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感染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ppt课件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ppt课件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 时接种新型肠道病毒疫苗,以
预防感染。
控制策略
及时隔离和治疗
一旦发现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病例,应 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及 时治疗,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加强监测和检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 现并控制感染源。
公共场所消毒
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以减少病 毒的传播。
全身症状
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 全身症状也可能出现,但 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出现。
其他症状
部分感染者还可能出现呼 吸道症状,如咳嗽、喉咙 痛等。
对人体的影响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削弱人体 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更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新型肠道病毒 感染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问题。
各国应加强科研合作,共同研究新型肠道 病毒的特性、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为防 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4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 与进展
研究现状
全球范围内,新型肠道病毒感染 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
亚洲和非洲地区。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多 样化,包括食物、水、接触等。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表现多 样,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 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发 针对新型肠道病毒的疫苗和治 疗药物,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 疫情挑战。
需要提高公众对新型肠道病毒 感染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 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以降低 病毒传播的风险。
05 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案例 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案例三
某城市爆发的新型肠道病毒感染事件, 涉及数百人感染,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控制疫情。

肠道病毒感染PPT演示幻灯片共50页

肠道病毒感染PPT演示幻灯片共50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Hale Waihona Puke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肠道病毒感染PPT演示幻灯 片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发症。
肠道病毒感染的科普宣传与公 众教育
肠道病毒感染的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 加强科普宣传
通过社区、学校等渠道普及肠道病毒知识,提高 公众的防范意识。
可组织讲座、教育 关注高风险人群
针对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进行特别的健 康教育和防护指导。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的科普 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肠道病毒及其特征? 2. 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的症状与影响? 3. 如何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4.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5. 肠道病毒感染的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
什么是肠道病毒及其特征?
什么是肠道病毒及其特征?
肠道病毒定义
肠道病毒是一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常 见于儿童,能够引起多种类型的感染。
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 、PCR检测等进行诊断。
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治疗措施
目前对肠道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以 对症治疗为主,如补液、退烧等。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支持治疗。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预后评估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个别重症患者可能 出现后遗症。
如何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安全饮食
食用经过充分煮熟的食物,避免生食或不洁食物 。
饮用安全的水源,尤其是在流行期间。
如何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疫苗接种
虽然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肠道病毒的疫苗,但可通 过接种其他疫苗增强免疫力。
如流感疫苗、肝炎疫苗等,能增强整体抵抗力。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肠道病毒包括肠道小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 毒等。
什么是肠道病毒及其特征? 传播途径

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形态结构:球形无包膜,双层衣壳,外壳辐射呈轮状 核酸:dsRNA病毒,分11个节段
2.
结构
核心VP1~VP3 双层衣壳:衣壳VP6(分组依据A~G) 外衣壳VP4(血凝素)、VP7(型特异性)
3.
抵抗力:强,耐酸碱、乙醚和胰酶,不耐热。
ROTAVIRUS
Erskine Palmer, CDC
病毒内衣壳
1, 2, 3 A组(1-22, 24) B组(1-6) 1-9, 11-27, 29-33
埃可病毒(Echovirus) 新肠道病毒(new enterovirus) 68, 69, 70, 71
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
形态结构:球形,无包膜小RNA病毒,+ssRNA。
抗原性:67型,某些血清型有交叉反应 培养特性:能在易感细胞中增殖,迅速产生CPE。 抵抗力:较强。耐酸、酒精、乙醚和去垢剂。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部分型别之间有交叉反应
Virus)Βιβλιοθήκη 分A组(23型)和B组(6型)

埃可病毒
31个血清型,衣壳蛋白-----型特异性 12个型有血凝素,毒性

新肠道病毒
型别 68, 69, 70, 71
致病特点

传播途径:主要粪-口途径传播,也可呼吸道感染。

致病性:
对氧化剂,高温干燥、紫外线敏感。
免疫性:感染后,产生牢固免疫力。
肠道病毒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的病原体。
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
肢体麻痹,小儿常见—又称小儿麻痹症。
分三个血清型,型间很少有交叉免疫。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03
肠道感染病毒的致病机制
肠道感染病毒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肠道黏膜损伤机制
肠道感染病毒通过吸附和侵入肠道上 皮细胞,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导致肠 道通透性增加,使肠道内的细菌和毒 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感染。
细胞病变效应
肠道感染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中, 可引起细胞病变效应,导致细胞死亡 和组织损伤。
肠道感染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干扰
免疫抑制
肠道感染病毒可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使机体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
炎症反应
肠道感染病毒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道外并发 症的发生。
肠道感染病毒与其他病原体的协同作用
细菌协同感染
肠道感染病毒可与肠道内的细菌共同作用,导致更严重的肠道感染和全身性感 染。
混合感染
肠道感染病毒与其他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等的混合感染,可相互促进,加重 病情。
04
肠道感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临床诊断方法
80%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痛、发 热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和持续时间。
100%
体征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是否 有压痛、反跳痛等症状。
80%
粪便检查
通过收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 显微镜检查和培养,以确定是否 存在肠道感染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病毒 ppt课件

CONTENCT

• 肠道感染病毒概述 • 肠道感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肠道感染病毒的致病机制 • 肠道感染病毒的诊断与检测 • 肠道感染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肠道感染病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肠道感染病毒概述
肠道感染病毒的定义与分类

胃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胃肠道感染病毒ppt课件

• 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 • 杯状病毒科---SRSV(small round structure viruses

“典型”杯状病毒 • 腺病毒科------肠道腺病毒40、41、42 • 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
•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呕吐 • 流行方式:5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与年龄无关的爆发流行
A、
PPT学习交流
10
PPT学习交流
11
常见疾病
PPT学习交流
12
2014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2015年3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PPT学习交流
13
I
PPT学习交流
14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PCR法
血清学检查: 双份血清
中和试验
ELISA 补体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微生物检查 • 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
电镜检查、细胞培养、免疫电镜、PCR等
防治原则 •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PPT学习交流
23
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
• 主要有腺病毒40、41、42三型 •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 粪-口途径传播 •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 发病以夏季多见
第27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一大类通过胃肠道感染与传播的病毒
PPT学习交流
1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节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属于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肠道
病毒属(Enterovirus)

肠道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肠道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宣传推广:通过 各种渠道,如媒 体、网络等,推 广肠道病毒感染 的预防和治疗知 识
汇报人:
的诊断
肠道内窥镜检 查:直接观察 肠道病变情况, 并进行活检以 确诊肠道病毒
感染
临床症状: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病毒 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流行病学调查:接触史、旅行史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肠道疾病进行鉴别诊 断
PART FOUR
休息和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以增强免疫力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止吐和止泻: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如阿托品、洛哌丁胺等 补液治疗:根据病情进行补液治疗,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PART FIVE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洗手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病毒:避免接触病人、病毒携带者,避免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食用生冷、过期、变质的食物 保持餐具的清洁,定期消毒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肠道病毒感染: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肠道病毒分类:根据病毒类型和基因序列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轮状病毒、诺 如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等
PART THREE
病毒分离:通过培养病毒进行诊断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核酸检测: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课件:肠道感染病毒

微生物学课件:肠道感染病毒
IPV(salk vaccine)
(注射死疫苗)
OPV ( Sabin vaccine)
(口服减毒活疫苗)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优 点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产生间接免疫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目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Biblioteka 口服糖丸肌肉注射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 间接免疫
全身淋巴组织中增殖
第二次病毒血症
顿挫型,5-10% 呼吸道、胃肠及全身症状 (发热、不适)
1%-2% 侵犯中枢神经
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非麻痹型(无菌性脑膜炎)
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疼痛等
麻痹型—肢体麻痹 (个别死亡)
暂时型 永久型
临床意义
Polio victims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产生中和抗体
more recently, new enteroviruses subtype have been allocated sequential numbers (68-71)
Enteroviruses Serotypes
Table Enteroviruses
Virus family
Serotypes
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呼吸系统:普通感冒、鼻炎、咽炎、扁桃体炎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症候群、胸膜痛 心血管系统:心肌炎、心包炎 其他: 发热性发疹病、新生儿毒血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临 床症状为肢体松弛性麻痹, 该病多见于儿童,故 又名小儿麻痹症。

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病毒PPT教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病毒PPT教学课件
缺点:VAPP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17
脊髓灰质炎死活苗的比较
项疫目 苗 :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 间接免疫
稳定性 付作用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差,不易保存
易保存
极少数引起疫苗相关 无
3
2021/01/21
4
2021/01/21
5
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易感者: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1~5 岁小儿发病者最多。近年来,小儿普遍 服用疫苗,故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
2021/01/21
6
感染特征: 1、病毒在肠道中增殖却很少引起肠道疾病; 2、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临床综合征,同
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型特异性抗体IgM,IgG
和SIgA,对同型有保护作用,其中SIgA
最重要
第一课件网
2021/01/21
25
微生物学检查: 1、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RT-PCR) 3、细胞培养------非临床常用方法
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严密消毒可能污染的物品; 2、治疗主要及时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
质失衡; 3、特异性减毒活疫苗正在研究中
2021/01/21
26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肠道病毒感染教学演示课件

肠道病毒感染教学演示课件
肠道病毒感染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肠道病毒概述 • 常见肠道病毒类型及其特点 •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 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肠道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肠道病毒是一类主要感染肠道并 在其中复制的病毒,可引起多种 疾病,如腹泻、呕吐、发热等。
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
疫情监测
信息公开与宣传
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对肠道病毒感染 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 传播。
加强肠道病毒感染相关信息的公开和 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 自我防护能力。
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和个人发现肠道病毒感染病 例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当地卫 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01
完成了肠道病毒感染的 流行病学调查,明确了 感染率、传播途径和危 险因素。
02
建立了肠道病毒感染的 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 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 性。
03
开展了肠道病毒感染的 临床治疗研究,探索了 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
04
加强了肠道病毒感染的 预防措施,减少了感染 的发生和传播。
分类
肠道病毒根据病毒种类和特性可 分为多个类型,如轮状病毒、诺 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体表 面等方式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肠道内复制并释放毒素,导致肠道功能紊 乱和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更容易感染肠 道病毒。此外,不良饮食习惯、接触污染水源和食物等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健康人群粪便 中可带有肠道病毒, 因此相关解释时应 该注意区别
• 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明确
此病毒 在患者中的分离率高 于未接触患者的正常人群 (同年龄、同地区、同时期)
• 5’核酸序列高度保守,在小RNA病毒科同源 性可达90%,在5'端的起始点共价连接着一 个由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VPg,由22-27个 氨基酸组成,在肠道病毒高度保守,是启 动RNA合成必须的。
• ORF分P1-P3区,其中P1区编码VP1-VP4, P2、P3编码非结构蛋白。
肠道病毒结构及基因组成示意图
• 免疫:感染后有型特异性中和抗体及补体 结合抗体(IgG、IgA、IgM),病后1周可 出现,3-4周达高峰,对同型病毒具有较持 久的免疫力。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后 不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故可重复感染。
• 母亲抗体可通过胎盘、母乳对胎儿和新生 儿产生保护。
• 潜伏期:一般7-14天(2-35天)。
腹泻 恶心、呕吐
Wen Yi Thong, Audrey Han, S J Furene Wang,et al.Enterovirus infections in Singaporean children: an assess ment of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J].Singapore Med. 2017 Apr; 58(4): 189–195.
人肠道病毒属及其分型
EV:entervirus,肠道病毒;CV:coxsackievirus,柯萨奇病毒;E:echvirus,埃可病毒; PV:polio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原学
不 敏 感
肠道病毒
敏 感
酸(pH3.5),70%酒精,5%来苏水, 低温
1%过锰酸钾,1%双氧水,含氯消毒剂 高温(56℃半小时) 干燥 紫外线
发病机制
• 病毒由呼吸道或口腔至消化道入侵局部粘 膜,病毒与宿主细胞蛋白受体结合,数分 钟内完成插入、脱衣壳和释放RNA基因入 宿主细胞质中进行装配和复制。
淋巴通
• 粘膜下淋巴组织复制 道扩散 远端淋巴结、肝 脾、骨髓(此阶段为轻微病毒血症,第一 次病毒血症) 心、中枢神经系统、肺、 肝、肌肉、胰腺(此阶段为严重病毒血症)
• 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次感染,其中90%无 症状。
病理学
• 中枢神经系统、心肌、肝、肾、肾上腺、 胰腺、骨骼肌等受感染后表现为局灶性坏 死及急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急性发热:3月龄以下小婴儿非特 异性发热最常见原因,或伴有易激惹、嗜 睡、纳差、呕吐、腹泻、出疹、上呼吸道 症状,一半婴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发生无菌 性脑膜炎,但没有明显脑膜刺激征。
病原学
• 早期根据肠道病毒在人和灵长类动物细胞 上的增殖能力、致病机理、抗原差异性等, 最初将肠道病毒分为三种:脊髓灰质炎病 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A组(Coxs ackievirus A)和柯萨奇病毒B组(Coxsac kievirus B)、埃可病毒(Echovirus)。后 来越来越多的发现生物学特性的交叉重叠, 故不再进行脊髓灰质炎、柯萨奇和埃可病 毒的划分,将新发现的肠道病毒68型开始 统一按发现序号命名。
• 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炎、 肺炎
疱疹性咽峡炎:台湾研究显示症状性EV71感 染其中10%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手足掌背面均可出现,也可见于 臂、腿、臀部皮肤
3-7mm,较水痘小,质较硬
口腔舌、颊粘膜、硬腭、软腭、 牙龈、扁桃体、咽部均可出现
肠道病毒感染后有无神经系统症状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对比图
流行病学
•传染源:有症状的患者及无症状或隐性感染 者,呼吸道排毒1-3周,消化道排毒2-3月, 早期可在血液、胸水、尿、骨髓中检出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途径 粪—口
次要途径 呼吸道分泌物
具、衣物等)
间接接触污染物(玩
特殊途径 经胎盘垂直传播—宫 内感染、母乳传播、接触含病毒的阴道及宫 颈分泌物
• 流行季节:温带夏秋季流行、热带全年均 可发病
病原学
• 属于小RNA病毒科,单链RNA • 成熟病毒颗粒为球形,二十面体,直径17-
30nm • 病毒由核酸+衣壳组成。衣壳由VP1、VP2、
VP3、VP4四条多肽组成,其中VP1位于核 酸衣壳最外侧包含主要的中和抗原,为免 疫优势衣壳蛋白。VP4位于最内侧。
病原学
• 病毒RNA基因组呈线状,链长度约为7.5kb, 其5'端和3'端为非编码区,中间部分约长 6.6kb,为一连续开放阅读框架(ORF)。
肠道病毒感染优秀课件
背景
• 肠道病毒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群隐性感染甚为普 遍,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数为轻症,但重症病例 出现:心肌炎、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弛缓性 瘫痪性疾病等,可危及生命,尤其在小儿。
背景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




学习内容
• 肠道病毒病原学 • 发病机制 • 流行病学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治疗 •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 重症手足口病分期及诊治疗 • 预防和预后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 轻微的无特异性的发热 • 脓毒症样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喉气管支
气管炎、肺炎 • 胃肠症状:呕吐、腹泻、NEC、肝炎、胰
腺炎 • 心血管症状 • 神经系统表现 • 皮疹:非特异性皮疹
45例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心肌炎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流行病学因素:发病时间、暴露因素、潜伏 期、地理位置(是否在流行病区) •临床症状 •特殊的临床表现: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心肌 炎、流行性胸痛或肌痛。 (满足上述条件可临床考虑肠道病毒感染可 能)
侵入门户
多数感染者 (儿童感染 者中约90%)
肠道病毒感染过程示意图
出生时或新 生儿期感染
经口或呼吸道
咽或下消化道
先天性感染
扁桃体、深颈部淋巴结、 肠道集合淋巴组织及肠 (轻微病毒血症) 系膜淋巴结
(轻微病毒血症)
中枢

肝、胰、
呼吸道
神经
肾上腺少数ຫໍສະໝຸດ 染者皮肤和 粘膜严重病毒血症
抗体出现,病毒血症停止, 继发感染部位病毒含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