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风机控制器

智能风机控制器
智能风机控制器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目前对于电器产品中冷却风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机作为冷却风扇的驱动源既要高效节能,又要静音。传统上广泛使用的是交流电机(如:罩极式电机、电容式启动电机等),虽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所固有的体积大,效率低等缺点,已越来越不适应家电产品小型化和高效化的要求。因此,效率高、体积小的直流无刷电机在冷却风扇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在使用无刷风扇电机作为冷却风扇驱动源的系统中,电动机的转速是恒定的,而不是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相应的调整电机转速,因而造成了电能的无用消耗[1]。投影仪、大功率电源、数据通讯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的散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应用功耗极大,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用风扇来冷却电子元件。如果吹向元器件的气流等于或小于每分钟六到七立方英尺即可满足冷却要求。那么直流无刷风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已有很多微处理机将控制电机必需的功能做在芯片中,而且体积越来越小,像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脉冲宽度调制(PWM)等。单片机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度检测、电机转速控制等方面,都有单片机的应用。温度控制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也使温度检测技术越来越智能化了,这促使了冷却散热电子产品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电子设备如不考虑热设计,通常会产生过热现象。强迫空气冷却作为比较经济方便的冷却手段在电子设备热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而运用强迫空气冷却电子设备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风扇来提供足够的冷却空气。大多数风扇的使用寿命都在几千小时左右,多数功率设备都存在负荷变化的特点,在停止工作或负荷较轻时可能并不需要风扇,而仅靠散热片的被动散热就能满足散热需求;是否满足散热需求的标准就是温度,在工作温度高于一定程度时,风机开始工作,提供主动散

热效果;而工作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时,风扇停止工作或减速进行,仅靠被动散热。这样可以有效的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1.3 国内外现状

近年来,国际上的新型电风扇层出不穷,在向节能型、多功能、多品种发展的过程中,又采用了电子定时、遥控、微机控制和传感技术等新技术。我国的电风扇制造厂也在向前发展。

节能技术在电风扇制造和使用中的应用,包括优化风叶设计。合理匹配高效的扇头电动机及优化调速方案等。如日本三洋公司生产的EF-F31MZ型电风扇,采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动机,节电30%,体积减少1/3。日本土屋制造所的无刷直流电机风扇,采用集成电路控制,节电50%,噪声可降低20%至30%左右[2]。

目前,温度传感器正向着单片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单片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值得重视的是目前配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新型专用集成电路也已问世了。例如美国MAXIM 公司最新研制的MAX1299型5通道12位ADC芯片,片内集成了精密温度传感器,在-40~+85度范围内的温度精度可达正负一度[3]。集风扇控制,温度检测于一体的传感器集成电路MAX6650。能够自动检测大功率芯片温度,自动控制风扇转速,以降低冷却风扇的噪声污染[4]。集成电路有很多种类,广泛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电路中。TC651是带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无刷直流风扇速度控制的集成电路[5]。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过热保护机顶盒,笔记本电脑中电源系统的散热风扇控制系统特点是根据检测的温度来控制风扇转速,达到合理的散热功能即减小风扇噪音,延长风扇寿命,又节约电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机控制系统,机箱温度为测量对象,利用风扇对其进行降温,而风扇转速为控制对象。课题目标是设计出具有温度传感的智能风机控制。

控制原理:NTC热敏电阻和LM339比较器组成的温度测量电路,把测得的温度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经过单片机的处理,输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驱动风扇转动。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包括温度采集和温度比较电路,驱动风扇电路,测速电路,LED显示电路。

2)系统软件设计

编写温度采集、PWM输出、定时等子程序、测速子程序。

3)风机控制系统仿真

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试验,可对软件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加快了实际系统设计和调试的过程。

4)风机控制系统硬件的调试

经过调试,使风机控制系统正常工作,能够达到课题要求。

第二章智能风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器件选择

2.1智能风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智能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电压比较器、单片机、风扇、霍尔传感器及

LED显示驱动芯片。

2.2 器件选择

2.2.1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一个风机的设计,要达到智能控制,即风机转速由环境温度因素控制,这时温度传感器的选取也十分关键。在众多风机设计中,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大致分为模拟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两大类。这里介绍几种广泛应用的温度传感器。

2.2.1.1 AD590的性能特点与工作原理

AD590是由美国哈里斯(Harris)公司、模拟器件公司(ADI)等生产的恒流源式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它兼有集成恒流源和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具有测温误差小、动态阻抗高、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优点,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

(1)性能特点

AD590属于采用激光修正的精密集成温度传感器。该产品有三种封装形式:TO-52封装、陶瓷封装(测温范围是-55~+150℃)、TO-92封装(测温范围是0~70℃)。AD590系列产品的外形及符号如图2-1所示,由Harris公司生产的AD590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需要指出,不同公司的产品的分档情及技术指标可能会有差异。例如,由ADI公司生产的AD590,就有AD590J/K/L/M四档。这类器件的外形与小功率晶体管相仿,共有3个管脚:1脚为正极,2脚是负极,3脚接管壳。使用时将3脚接地,可起到屏蔽作用。该系列产品以AD590M的性能最佳,其测温范围是-55~+150℃,最大非线性误差为±0.3℃,响应时间仅20微妙,重复性误差为±0.05℃,功耗约2mW。

图 2-1 AD590 表2-1 AD590系列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型号 单位 AD590I AD590J AD590K AD590L AD590M

最大非线性误

差 ℃ ±3.0 ±1.5 ±0.8 ±0.4 ±0.3

最大标定温度

误差(+25℃) ℃ ±10.0 ±5.0 ±2.5 ±1.0 ±0.5

额定电流温度

系数 μA/K 1.0

额定输出电流

(+25℃) ℃ 298.15

长期温度漂移 ℃/月 ±0.1

响应时间 μs 20

+

_

AD590

(2)工作原理

AD590的内部电路如图2-2所示。芯片中的R1和R2是采用激光修正的校准电阻,它能使298.2K(+25℃)下的输出电流恰好为298.2μA。首先由晶体管T8和T11产生与热力学温度(即绝对温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再通过R5、R6把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为保证良好的温度特性,R5、R6的电阻温度系数应非常小,这里采用激光修正的SiCr 薄膜电阻,其电阻温度系数低至(-30~-50)×10-6/℃。T10的集电极电流能够跟随T9和T11的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使总电流达到额定值。R5和R6也需要在+25℃的标准温度下校准。

图2-2 AD590内部电路图

AD590等效于一个高阻抗的恒流源,其输出阻抗﹥10MΩ,能大大减小因电源电压波动而产生的测温误差。例如,当电源电压从5V变化到10V时,所引起的电流最大变化量仅为1μA,等价于1℃的测温误差。

AD590的工作电压为+4~+30V、测温范围是-55~150℃,对应于热力学温度T每变化1K,输出电流就变化1μA。在298.15K(对应于25.15℃)时输出电流恰好等于298.15μA。这表明,其输出电流Io(μA)与热力学温度T(K)严格成正比。电流温度系数Ki表达式为

?==qR k T I K I 30ln8 (2-1)

式中的k 、q 分别为波尔兹曼常数和电子电量,R 是内部集成化电阻。式中的㏑8 表示内部晶体管9T 与11T 的发射结等效面积之比8/119==S S r 倍,然后再取自然对数值。将k/q=0.0862mV/K ,R=538Ω代入式(2-1)中得到

K A T I K I μ000.10== (2-2)

因此,输出电流的微安数就代表着被测温度的热力学温度值[3]。

2.2.1.2 DS18B20的主要特性、外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温度传感器的种类日益繁多,数字温度传感器更因适用于各种微处理器接口组成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可以克服模拟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接口时需要信号调理电路和A/D 转换器的弊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测温计、医疗仪器等各种温度控制系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有DS1820、MAX6575、DS1722、MAX6635等。

DS18B20是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 和750 ms 内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信息或写入DS18B20的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单线接口)读写,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额外电源。因而使用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1) DS18B20的主要特性

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在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

供电;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可实现高精度测温;在9位分辨率时最多在93.75ms内把温度转换为数字,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速度更快;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2)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

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外形及管脚排列如下图2-3所示:

图2-3 DS18B20外形及引脚排列图

DS18B20引脚定义: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 GND为电源地; 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3)DS18B20的工作原理

DS18B20的读写时序和测温原理与DS1820相同,只是得到的温度值的位数因分辨率不同而不同,且温度转换时的延时时间由2s减为750ms。 DS18B20测温原理如图2-4

所示。图中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影响很小,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振荡率明显改变,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计数器1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减法计数,当计数器1的预置值减到0时,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加1,计数器1的预置将重新被装入,计数器1重新开始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如此循环直到计数器2计数到0时,停止温度寄存器值的累加,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即为所测温度。图2-4中的斜率累加器用于补偿和修正测温过程中的非线性,其输出用于修正计数器1的预置值。

图2-4 DS18B20测温原理框图

DS18B20有4个主要的数据部件:

1)光刻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64位光刻ROM的排列是:开始8位(28H)是产品类型标号,接着的48位是该DS18B20自身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

光刻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

2)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

表2-2 DS18B20温度值格式表

这是12位转化后得到的12位数据,存储在18B20的两个8比特的RAM中,二进制中的前面5位是符号位,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0,这5位为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于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如果温度小于0,这5位为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1再乘于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表2-3 DS18B20温度数据表

3)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存储器

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内部存储器包括一个高速暂存RAM和一个非易失性的可电擦除的EEPRAM,后者存放高温度和低温度触发器TH、TL和结构寄存器。

4)配置寄存器

该字节各位的意义如下:

表2-4 配置寄存器结构

低五位一直都是"1",TM是测试模式位,用于设置DS18B20在工作模式还是在测试模式。在DS18B20出厂时该位被设置为0,用户不要去改动。R1和R0用来设置分辨率,如下表所示:(DS18B20出厂时被设置为12位)

表2-5 温度分辨率设置表

5)高速暂存存储器

高速暂存存储器由9个字节组成,其分配如表2-6所示。当温度转换命令发布后,经转换所得的温度值以二字节补码形式存放在高速暂存存储器的第0和第1个字节。单片机可通过单线接口读到该数据,读取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对应的温度计算:当符号位S=0时,直接将二进制位转换为十进制;当S=1时,先将补码变为原码,再计算十进制值。表?2是对应的一部分温度值。第九个字节是冗余检验字节。

表2-6 DS18B20暂存寄存器分布

根据DS18B20的通讯协议,主机(单片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必须经过三个步骤: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操作,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复位要求主CPU将数据线下拉500微秒,然后释放,当DS18B20收到信号后等待16~60微秒左右,后发出60~240微秒的存在低脉冲,主CPU收到此信号表示复位成功。

表2-7 ROM指令表

表2-8 RAM指令表

2.2.1.3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的基本电气特性是它们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用于温度传感的热敏电阻由结合的金属氧化物组成,这些金属氧化物既不是十分优良的绝缘体又不是十分优良的导体。实际上热敏电阻的电阻范围由于易受到多种温度的影响可从数欧直至兆欧,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则减小。这种电阻性能被认为具有负斜率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被成为“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它们通常由2或3种金属氧化物组成,混合在粘土中,并在高温炉内锻烧成致密的烧结陶瓷,陶瓷通常是极好的绝缘体。但只有理论上,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热敏电阻型陶瓷才是这种情况。但是,当温度增加至较常见的范围时,热会激发出越来越多的自由电子。随着许多电子载流通过陶瓷,有效的阻值则会降低[6]。

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极为灵敏。典型变化为每摄氏度减少7%至3%。这时适合宽温度范围内使用的任何传感器来说是最灵敏的。当电阻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时,它远离线性。从25℃室温开始,冷却至15℃乃至10℃时电阻约加倍。但15℃上升至40℃时电阻减小略超过一半。从-50℃至+150℃量程范围内,电阻产生的变化是10000至1.将电阻值作为温度的函数作图则得出下列曲线(图2-5a):注意曲线在冷端太陡、在热端太平坦,使研究它很难。将同样数据(只是指电阻)换算成对数作图会产生较有用的曲线(图2-5b):

图2-5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则公式会很简化:

)/1/1(00n T T n

e R R -=β (2-1) 式中: Ro 指原始温度时的电阻。

Rn 指新温度时的未知电阻。

To 指原始温度,以开氏温度计(在摄氏温度上加273)

Tn 指温度,e=2.718

是根据2点的电阻温度数据用公式求得的常数[7]。

经以上温度传感器的比较,本设计所采用的是比较廉价、使用方便、电路易实现的热敏电阻MF52D103F3950来作为温度检测器件。

本设计中采用的是MF52D103F3950本系列适用于空调设备、暖气设备、电子体温计、液位传感器、汽车电子、电子台历。测试精度高、体积小、反应速度快、能长时间稳定工作、互换性、一致性好[8]。

图2-6 MF52D103F3950实物图

电阻值误差: F :±1% G:±2% H:±3% J:±5% K:±10% ; B 值(25/50℃)误差: 对于标称电阻值精度为±1%的, B 值对应误差为±1%,其余B 值误差均为±2%。其温度-电阻数据对照表见附录。

2.2.2 电压比较器的选型

LM339集成块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该电压比较器的特点是:1)失调电压小,典型值为2mV ;2)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为2-36V ,双电源电压为±1V -±18V;

3)对比较信号源的内阻限制较宽;4)共模范围很大,为0~(Ucc-1.5V)Vo;5)差动输入电压范围较大,大到可以等于电源电压;6)输出端电位可灵活方便地选用。

?LM339集成块采用DIP-14型封装,图2-7为外型及管脚排列图。由于LM339使用灵活,应用广泛,所以世界上各大IC生产厂、公司竟相推出自己的四比较器,如IR2339、ANI339、SF339等,它们的参数基本一致,可互换使用。如图2-8所示:

图 2-7 LM339外型及管脚排列图

???? LM339类似于增益不可调的运算放大器。每个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两个输入端一个称为同相输入端,用“+”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入端,用“-”表示。用作比较两个电压时,任意一个输入端加一个固定电压做参考电压(也称为门限电平,它可选择LM339输入共模范围的任何一点),另一端加一个待比较的信号电压。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截止,相当于输出端开路。当“-”端电压高于“+”端时,输出管饱和,相当于输出端接低电位。两个输入端电压差别大于10mV就能确保输出能从一种状态可靠地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因此,把LM339用在弱信号检测等场合是比较理想的。LM339的输出端相当于一只不接集电极电阻的晶体三极管,在使用时输出端到正电源一般须接一只电阻(称为上拉电阻,选3-15K)。选不同阻值的上拉电阻会影响输出端高电位的值。因为当输出晶体三极管截止时,它的集电极电压基本上取决于上拉电阻与负载的值。另外,各比较器的输出端允许连接在一起使用。

图2-8a给出了一个基本单限比较器。输入信号Uin,即待比较电压,它加到同相输入端,在反相输入端接一个参考电压(门限电平)Ur。当输入电压Uin>Ur时,输出为高电平U

。2-8b为其传输特性。

OH

图 2-8(a)单限比较器及(b)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图2-9为某仪器中过热检测保护电路。它用单电源供电,1/4LM339的反相输入端加

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压,它的值取决于R1于R2。U

R =R2/(R1+R2)*U

CC

。同相端的电压就等

于热敏元件Rt的电压降。当机内温度为设定值以下时,“+”端电压大于“-”端电压,Uo为高电位。当温度上升为设定值以上时,“-”端电压大于“+”端,比较器反转,Uo 输出为零电位,使保护电路动作,调节R1的值可以改变门限电压,既设定温度值的大小[9]。

图 2-9某仪器中过热检测保护电路

2.2.3主控计算机的选择

利用单片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的特点,力求用软件完善各种控制算法和逻辑控制。AT89S51拥有与INTEL公司的8051相同的内核和引脚排列。AT89S51除了具有8051的全部功能外,还内置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部件。如AT89S51内部的程序存储器是4KB可擦写的flash ROM,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下载程序代码整个过程仅用几秒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8051内部的程序存储器是4KB的PROM,只能一次性写入程序代码,以后就无法修改。另外AT89S51提供了一个ISP下载接口。很适合用于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或开发。

??AT89S51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4k bytes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128 B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

此外,AT89S51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0hz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继续工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AM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硬件复位。同时

该芯片还具有PDIP、TQFP和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经比较,主机选用ATMEL公司的51系列单片机AT89S51来实现。本系统选用AT89S51芯片时钟可达12MHz,运算速度快,控制功能完善。AT89S51单片机引脚图如图2-10所示。

主要功能特性:

1)兼容MCS-51指令系统

2)4K可反复擦写(>1000次)ISP flash ROM

3)32个双向I/O口

4)4.5-5.5V工作电压

5)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6)时钟频率0-33MHz

7)全双工UART串行中断口线

8)128x8BIT内部RAM

9)2个外部中断源

10)低功耗空闲和省电模式

11)中断唤醒省电模式

12)3级加密位

13)看门狗(WDT)电路

14)软件设置空闲和省电功能

15)灵活的ISP字节和分页编程

16)双数据寄存器指针

图2-10 AT89S51单片机引脚图

2.2.4 风扇驱动器件选择

对于标称工作电流不大于200mA的风扇,采用单晶体管驱动即可。高于200mA的风扇,采用达林顿或MOSFET驱动方式。为了使风扇检测功能正常运行,通路晶体管在导通时必须处于完全饱和状态。选用作为驱动晶体管时,关键问题是:(1)器件的击穿电压(V(BR)CEO)必须足够大以承受在风扇施加的最大电压(注:风扇的最大电压出现在风扇的关断时刻。);(2)在满幅风扇电流条件下,5mA是基极驱动电流必须足以使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晶体管应有足够大的增益);(3)额定风扇电流必须在晶体管的最大电流处理能力之内;(4)功耗应在所选器件的允许范围之内[10]。

本设计若采用小功率的风扇,可采用三极管8050驱动风扇。晶体管类型:开关型;极性:NPN;材料:硅;最大集存器电流(A):0.5A;直流电增益:10 to 60;功耗:625mW;最大集存器发射电压(VCEO):25;频率:150KHz[11]。三极管8050的电气特性如表2-9所示。

表2-9为三极管8050电气参数

风机控制柜说明书

防排烟风机控制箱操作说明书 一、产品功能 本设备为防排烟风机控制设备,具有消防联动开关信号启动、消防联动DC24V信号启动、防火阀闭锁启停功能、过流声光报警、电源电压过压、欠压、错相、缺相报警等功能。 二、防排烟风机控制箱通电前的检查 1、通电前请检查电源进线、电源出线是否正确连接。 2、检查所有端子或元器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松动现象,请重新拧紧或重新插好,如 继电器等插拔式元件。 3、仔细核对外接线的端子号,查看电源回路是否有短路和接错的现象。 三、防排烟风机控制箱操作文字说明 1、带双电源的防排烟风机控制箱(以下简称控制箱),确认两路进线是否正确可靠接入,接着实验双电源是否能够自动转换,接入相序是否有错相报警,如有报警请调换进线接线或调换相序继电器XXJ上的采样线L1,L2,L3任意2根线既可; 2、闭合断路器QF1,控制箱上电,门板面板上绿色指示灯亮。 3、在启动前,检查防火阀接入处是否接入防护阀信号,若没有防火阀信号请您短接端子排 上111和113;检查风机负载线是否正确接入。 4、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操作启动按钮,查看合闸指示灯是否灯亮;操作停止按 钮,查看合闸指示灯是否灯灭,同时观看风机运转情况。 5、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当发生消防命令时,应启动风机,合闸指示灯亮,消防 联动报警灯亮及报警,这是正常现象。消防联动信号若是无源短接信号请接到101和125上,若是DC24V信号请接到端子的“+”和“-”上; 6、运行过程中若出现过流报警,请您调节电动机保护器至合适位置;过流报警可操作“消 音”按钮消除报警声,黄色指示灯亮。 四、故障诊断 五、控制箱端子接线说明 1、防火阀闭锁点为无源闭点信号1JX1,2;线号为“111”“113”

智能控制器在风机及水泵中的应用

凌晓杰1 陆伟青2 (1.浙江省超维建筑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11 ) (2.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BA设备监控系统,通过联网,对分布于监控现场的区域智能分站(即DDC)与各种特定的末端设备进行连接,对建筑内的各种用电设备(如送排风风机、给排水、电梯、照明等)进行实时集中监视和管理的专业楼宇自动化控制。本文以风机、水泵为对象,结合建筑行业应用标准,介绍了风机水泵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最后结合智能控制器给出专业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BA设备监控系统消防风机水泵智能控制器 一、引言 风机、水泵是一种通用类机械,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及生活等各个领域,同时各类设计规范对于风机、水泵在建筑领域不同场合下的控制保护也有相应的具体要求。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楼宇自动监控系统(BAS,Build Automatic Monitor System)也普遍应用于楼宇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项目中。 二、智能控制器 智能控制器采用Freescale公司推出的32位ColdFire V1 内核 MCF51EM256的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4路16位SAR型ADC,3个SPI、3个SCI和1个I2C接口,3个定时模块硬件,独立的RTC时钟和两个安全的FLASH内存,丰富的GPIO口,丰富的CPU片山资源保证了模块的可靠性和先进性。 控制器集测量、保护、控制、总线通讯为一体,取代了原有用分列元件配置的各种保护继电器、电测仪表、转换开关、按钮及信号指示灯,集成了直接启动、星三角启动等多种控制方式。同时提供操作次数、运行时间、跳闸事件等重要管理信息的记录,总线通信功能可以同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提高了楼宇智能化水平,简化了传统的控制柜设计。

【CN209943064U】一种智能水泵控制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88990.3 (22)申请日 2019.04.27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赛科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 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 田心路28号之一一楼 (72)发明人 李金根 唐伟灵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代理人 张喜安 (51)Int.Cl. F04B 49/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智能水泵控制系统(57)摘要一种智能水泵控制系统,涉及一种水泵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液位监测模块、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交流接触器及水泵,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液位监测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交流接触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断路器的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水泵连接。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水泵,通过液位监测模块监测水位,根据水位的情况使用移动终端控制水泵启闭,便于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水 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943064 U 2020.01.14 C N 209943064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43064 U 1.一种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液位监测模块、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交流接触器及水泵,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液位监测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交流接触器连接,所述的断路器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断路器的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水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监测模块包括液位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检测器为浮球式液位检测器、干簧式液位传感器或液位变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通过RS485接口与GPRS-RTU进行通信,GPRS-RTU通过无线网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GPRS-RTU通过无线网或移动网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为ARDP智能水泵控制器。 2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矿井通风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人: 20XX年X月XX日

目录一、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5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5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 6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7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7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7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8 三、矿井风量计算8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8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8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8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1 3.硐室需风量计算13 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机14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5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6

(一)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7 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1

前言 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要做到随矿井生产变化即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与协调,严格控制串联通风,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做到通风系统正规合理、可靠、稳定.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

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做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设计。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都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节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内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 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

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KQ1000水泵智能控制器

KQ1000 A/B型智能控制器使用说明 南京科蓝水务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2014年

一、产品概述 KQ1000型智能控制器(简称控制器)主要针对潜水泵的使用工况的特殊性,结合潜水泵内部安装的检测元件(油水探头、浮子开关、热敏开关以及PT100),对潜水泵进行综合保护。主要原理将泵内的检测元件作为取样信号,经控制器对取样信号进行过滤放大,输入到控制器中单片机系统,并和其程序中设定的参数进行比较计算,根据运算结果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元件及通过面板LED灯指示运行状态。 二、工作条件 控制器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1、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2000米。 2、环境温度<+40℃。 3、环境无爆炸危险的介质,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潮湿气体及尘埃,月平均最大湿度≤90%(25℃时)。 4、垂直安装斜度≤5度。 5、控制器工作电源为AC220V±10% 三、操作面板说明 控制器盘面设有四个操作按键,四个LED信号灯以及四位数码管显示屏 1、四个操作按键:“菜单(AT)”键,“设置(SET)”键,“向上(△)”键,“向下(▽)”键; 2、四个LED指示灯 R1—油室内油水探头(下探头)报警或PT100报警温度,故障时(闪烁); R2—电机上端盖探头(上探头)报警或PT100停机温度,故障时(常亮); K3—电机绕组热敏开关或PTC热敏电阻(超热),故障时(常亮); K4—电机接线腔渗漏(浮子或油水探头)或PTC热敏电阻,故障时(常亮); 3、故障声报警 内含一报警蜂鸣器,在正常状态与报警时不蜂鸣,在故障时蜂鸣, 蜂鸣时长由E01值决定, 0:关闭蜂鸣器; 1~9998;蜂鸣器时长(秒) 9999:一直蜂鸣。 在报警蜂鸣中,按“设置”键能消除报警蜂鸣。 4、四位数码管显示屏:

风机电气控制系统

风机电气控制系统新誉风电公司

目录 1.电气控制系统概述(可参考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 2.风机发电控制方法 3.风机监视控制 4.接线原理图 5.机舱柜和塔筒柜 6.安全系统的概念 7.风机故障(故障等级、引起的停机种类、故障清除的种类)8.风机的自耗功率 9.风机的操作

1.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如下内容(其中塔筒柜和机舱柜一起构成风机主控系统): 塔筒柜、机舱柜、变桨控制系统、变流器、发电机的控制和监视部分、齿轮箱的电气部分、液压站和高速轴刹车的电气部分、偏航电气部分、风机的传感器部分。 塔筒柜部分包括控制器PLC(带中央处理器模块)、控制开关、电网检测、UPS 电源、HMI触摸屏(人机界面)、变流器控制接口。 机舱柜部分包括控制器PLC的远程输入输出模块(不带中央处理器)、控制开关、保护电路、与发电机控制和监视的接口电路、与齿轮箱电气部分的接口电路、液压站和高速轴刹车电气接口电路、偏航控制电路、风机传感器接口、与变桨系统的接口电路。 变桨系统包括变桨控制柜和伺服执行系统,变桨系统作为主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其任务是根据风机主控制器的指令完成执行变桨操作,以及在非安全的情况下(如与风机主控失去通讯,电网故障,安全系统故障等)完成快速收桨动作。变桨系统本身是一套伺服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3套独立的)、电机、备用电池柜(三套独立的)及其他部件如限位开关、传感器、配电柜等。 发电机和变流器是实现机械能往电能转换的机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转矩和转速来控制风机发电功率。 齿轮箱、液压站和高速轴刹车的电气接口是用来检测这些部件的状态并控制这些部件的运行。 偏航电气部分是用来控制系统的偏航动作的。 风机的传感器是用来检测风速、风向、风机振动、环境温度、风机的扭缆状态、风轮的锁定状态等。 机舱柜和塔筒柜的功能描述见操作说明书

风机偏航毕业设计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的控制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 10级风电(1)班 姓名:李世辉 指导教师:赵玉丽 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 20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日益提高。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的常规能源,不仅资源有限,而且还会在使用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孕育着重大的转变,即由矿物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变。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清洁能源己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而风力机的偏航系统能使风能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偏航系统的设计非常的重要。 本设计首先分析了偏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以三菱PLC作为控制器,触摸屏为监控器,设计了硬件系统模块,整个硬件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并说明了开环控制的缺点。根据偏航控制要求,设计了自动对风控制算法,自动解缆控制算法,90°背风控制算法,不仅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增大了发电效率,而且还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让风力发电机更好的运行。 关键词:偏航系统硬件设计自动对风自动解缆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背景 (2) 1.2 设计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风力发电概况 (2) 1.3.1 世界风电发展 (2) 1.3.2 我国风电发展 (3) 第二章偏航控制系统功能简介和原理 (3) 2.1 偏航控制系统的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偏航系统的控制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自动偏航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自动偏航传感器ASS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参数说明和电机运行状态...................................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偏航控制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偏航电机电气连接原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偏航对风控制PLC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90°侧风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人工偏航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自动解缆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总结 (5)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双速电机控制电路图

双速电机控制电路图 双速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 此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 =1。 ∴转速比=2/1=2 控制电路分析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 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 防KM1误动。 4、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 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互锁控制,保证△与YY两种接法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时KM2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1线圈回路,KM1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 M2线圈回路,也形成互锁控制。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6051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所属风电企业设备可靠性,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风机自动控制技术监督工作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原则,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检修和

离心通风机设计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SFF型离心通风机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 校导师职称 校外导师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容相一致。 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SFF型离心通风机设计论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风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风机的设计和制造不仅对风机领域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有着深远影响,而且风机设计中节能减排减震等的思想方案可以推广至各个生产领域。 根据通风机气体流动方向的不同,通风机可以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和横流式等类型。其中按应用围广泛程度来说,离心通风机因在矿井、锅炉、纺织、建筑物通风等众多场合均有涉及,所以应用远超其他类型通风机。本文献综述了在纺织机械中以三角胶带为传动方式的SFF型离心通风机的设计,该设计主要涵盖了离心通风机的工作原理、适用场合、发展现状、机械部分的组成等,以及分析了圆弧形前弯叶片的设计和小正方形法蜗壳型线的绘制等。考虑到通风机速度不高且伴有冲击,轴承座采用脂润滑结构,且整体设计中采取了加装整体减震支架的措施。 关键字:离心通风机三角胶带前弯叶片

双速电机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分析

双速电机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分析 一、双速电机控制原理调速原理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60f/p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实现调速有多种方法,如采用变频调速(YVP变频调速电机配合变频器使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使用YCT电磁调速电机配合控制器使用,可实现无极调速),也可通过改变电动机变极调速,即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也是常见的2极电机同步转速为3000rpm,4极电机同步转速1500rpm,6极电机同步转速1000rpm等)。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这就是双速电机的调速原理。 下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 二、控制电路分析(双速电机接线图如下图)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4、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

风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分解

风机控制系统结构

一、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概述 风力发电机组是实现由风能到机械能和由机械能到电能两个能量转换过程的装置,风轮系统实现了从风能到机械能的能量转换,发电机和控制系统则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它们的运行方式重点实现以下控制目标: 1. 控制系统保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高质量地将不断变化的风能转化为频率、电压恒定的交流电送入电网。 2.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状态监控显示及故障处理,完成机组的最佳运行状态管理和控制。 3. 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实现机组的功率优化控制,定桨距恒速机组主要进行软切入、软切出及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对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进行最佳尖速比和额定风速以上的恒功率控制。 4. 大于开机风速并且转速达到并网转速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能软切入自动并网,保证电流冲击小于额定电流。对于恒速恒频的风机,当风速在4-7 m/s之间,切入小发电机组(小于300KW)并网运行,当风速在7-30 m/s之间,切人大发电机组(大于500KW)并网运行。 主要完成下列自动控制功能: 1)大风情况下,当风速达到停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应叶尖限速、脱网、抱液压机械闸停机,而且在脱网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偏航90°。停机后待风速降低到大风开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又可自动并入电网运行。 2)为了避免小风时发生频繁开、停机现象,在并网后10min内不能按风速自动停机。同样,在小风自动脱网停机后,5min内不能软切并网。 3)当风速小于停机风速时,为了避免风力发电机组长期逆功率运行,造成电网损耗,应自动脱网,使风力发电机组处于自由转动的待风状态。 4)当风速大于开机风速,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机构始终能自动跟风,跟风精度范围 ±15°。 5)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机械闸在并网运行、开机和待风状态下,应该松开机械闸,其余状态下(大风停机、断电和故障等)均应抱闸。 6)风力发电机组的叶尖闸除非在脱网瞬间、超速和断电时释放,起平稳刹车作用。其余时间(运行期间、正常和故障停机期间)均处于归位状态。 7)在大风停机和超速停机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组除了应该脱网、抱闸和甩叶尖闸停机外,

智能风机控制器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目前对于电器产品中冷却风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机作为冷却风扇的驱动源既要高效节能,又要静音。传统上广泛使用的是交流电机(如:罩极式电机、电容式启动电机等),虽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所固有的体积大,效率低等缺点,已越来越不适应家电产品小型化和高效化的要求。因此,效率高、体积小的直流无刷电机在冷却风扇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在使用无刷风扇电机作为冷却风扇驱动源的系统中,电动机的转速是恒定的,而不是根据热负荷的大小相应的调整电机转速,因而造成了电能的无用消耗[1]。投影仪、大功率电源、数据通讯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的散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应用功耗极大,使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用风扇来冷却电子元件。如果吹向元器件的气流等于或小于每分钟六到七立方英尺即可满足冷却要求。那么直流无刷风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已有很多微处理机将控制电机必需的功能做在芯片中,而且体积越来越小,像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脉冲宽度调制(PWM)等。单片机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度检测、电机转速控制等方面,都有单片机的应用。温度控制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也使温度检测技术越来越智能化了,这促使了冷却散热电子产品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电子设备如不考虑热设计,通常会产生过热现象。强迫空气冷却作为比较经济方便的冷却手段在电子设备热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而运用强迫空气冷却电子设备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风扇来提供足够的冷却空气。大多数风扇的使用寿命都在几千小时左右,多数功率设备都存在负荷变化的特点,在停止工作或负荷较轻时可能并不需要风扇,而仅靠散热片的被动散热就能满足散热需求;是否满足散热需求的标准就是温度,在工作温度高于一定程度时,风机开始工作,提供主动散

供水泵智能控制器

目录 1.研究背景 (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3.供水泵运行基本原理 (4) 3.1泵站供水系统的组成 (4) 3.2供水泵自动化运行的实现方法 (4) 4.供水泵智能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 (5) 4.1供水泵控制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5) 4.2供水泵控制器的功能需求 (5) 4.2.1参数显示功能 (5) 4.2.2智能控制功能 (6) 4.2.3电机保护功能 (6) 4.3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 (6) 4.4 STM32系列芯片优势 (6) 5.供水泵智能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9) 5.1微处理器的选型 (9) 5.2系统方案设计 (9) 5.3核心处理单元电路 (10) 5.4电源模块电路 (11) 5.5电量采集电路 (12) 5.6时钟芯片电路 (13) 5.7 LCD接口电路 (14) 5.8键盘管理电路 (15) 5.9 RS485通信单元电路 (16) 5.10数据存储单元电路 (17) 5.11数字量采集和继电器控制电路 (18) 5.12系统可靠性设计 (18) 5.13 本章小结 (20) 附录 (21)

1.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水利大国,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供水设施普遍简陋、规模较小,以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低,管理落后。为了彻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难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新农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 集中式供水工程具有水源可靠、管理方便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工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西部山区,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泵房与水池相隔较远,经常出现停水现象,使山区人民群众无法达到城镇化供水标准。众多的集中式供水泵房运行效率低,仍处于较落后的管理状态,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已有的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于以离心式水泵工作特性为基础的泵站,广泛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对人的依赖性太大,不适应泵站现代化的要求;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过高;实时性差,不能及时对水泵进行启停操作;某些部件容易被损坏,存在安全隐患;检修、调试维护设备麻烦,工人要逐个检查每个设备的运行工状;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降低泵站的运行成本。随着自动控制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水泵控制器孕育而生,将会对泵站的自动化运行与节能生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s)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功耗、成本、体积等严格综合性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基于硅片的知识集成系统。随着嵌入式的飞跃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学科技、数字消费、网络通信、电力系统等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嵌入式将更为广泛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常用的数据远程传输方式有:数据专线、有线拨号、光缆传输和无线数传电台,但这些方式普遍存在着建设费用大、建设周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运行费用高及数据传输质量不稳定的缺点,难以为中小型集中式供水泵站的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所采用。然而基于GSM/GPRS 的无线数据传输却具有接入范围广,传输速率高,接入时间短,提供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等优势。

风机毕业论文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2012 级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 题目: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与减振、 减噪措施分析 毕业时间:二〇一五年六月 学生姓名:马立东 指导教师:甄亮 班级:12级风能与动力技术(2)班 2014 年10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一、风力发电概述 (1) (一)风力发电的现状 (1) (二)风力发电机组存在的问题 (2) (三)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监测的意义 (4) 二、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振动测试与分析 (4) (一)齿轮箱振动测试 (4) (二)齿轮箱中主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5) (三)小结 (7) 三、风力发电机的减振、减噪措施 (8) (一)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减振器的研究 (8) (二)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减振支撑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8) 四、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与减振、减噪措施分析摘要:我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首位,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开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改善我们的生活,更应该对新能源技术不断改进来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重点分析了振动诊断和监测技术在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完成以下工作。由风力发电机组所受外部激振力及其自身结构特点,主要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系统与齿轮箱的振动特征。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特征,总结了几种风力发电机组振动诊断方法。通过对材料和其他技术的改进,来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减振、减噪处理。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振动诊断;振动状态监测;减噪、减振 一、风力发电概述 (一)风力发电的现状 目前世界能源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这样的能源结构不仅导致能源的短缺,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的欢迎和重视。图1为各国的风机装机容量,全球的风能资源约为2.74x1012K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10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多10倍。2005年2月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已正式生效,这对世界风电行业的发展将会带来重大的影响。随着风电各项技术的成熟,风力发电在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可大大降低,稳定石油价格波动等能源问题上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在世界范围内风电行业正蓄势待发。

空调系统毕业论文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苏州大学实训楼中央空调系统 作者:尹啸东学号: 421111146 系部:建筑设备工程系 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班级: 11宁系统维检301 指导者:刘光平讲师 评阅者: 2013 年 10 月

毕业设计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外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5) 2 设计概况 (6) 2.1 概况 (6) 2.2 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要求 (7) 2.3 设计原始资料 (7) 3 空调系统 (8) 3.1 空调系统的基本定义 (8) 3.2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9) 3.3 新风系统的监视与控制 (10) 4 新风系统 (14) 4.1 新风机组的设计要求.............................................. - 14 - 4.2 风机盘管机组的选型.. (14) 4.3 新风系统的监视与控制 (16) 5 空调水系统设计 (17) 5.1 选择水系统形式 (17) 5.2 选择管材和管道直径 (17) 5.3 水系统管路的布置 (18) 5.4 空调水量计算及泵扬程 (19) 6 空调冷热源系统 (20) 6.1 冷源系统 (20) 6.2 热源系统 (24) 7 ......................................................................... 7 ........................................................................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房间最大热湿负荷汇总............................................................................................

智能风机是什么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能创造哪些客户价值,这两个问题因为智能风机的到来将成为行业话题。 记者:远景是最早提出智能风机概念的公司,也因此吸引了一批汽车和航空领域的国际顶尖研发人才。您怎么看汽车和航空工业百年积累的工业技术在风电行业的应用以及智能风机未来的演化? 刘曙源:我们会问,再过10年、30年,风机会是什么样子?未来不好预测,但从昨天和今天的汽车比较中不难发现,不管从工作原理,还是设计的概念结构上,汽车的本质没变,但在其智能化水平上,今天的汽车却有了质的飞跃,它已搭乘了几十甚至上百个控制单元,有上千万行的软件代码在上面运行,这使得今天的汽车驾驶者不需要像几十年前的驾驶者那样,在学开车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修车。因为,今天的汽车给驾乘者带来的安全和舒适体验已和几十年前的汽车不可同日而语。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变化看,当前的风电工业水平可能类似半个世纪前的汽车工业,尽管近年来风机在单机功率和扫风面积增大方面发展迅速,但其智能化水平却与当年600-800kW 的小风机相当,并没有显著提升。所以,要预言未来的风机演化,我们可以推断半个世纪后的风机在原理和概念结构上与今天的风机不会有本质的不同,但风机的智能化演化则会呈现无止境的态势。这一点,是由客户日益增长的对风机的风能转化效率要求所决定的。 在一种提升效率的极致追求下,我们看到了行业不断放大的风轮直径,115米和121米风轮都已在市场出现,但一味单方面放大风轮直径真的能满足客户大幅提升风能转换效率的需求吗?看看汽车的历程,当驾乘者追求驾驶速度和动力性能时,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大发动机的排量。可是,人人都知道如果用30年前的化油器技术来控制发动机的进油和进气,即使提升到4.0的排量,所增加的输出动力也有限,且很不经济。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智能化的电子喷射技术控制的发动机和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排量并不是一味的提升。相反,1.4T 的发动机成为经济型轿车受欢迎的配置。 具体到远景智能风机,我要提到远景全球研发团队中的孙博士,之前他是波音公司的翼型设计专家,他认为从高速飞机到低速飞机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增大机翼和机身的比例,而是主要依靠低速高升力翼型的设计,以及空气动力学和智能控制的集成。低风速风机的设计同样如此,简单增大叶轮直径并非最经济有效的设计方法,适合低风速的高升力翼型设计和智能控制的集成才是低风速风机成功的关键。 远景风机不仅有先进的硬件传感器,更有大量的软件传感器和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行业成功应用的先进控制算法,相比传统风机几万行的控制软件代码,远景智能风机控制系统搭载的软件系统代码超过200万行。 当客户在追求风轮直径增大来提升风能转换效率时,因风轮增大而急剧增加的风机安全性风险被显著放大。目前,叶片安装导致的桨距角对零误差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正负1到2度的误差在目前的制造和安装工艺中不可避免,这对于100米以下风轮直径的风机问题不大,但对直径超过105米的风轮,叶片不对称所产生的疲劳载荷会急剧增加,远景在110风轮风机上做过载荷测量,数据表明1度以上的桨距角对零误差导致的疲劳载荷增加已显著超出设计标准,这对风机的长期安全性运行带来巨大风险。这不难理解远景智能风机控制软件中仅桨距角误差补偿算法的软件代码量就超过1万行。 记者:业内提及远景大多与低风速技术有关,但对远景智能风机也只是个概念。在您看来,远景智能风机在低风速风电场有何优势? 刘曙源:在我看来,与其说低风速技术,不如说智能风机有更高的能量可利用率更合适。低风速风场风能量小,远景智能风机领先行业的风能转换效率成为业主在低风速风电场得以盈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低风速风能的转换,行业内还存在一些误解:面对年风频分布图分析低风速风电场风资源时,我们会发现低于6米/秒风速的时间超过50%,不足4米/秒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