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农村幼儿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农村幼儿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特色课程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某农村幼儿园为例,分析其成功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案例,为其他农村幼儿园提供借鉴。
一、背景介绍该农村幼儿园位于我国北方一个美丽的乡村,园区占地面积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幼儿园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匮乏。
为了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们开始积极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课程。
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1.自然环境资源利用该幼儿园充分挖掘园区内的自然环境资源,将大自然作为孩子们的课堂。
幼儿园设立了植物观察区、动物养殖区、农田实践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让孩子们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农村生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2.传统文化传承该幼儿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地方民俗、民间艺术等融入课程。
如在节日期间,组织孩子们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民间舞蹈,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3.社区资源整合幼儿园积极与当地社区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如邀请社区内的农民、手艺人等到园内进行实地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农耕工具的使用方法,体验农村劳动的乐趣。
同时,幼儿园还定期组织孩子们参观社区内的文化设施,拓宽他们的视野。
4.家庭资源整合幼儿园鼓励家长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如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耕文化;还可以传授孩子家庭传统手艺,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传承家族文化。
5.创设特色课程根据当地特色,幼儿园创设了一系列具有乡村特色的课程。
如“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乡村生态”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案例分析四、启示与建议1.加强园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和能力。
2.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机制,鼓励教师、家长、社区等多方共同参与。
3.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理论天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在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而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农村幼儿园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由于所处地区经济的落后以及教师本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限制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对课程资源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没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自然、人文、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造成众多乡土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一、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1.缺乏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意识薄弱,在课程设计中经常有意识地利用到本地乡土资源的教师仅占19.2%,偶尔利用的占到67.7%。
这说明在很多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对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在教学活动中会偶尔涉及,甚至有一部分农村幼儿园从来都没意识到去开发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
其次,农村幼儿园师资非常紧缺,大部分幼儿园除了一名保育员管理所有幼儿的保育工作外,各班都是由1名老师带所有的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按照幼儿园所定制的教材去上课,没有开发利用本地乡土资源的意识,而且绝大多数教师并非幼教专业毕业,教师缺乏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2.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比较单一。
笔者调查发现,幼儿园所开发与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都集中在教学中的树叶粘贴、废旧物品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张晓玲1,郭庆丽2(1.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张掖734000;2.秦安县王尹乡前山小学,甘肃天水741604)摘要: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特别是乡土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园起到了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关键作用。
而乡土课程是培养儿童乡村情感认知和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资源开发不充分、利用不当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相关对策,为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概念2.1 乡土课程资源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界定和概念的阐述,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等。
2.2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将乡土课程理论与农村幼儿园实践相结合,探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特点和内容。
第三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分析3.1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从资源开发角度,深入剖析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资源开发不够重视、缺乏有效机制和方法以及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3.2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问题分析从资源利用角度,分析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缺乏创新意识,存在资源利用方式单一、与儿童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
第四章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研究4.1 加强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提出加强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资源搜集和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如建立资源库、加强与乡村社区合作等。
4.2 优化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对策研究提出优化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方法,如开展实地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
第五章个案研究5.1 个案背景描述选取某农村幼儿园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描述其背景情况和特点。
5.2 个案分析与讨论通过对个案中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的调研、分析和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6.1 研究结论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个案研究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课程建设逐渐得到关注。
乡土课程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围绕当地农村文化特色,对幼儿进行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
建设乡土课程可以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践,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一、了解当地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乡土课程的第一步是了解当地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民间艺术、传统饮食、民俗文化、乡土历史等都是可以开发的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可以选取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
例如,以“水稻”为主题,可以从水稻的种植、收割、加工、食用等多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幼儿了解水稻的产业链和生态价值,懂得感恩种植者的劳动和付出。
二、完善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建设乡土课程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针对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融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育手段,以活泼有趣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体验乡土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领悟乡土文化。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创新手段和方法,如实地调研、角色扮演、运动游戏、手工创作等,创设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幼儿融入其中,真正体验课程内容,理解文化特点和内涵。
例如,在学习农耕文化时,可以组织幼儿到田间地头观察、体验,让幼儿亲身参与作业活动,学习种植技能和土地保育知识。
四、注重实践性,强调生活联系乡土课程建设要让幼儿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要注重实践性,注重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方面,不仅要让幼儿了解节日的起源和含义,还要让他们亲手制作节日食品、展示节日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乡土课程建设旨在通过融入乡土文化,推动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培养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农村幼儿园在教育特色课程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和实践,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
一、关注本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中,首先应该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农村地区,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乡土风情都融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利用农村丰富的田园资源,开展农耕体验课程,让幼儿亲自体验种植蔬菜、摘果子等农耕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开展农家小院教育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农家美食、手工制作农具等,增强他们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和体验。
农村幼儿园还可以开设传统乡土剪纸、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课程,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还能够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户外探索和农耕体验课程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中,还应该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探索和农耕体验课程。
在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空气清新,适合开展户外教育活动。
通过户外探索活动,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开展农耕体验课程,可以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植物护理的能力。
在这些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三、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开设多元发展课程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中,还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开设多元发展课程。
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一些幼儿的发展存在差异化,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农村幼儿园应该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开设多元发展课程,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开设特色教育课程,针对落后幼儿和弱势群体进行帮扶,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资源,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巧用乡土资源 彰显幼儿园特色课程

巧用乡土资源彰显幼儿园特色课程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关注如何巧用乡土资源,彰显自己的特色课程。
乡土资源丰富多样,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下如何巧用乡土资源,彰显幼儿园特色课程。
幼儿园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教学活动。
乡村的自然环境独特而美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好的教室。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到田间地头去,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学习耕种农作物,了解季节更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还可以利用当地的丘陵地形或者河流湖泊等自然地貌进行野外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样的户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幼儿园可以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幼儿园可以邀请当地的老艺术家或者老师傅来教孩子们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比如剪纸、绣花、编织等。
或者组织孩子们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作坊,让他们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
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舞狮、舞龙、古诗诵读等,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幼儿园可以利用农村的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农村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走进农户家中,亲身参与农民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让他们了解农村的劳动生活,感受农业的辛勤和丰硕。
还可以邀请当地的老师、医生、警察等社会工作者来幼儿园开展讲座或者示范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和认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标签: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一、农村幼儿园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价值1. 有助于促进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学习内容的重点应在实际经验与生活当中。
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是蕴藏于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活教材”,开发与利用这些乡土资源,有助于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有助于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能够参与并积极投入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够使幼儿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乡土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且也能够在促使教师对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加深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提高工作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职业自我认同感,进而促进专业成长。
3. 有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幼儿园文化建设。
在农村幼儿园课程中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加深幼儿对周围环境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同时,还有助于构建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特色园本课程。
二、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夠。
农村幼儿园由于师资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偏低,教师普遍缺乏关于学前教育的科学理念与知识,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主要是基于个人生活经验的一种零散的认知状态,不够全面和深入。
这使得农村乡土资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
2.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具体表现在教师开发与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范围较小,多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为主,而对其他诸如植物资源、风景名胜、历史人物、民间艺术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对较少。
另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涉及的活动领域有限且对乡土资源教育价值挖掘得不够。
3. 乡土课程资源中家庭资源的利用率不够。
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很多家长都希望幼儿园给幼儿教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而对幼儿园开展的其他活动缺乏正确认识和必要支持。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1. 引言1.1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农村幼儿园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挖掘本土课程资源正是打造特色乡村园的关键之处。
本土课程资源是指与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资源,是农村幼儿园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
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农村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从而提升办园品质和吸引力。
在今天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本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对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需求,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挖掘本土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园建立起独特的教育特色,吸引更多家长和幼儿前来学习和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农村幼儿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办园质量,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只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才能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让他们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教育的重视,农村幼儿园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农村幼儿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很多幼儿园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缺乏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本土课程资源,导致农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农村幼儿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由于农村幼儿园师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这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影响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相对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使得幼儿园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农村幼儿园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不稳定、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说到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课程开发啊,哎呀,这事儿可真得好好说说。
我们都知道,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跟城里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从小就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和土地、动物、植物打交道,所以这些宝贵的乡土资源,咋能浪费呢?反正我总觉得,乡土课程能让孩子们学到不少“生动的知识”,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直接来自咱们身边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棵树、每一只小动物。
说到课程开发吧,我们不能光看书本上的那些东西,得从本土文化、地方特色出发,找找这些孩子们身边的“宝藏”。
你看啊,农村的土地肥沃,农田成片,大家也都知道农村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在农田里蹦蹦跳跳长大的,那我们何不让这些孩子们在课程里也感受到这些土生土长的“老朋友”?比如种地、养鸡、喂猪这些活动,孩子们看着菜苗一点一点长高,看到小鸡小鸭蹦蹦跳跳,那种由内而外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要知道,这些动手做的事儿可比从书本里读来的知识来得更有趣、更真实。
咱们给孩子们准备的课程可得紧跟这块土地的脉搏啊。
说实话,农村的孩子很少接触到高科技的东西,可他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可是丰富得很。
看,天上的白云、田间的野花、池塘里的小鱼,都是天然的教材。
每一片叶子、每一颗石子都能成为我们课堂上的一部分。
这些课程不是教书本上的那些名词,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感受。
比如说,一堂课让孩子们拿起小铲子去翻翻土,看看土里的蚯蚓、虫子、甚至是小青蛙,顺带着还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态知识。
你瞧,知识就在这泥土中,孩子们学得那叫一个自然,根本不觉得是在“学习”,倒像是在玩耍。
讲真,乡土课程还可以用很多有趣的方式来展现,比如讲一些农村的民间故事,或者是请村里的老人来讲讲过去的生活。
你说,老人家的嘴巴那可是一座活生生的宝库!他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可都是咱们现在这些年轻人所无法想象的。
他们讲的那些老故事,很多时候能给孩子们一种“啊,原来我们从哪里来”的感觉。
乡土课程并不仅仅是从田间地头找素材,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历史、从文化中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

挖掘农村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教育的重视,农村幼儿园的建设也日渐完善,但是在面临城市幼儿园的竞争和挑战时,农村幼儿园需要更多的特色和优势,来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孩子选择农村幼儿园。
本土课程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挖掘农村本土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幼儿园。
一、本土课程资源的意义农村地区土生土长的一切事物都是宝贵的本土课程资源,包括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等。
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认同感,丰富学习内容,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本土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孩子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通过本土课程资源,可以打破农村教育的传统桎梏,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农村本土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1. 调研和收集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收集,了解农村地区的特色和优势。
可以通过走访当地民间,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观察当地的自然景观等方式进行调研和收集。
还可以邀请当地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他们对农村地区的认知和体验。
2. 挖掘和整合在收集了大量的本土课程资源后,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色和优势,挖掘出可以用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教育意义的本土课程内容。
3. 创新和开发在挖掘和整合了本土课程资源后,需要进行创新和开发,将这些资源转化为适合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孩子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幼儿园教育要求的本土课程内容。
可以开发出适合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教具和教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打造特色乡村园的途径和方法1. 设立本土课程特色课程可以在农村幼儿园设立本土课程特色课程,让孩子在课堂上接触和学习本土课程内容。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

摘 要:近年来,许多农村幼儿园开始园本课程建设,但由于对课程的开发流程不甚了解,所以课程建设结果不太理想,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基于此现状,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的因素,结合例子说明了特色课程开发的流程,从课程产生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审议几个方面呈现特色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或问题,以期梳理清晰的开发路径,为农村幼儿园课程开发者提供明确、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8-0129-05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62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了园本课程建设或课程的园本化改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号角已经吹响。
2017年11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更是强调要编制完善园本化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的园本化建设。
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鼓励编制园本课程;对于尚不能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幼儿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选用的课程进行园本化研究和改造,整体设计园本化课程方案。
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开始了,上至省一级园、市区的各类示范园,下至乡镇园、农村幼儿园,无一不在进行着园本课程建设或课程的园本化改编。
什么是课程园本化呢?这是一个过程,是使课程不断适合于本园幼儿的过程。
幼儿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结合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基础与现状,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对审定教材中的活动进行改造、增删、重组、开发和完善,形成相对合理、适宜的课程体系,这个过程就是园本化。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或是在幼儿园之“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科学的理念构建的符合幼儿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并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课程资源而形成的课程。
点燃“农味”课程之火,亮出本土特色之路——农村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三、园本课程开发 的过程
( ) “ 水 ” 策 略 一 下
( ) 一 树 “ 三观” 促 变化 “ 下水 ”是提升教 师教育智 慧最为有效 的方式 之 为了有效地 开发 园本课 程 ,确保 幼儿健康 、快乐 一 。 “ 下水 ”包括承担课 题研究 、业务学 习 、分组研
甲3 -l 教 研 o .甲 OPg( 科 2”1 . l J w. 1
在园本化课 程 的开发 中很少顾 及到各领 域之 间的 均衡 ,对教 育 内容 和过程缺乏 整体性 的思考 。有 的教 师完全从 幼儿 的兴趣 出发 ,未能考虑 主题 内容 、知识 之 间的 连接 性 和 幼 儿 自然 、零 散 的 日常 经验 的概括 我们 的园本课程 开发理念 是 :在 幼儿 全面 发展 的 基础 上 ,从幼 儿 园 现 实 出发 ,根 据 幼儿 园 的 实 际状 况 ,顺 应各种教 育要素之 问相 互联 系 、交互作用 的客 观规律 ,充分利 用周边 的资源 ,从融 合性人手 ,以教 师 为课 程 开 发 主体 ,以家 长 、社 区等 为支 持 ,结 合 农村 的特点 ,走 进大社会 ,亲近大 自然 ,巧用 、活用 资源 ,促进幼儿 的身心 和谐 发展 。充 分发挥教 师 、幼 儿 的主体性 ,开发 凸现 幼儿园个性 的 “ 农味 ”园本课 程 ,实 现幼儿 园和幼儿 个性化发展 、提升教师 专业化 水平 ,促进 师幼共同成长 。
教师在 园本课程 开发 中具有 重要 的地 位 ,正 如著 名课程专 家斯腾豪 斯宣称 : “ 没有教师发 展就没有 课 在 园本课 程开发过 程 中,我们 突破 了观念上 的定 程开发 !”为此 ,根据幼儿 园的现状 ,在 园本课程 的 势 ,先 从办 园的思路 、办园 的 目标 出发 ,以先 进理念 开发过程 中 ,对教 师采 用 了多种研 训 的策 略来 提高教 为切人 口 ,贯 彻实施 《 纲要 》精神 ,明确一个 方 向、 师的专业化 水平 ,有效 地促进 了教 师整体 队伍 素质 的 树立一个 参照物 、提供一个 蓝本 。在 这期间 ,我们 从 提升 ,பைடு நூலகம் 园本课 程开发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以下几方面方面着手 :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开发

课程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相比较城市的幼儿园而言,农村虽然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但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
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课程,会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幼儿得到更加实际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开发乡土课程的前提主题教学活动中很多内容带有浓重“城市气息”,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结合教学活动目标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有农村特色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补充。
例如泥塑、编织等活动。
这些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点,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就构成了特色课程的主要内容。
农村具备开阔的场地条件,丰富的农村资源都是幼儿可以学习的材料。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不断挖掘资源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引导幼儿走进自然、走向科学,在做中玩、在玩中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农村幼儿园常常盲目追随条件较好的城市幼儿园,忽视了身边可贵的自然资源,还经常感叹缺乏丰富的课程,没有现代化的教具学具,觉得难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更别说是创办幼儿园的办学特色了。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觉得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转变幼儿教师的观念,不是比不上城市就不是好学校,不是没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就没有可教的教学资源,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鼓励教师们不要墨守成规,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利用身边可用资源,帮助儿童进行走近自然、走向生活的现实教育。
农村幼儿园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幼儿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比较熟悉。
对于他们来说,利用身边的现实、亲切的教学资源,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开发乡土课程的本质在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当地丰富的乡土资源,遵循因园制宜原则,合理挖掘,勤俭办园,就能创办出自身的特色,丰富的乡土资源到底有哪些?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一、引言农村幼儿园是为农村地区的幼儿提供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地域特点和师资条件,决定了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和课程开发方式与城市幼儿园有所不同。
本文将分享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希望可以为其他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1. 关注本土文化特色农村幼儿园所在地域多为农村和山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我们的特色课程紧扣本土文化,注重民族习俗、乡土风情等内容,通过传统手工艺、歌谣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家乡的美好。
2. 体验性教学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相对简陋,缺乏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为了丰富课程内容,我们注重体验性教学,将课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户外活动等方式,使幼儿在体验中学习,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心。
3. 培养动手能力农村幼儿多在家庭农场中长大,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开设了种植、养殖等实践活动,并在课程中融入耕种、收获等农业活动,让幼儿在动手中掌握技能。
4. 引导自然探索农村幼儿园周围的自然资源丰富,我们将自然环境作为最好的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探索活动,如观察昆虫、植物、动物,感受四季变化等,让幼儿在亲近自然中获取知识。
三、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1. 注重师资培训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
我们注重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班、研讨活动,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特色课程教学工作。
2. 积极与家长沟通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往往较高,但对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误区。
我们积极与家长沟通,介绍特色课程的意义和特点,并邀请家长参与到特色课程活动中,增进家园合作,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3. 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游戏化教学、情境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在实施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在与大家分享。
要明确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定位和特点。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应该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为农村幼儿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城市幼儿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农村幼儿的特点来设计特色课程。
可以以农业、田园、农产品等内容为主题,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和创造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幼儿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教育者来指导和组织活动。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安排教师培训和进行集体备课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特色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还要通过与其他幼儿园和学校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展特色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对于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与家长共同协商和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还要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借助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与农民合作社、农业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的合作,开展一些特色课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还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农民等来幼儿园进行讲座和示范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学习机会。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重视定位和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并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村幼儿,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园乡情·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园乡情· 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双减“政策和浙江省厅全面推进幼儿园课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如何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和幼儿园条件开展适宜本园孩子的课程,已成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以“孩子发展”为本,亲近自然,巧用资源,开发乡情·野趣课程,即了解现状,制定乡情·野趣课程研发方案、统一认识,提高乡情·野趣野趣课程建设意识、因地制宜,有效促成乡情·野趣课程的实施等,让孩子感受农村的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助推孩子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一、了解现状,制定乡情·野趣课程研发方案首先,我园对“农味”特色的环境创设、器械投放、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本辖区幼儿园“农味”资源开发存在:一缺乏课程意识,忽视孩子发展意识。
二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缺乏园本化课程整体性思考,只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未考虑孩子能力之间的连续性、领域间的均衡性等。
针对现状与问题,制定详细的幼儿园课程顶层设计方案,为扎实做好园本化课程的做好铺垫。
二、统一认识,提高乡情·野趣野趣课程建设意识为深入开展乡情·野趣课程的开发。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指南》《纲要》精神和乡情·野趣课程理论的学习,如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等等,让大家思想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农”味的器械、场地、游戏、趣事对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让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其次,利用家委会、亲子活动、调查问卷取得家长对此课程开发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让“四农”野趣课程走进孩子生活,让家园合作为孩子创造乡情·野趣课程的氛围与空间。
三、因地制宜,有效促成乡情·野趣课程的实施1.“农”味器械的制作和投放(农物)《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村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实施与运用的研究创新之处

农村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实施与运用的研究创新之处【摘要】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阐述,幼儿教育应回归大自然,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差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打造具有园本乡土特色的幼儿教学课程,已经成为农村幼儿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自然资源;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农村乡镇幼儿园应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内容,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借助自然教育资源对幼儿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
但实际开发过程中,农村幼儿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乡土课程开发呈现碎片化状态,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基于此,本文就重点探究如何利用农村资源打造幼儿园园本乡土特色课程。
一、结合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的优势农村乡镇幼儿园相较于城市幼儿园,虽然在城市化教育资源上存在一定劣势,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却有其独特的优势,农村乡镇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农村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结合幼儿教育回归生活化、自然化的理念,系统化设计农村乡镇幼儿园园本乡土特色课程。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打造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存在以下几方面优势。
第一,以物质环境的角度而言,农村乡镇幼儿园的教学空间较为广阔,农村的自然资源,包括村民社区、村民家庭等都可以成为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媒介,贴近自然的教育环境也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成长。
第二,以自然环境的角度而言,农村乡镇幼儿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取之不尽的自然教学资源,如春天的自然复苏,夏天的荷花盛开,秋天的果实金黄,还有乡间小河的蝌蚪,花丛间飞舞的蝴蝶等,这些都是幼儿及其感兴趣的乡土课程资源。
第三,以心理环境的角度而言,农村的生活习惯不同于城市,农民淳朴的民风,乡镇幼儿园温暖、友爱、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幼儿起到了极佳的心理熏陶作用。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为了满足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农村幼儿园也开始开展各种特色课程,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在农村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经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家庭的需求和孩子的特点,我们在课程前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我们走访了农村家庭,了解了他们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普遍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关注,他们更希望孩子通过特色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出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爱好。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结合了农村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与农村生活和农业相关的内容。
我们组织了一堂“农民朋友”课程,带领孩子们参观附近的农田,了解农业的生产过程,并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种植、照顾和收获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对农田的了解,也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除了与农业相关的课程,我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我们组织了一堂“手工艺术”课程,让孩子们学习制作手工艺品。
在这堂课上,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不同的手工艺品,例如纸风车、纸船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能力。
我们鼓励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我们组织了一次农田劳作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种植蔬菜、照顾花草,并亲自品尝由自己种植的蔬菜。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我们还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和沟通。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特色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并征求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参观剪影教室,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课程上的学习情况。
通过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和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家长们的期望和需求,还能够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农村幼儿园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幼儿的教育,更要关注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分享。
特色课程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实施与经验。
一、特色课程的实施1. 体育健身课程在农村幼儿园,体育健身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体育健身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运动,可以帮助幼儿放松心情,增进班级之间的友谊,造就一个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
在实施体育健身课程时,可以结合游戏性、竞技性,设计一些适合幼儿的体能活动,如游戏、小组协作比赛等。
2. 艺术手工课程艺术手工课程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农村幼儿园可以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手工课程,如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乡土课程在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乡土课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在实施乡土课程时,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田野、农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农耕文化,开展一些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活动,如种菜、摘果、喂鸡等。
二、特色课程的经验分享1. 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在实施特色课程时,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生活中成长。
2. 积极发挥教师作用在特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 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要实施特色课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合作。
学校要与家长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19T14:31:25.4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作者:宋越
[导读]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要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为基本导向。
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與推进,新课程的推广范围越来越广泛,每一个幼儿都面临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紧急任务。
实施教育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当下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掌握一些协调发展的内容;还要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与探究意识,使学生到社会当中能与人合作并实现独立发展。
其中开发校本课程就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一种手段。
基于此
宋越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小学校
【摘要】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要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为基本导向。
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與推进,新课程的推广范围越来越广泛,每一个幼儿都面临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紧急任务。
实施教育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当下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掌握一些协调发展的内容;还要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与探究意识,使学生到社会当中能与人合作并实现独立发展。
其中开发校本课程就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最重要的一种手段。
基于此,本文将会对其开发和实践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特色课程;经验分享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67-01
我们所倡导的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多作农村幼儿园教育本土化问题的研究。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使主题内容本土化,使课程能体现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特色和内涵。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要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一基本导向。
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1]
《五大领域》课程曾经是大家很喜爱的教材,然而在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进行课程选择、课程设计、课程生成,为农村幼儿园幼儿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课程。
如今随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本土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课程模式不断影响和冲击着我们幼儿园,不同的教材更让我们眼花缭乱,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照搬莫一种课程模式去进行教学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际的。
[2]
在实施课程使幼教工作者从在各种教育思潮中随波逐流,到现在逐渐探索出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必须紧紧把握幼教改革的脉搏,贯彻纲要精神依托省编教材,以园为本进行课程建设。
敞开胸怀,有各种新的观念,不要一味的照搬。
我们要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内化积淀,转化行为,创新发展,为我所有。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幼儿园和教师对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利用园本课程资源,体现出幼儿园教师明显缺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有价值的农村园本课程资源都被浪费,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严重损失,同时也失去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本土优势和应有特色。
2.农村幼儿园一味教授读、写、算,不重视通过农村幼儿园环境设置,园风建设来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僵化,严重的影响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全面贯彻执行,不利于农村幼儿个性的发展。
3.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课程时,有教学的意识没有课程的意识:大多重简单的学科知识传授单项技能的训练,忽略了领域间的融合贯通,忽视了幼儿情感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能力不强。
无论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资源都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
4.追随新编,教材常换常新,教师无所适从;农村幼儿园所选用的教材,其中的内容脱离农村幼儿生活的实际。
一个幼儿园往往同时用好几套教材,教材经常更换,教师也跟着教材团团转,如此下来教师只能永远跟着教材走,而不能真正领悟到教材所蕴涵的课程实质。
教师的教学反思也流于形式,对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分析和改进。
5.课程评价依然重结果轻过程:虽然新课改认为课程评价应该一改过去的更多的去關注教育目标的完成度,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6.偏重社会和家长的使命:为追求幼儿升园率,幼儿园迎合家长的需要开设汉语拼音教学,这往往与幼儿的实际需要脱节。
三、立足实际,幼儿园课程特色化
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优势,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内容立足教材内容的同时,利用农村幼儿园的优势,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深入挖掘,提炼办园理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发展的特色课程。
结合本园的实际,我们开辟了种植园地。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征,班班规划种植。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播种了豆角、西红柿、黄瓜、葱、红薯、土豆、花生等,体验种植的不同,鼓励幼儿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一年四季孩子们都会有自己辛勤的劳动,当然也会有丰富的收获,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快乐,有利的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我园在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农村资源优势,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以季节为一个大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条件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教育内容,这是农村开展主题活动的一个特色,在以春夏秋冬为线索的四个小主题活动中,如多彩的秋天,你认识花卉植物动物为主,设置了相关活动,带幼儿到大自然中采集树叶野花,观察农民劳动收割的情景,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呢知识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幼儿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就教什么,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主张,让幼儿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在开放的主题活动中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研究中我们开展了“找春天”“秋天里”“下雪了”等主题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孩子的感官让孩子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采摘、去触摸、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
如用我们亲自采摘的野花野菜进行艺术插花;用柳条编草帽、花环、长辫;用玉米皮编织草垫;用棉花、棉壳进行粘贴;用玉米、大豆、高粱、南瓜、葫芦等装扮我们的小超市和绿色长廊。
我们在活动区中创设相应的特色区域。
如:小班创设的《农家乐》、《乐陶陶》;中班的绳编《巧手坊》、大二班的《乐在棋中》,这些区域的创设贴近幼儿的生活,是我们幼儿园的特色。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巧用这些乡土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它们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财富。
亲近自然,拥抱社会,让农村幼儿课程散发“农”味,这是我们幼儿园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共同追求。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体现出来。
教师也应该要从自身出发,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依照自身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开设起幼儿园特色课程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沙迎迎.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5,(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