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学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c7c2613186bceb19e8bbbc.png)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有什么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贞节牌坊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v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 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P12
第3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 的发展。
征得温家宝同意,上月出版的《浙江学刊》刊登了温 家宝的这封亲笔信手迹。
温家宝总理关于黄宗羲学术思想的一 封信(原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 3.顾炎武——经世致用
P17
①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②进步思想:
❖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
②进步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
❖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考察研究认识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③代表作:《船山遗书》
④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想方法,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比较明清三大思想家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探究学习:P19 一、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
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据《文汇读书周报》8月19日报道,“天下之大事莫 过于‘万民之忧乐’”,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收到友人史晓 风先生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后,所写复信中的一句 感言。
温家宝今年3月22日夜写给史晓风的这封亲笔信,对 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作了客观而中肯的评价。他在信中说: “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 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 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 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应谨记这些 道理,并身体力行。”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课件(31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3d5680ea1a37f111f1855b88.png)
(4)评价:
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几乎都提出超 越前人的见解,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17
探究一: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之处?
⑴共同的生活背景:
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②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
⑵共同的经历: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2)根据材料二,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 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 的主要原因。
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 治腐败导致灭亡;《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28
阅读材料
材料三: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 《明 夷待访录》 )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梁启超说这部 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 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 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 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 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 义的工具。” ——以上材料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
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
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
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
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11
3、顾炎武:
(1)简介:
(2)思想主张 ① ② ③ 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
②封建制度的压制,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和
大兴文字狱,压制民主思想。
2、西欧:①西方由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早期的殖民扩张加
高中历史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0aa28ac7375a417876f8f1b.png)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内容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结合必修1和必修2专题的相关知识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通过分析理解材料共同进行问题探究,进而了解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策略教材分析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用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方法本课原始材料较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
本课设计了四道合作探究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及其影响等,从而完成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简述汉代“私奔再嫁司马相如”的故事,然后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那么理学家会怎么评价这件事呢?(学生回答“反对”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但是明朝的李贽却热情的赞扬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和道学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北师版历史必修3课件:第1单元 第3课时 清明之际儒学的发展
![北师版历史必修3课件:第1单元 第3课时 清明之际儒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81d4f5bb4cf7ec4afed0e1.png)
阶 段 三
第3课
阶 段 二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上一页
返回首页下一页ຫໍສະໝຸດ 学习目标: 夫之等思想家。
1.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2.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 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因与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 ①政治上 a.激烈批判__________ 君主专制 制度和封建秩序。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主张。 b.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上:提出“_________ 工商皆本 ”的主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顾炎武
经世致用 。 ①批判宋明理学,倡导务实学风,主张_________ 众治 ”。 ②反对__________ 君主专权 ,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_____
③重视__________ 人心风俗 的社会作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王夫之 ①哲学上: 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 认为“气”是物 质实体,而“理”是_________ 客观规律 。 ②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③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_____ 基础 。 ④强调“人欲”的存在是合乎“天理”的。 ⑤坚持____________ 社会进化论 的观点,反对复古,主张“趋时更新”。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1 1.背景
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商品经济 日趋繁荣。 (1)经济:明代中后期,__________
(2)政治:__________ 封建制度 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动摇。
历史必修三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历史必修三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556761804d2b160b4ec0b9.png)
1、李贽和“异端”思 (1)李贽生平介绍 想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明后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
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
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
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
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
•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 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
4、王夫之及其思想 (1)生平介绍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 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 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 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 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 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 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 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 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 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 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 散失。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清代对 传统伦理的反思
(2)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阅读材料思考:
(国3)与如亡材天料何下1:评奚有价辨亡?顾国曰,炎:有易武亡姓天的改下号。,亡谓
反映了顾炎武怎 样的思想主张?
思之想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
夫之以贱他与经有责世焉致耳用矣!的学风
(1)反对君主 专制; (2)提出“天
料中我们可以 看出李贽的什
进人步必有性私:,他而的后思其想心一乃见定;程若度无反 么样的 “异端”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B版
![【北师大版】必修三: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ppt课件B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9ad32d16fc700abb68fcd5.png)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课程标准
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通过对这些思 想家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 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探究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李贽的进步思想 反正统:自称“异端”,公开打破对孔子(孔孟) 的迷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 家的虚伪。 反传统: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 提倡男女平等 私欲自然: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自然, 要顺其自然。 2.李贽的生平和代表作 3.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 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有利 于晚 清民 主思 潮的 兴起
合作探究4: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
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提示:从经济基础、阶级状况、政治
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思考)
(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 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当时中国没有出现资产阶级,缺乏阶级基础。 (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
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综合史料探究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 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
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探究:材料反映了李贽的哪些思想主张?
探究二、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政治: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3495752d380eb62946d8b.png)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识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理解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形成的背景。
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1)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发生动摇。
2.著作:《焚书》《藏书》等。
3.思想(1)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是圣人。
(2)主张自由、自治,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3)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四书”“五经”的经典地位。
4.影响:引起统治者的震惊和恐慌,将李贽诬蔑为“妖人”。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
2.共同点: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黄宗羲(1)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2)思想①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
③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4.顾炎武(1)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思想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之风,主张经世致用。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③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
5.王夫之(1)著作:《读通鉴论》《宋论》等。
(2)思想①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的唯物主义观点。
②在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③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强调行是知的基础。
④提出“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两者统一起来。
⑤提出社会进化论的观点。
6.影响:震动了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c396953f46527d3240ce0f9.png)
(2)反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 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 “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
3 .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 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4.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
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 展。
比较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 家思想主张的异同
项目 内容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 政治 君权 同 经济 主张“工商皆本”
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 思想 致用”
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王夫之等人没有这
些思想,所以他们的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 的范畴。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明清之际,对儒家的批判 思想产生的因素
1.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 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2.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2)思想
①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进行了激烈的
批判。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 工商皆本 ”的主张。 ③率先提出“____________
4.顾炎武
(1) 著作:《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_______________》 等。
(2)思想
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之风,主张经世致 用。
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是明清君主
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北师大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第三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完整版
![北师大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第三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51ace44431b90d6d85c745.png)
盘点历史,以史为鉴, 拒
绝伪善,一句话说历史,只 盘点历史,以史为鉴, 拒绝伪善,一句话说历史,只说真实的历史。
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说真实的历史。欢迎大家进 材料四: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篇章二 求索上推陈出新
一、反正统意识
李贽
(1)人物生平简介: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工、商皆民生之本”
D.
黄宗羲主要思想
▪ 1.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 2.提出君臣平等; ▪ 3.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
工商皆本。
(二)、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材料一
有亡国亡,国有:亡改天朝下换。代亡国,与统亡天下 奚辨?治曰者:政易权姓的改变号更,谓。之亡国。 仁义充亡塞天而下至:于民率族兽、食人文,化人将相 食,谓的之沦亡亡天,下关。系…到…是整故个知保天 下 其 之,臣贱然肉,民 “后食与族 天知者有的 下保谋责命 兴其之焉运 亡国。耳。 ,。保矣匹保天。国 下夫者 者有, ,其 匹君 夫
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
不正确的是(D )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8、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 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精选课件: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共42张PPT)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精选课件: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96212cee06eff9aef8076e.png)
李贽是中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反映了资 影响: 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材料一:反对对孔子的迷信,反对绝对权威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 利益的合理性,倡导个性解放 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三: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 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 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反映了李贽的哪些思想主张? 材料三;提倡人类平等,反对歧视妇女提倡
商品经济 ①经济上, 的发展,传统的 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②政治上, 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封 背景 建制度走向腐朽 ③思想上, 程朱理学日益僵化,思想 界出现 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的习气 ④阶级关系上, 新兴市民阶层 队伍扩大 李 贽 主要著作:《焚书》、《藏书》
①批判儒家思想,反对 封建等级制度 和礼教, 平等 的 思想 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是 自由 、 自治 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②主张 主张 今版《焚书》书影 ③反对“以 孔子是非 古刻本《焚书》书影 为是非”
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 者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顾炎武
经世致用 ①力倡务实学风,主张“ ”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 “经世”:治理世事; 思 ②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地方分权 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 ;主 “致用”:尽其所用。 顾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想 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 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 年轻时参加反宦官斗争。清军 于郡县之中 , 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 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 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 ③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 顾 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 抗清失败后,弃家远逃,遍游 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炎 各地。顾炎武博览群书,学问 治。” —— 顾炎武《日知录》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武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64d4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e.png)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一、知识点概述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成为了传统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明清之际儒学的主要流派在明清之交,哲学家们就开始专门研究儒家的经典,并从中发掘其实践意义。
此时儒学主要分两大流派:一是以万历著名学者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二是以“阳明学”弟子为代表的“公羊学”和“礼学”。
1. 心学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明代学者王阳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并认为知识的获得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真正理解书本上的内容。
2. 公羊学公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明代学者洪承畴,他主张学古文以赓续圣业,将儒家经典与实践相结合。
弟子梁章钜有感于洪氏学说中的公羊解经法,则将公羊学作为一种完整的学派来发展。
3. 礼学礼学的代表人物是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和吕大临,他们对《周礼》和《仪礼》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明清之际的政治、文化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三、明清之际儒学的学术成就在明清时期的儒家学术领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1.在儒家思想领域内,不仅继承了宋朝德学、理学等传统思想,在王阳明的“心学”学说的影响下,新先贤们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
同时,“临证而行”的法门,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学说。
2.在教育领域,明清之际的儒家们依托当时存在的学术体制,建立了完整的儒家教育体系。
康熙年间,清王朝在北京设立了国子监与八大书院,这些教育机构成为当时中国大学的前身。
3.在哲学理论领域,王阳明以“心学”思想为主,吸引了大批学者关注儒家心学及其实践主义,表现出了“公以忠信为本,不忍人之心而不忠也”的风范。
四、总结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也成为中国文化“以德为本”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全面性学术视角中,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对现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乃至整个亚洲文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教案2)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f222bd0647d27284a7351a4.png)
第 3 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由,认识明清期间儒学思想的发展。
2、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肩负历史重担的优异质量。
【教课重难点】要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研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由与进步思想的评论。
【教课过程】一、原由(1)经济要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全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挡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要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腐败。
(3)思想要素:宋明理学日趋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抹杀人的本性,残害人的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保守、迂腐不化的习气必定惹起知识分子的反对。
(4)阶级基础:跟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约束,发展商品经济。
二 .李贽大逆不道的思想李贽 (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青年时代生活困倦,各处奔波。
中年后做过 20 多年小官,感觉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政界的腐败。
暮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
75 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拘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
少年修业贫寒落魄中年当官正直廉洁老年入狱被伤害致死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
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贤诬陷致死。
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戮。
清兵南下,他募集义兵建立“世忠营”,武装抗清。
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
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医生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同意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
宗法立而刑清。
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 ——顾炎武《日知录》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清兵入关,王夫之起兵抗清。
兵败,逃到广东效劳于南明桂王政权。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8aab53608a1284ac950436b.png)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1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的儒学发展(教案1)【教学目标】1、列举明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激发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份通缉令:缉拿令罪人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东厂、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联合执法,严拿治罪。
其书籍尽兴烧毁,不许存留。
如有党徒私藏,奏来治罪。
这份虚拟的缉拿令通缉的是谁?(李贽)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李贽?(他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当过官,也当过和尚,对儒家思想有独到的继承。
同样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宋代的朱熹被称为“集大成者”,享有极高的地位。
而李贽却被称为“明朝第一思想犯”,最后被捕入狱。
)问:那么,李贽究竟何罪之有?明朝政府给他定了什么罪?生:(材料里)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是个胡说八道的妖人!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李贽究竟说了哪些话惑世诬民。
接下来,我们有请两位同学表演一下情景剧。
情景剧表演围绕以下核心内容表演:情景剧宋明理学家们:天不生仲尼(孔子),万古如长夜李贽: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仲尼虽圣,效之则颦pín,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复京中友朋》宋明理学家们:圣人不欲富贵“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李贽: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zhì:猪]。
——《焚书·何心隐论》宋明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 背景(1) 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 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 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动摇。
2. 思想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1)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2) 主张自由、自治,发展人的个性 _(3)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过分推崇儒家经典。
3. 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学习思考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提示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
“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 背景(1)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 共同点: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4•影响: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思考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提示(1)顾炎武;(2)经世致用。
3•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提示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4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1. 李贽的离经叛道史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一一《焚书答耿中丞》史料二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一一《藏书》[教你读史]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问题思考]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 黄宗羲的思想史料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教你读史]史料中划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答案思想:反对君主专制。
特点: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 顾炎武的思想史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一一顾炎武[教你读史]从史料中“明道”“救世” “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问题思考]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答案经世致用。
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O史论总结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1) 批判、继承① 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②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③ 王夫之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
(2) 发展① 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
② 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课堂小结 --- -----------------[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 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 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主导的地位。
4•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序锐袭尖宋明理学对 人性的撷戒WJ疳之际淸脈的耶聚思想『畀端』思娶期来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魅瑕传统儒学・娜响宕世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 (2017武汉高二检测)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 •抗清斗争高涨B .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 .西方思想的影响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故选C。
2.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圭寸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提倡自由恋爱、否定男尊女卑、赞颂变革以及肯定农民起义等多层含义,反对封建礼教的虚伪。
A、C、D三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 •工商皆本B •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 D .注重实学答案C解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抨击,故选C项。
4•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 “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 •客观存在的事物B .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D .万物发展的规律答案A解析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有“道”。
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向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A •君主批判思想B •经世致用思想C. “重农抑商”思想 D •自由平等思想答案B解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特别是顾炎武,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反对空谈误国,主张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课时对点练注垂双棊掘化落实[基础达标]1. (2017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他认为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是()A .董仲舒B .朱熹C.王夫之 D .李贽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孔子并非天生的圣人”可知,这体现的是李贽主张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选D。
2.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这说明李贽()A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 .倡导君民共主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D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答案C解析李贽大胆地向封建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正是由于他对正统思想的怀疑和挑战,才被称为“离经叛道”者,故选C o A、B叙述不符合史实;D说法错误。
3. (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A .维护封建礼教B .提倡经世致用C .反对君主专制D .主张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故选C。
4.(2018遂宁高二检测)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了起来B.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答案B解析黄宗羲从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发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而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所以《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故B正确。
5. 清代的主流学术研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
开朴实学风先河的是()A .李贽B .黄宗羲C.顾炎武 D .王夫之答案C解析关键信息:“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开朴实学风先河”。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
6•下图是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的一位思想家的塑像,他背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彰显着他的思想火花烛照后世。
此思想家应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戏A .李贽B .黄宗羲C.顾炎武 D .王夫之答案C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顾炎武“亡天下”思想的总结,故C为正确选项。
7•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思想的是()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C. “天人一物,内外一理”D .“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答案D解析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思想家,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等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项是道家老子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思想,C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D项。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 .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 .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 .两者毫无关系答案C解析两者都强调了“民”的重要性,具有继承关系。
黄宗羲将孟子善待人民以维持长久统治的观点上升至君主应为天下人谋福利的理念,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9. 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他评价的是()A .老子B.黄宗羲C .王夫之D .朱熹答案C解析解题时一要注意时间:“明清时期”;二要注意要素:“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的观点”。
符合这两点的只有王夫之。
10.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种族之奇耻” “兴亡之要因” “批评专制”,可知三位思想家都从明朝灭亡中反省君主专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选A。
[能力提升]11. 明清之际,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受到“经世致用”思潮的冲击。
其原因不包括()A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B. 先秦儒家实学传统的影响C. 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冲击D .君主强化专制统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强化君主专制理应强化程朱理学,而非让其遭受冲击,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李贽十分赞赏魏晋时期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和“不拘礼教”“不崇礼典”的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