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学课件第四章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药学最完整的课件pptx
17
04
中药炮制学
Chapter
2024/3/26
18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意义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某些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保 证用药安全。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如寒、热、温、凉等,以适应 不同病情和体质的需要。
增强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可以增强中药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30
2024/3/26
10
03
中药鉴定学
Chapter
2024/3/26
11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部颁药品标准
2024/3/26
12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地方药品标准
方法
来源鉴定
2024/3/26
13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2024/3/26
14
中药鉴定的程序与步骤
切制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 片、段、丝、块等,以便进一步炮 制和调剂。
炮炙
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通过 加热处理使中药达到一定的炮制要 求。
2024/3/26
煮法
将中药材放入水中煮沸,或加入其他 辅料一同煮制,以改变药性、提高疗 效。
复制法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加入一种或多种 辅料,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复制, 以增强药效或改变药性。
黄连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药理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 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附子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药理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表 现为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
雷公藤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等 器官损害。
04
中药炮制学
Chapter
2024/3/26
18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意义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某些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保 证用药安全。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如寒、热、温、凉等,以适应 不同病情和体质的需要。
增强药物疗效
通过炮制,可以增强中药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30
2024/3/26
10
03
中药鉴定学
Chapter
2024/3/26
11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部颁药品标准
2024/3/26
12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地方药品标准
方法
来源鉴定
2024/3/26
13
中药鉴定的依据与方法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2024/3/26
14
中药鉴定的程序与步骤
切制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切成一定规格的 片、段、丝、块等,以便进一步炮 制和调剂。
炮炙
包括炒、炙、煅、煨等方法,通过 加热处理使中药达到一定的炮制要 求。
2024/3/26
煮法
将中药材放入水中煮沸,或加入其他 辅料一同煮制,以改变药性、提高疗 效。
复制法
将净制后的中药材加入一种或多种 辅料,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复制, 以增强药效或改变药性。
黄连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药理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恶心、呕 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附子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等药理作用,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表 现为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
雷公藤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等 器官损害。
(2024年)中药学课件PPT课件
“相恶相反”原则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 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18
中药的禁忌内容
01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因配伍不当而产生或 增强毒性、副作用,属于配伍
禁忌。
02
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因损害胎元或对孕妇 有不良作用,属于妊娠用药禁
忌。
03
服药食忌
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 简称食忌,俗称忌口。
04
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 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 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
2024/3/26
19
配伍禁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等药材不宜同用, 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
案例三
人参与五灵脂、郁金等药材不宜同用,会影响人 参的补气效果。
ABCD
2024/3/26
案例二
乌头类药物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 药材不宜同用,属于“十九畏”配伍禁忌。
案例四
服用滋补类药物时,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臭等 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0
05
中药的临床应用
2024/3/26
21
常见病症的中药治疗方案
感冒
桂枝汤、麻黄汤等中药复方制剂,可缓 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14
中药的制剂类型
汤剂
将中药加水煎煮一定 时间后去渣取汁制成 的液体剂型。
散剂
将一种或多种中药粉 碎后均匀混合而成的 干燥粉末状制剂。
丸剂
将中药细粉或提取物 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 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 剂。
膏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细粉 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 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 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18
中药的禁忌内容
01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因配伍不当而产生或 增强毒性、副作用,属于配伍
禁忌。
02
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因损害胎元或对孕妇 有不良作用,属于妊娠用药禁
忌。
03
服药食忌
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 简称食忌,俗称忌口。
04
证候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 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 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
2024/3/26
19
配伍禁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等药材不宜同用, 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
案例三
人参与五灵脂、郁金等药材不宜同用,会影响人 参的补气效果。
ABCD
2024/3/26
案例二
乌头类药物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等 药材不宜同用,属于“十九畏”配伍禁忌。
案例四
服用滋补类药物时,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臭等 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0
05
中药的临床应用
2024/3/26
21
常见病症的中药治疗方案
感冒
桂枝汤、麻黄汤等中药复方制剂,可缓 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14
中药的制剂类型
汤剂
将中药加水煎煮一定 时间后去渣取汁制成 的液体剂型。
散剂
将一种或多种中药粉 碎后均匀混合而成的 干燥粉末状制剂。
丸剂
将中药细粉或提取物 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 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 剂。
膏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细粉 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 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中药学基础知识-PPT
是临床上经常选用的药物组合。
• “相畏”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 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 星畏生姜。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物毒副作 用的典型实例。
•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由此可知,相畏与相杀实际上 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 而言的。如上所述,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 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 南星的毒。
中药学 知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毒性
• 西汉以前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即总括药饵之词。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 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 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 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 间的长短有关。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大,服 用过久等,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苍术药材
人参原植物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人参 饮片
五味子
(北五味子)
砂仁原植物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三七药材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
• 1、根、根茎、块茎和鳞茎。(阴历二、八月) • 2、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 “相畏”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 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 星畏生姜。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物毒副作 用的典型实例。
•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 的毒性或副作用。由此可知,相畏与相杀实际上 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 而言的。如上所述,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 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 南星的毒。
中药学 知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毒性
• 西汉以前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 即总括药饵之词。东汉以后主要指对机 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 药物毒性的产生,主要与其毒性的大小 和剂量有关。此外,还与贮存、加工、 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和使用时 间的长短有关。
正确对待无毒的药物
• 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 会引起中毒反应。如若剂量过大,服 用过久等,仍有产生中毒反应的可能。
苍术药材
人参原植物
人参药材 (东北人参)
人参 饮片
五味子
(北五味子)
砂仁原植物
砂仁药材
(广东砂仁)
云南三七原植物
三七药材
地黄药材
(河南地黄)
• 药物的入药部分与采集季节的关系
• 1、根、根茎、块茎和鳞茎。(阴历二、八月) • 2、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
2024年度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17
04
常见方剂与治法解析
2024/2/2
18
解表剂及治法
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等,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如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
辛凉解表
银翘散、桑菊饮等,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如发热 重、微恶风、咽痛等。
扶正解表
败毒散、参苏饮等,用于治疗正气虚弱又感外邪的表 证。
2024/2/2
19
清热剂及治法
2024/2/2
21
补益剂及治法
补血
四物汤、归脾汤等,用于治疗 血虚证,如面色无华、头晕眼 花等。
补阴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用 于治疗阴虚证,如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等。
补气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用 于治疗气虚证,如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等。
2024/2/2
气血双补
八珍汤、炙甘草汤等,用于治 疗气血两虚证。
深入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揭示中药科学内涵 。
创新药物研发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中药在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中药服务范围 。
31
传承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 新
在传承中药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 进行创新。
29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求
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中药质量可 控、安全有效。
规范化种植与炮制
推广规范化种植和炮制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和 药效。
标准化临床应用
制定统一的中药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提高临床 疗效和安全性。
2024/2/2
30
创新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04
常见方剂与治法解析
2024/2/2
18
解表剂及治法
辛温解表
麻黄汤、桂枝汤等,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如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
辛凉解表
银翘散、桑菊饮等,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如发热 重、微恶风、咽痛等。
扶正解表
败毒散、参苏饮等,用于治疗正气虚弱又感外邪的表 证。
2024/2/2
19
清热剂及治法
2024/2/2
21
补益剂及治法
补血
四物汤、归脾汤等,用于治疗 血虚证,如面色无华、头晕眼 花等。
补阴
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用 于治疗阴虚证,如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等。
补气
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用 于治疗气虚证,如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等。
2024/2/2
气血双补
八珍汤、炙甘草汤等,用于治 疗气血两虚证。
深入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揭示中药科学内涵 。
创新药物研发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中药在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中药服务范围 。
31
传承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承精华,守正创 新
在传承中药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 进行创新。
29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求
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中药质量可 控、安全有效。
规范化种植与炮制
推广规范化种植和炮制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和 药效。
标准化临床应用
制定统一的中药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提高临床 疗效和安全性。
2024/2/2
30
创新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完整版中药学ppt课件-2024鲜版
34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点分析
药材前处理
提取
浓缩
干燥
制剂成型
关键控制点包括药材的净 选、切制、炮制等,直接 影响后续提取效果和制剂 质量。
关键控制点包括提取溶剂 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 温度等,影响有效成分的 溶出和杂质的去除。
关键控制点包括浓缩温度、 浓缩时间、浓缩设备等, 影响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 后续干燥效果。
2024/3/28
36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2024/3/28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现病史、既 往史、家族史等。
症状分析
对患者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中医 证候类型。
37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 体征检查: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情信 息。
2024/3/28
38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十八反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 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 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等。
2024/3/28
16
配伍禁忌概念及分类
十九畏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等。
2024/3/28
佐药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 药物;佐制药,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 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具有调和 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组成技巧
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合理搭配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服方法;注意方剂的剂型选择。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点分析
药材前处理
提取
浓缩
干燥
制剂成型
关键控制点包括药材的净 选、切制、炮制等,直接 影响后续提取效果和制剂 质量。
关键控制点包括提取溶剂 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 温度等,影响有效成分的 溶出和杂质的去除。
关键控制点包括浓缩温度、 浓缩时间、浓缩设备等, 影响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 后续干燥效果。
2024/3/28
36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2024/3/28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现病史、既 往史、家族史等。
症状分析
对患者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中医 证候类型。
37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 体征检查: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情信 息。
2024/3/28
38
适应症判断依据和误区提示
十八反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 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 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等。
2024/3/28
16
配伍禁忌概念及分类
十九畏
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 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等。
2024/3/28
佐药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 药物;佐制药,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 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
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具有调和 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组成技巧
注意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合理搭配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服方法;注意方剂的剂型选择。
中药学课件教学讲义PPT
04
中药方剂与剂型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中药方剂的组成
中药方剂通常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 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方剂中发挥着不同的作 用。
中药方剂的分类
中药方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照功效可以分为解表方、泻下方、补 益方等;按照中药的种类可以分为单味药方 和复方方等。
中药剂型的种类与特点
02
中药制剂工艺
采用现代制药技术,改进中药 制剂工艺,提高中药制剂的稳 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03
中药质量控制
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实现中药质量可控、可追溯 。
04
中药研发创新
鼓励中药新药的研发,利用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新型中药 。
中药国际化发展现状
1 中药进入国际市场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份额,尤其在亚洲地区有较 大影响力。
02
中药药材与炮制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
总结词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是中药学的基础, 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 要。
VS
详细描述
中药材的采集与鉴别是中药学的基础,对 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采集中药材时,需要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 和季节进行采收,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 含量最高。同时,鉴别药材的真伪也是非 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气 味、颜色等方面进行鉴别。
反应。
05
中药临床应用与实践
中药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需全面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环 境等因素,针对不同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
方法。
治未病思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
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在疾病初期尽早干预, 以防止病情恶化。
完整版《中药学》完整ppt课件
中药配伍理论
阐述中药配伍的原则、方 法及禁忌等。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中药用药方法
阐述中药的煎服方法、 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
。
中药资源与开发
阐述中药资源的分布、 采集、加工及开发利用
等。
中药药理与毒理
阐述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毒理作用及安全性评
价等。
中药制剂与剂型
阐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 法、剂型选择及质量控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药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 《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 论》等著作。
明清时期
中药学开始衰落,但仍有一些 重要著作问世,如《本草纲目 拾遗》、《本草求真》等。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01
02
03
中药药性理论
阐述中药四气、五味、升 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 。
中药功效理论
阐述中药功效的概念、分 类及影响因素等。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鸡内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蒲黄
止血,化瘀,利尿。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活血化瘀药
01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 黄。
03
02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姜黄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04
化痰止咳平喘药
制等。
02
中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四气五味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基 本味道,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
原理。
升降浮沉
中药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即升、降、浮、沉四种作用,是
中医学之中药学PPT课件(2024)
2024/1/30
24
06
现代科技在中药学领域应用前 景展望
Chapter
2024/1/30
25
现代科技对中药学发展推动作用分析
1 2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测序、组织培养等,有助于 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揭示中药作用机理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 可以深入揭示中药的作用机理,为中药的临床应 用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中药制剂创新
3
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如纳米技术、微囊化技术等 ,可以改进中药制剂的剂型、提高药效,推动中 药制剂的创新发展。
2024/1/30
26
现代科技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应用探讨
2024/1/30
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借助现代分析技术,如色谱、质谱等,可以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 体系,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禁忌症
虽然针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如孕 妇腹部和腰骶部禁针、皮肤破损处禁 针等。
异常情况处理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晕针 、滞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保 证患者安全。
2024/1/30
20
05
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介绍 及操作演示
Chapter
2024/1/30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等。
应用举例
02
用于治疗热毒壅盛所致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证,如黄连解
毒汤、银翘散等。
功效
03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14
祛湿方剂组成及应用举例
组成
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等。
应用举例
用于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如五 苓散、平胃散等。
中药学课件4PPT课件
.
14
本川品有大乌毒,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
服宜慎; 用量宜小,1.5~3g; 宜先煎、久煎。 孕妇忌用; 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
粉、瓜蒌类同用; 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
15
蕲蛇
.
16
1.袪功风效,通主络治
本品性善走窜,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无处不 到,为祛风要药。
主要用于风湿热痹。
.
28
秦艽
.
29
功效主治
1. 袪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证。
本品苦而不燥,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 剂。无论寒痹、热痹均可应用。其性偏寒, 故对热痹尤为适宜。
2. 退虚热——骨蒸潮热,疳积发热,如秦 艽鳖甲散。
3. 清湿热——湿热黄疸。
.
30
防己
广防己
.
31
1.运袪用风湿,止痛——风湿痹证。
“诸蛇鼻向下,独此向上,背有花纹而色 白,故名(白花蛇)”。
以湖北蕲春产者为道地药材,故名“蕲 蛇”,又名“大白花蛇”、“百步蛇”。
.
19
蛇类药
②小白花蛇: 为眼睛科银环蛇。 因其体小,故名“小白花蛇”。 又因其盘成园形如铜钱大,故名“金钱
白花蛇”。 性能、功效、应用与蕲蛇相似而力较强。 煎服,3~4.5g;研粉吞服1~1.5g。
药而导致肾毒(主要为马兜铃酸)。
.
33
豨莶草 Xixiancao
.
34
1.运袪用风湿,利关节——风湿痹痛,中风半
身不遂。可单用,或与臭梧桐合用,如豨 桐丸。
2.〔清热〕解毒——热毒疮痈。
※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制用,治热毒疮 痈宜生用。
现代研究,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
中药学第四章PPT课件
▪ 佐:白芷、防风─ 疏风解表,消肿散结。
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化瘀消肿;直 达病所,促其破溃。
花粉、贝母—清热散结排脓,使未溃 之脓速消。
2021
44
▪ 使:甘草节──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 者,以“节”散结
酒──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
2021
45
运用
▪ 一、本方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 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 肿痛。
而干,脉数。
2021
22
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
2021
23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 【主治】
1. 热灼心营证 2. 热伤血络证 3. 蓄血瘀热证
▪ 【病机】热毒深陷血分,耗血、动血
▪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2021
24
主证病机分析
热 血分属阴,阴血受损—身热夜甚
入
舌绛
▪ 臣:
生 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 地 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 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
配伍丹 参要点?清 防心 热除与烦血,结活,血引散药瘀入心
2021
21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降
59
苇茎汤
《外台秘要》
2021
60
▪ 【组成】苇茎 薏苡仁 瓜瓣 桃仁 ▪ 【主治】肺痈(初期)。 ▪ 【病机】痰热瘀血阻滞于胸中。 ▪ 【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
2021
61
主证病机分析
▪ 外感风热之邪,痰热内盛,痰热瘀血壅肺 (热痰瘀)而致,故咳嗽,咳吐腥臭痰, 甚则脓血样,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穿山甲、皂角刺—活血化瘀消肿;直 达病所,促其破溃。
花粉、贝母—清热散结排脓,使未溃 之脓速消。
2021
44
▪ 使:甘草节──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 者,以“节”散结
酒──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
2021
45
运用
▪ 一、本方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 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 肿痛。
而干,脉数。
2021
22
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
2021
23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 【主治】
1. 热灼心营证 2. 热伤血络证 3. 蓄血瘀热证
▪ 【病机】热毒深陷血分,耗血、动血
▪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2021
24
主证病机分析
热 血分属阴,阴血受损—身热夜甚
入
舌绛
▪ 臣:
生 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 地 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 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
配伍丹 参要点?清 防心 热除与烦血,结活,血引散药瘀入心
2021
21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降
59
苇茎汤
《外台秘要》
2021
60
▪ 【组成】苇茎 薏苡仁 瓜瓣 桃仁 ▪ 【主治】肺痈(初期)。 ▪ 【病机】痰热瘀血阻滞于胸中。 ▪ 【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
2021
61
主证病机分析
▪ 外感风热之邪,痰热内盛,痰热瘀血壅肺 (热痰瘀)而致,故咳嗽,咳吐腥臭痰, 甚则脓血样,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2024版《中药学》课件(完整版)
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四气五味
归经
中药通过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酸、 苦、甘、辛、咸)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 功能。
中药具有归经作用,即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选 择性作用,通过归经可了解药物作用的部位和 范围。
升降浮沉
中药通过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调节人体气机 升降出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中药的临床应用
拓展中药资源的国际市场
促进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药材 的国际贸易,促进中药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与 利用。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中药新药和保健品,推动中药产业的 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野生资源的依赖。
加强中药资源管理
03
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中药资源变化
情况,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前景
推广中药材的综合利用
加强中药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开发新的药用部位和用途,提高中药材的利 用率。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材废弃物进行回 收利用,提取有效成分或转化为其他高附加 值产品。
过敏反应
中药与西药或其他中药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 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应注意合理配伍。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中药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 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部分中药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有不良影响,应 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04
中药的炮制与制剂
中药的炮制方法与目的
炮制方法
4 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传统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中药质 量进行评价。
完整版《中药学》PPT演示课件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6
5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 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断续
03
特殊疗效
特殊疗效
1.
01
诸骨鲠喉——威灵仙
02
吐泻转筋——木瓜
03
黄疸——茵陈蒿
04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ANNUAL
REPORT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04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03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6
5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 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 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 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 断续
03
特殊疗效
特殊疗效
1.
01
诸骨鲠喉——威灵仙
02
吐泻转筋——木瓜
03
黄疸——茵陈蒿
04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ANNUAL
REPORT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04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03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2024年中草药ppt课件完整版
温度
温度对草药的生长和品质也有很大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草药的生 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草药的品质。
水分
水分是草药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适宜的水分有利于草药的生长和有 效成分的合成,而过多或过少的水分则会影响草药的品质。
土壤
土壤是草药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对草药的品质 有很大影响。
消费者如何避免购买风险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如医院、药店、有资质的网上药店等
保留购买凭证
如发票、小票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2024/2/28
了解产品信息
查看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提高鉴别能力
学习中药材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2
05
CATALOGUE
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2024/2/28
23
配伍原则及禁忌概述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呼吸 困难等。
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等。
2024/2/28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悸、胸闷、血压 异常等。
其他不良反应
如肝肾损伤、血液 系统异常等。
25
预防措施建议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确保用药对症。
2024/2/28
注意中草药的煎煮方法和 服用时间,确保有效成分 充分溶出。
。
方剂功效阐释
阐述方剂的整体功效,包括治疗 效果、适应症及作用机制等。
2024/2/28
29
现代临床应用领域拓展
内科疾病治疗
介绍中草药在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 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应用及疗效。
妇科疾病治疗
阐述中草药在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 乳腺增生等的独特疗效及优势。
外科疾病治疗
温度对草药的生长和品质也有很大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草药的生 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草药的品质。
水分
水分是草药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适宜的水分有利于草药的生长和有 效成分的合成,而过多或过少的水分则会影响草药的品质。
土壤
土壤是草药生长的基础,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对草药的品质 有很大影响。
消费者如何避免购买风险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如医院、药店、有资质的网上药店等
保留购买凭证
如发票、小票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2024/2/28
了解产品信息
查看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提高鉴别能力
学习中药材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2
05
CATALOGUE
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2024/2/28
23
配伍原则及禁忌概述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呼吸 困难等。
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 、腹痛等。
2024/2/28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悸、胸闷、血压 异常等。
其他不良反应
如肝肾损伤、血液 系统异常等。
25
预防措施建议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确保用药对症。
2024/2/28
注意中草药的煎煮方法和 服用时间,确保有效成分 充分溶出。
。
方剂功效阐释
阐述方剂的整体功效,包括治疗 效果、适应症及作用机制等。
2024/2/28
29
现代临床应用领域拓展
内科疾病治疗
介绍中草药在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 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应用及疗效。
妇科疾病治疗
阐述中草药在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 乳腺增生等的独特疗效及优势。
外科疾病治疗
《中药学》全套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30
03
道地药材
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
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
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9
中药材采收与加工方法
01
采收时间
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有效成 分积累规律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确定。
2024/1/30
02
采收方法
3
01
中药学概述
2024/1/30
4
中药学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 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30
中药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药物之 间的配伍与禁忌,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
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定期对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宣传教育 工作。
32
2024/1/30
08
总结与展望
33
课程内容总结回顾
中药学基础理论
包括中药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药性理论等,为 学员打下坚实基础。
中药配伍禁忌
深入剖析了中药配伍的原则、方法及禁忌,提高 学员合理用药水平。
ABCD
5
中药学历史与发展
2024/1/30
历史
中药学历史悠久,起源于神农尝 百草,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逐 渐形成了独特的中药学理论体系 。
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 学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 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动 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6
中药学分类与体系
2024版年度中药学ppt课件免费
2024/2/2
24
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药产业 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强中药材资 源保护、提高中药质量标准、鼓
励中药创新等。
2024/2/2
地方政策配套
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 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中药产业发展 规划和政策措施。
行业监管加强
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监 管也逐渐加强,对中药质量、安全、 疗效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将药物采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的剂型, 多用于外科疮疡、痈疽等病症的治疗。
2024/2/2
14
04
中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024/2/2
15
常见化学成分类型及功效
01
02
03
04
生物碱类
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菌 等多种药理作用,如黄连中的 小檗碱、麻黄中的麻黄碱等。
2024/2/2
苷类
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抗 肿瘤等作用,如人参中的人参
2024/2/2
9
野生与栽培药材比较
2024/2/2
野生药材
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品质优良,但资 源有限,采集困难,价格较高。
栽培药材
通过人工种植获得,品质相对稳定, 可大量生产,价格相对较低。但部分 栽培药材在品种、产地、种植技术等 方面仍需改进和优化。
10
03
中药炮制与制剂技术
2024/2/2
11
皂苷、黄芩中的黄芩苷等。
挥发油类
具有解表、止咳、平喘、抗菌 等作用,如薄荷中的薄荷油、
紫苏中的紫苏醛等。
鞣质类
具有收敛、止血、止泻等作用, 如五倍子中的鞣酸、石榴皮中
的石榴皮鞣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机】热毒深陷血分,耗血、动血
▪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证病机分析
热 血分属阴,阴血受损—身热夜甚
入
舌绛
血 热扰心神—神昏谵语
分 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斑疹
方解
▪ 君: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 ▪ 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 ▪ 佐:芍药——养血敛阴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芍药多用赤芍,亦有用白芍者。
▪ 火毒热盛,充斥三焦 ───→ 大热烦躁 ▪ 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 ──→
错语,不眠 ▪ 血为热迫,随火上逆 ────→ 吐血、
衄血、发斑 ▪ 瘀热蒸薰外越 ───────→ 黄疸 ▪ 热壅肌肉 ───────→ 痈肿疔毒
方解
▪ 君:黄连—泻中焦之火,清心经之热。 ▪ 臣:黄芩— 泻上焦之火,清肺热。 ▪ 佐:黄柏— 泻下焦之火,清肾经虚热。 ▪ 使:栀子— 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 ▪ 配伍特点:四味苦寒药物合用,使火邪去
运用
▪ 辨证要点: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溲 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 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 银花 陈皮
主证病机分析
营分属阴,营阴受伤: 身热夜甚,口不渴 或口渴舌绛而干,脉细数 营气通心,热扰心营: 心烦不眠,时有谵语 迫近血分:斑疹隐隐
热
透热养阴
传
清热解毒
营
分
方解
▪ 君:犀角——清营解毒
▪ 臣:
生 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 地 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 【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 【治则】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证病机分析
薰蒸于内:身热多汗、虚烦不寐
余 热
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
末
逆欲呕。
清
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舌红少
苔脉虚
方解
▪ 君: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竹叶——清热除烦
▪ 臣:人参——益气生津 麦冬——养阴生津
▪ 佐:半夏——降逆止呕 粳米——养胃和中
由凉血药组成。重在凉血 止血,兼能活血散瘀。用 治热毒身入血分,血热妄 行之吐衄、尿血、便血、 斑色紫黑,舌深绛等。为 凉血散血之剂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
▪ 【组成】黄莲 黄芩 黄柏 ▪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 【病机】火毒充斥三焦 ▪ 【治则】泻火解毒
栀子
主证病机分析
而热毒解。
运用
▪ 辨证要点:烦热,津液受损,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
▪ 名词解释: ▪ 以泻代清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大黄 朴硝 甘草 山栀子仁 薄荷 黄芩 连翘
▪ 【主治】上中二焦大热证 ▪ 【病机】热聚上中二焦 ▪ 【治法】清上泄下,泻热通便
主证病机分析
上焦热甚
热聚胸膈—胸膈烦热。 火热上冲—面赤唇焦,口舌生
配伍要点:
▪ 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 散血。”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
▪ 不能透热转气,只宜凉血解毒,散血化斑。
运用
▪ 辨证要点: 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
热,舌绛。
类方比较(主治功用)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均能清营凉血,用治热入营血之身热, 心烦,谵语,舌绛等。
以凉血药配清气药组成, 重在清营解毒并能透热转 气,用治温热病热初入营 分尚未动血之身热夜甚, 心烦不眠,斑疹隐隐,舌 绛,脉细。为清营透热之 剂
▪ 2. 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护津的粳米 和甘草,防寒凉伤胃,祛邪不伤正.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应用注意
▪ 1、关于用法--米熟汤成;温服 ▪ 2、关于石膏用量--30~60g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 【组成】竹叶 石膏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粳米 炙甘草
▪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 津两伤证。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 【组成】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 ▪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 【病机】热邪内传气分,气分热盛津液损伤 ▪ 【治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证病机分析
▪ 温病热邪内传气分,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
充斥内外—壮热,心 烦
气 分
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 盛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大有力
方解
▪ 君:石膏—热除烦,润燥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 止渴的作用。
▪ 佐、使:粳米
和中益胃,
生津止渴;
炙甘草 调和药物。
配伍要点:
▪ 1. 辛甘大寒之石膏与苦寒质润之知母,君 臣相须而用,清热之力倍增;
疮,咽痛吐衄。 热灼伤津—身热口渴
热积于中 燥实内结:便秘,溺赤 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 君:连翘——清热解毒,去上焦热 ▪ 臣:黄芩——清胸膈郁热
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 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 ▪ 佐使: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
性。 ▪ 配伍要点: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 使(兼):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
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第二节 清营涼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元参 竹叶心 麦冬 丹参 银花 黄连 连翘
▪ 【主治】热入营分证 ▪ 【病机】热邪内传营分,营阴损伤 ▪ 【治则】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 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
配伍丹 参要点?清 防心热除与烦血,结活,血引散药瘀入心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降
而干,脉数。
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 【主治】
1. 热灼心营证 2. 热伤血络证 3. 蓄血瘀热证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
概说
▪ 一、概念 药物:清热药物为主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主治:里热证。
▪ 二、范围 1.清气分热——气分热证 2.清营凉血——营血热证 3.清热解毒——火热毒盛证
4. 清脏腑热—脏腑热证 5. 清虚热—虚热证 ▪ 三、使用注意: 1、辩别热邪所在部位; 2、辩别热证真假; 3、辩别热证虚实; 4、注意保津、护胃; 5、寒凉,不宜过用; 6、服用格拒时,可用反佐法
▪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证病机分析
热 血分属阴,阴血受损—身热夜甚
入
舌绛
血 热扰心神—神昏谵语
分 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斑疹
方解
▪ 君:犀角——清心凉血,清热解毒。 ▪ 臣:生地——清热凉血,滋阴养血。 ▪ 佐:芍药——养血敛阴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芍药多用赤芍,亦有用白芍者。
▪ 火毒热盛,充斥三焦 ───→ 大热烦躁 ▪ 火毒内盛,表里皆热,神明被扰 ──→
错语,不眠 ▪ 血为热迫,随火上逆 ────→ 吐血、
衄血、发斑 ▪ 瘀热蒸薰外越 ───────→ 黄疸 ▪ 热壅肌肉 ───────→ 痈肿疔毒
方解
▪ 君:黄连—泻中焦之火,清心经之热。 ▪ 臣:黄芩— 泻上焦之火,清肺热。 ▪ 佐:黄柏— 泻下焦之火,清肾经虚热。 ▪ 使:栀子— 通泻三焦之火,导火下行 ▪ 配伍特点:四味苦寒药物合用,使火邪去
运用
▪ 辨证要点: 胸膈烦热,面赤唇焦,便秘溲 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 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 银花 陈皮
主证病机分析
营分属阴,营阴受伤: 身热夜甚,口不渴 或口渴舌绛而干,脉细数 营气通心,热扰心营: 心烦不眠,时有谵语 迫近血分:斑疹隐隐
热
透热养阴
传
清热解毒
营
分
方解
▪ 君:犀角——清营解毒
▪ 臣:
生 清营解毒,助君清解营分热毒, 地 养阴生津,以治营热伤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清热养阴生津
▪ 【病机】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 【治则】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证病机分析
薰蒸于内:身热多汗、虚烦不寐
余 热
犯胃,胃气不和:心胸烦闷,气
末
逆欲呕。
清
气津两伤:口干喜饮,舌红少
苔脉虚
方解
▪ 君: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竹叶——清热除烦
▪ 臣:人参——益气生津 麦冬——养阴生津
▪ 佐:半夏——降逆止呕 粳米——养胃和中
由凉血药组成。重在凉血 止血,兼能活血散瘀。用 治热毒身入血分,血热妄 行之吐衄、尿血、便血、 斑色紫黑,舌深绛等。为 凉血散血之剂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
▪ 【组成】黄莲 黄芩 黄柏 ▪ 【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 ▪ 【病机】火毒充斥三焦 ▪ 【治则】泻火解毒
栀子
主证病机分析
而热毒解。
运用
▪ 辨证要点:烦热,津液受损,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
▪ 名词解释: ▪ 以泻代清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组成】大黄 朴硝 甘草 山栀子仁 薄荷 黄芩 连翘
▪ 【主治】上中二焦大热证 ▪ 【病机】热聚上中二焦 ▪ 【治法】清上泄下,泻热通便
主证病机分析
上焦热甚
热聚胸膈—胸膈烦热。 火热上冲—面赤唇焦,口舌生
配伍要点:
▪ 叶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 散血。”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
▪ 不能透热转气,只宜凉血解毒,散血化斑。
运用
▪ 辨证要点: 各种失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身
热,舌绛。
类方比较(主治功用)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均能清营凉血,用治热入营血之身热, 心烦,谵语,舌绛等。
以凉血药配清气药组成, 重在清营解毒并能透热转 气,用治温热病热初入营 分尚未动血之身热夜甚, 心烦不眠,斑疹隐隐,舌 绛,脉细。为清营透热之 剂
▪ 2. 寒凉的石膏、知母配伍益胃护津的粳米 和甘草,防寒凉伤胃,祛邪不伤正.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应用注意
▪ 1、关于用法--米熟汤成;温服 ▪ 2、关于石膏用量--30~60g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 【组成】竹叶 石膏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粳米 炙甘草
▪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末清,气 津两伤证。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 【组成】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 ▪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 【病机】热邪内传气分,气分热盛津液损伤 ▪ 【治则】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证病机分析
▪ 温病热邪内传气分,伤寒化热内传阳明经
充斥内外—壮热,心 烦
气 分
热邪伤津—烦渴引饮
热 盛
热邪迫津外泄—大汗
热盛于脉—脉洪大有力
方解
▪ 君:石膏—热除烦,润燥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为用,加强清热除烦,生津 止渴的作用。
▪ 佐、使:粳米
和中益胃,
生津止渴;
炙甘草 调和药物。
配伍要点:
▪ 1. 辛甘大寒之石膏与苦寒质润之知母,君 臣相须而用,清热之力倍增;
疮,咽痛吐衄。 热灼伤津—身热口渴
热积于中 燥实内结:便秘,溺赤 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 君:连翘——清热解毒,去上焦热 ▪ 臣:黄芩——清胸膈郁热
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 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 ▪ 佐使: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
性。 ▪ 配伍要点: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 使(兼):炙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
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第二节 清营涼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元参 竹叶心 麦冬 丹参 银花 黄连 连翘
▪ 【主治】热入营分证 ▪ 【病机】热邪内传营分,营阴损伤 ▪ 【治则】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 佐: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 透热转气
竹叶、黄连——清心除烦
配伍丹 参要点?清 防心热除与烦血,结活,血引散药瘀入心
运用
▪ 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降
而干,脉数。
犀角地黄汤 《外台秘要》
▪ 【组成】犀角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 【主治】
1. 热灼心营证 2. 热伤血络证 3. 蓄血瘀热证
中药学课件第四章
概说
▪ 一、概念 药物:清热药物为主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主治:里热证。
▪ 二、范围 1.清气分热——气分热证 2.清营凉血——营血热证 3.清热解毒——火热毒盛证
4. 清脏腑热—脏腑热证 5. 清虚热—虚热证 ▪ 三、使用注意: 1、辩别热邪所在部位; 2、辩别热证真假; 3、辩别热证虚实; 4、注意保津、护胃; 5、寒凉,不宜过用; 6、服用格拒时,可用反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