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

合集下载

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通过信息判断:
DRG入组准确性 DRG入组规范性
2
判断入组-依据-行为 间的闭环关系,合理 入组的同时,规范医 疗行为
4
节约人力提升 效率
杜绝“高套” 杜绝“低套” 避免多/漏写诊断
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DRG运营指标优化
科室数据反馈
核心 指标
运营 管理 指标
质量 指标
科主任权限
效率 指标
未采纳意见
费用差异不显著、例数不足 重复
全面了解到科室 运行情况
改革初期:发挥龙头医院引领作用 积极参与应对改革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开展 的外科手术 部分已采纳
重症监护危重患者增加 DRG组
仍在沟通中
经皮心脏消融术伴房颤 和/或房扑;肺大手术;
ECMO等 已采纳
二轮反馈收集各科反馈整理修改后共提49个,医保中心已采纳24个,剩下的仍在积极沟通中。
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录
CONTENTS
01 医保管理政策背景 02 DRG实践助力医院学科发展 03 思考与展望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历程
•1998年城镇职工 医保 •2003年新农合制 度 •2007年城镇职工 医保
体系完善
全民覆盖
•2009年下达参保 率任务 •2012年底,全国 基本医保参保率超:发挥龙头医院引领作用 积极参与应对改革
一、积极参与本地细分组方案制定
新技 术
达芬奇机器人、ECMO、TIPS治
疗、球囊反博、海扶刀....
科室重视度提升 深入学习
细分建 议
病种(噬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方式(腔镜/非腔镜) 患者个人特征(年龄、合并症
并发症)
临床对DRG的认知 不懂→懂

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内部管理

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内部管理

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内部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医疗机构支付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亟需进行改革以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至关重要。

传统的医疗机构支付方式主要依靠医保支付和自费支付两种形式。

这种支付方式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行政负担,还容易导致费用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困难。

而改革后的支付方式可以实现医院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减少重复操作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传统的支付方式导致医院过度依赖医疗服务的数量,而不注重服务的质量。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诚信问题和医疗纠纷的增加。

而改革后的支付方式可以通过合理激励机制,引导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第三,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患者体验至关重要。

传统的支付方式对患者来说,手续繁琐、时间长且费用不透明。

而改革后的支付方式可以通过引入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简化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的体验感。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促进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内部管理。

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医疗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医疗机构改革的奖励和补贴,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改革。

第二,要推进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电子医疗记录和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三,要加强医疗服务的评估和监测。

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研究读书体会

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研究读书体会

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研究读书体会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个过程中,支付方式的改革作为医保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支付方式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并分析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医疗费用的支付结构和比例,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这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医疗机构需要适应新的支付模式,转变管理思路,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患者,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支付方式改革的历史背景、现状趋势以及具体实施情况。

我们还将深入挖掘支付方式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的内在机制,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医保政策的制定者、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改革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支付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到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模式的探索,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医保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运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场改革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定点医疗机构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支付方式改革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必须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提升服务质量。

在新的支付模式下,医疗机构需要更加关注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而非仅仅依靠药品和检查等收费项目来获取收益。

这促使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引言:医保支付方式是指医保基金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模式和渠道。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旨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公平合理的医保支出。

这种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医院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1. 降低医疗费用压力: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往往偏向于按项目报销,导致医院倾向于多开药、多做检查等行为,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而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强调按病种付费,使得医院更加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压力。

2. 促进医院综合实力提升: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强调按病种付费,对于一些专科医院而言,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供更加专业、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促进医院的综合实力提升。

3. 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强调按病种付费,鼓励医院进行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负担,优化了医院资源配置,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1. 收入下降: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医疗费用收入。

特别是对于一些依赖高额药品收入的医院而言,收入下降可能会对医院的日常运营产生一定的压力。

2. 市场竞争加剧: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可能面临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压力,从而影响医院的发展和收入。

3. 财务风险增加:改革后的医保支付方式强调按病种付费,对于医院来说,需要提前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然后再通过医保基金结算。

这种模式可能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对于财务状况较为薄弱的医院而言。

三、应对策略1. 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调按疾病付费,而不是按项目付费。

医院应该转变经营理念,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增加收入。

2. 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会降低医院的收入,因此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效益。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院内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了医疗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一、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内支付方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过去,我国医疗机构的院内支付方式主要采用医保支付和自费支付两种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医保支付比例过低、自费项目过多、医疗服务价格不透明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院内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措施。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是推行按病种付费制度,即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和治疗方案等因素来确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支付方式,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二、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比例调整、自费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

具体措施如下: 1、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根据病种、病情和治疗方案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实行差别化收费,保证医疗服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医保支付比例调整。

根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医保支付比例,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3、自费项目管理。

对医疗机构的自费项目进行管理,规范自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和流程,确保自费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4、医疗服务质量监督。

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成效和展望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方面,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支付方式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浅谈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浅谈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浅谈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摘要:医院利用DRG/DIP支付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管理、治疗、服务和运营模式的转变,规范医疗病案管理方式,理顺医院成本核算行为,降低患者费用,实现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改善患者疗效和医疗体验。

因此,研究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促进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措施1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的必要性1.1 传统医保支付方式的局限性传统医保支付方式经历了不同时期,最初医院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自行摸索本院的医保结算模式,医保支付方式按照项目进行付费,药品耗材等项目都可以利用加成获取利益,医院医保支付处于粗放管理状态。

随着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医保支付方式结合临床进行改革,核算成本要按照项目、按病种分类核算。

医改深化过程中,取消了药品、耗材加成,但是医保支付方式未实质性改变,仍延续以项目计费的旧模式,仍存在过度治疗现象。

1.2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医保局在2019年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和2020年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两项政策。

因此,医疗机构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经营运行情况,着手进行病案管理培训工作,重视成本核算管理等,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2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2.1 对财务管理认识的影响DRG/DIP支付方式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必须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有效地管理DRG支付过程,确保DRG支付改革在医院之间的某些关系中发挥效力。

DRG付费制度改革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医保支付趋势,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走之路。

DRG/DIP支付方式改变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方式更难改变,也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医院对症下药,根据具体特点进行精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要经得起考验。

浅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2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张蕾在医院的发展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改革,需要对相关参保人员的权益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并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开展进行相应的指导。

本文主要针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有助于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7年,我国颁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指导,同时也要求各地区应该按照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实施,并开设相关的试点,根据床日数、人头和项目付费等相关的服务特点来进行医保支付;对于住院医疗服务,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种和疾病诊断来进行分组付费;而对于一些长期和慢性病的患者,可以根据床位情况进行住院医疗服务付费。

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医院要想获得良性发展,要准确把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客观形势,致力于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建立良性合作关系,规范执行医疗保险制度,在常规化工作中关注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医保费用中获得经济补偿,并确保其是合理的。

医院服务成本以政府补助和市场收入作为主要来源,因此有必要促进政府部门与医保部门之间达成稳定合作,以确保医保改革模式应用效果得到稳步提升。

医院内部成本控制也是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水平的提升,优化成本管控结构,科学预防风险,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成效的改善。

传统支付方式主要是按照服务项目来进行付费,医院在具体的收费过程中主要根据政府所规定的相关价格来进行收取,而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的同时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在医保管理机构出现后,可以根据实际医疗费用对医院进行一定的补偿,这种后支付式的支付模式对于医院的发展也是十分关键的。

由于现在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提供的医疗服务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采用这种支付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收益。

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改进

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改进

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改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门诊支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医疗行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支付方式,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

一、背景介绍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传统的门诊支付方式主要是现金支付或者刷卡支付,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例如:1. 现金支付不便捷:携带大量现金给患者带来麻烦,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风险。

2. 缺乏信息化管理:现金支付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导致医疗机构无法了解患者的就诊情况和就诊记录。

3. 不适应医疗行业发展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传统的门诊支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二、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方式改进的措施1. 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支付,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医疗机构指定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同时支付记录也会被详细记录和管理。

2. 推广社保卡支付社保卡支付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可以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相对接,实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

推广社保卡支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就医效率,而且可以避免私人医疗服务对患者的不必要推销。

3. 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医疗行业门诊支付改进还应考虑到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异,可以积极推动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的服务。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保证医疗机构的收入稳定。

4. 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方式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安全且透明的交易。

医疗行业可以借鉴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开发一种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提高支付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5. 加强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研究

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研究

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现状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改革。

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二是医疗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改革医疗支付方式,可以引导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医疗服务的优化和提升;二是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通过改革医疗支付方式,可以促使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倾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三是有助于控制医疗成本,通过改革医疗支付方式,可以优化医疗服务的结构和流程,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我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目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采用按项目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形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容易导致医疗服务的过度治疗和过度医疗,增加了医疗成本和医保负担,而对医疗质量和效率的监管却相对薄弱,不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控制医疗成本。

应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向按人头付费和按病情分级付费的方向转变,更好地激励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医疗成本的合理控制。

二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与医疗服务的挂钩,通过与医保支付方式的挂钩,可以更好地激发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医疗服务的优化和提升,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推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可以更好地督促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医疗质量和效率的监管,促进医疗服务的优化和提升。

公立医院如何应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公立医院如何应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公立医院如何应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摘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研究医保支付方式及改革进程,探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以及公立医院如何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支付方式;公立医院目前,我国已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来自医保病人的医疗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对医院的经营行为和业务收入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如果没有制订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相适应的院内医疗保险管理方案,医院将要承担的财务风险和压力就会大大的增加。

“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要通过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落实政府的办医责任等综合手段和联动措施,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对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缓解“看病贵”现象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公立医院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如何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当前公立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医疗保险付费方式1.1基本概念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是指医疗保险方对医疗服务提供方支付医疗费用的方法。

1.2主要形式根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之前,是否确定付费服务单元和标准,将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划分为预付制和后付制。

预付制是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不同付费单元预先确定付费标准,向医疗机构付费的方式;它的付费标准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预付制对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较好,但容易引起医疗服务供给不足、推诿重症患者及转嫁费用等问题。

后付制是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及收费标准向医疗机构付费的方式。

后付制易刺激医疗机构过度提供医疗服务,医疗费用控制难,但医疗机构易接受,病人要求易满足。

根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按项目或服务单元进行付费的不同方式,可以将付费方式划分为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定额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支付对医院的影响与改革

“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支付对医院的影响与改革

“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支付对医院的影响与改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医疗领域,移动支付的出现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革。

本文将就“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支付对医院的影响与改革进行探讨。

一、移动支付给医院带来的影响1. 便利患者就诊传统的医院就诊方式通常需要患者在挂号、缴费等环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移动支付的出现,使得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二维码扫描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省去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便利性。

2.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移动支付的出现也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

传统的医院缴费流程繁琐耗时,而移动支付可以将缴费环节完全电子化,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出错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降低医院管理成本传统的现金支付存在着很多不便,例如需要大量的现金流通、存储等问题,而移动支付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资金流通效率,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

1. 医院信息化建设随着移动支付在医院中的普及,医院将更加重视信息化建设。

医院需要建设网络支付系统、完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以应对移动支付带来的挑战。

医院还需要与支付平台合作,建立完善的线上支付系统,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2.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医院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加精准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医院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数据分析,了解患者的就诊习惯和支付习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诊服务。

3. 提高医院安全性移动支付的普及也需要医院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预防信息泄露、支付纠纷等问题。

医院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支付系统的防护措施,保障患者的权益和隐私安全。

三、面临的挑战1. 安全风险移动支付存在着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医院的支付系统被攻破,就会牵涉到大量的患者隐私信息和资金安全问题。

2. 缺乏标准目前移动支付行业尚未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医院需要在移动支付的接入和合作中小心选择合作伙伴,以免造成后期的技术对接和数据整合问题。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促进医疗服务创新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促进医疗服务创新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何促进医疗服务创新在当今的医疗体系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正逐渐成为推动医疗服务创新的关键力量。

这一改革不仅影响着医疗机构的运营模式,也深刻地改变着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和质量。

过去,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常常是按项目付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医疗的现象。

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倾向于提供更多的检查和治疗项目,而不一定是以患者的实际需求和医疗效果为首要考虑。

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如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以按病种付费为例,医保机构根据每种疾病的治疗标准和费用设定固定的支付额度。

这就意味着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需要更加精细地核算成本,优化治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环节和费用,以确保在有限的支付额度内实现盈利。

这种成本意识的增强,将促使医疗机构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改革推动了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明确的支付标准下,医疗机构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为患者提供同质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这有助于减少医疗服务中的差异和不确定性,提高医疗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清晰透明的医疗服务选择,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再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激励医疗机构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

在按人头付费的模式下,医疗机构负责一定数量人群的医疗服务费用。

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医疗机构有动力加强对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将促使医疗服务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治疗和康复一体化转变,促进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此外,改革还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在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下,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需要共同分担医保费用的控制责任。

这就要求医疗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建立转诊、会诊机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三篇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三篇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三篇篇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研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加强总额控制,探索总额预付。

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支付制度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下一步将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以及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

一、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趋势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必然趋势。

各地的医保支付方式的探索和改革,目标在于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充分体现了付费方与服务提供方进行博弈的过程。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应该超越过去医保控制费用保持基**衡的单一行政目的,而是应通过支付方式的创新,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和自我管理,推动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二、什么是总额控制预付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始实施总额预付,总额预付是一种计划性相对较强的费用结算方式。

它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院共同协商确定每一医院的年度总预付额。

年度总预算的确定,需考虑医院的等级、规模、医疗设施与设备、医院服务人口数与人群健康状况、医院上年度财政赤字或结余情况、通货膨胀率等综合因素,一般每年协商调整一次。

总额预付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量和费用有高度的控制权,是控制医疗费用最可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三、实施总额控制会碰到的问题1、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和经办机构的医保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完善,同一城市和地区的医院与医院之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有效监测患者在多家医院频繁开药;不同管理部门(如医政、经办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如某省级大医院为十几个县的新农合参合人员服务,由于信息不统一导致费用拒付,几方面都不满意。

2、谈判协商机制没有建立。

如医保管理部门在确定医院年度拨付资金额度时,事先没有和医院进行协商,而是直接给医院下达通知,让医院医保办和院领导非常被动。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改进,医疗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而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中,院内支付方式改革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

一、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改进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医疗支付方式,如自费、医保、商业保险等,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院内支付方式改革成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医疗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院内支付方式改革,医院可以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提高医疗服务的支付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院内支付方式改革还可以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内容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支付效率和便捷性,医院可以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电子钱包等。

通过这些支付方式,医疗消费者可以在医院内进行支付,避免了现金支付的不便和安全问题。

2、推行医保刷卡支付医保刷卡支付是一种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可以避免医疗消费者携带现金支付的不便和安全问题。

因此,医院可以推行医保刷卡支付,提高医疗服务的支付效率和便捷性。

3、建立电子支付平台建立电子支付平台是医院推行院内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建立电子支付平台,医院可以实现在线支付、预约挂号、医疗费用查询等功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推广医疗消费信用卡医疗消费信用卡是一种专门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的信用卡,可以为医疗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

2024年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总结

2024年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总结

2024年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先诊疗后付费是一种创新的医疗支付模式,即患者先就诊,完成治疗后再支付费用。

这种模式的实施,旨在解决患者因经济问题而推迟就诊的现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医患关系。

本文对2024年先诊疗后付费工作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在医疗领域的实施效果和问题之处。

二、工作措施及成果1. 政策制定:2024年,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了先诊疗后付费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医院需要在开展先诊疗后付费项目前,与患者签订协议,并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经过审核合格后方可实施。

2. 院内流程优化:医院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工作中,对院内流程进行了优化。

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患者挂号、诊疗、结算的一体化操作。

患者只需在诊疗结束后进行一次结算操作,即可完成费用支付,减少了因重复排队等原因产生的时间浪费。

3. 宣传推广: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医院积极开展了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普及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内容和优势。

这些宣传举措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对先诊疗后付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先诊疗后付费工作的实施,患者的就医体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患者不再需要为支付费用而担忧,不必在诊疗时首先考虑费用问题,可以更加专注地接受医疗治疗。

这种方式让患者感到更加安心和满意,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口碑和形象。

5. 医院收入稳定增长:虽然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患者支付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经过实际运营表明,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反,由于患者的诊疗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就诊量和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也表明了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有效解决患者经济问题同时,确保医院收入稳定增长的作用。

三、问题与改进1. 制度落地难: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制度的落地难度较大。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员和资金等问题,先诊疗后付费的实施进展较为缓慢。

关于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型、 规格、 用量及 使用 金额 。对 使用 量 和使用金 额分 别排 名前 1 0位 的抗 菌药 物 品种 , 在 内 网上公 示 ; 二 是定期 对 高值耗 材 使 用情 况 进 行 专 项分 析 , 及 时提
发相应统计功能软件 , 实现药品 、 高值耗材应用动态 监测 和 预警 。
系统 、 电子 处 方 ( 医嘱 ) 系 统进 行 清 理 、 对接 , 从 而保
与 医生本 人 的职业 道德 相关 。因此 出 台规 范 医生行
为 手册 和加 强 医生职业 道德 建设 是解 决这 一 问题 的
两个 方 面 , 这 是一 项 长 期 的 工作 。 目前 我 院在 这 方
面有 了一 些探 索 。一是 职能 部 门每月 对抗 菌药 物临

统 一布 署实 行全 部 药 品 零差 价 , 调 整 医疗 服务 价 格 收 费标 准 , 通 过 政府 部 门与 医 保 部 门 协调 改革 完 善 支付 方 式 。医疗 服务 支付 主体 有政 府 、 医保 机构 、 患 者 。医 改 以来 , 全 民基 本 医疗保 障 制度 不断 完善 , 医 保覆 盖 率达 9 5 % 以上 , 医保病 人 成 为 医 院病 人 的主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7— 2 9 )

行 为 的源 头抓 起
临床 ( 门诊 ) 医生 的 医疗 行 为 是
决定 患者 医疗 费用 高低 的主 要 因 素 , 但 这 决 不 是 一 个简单 的问题 , 它 涉及 到 的既 是 复 杂 的技术 民 医院是全 国首批 3 0 1家县级 公 立 医
院改革 试 点之一 , 并 已于 2 0 1 3年 3月份 按 照江 苏省
方式结算医保费用。按服务项 目付费指的是 : 医保 机构 根据 医疗 机构 定 期上 报 的 医疗 服 务 记 录 , 按 每 个服务项 目向其支付费用。优点 : ( 1 ) 患者对 医 疗 服务 的选 择余 地 较 大 , 对 服务 要 求 比较 容 易得 到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视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涉及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价格、费用控制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同时探讨一些应对策略。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的影响之一是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

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会导致医院为了谋取利润,而过度进行检查、手术和住院等操作。

而新的支付方式则要求医院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以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对医疗价格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往往导致医疗价格过高,不符合实际市场需求。

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中采用的“按病种付费”或“按床日支付”方式,可以通过固定预付款和后期结算等方式,合理确定医疗价格。

这对医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医院可以通过优化内部流程,降低非必要的成本,提高效率来应对价格的合理化。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对医院的费用控制产生了影响。

传统按项目付费方式容易导致医院盲目扩大规模,提高收入。

而新的支付方式更加关注医院的费用控制,要求医院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合理控制用药、检查和手术等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费用审计和监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床位利用率也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指标。

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下,医院倾向于鼓励临床科室扩大业务,致使部分科室床位空置率高。

而新的支付方式中,床位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为应对这一挑战,医院可以通过加强科室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优化床位的使用,提高收益水平。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有着深远的影响。

医院需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提供更加精细化、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合理控制用药、检查和手术等费用。

医院还需要加强科室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调,优化床位的使用,提高收益水平。

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制度改革的挑战与建议

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制度改革的挑战与建议

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制度改革的挑战与建议
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制度的改革对于改善我国的医疗保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性和困难性。

首先,作为一种支付方式,改革引入支付制度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改变市场结构,其中一个是政府经费投入和医院收入结构的变化。

其次,另一个问题是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医疗服务市场集中的情况,特别是在多层次的支付环境中,不同层次的支付结构可能会导致部分医疗服务的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影响到公众的就医习惯。

最后,由于改革后造成的市场结构变化,医疗服务产品质量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公众的就医效果,甚至可能超出政府和政策制定者预期的效果。

面对这些挑战,政府应采取多项措施来改善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制度改革,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首先,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正确预测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市场结构和价格波动,以便有效控制市场的集中度。

其次,政府应该根据改革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改革能够达到政府期望的效果,并将改革与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深度融合。

最后,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强化公众参与,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促进服务发展,使公众就医改善了效果,也就是说,要有效地利用公众参与来实现医疗服务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
作者:韩桂云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10期
摘要:当今,“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已经从一个医疗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问题转变成整个社会关注的、公众共讨之的社会问题。

本文笔者就医院支付方式改革与展望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支付方式;补偿机制;合理消费
当今,医疗机构承担起本不该承担的主要社会舆论责任,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已经被人们当作医院诱导患者过度消费的“根源”,而这个“根源”的背后推手“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顽疾。

它已经从一个医疗系统的内部补偿机制问题转变成整个社会关注的、公众共讨之的社会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医改核心问题之一是补偿机制问题。

一、对公立医院的几点认识
公立医院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医疗服务付费的实质是对医疗服务的补偿;医疗服务补偿>医疗机构资源消耗+发展因素;当年医疗服务收入水平=政府+医保农合+个人对医院的补偿水平。

二、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财政对医院补助严重不足;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不合理(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格偏低,难以调到合理价格水平;检查和检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疗机构的补偿过多地依靠药品和耗材收入);医院内部激励机制倒置(滥开药品和检查,滥用医疗服务耗材)。

三、支付制度改革的作用
1.支付制度的核心作用就是通过不同支付方式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激励,改变供方和需方行为。

2.改变供方行为:改变供方运营和管理的模式,确保财务可行性(如成本控制、流程再造);改变资源配置[人员构成、资本配置(院区、科室、设备、床位等)];改变服务能力;提高诊疗能力,改变诊疗方案、治疗模式(如住院和门诊服务之间的转化);改变绩效。

四、简述几种支付方式的优缺点
1.按项目收(付)费
概念:属后付制的传统形式,其特点是医院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直接相关,即总费用=∑(项目数×项目价格)。

优点: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易于管理,使用范围广;患者选择余地比较大,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医疗服务费用和成本的测算比较直观;易调动医疗服务供方的积极性,服务效率较高。

缺点:难以约束医疗行为,易诱导医疗需求,导致重复检查、大处方,不利于控制医药费用;医疗机构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利于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

2.按人头付费
概念:支付方根据某卫生机构的规模、技术、服务对象的特点等情况,按照事先确定的每服务对象(人头)的支付标准及所服务的人口数,向该机构预先支付一笔费用,提供者则负责向目标人群提供支付方规定的卫生服务。

优点:鼓励提供者主动降低服务成本,防止过度提供服务;按人头付费,在有效控制医疗机构的服务和费用情况下,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促使提供者注重预防保健,以避免日后提供更加昂贵的治疗性服务。

缺点:为了节约费用而减少必要的服务或降低服务数量;接受相对健康的患者,拒绝重病患者;限制了患者对提供者的选择性,通常一个人一年只能选择一所服务提供机构。

如果患者缺乏选择,则服务提供方缺乏竞争意识,医务人员没有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性,服务质量可能下降。

3.按病种付费
按病种收(付)费可以概括为:以某个疾病治疗方法的主操作和/或主诊断为基础,根据事先确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将特定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干,支付方据此支付,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

优点: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及控制医疗费用成长
缺点:服务提供不足、医疗质量下降;覆盖面窄,以外科为主;当价格标准不合适时,容易出现病人及成本转移
4.总额预付
总额预付是支付方与服务提供方协调确定某一阶段(一年或一季度)的预算总额,在支付费用时,不论供方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多少,都以这个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对费用支
付实行强制控制,同时,明确供方对保险范围内的所有患者必须提供规定标准的医疗服务。

需要结合成本或其他支付方式作为测算基础:比如总额+线性预算;总额+按项目付费;总额
+DRGs;总额+按人头付费
优点:总额预付费用结算简便,促使医疗机构自觉参与成本控制,有利于医疗费用的宏观控制,降低管理成本。

缺点:总额预付预算的标准难以确定,预算过高,将会导致医疗服务供给不合理的增长;预算过低,会侵害医疗服务提供着和患者的利益;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医疗服务提供方不合理的减少医疗服务,盲目节约成本,推诿重病患者,抑制需方的合理医疗需求,阻碍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导致服务数量、质量下降。

五、支付制度改革目标
1.控制费用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趋势和增长幅度,控制过多药品、卫生耗材和不必要检查导致的医药费用不合理的结构
2.确保质量
推行以各种打包付费为特点的支付制度改革时要把监管的重心后移,放在对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的严格考核上。

3.转换机制
摆脱“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确保医药费用增长幅度有所控制的前提下,定价时给予一定的空间,固定价格、盈亏自负;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内部运行成本;部分结余用于改善分配机制,按绩效取酬;实现多赢(社会、政府和老百姓)。

六、总结
1.医疗服务付费的本质是对医院正常运转和发展的补偿途径之一。

2.目前中国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是以按项目付费为主的。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率,但却容易导致医院诱导患者不合理的消费。

3.随着覆盖全体国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未来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改革趋势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前提,以推行按住院天数、按人头、按病种等打包的付费方式为主,最终会发展成为以DRGs为主,其他多种付费方式并存的局面。

4.任何一种付费方式都有优缺点,都必须辅以严密的配套管理制度才能有效。

5.付费方式是手段,使人民群众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才是医疗服务的根本目标。

6.实施临床路径是当前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效质量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2009年3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等改革”.
[2] 2012年3月发布《“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要求“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不同支付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