨镜等。
通过对偏振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光源、偏振片、检测器等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
2. 调整偏振片:通过旋转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找到光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位置。
3.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位置下的光强度,并绘制光强度与偏振片旋转角度的关系曲线。
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光的偏振状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 总结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偏振光的性质及应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光的偏振状态。
通过绘制光强度与偏振片旋转角度的关系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表明光是线偏振光。
根据光的最大强度和最小强度位置,我们可以确定光的偏振方向。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4575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f.png)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引言: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的电场在振动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
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在光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可以用来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的特性,探究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准备齐全,包括偏振光源、偏振片、定标尺、平面镜、倾斜角度调节装置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偏振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与一组偏振片相连,并通过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将光线投射到平面镜上,再经过第二组偏振片最后观察。
3. 观察光强的变化:在第二组偏振片上,逐渐改变两组偏振片之间的角度差,仔细观察光线通过第二组偏振片后的光强变化情况。
4. 记录实验数据:将观察到的光强变化情况以及角度差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5. 分析光的偏振状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光强变化规律,判断光的偏振状态。
比如,当两组偏振片之间的角度差为90°时,通过观察到的最大的光强变化可以判断光的振动方向。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以更直观地表示光的偏振状态和规律。
7. 拓展实验:可以进一步观察不同类型的偏振片对光的偏振状态的影响,以及探究光的偏振与介质的相关性等。
实验原理:1. 光的电场矢量:光的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可以用电场矢量表示。
如果电场矢量在振动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那么光就是偏振光。
2. 偏振片:偏振片是用来筛选偏振光的光学元件,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材料,可以选择性地传递或者吸收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将其他方向的光过滤掉。
3.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描述了光通过两组偏振片的情况。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透射光最弱;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平行时,透射光最强。
4. 相位差和光强的关系:对于偏振光,相位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透射光的光强。
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差90°时,透射光的光强变化最为显著。
实验解析:偏振光现象的科学探究
![实验解析:偏振光现象的科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261b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b.png)
实验解析:偏振光现象的科学探究一、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偏振光,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在一个特定平面内的光。
与之相对的是非偏振光,其振动方向在各个平面都有。
自然界中的太阳光是一种非偏振光,而经过某些物质的折射或反射后,光波的振动方向会被限制在特定平面内,从而转变为偏振光。
偏振光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光强度、相位和偏振方向等。
其中,偏振方向是偏振光最基本的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偏振片来观察和控制光的偏振状态。
二、实验过程1.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得到偏振光。
2. 将偏振光投射到半透半反镜上,观察光的反射和透射情况。
3. 改变偏振片的偏振方向,观察光的反射和透射情况的变化。
4. 利用光具座和光屏,测量不同偏振方向下光强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与解析1. 实验现象: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半透半反镜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的反射强度较大,透射强度较小;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半透半反镜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的反射强度较小,透射强度较大。
解析:这是因为偏振光具有筛选性质,只有与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在半透半反镜上发生较强的反射,而与偏振方向垂直的光波则被大量透射。
2. 实验现象:改变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光的反射和透射强度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这是因为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改变了光波的振动方向,从而影响了光在半透半反镜上的反射和透射情况。
3. 实验现象:不同偏振方向下,光强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
解析:这表明偏振光具有明显的偏振特性,光强与偏振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偏振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光具有筛选性质,只有与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在半透半反镜上发生较强的反射,而与偏振方向垂直的光波则被大量透射。
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光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些发现为偏振光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有望为光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报告数据(精选10篇)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报告数据(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d0125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d.png)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报告数据偏振光指的是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它的传播方式与普通光有所不同。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偏振状态,因此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进行了探究。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偏振光的概念及其传播方式。
2. 观察线偏振器和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
3. 研究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两个偏光片2. 一块玻璃板3. 一块亚克力板4. 一束激光光源5. 一个手机屏幕三、实验步骤1. 将一块玻璃板和一块亚克力板插入两个偏光片之间,调整偏光片的方向,观察得到的光的强度变化。
2. 将一个偏光片放置在激光器前,记录得到的光的强度值,并将其称为“I”。
然后将另一个偏光片放在激光光路中,并逐渐旋转它的方向。
记录得到的光的强度值,并将其称为“T”。
3. 将一个手机屏幕放置在两个偏光片之间,逐渐旋转其中一个偏光片的方向。
观察手机屏幕的显示情况。
4. 在两个偏光片之间插入一块玻璃板,然后将其中一个偏光片旋转一定的角度,并记录得到光的强度值。
四、实验结果1. 调整偏光片的方向之后,得到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实验表明,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垂直时,通过的光线最弱,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相同时,通过光线最强。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偏离90度时,通过的光线几乎消失。
这说明当光的振动方向被偏振后,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通过。
3. 在手机屏幕的观察实验中,我们发现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相同时,手机屏幕显示为亮屏,而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垂直时,手机屏幕显示为黑屏。
这说明手机屏幕与偏振光的作用原理是相似的。
4. 在偏振光的干涉实验中,我们发现,在通过玻璃板的偏振光中,存在两个方向的振动状态,这两个方向的振动状态会互相干涉,导致光线强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偏振光的传播方式,观察了线偏振器和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以及研究了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8e3b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7.png)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以横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然而,我们发现光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那就是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波动方向相对于其传播方向的定向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光的偏振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偏振规律。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与使用为了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我们首先使用了一组偏振片。
在这组偏振片中,我们有一个偏振片作为光源,一个偏振片作为分析器,以及一个转轮,用于调节偏振片之间的角度。
我们通过调整这些偏振片的角度,来观察光的透过情况。
我们首先将转轮上的偏振片与光源偏振片之间保持垂直,这时我们发现透过的光线几乎完全消失了。
这是因为光源产生的光线经过第一个偏振片后只有一个具体的偏振方向,而分析器的偏振方向与之相垂直,所以几乎无法透过。
接着,我们逐渐调整转轮上的偏振片角度,当转轮上的偏振片与光源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我们发现透过的光线最亮。
这是因为两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相同,所以光线可以完全透过。
当转轮上的偏振片再次与光源偏振片相垂直时,透过的光线再次几乎消失。
通过这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光线通过两个偏振片时,只有当它们的偏振方向相同时,光线才能够完全透过。
实验二:偏振光的旋转现象在实验一中,我们验证了偏振片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偏振光的旋转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束线偏振光,并在其传播途中插入了一个旋转片。
通过观察传播后的光线,我们发现它的振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这是因为旋转片具有旋转光线偏振方向的能力,也即光的偏振方向被旋转了一定的角度。
我们进一步调整旋转片的角度,发现当旋转片的旋转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线几乎完全透过;但当旋转片的旋转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垂直时,透过的光线又几乎消失。
这与实验一的结论相符。
通过这组实验,我们了解到,旋转片可以通过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来控制光线的透过情况。
实际上,这也是一些光学仪器中常用的原理。
实验三:马吕斯定律的验证马吕斯定律是描述光的偏振现象的重要定律之一。
偏振光学实验报告
![偏振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7549351eb91a37f1115c95.png)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原理和检验方法,观察线偏振光2. 验证马吕斯定律,测量布儒斯特角;二.实验原理1.光的偏振性光波是波长较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光波中的电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光的偏振观象清楚地显示了光的横波性。
光大体上有五种偏振态,即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而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又可看作椭圆偏振光的特例。
(1)自然光光是由光源量原子或分子发出的。
普通光源中各个原子发出的光的波列不仅初相彼此不相关,而且光振动方向也是彼此不相关的,呈随机分布。
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矢量都有。
平均说来,光矢量具有轴对称而且均匀的分布,各方向光振动的振幅相同,各个振动之间没有固定的相联系,这种光称为自然光或非偏振光(见下图)。
我们设想把每个波列的光矢量都沿任意取定的x轴和y轴分解,由于各波列的光矢量的相和振动方向都是无规则分布的,将所有波列光矢量的x分量和y 分量分别叠加起来,得到的总光矢量的分量E x和E y之间没有固定的相关系,因而它们之间是不相干的。
同时E x和E y的振幅是相等的,即A x=A y。
这样,我们可以把自然光分解为两束等幅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不相干的线偏振光。
这就是自然光的线偏振表示,如下图(a)所示。
分解的两束线偏振光具有相等的强度I x=I y,又因自然光强度I=I x+I y所以每束线偏振光的强度是自然光强度的1/2,即通常用图(b)的图示法表示自然光。
图中用短线和点分别表示在纸面和垂直于纸面的光振动,点和短线交替均匀画出,表示光矢量对称而均匀的分布。
(2)线偏振光光矢量只沿一个固定的方向振动时,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又称为平面偏振光。
光矢量的方向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如图(a)所示。
线偏振光的振动面是固定不动的,图(b)所示是线偏振光的表示方法,图中短竖线表示光振动在纸面,点表示光振动垂直于纸面。
偏振光的研究 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2b19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5.png)
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偏振光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光波,其振动方向在一个平面内,与普通光波相比,具有更强的定向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偏振光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偏振光的实验研究,深入了解其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了一块偏振片。
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或阻挡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的装置。
我们将光源发出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观察到了光的强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是因为偏振片只允许与其方向平行的光通过,而将垂直于其方向的光阻挡。
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强度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二:偏振光的产生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束自然光通过一个偏振片,将其转换为偏振光。
然后,我们使用另一个偏振片,将偏振光的方向进行调整。
我们观察到,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相同时,光通过的强度最大;而当两个偏振片的方向垂直时,光通过的强度最小。
这表明,偏振光的方向可以通过调整偏振片的方向来改变。
实验三:偏振光的应用偏振光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通过使用偏振光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得细小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在液晶显示器中,偏振光的旋转可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实现像素点的开闭。
此外,偏振光还被应用于光学通信、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实验四:偏振光的检测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偏振片和偏振光检测器来测量光的偏振状态。
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可以调整光的偏振方向,而偏振光检测器可以测量到通过的光的强度。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光的偏振状态的信息,例如偏振方向和偏振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偏振光的特性和应用。
偏振光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可以通过偏振片的选择和调整来改变其方向。
在光学领域,偏振光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偏振光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并为光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致谢:在此,我要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本实验的支持和帮助。
光的偏振实验
![光的偏振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66017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d.png)
光的偏振实验光的偏振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振动方向。
对于自然光而言,它是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而偏振光则是只在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
光的偏振实验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来研究光的偏振性质和行为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定律实验马吕斯定律是用来描述光的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现象的。
通过马吕斯定律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在介质表面反射时的偏振现象。
实验方法:1. 准备一束线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过滤自然光来获取。
2. 将偏振片放置在介质表面,使其与表面成一定的夹角。
3. 观察反射光的偏振情况,可以通过另一块偏振片来判断其偏振方向。
实验结果:根据马吕斯定律,当入射角等于特定角度时,反射光是完全偏振的。
此时偏振片与介质表面垂直的方向与反射光偏振方向平行,而与介质表面平行的方向则与反射光偏振方向垂直。
二、尼古拉斯实验尼古拉斯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偏振方向随着材料的旋转而发生变化的实验。
通过尼古拉斯实验,我们可以确定材料的双折射性质以及对光的偏振方向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准备一束线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过滤自然光来获取。
2. 将光通过一个双轴晶体,如石英晶体。
3. 旋转晶体,并观察通过晶体后的光的偏振方向。
实验结果:当晶体的主轴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晶体的光仍然是线偏振的。
但当晶体旋转时,通过晶体的光的偏振方向会随之发生改变。
三、菲涅尔法实验菲涅尔法实验是一种经典的观察光的偏振干涉现象的实验。
通过菲涅尔法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光在通过偏振片和波片时的干涉现象。
实验方法:1. 准备一束线偏振光,并通过一个偏振片使其只能通过一个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2. 用波片将入射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3. 再次通过一个偏振片,观察通过偏振片和波片后的干涉现象。
实验结果:当通过偏振片和波片的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方向时,两束光合成的光会产生干涉现象。
干涉条纹的间距和样貌会受到波片的厚度和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影响。
结论:光的偏振实验是研究光的偏振性质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偏振光的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9ae3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原理。
2. 掌握偏振光的检测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加深对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产生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特性。
当光波通过某些光学元件时,其振动方向会限定在某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偏振光。
常见的偏振光产生方法有:(1)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部分光会被反射,反射光会发生偏振现象。
(2)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部分光会被折射,折射光也会发生偏振现象。
(3)起偏器:利用光学元件(如偏振片)选择性地透过某一方向的光,从而产生偏振光。
2. 偏振光的检测检测偏振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涉法:利用两束偏振光相互干涉,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从而判断光是否为偏振光。
(2)马吕斯定律:利用偏振片检测偏振光的振动方向,验证马吕斯定律。
(3)光电效应:利用光电探测器检测偏振光的强度变化,验证偏振光的存在。
3. 马吕斯定律当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其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强最大;当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时,光强为零。
马吕斯定律的表达式为:I = I0 cos²θ其中,I为透过偏振片后的光强,I0为入射光强,θ为入射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1)He-Ne激光器(2)偏振片(两块)(3)1/4波片(两块)(4)光具座(5)白屏(6)刻度盘2. 实验材料:(1)玻璃平板(2)反射镜四、实验步骤1. 将He-Ne激光器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激光束的传播方向,使其垂直于白屏。
2. 将一块偏振片放置在激光束的路径上,调整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使其与激光束的振动方向平行。
3. 观察白屏上的光强变化,记录光强最大时的偏振片透振方向。
4. 将1/4波片放置在偏振片之后,调整1/4波片的位置,使透过1/4波片的光强最大。
5. 改变偏振片和1/4波片之间的夹角,观察光强变化,记录光强最小时的夹角。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fd57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2.png)
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偏振光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间中传播时具有振动方向。
而偏振光则是指光波中的电场矢量在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
物理学家发现,光的偏振性质对于理解光的本质以及应用于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偏振光的特性,深入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块偏振片和一束自然光源。
将偏振片放在光路中,我们观察到光线的亮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偏振片只允许某个特定方向的光通过,其他方向的光被吸收或者散射。
通过旋转偏振片,我们发现光的亮度随着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偏振片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通过。
实验二:马吕斯定律的验证马吕斯定律是描述偏振光传播的重要定律。
为了验证该定律,我们使用了两块偏振片。
将第一块偏振片称为偏振器,将第二块偏振片称为偏振分析器。
我们发现,当偏振器和偏振分析器的振动方向相同时,透过偏振分析器的光亮度最大。
而当两者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透过偏振分析器的光亮度最小。
这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即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分析器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
实验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是指某些晶体在光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被分为两束,并且沿不同方向传播。
为了观察双折射现象,我们使用了一块双折射晶体和一束线偏振光。
当线偏振光通过双折射晶体时,我们观察到光线被分为两束,并且沿不同方向传播,这是由于晶体内部的结构导致光的振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通过旋转双折射晶体,我们发现两束光的强度随着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这进一步验证了双折射现象的存在。
实验四:偏振光的应用偏振光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太阳镜和墨镜中,通过使用偏振片来过滤掉反射光和散射光,减少眩光的影响。
此外,偏振光还在光学仪器、显示器和通信技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研究偏振光的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偏振光的特性。
我们通过观察偏振片的特性、验证马吕斯定律、观察双折射现象以及了解偏振光的应用,加深了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理解。
偏振光实验报告
![偏振光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f248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f.png)
偏振光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偏振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偏振光的概念和特性。
2. 学习如何产生和检测偏振光。
3. 观察偏振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实验器材:1. 光源:激光器或白光源。
2. 偏振片:线偏振片和旋转器。
3. 透射介质:包括空气、玻璃等透明材料。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打开,并将线偏振片插入光路中。
2. 调整线偏振片的方向,观察光强的变化。
当线偏振片的方向与光源偏振方向垂直时,光强最小;当二者平行时,光强最大。
3. 旋转线偏振片,观察光强的变化。
当线偏振片旋转到与光源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时,光强最小,其他角度下光强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
4. 将光线通过不同介质,如玻璃、水等,观察光的偏振是否改变。
实验结果:1. 通过调整线偏振片的方向,观察到光强的变化。
光强最小时,线偏振片与光源偏振方向垂直;光强最大时,二者平行。
2. 通过旋转线偏振片,观察到光强的变化。
最小光强对应线偏振片与光源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其他角度下光强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
3. 观察到光在介质中的传播会改变偏振方向。
讨论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线偏振片可以改变光强的特性,这是由于光在穿过线偏振片时只允许某个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2. 实验还观察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改变偏振方向,这是由于介质中的分子结构或颗粒会引起光的散射,使原先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
3. 偏振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液晶显示器中利用偏振片控制光的透过,实现显示效果。
结论:通过偏振光实验,我们了解了偏振光的概念和特性,并观察了其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实验结果验证了线偏振片可以改变光强的特点,并观察到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偏振方向发生改变。
偏振光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光的偏振及应用实验步骤
![光的偏振及应用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ba417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0.png)
光的偏振及应用实验步骤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在空间中的振动方向。
对于普通光来说,其振动方向是沿着光传播的方向随机分布的,即呈无规律的振动。
而偏振光则是指振动方向特定的光波,其电场矢量在一个特定平面上振动。
光的偏振实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来进行。
下面我将逐步介绍实验的步骤和相关细节。
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束光源,可以是白光灯、激光器,或者是独立的LED灯等。
此外还需要一块偏光片、一个偏振片和一个检测光强的仪器,例如光强计或单色仪。
2. 光源设置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向偏光片发出一束光。
为了更好地保持光线的稳定性,可以使用一个光束夹持器将光源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3. 定义基准将偏光片放置在光源与偏振片之间,面对偏振片,旋转偏光片,直到达到最大光强。
此时的光强代表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与光源的光线波面平行。
4. 添加偏振片在基准条件下,在光源和偏光片之间插入一个偏振片,确保光线通过偏振片后的光线波面平行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
此时,透过偏振片的光线被偏振过滤,只剩下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过。
5. 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光强计或单色仪上的读数,可以得到通过偏振片的光的光强。
然后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的强度变化。
当透射光的光强最大(或称为通过率最高)时,此时透过偏振片的光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平行,该角度称为传输方向。
6. 偏振性质将一系列的偏振片旋转,逐步改变通过光强计或单色仪的透射光强。
通过不同角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偏振片的透光方向,并且测出光通过不同角度偏振片的透射光强变化的规律。
7.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不同偏振片角度下透射光的光强,可以通过光强计或单色仪上的读数来测量。
将实验数据整理到图表中,可以绘制出透射光强与偏振片角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结果可以用来验证偏振定律,例如马吕斯定律和布鲁斯特定律。
此外,光的偏振也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光电技术、光通信、光显微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
实验名称:偏振光实验
学院:理学院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52班学生姓名:学号: 5
实验地点:理生楼B509 座位号:23 实验时间:第十周星期五下午15点开始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偏振波的传播性质;
2、了解波片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
激光器,偏正片(两块),波片,光探测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一)起偏与检偏
将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起偏,起偏的装置称为起偏器。
本实验用到的是晶体起偏器。
将偏振片用于检偏时称为检偏器。
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I 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为
20cos I I θ=
式中θ为入射光偏振方向与检偏器偏振轴之间的夹角。
显然,当以光线传播方向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I 将发生周期性变化。
当θ=0
0时,透射光强度
最大;当θ=0
90时,透射光强度最小(消光状态);当0
0 <θ<0
90时,透射光强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之间。
因此,根据透射光强度变化的情况,可以区别光的不同偏振状态。
(二)波晶片
波晶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其表面平行于光轴。
当一束单色平行自然光正入射到波晶片上时,光在晶体内部便分解为o 光与e 光。
o 光电矢量垂直于光轴;e 光电矢量平行于光轴。
而o 光和e 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仍都与表面垂直。
但o 光在晶体内的速度为0v ,e 光的为e v ,即相应的折射率0n 、e n 不同。
设晶片的厚度为l ,则两束光通过晶体后就有位相差
0()e
n n l π
σλ=
-
式中λ为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长。
2k σπ=的晶片,称为全波片;
ππσ±=k 2的称为半波片(λ/2波片);22
k π
σπ=±
为λ/4片,
上面的k 都是任意整数。
不论全波片,半波片或λ/4片都是对一定波长而言。
以下直角坐标系的选择,是以e 光振动方向为横轴,o 光振动方向为纵轴。
沿任意方向振动的光,正入射到波晶片的表面,其振动便按此坐标系分解为e 分量和o 分量。
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波晶片后,分解为e 分量和o 分量,透过晶片,二者间产生一附加位相差σ。
离开晶片时合成光波的偏振性质,决定于σ及入射光的性质。
1、偏振态不变的情形
(1)自然光通过波晶片,仍为自然光。
(2)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E 平行e 轴(或o 轴),则任何波长片对它都不起作用,出射光仍为原来的线偏振光。
2、λ/2片与偏振光
(1)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且与晶片光轴成θ角,则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但与光轴成-θ角。
即线偏振光经λ/2片电矢量振动方向转过了2θ角。
(2)若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则半波片既改变椭圆偏振光长(短)轴的取向,也改变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
3、λ/4片与偏振光
(1)若入射为线偏振光,则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2)若入射为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3)若入射为椭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一般仍为椭圆偏振光。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验证马吕斯定律
① 将万用表调到直流电压档,记录其U 0值;
② 打开激光管电源,把所有器件按原理图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调至共轴。
;
③ 旋转第二个偏振片,使起偏器的偏振轴与检偏器的偏振轴相互垂直,观察消光现象 ④ 旋转P 2至电压U 值最大处停,(P 1和P 2平行θ= 0°)记录P 2位置和U 值; ⑤ 旋转P 2一周,每隔15°记录一次U 值; ⑥ 做θ-(U-U 0)直角坐标图并得出结论。
2. 用1/4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① 未放置1/4波片前,调节P 2只电压U 值最小,记录此时P 2位置;
1.验证马吕斯定律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θ-(U-U 0)图像如右图,大致为
余弦函数,可以证得2
0cos I I θ= 成立。
2.1/4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下图所示,当α为0°时,偏振光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远远大于垂直于该方向的强度,为线偏振光;当α为30°时,图像近似于椭圆,认为是椭圆偏振光;当α为45°时,图像近似于圆,此时经过检流计发出的是圆偏振光。
六、误差分析:
1. 外界的光线明暗变化会对光探测器造成影响,最终读取的电势差值误差较大。
2. 万用表的示数在不停地浮动,偶尔会遇到示数突变大或变小的情况。
3. 由于外界光线明暗变化,以及根据数据选取的U 0不同,1/4波片的图像中的的三条曲线的直径大小并不能准确反
映出实际的光强大小关系。
4. 数据处理后的1/4波片图形与理论图形有一定偏差,并且可以发现三条曲线在165°左右的值都会偏大,考虑到
这一点,可以认为在此实验中出现了系统误差。
可能是因为各器件轴心与光探测仪轴心没有很好地摆放在统一条直线上。
七、思考题:
1.两偏振片用支架安置于光具座上,正交后消光,一片不动,另一片的2个表面转换180度,会有什么现象?如有
出射光,是什么原因?
答:没有光透过。
有出射光的话,可能是转换后的两偏振片没有完全正交,也可能是来自其它光源的没有通过第一片偏振片的光线直接透过第二片偏振片。
2.2片正交偏振片中间再插入一片偏振片会有什么现象?怎样解释?
答:只要插入的偏振片与第一片不正交,也不会平行,就会有光线透过。
由于中间的偏振片与第一片偏振片不正交,就会有沿着中间偏振片方向的线偏振光出射,再经过不正交的最后一片偏振片,即会有光线出射。
3.波片的厚度于光源的波长有什么关系?
答:当波片的厚度等于波长整数倍时,为全波片;当厚度等于波长整数倍加半波长时,为1/2波片;当厚度为波长整数倍加1/4波长时,为1/4波片。
八、附上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