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概述(PPT 41张)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①海洋开发管理模式使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 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相互 依存,各种开发活动相互影响。 而当前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按行业所属 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陆地各种资源 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各部门从各 自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规划, 不能综合考虑从整体上优化开发利用规划,使 得海洋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的发挥。
2、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总面积为3.6万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是地球陆地 面积的2倍多,是地球上富饶而远未开发的资 源宝库。以海水资源为例,海水中溶解有大量 的各种物质,是食盐的重要来源;99%的溴都 在海洋里,有“海洋元素”之称,总储量达 100万亿吨;此外,海水中还有930亿吨碘,比 陆地储量还多。 据科学家计算,1km3的海水中含氯化钠 (NaCl) 2700多万吨、氯化镁(MgCl2) 320 万吨、碳酸镁(MgCO3) 220万吨和硫酸镁 (MgS04) 120万吨。此外,海水中还含有贵重 金属,以及放射性元素铀等。
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
“海洋”是一种泛称,洋是地球上水体的中心, 占地球表面的2/3,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海是洋与陆地连接的部位。 海洋环境通常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海洋水体 (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底质)以及海底矿藏。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北太平 洋西部的陆缘海,通称中国近海。四海相连, 总面积472.70 ×104km2,其中渤海面积为 7.7×104km2,黄海为38×104km2,东海为 77×104km2,南海为350×104km2。
③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淡薄 沿海8个省、1个自治区和包括2个直辖市在内的50 个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很重视,海洋经 济发展效益明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应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已 成为共识,有些省已提出建立“海上××(省 名)”,即到2010年这个省陆上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与海洋经济发展的GDP 相等。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令 人振奋。 但遗憾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这些宏伟 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 合理开发和保护,也没考虑到海洋资源的培育和增 值。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PPT(共 37张)
浙江 省
464
海 湾
亚健 基本 康 稳定
福建 5 海 亚健 略有 省 063 湾 康 下降
广东 1 980 口 康 稳定
广东 1 珊瑚 亚健 基本 省 150 礁 康 稳定
•二是人为的因素,即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 环境受到破坏。本世纪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人 口大量增加,海洋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 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大量废水、废弃物、 有毒化学物品大量排放入海,超过了海洋的自净 能力,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 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上述污染物超第二类海 水水质标准的站位数比例分别为52%、29%和 19%。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8年,国家海洋局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 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主 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 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 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 开发活动等。
我国海域污染示意图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我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 海域面积增加,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大部分海域为 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 约6.5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约1.4万平 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比 2007年减少约2.2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 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 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 具有重大作用。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适合于人类居住生活;沿海地区适合 于建立临海工业,外贸事业,旅游业,以及海产 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世界范围内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以 上,而且近百年来人口一直处于向沿海地区集中 的趋势;沿海地区也是经济和技术密集区。我国 沿海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有4亿多人口,约占全 国人口的44%;沿海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 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沿海地区的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都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系统.ppt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
一:化学资源 二:生物资源 三:矿产资源 四:海洋能源
如何合理利用
一是制定并实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突出加强对海洋生态功能 区的保护和管理,完善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体系,规 范海洋功能区划编制、修改、审批程序。推进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二是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水平。发挥海洋资源 优势,建立良性循环的海域农牧生态系统。根据浅海滩涂养殖容量调 查成果,制定养殖规划,确定合理养殖规模
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海洋覆盖了地球2/3的面积,海洋对人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 影响,能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海洋孕育了生命
浩瀚的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广阔 的生存空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2.海洋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
海洋孕育着大量的生物。地球动物的80%生活在海洋中,海洋生 物种类繁多,整体地球的生物生产力,海洋占了87%,相当于 1.339亿t有机碳。
7.在预测天气、控制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和大气是相互联系的,地球上的气候受海洋状况影响。自然 界的风、雨、云、台风、海浪、大洋环境主要是由于海洋和大气 层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们通过研究近水层大气和海洋间相互作用 的机理,研究海洋表面的海流和深层环流状况来预测天气。 海水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交换起着调节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作用, 这种动态平衡能够控制气候的转变。目前世界所排放二氧化碳一 半以上被海洋吸收,这一功能正在因全球变暖而削弱。但可以肯 定,如果没有海洋,地球生态环境早已不适于人类生存了。
又如海岸活动,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 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 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第1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1-2)地球上的生物、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专业知识模板)
地球历史中,陨星大冲撞至今已发现有30余次,每一次冲撞能量大于1020J,相当于世界核 武器贮存在一次核战争释放的总能量的一千倍以上,造成大量物种灭绝以及环境的剧变, 但生命与环境持续地存在下来,也说明Gaia假说的合理性。
21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
(3)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Gaia假说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生态系统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也包含很多各有
差异的生态系统:如陆地和海洋又各自可划分为一些次级生态类型,其中海
洋有近岸、大洋、深海、极地等生态系统;
相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但分别处于不同地理区域,其环境特 征和生物组成也有差别。如河口湾生态系统,就有淹没河口湾、峡湾型河
口湾和沙洲河口湾的差别。同样不同海域的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 瑚礁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都有各自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特点。
例如藤壶牡蛎蛤类螺类等很多种类以坚固的石灰质外壳作保护海胆利用其尖利的棘刺腔肠动物利用其刺胞来防御捕食营底埋生活方式的种类利用沉积物来起到隐蔽作用管栖沙蚕利用其革质管钻蚀种类利用其钻蚀对象木头岩石来保护自己防御捕食等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26
二、海洋环境概述
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
相对于陆地,由于海洋水体大、有较高的比热以及混合作
用,使得海洋的温差较小,温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海水的组分稳定,缓冲性能好,其 pH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距离内较为恒定,使得海洋生物
可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
27
二、海洋环境概述
21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
(3)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Gaia假说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生态系统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也包含很多各有
差异的生态系统:如陆地和海洋又各自可划分为一些次级生态类型,其中海
洋有近岸、大洋、深海、极地等生态系统;
相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但分别处于不同地理区域,其环境特 征和生物组成也有差别。如河口湾生态系统,就有淹没河口湾、峡湾型河
口湾和沙洲河口湾的差别。同样不同海域的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 瑚礁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都有各自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特点。
例如藤壶牡蛎蛤类螺类等很多种类以坚固的石灰质外壳作保护海胆利用其尖利的棘刺腔肠动物利用其刺胞来防御捕食营底埋生活方式的种类利用沉积物来起到隐蔽作用管栖沙蚕利用其革质管钻蚀种类利用其钻蚀对象木头岩石来保护自己防御捕食等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26
二、海洋环境概述
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
相对于陆地,由于海洋水体大、有较高的比热以及混合作
用,使得海洋的温差较小,温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海水的组分稳定,缓冲性能好,其 pH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距离内较为恒定,使得海洋生物
可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
27
二、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生态学课件-9.6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及利用
海豚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 中国近代渔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大致经历 了三个时期:
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生产徘徊时期 捕捞过度时期
❖ 以海洋生物为基础原料,生产各种有用物质。 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可以 肯定,还将有更多更新的海洋生物所独有的 重要物质会被不断的开发利用。它包括:
海洋药用动物
❖ 海洋动物的各个门类几乎都有,现知在 1000种以上,研究较多的为腔肠动物、海洋 软体动物、海洋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海洋 鱼类、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哺乳动物的一些 种类。
❖ 药用爬行动物 ❖ 药用腔肠动物 ❖ 药用软体动物 ❖ 药用节肢动物 ❖ 要用棘皮动物 ❖ 药用鱼类 ❖ 药用哺乳动物
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
头足类
❖ 中国海已发现头足类91种。主要捕捞种类有日本枪 乌贼、太平洋斯式柔鱼、短蛸、火枪乌贼和双喙耳 乌贼等。 头足类是软体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它们 有一对非常发达的大眼睛,视力极好。而且大多数 游泳速度很快,有“海洋火箭”之称。常见的有乌 贼和章鱼。其中生活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体重可达 30吨。
9.6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主要内容
❖ 海洋生物概况 ❖ 海洋生物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 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
海洋生物资源概况
❖ 浅海生物资源 ❖ 滩涂生物资源 ❖ 药用生物资源
1、浅海生物资源
❖ 鱼类 ❖ 头足类 ❖ 游泳甲壳类 ❖ 据中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1980 ❖ -1987)等深海15~20m的浅海水域共获得生 ❖ 物589种,其中鱼类480种,头足类29种,甲壳 ❖ 类79种和肢口类鲎1种。
❖ 多板纲(Polyplacophora)
海洋生态学课件-1 绪论共33页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
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尚未 发现其它星球上有海洋。
全球海洋的总面积约3.6×108km2,是陆地面积的2.5 倍。 在总体积13.7×108km3 的海水中,水占96.5%。
水与其它液态物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如极 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 性等。
海水由于溶解了多种物质,性质因而更特殊,这不仅影响 着海水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导致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的 诸多迥异。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 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 球上所未发现的。海洋每年蒸发约44×108t 淡水,可使大气水分10-15 天完成一次更新, 势必影响海水密度等诸多物理性质的分布与变 化,并进而制约海水的运动以及海洋水团的形 成与长消。
海洋科学的任务,就是借助现场观测、物理实 验和数值实验手段,通过分析、综合、归纳、 演绎及科学抽象等方法,研究这一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以便认识海洋,揭示规律,既可使之 服务于人类,又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这些观测 应该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期的,且最好是周 密计划的、连续的、系统而多层次的、有区域 代表性的海洋考察。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 点。
地球海洋充满了各种矛盾,如海陆分布不均、海洋的 连通与阻隔。海洋水平尺度逾数万千米,而铅直水深 只有3795m,两者差别悬殊。其它如蒸发与降水,结 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 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 潮位的涨落,波浪的生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 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 共同组成了这个复杂的统一体。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共115张PPT)
乌贼
海龟
裂须海蛇
黑唇青斑海蛇
黑头海蛇
贝氏海蛇
长须鲸
北太平洋灰鲸
多尔长吻鲸
抹香鲸
座头鲸
银杏齿喙鲸
露脊鲸
虎鲸
大西洋鼠海豚
斑海豹
海豹
海狮
海狮因它的面部长 得象狮子而得名。 海狮 以鱼、蚌、乌贼、海蜇 等为食,也常吞食小石 子。海狮没有固定的栖 息地,每天都要为寻找 食物的来源而到处漂游。
随温度和盐度的升高而 增大 。海蜘蛛依靠表面张力
生活在海洋表面。
海蜘蛛
三、世界大洋
四、中国海
1、渤海
2、黄海 3、东海
4、南海
中国海及相邻海域
五、海洋环境的划分
(一)海洋三大环境梯度 (二)海洋环境的划分
(一)海洋三大环境梯度
1、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 2、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 3、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
海象
海牛
四、底栖生物
底栖生物是由生活在海洋基地表面或沉积物 中的各种生物所组成,底栖生物群落中含众多的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底栖生物的营养 关系,水层沉降的有机碎屑得以充分利用,并且 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1、底栖植物 (1)单细胞底栖藻类: 蓝藻细菌(蓝绿藻)、
C、
:这类原非浮游生物,仅有时(如
夜晚)短暂地离开底层营浮游生活,如涟虫类、糠虾
类、等足类和介形类等底栖动物。
单细胞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养生
物,包括 、 、 、 、 、 等。
骨条藻
根管藻角刺藻硅藻来自星杆藻原多甲藻
膝沟藻
甲藻
涡鞭藻
蓝 藻 金 藻
厦门大学课程之海洋生态学PPT课件
图4.7 引入竞争机制的种群增长过程
第20页/共49页
• 直线方程:
dN dt
·N1
=-Kr
·N+r
• 整ddN理t =得r:N(1-NK )
第21页/共49页
(三)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dN dt
= rN〔K-NK(t - T) 〕
3.0
2.0
2.5
种群大小
2.0
1.5
1.4
1.0
1.0
K
0.5
r–选择
K–选择
(机会种,opportunistic species) (平衡种,equilibrium species)
候
多变,难以预测,不确定
稳定,可预测,较确定
成体大小
小
大
生长率
快
慢
性成熟时间
早
迟
繁殖周期
多
少
幼体数量
多
少
扩散能力
高
低
种群大小 竞争能力
可变,常<K 值 低
相对稳定,接近 K 值 高
死亡率
高,非密度制约
低,密度制约
生命周期
短(<1a)
长(>1a)
水层/底栖的比率
高
低
第27页/共49页
(二)生活史模式的多样化
• 两种极端对策之间是一个连续谱。 • 大部分海洋真骨鱼类是偏向于r–选择,很多软骨鱼类
(鲨、鳐)趋向于采取K–选择。 • 浮游植物通常属于r–选择的类别,但如果深入分析,
第12页/共49页
(二)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动态生命表 (dynamic life table)或称股群生命 表(cohort life table)
第20页/共49页
• 直线方程:
dN dt
·N1
=-Kr
·N+r
• 整ddN理t =得r:N(1-NK )
第21页/共49页
(三)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dN dt
= rN〔K-NK(t - T) 〕
3.0
2.0
2.5
种群大小
2.0
1.5
1.4
1.0
1.0
K
0.5
r–选择
K–选择
(机会种,opportunistic species) (平衡种,equilibrium species)
候
多变,难以预测,不确定
稳定,可预测,较确定
成体大小
小
大
生长率
快
慢
性成熟时间
早
迟
繁殖周期
多
少
幼体数量
多
少
扩散能力
高
低
种群大小 竞争能力
可变,常<K 值 低
相对稳定,接近 K 值 高
死亡率
高,非密度制约
低,密度制约
生命周期
短(<1a)
长(>1a)
水层/底栖的比率
高
低
第27页/共49页
(二)生活史模式的多样化
• 两种极端对策之间是一个连续谱。 • 大部分海洋真骨鱼类是偏向于r–选择,很多软骨鱼类
(鲨、鳐)趋向于采取K–选择。 • 浮游植物通常属于r–选择的类别,但如果深入分析,
第12页/共49页
(二)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动态生命表 (dynamic life table)或称股群生命 表(cohort life table)
海洋生态学优秀课件
(二)化学合成作用(chemosynthesis)
三、海洋初级生产力旳测定措施
(一)测氧法
(二)14C示踪法
丹麦科学家Steemann-Nielsen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应用于海洋 方面旳研究
*CO2 + H 2O
光能 叶绿素
(*CH2O)+O2
优点:精确性高,所得成果接近于净产量旳数值 缺陷:技术性强(吸附、污染)、危险
• 群落净生产力 = 净初级生产力 - 异养呼吸消耗 •从群落整体考虑有无生物量旳积累 •与群落旳发展与成熟度有关
4.现存量、周转率、周转时间 • 生产力 = 现存量×周转率
生产量
生产量
现存量
现存量
A
降低许
B
降低许
图7-1 两个平衡旳群落(输入 = 输出)旳模式(A.输入和输出都较低、周 转慢;B.输入和输出都较高、周转快。)(引自 Krebs 1978 )
三、近岸水域旳初级生产力
受陆地旳影响 1、磷酸盐和硝酸盐往往不是初级生产力旳限制因子 2、水较浅,不出现浮游植物“被带到临界深度下方” 旳情况 3、极少出现持久性旳温跃层 4、大量旳陆源碎屑,浑浊,限制产量进一步提升
温带近岸海区不出现明显旳双周期生产模式,整个夏 季都可能有较高旳产量
四、全世界海洋初级生产力旳估计
b 0 5 10 15 20
浓度 S/(µmol/L)
25
c
20
15
10
5
0
1.0
2.0
-5
S/V
-9.3
图 7-4 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旳吸收动力学( a)和 Ks 值(b、c)
2、最大吸收速率(Vm): ①反应细胞营养水平和环境限制程度旳指标 ②可变
三、海洋初级生产力旳测定措施
(一)测氧法
(二)14C示踪法
丹麦科学家Steemann-Nielsen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应用于海洋 方面旳研究
*CO2 + H 2O
光能 叶绿素
(*CH2O)+O2
优点:精确性高,所得成果接近于净产量旳数值 缺陷:技术性强(吸附、污染)、危险
• 群落净生产力 = 净初级生产力 - 异养呼吸消耗 •从群落整体考虑有无生物量旳积累 •与群落旳发展与成熟度有关
4.现存量、周转率、周转时间 • 生产力 = 现存量×周转率
生产量
生产量
现存量
现存量
A
降低许
B
降低许
图7-1 两个平衡旳群落(输入 = 输出)旳模式(A.输入和输出都较低、周 转慢;B.输入和输出都较高、周转快。)(引自 Krebs 1978 )
三、近岸水域旳初级生产力
受陆地旳影响 1、磷酸盐和硝酸盐往往不是初级生产力旳限制因子 2、水较浅,不出现浮游植物“被带到临界深度下方” 旳情况 3、极少出现持久性旳温跃层 4、大量旳陆源碎屑,浑浊,限制产量进一步提升
温带近岸海区不出现明显旳双周期生产模式,整个夏 季都可能有较高旳产量
四、全世界海洋初级生产力旳估计
b 0 5 10 15 20
浓度 S/(µmol/L)
25
c
20
15
10
5
0
1.0
2.0
-5
S/V
-9.3
图 7-4 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旳吸收动力学( a)和 Ks 值(b、c)
2、最大吸收速率(Vm): ①反应细胞营养水平和环境限制程度旳指标 ②可变
《海洋生态保护》PPT课件
五、海洋污染的特点
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 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 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都将汇入海 洋。
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 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 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 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 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Dugong dugon 50
物的个士不地的在儒 被农物兰容区海全艮 捕业种海易 洋球也 猎污的岸被个哺的被 。染常的追国乳总称
、见珍踪家动数作 被威贵。的物还海 渔胁研一沿漫不牛 网包究项海游清( 误括表对区在楚 捕来明澳域东。 和自人大,半这 作于类利使球种 为径对亚它热脆 食流这昆们带弱
)
本图显示了苏门答腊珊瑚礁的漂白变化情况:左图是漂白前 的情景,右图是漂白后的情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海水升温, 导致南亚和印度洋的珊瑚礁在十多年内大量死于糟糕的漂白 效应。漂白效应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海水导致海藻离开珊瑚礁 所形成的现象。如果珊瑚礁未能重新获得它们的海藻,它们 就会被饿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警告称,如果未能有效控制, 到2100年,海平面温度将会大幅升高,这对珊瑚礁及其他对 温度敏感的海洋生物产生致命影响。
洋 生
数 量
, 过
的 工
大物大 度人
西 洋
学 家
幅 减
捕 捞
们 正
潜水员在开曼群岛海域捕到一条翱翔蓑鲉。为了防 止开曼群岛的鱼类不被翱翔蓑鲉这种贪婪的入侵物 种消灭,300多名潜水员被允许潜入到当地海域,展 开了一场捕捉翱翔蓑鲉的竞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极其关注海洋入侵物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海动物
在水深更深的大洋中,真光层往下是弱光 层,颜色发红和发黑的动物取代了透明的 无脊椎动物。
一般在这种环境下缺乏食物,动物是很难 生存的,但在深海层,仍然发现一些不依 赖浮游生物生存的动物。
在光的影响下,各水层海洋生物的 分布表现出不同规律:
底栖生物一般较喜欢在黑暗环境 下栖息、生活;各类浮游生物一般还有昼 夜垂直移动的习性,而这种习性与光照也是 密不可分的。
3.无光层(aphotic zone)
光强/(µW·cm-2)
10-11 10-9
10-7
10-5
10-3
10-1
101
103
105
0
深度/m
日光
200
清晰的近岸水
400 600
最月清光晰的大洋水
800 1000 1200
无光层
最日清光晰的大洋水 生物发光
深海鱼的检出限 弱光层
颜色可视
浮 游 植 物 生 长 真光层
因此,多年来,光度变化被一致认为是影响 垂直移动的主要外界因子。
总的规律:白天,每一个种集中靠近一特 定水层,临近黄昏时,它们开始上升并持 续整个黄昏时间,到达表面后,在完全黑 暗的夜间,种群趋于分散。临近天亮时再 集中于表层,然后迅速下降,直到原先白 天栖息的水层。
ID = I0 e-kD
K
=
lnI0-lnID D
I0:海表面光强;ID :深度D处光强;K:平均消光(衰减) 系数,K值大小与水体干净程度有关
透明度(transparency):
间接地估算调查海区的消光系数(K),并以此来估计
透光层的深度,方便实用。
透明度可反映海水的贫瘠与肥沃程度。 透明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同海区、同一海区不同 时间都不一样。
海洋动物的垂直移动—以浮游动 物为例
海洋动物的行为莫不受海洋环境的影响,昼 夜垂直移动自不例外。
波戈洛夫(Bogorov)在北冰洋的观察:
在没有光度变化的夏季(全白昼)和冬季 (全黑夜),桡足类的哲水蚤(Calanus) 和其他浮游甲壳动物一样,没有进行垂直 移动,而在有光度变化的春、秋两季(有 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就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阳光可直接照射到的浅层海水体,具有一 定的垂直洋带性特点: 海水表层( 200米以上)是海洋浮游生物; 中层(200米~700米)是各种游泳生物; 底层(900米以下)是底栖生物。
海洋动物食物链证据
食物分布影响海洋动物分布属于光照的间 接影响。
海洋藻类>鳞虾>须鲸>虎鲸; 海洋藻类>海螺>海獭; 海洋藻类>食草鱼类>食肉鱼类>海豚; 海洋藻类>海底蠕虫>蟹类>海鸟; 海洋藻类>单细胞动物>小型鱼类>乌贼>抹 香鲸。
根据在垂直方向上的光照条件分为几个层次:
1.透光层,也称真光层(euphotic zone 或photic zone): 有足够的光可供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量超过植物 的呼吸消耗。
2.弱光层(disphotic zone):在透光层下方,植物在一 年中的光合作用量少于其呼吸消耗,但光线足够动物对 其产生反应。
表层——海洋浮游生物
在表层海水中,由于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旺盛, 因此浮游藻类等分布较多,以其为食的浮游动物也多。在 接近表层的十几厘米中,有食肉的蓝色甲壳纲动物、软体 动物和管水母。
中层——游泳动物
中上层 中国枪乌贼(夜间);斑鰶;鲐
鱼;蓝点马鲛;日本海马
中下层
中国枪乌贼(白天);日本枪乌贼; 狭纹虎鱼;花鲈;大黄鱼;带鱼(晚 间上升到表层);绿鳍马面鲀
光照
王凯迪 刘敏 付玉红 张迪 牛慧 刘文帅
(排名按出场顺序)
一、光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二、海洋藻类光合色素对光谱中不同波长 的吸收
三、光与海洋动物的分布和昼夜垂直移动 现象
四、海洋生物的发光现象
一、光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 布
(一)海水中光的衰减及海水的透明度
因反射、海水吸收、悬浮与溶解物质的吸收与散射, 光照强度迅速衰减。
300 400 500 600 700 波长/nm
图 3.4 几种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对光吸收关系的示意图(Lalli et al 1997)
图中的垂直坐标仅代表色素对光吸收率的相对值
辅助色素: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岩藻黄素、藻青素等等 细菌叶绿素(bacteria-chlorophyll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辅助色素、补色光:蓝光与紫光有利于花青素的合 成,使植物产生各种颜色,并引起向光性,抑制 伸长生长,红光促进伸长生长。紫色塑料膜可使 茄子增产,兰色膜可使草莓增产。 长波促进碳水化合物形成,短波促进有机酸和蛋 白质合成。
图 3.3 根据海洋垂直方向上光透射的性质划分的 3 个生物带示意图(Lalli et al. 1997)
(二)光在海洋中的水平分布
二、光照强度与藻类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1. 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
图3-6
说明:①所有种类具相同规律(曲线形状相同); ②不同种类位置不同,尤其是Ik:光饱和值
2. 海洋藻类的光合作用与辐照度的关系因种而异
光照
————光与海洋动物的分布和昼 夜垂直移动现象
三、光与海洋生物的分布
一、光与海洋生物 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中,光是一个很复杂的生
态因子,它有很多方面的生态作用,直接或间接 影响动物的趋光性、昼夜活动节律、群集活动、 摄食以及生长发育等。对于光照的变化,动物能 调节自身作出相应反应。
(一)光与海洋动物的垂直分布 生物的形态、习性和颜色随深度而变化是很明显的, 所以,每一水层中的生物有共同的特性。海洋动物在 海水中的分布与海水分层有一定的联系。 真光层:
近海底层 曼氏无针乌贼;真鲷;许氏平鮋;牙
鲆;红鳍马面鲀;绿鳍鱼
底层——底栖动物
在泥质海底上议掘穴动物为主,而在深海 软泥海底则以鱼、甲壳纲动物和海参为主。 对于那些从海水中吸吮悬浮物质为生的鱼 类来说,其数量与深度成反比;而对于那 些从海底沉积物中觅食为生的鱼来说,则 能生活在很深的海底。
再往下,是漆黑的深海区,它的光线来自底 栖鱼类如鱿鱼、灯笼鱼的发光器官。
图3-7
海洋藻类光合色素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吸收
图3-8
图3- 9
海洋藻类光合色素对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吸收
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可见光区(生理有效辐射),其中红、橙光吸 收最多,其次蓝、紫光,绿光最少(生理无效光)。
叶绿素 a
藻蓝素
褐藻素
相对吸收率 相对吸收率
藻红素
300 400 500 600 700 波长/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