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点(全册)

合集下载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归纳复习资料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归纳复习资料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不一样)的,(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的作用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的作用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基础知识梳理1听听声音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

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

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8.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绷紧。

“土电话”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挖空填空)复习资料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班级 姓名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3.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怎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4.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5.宇航员为什么学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沟通?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电子通讯设备。

6.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2.人的外耳就像--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5.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答: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2021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资料(教科版)

2021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资料(教科版)

2020-2021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等来形容声音。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4、声音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

物体振动时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5、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6、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7、抽空玻璃罩里的空气,我们是听不到玻璃罩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的。

这说明闹钟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8、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9、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10、土电话声音传播的媒介是棉线。

11、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1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4、弦的粗细,松紧长、短都影响着音高的变化。

15、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呼吸使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2、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要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3、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化为生命所需要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4、氧气是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气管和肺。

6、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7、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9、肺是身体气交换的中转站。

10、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小学四年级的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初步接触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技巧。

下面将介绍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转化过程。

学生将学习到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燃烧作用及其产生的能量。

通过实验,学生将亲手观察到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产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第二单元:生物的长大与变化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的生命周期,如种子发芽、幼虫蜕皮、成虫羽化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动物对食物的需求、植物对光线的需求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命的奥秘和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单元:天地万物这一单元主要介绍地球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星体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到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的原理,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太阳系中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月亮和行星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自然界的奇妙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单元:人类与健康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人类的身体构造和健康保护知识。

学生将了解到人体的组成部分(头、颈、躯干、上肢和下肢)以及它们的功能。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身体健康的方法,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更好地掌握到个人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护自己健康的方法。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并认识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学习到一些常见的力,如推力、拉力、重力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原理。

通过以上五个单元的学习,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将初步了解到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巧,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鹏乌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拨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能)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描述,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知识点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运动和力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

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

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通常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复习各种天气符号,会识别、会画)2.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观察记录某个时间段的气温,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测量。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5.测量温度的要求:①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

②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也就是液柱稳定时)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6.一天中,正午(14时)的气温最高,清晨的气温最低。

每天的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风向。

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风向。

如:箭头指向北,吹的就是北风。

8.我们的风速等级分为3级:(0为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旗往东吹,刮的西风。

9.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也就是0-12级。

10.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自制雨量器要用直筒、透明的杯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雨量器测量的是24小时内降水量。

11.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

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量一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记录。

13.气象学家通常对云描述时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

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为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可能发展成雷阵雨天气。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卷云在温度低的高空形成,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整理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运动和力1、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

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运动的快慢等都需要力。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有关重力的例子:树上的苹果掉下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人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4、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使静止的小车运动,使运动的小车静止,都需要用力。

5、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6、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快或慢,启动或停止)运动员用力就可以改变足球运动快或慢,使足球启动或停止。

7、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我发: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因为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3、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发活泼力。

4、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起机发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5、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气球吹足气后再松开口部,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反冲力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凌晨。

3.温度计的使用: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③一般气温的。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可以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根据云的形状与高度,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高度最低;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高度居中;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高度最高。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
腔收缩,腹部放松。

3.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作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
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测量肺活量
1.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
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一天的食物。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6.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郭和外耳道;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内耳:耳蜗和前庭等。

7.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外耳道的作用,把手放到耳后可以收集更多的声波,听到的声音更大。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guan。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运动的过程中,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因此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要增加。

6.肺活量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经常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有益健康。

7.根据食物的来源分类: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根据食物的生熟程度分类:生食和熟食。

8.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9.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土豆、馒头、面包等食物中都含有淀粉。

10.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涂抹后会留下油迹。

1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6
5.声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1 隆隆的雷声----下雨。 2 爆竹升天,震耳欲聋。 3 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的远近。 4 听蜜蜂飞行的声音----判断是否采蜜回来 。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 感受我们的呼吸 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肺是进行 气 体交换的器官。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 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 要 活动。 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6.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4 一天的食物 1.我们可以按生食和熟食来区分食物,苹果、香蕉、凉拌黄瓜等属 于 生食;烤肉片、馒头、肉丸子等属于熟食。 2.有些食物既适合生吃,也适合煮熟了再吃。比如糖拌西红柿属于 生 食,西红柿鸡蛋汤属于熟食。 3.我们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来分,通常植物类食物被称为素食,如青 椒、菠菜、面条、苹果等;动物类食物被称为荤金,如烤肉片、牛肉、 牛奶、鸡蛋等。 4.记录我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时,将蛋炒饭记为鸡蛋和米饭两种食 物 比较好。
碘酒,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2我们可以用在纸上涂抹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用食 物
在纸上涂抹,如果留下不会消失的油迹,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可能含
有丰富的脂肪。
3我们可以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显 时
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6 营养要均衡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水和谷薯类。 2.不桃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 食 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3.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采用荤素搭配、 粗 细粮搭配等方法获取更均衡的营养。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1课时感受我们的呼吸1. 我们可以通过鼻子和胸腔运动感受到呼吸。

2.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

3.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4. 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体外5.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6.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呼吸。

7.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时呼吸与健康生活1.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 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4.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做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为什么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5. 经常参加体有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6. 运动前和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运动前呼吸次数比较少,运动后呼吸次数都变多。

第3课时测量肺活量1.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一般情况下,成年男子的肺活量较大:幼年和老年人都较小。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2.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些。

3. 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 4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1、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5、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7、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8、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9、天气特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10、(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1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13、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

14、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1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16、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17、风向可以用(北)、(南)、(西)、(东)、(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

18、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进行多少米来计算的。

19、(风速仪)是测量风俗的仪器。

20、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

21、风速等级是由(风速仪)测定的。

22、我们的风速简化等级有:0 ——无风(旗子不动);1 ——微风(旗子微动);2 ——大风(旗子展开)。

23、(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26、降水量的等级表日降水量指的是4 24 小时内的降水量。

27、云可以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28、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含部分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含部分答案)

第一单元声音知识要点1.听听声音1.根据发出声音的物体不同,声音分为动物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2.声音的特性有音高(音调)的高低、音量(响度)的强弱、音色的差别(悦耳、刺耳等)。

3.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__do___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___1___表示。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5.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

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研讨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研讨二: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这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研讨三: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是空气在振动。

4.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音高越高。

发生时,把手轻轻放在喉结处,就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5.举例: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用手轻轻触摸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叉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0.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通过探索敲击鼓面、课桌听声、音叉触水实验,我们发现声音能够在空气、固体、水中传播。

2.通过探索也发现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效果不同。

效果最好是在固体中传播、最差是在气体中传播。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表示天气状况,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4、常见的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状况:(大雨) ( 雪 ) ( 多云)(阴) ( 晴)5、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9、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从日出前后到午后2时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到晚上气温逐渐下降。

10、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11、测量气温要用温度计,它的单位是℃。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顶端齐平。

1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1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用红旗来判断风向,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例:红旗向西北方向飘,那么风向是东南风。

14、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5、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在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把风速划分为无风(0级)、微风(1级)、大风(2级)。

16、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7、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8、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用直筒透明的杯子。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强,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弱。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6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1-6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6 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报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报动的快慢改变了。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趙低·1-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文气管、肺、横膈膜等。

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1吸气。

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氯气不变2-2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

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

2-2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2-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2-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2-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3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2-4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4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藎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2-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

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2-4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凉菜中包含黄瓜、粉丝、粉皮等食物,从食物来源上分类,属于植物类食物。

2-4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2-5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5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5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2-5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

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

2-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各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藁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西红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盐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

2-5 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

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

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我们可以采用看标签或查资料的方法。

2-5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

2-5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6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2-6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比较大。

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

2-6只有营养均衡,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

2-6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样的。

2-6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6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2-6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2-6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2-7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2-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大臼齿(20个)。

2-7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白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2-7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大食物在体内消化。

2-7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2-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光滑且直,作用:输送食物到胃部:置特点:肌肉发达,有胃酸。

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特点:5-7米长,有很多消化液,作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

2-8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2-8 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一体外2-8人体按工作类型分类可以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运动和力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

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

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

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