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1)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 (1)

《地域文化》期末填空题(有答案)这里所提供的只是一些帮助复习、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题型模式,同学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全面复习,灵活掌握,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完全把握课程考核内容。

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 )和(丘陵 )。

1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18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北)和(南)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20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自治州)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92+24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26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治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

357.贵州省2011年末总人口为(4238.44)万人,人口密度为(240.55)人/平方千米。

66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89.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自治县。

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自治县。

77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91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江苏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四)

江苏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四)

综合考核题(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了三支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即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

2、史载,徐州最迟在公元前1207年建城。

3、吴人干将、莫邪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铸剑师。

4、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一直被尊为正统书法的主流。

5、清康熙二十五年(1667年),合江宁、苏州简称的“江苏”之名正式使用。

6、明代中叶,江苏画坛产生了著名的吴门画派,形成江苏绘画的又一高峰。

7、朝天宫是南京现存最古老的道观遗址,三茅宫和北极阁也因道教而得名。

8、镇江焦山的《瘗鹤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被誉为“大字之祖”。

9、无锡惠山泥人,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誉满中外。

10、常州天宁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东南禅宗四大丛林。

1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享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12、江苏泰州人梅兰芳是在世界享有盛名的中国京剧界泰斗。

13、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数量、种类繁多,对研究汉代雕塑、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极高的价值。

14、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金湖县都要举办荷花艺术节。

15、虞姬公园,1929年为纪念虞姬建于其故里沭阳县,有蒋介石手植百龄枸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徐淮文化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2、邳州大墩子遗址上层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下层属北辛或称青莲岗文化早期,距今约6500~4000年。

3、南乡田歌又称秧田歌、薅秧歌等,主要分布在丹徒南乡的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一带,格调清新,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灌云豆丹是一种天然有机食品,风味异常鲜美,令人食之难忘,是连云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江苏“私学”的类型?答:(1)散馆,由一名热心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当地人首倡,其他群众响应集资兴办书塾。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考试重点 (1)

期末考核题型及分值(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0个空(二)解释名词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题(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题(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题一、名词解释(1)扬州清曲:指扬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产生于明代中叶,是继承元代散曲的一些形式特征,吸收当时江淮一带民间风行的各种俗曲,加以融合改造而成的地方曲种。

(2)六朝:公元220年至589年,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方先后建立了东晋、东吴、宋、齐、梁、陈等汉族政权,史称“六朝”。

(3)泰兴花鼓:用红灯作为主要道具,用泰兴方言演唱,所用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

(4)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5)项王故里:又称“梧桐巷”、“项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

它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

后院有项王手植“天下第一槐”及项里桐。

(6)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7)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苏州昆山,以鼓、板等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说唱语言,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9)狼山风景区: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一、填空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_30_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汤山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_中原文化__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江浙行省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行省__行省。

4、_____1667_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__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_天京_____省和____苏福_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_徽派____风格。

8、___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_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_淮河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__紫砂陶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__2800___年的周____淹城_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___”。

16、无锡__薛氏__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17、东晋在南京始建__太学__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18、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_史学馆、文学馆_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19、最早创办的____茅山__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江苏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三)

江苏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三)

综合测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应以江苏成为一级行政区,即1667年,江苏建省为其源头。

2、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是现今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的区段。

3、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是江苏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巨著。

4、常熟人黄公望工诗词,善书法,其传世画迹主要有《富春山居图》等。

5、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巨型宝船是在南京建造的。

6、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以郑和七下西洋和利玛窦传教成就最为突出。

7、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第一家现代博物馆。

8、1928年上海与南京都作为中央特别市划出江苏。

9、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美称。

,10、苏州人崇文,历史上曾出过51名状元,故有“状元之乡”的美名。

11、宜兴紫砂壶,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和手的摩挲后,会变为古玉色而备受人们青睐。

12、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因蜀冈一带多丘陵,故命名广陵。

13、溱潼会船是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于每年清明次日举行。

14、大彭国遗迹,帝尧时篯铿建彭国,筑城于彭,故徐州有彭城之称。

15、明清鼎盛时,淮安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南京金箔已有近千年历史,把高纯度的黄金,经过化条、拍叶、落开子、做捻子、打箔、出具、切箔等十多道工序,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金箔,工艺极其精湛。

2、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东麓,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3、三星村遗址是苏南地区保存好、面积大、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4、淮剧是清代中叶在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小调与酬神香火戏结合的江北小戏,后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秦淮八绝”的具体内容。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练习题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的文化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和组成。

2、江苏省的名称取和二府的首字组成。

3、六朝指、、、齐、梁、陈。

4、东晋“二王”指建康人和父子。

5、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和。

6、明以后,“官话”是以为基础语言、以为标准音、以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7、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

8、梁文帝时编辑的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

9、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教育和教育的著作。

10、清代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2、金陵文化3、吴越文化4、秦淮5、两江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2、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3、简单江苏洋务教育对江苏教育的促进4、简述江苏园林的基本特点五、论述题举例说明江苏传统文化的特征综合练习(一)答案一、填空题1、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2、江宁苏州3、东吴东晋宋4、王羲之王献之5、扬州成都6、江淮方言南京语音白话小说7、30 晓庄学校8、《千字文》9、家庭教育儿童教育10、顾炎武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是以扬州和泰州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明代曾经设立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2、或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婿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脑筋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这段时间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4、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5、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doc

《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 _姓名: __ _ _____ ____学号: __ _ _ ___班级: ___ _ ____ _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占25%)成绩:时间: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后,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_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_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 天京省和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徽派__风格。

8、__郑和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苏常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黄道婆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淮河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答: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江苏地域文化_江苏开放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江苏文化中_____的灵动细腻与海洋的会通致远交相呼应,互容互补。

答案:吴韵2.江苏文化中_____的博大粗犷与海洋的会通致远交相呼应,互容互补。

答案:汉风3.江苏省的省树是_____树。

答案:银杏4.江苏省的省花是_____花。

答案:茉莉5.六朝时期是中国_____艺术与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答案:书法6.公元229年,_____在武昌称帝并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答案:孙权7.南京_____始建于明初,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答案:瞻园8.盂城是______市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诗句。

答案:高邮9.徐州狮子山兵马俑,是____楚国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

答案:西汉10.连云港的______被誉为“江苏的张家界”、“连云港的九寨沟”。

答案:渔湾11.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长_____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公里。

答案:95412.戏剧家、戏剧理论李渔的著名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是在_____完成的。

答案:南京13.江苏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_____,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答案:苏州14.东林书院中_____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曾激励过无数知识分子。

答案:顾宪成15.淮扬菜的主体是_____菜肴,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

答案:淮安16.韩信故里位于淮安______区境内,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答案:淮阴17.羊方藏鱼,为______菜系中最古老的名菜之一。

答案:徐州18.有杨树之乡之誉的_____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7.8%,在全国平原地区独占鳌头。

答案:泗阳19.因《西游记》、《镜花缘》而享有文学名著故乡盛名的_____市近年城市文化建设成就突出。

答案:连云港20.四鳃鲈鱼。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的文化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和苏东海洋文化组成。

2、江苏省的名称取江宁和苏州二府的首字组成。

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4、东晋“二王”指建康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5、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扬州和成都。

6、明以后,“官话”是以江淮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白话小说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7、30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培养小学教师的晓庄学校。

8、梁文帝时编辑的《千字文》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

9、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著作。

10、清代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名词解释题1、维扬文化: 是以扬州和泰州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

历史上明代曾经设立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

2、金陵文化: 或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唐代时亦称金陵)。

以三国吴先建都京口(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为契机,以江淮方言与晚方言的并存互融为语言文化的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

3、吴越文化: 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

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婿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脑筋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这段时间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4、秦淮: 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5、两江: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另有一说为两江指江南和江西两省。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答:(1)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

(2)唐代的安史之乱。

(3)两宋之交的靖康之变。

(4)明初迁民云南和移民“填实京师”。

2、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1)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形成经济优势。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答案

1、“黄狗”猪头肉.由民间名师黄德(诨名黄小狗)始创.已有200多年历史。

2、1113年.北宋设置镇江府.始称镇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新政权.应天随后改名南京。

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省和_苏福省。

1863年._李鸿章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865年.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这是南京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

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后易名两江师范学堂.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

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张謇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07年8月江南图书馆阅览室在南京创办.这是江苏省第一所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1910年.美国教会的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改组为金陵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确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

故南京又有“十朝都会”之称。

1928年_上海与南京都作为中央特别市划出江苏。

20世纪初.荣德生在家乡兴办了中国较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企业.无锡由此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3、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_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

4、安定书院.是我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书院西侧有一株960多年的古银杏.传为胡瑗手植。

5、鲍照.擅长诗赋.尤善乐府.风格清俊飘逸.对唐代李白等影响较大。

6、北宋时期.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路和京东西路。

北周时改广陵为吴州.隋改吴州为扬州.至此.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基本一致起来。

7、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8、埠子车轮饼.香甜脆酥.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颇为赞赏.现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

《江苏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江苏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江苏地域文化》一、填空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 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行省,以北属_河南_行省。

4、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_省和__苏福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徽派_风格。

8、明代_郑和_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苏常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淮河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紫砂陶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李鸿章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2800年的周_淹城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彭城_”。

16、无锡_薛氏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1、东晋在南京始建_太学_,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学人员。

2、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_史学馆、文学馆_、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3、最早创办的_茅山_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4、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_沛地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5、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_越城_ (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30_______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_汤山__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_扬州___、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3、清代___徽派_______的学术思想对江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___邗沟_______,贯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

5、元代,棉纺织业突飞猛进发展__黄道婆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春秋战国时期,以_____苏州_____为中心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

7、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是当时____江苏______的第一所新学。

8、公元前472年,越国在今南京城南长干里修筑“___越城____”,表明南京建城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

9、____张之洞______于1902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高师学校之一。

10、镇江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__彭公______山方解石晶洞。

11、苏州的城市标志是____虎丘______,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

12、宋、明、清三代___无锡_______产生状元11人,宰相14人。

13、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___常州__籍院士56名,人数位列全国第四。

14、日涉园,建于明万历年间,取__陶渊明__《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

15、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____,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二、名词解释1、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紧靠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2、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句为名。

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素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电大江苏地域文化考试参考资料

电大江苏地域文化考试参考资料

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_30—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 _江浙—行省,以北属__河南_行省。

4康熙六(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阿拉伯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 1853年太平天国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天京省和苏福省 _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徽派_风格。

8 —郑和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苏常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黄道婆_在其中作岀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一淮河一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陶器—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 1863年,_李鸿章一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2800年的周盐城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一条有11M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彭城”。

16无锡_薛氏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17东晋在南京始建太学,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案人员。

18宋文帝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史学馆和文学馆、和玄学馆,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案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创举。

19最早创办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

20道家始祖老子曾在楚 _沛地_居住达10年之久,孔子曾前往沛地向老子访学。

21公元前472年,范蠡在吴越西境筑越城(今南京长干里)为南京古城的雏形。

22苏州草鞋山遗址淮安青莲岗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等均发现了稻作址。

23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的两大语言板块:江淮语区和吴语区。

2016年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2016年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国开开放大学江苏分部开放教育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1)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30__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汤山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_行省.以北属__河南__行省。

4、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其中有很多是__阿拉伯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_省和___苏福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_微派_____风格。

8、___郑各____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___苏常____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黄道婆_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___淮河____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__紫砂陶_____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可以上溯至宋代13、1863年.__李鸿章_____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__2800__年的周__淹城__遗址中.出土有四条独木船.最大的一条有11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_彭城__”。

16、无锡__薛氏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2016年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2016年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答案

国开开放大学江苏分部开放教育江苏地域文化课程形考书面作业之平时作业( 1)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 __30__万年的“南京猿人”郊 3、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 __江浙 __行省,以北属 __河南 __行省。

4、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5、唐代时扬州已经是一个国际性贸易大都市, 其中有很多是 __阿拉伯 __商人定居扬州,甚至在中国科举入仕。

6、 1853 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 _省和 __苏福 __省。

7、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 __微派 _____ 风格。

8、___郑各 ___ 七下西洋,其率领的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

9、宋代由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当时流传着“ ___苏常 ____ 熟,天下足”的民谚。

10、元代棉纺织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___黄道婆 ____ 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1、淮盐,顾名思义以 ___淮河 ______ 为界,淮河南为淮南盐,淮河北为淮北盐。

12、宜兴以 __ 紫砂陶 _____ 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的“陶都” ,可以上溯至宋代 13、1863年, __李鸿章 _____ 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4、常州西郊距今 __2800__年的周 __淹城 __遗址中, 出土有四条独木船, 最大的一条有 11 米长。

15、徐州的彭祖有中国“第一位职业厨师”美誉,徐州还曾经因此而名为“ _彭城 __”16、无锡 __薛氏 ___父子由于对缫丝业的成功经营而被冠以“缫丝大王”。

, 1993 年在南京市东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21、江苏地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所具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整体文化面貌的总特征。

2、金陵文化:也称“宁镇文化” ,宁指今南京市,镇指今镇江市。

三国时期孙吴建都京 口(今镇江) ,随后移都建业(今南京) ,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答案【篇一:江苏地域文化期末答案】200多年历史。

2、1113年,北宋设置镇江府,始称镇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新政权,应天随后改名南京。

1667(康熙六年)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改名天京,并在占领区苏南地区建_天京省和_苏福省。

1863年,_李鸿章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

1865年,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更名为“金陵制造局”,这是南京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

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后易名两江师范学堂,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

1905年由近代实业家、教育家_张謇先生创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1907年8月江南图书馆阅览室在南京创办,这是江苏省第一所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

1910年,美国教会的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改组为金陵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确定南京为中华民国首都。

故南京又有“十朝都会”之称。

1928年_上海与南京都作为中央特别市划出江苏。

20世纪初,荣德生在家乡兴办了中国较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企业,无锡由此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3、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_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

4、安定书院,是我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书院西侧有一株960多年的古银杏,传为胡瑗手植。

5、鲍照,擅长诗赋,尤善乐府,风格清俊飘逸,对唐代李白等影响较大。

6、北宋时期,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路和京东西路。

北周时改广陵为吴州,隋改吴州为扬州,至此,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基本一致起来。

7、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8、埠子车轮饼,香甜脆酥,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颇为赞赏,现为江苏省“老字号”食品。

2012春学期江苏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2012春学期江苏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共18分)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30万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汤山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新石器时代,江苏南部有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崧泽文化和_良渚文化。

3、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了三支代表性的区域性文化,即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

4、元代,江苏长江以南属__江浙_行省,以北属_河南_行省。

5、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扬州_、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6、江苏地域文化应以江苏成为一级行政区,即_1667年,江苏建省为其源头。

7、_1667_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此为“江苏”得名之始。

8、清康熙六年(1667年),合江宁、苏州简称的“江苏”之名正式使用。

9、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_中原文化_文化融合的进程。

10、清代_徽派_的学术思想对江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目前的江苏古镇、民居建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_徽派_风格。

12、元代,棉纺织业突飞猛进发展__黄道婆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3、日涉园,建于明万历年间,取_陶渊明_《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

14、谢灵运和谢朓合称“大小谢”,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推动者。

15、淮南王_刘安_编撰的《淮南子》是江苏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巨著。

16、常熟人_黄公望_工诗词,善书法,其传世画迹主要有《富春山居图》等。

17、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_二王_”,一直被尊为正统书法的主流。

18、明代中叶,江苏画坛产生了著名的_吴门_画派,形成江苏绘画的又一高峰。

19、陆机的《_文赋_》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

20、钟嵘的诗歌评论专著《_诗品_》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21、南唐后主_李煜_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

22、江苏境内科学家_沈括_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江苏境内时间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___30_______年的“南京猿人”,1993年在南京市东郊____汤山______葫芦洞发现两块人类头骨化石。

2、汉代郡国并行,江苏分属于__扬州___、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3、清代___徽派_______的学术思想对江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___邗沟_______,贯通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

5、元代,棉纺织业突飞猛进发展__黄道婆___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春秋战国时期,以_____苏州_____为中心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

7、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是当时____江苏______的第一所新学。

8、公元前472年,越国在今南京城南长干里修筑“___越城____”,表明南京建城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

9、____张之洞______于1902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高师学校之一。

10、镇江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世界罕见,中国第一”的__彭公______山方解石晶洞。

11、苏州的城市标志是____虎丘______,市树是香樟,市花是桂花。

12、宋、明、清三代___无锡_______产生状元11人,宰相14人。

13、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有___常州__籍院士56名,人数位列全国第四。

14、日涉园,建于明万历年间,取__陶渊明__《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语意。

15、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神医”的_华佗____,还精通方药、诊断、针灸法。

二、名词解释1、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紧靠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2、维扬文化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句为名。

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素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3、南京白局65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的俗曲,小调和民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曲艺。

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

南京白局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连缀体。

4、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今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海岸区域。

5、吴越文化:有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现紧靠太湖的苏、锡、常地区为中心地带。

6、秦淮: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改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所开河道称之为“秦淮”。

7、两江: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

8、泰州学派:明代东台人王艮创立“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10、徐福传说徐福是秦朝琅玡方士,秦始皇好神仙,曾命徐福率3000童男女及各种工匠和五谷,从赣榆出海去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寻不死之药。

传说徐福害怕无法向秦始皇交代,故而率众东渡至“澶州”,即今日本九州。

徐福成为中日交流史上的第一位使者,他带去了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和中医中药,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又有考证,徐福就是日本开国的神武天皇。

11、《茉莉花》:最负盛名的江苏民歌是《茉莉花》,属于杂剧中的“鲜花调”,源于元杂剧《西厢记》。

12、《千字文》:梁文帝时编辑的《千字文》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与宋代《千字文》、《百家姓》配套,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必修教材。

13、六朝:从公元220年到589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定都,史称“六朝”。

14、南京猿人:1993年3月13日,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内,出土了一具距今约35万年的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立即引起国内新闻、学术界的轰动。

初步测定,其进代属中更新世晚期,距今约35万年左右。

葫芦洞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研究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它将南京先民的活动历史提前到35万年以前,而在此之前,南京最早只可追溯到以北阴阳营和浦口营盘山古文化遗址所代表的距今五六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

15、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

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16、明祖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

位于江苏盱眙县境内,淹没在淮河水下达300年之久。

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明祖陵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

1963年旱时露出水面,被江苏省文管会考察古徐国遗址的专家发现,并确认为明祖陵。

17、徐州九里山:九里山,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北三环南侧,又名九凝山,海拔134米,面积百余公顷,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

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形,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

据说,九里山是楚汉鏖兵的战场,留有项羽兵败的白云洞。

此后,唐朝的朱全忠和时溥,明朝的朱棣和朱允炆等,都在九里山激战过。

18、散馆,由一名热心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当地人首倡,其他群众响应集资兴办书塾。

19、族塾,由一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

20、家塾,也称家馆,是富有之家独自出资延师所设的书塾,主要用来教育自家的子女,有时也兼顾近亲子女的教育。

21、门馆,又称私馆,是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

22、书院,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三、简答题1、简述江苏经济文化的特征。

江苏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是价值多元化。

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二是富于交融性。

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江苏,但江苏文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大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文化交融使江苏文化充满了活力。

三是社会和谐。

江苏的地理位置使江苏文化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条件,使江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发展形态,不封闭,不排外。

对待矛盾少有激烈的行为,而是柔性化解,求同存异。

和睦相处成为江苏居民的自觉追求2、简述扬州菜肴的特点。

扬州菜肴是淮扬的主体,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单鲜嫩,造型别致。

烹饪格调高雅,富有文化品位。

代表性菜肴有八宝葫芦、扒烧猪头、彩蝶飞舞、琵琶对虾、菊花海螺等。

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被誉为扬州菜肴的三颗的明珠。

扬州煮干丝切得细,味道特别鲜美而闻名。

3、简述常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历史厚重,崇尚创造。

常州地方文化源远流长,溧阳上黄镇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成为探索人类祖先发祥地之一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形成了有自己传统特色而又处于先进水平的丰富成果。

2、重文兴教,人文荟萃。

常州经济发达,文化灿烂,有“文教被于吴、吴尤盛于延陵”的盛誉。

3、兼容并蓄,经世致用。

常州优越的地理区位,易得风气之先,形成了广泛交流的开放性格局。

形成了善汲纳、务实效、争一流、重信诺的优秀人文精神。

4、常州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5、镇江文化的特征。

答:1、历史悠久,文脉绵长。

文2、“吴头楚尾”的移民文化。

3、以“城市山林”著称的山水文化。

4、镇江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其东南部地区有明显的吴方言特征。

6、简述苏州文化的特征。

答:1、厚重辉煌的吴文化底蕴。

2、海纳百川的水文化特征。

刚柔相济,包容开放,精细雅致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3、崇文、仁爱的传统。

“状元群”、“院士群”人文现象的出现,说明苏州具有滋养和吸引智者的优越山水环境与发达的经济条件,也反映了苏州人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心态。

4、秀外慧中,精细雅致。

苏秀慧、细腻、雅致是苏州城市精神最富特色和最具深刻意蕴的概括。

5、苏州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

7、简述无锡文化的特征。

答:1、一脉相承的吴文化特征。

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

2、工商文化成为近代无锡城市的主流文化。

无锡民族工商业实业家的成功范例与民间“趋利”价值观的相互影响、大上海的文化经济辐射等造就了无锡的“工商文化”。

3、水文化赋予无锡人以灵性。

山、湖、河、城浑然一体的自然景观与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山清水秀之灵气,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无锡人推崇自然、保持朴素的审美情趣,陶铸了无锡文化精明、细致、缜密的人文特征。

4、无锡使用的语言属于吴方言。

8、简述淮安文化的特征。

答:1、兼容并蓄的淮楚文化特征。

形成了南北交融、兼收并蓄的淮楚文化风貌,地方风情民俗,既有楚风,又有吴俗,兼有广陵遗韵,并随漕运、盐务和淮关的兴废而演变,内涵丰富,自成一体。

2、因水而生,随水发展、兴盛的水文化。

3、南北建筑风格交相辉映。

4、淮安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

四、论述题1、试述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特征。

富庶安定环境下的江苏人追求尽善,主要表现为: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

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清代苏南已经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气候条件。

2、事尽其心:江苏人做事唯精而弃粗,小心谨慎,事事推敲,信奉务求认真的求善之道。

3、、人尽其才:江苏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引、人才的发挥,如明代状元89人中有16人出于江苏,清代状元112人中有49人出于江苏,江苏的人才之盛可见一斑。

2、试述南通文化的特征。

(1)以东夷文化为远源,以吴越文化为承续,南北融合,然吴文化居主导地位。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部落古青墩人即其分支,为南通最早先民并传播北方文化。

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军安置郧国遗民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北迁都于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并大举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

几次移民致吴越文化北上海陵(今属泰州)。

晋至梁陈间战乱再致北方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大举南迁至长江下游,海陵移民激增数十倍,北南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然南方文化占统治地位。

(2)襟江负海的独特地缘,经济地理文化有边缘型和次海洋文化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