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理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张-五-常佃农理论读后感

张-五-常佃农理论读后感

张-五-常佃农理论读后感一、《佃农理论》的主要理论:正像作者在导言中所说“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推导出了一种分成租佃理论,用它来探讨在分成租佃制下的资源配置的性质。

传统的观点认为,分成租佃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这本书从理论上和经验上两个方面证明了这种无效率的观点只是一种错觉,并认为在自由市场私人产权约束的条件并且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合约安排并不意味着资源使用的不同效率,相反,这些合约所暗含的资源配置都是相同的。

接下来作者又探讨了为什么在同样的竞争约束条件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抛弃了理想的交易成本为零这一限制条件,并引入了规避风险的可能性,其答案就是人们之所以选择不同的合约,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的约束条件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

第二部分把分成租佃理论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即地租所占的比率受到政府所规定的最高比率的限制这样一种情况。

作者推衍出了两个假说:一个是补偿性合约再安排假说,根据这一假说,为了维持在减租前市场上的合约条款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地主会采取补偿性支付和土地使用权再安排两种方式,使政府控制最高地租比例的作法无情轻重,这一假说得到了证实。

不过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几率很小,促使作者又进一步提出了耕作集约度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在没有任何非法的补偿性支付的情况发生的.情况下,佃农土地上使用的非土地资源将会增加,这样土地的产出总量将会增加,地主因为减租所导致的地租的减少就会得到补偿。

这种假说得到了作者的证实。

作者提供的资料证明了减租后佃农劳动的密度增加了,而且佃农土地上的肥料质量及其他投入都有了质量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台湾1949年三七五减租后作物选择模式的改变。

二、作者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及写作方法:1.证伪的方法:就像作者所说的“科学不是求对,而是求不被推翻”,作者在研究佃农理论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运用了证伪的方法。

写作之初,作者努力寻找逻辑上的错误;在逻辑上找不到错误之后,又努力以台湾土地改革的农业资料来推翻他的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之读后感

佃农理论之读后感

佃农理论之读后感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今天《佃农理论》之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而且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

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

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概括地说,该理论有两个主要论点。

第一,倘若没有交易成本(其中包括风险),则分成合约的效率与固定地租合约完全相同。

第二,地主和佃农实际选择哪种合约是由交易成本和风险所决定的。

第一个论点可以视为著名的科斯定理的(或许首次)应用。

它也是在下述意义上对科斯定理的重要引申,即:在没有交易成本的“理想”世界上,不仅产权的转让无关紧要,而且各种形式的合约安排也无关紧要。

这种不相关性亦广泛延伸至经济学的其他领域。

譬如,从本质上说,该恒定性论点类似于公司财务领域中资本结构理论的著名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MMT),并类似于宏观经济学和财政领域中税收和债务理论的李嘉图等价定理(RET)。

MMT 证实了投资融资中债务和股本的等价,而RET 证实了财政支出融资中税收和公债的等价,两者都是在某些“理想”条件之下作这种证实的。

第二个论点描绘了在具有风险和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上人们会如何选择合约。

所观察到的各种合约的共存,是用风险多样化和成本最小化这两个目标来加以解释的。

因此,从性质上说,第一个论点规范性较强——主要关心不同合约安排的效率含义,而第二个论点是实证性的——力图解释在现实中所观察到的合约选择。

同样,若在实践中破坏某些“理想”条件。

MMT 和RET 中指出的基准情况也就不再成立。

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

对张五常《佃农理论》的理解及反思对于佃农地租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出了研究。

在以往的佃农理论看来,佃农在分成租佃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收益都会小于其边际产出,因此,这种制度安排是低效率的或无效率的。

但是,在欧洲、亚洲,分成制长期都存在。

台湾1949年开始了土地改革。

在改革中,当局把地主与农民的分成,规定为地主的地租不得超过农产品的37.5%。

但让经济学家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当局的这种硬性约束下,台湾农业产量非但没有如斯密和马歇尔理性所预言的那样下降,反而出现了急剧的上升。

张五常对此进行了多方的调查,经过研究在他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土地改革》(以下简称“《佃农理论》”)一文中给出了一个模型。

张五常尝试着解释这种情况:首先,土地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劳动力是农民的私有财产,所以要从私有财产的局限性入手对此进行解释;其次,佃农的分成制是一种合约,它与任何合约一样,其中的条件是由双方议定的;再次,农民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竞争,地主之间也有竞争,因此佃农合约中的条件,是在私有财产竞争的这两种局限下决定的。

所以在分成制下,农民与地主的投资、佃农租种土地面积的大小与耕种劳力的多少以及地主与农民分成的百分比,都是由上述三个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些被决定的项目,就是所谓佃农合约的条件。

从上述理论出发,张五常推断出地主在土地上的分成收入与固定租金、雇用农民、自耕自种等不同形式的收入大致相同。

因为,竞争的局限条件是大体一样的。

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研究了在资源的运用与收入的分配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合约安排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在随后大行其道的合约经济学的研究。

在上述理论做得满意以后,张五常又加入台湾土地改革中的约束地主分成的百分比的想法。

于是,他很快就把台湾土地改革中,当局对地租施加限制,但农产量不降反增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了:这是因为这个约束是在市场决定的地主分成之下,农民的收入会高于他们另谋高就的收入,所以在竞争下他们必须努力工作,使地主在较低的分成率中因为生产的增加而有点补偿。

阅读“张五常”

阅读“张五常”
应我的请求,罗马塞特教授这两天在与我来往的电子邮件中高度评价了张五常教授的《佃农理论》。他说:“张五常关于佃农的文字性理论的 分析令人信服,是科斯式经济学一个绝好的范例。科斯告诫我们不要止步于‘黑板’式理论模型,在这里说的就是马歇尔颇具影响的关于分成 制的图示分析。张五常在考察台湾案例的过程中发现地主能够觉察到卸责行为,并解雇那些劳动投入明显低于有效水平的佃农。他推测,分成 合约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是劳动力市场(工资契约)的完美替代。。。。。。须注意的是,张五常的命题(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合约是市场的 最优替代)与科斯定理是一致的,但较后者具体。很多数理经济学家不愿意接受科斯定理的各种变形版本,认为它们或是错误的或是套套逻辑 。正如‘核收敛’定理所表明的,作为科斯定理的一种版本,张五常的命题是正确的,有着丰富的含义,一直是个重要的解释性工具。”
再来说哈勒根。如果说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实际上给出了一个关于人们为什么要选择不同合约的理论的话,那么哈勒根在1975-1976年感兴趣 的问题就非常类似了。他的问题是,为什么在旧金山淘金热时期,当地的金矿主与来自亚洲的劳工会采用不同的合约安排?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与张五常“没有参考有关的理论读物,只两天这理论就做出来了”不同的是,哈勒根则广泛地阅读了关于佃农问题和合约选择的大量的文献 ,认真揣摩着这些文献的经验基础。
一是,产权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二是,佃农分成合约与其它合约一样,条款是由双方决定的;第三,农民之间要竞争,地主之间也要竞争, 所以合约的条款是在私产和竞争双重约束条件下决定的。因为私人产权和竞争的约束条件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是固定租约、分成合约还是自 耕自种,收入或者产量都应该大致相同。张五常回忆说:“我反复思考,找不到错处,就写了11页纸,题为《佃农理论—引证于台湾的土地改 革》,寄到加大作为博士论文的大纲。第1页预告了大纲内的6个结论。”

读《佃农理论》有感

读《佃农理论》有感

读《佃农理论》有感陈晓红S1******* 区域经济学谈起《佃农理论》的著书者,很是有一番传奇意味。

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却并非是一位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他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曾从事摄影职业,直到24岁进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就读经济学科之后才算入门。

1967年他在长堤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助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佃农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约安排其效率相同;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不同合约安排其效率不同。

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的约束条件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三、在法律强制减租的约束下,由于地主的土地收益权被弱化且没有被排他性地转让,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并引起耕作集约度提高。

张五常认为地主追求财富最大化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第一种是提高地租,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

第二,将土地分给多个佃农耕种。

这会使得土地边际生产力最大化,佃农收入减少但地租比例降低。

这两条途径最终都会使佃农收入与其他可选收入相等。

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或者说,比较适用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不完全适用于类似台湾土地改革这样的情况。

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张五常完全是站在地主这一边考虑的,而且这个地主是资本化了的地主。

但是,张五常的佃农却不是。

当他的地主在盘算如何收入最大化时,而他的佃农却只满足于农业活动的收入不低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收入。

张五常完全忽略了分成制下的佃农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农民,他还是一个经营者,一个小资本家。

他除了满足于得到自己的劳动所得,还要追求更多、更高的东西。

关于佃农理论的分成效率,总的来说就是只要合约安排本身是死人产权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合约安排对资源使用的效率是相同的。

佃农理论中关于合约选择也有论述,它的假说是人们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约束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

近世佃农的经营性质与收益比较3龙登高 彭 波 内容提要:佃农为地主而劳动,其性质类似于雇农,所获报酬也与雇农工资相当,这一成说使经济解释与历史认识陷入误区。

实际上,近世中国佃农已经具有较大的独立生产性质,通过人格化与市场化的渠道将家庭的、地主的、市场的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创造财富,形成多样化的农场形态。

佃农支配剩余索取权,在不确定性中获取企业家才能报酬与风险收益,其对土地与农场投入的未来收益可以通过交易变现。

凡此种种,雇农都与之无缘。

地权交易与租佃制度之下生产要素流转、选择与配置所推动的经济效率和土地产出,是佃农经营与小农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佃农经营 剩余索取权 雇农 收入比较 资源配置一、引 言没有耕地的农民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或成为经营地主的雇工,或当租佃地主的佃户,并且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农民从两种不同的选择中所获得的收入是大体相等的———这是张五常(2000)佃农理论的基本假设与逻辑分析起点,即在竞争条件下,佃农所获,不会大于他当雇工的收入;他反复强调“佃农为土地所有者劳动”。

①张五常假设是对中国佃农主流看法的经济学解释,与此相关的成说还认为,佃农受地主的剥削而导致贫困与经济效率低下,是中国小农经济落后的根源之一。

然而,佃农和雇农同样都是为地主而劳动并且收入相等的这一假设,验之《佃农理论》出版后40年来新的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成果,是很难成立的。

事实上,根据近年来经济史学界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近世②佃农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其主流形态却是通过契约获得租佃土地之后,从外界与市场购买其他生产要素,以全家的劳动力与资本进行整合,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农业经营。

这一点张五常和学者们也会基本认同。

由此出发,我们可以顺其自然地假设和推断佃户农场相当于一个农业企业,佃农具有企业家的性质,其付出不仅是劳动,还承担企业家性质的管理职责。

这样,其收入也不应该仅仅是劳动力价格,还应当获得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因而与向地主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农在收入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先秦秦汉农业生产的读书笔记

先秦秦汉农业生产的读书笔记

先秦秦汉农业生产的读书笔记一、土地的开垦这一时期内土地的开垦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扩大。

究其原因,首先,西汉王朝长达二百余年的稳固统治为这一时期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西汉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土地的开垦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贴纸农具和牛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许多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相继修建,都极大的促进了土地的开垦。

西汉时期土地开垦最充分的地区是关中和关东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汉时期这一区域的农业继承前代继续发展,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平帝时,关中所在的司隶地区占全国耕地的11.22%,关东地区的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豫州占49.39%。

先说关中地区,作为西汉政府统治的政治核心,西汉政府对这一地区地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条件。

首先的是移民政策。

高祖九年(197BC),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徙战国是六国贵族之后等豪家大族十余万口到关中,开始向关中徙民,后来又建立了徙陵制度,把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迁于诸陵。

大量高赀富人的涌入充实了关中地区的人口,也给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增长点。

另外还表现在首先在这一地区推广新的技术。

最典型的就是代田法的推广,并推广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法。

对于缺乏耕牛的小农,赵过则教他们以人挽犁。

使耕作效率大幅提高。

他还创耧车,加快了播种速度。

同时,从两汉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时期关中地区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西汉统治者也曾多次下诏,减轻农民的负担。

相应的,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也较其他地区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

再说关东地区。

西汉时期关东地区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文献多有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说三河地区“土地小狭,民人众”;邹、鲁“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重。

”等等。

关东地区的土地开垦率在全国是最高的,占全国总耕地的50%左右。

基本上可以说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地区巴蜀地区也是西汉时期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土地开垦比较充分。

读书笔记读《经济解释》有感摘写引用

读书笔记读《经济解释》有感摘写引用

读《经济解释》有感税务07B 2023507B16 马君敏这个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的著作《经济解释》。

自我感觉还算能够看下去,不像之前所想像的那样枯燥。

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在《经济解释》这本书中,张五常先生列举了大量实例,尤其是立足亚洲的实例。

现今充满数学符号的经济学著作,已经汗牛充栋。

但以真实例子取胜的经济学著作,则依然寥廖无几。

无疑《国富论》是一本,《经济解释》也将是一本。

在《经济解释》一书,收集了张五常先生1968年至1998年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25篇文章,基本上囊括了教授的学术思想。

1982年,张五常先生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

这本集子,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

张五常先生坚信,经济学必须是解释现象的科学,只有能够解释现象的经济理论才具有生命力。

所以有人说自二十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经济解释的浪潮中,张五常先生无疑是最优秀的弄潮儿之一。

在读《经济解释》之前,我只知道张五常先生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

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

他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上网查询后才知道张五常曾任阿诺德·C.哈伯格讲座的首任讲师,是位博学多才之人。

1967年获加州洛杉肌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后成为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和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

1997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协会主席。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一、地租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40年代末到50年代,台湾也施行了土地改革,这其中一个重大过渡性举措,就是“把地租在年收成中所占的百分比,从平均估计数的56.8%减少到统一的法定最高比例37.5%。”(第5页)1949年的实施办法,有:“本省私有耕地之租用……其地租租额不得超过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其约定地租超过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应减为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不及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依其约定。”(160至161页)
在提出了交易成本为零的地租理论后,张五常又去研究了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也是《佃农理论》这本书依然有人阅读的主要原因。
二、对地租理论的数学分析
但是,在对有关于交易成本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前,我们还是要再仔细解读一下他的地租理论。
张五常的地租理论,其实还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就是,土地的潜力没有全部利用,地主在划分土地前后土地的产量都没有达到极限。否则,他的理论就完全失效了。
随后张五常给了一个数学表达,这个表达是建立在文字说明的基础上的,与文字说明实质上完全一致。他只是证明,在他的逻辑下,存在这样一个点,这个点是地租与佃农收入的均衡点,这个点能够达到地租的最大化。有关的数学内容,在下一节分析。
当然,这些对其逻辑和方法的质疑并不能表明张五常由此得出的结论本身也是不正确的。其实从张五常的这些分析中,只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如果地主追求财富最大化,显然分成地租制比固定地租制要合理。其实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这是非常明白的事。当然对于主流经济学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是主流,而且简直要把它驱逐出经济学去。
从这四个前提条件来看,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与台湾的现实相悖的基础上的。首先,对第1个条件来说,台湾当时绝对不是自由市场,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然经济中。(白先勇回忆1960年的台北:“大概那时台北还是农业社会——清晨牛车满街,南京东路还有许多稻田,夜总会是一个神秘而又邪恶的名词,好象只有一两家。”《白先勇自选集》,花城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336页。)对于中国传统的地主和农民来说,除了经济关系,还有相当复杂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且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伦理道德体系,简言之,对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来说,对财富的追求是相当有限的。对第2个条件,很明显,这里所说的“资源”并不包括劳动,而似乎是专指土地。劳动的特殊性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能力无法转让给其它人,这往往决定了劳动者在经济关系中的不利地位。而且,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农民恐怕也不能自由的流动,他也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可供选择。对于第3个条件,同样,和约当事人不可能自由的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没有积蓄的农民来说,不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契约,往往意味着生存的窘境。就是对发达市场经济来说,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发表以来,人们也已经意识到了,传统的不承认非自愿失业存在的理论是多么的错误。特别是,对于张五常自己的佃农理论而言,地主可以提高地租比例、把土地划分为许多小块出租给农民,这本身就是与这一假设直接对立的。对第4个条件,我们可以认为,在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面积不是非常大,而佃农又来自于在同一地区(村庄等)生活的农民中,签定契约成本为零的假设是合理的。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佃农理论》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学生时代的论文习作,也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尽管在此书出版四分之一个世纪内销量仅有两百余本,但张五常这本论文集主要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奠定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基础,因此论文一出,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佃农理论》之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而且《佃农理论》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

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

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作为产权理论大师阿尔奇安入室弟子又熟读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科斯著作的张五常,这时便尝试着用产权理论来解释这种情况:首先,土地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劳动力是农民的私有财产,所以要从私有财产的局限性入手对此进行解释;其次,佃农分成制度是一种合约,它与任何合约一样,其中的条件是由双方议定的;再次,农民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竞争,地主之间也有竞争,因此佃农合约中的条件(包括分成的百分比),是在私有财产竞争的这两种局限下决定的。

所以在佃农制度下,农民与地主的投资,佃户租种土地面积的大小与耕种劳力的多少,以及地主与农民分成的百分比,都是由上述三个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些被决定的项目,就是佃农合约的条件了。

从上述理论出发,张五常很容易地推断出地主在土地上的分成收入与固定租金、雇用农民、自耕自种等不同形式的收入大致相同。

因为,竞争的局限条件是大体一样的。

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张五常又进一步研究了在资源的运用与收入的分配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合约安排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在今天大行其道的合约经济学的研究。

合约经济分析的新范式张五常的“佃农理论”

合约经济分析的新范式张五常的“佃农理论”

合约经济分析的新范式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内容摘要:张五常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推翻了所有之前学者的佃农理论,开创了全新的合约经济分析,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中流砥柱,间接触发了今天大行其道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理论。

其中一整套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合约的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视角开拓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和现象亟待给出背后的经济解释。

本文从《佃农理论》开始,阐述固定合约和分成合约的不同之处,最后联系实际,讨论其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佃农理论合约交易费用租值消散合约的起源现代合约理论的发展要追溯到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合约经济学的发展,是近四五十年来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主流经济学最具研究突破的方向之一。

经济组织的方式,政府指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本质上都是不同类型的合约。

企业取代市场实质上是一种类型和合约取代另一种类型的合约(张五常,1983)。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边界。

而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中不同的组织、市场内部(或之间)的合约本质时,力求寻找出最优的合约安排方式,以实现最优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效率。

我们知道,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那时战争频发,商人借机发财。

某些大商人联合起来为政府解决部分财政问题,政府则授权他们组成一定的商人组织,承包某些过去由政府控制的贸易,工程,甚至收税职能。

从而出现了类似今天股份公司的组织。

在公司的起源中,合约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

因为政府协调产生的交易成本远远大于商人。

因此公司取代政府的一部分职能是必然的过程。

不同合约组织形式伴随着不同的交易费用,因此,通过何种形式的组织生产,应当以所带来的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合约选择为依据,这已经是交易费用经济和合约经济学研究组织结构选择时心照不宣的准则。

威廉姆森(1991)分析离散组织结构时,认为随着交易特性的变化,组织形式的成本收益选择会随之变化。

佃农理论浅析

佃农理论浅析
佃 农 理 论
目 錄
壹 佃农理论的选题背景 贰 佃农理论的行文思路及结论 叁 佃农理论的创新之处 肆 我们的启发


农 理


的 选



问题的经济学背景: 在当时,经济学的主流思想是,市场机制是资
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任何来自政府的干预都会对 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问题的实际背景: 在1949年土地改革中,台湾农业政策按照地
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地主的 土地资源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 时的经济均衡条件:
佃农决策:根据机会成本原 理,如果佃农的耕种收入与他在 其他方面可选择的收入一样高或 者更高,那么只要土地的边际生 产力大于0,而且除土地之外所 有的耕作投入保持不变,那么佃 农就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重新安 排土地 使用权
(4)若佃农没有足 够的钱,可以分期 付款,但每年支付 金额不超过地租额
根据台湾相关政策梳理发现,很多农业方面 法律条文规定禁止补偿性合约再安排行为,且根 据权威资料显示,在受到减租影响之后,进行补 偿性合约再安排的地主所占比例不到10%。因此, 张五常认为,在市场中,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和实 施的有效性,以及减租后带来的产量增加弥补了 地租减少带来的收入损失,这两方面的原因解释 了补偿性合约再安排行为的低发生率。
也就是说,张五常认为减租后,地主通过补 偿性合约再安排来弥补自己损失的只是很少一部 分,大部分是通过市场中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来弥补损失。


减租对资源

配置的影响




集约度理论的三个假设
1
1 不存在任何 类型的补偿 性支付

佃农理论浅析

佃农理论浅析
民。
张五常认为私产包括三种权利: 使用权(决定使用权),自由 转让权,不受干预的收入享受 权。这三种权利可以替代私产
分成租佃制
所有权
两个或多个当事人为生产出某种相互同意的产出,而把私有 资源组合在一起,然后,合约当事人根据他们所放弃的生产 资源的某些权利来约定一个共同接受的报酬比例,据此来分
享实际的产出。
提出理论前的相关假 设01 Nhomakorabea假设①有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h和t,其中h代表 单位佃农所承担的土地量,t代表每一佃户所投入的 劳动量
02
假设②:在地主将土地租给多佃农的情况下,每一 佃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 地主的土地资源可能没有
得到充分利用
1.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一个佃农耕种投入不变 的情况下,土地的边际产 出量随着h的增加而减少, h是佃农租种土地的面积。
也就是说,张五常认为减租后,地主通 过补偿性合约再安排来弥补自己损失的只是 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通过市场中减租对资 源配置的影响来弥补损失。

减租对资
作 集
源配置的

影响



集约度理论的三个假 设
1
1 不存在任 何类型的 补偿性支 付
2 假设除土地 外所有耕作 成本都由佃 农承担
3 交易成 本为0
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地主 的土地资源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利

2.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 农时的经济均衡条件:
佃农决策:根据机会成本 原理,如果佃农的耕种收入与 他在其他方面可选择的收入一 样高或者更高,那么只要土地 的边际生产力大于0,而且除 土地之外所有的耕作投入保持 不变,那么佃农就会继续从事 农业生产。

从斯密的佃农分析说起

从斯密的佃农分析说起

从斯密的佃农分析说起上节写知识与土地,含意着的是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也是财富累积理论,经济学历来没有处理好。

经济学者把问题看得太复杂,漠视了资源本身是财富累积的仓库。

有了健全的土地使用的制度,尊重市场,提升人民的知识,经济增长是必然的事。

问题是交易或制度费用存在,容许利益团体把收入或财富再分配,惹来麻烦无数。

经济学原来的全名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那方面我处理不了。

上章写合约的一般理论,我的分析主要是关于人力的合约。

本章转谈土地。

只是在重点上这样说;人力与土地不可以河水不犯井水地分开来说。

以土地使用作为核心话题,我选以佃农分成这种合约入手,有两个原因。

其一,《佃农理论》是我作学生时的习作,其来龙去脉知得清楚。

当年的分析到今天还是对。

一九六八年我发表第一篇关于佃农的文章后,不同意的人不少。

四十五年过去,该理论还站着。

其二,我要分析中国开放改革后的土地使用的发展。

令我感到尴尬的,是要到二○○四年初自己才蓦然惊觉,中国改革出来的土地使用制度是佃农分成制!一九七九年我开始跟进中国的开放改革,推波助澜,写下不少文章,而时疏时密数十年来没有中断过。

怎么要到二○○四年我才知道中国改革发展出来的是我作学生时的看家本领呢?二○○八年初我为科斯写好《中国的经济制度》,再没有跟进该话题。

好些朋友说跟着的发展是把该制度改坏了。

我没有问坏在哪里。

搞经济解释,为一个题材写好文章,发表后我的习惯是不再管。

我不是个改革者,认为自己无足轻重,只是有时为了关心下笔,这里那里作点建议,或骂几句。

要是我认为自己有什么改进社会的使命,不会活到今天。

风俗之见误导佃农英语称sharecropper,是指以一个百分率与地主分享耕耘收获的农户。

斯密写《国富论》时,英国没佃农这回事。

当时佃农在法国盛行,称metayer。

是误导的称呼,因为metayage是指五十、五十(即双方各占一半)的制度。

其实佃农分成的百分率变化多,不限于五十、五十。

《佃农理论》第九章 结论

《佃农理论》第九章 结论

《佃农理论》第九章结论本书分析了在财产法、经济理论和亚洲农业中所观察到的土地使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尽管这种相互作用很复杂,但研究它或许是正确理解土地使用权经济学的惟一方式。

产权经济学是多方面的,我只是集中精力分析了农业中的租约安排理论和意蕴。

分成合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因为在各种土地使用权的安排中,分成制一直是人们所谴责的主要对象。

我分析了两组产权约束条件。

通过初步考察1949年以前大陆和台湾有关耕地所有权的财产法,我得出的结论是,大陆的农业中存在着一套系统的私有产权制度。

因此,我将私人产权约束条件与标准的经济理论相结合,推衍出了分成制下的资源配置理论。

与以前对这个主题的分析相反,我的理论表明,不同的合约安排并不意味着资源使用的不同效率。

我用选自不同时期和地方(条件是,在这些时期和地方,产权制度和私人产权约束相一致)的观察数据,检验了各种不同理论的意蕴。

观察数据不仅证明了我的佃农理论,而且还否定了传统的税收一相等方法。

实际上,税收——相等方法既没有经住事实的检验,也没有经住逻辑的检验。

本书中使用的“经济效率”一词只有一种简单的含义。

它被看作市场均衡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在自由竞争市场中,受私人产权的约束,从选择理论的逻辑中推衍出来的。

这是一个实证性术语,没有福利上的含义。

若这样看经济效率,我们就会奇怪为什么认为分成合约无效率的观点会流行如此之久。

或许货物税和分成合约的表面相同造成的错觉,提供了一种表面上吸引人的边际上的相等。

或许土地使用权文献中对分成制的经常指责,使人们相信分成制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当。

不过,认为分成租佃无效率的观点只是反对一般租佃制度的各种论点中的一种。

例如,高地租被看作是“剥削”,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短期租约被看作是一种“不安全”的租约,它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对土地的投资。

不幸的是,这些论断常被当作事实。

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措施,把分成制判定为非法,对合约条款进行干预,试图完全废除分成租佃制。

乡土中 国每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 国每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读书笔记《乡土中国每章读书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经典著作,全书由 14 章组成,深刻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文化和运行机制。

以下是我对每章的读书笔记:第一章:《乡土本色》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作者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以种地为生,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世代定居,很少流动。

这种不流动使得乡村生活充满了熟人社会的特点,人们相互熟悉,信任基于熟悉和规矩,而非契约。

在这样的社会中,语言往往不如特殊的语言符号(比如表情、动作等)有效。

乡村的生活节奏缓慢而稳定,与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和陌生人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章:《文字下乡》费孝通先生在这一章探讨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

他认为,在乡土社会中,文字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甚至不是最有效的工具。

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面对面交流,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足以传递信息。

而且,乡土社会中的生活相对简单和重复,不需要复杂的文字来记录。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乡下人“愚”,不懂文字,而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决定了文字的非必要性。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此章进一步论述了文字下乡的问题。

作者指出,时间上的阻隔也是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乡土社会的生活经验和传统是通过口口相传和亲身示范传承的,人们不需要借助文字来积累和传承知识。

而只有在社会变迁较快,需要跨越时间记录和传递经验时,文字的作用才凸显出来。

第四章:《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本书的核心概念之一。

作者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比喻为以个人为中心向外推展的水波纹式的差序格局。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差序格局中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是根据亲疏远近而定的,是一种私人关系的道德。

在这种格局中,公与私的界限相对模糊,一切价值都以“己”为中心,向外推衍。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一章接着差序格局的概念,阐述了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

在乡土社会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私人关系,道德标准因人而异。

农户经营学第七讲

农户经营学第七讲
租金类型:
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 劳务地租
分成租佃制
分成租佃制重要的特征就是分成的比例在庄稼成 熟之前就确定了,租金会随着收成的变化而变化。
分成制不同于其他的收租模式的地方主要是在于 其年租不是固定的,无论是现金收入还是农产品。
地主除了向农民出租土地之外,同时也可能投入 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和牲畜等。
佃农的生存状态也不能按照土地租佃形式来衡 量。佃农可能比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生活的更 好???
张五常(1968,1969)的佃农理论
假定佃农的决策标准是收益最大化,存在竞争性的市场, 分成率事前被确定,佃农投入的主要是劳动力,工资固 定,所以佃农的成本和投入的劳动力的数量成正比。
如果地主的分成率为S,农户的总产出为TVP,则农户 能最终能获得的产出为(1-S)TVP。如果不存在分成, 则农户的劳动力最佳投入量是L2,产出是Y2;如果存 在分成,则农户的劳动力的最佳投入量是L1,产出是Y1, 这样,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固定分成率是缺乏效率的。
信贷补贴计划。为了改变佃农的不理地位,通过国家信 贷计划向佃农提供可选择的,低成本的信贷也是一个途 径。。
世界范围的土地改革
中国大陆(没收)、台湾(三七五减租) 韩国、日本 前苏联、越南、古巴 津巴布韦等
陈风波 88343890 chfengbo@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经系 2007年9月
佃农行为的特别之处
佃农的经济决策显著地不同于其他农户行为,也 不是研究土地和其他要素之间关系,而是研究佃 农之间以及佃农和地主之间的关系。
最简单的模型就是研究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 最复杂的模型是研究就是研究农户间的契约关系, 包括土地,信贷,消费信贷,投入品价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佃农理论读书笔记【篇一:《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张五常《佃农理论》是我学生时的论文习作,大约1966年5月动工,1967年4月交卷。

那时在加州长堤大学任教职,每星期要教十二课,又要在长堤艺术博物馆开什么个人摄影展览,所以真正下功夫的时间不到六个月。

66年的秋天,我有三个月听不知音,食不知味。

1967年9月到了芝加哥大学,见到那里的图书馆有很详尽的资料,就把论文加长了四分之一。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把该书精装面市时,已是1969年了。

《佃农理论》这本书有两个特色。

其一是历久犹新:出版后30年,该书及书内的文章每年还被引用大约二十次;另一方面,好些学者朋友认为该书是今天大行其道的合约理论的“始作俑者”。

其二,作为一本“名著”,这本书的滞销可能破了世界纪录。

天下间怎会有这样可怜的事?1969年艺大出版社印制了10oo本;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自动买了 500本;作者及其学生、朋友等买了大约300本;25年后芝大出版社决定把版权交还给我时,竟然还有“货尾”20多本送给我。

可以这样说吧,真正在市场出售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不到2o0本!今天朋友们要求重印,而北京的商务印书馆又花了3年时间搞中译本,我就闲笔回顾,好叫后学的知道《佃农理论》的一些往事。

寻寻觅觅的日子1959年我进入洛杉机加州大学,61年学土,62年硕士,63年的春夏之交就考完了博士试。

殊不知这势如破竹的进度,在博士试后却碰到铜墙铁壁:有整整3年的时间找不到自己满意的论文题材。

两年中我换了四个题材,到最后都放弃了。

败走麦城,要不是因为理论上的困难解决不了(如风险的高低如何量度),就是资料不足(如林业的各种定价),或语言不通(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或者是题材过于庞大(如香港的租务管制)。

这些强攻不下的题材,当时使我气馁。

于今回顾,这些失败对我后来的学术生涯大有好处。

这不仅使我在四个题材上成为一个准专家,而更重要的是对搜集资料学满了功夫。

1965年8月,心灰意冷之余,我放弃学术,工余之暇拿着相机静坐在一个园林中搞摄影。

六个月后卷土重来,在图书馆找到一些关于台湾农业的资料。

那里1949年的土地改革,把地主与农民的分成,规定地主不能超过农产品的37.5%。

令经济学者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政府硬性的约束下,农业产量急升。

我当时怀疑那是台湾政府的数字游戏,要宣传一下国民党的优越性。

但多方调查的结果,是产量上升的数字可信。

政府管制,生产怎会上升的?三个原则的理论我想,要解释这个怪现象,第一步是要做出一个分成没有管制的租田理论,而分成租田就是佃农了。

我没有参考有关的理论读物,只两天这理论就做了出来。

我跟着把分成的百分比管制加上去,在理论逻辑上生产竟然上升。

这结论不容易相信,但反复查核理论的每一步,找不到有任何错漏的地方。

当时在长堤大学共用同一办公室的是eldon dvorak。

我请他坐下来,逐点逐步地向他解释我的理论结构。

他听得很用心,提出不少问题,我都答得清楚。

几个小时后,他突然说:你的理论会引起地震!对我来说,该理论的“创立”顺理成章,没有什么新意。

我只拿着三个基本原则去推理。

第一,我是阿尔奇安(a.a.alchian 1914-)的入室弟子,又熟读科斯(r.h.coase 1910-)的论著,当然明白产权对行为的重要性。

土地是地主的私产,劳力是农民的私产,所以要从私产的局限入手。

第二,佃农分成是一种合约,与任何合约一样,其中的条件是由双方议定的。

第三,农民之间要竞争,地主之间也要竞争,所以佃农合约中的条件(这包括分成百分比),是在私产与竞争这两种局限下决定的。

我对这三个理论基础很执着,任何稍有分歧的推论都不考虑。

所以在佃农制度下,农民与地主的投资,农户租用土地的大小与耕种劳力的多少,及地主与农民分成的百分比,皆是由上述的三个理论基础决定的。

另一方面,这些被决定的项目,就是佃农合约的条件了。

有了如上的佃农理论,我很容易知道地主在土地上的分成收入与固定租金、雇用农民浪耕自种等不同形式的收入大致相同。

这是因为竞争的局限条件大致一样。

但既然资源的运用与收入的分配大致相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合约安排呢?这是个浅而又不能不问的问题,后来触发了今天大行其道的合约经济研究。

佃农理论做得满意后,我就加入台湾土地改革的约束地主分成的百分比,只几分钟就把问题弄清楚了。

因为这约束是在市场决定的分成之下,农民的收入会高于他们另谋高就的收入,所以在竞争下他们必需增加劳力,使地主在较低的分成率中因为生产增加而有点补偿。

这样,农产量就上升了。

我反复思考,找不到错处,就写了11页纸,题为《佃农理论——引证于台湾的土地改革》,寄到加大作为博士论文的大纲。

第一页预告了大纲内的六个结论。

五个小时的争辩1966年5月某日下午5时,加大为我的论文大纲开研讨会,到会者大约4o人,其中十多位是教授。

教授们没有在会前读过早已拿到的大纲,因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页的六个结论全盘错了。

当我听到教授们说六点皆错,就想:错一两点有可能,但说六点皆错就显得他们不明白。

在会的人开始争论,但我只注意赫舒拉发(j.hirshleifer 1925-)及阿尔奇安。

他俩是20世纪的价格理论大师,不可能不明白我的理论。

赫氏一言不发,想着些什么,时而摇头,时而点头。

阿氏木无表情,拿着我的“大纲”翻阅。

争论的诸君主要是为了一点后来我才知道是老生常谈的:地主若收农户固定租金,付租后的生产剩余全归农户所有;但佃农分成,农户的所有生产都要分可观的一部分给地主,其生产意图怎会不被削弱,所以佃农生产是比不上固定租金的。

我说农户要竞争,说地主有选择权,他们听了等于没听,继续争吵下去。

两个小时后,第一个站在我那边的是h.somers,很有点强辞夺理。

他说:“没有教过史提芬的不准发言。

我教过他,知道他不可能错得那样容易。

”赫舒拉发跟着说:“不要管第一页的六个结论,我们要从第二页的分析开始。

”第二页解释的是第三页的一个古怪图表,天下间从来没有出现过,好像是一条面包给人一片片地切开来的。

我解释说:假如一个地主拥有一块很大的农地,若以佃农方式将整块地租给一个一家四口的小农户,地主的分成率会很高,因为小农户以低分成率而得的收入,足以使他不另谋高就。

地主于是把大地切开,租给两户佃农:他的分成率会下降,但总收入却会上升。

我跟着代表地主再切下去,加上第三户佃农,地主分成率再下降,而总收入再增加。

我又再切,赫舒拉发大声问:“你要将那块地分给无数的农户吗?”我答道:“不是的。

农户愈多,地主的分成率愈低。

开始时地主分成率下降会有较高的总收入,但到了某一点之后再切下去,地主的总收入就会下降了。

只有一个农户数字使地主得到最高的总收入,而若其他情况不变的话,只有一个分成的百分比是与竞争没有冲突的。

”会上一时鸦雀无声。

过了良久,赫舒拉发说:“我明白,我同意,但我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

”转到第四页,他们又吵起来了。

晚上10时(研讨了5个小时),阿尔奇安一看手表,站起来,走了。

其他的人皆去,余下来的只有e.thompson。

他是个奇才,会中反对得最激烈的是他。

他继续和我争论,但我无心恋战,他说他的,我想我的。

晚上门时,我到加大邻近的一家餐室吃点东西,忍不住挂个电话到赫舒拉发家中,说我三年来认为可以交出去的论文大纲只有那11页,但那么多人反对,感到很失望。

他回应道:“其他的人怎样想我不知道,但我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学生有这么精彩的论文。

”阿尔奇安说可动笔过了一夜,清早阿尔奇安给我电话,说我的理论与传统的是两回事。

他要把我那11页大纲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结果怎样再通知我。

我当然高兴,而阿老当时的研究班学生大都是我的同学,不少是好事之徒。

每过几天,就有同学给我电话,说没有谁找到我大纲内有任何错处。

过了一个月,阿老给我电话,说我可以动笔了,准备要写两年。

我问他一年够不够;他说不够。

论文8个月后就写完,阿老说是奇迹。

他可不知道,要不是我当时全职教书,又搞什么摄影展览,再快3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理论这回事,要不是想不出来,就是灵机一触,三几天就可鸣金收兵。

我当时的困难不是佃农理论的本身,而是要怎样去验证这理论。

验证这回事,要快也快不来。

要是理论的主要含义被事实推翻了,理论怎样精彩也无补于事。

这是阿、赫二师当年对我的严格要求。

加加减减的办法我当时收集了不少关于台湾农业的生产数据,很详尽的,要怎样处理,怎样来验证自己创立的佃农理论,是不容易的工程。

那时电脑正开始兴盛,一般写论文的学者,把数据大量地打上当时所用的纸唁上,一盒一盒的,然后由电脑统计分析后,选出自己认为可用的放进论文内。

但这样做显然是自欺欺人,与科学扯不上关系,是令我鄙视的。

我当时想,自己为了好奇而在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上下了数年苦功,心领神会,究竟所学有没有用场自己总要知道。

我又想,经济是一门科学;科学不是求对,而是求不被推翻。

自己的佃农理论在逻辑上找不到错处,那么依照科学的方法,验证时我得设法把理论推翻,若推翻不了,理论就算是有用场。

1966年6月,我集中于以台湾土地改革的农业资料来推翻自己的佃农理论。

苦思两个星期,我写下可以推翻这理论的多个假说或含义。

我想,这些含义那样清楚,用不着什么高级的统计了,而把数据谱入电脑,所需时间多于用人手加加减减,乘乘除除——这样算出来的推翻了理论就再找题材吧。

1966年的暑期,我和一位学生助手从早到晚加加减减、乘乘除除,用的是当时的机械计算机,震耳欲聋。

数以千计的数字,算出来的会否推翻理论的多个含义,要两三个月后才知道。

当时长堤大学的同事eldon dvorak知道我预先把多个推断写了下来,包括在台湾土地改革的地主分成约束下,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会怎样转变,不同土地的收成会怎样转变,不同县区又会怎样不同等等。

他很替我担心,因为他知道我这个人在学术上很自信:对就对,错就错,懂说懂,不懂说不懂,从来不左闪右避的。

1966年10月初,所有数据的多个总结都算出来了,没有一项不是3个月前推断了的。

成竹成胸,写论文是举手之劳。

阿师教我写英文好些年后我才知道,凡是思维有了轮廓、资料实力充足而大可动笔之际,是我平生最快乐的时刻。

这好比一个青年遇到一个自己喜欢而又愿意跟自己谈恋爱的女人,在要谈而还未谈之际也。

但学术毕竟与女人不同:跟学术谈恋爱是苦恋。

也是好些年后我才知道,以学术而言,明知是苦恋也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的。

1966年10月我第一次尝试,事前可想不到,一旦正式下笔,思想的集中易发难收,昼夜不分,连自己要授课的时间也往往忘记了。

当时在长堤共用同一办公室的dvorak明白发生着什么事,处处维护着我。

后来(大约4个月后)我要在长堤艺术博物馆开个摄影展,他替我从校方取得50o元资助,而又因为不够钱,亲自替我造了数十个木镜框。

论文第一章的初稿是 66年11月完成的,隔行打字40多页,寄到加大的赫舒拉发及阿尔奇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