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墨梅
《墨梅》教材分析
《墨梅》教材分析
《墨梅》是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第三首。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诗作。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梅。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高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全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色的,素净雅洁;后两句言志,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为了它的清香能弥漫在天地之间,表现出了他淡泊名利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 个生字新词。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周周末练习试题
第十四周周末练习试卷拟卷卞少勇151523910161 审阅嵇红莲书中基础一、把你写得最漂亮的字写给大家看。
fãn shāo qián kūn liâ huǒ xǐ yàn fěn ɡǔ suì shēn()()()()( )lào yìn jiǎn lòu zhuānɡshìchuǎi mózīzībújuàn()()()()(二、用“想”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我()他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的看到一幅画。
2、我们的班主任费老师是一位很有()、很有个性的老师。
3、我的()是将来当一名飞行员。
4、看图作文时,既要仔细观察图画,又要展开合理的()5、在我军的严密监视和防御下,敌人的()彻底破灭了。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竹石》和《墨梅》都采用的手法,表达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郑板桥在竹石一诗中也用同样的手法借竹子喻理,“,。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2、《马诗》中“,。
”一句抒发了诗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
3、《墨梅》是的作品,这是他的一首。
诗人借,在寄予了他的高尚情操。
“梅”是历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
”突出梅花不畏严寒;陆游的“无意苦争春,。
”则流露出作者孤芳自赏的情怀。
我还想到“,。
”的诗句。
4、《石灰吟》是诗人的作品。
吟,是。
这首诗赞颂了的品质,抒发了。
四、理解闯关:“大漠沙如雪,。
”把沙比作,把月比作。
下面这些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1、不知细叶谁裁出?。
2、遥望洞庭山水色,。
3、可怜九月初三夜,。
能力提升一、读一读,拼一拼,在括号里填写词语。
今年初夏,我和同学们同游黄山。
biàn huàn mòcâ()、qi ān zībǎi tài ()的云雾,犹如轻纱薄绡,liáo rào()于险崖奇峰之中。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4]古诗赏析(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叶绍翁(_______)(2)王勃(___________)(3)韦应物(_______)(4)王安石(_________)[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教材剖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随波逐流的坚贞纯真的品格。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洁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指点先生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洁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教员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样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明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二、读诗1、翻开课本,自在读读这首诗,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反省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规范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只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拍普通是××/××/××× /请同窗们试着有节拍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神韵。
自在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教员给同窗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中央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效果。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怒放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了解自在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那么大进。
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中央吗?能够提出的效果: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艳丽的梅花?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师小结:这些效果提得好,可见同窗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总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背诵课文汇总为了方便将每篇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重要的词语作整理如下:第一单元1《长江之歌》:春潮、丰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尘埃、灌溉、磅礴2《三亚落日》:悄然无声、硕大无朋、收敛、摇曳、挺拔俊秀、融为一体、美妙绝伦、潇潇洒洒、灯盏、玫瑰、飞溅、赤朱丹彤、木屑、涨溢、逊色3《烟台的海》:凝重、气势汹汹、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石凳、蔚为壮观、绿盈盈、嬉笑、湿漉漉、崇山峻岭、过滤、水平如镜、飘飘悠悠、如痴如醉、万家灯火、呢喃细语、湛蓝、威武雄壮、惬意、恬静、害羞4《记金华的双龙洞》:罗甸、杜鹃、油桐、突兀森郁、拥挤、孔隙、仰卧、臀部、漆黑、石笋、蜿蜒、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烽火、侵占、逐步、蚕食、妄图、魔爪、伪军、万籁俱寂、驻守、气势汹汹、蓄谋、恼羞成怒、倾泻、众寡悬殊、同仇敌忾、人仰马翻、顷刻、震耳欲聋、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成群结队、夜以继日、如火如荼6《半截蜡烛》:半截、承诺、灯芯、楼梯、绝密、绝妙、熄灭、厨房、蜡烛、秘密、摇曳、厄运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无辜、和蔼、菩萨、残忍、慈爱、和善可亲、拘束、至仁至义、有始有终第三单元8《三打白骨精》:妖怪、斋饭、蛤蟆、咒语、隐瞒、自言自语、蒙骗、脊梁、一本正经9《词两首》:《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螳螂捕蝉》:螳螂捕蝉、诸侯、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劝阻、处死、侍奉、弹弓、毫不介意、禀报、自由自在、拱着、前爪、隐伏、祸患、恍然大悟第四单元12《夜晚的实验》:斯帕拉捷、特殊、蝙蝠、喧腾、轻巧自如、敏锐、障碍、辨别、薄膜、洞察、东碰西撞、奥秘、喉咙、矿藏、领域、恩惠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回眸、蔚蓝、诞生、提供、慷慨、给予、敬畏、喜怒无常、望洋兴叹、蕴藏、锰钢、硫酸、矿藏、矗立、大显神威、急剧、匮乏、威胁、呼吁、潮汐、低廉、幻想14《学会合作》:顾名思义、卓有成效、典范、倾泻、一幢楼、情不自禁、牺牲、竞争苏教版六下生字词汇总(2)第五单元15《天游峰的扫路人》:武夷山、飘飘悠悠、静寂、循声、褪色、扫帚、自在悠闲、顶天立地、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暮色、瘦削、黝黑、慈善、悠然、攀登、炯炯有神、扑棱棱、豁达开朗16《最大的麦穗》:麦穗、苏格拉底、沉甸甸、定夺、挑挑拣拣、如梦初醒、麦垄、不失时机、东张西望、错失良机17《山谷中的谜底》:魁梧、女贞、帐篷、枝丫、谜底、漫天飞舞、特殊、苍翠挺拔、完好无损、揭示、摧毁、抗争、毁灭第六单元18《广玉兰》:幽香、荡漾、洁净、高雅、玉琢冰雕、柔韧、含羞待放、内涵、绽放、迫不及待、椭圆形、花蕊、婴儿、凋谢、孕育、圆茎、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光泽、铁锈色、清丽、凋落、花瓣19《夹竹桃》:留恋、融洽、宛如、应有尽有、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凄清、万紫千红、衰败、迎风吐艳、奉陪、模糊、含糊、夜影参差、花影迷离、幻想、榆树、荇藻、飞蛾、微风乍起20《古诗两首》:《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墨梅
[注释] ①著:放进,置入。 ②混:混杂。 ③芳尘:香尘。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 作业套餐:
• 1.课后读读王冕的故事。
• 2.拓展训练:交流搜集的有 关梅花的诗文,绘画作品。
初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品读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的典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品读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品读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你认为哪些梅花更漂亮,说说为什么?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pū)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
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姜育恒
墨梅 王冕
初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初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友华要叫他去做官,几次之后他和好友也绝 交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想重用他,
他拒绝了,退隐山林。几年后又派大将军请他 出山做官,无奈只好出家为拒。
品读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后人赞叹: 画梅须具梅气骨, 人与梅花一样清 。
颂读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芙蓉楼送辛渐 墨梅 塞下曲
语文要素
一、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 物的品质。
二、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古诗三首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 100 页 , 我 们 一 起 来 学 习 这 三首古诗。
1 朗读课文
芙蓉楼 fú róng ① 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平明③送客楚山④孤。 洛luò 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⑤在玉壶。
书写注意 “壶”字下面是“业”。
会写字
yàn
大雁 沉鱼落雁
大雁
会认字 会写字
yàn
砚台 砚池 笔砚
形近字 观(guān):观察、观看。
(guàn):道观。 舰(jiàn):舰艇。 视(shì):电视、视力。 现(xiàn):出现、表现。
会认字 会写字
qián
乾坤
形近字 朝(cháo):朝代、朝向。
讲课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后题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 神品格。
答:①这句诗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
讲课
你 打 听 我 的 情 况 , 就 请 转 告 他 们 : 我 的 心 依 后题 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正纯洁,绝不会和世 俗同流合污。这两句借“冰心”“玉壶”的 比喻来倾诉诗人的内心,表达了诗人坚守信 念的高尚品格。
朗读 课文
2 认识生字
fú
róng
luò
chán
芙蓉洛单
会
认
dùn
yàn
qián
kūn
字
遁砚乾 坤
会认字
chán
单于
多音字 dān shàn dān 单独、名单。 Shàn 姓氏。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教师简介】陈宏斌,性别男,1974年1月出生,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当前担任教导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秘书,荣获邗江区优秀班主任、邗江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多年来在陈萍等老师指导下,尝试形成“幽默大气、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学风格、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时代》等刊物。
曾获2013年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扬州市第十届二分明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多次在省内外学校实行公开教学和讲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
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仅仅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准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理解,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墨梅》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墨梅体裁:诗题文: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名字:王冕年代:元代描述: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
出身农家。
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
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
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
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
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翻译:原文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原文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
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
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
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赏析三:艺术特色《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
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长江之歌三、你是指“长江”,把你比作“母亲”,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思想感情。
四、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五、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她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是“无穷的源泉”;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所以“有母亲的情怀”。
(因为长江各种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因为长江哺育了两岸各族儿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说它有“母亲的情怀”。
)2、三亚落日二、逊迅训驯溅渐荐渐泄泻不懈三、1.由“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也表现了三亚海水之蓝,海鸥之白,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
2.由“感染”一次体会到: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海天变成一片金红,突出了夕阳的光艳,同时这奇异景象也感染了作者,使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3.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欣赏、留恋和惊叹。
4.总领全文的作用,与这句相呼应的句子是:“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四、1.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天气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
2. 用“过来一会儿”和“到了最后”有序连接。
负着重荷、上升、冲破、跳出等几个词语,我们感受到了太阳跃出海面时的艰辛和努力。
3.这是伟大的奇观。
作者用反问手法的好处是加强语气,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3、烟台的海二、前赴后继:到(某处)去。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崇山峻岭:高。
三、1.涌浪比做小山、狮子,“扑向”“掀起”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
①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②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墨梅》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方法实践”课古诗《墨梅》一、教学目标:1.仿照学习《石灰吟》的学习方法,阅读本首诗。
抓住“淡墨痕”感知“墨梅”的特征;抓住“不要人夸好颜色”感受诗人淡泊的情怀。
2.继续推进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抓住“清气”初步感知诗中“意象”和“情感、志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3. 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初步学习借助“意象”读懂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从“清气”入手,弄清诗中“意象”和“情感、志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是啊,松竹梅总在万物凋敝的严寒季节中傲霜斗雪,人们把它们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我们常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中见到它们的身影。
能背背描写松、竹、梅的诗吗?(指生背)3.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咏梅的诗,诗题叫《墨梅》。
(板书课题)他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王冕。
说到王冕,你一定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叫——少年王冕,你能再说说你对王冕的了解吗?4.补充介绍:王冕,字元章,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画梅,被称为“画梅圣手”。
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所以王冕又别号“梅花屋主”。
5.从这段资料中,你又对王冕有了什么新的了解?6.如此爱梅的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梅花,他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
这首《墨梅》便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上的题画诗。
7.想想“墨梅”是什么意思?(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
)8.学贵有疑,读了诗题,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为什么不画有颜色的梅花?)9.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你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古诗《墨梅》说课稿
古诗《墨梅》说课稿古诗《墨梅》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古诗《墨梅》说课稿1一、说教材《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
★学会诗中“砚”这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三、说重点、难点根据诗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本课的难点是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满”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石灰吟》这首古诗,并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三步骤,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运用学法,精读感悟这部分按照古诗学习三步骤来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通用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墨梅》教案篇1教材分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等词的意思。
2、能理解《墨梅》的诗意,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梅识美,品其“淡”“清”1.欣赏梅花图片,教师解说:梅花真美啊!走进梅园,各种颜色的梅花就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瞧,这是粉红的,像——霞,这是白色的,如——雪,这是淡绿的,似——玉。
梅花真美啊!漫步于梅园的小路上,感觉整个梅园都被梅香浸透了。
是啊,无论是粉的、白的,还是绿的,都显得是那么的淡雅高贵,清秀脱俗。
(板书:淡)2、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教师相机出示,学生齐读。
二、“墨梅”解题,初识王冕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看图,这是什么梅?(墨梅)2、为何称作它为墨梅?(因为这是用墨画出来的梅花。
)3、是的,相传古人因看到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想到了用浓浓淡淡的水墨来画梅花。
这就是——墨梅。
4、而说到画墨梅,当属元代诗人、画家王冕的造诣最深。
(出示王冕简介,生快速浏览。
小学语文_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20 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懂诗意和作者的情感。
2.抓住关键诗句感受石灰的“清白”与墨梅的“洁身自好”,积累成诵。
3.了解作者,感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拓展阅读其它托物言志的古诗,感受诗人所借之“物”的意像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古诗,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初步学习借助“意像”读懂古诗的方法,感知“意像”与诗人“情感、志向”之间的联系。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依据预习要求自主完成预习。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依据课时内容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师:古诗有节奏,有韵味,同学们朗读的也有节奏有韵味,让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一首诗,或一首词往往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情感,或者一种意象.借助这些诗词我们也可以认识那些豪放的或者婉约的诗人。
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两首古诗,认识两位不同年代的诗人。
一首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写,一首是元代诗人王冕所创的。
(出示古诗)一、读诗。
1、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两首诗,注意读出这首诗的节奏、韵味。
就像刚才同学们诵读的一样。
学生自读。
2、指生分别读诗。
(让学生评价读书情况,及时鼓励。
从正确,语调,节奏等角度进行,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二、解诗。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这两首古诗,下面那位同学来说一说通过预习你都读懂了什么?2、交流读书成果:(了解学情)三、品诗。
品读《石灰吟》。
有人说歌咏怀,诗言志,那么《石灰吟》这首古诗表达了于谦怎样的志向呢?让我们走进《石灰吟》,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
(出示古诗,)1、抓住重点词语品读古诗(1)、“吟”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交流。
那么在这首诗中“吟“是什么意思那?诗人在这首诗中要赞颂石灰的什么呢?也可以说诗人为什么要赞颂石灰那?指生读书,其它同学思考。
交流。
(2)、利用“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全不怕”、“若等闲”体会石灰的精神。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简析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简析第一单元共4篇课文,一篇为现代诗歌,三篇为写景散文。
从内容上考虑,单元主题可概括为“壮丽山川〞。
这一单元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还要让他们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还要关注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一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二是不同的观察顺序。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全文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一中心,从空间、时间两个不同的纬度来讴歌。
在作者笔下,长江是一位力大无比的巨人,挽起高山大海,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是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作为中国母亲河的赞歌,歌词气势恢宏,,跨越时空,凝聚了宏大的文化内涵、情感容量和审美价值,直到今天仍然传唱不衰。
教学时要整体把握,在打破中心的根底上,激情演绎;要以读代讲,朗读与理解相结合,朗读与想象相结合,朗读与感悟相结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包括歌曲、音像视频等。
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教学研究,与以往同题材的内容比照,总结类课文教学的经历。
三亚落日?按日落过程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海南三亚夕阳滑落的奇特景象。
文中的落日依附了一颗童心,活脱脱像个活泼、快乐的孩子,活力四射,动感十足。
读这篇课文,孩子们会感到那轮三亚的落日就是自己。
文中动词锤炼得极见功力,使南洋的热带风情和落日的诗意变化在跌宕的笔触中极富视觉冲击力。
教学时文章的整体构造应该让学生理解,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关于三亚热带风情的刻画,渲染了气氛,对落日之美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可以放到第一课时组织教学。
重点局部的讲读要扣住三个关键的比喻句,由扶到放,逐层推开,至于相关资源的拓展应立足文本,不宜过多,还是要以品味课文的语言为主。
课后可以与?海上日出?进展比照阅读。
烟台的海?按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描写了烟台独特的海上景观。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小组学习单一】
根据预习单,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古诗,字正腔圆,不错字;有板 有眼,不破句;注意节奏,读出诗味。
2.借助工具书与资料,理解关键字词的 意思,试着将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一读诗文,读准字音.
洗砚池 乾坤
王冕
(1310—1359),字元章,浙江 诸暨人。他是元末文坛有影响的 诗人,又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 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 他的诗常流露出对元朝统治的 愤懑情绪,而他的墨梅也借物抒 怀,自认喜写“野梅”,不作 “官梅”,以蔑视当时那些“峨 冠腐儒”。晚年他避居会稽九里 山,自筑“梅花屋”,种粟养鱼, 以清贫生活了其余生。
作品中心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 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 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 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 媚的高尚情操。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 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 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 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思想内容
❖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 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 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清香之气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充满天地间
这儿的“流” 是流溢的意 思,是说梅 花可贵的清 气流溢人间。 我们也常用 “百花竞艳, 芳香流溢”, 和这里的流 意思一样,显 得动态了,更 形象 。
墨梅Leabharlann 王冕(元)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淡墨勾画出来的 不要人夸好颜色,梅花的样子
美丽,漂亮。
只流清气满乾坤。天地,人间。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元王冕教案第【1】篇〗《墨梅》教学设计《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中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题画诗。
此诗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代表作。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人借墨梅为喻,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六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感受古诗的文化精髓,仅仅是从诗歌的表面去理解,并不能真正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歌蕴含的意境。
为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去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体会和学习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在本堂课中还是让学生以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要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同时,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借咏梅贞洁自守,淡泊清高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 1、以读感悟,体会诗情。
2、文图合并,感受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2、激发学生爱梅的情感,学习梅花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其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高尚追求。
教学准备:生:提前预习古诗。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热身:出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四组,一方面复习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文中人物的品质,一方面为降低学生总结概括王冕的品质做铺垫。
(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严谨认真;碧血丹心、忧国忧民、赤胆忠心;舍己为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淡泊名利、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课题课件出示含有“梅”的三首古诗,让学生朗读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说说诗中的“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1).doc
11、读书要有选择三、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从《水浒传》中感受到鲁智深的粗鲁和洒脱。
四、阅读短文1.因为一本书不管你看地多少遍,每读一遍总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所以要选择一本书陪着自己旅行。
2.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给我的启示有:我明白了书要多读,每读一遍都要新的思考,每读一遍都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12、夜晚的实验二、 1.②①③② 2.①②①③三、 1.敏锐敏捷2、灵活灵巧五、 2.斯帕拉捷之所以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索,并能亲自实践,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解开心中的疑团。
我们也应该像斯帕拉捷那样善于观察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发现秘密,并勤于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找出正确的结论。
六、 1.麦隆内夫人“惊憾”的是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最想要的却是一克镭, 而且她买不起一克镭。
“不平静”,是因为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 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以到无法进行研究。
2.第一克镭是居里夫人提取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二、 1.无私吝啬2.丰富短缺 3.高昂低廉三、 1.矿产资源食品电力淡水建设城市2.保护海洋海洋资源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四、 1.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藻类浮游生物鱼虾3.列数字。
通过列数字从数量的角度说明南极磷虾的产量很高,一方面说明更准确, 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举例子。
通过举南极磷虾的例子,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 个 不 只
家 个 要 流
洗 花 人 清
砚 开 夸 气
池 淡 好 满
头 墨 颜 乾
树, 痕。 色, 坤。
墨梅
王冕【元】
吾 个 不 只
家 个 要 流
洗 花 人 清
砚 开 夸 气
池 淡 好 满
头 墨 颜 乾
树, 痕。 色, 坤。
吾:我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淡墨痕:淡淡的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也比喻作者的为人和情操。 乾坤:指天地
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 写?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作者只要让梅花的清香弥留在天地之间。在 素洁的梅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元朝的达官贵人向他求画,王冕拒绝了。 老友泰不华举荐他做官,王冕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重用他,王冕选择了退隐山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 给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 的高尚情操。
白 梅
【元】王冕 冰 雪 林 中 著 此 身,
不 同 桃 李 混 芳 尘。 忽 然 一 夜 清 香 发, 散 作 乾 坤 万 里 春。
欣赏了这么
多美丽的图片, 你能用一个词
赞美他们吗?
元代著名画 家、诗人,号梅
花屋主,诸暨 (今浙江)人。
解诗题:《墨梅》
墨梅பைடு நூலகம்
王冕【元】
吾 个 不 只
家 个 要 流
洗 花 人 清
砚 开 夸 气
池 淡 好 满
头 墨 颜 乾
树, 痕。 色, 坤。
砚
研墨用的文具 多用大石头制成
墨梅
王冕【元】
吾 家 洗 砚 池 头 树, 个 个 花 开 淡 墨 痕。
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梅花树,每一朵 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淡淡的色彩 如果你此时站在这株梅树下,你 会怎样夸赞这株梅树呢?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只 流 清 气 满 乾 坤。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 它能在天地之间六下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