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 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详细翻译及解析这次语文全国1卷的诗词赏析题,考了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陆龟蒙,是一位田园诗人。
陆龟蒙出身官宦世家,从父亲往上数几代均是居显赫要职,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熟读《诗》、《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可惜长大后的陆龟蒙,屡试不第。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幕僚生涯,在湖州刺史张博的帐下任职,后又回到故乡隐居。
陆龟蒙和陶渊明一样,是真正能够融入田园生活的,经常自己带着农具,和家里的帮工一起下田间劳动,并且还撰写了《耒耜经》,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
所以陆龟蒙还有一个“农学家”的名头。
闲来无事,他则携笔墨纸砚、书茶钓竿,泛小舟于江湖烟波之上,煎茶垂钓,吟诗作文,好不惬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江湖散人。
另一位诗人皮日休在任苏州刺史的时候,与陆龟蒙相识,二人互相引为至交,经常唱和,这次诗词赏析题,就是陆龟蒙和皮日休之作: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解释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20全国3卷诗歌鉴赏陆游《苦笋》独家翻译译文及试题准确解析

2020全国3卷诗歌鉴赏陆游《苦笋》独家翻译译文及试题准确解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①,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①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歌独家翻译译文——首联:菜盘子里面忽然出现了苦笋,让我眼前一亮。
这两根苦笋剥去外皮,同根并头,就像脱下襁褓的白玉般的婴儿,可爱极了。
颔联:我深知苦笋本性是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和其它植物不一样。
它那种坚贞的节操是与生俱来,并矢志不渝。
颈联:唐太宗虽然经常被魏征顶撞,但仍然说过: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这苦笋就像魏征一样,具有耿介苦节,有干霄之才,所以嘱咐儿童不要过多取食。
尾联:自古以来,人才就要培养,放手让他们高入云霄,与风雨搏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练。
14.【C】【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
因为苦笋和魏征一样耿介有节操,作者喜爱珍惜,所以吩咐儿童不要多取食。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0高考真题汇编:1.古诗文默写2.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章出处:语文阅刊1、全国Ⅰ卷(安徽、湖北、福建、河南、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全国Ⅱ卷(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感甘冽。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
参考答案:(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3、全国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分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说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鉴赏题

周刊18教育观点|写作指导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化遗产的角度,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都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纵观近年来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命题,难度趋中,题型趋稳,但依然是得分率偏低的重难点试题之一。
下面,我以2020年全国卷一诗歌鉴赏题为例,从四个角度管窥此题的方方面面,试图为今后的备考提供一点借鉴。
一、试题立意该题题型沿袭了近年诗歌鉴赏题的样式,即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情感主题等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诗歌进行理解与鉴赏,这样的要求,需要考生具备多种语文能力。
具体地说,涉及到这样几种能力:阅读理解、形象思维、语言二、解题思路首先我们来看客观题:全国卷1从2018年开始一改以往5选2的模式,变为4选近3年来全国卷1诗歌鉴赏客观题的选项设置各具有针对性。
2020年全国卷1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首联含义)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颈联情感)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尾联技巧)本诗属酬和诗,诗词酬和,历代为文人墨客雅事也,宋人洪迈云:“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从标题的“奉和”可见是作诗词和别人相唱和;“见寄”是寄给我,“见”字这一用法在人教版课文《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和《陈情表》中“慈父见背”已经学习了;“次韵”是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2020全国1卷诗歌《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真题及详解

2020全国1卷诗歌《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真题及详解一、真题及答案详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XXX抱疾XXX见寄次韵XXX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XXX使织,XXX僧饭别教炊。
但医XXX,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XXX的好友XXX。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XXX,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XXX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XXX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XXX 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XXX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XXX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A。
解析:“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
标题“见寄”说明XXX曾写诗寄赠XXX,“奉和”说明这首诗诗XXX赠XXX的和诗。
XXX患病只是“XXX”,即闭门谢客,但仍与友人互通音讯。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首联“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说明朋友没能按照商定一同出游,XXX只得把自己关在屋里,费经心思却作不出诗来,由此表达了墨客对朋友因病不能赴约游玩的遗憾。
尾联“但医XXX,不怕江花不满枝”宽慰朋友不要因为没能依约出游赏玩而丢失,等眼疾好了,一样有大好风光可供赏玩,由此表达了对朋友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妙糊口的展望。
XXX、诗歌详解。
1.标题:奉和XXX抱疾XXX见寄次韵XXX: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

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文◉杜若东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
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百余汉字探秘》《左传成语典故精释》等有关学好文言文的六本原创电子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意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1【译解】这是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如果你去搜这首诗的解析的话,在百度上是很难搜到的。
这也是诗歌鉴赏题的一个特点,会有意识的避开名家名作,或者说一些现成的答案。
不过题虽然在课外,但答案是在课内的。
所以说,不管作者如何,不管用了哪些字句,关键是能读懂这首诗的大意,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具体到这道题,主要有三点提示:一、看似诗歌鉴赏,但却是在考察你的古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掌握能力,诗文不分家。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选取了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其诗如下:这是一首“次韵”奉和之作。
“次韵”就是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皮日休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
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
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
事实上,二者在认识之初便存在身份上的差别。
皮日休为及第进士,而陆龟蒙只是一个取得参加“礼部试”资格的乡贡进士。
他对皮日休的唱和多少夹杂着,提升文名,借其地位以求赏识于上官之意。
皮陆唱和之中,陆龟蒙的唱和之作就多达二百余首。
这首《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便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写朋友因抱疾,无奈爽约,不能如期沐春风、赏春光、醉美酒,其中的失落与怅惘溢于言表。
于是,诗人放下帷幕,潜心教书。
《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后世常以“下帷”指教书。
诗人因未能与友人同游赏春,虽在书舍”裁遍“诗书,却未能写出游春的诗篇,”裁诗“指的是作诗的意思。
如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诗人没有了友人相伴,竟“裁诗“不得,诗人夸张的言语之中多少有几分奉承之意。
颔联“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蕙”即“蕙兰”,《楚辞·离骚》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诗人“下帷”育“蕙兰”百亩,英才无数。
“三秀”即“灵芝”,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诗人“欲采商崖三秀枝。
”是要效仿“商山四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志向。
“商山四皓”不愿受辱拒绝刘邦的征召并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虽然我错过了春城的醉意,但我的帷幕上满布了未完成的诗句。
我因为吟咏郢江岸边那百亩蕙花,想要采摘商山上的三朵秀丽芝草。
我的野鹤在笼子里自由自在地编织,山间的僧人在别离前教我怎样煮饭。
即使我患有眼疾,像___那样,我也不会担心江花无法开满枝头。
奉和是指与朋友共同创作诗歌。
次韵是一种古代诗歌写作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这是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和诗方式,要求作者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次韵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___和___之间的相互酬和。
但实际上,___和___之间的次韵相酬之作早在唐代大历十才子中就出现了。
因此,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是___首创。
和诗的方式大致有四种:一是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二是依韵,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三是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四是次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抱疾”指生病,在本诗中可以从后文“重瞳健”得知,___休患的是眼疾。
___:杜门有两个意思,一是闭门,二是古代长安城的一座城门。
在奇门遁甲中,___是八门之一,代表一个人命运平稳,逢凶化吉,长寿,适合从事多灾多难的职业,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使用杜门,意为希望好友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这类诗一般在标题中会使用“酬”“和”等词,表示回应或者与某人共同创作的意思。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回应好友袭美(___)因生病无法赴约而寄来的和韵诗。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虽然我和您失去了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一直在家教书育人,没有写什么诗。
下帷指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裁遍即遍裁,指校正书籍。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因指趁机,吟指沉吟,此处指教导学生。
___指各地学生,百亩蕙借用《楚辞·离骚》中的典故,比喻培养人才。
2020全国1卷诗歌答案及鉴赏

•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 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 参考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诗 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 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 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 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 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由此可见 ,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 诗歌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齐采薇”委婉地表 达自己生活朴素,却清高坚贞自守,言外之意是 希望好友不用担心自己,即使吃着野菜,我也坚 定不移。
• 诗歌第五句写自己如野鹤一般,不受约束,言 外之意是自己现在没有在官场,也并不会期待投 身官场。
• 诗歌第六句写诗人虽然吃着朴素的饭菜,但心 安理得,非常惬意。言外之意是虽然贫穷,有才 难现,即使生活朴素,但我内心宽阔,没有束缚
•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 参考答案: •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
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 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 的情感,可从诗歌情境入手,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 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根据诗歌标题 和“虽失春城醉上期”可知,表达了因友人患病,约会 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未能写出的遗憾之情。尾 联作者用典,表达了只要好友眼疾痊愈,不愁没有美景 欣赏的宽慰祝愿和乐观豁达之情。
• 诗歌第七句,诗人期待友人的眼疾能尽快好 起来,言外之意是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战 胜病患。
• 诗歌第八句写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的展望,用 “不怕”二字表达对好友的信心,等你好了之后 ,我们再一起相约。言外之意是,你要快快好起 来,我们再相约痛饮,看江花满枝,看后生成才 ,我们还有好多美好的事情没有完成呢。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20 年浙江省高考题)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 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 分)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 的妙处。(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二) 15.B 16.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 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2020 年全国 I 卷高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鉴赏《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真题讲解

一、(2020全国卷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诫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14.A。
由题目中“奉和”二字可知,本诗为作者酬和之作,是作者“见寄”,收到友人寄来的诗作后的回复,所以“不通音讯”错误。
15.答案(1)由于友人患病,不能与友人赋诗饮酒,饱览春色。
表达出作者的怅惘遗憾之情。
(2)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表达出对自然与美景的向往与喜爱。
(3)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康复的期许,体现出两人的深厚友情,“不怕江花不满枝”宽慰友人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心态。
二、古诗译文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三、写作背景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题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这次语文全国1卷的诗词赏析题,考了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陆龟蒙,是一位田园诗人。
陆龟蒙出身官宦世家,从父亲往上数几代均是居显赫要职,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熟读《诗》、《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可惜长大后的陆龟蒙,屡试不第。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幕僚生涯,在湖州刺史张博的帐下任职,后又回到故乡隐居。
陆龟蒙和陶渊明一样,是真正能够融入田园生活的,经常自己带着农具,和家里的帮工一起下田间劳动,并且还撰写了《耒耜经》,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
所以陆龟蒙还有一个“农学家”的名头。
闲来无事,他则携笔墨纸砚、书茶钓竿,泛小舟于江湖烟波之上,煎茶垂钓,吟诗作文,好不惬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江湖散人。
另一位诗人皮日休在任苏州刺史的时候,与陆龟蒙相识,二人互相引为至交,经常唱和,这次诗词赏析题,就是陆龟蒙和皮日休之作: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解释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诗歌鉴赏(2020)高考真题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再现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2020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集锦

2020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集锦(2020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A 15.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题详解】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全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等级为A级。
要求准确无误地进行上下句默写。
从选句所属篇目的体裁来看,主要涉及诗、文、楚辞、赋、词等,面比较广。
从选句内容看,属于典型的、常见的句子,难度不大。
考生在默写时,可能在“载”“臾”“也”“厚”“孰”“抱”“长”“堪”“摘”等字出现错误,有的考生因字形不够熟悉,写错了,如“臾”“堪”;或是因音同字异而写错了,如“孰”“长”;或是笔误,缺胳膊少腿的,如“载”“厚”“摘”等。
【参考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要求从“美好德行”这个方面去筛选,然后辨别各项信息组合的正误。
第②句主语是老人,能否间接说明其美好德行在文本中体现得不明显,第④句表述的是其家庭情况而非“美好德行”,第⑥句的主语是焦翁。
因而使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3.B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及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首先要理解各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特立独行”意思是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用作褒义。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所以“身体力行”合适,这样就排除了A、B项。
“耳提面命”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耳濡目染”是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因为后面有“说教”一词,所以第二个空应该填“耳提面命”,这样就可以排除D,答案选C。
答案:C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解析: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第一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所以③⑥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
2020全国卷三个诗歌鉴赏题汇编

(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答案】A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
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

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概述]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不管你在轻松地学习,还是困难地学习。
其实,只要善于在未知中寻找兴趣,你就能永远乐观地对待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分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全国卷:古典诗词赏析及题型解析一、2020年全国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译文:标题: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首联: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颔联: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颈联: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尾联: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从标题的理解、首联的内容、颔联的情感、尾联的手法设题。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试题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思想情感题,对于病种好友,诗人有不能共游的遗憾,对友人战胜病魔的信心,对来日观景的展望。
这既是符合我们人之常情的感情,也是根据行文表现出来的感情。
二、2020年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译文:首联: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颔联: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颈联: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谈不上精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尾联: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守古书的糟粕真可笑可憎。
诗歌赏析《读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
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
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
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战斗精神。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
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
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
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
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
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
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他的评价。
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是被后人推崇引用的名句,常用来说明在文艺创作.上刻画人物时,外表好写而内心世界和本质精神却不易写的道理;或者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确认,得出答案。
4.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试题解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答题时要从多角度思考,可以从时间角度梳理,看作者在不同时间段的情感;可以从描述对象梳理,看描述主体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的情感。
三、2020年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译文:在装有粗劣饭菜的盘子中,一对剥去外皮的苦笋洁白如玉,鲜嫩无比,不禁眼前一亮。
它虽口感苦涩,我却深知它本质纯洁,生性耿介,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苦节”与生俱来。
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唐太宗)却觉得他很妩媚,(这是因为)他有着高洁的品质,因此我吩咐儿童不要过多地注重外在。
自古以来人才的养成,要放开手脚,给他发展空间,让他高入云霄,历经风雨,经受磨炼。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因果关系不当,并不是因为吃起来口感苦涩,就吩咐儿童不要多食。
结合颈联第一-句可知,诗人由苦笋联想到魏征,魏征虽然言行无礼,内里却散发着光芒,所以诗人是吩咐儿童不要过多地注重外在。
6.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诗的二、三联采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由苦笋联想到魏征,在答题时,我们要找出描写这两个对象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分析其相似点。
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就好比苦笋的滋味,这是二者的相似之处。
"苦节乃与生俱生”体现了苦笋的“苦节”,象征耿直的性格,这也是二者的相似之处。
据此概括即可。
四、古典诗词鉴赏考点分析:题型一、选择题(单选):关键要读懂诗歌。
1、考内容解释:把选项的分析,与诗歌原文进行分析对比。
2、考意境分析:要注意诗歌是属于雄浑、开阔,辽远;还是清净、清幽、脱俗。
是愁苦、还是归隐等。
3、考艺术手法:当提到多种表现手法时候,要引起注意。
往往一个会有问题。
4、考思想情感:当多种情感出现时候,是不是选项理解有误。
是否拔高了。
(秋、月,残云、黄昏,傍晚,萧萧等:孤独,愁苦;长亭,柳,渡口:依依不舍之情;鹤,渔樵:归隐向往之情等)5、考语言特色:通俗易懂,质朴,平实无华,沉郁顿挫,豪放读懂诗歌的一些明显提示:(1)题目提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宋诗,宋词唐诗:律诗(首1、颔2,颈3,尾4)宋词:上阕、下阕。
(2)标题,作者,注释(3)诗词内容。
【意象→意境(画面)→情感→具体问题】阅读方法:1、先借助标题,作者,注释来加以初步推断情感走向。
2、然后阅读全诗,把握大概写什么。
3然后具体看题目,问什么,我们就回答什么。
我们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诗句来分析。
题型二、主观题命题热点:思想感情【重点题型1】多种感情类:(多种情感,多个答题要点,命题热点)问法:表达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方式:(1)首联表达什么情感+分析(2)第二联表达什么情感+分析(3)第三联表达什么情感+分析(4)第四联表达什么情感+分析。
或者:表达了诗人情感1+分析表达了诗人情感2+分析表达了诗人情感3+分析【重点题型2】感情变化类问法: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明白诗歌情感前后的不同,以及产生的原因)(1)诗人首先通过……(原因)表达了……(情感)(2)再……(原因)表达了……(情感)(3)最后……(原因)表达了……(情感)【重点题型3】:情感单一类(这类题,常与表达技巧,如何抒情放在一起考查)问法: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怀的?(1)先回答表达的情感(2)分析:诗人通过……的描写,运用了……表达技巧,抒发了诗人……情感【重点题型4】:情感矛盾统一类诗人情感复杂,产生了既悲又喜,或者失落又充满希望等矛盾心理状态。
(1)一方面:诗人先通过……表达……情感。
(2)另一方面:诗人通过……表达……情感。
诗歌其他考点:【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者“诗眼”是什么,为什么?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的词性,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附加:动词:凝练,生动,作用是化静为动,使得某种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形容词:(1)一般形容词:使得某某更加形象,生动。
(2)颜色形词:增强画面感,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叠词:使得具有音乐美,韵律感。
虚词:副词、介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