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5传播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5传播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5传播学考研真题(A卷)
科目代码及名称:815传播学
适用专业:文化创意学
一、简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符号的定义。

2.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

3.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4.简述把关人理论。

5.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简要介绍传播学经验学派及其特点。

二、论述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论述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2.试论述“使用与满足” 理论。

3.举例分析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三、应用分析题(1题,共30分)
请结合材料就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和分析。

某汽车生产商为了扩大自身产品的销售量,斥巨资邀请某著名导演拍摄了一部电视剧。

在该电视剧中,男、女主角的坐驾均系该汽车生产商生产的汽车。

电视剧播出期间,该汽车
生产商想对该电视剧播出后汽车品牌效果提升情况进行调查。

1.如果这家公司委托你进行调查,请谈谈你的调查思路。

2.请结合下表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

电视剧接触程度与汽车购买意愿相关性分析(%)
注:“有”表示有购买意愿,“无”表示无购买意愿。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04--2018,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04--2018,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5文学理论适用专业:050101文艺学、050102
中国古代文学、050103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文化创意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悲剧(10分)
2. 期待视野(10分)
3. 游戏说(10分)
4. 无意识(10分)
5. 文如其人(10分)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瓦诺在她的名著《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谈到:远离强势文化中心的作家并不必然是外在于“世界文学”的,文学有其自然的评判、接受和传播逻辑,正是这种文学逻辑可以让文学拥有不同于政治标记的领土和疆界。

有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例子,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对“精神胜利法”的描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我们认为是汉民族国民劣根性一面的集中凸显,但后来在日本和韩国学者的相关讨论中,他们认为在他们民族内部同样有相当普遍的“精神胜利法”的民众心理基础,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精神胜利法”理解为一种儒学文化圈影响下的“东亚国民性”。

然而,又有很多学者发现,在《堂吉诃德》等不少西方名著里,也能找到这种“精神胜利法”。

这个例子至少说明,鲁迅的创作从社会的实际和民族的具体性出发,但以其深广的忧患和境界的超拔,而达至了“世界文学”的高度,属于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此外,鲁迅在《孤独者》等作品中对于孤独情境和心灵异化的探讨,也具备一种存在主义的深度,这是学界早已有的共识。

温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2013】——814文献学试题A

温州大学研究生入学考研真题【2013】——814文献学试题A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科目代码及名称:814文献学适用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班固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群书分类目录,也是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

它以官修目录为依据,总结性地著录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有重要文献。

2.,又称“夺文”或“阙文”,是指古籍在传写翻刻过程中脱落遗漏了的文字。

,又称为“剩文”,是指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又称羡文、衍字。

3.文献版本中“好的本子”,即指错误少、不残缺的本子。

张之洞认为应是“足本”、“精本”、“旧本”。

学术意义上的此类本子,一般认为是精注精校、不缺不讹的本子。

4.传统文献的流布主要通过讲唱、镌刻、、印刷、摄影等途径。

5.陆心源是清代藏书家中无藏书世家背景的藏书家。

他的藏书规模宏伟,藏有珍贵的宋元刊本,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

可惜的是陆氏家藏于清末被逼售予日本,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

6.指汇集某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是与“总集”相对而言。

如《樊川文集》、《范文正公集》等。

7.是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

它历久不衰,价值很高。

8.就是将亡佚图书的存于他书的内容抄录出来,重新编辑成书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亡佚图书面貌的方法。

9.收录清乾隆以来至辛亥革命间的著述,上接《四库全书》的丛书是,由顾廷龙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至2002年影印。

二.简答题(第1-2题每小题20分,第3题30分,计70分。

)1.自从人类有意识地使用符号或文字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便有了承载这些符号或文字的物质载体。

我国文献载体的使用大体有哪些?2.关于古代文献学的理论著述,您知道哪些?请作简单介绍。

(本卷面中出现的不可列入,至少需列出5种著作)3.陈垣对校补工作做了系统总结,曾下了很大功夫校《元典章》和《旧五代史》两部书,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后改名《校勘学释例》)和《旧五代史辑本发复》。

2014年浙江大学808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浙江大学808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浙江大学808文学评论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一、材料:契合·波德莱尔自然是一庙堂,圆柱皆有灵性,从中发出隐隐约约说话的音响。

人漫步行经这片象征之林,它们凝视着人,流露熟识的目光。

仿佛空谷回音来自遥远的天边,混成一片冥冥的深邃的幽暗,漫漫如同黑夜,茫茫如同光明,香味、色彩、声音都相通相感。

有的香味像孩子的肌肤般新鲜,像笛音般甜美,像草原般青翠,有的香味却腐烂、昂扬而丰沛,如同无限的物在弥漫、在扩展,琥珀、麝香、安息香、乳香共竞芳菲,歌唱着心灵的欢欣,感觉的陶醉。

1.以本诗为切入点,谈谈波德莱尔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30分)2.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该诗的形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20分)3.分析该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40分)二、材料:就诗本身而论,除了欣赏若干单首之外,最好还能通读全集,这样才能看出它的中心思想。

当然,每首都谈爱情,但在个别的爱的具体表现上,是否有什么是贯穿全集的?路易士认为是有的,那就是两种爱之间的对照:一种是“绝望之爱”,一种是“安慰之爱”,前者对爱着要求一切,后者则什么都不要求。

当前者升华到到后者的时候,爱就变成了一种“仁”(charity)。

为了表达这种普遍意义的爱,莎士比亚所用的技巧都是甜美而不腻人,生动而又深刻的,有程式而又不断变化,具有文艺复兴黄金阶段诗歌的众多优点。

(表述不完全一模一样)1.你如何看待王佐良先生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总体评价?(20分)2.莎士比亚在英国诗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0分)3.王佐良先生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爱情主题的描述你是否认同,如何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

(20分)。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18到2004十五套考研真题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2018到2004十五套考研真题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专业概念解释(50分)
1. 诗无达诂(10分)
2. 修辞立其诚(10分)
3. 极简主义小说(10分)
4. 人生艺术化(10分)
5. 陌生化理论(10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问题。

(50分)
“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常见的说法,而西方有个近似的说法叫“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见于宋代文豪苏轼的《答张文潜书》一文:“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

”“文如其人”的大意是说,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即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会把你所想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风格即人”是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的一句名言。

有的人把它翻译成“风格就是人”。

布封强调作品思想的重要性。

他认为那些只描写“琐屑对象”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传世
第 1 页,共 2 页。

温州大学复试科目

温州大学复试科目

温州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030304民俗学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中国民间文学概论》,黄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1文艺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欧美文学史》(第三版),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3.《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8年2版;《文献学讲义》,王欣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国学概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7年1版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2.《古代汉语》(1-4)册(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欧美文学史》(第三版),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2.《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欧美文学史》(第三版),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4.《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0501Z1文化创意学1.《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金元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现代广告通论》(第二版),丁俊杰、康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0501Z2写作理论与实践1.《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欧美文学史》(第三版),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060200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专业基础》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史学概论》,庞卓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或以后版2.《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040102语文学科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彭小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40102历史学科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305Z1马克思主义法学1.《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民法》(第5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5版),李炳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4.《环境保护法教程》(第6版),韩德培,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法理学》, 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行政法与行政讼诉法学》,应松年,法律出版社,最新版3.《经济法》(第4版),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040102政治学科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2.《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伦理学引论》,章海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或以后出版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30505思想政治教育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及以后修订版3.《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4.《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050201英语语言文学1.《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编,2005年2.《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主编,外研社,1995年3.《语言学教程》(英文版第四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文体与翻译》,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英文版第一版),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文版第二版),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040102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参考书:《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070104应用数学1.《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考书:1.《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2.《复变函数》(第三版),钟玉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一版),魏宗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040102数学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考书:1.《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4.《复变函数》(第三版),钟玉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70201理论物理1.《量子力学教程》(第一版),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2.《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二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考书:1.《原子物理学》(第三版),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70205凝聚态物理1.《量子力学教程》(第一版),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2.《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第二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参考书:1.《原子物理学》(第三版),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数据结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配套教材),陈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ISBN 978-7-04-035378-52. 《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颜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6.《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数据结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配套教材),陈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ISBN 978-7-04-035378-52. 《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颜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6. 《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单片机基础(第3版),李广弟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4.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40102物理学科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二版),闫金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理论力学》,周衍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电磁学》(上、下册)(第二版),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070300化学(一级学科)(070301 无机化学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1.《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分析化学》(上、下册)(第五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刑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综合化学实验》,浙江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化学信息学》,陈明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81704 应用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刑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综合化学实验》,浙江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化学信息学》,陈明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40102化学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等加试参考书:1.《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蔡亚萍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0703Z1化学生物学1.《有机化学》(第四版),汪小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生物化学》(第四版),张丽萍、杨健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复试参考书:1、《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辛秀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张丽萍、魏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基础化学实验》,顾晓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040102生物教学论《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普通动物学》(第3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植物学》(上册,第2版),陆时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植物学》(下册,第2版),吴国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一、音乐(理论、声乐、器乐方向)考生参考书目: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2.《西方音乐史略》,李应华,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年3.《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5.《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二、舞蹈考生参考书目:1.《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版2.《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和第六卷《中外舞蹈精品赏析》,刘青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袁静芳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5月2.《视唱练耳》第3、4册,许敬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3.《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4.《舞蹈教育学》吕艺生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A2010真题

温州大学文学理论A2010真题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 文学理论(A)适用专业:文艺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文学活动论 2、话语 3、艺术生产 4、审美意象 5、文化工业
二、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2 页,共 2

1、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是什么?如何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 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3、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对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15 分,第三题 20 分,共 50 分)
1、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 本原则?
2、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3、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四、材料分析题, (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对于 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文学发展的现状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尽 管出版繁荣了,但文学的市场正一步步被其他读物以及影像制品所占据,文学面临萎缩与 危机。也有人认为文学处境并不那么悲观,因为近年来我国每年仍然出版长篇小说大约 800 部,文学虽然不再占据文化甚至公共舆论的中心位置,但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选择多元 化了,文学仍然有它的读者群。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发展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2、以下是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忽然传来一阵敲门 声……”,请对其美学特色进行分析。

2013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科目代码及名称:813语言学概论适用专业: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一、术语解释(10分)1.国际音标2.语言融合3.非音质单位4.语法手段5.语序二、填空题(10分):1.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的叫做______。

2.英语不同于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是______。

3.根据舌位的高低,元音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4.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在语音属性中______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

6.音位变体有两种:______变体和______变体。

三、单项选择题(10分)1.下列语言学术语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______。

A.主谓B.体C.语调D.语境2.下列语言学术语中与语法意义有关的是______。

A.主格B.内部屈折C.重叠D.虚词3.关于“语言”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4.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派可以称为______。

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5.[p]的发音特征是______。

A.双唇送气清塞音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C.双唇送气浊擦音D.双唇不送气浊擦音6.下面一组都是圆唇元音的是______。

A.[i, u]B.[e, o]C.[y, A.]D.[u, o]7.不属于语音弱化的是______。

A.音素脱落B.向央元音靠拢C.浊音变清音D.单元音变复元音8.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______。

A.语言符号像图表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排列B.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轴上延续C.语言符号可以聚合成类D.语言符号可以表达多个意思9.关于义素性质的说明中,正确的是______。

温州大学民俗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温州大学民俗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及名称: 611民俗学适用专业:民俗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计2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社会民俗
2.联村组织
二、简答题(计2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你如何理解“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这句话?
2.为什么说“庙会的区域往往也是通婚的基本范围”?请你给予阐释。

三、论述题(2题中任选1题,共100分。

二题都做,以“选题一”计分)
1.选题一:,
根据你参与过的一次民俗仪式活动,介绍它的整个过程和你的参与情况,详细描述引起你关注的活动情节,深入讨论让你感触深刻的内容,并运用民俗学知识展开评论。

2.选题二:
根据你考察过的一处古村落(或古镇),介绍它的现状、历史和你的考察过程,详细描述引起你关注的民俗事象,深入讨论让你感触深刻的内容,并运用民俗学知识展开评论。

第 1 页,共 1 页。

2014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4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4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解释概念(每小题10分,共30分)1.意境答:“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包括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即“境”。

“境”包括两个部分,即“象”和“象外之象”,又称实境和虚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意境论”逐渐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2.现代主义答:“现代主义”是指在20世纪初期几十年,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有新颖独特的主题、形式、理念和风格的文学和其他艺术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

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

为了表现出超感觉的激情和难以捉摸的内在现实,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非常态的、变形的艺术假定性手段。

它采用奇特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对象象征化。

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基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形态,成为一种被主观意识改造过的变形形象。

3.审美批评答:“审美批评”是文学批评的模式之一,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又超越了真善因而是“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即美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

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这种批评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

温州大学_811中国民间文学2005--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温州大学_811中国民间文学2005--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10.信天游是在地区流传的山歌。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民间文学的群体性特征
2.集体无意识
3.文化发明神话
4.箭垛式人物
5.魔法故事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民歌的抒情娱乐功能
2.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的区别
3.民间小戏与民间说唱的区别
4.民间故事在结构方式上的惯用套路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创世史诗2、南戏3、“肉里噱”4、《玛纳斯》5、民间说唱
二、简答(70分)
1、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教科书?
2、简述神话学诸派别。
3、谈谈传说的一般特点。
4、举例谈谈儿歌的种类。
5、举例说明谚语的特点。
6、何谓相声艺术“四要素”?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美国学者将“民”的范围无限扩大,认为“民”可以是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
2.1918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周作人等主持成立歌谣征集处。
3.“三套集成”指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
1、中国的“灰姑娘”型故事不是欧洲的舶来品。
2、民间文学口头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劳动人民过去没有文化。
3、史诗与神话没有密切的联系。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各地流传的内容相近的泥土造人神话,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文化意义?
2、认识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对于我们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4.传说创作、流传的心理基础
5.作家文学创作与民间文学创作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性的理解上的不同

2015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15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3语言学概论
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文字注出普通话读音(共30分)
近音、半元音介乎擦音和高元音之间,也即发音通道留有比擦音大但比元音小的缝隙,所以气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小于擦音大于高元音,只是稍微有些摩擦。

两者的区别在于近音的舌头姿态与辅音近似而半元音与元音近似。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音素与音节:
2.隐喻与换喻:
3.文字与语言:
4.派生词缀与屈折词缀:
5.地域方言与亲属语言:
三、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其中一题,共45分)
1.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温州大学_812文学理论2004--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温州大学_812文学理论2004--2017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A卷)报考学科、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
第页,共页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A卷)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页,共 2 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 文学理论
第 3 页,共 3 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A)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
第 2 页,共 2 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A)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
文学
第 1 页,共 1 页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 文学理论(A)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 1 页,共 1 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 文学理论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
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 1 页,共 1 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 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
第 2 页,共2页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A卷适用专业:文艺学等专
第 2 页,共 2 页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 812文学理论(A卷)
第 1 页,共 1 页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 1 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1.谈谈你对文学性的理解。

(30分)
2.分析下面两段话表达了何种文学观念。

(30分)
近人章炳麟:“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韦勒克:“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

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3.下面是作家汪曾祺1987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一次笔会上说的话,请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含义(30分)
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

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

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

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

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4.《论小说的社会学》一书中,戈德曼着重分析了社会精神结构和小说结构之间的同源性关系并以之解释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史。

例如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作品的主
人公往往是努力奋斗的个人主义者,而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个人奋斗的价值日益丧失,作品的主人公也越来越失去其作为个人的热情与个性,因而出现了卡夫卡·式的作品。

该如何评价这种研究模式,谈谈你的看法。

(30分)
5.下面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发言的一部分,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并进行评论(30分)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
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

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

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

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
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

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

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

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

或者可以说,一个作
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