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突破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难点:如何准确地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
3.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练习过程。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作用和方法,举例说明。
(3)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例子,尝试用字母表示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思考。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在课堂练习环节,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三、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难点:如何准确地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
3.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练习过程。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运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以及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字母表示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谜语“不是小淘气,怕受委屈边哭泣,遇不公正的事要挺身而出”引入课题。
2. 探究新知: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例如用字母a表示苹果的个数,用s表示路程等。
引导学生总结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步骤和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多个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学生的口头回答、练习题完成情况、作业批改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材与学具:提供相关教材和学具,方便学生学习和探究。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增加知识面。
3.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有关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与简洁,发展符号感。
同时,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1、用生活中熟悉的标志引出“字母”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看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漂亮的标志,那么,你认识这个标志吗?(1)、出示中央电视台台标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指名回答。
(2)、出示肯德基标志师:那么,这个是什么标志呢?一起回答。
师:刚才的两个标志都是用什么表示的呢?(板书:字母)生活中用字母来表示一些事物是不是很简洁呀、很能概括一些东西的呀,你再能举一些例子么?指名回答。
2、用字母表示数特定的数(1)、出示纸牌图师:大家的知识面真广,那么字母除了这些事物标志之外,还能在那些地方用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纸牌)师:大家玩过算24点吗?你能快速算一算吗?师:大家算的很好很快。
可是,在算24点的时候没有1呀?(A 表示1)(2)、出示连续的偶数师:我们继续来看(出示一组连续的偶数),这是一组连续的偶数,这里面的m又表示什么呢?一起说吧。
师:像刚才纸牌中的A以及连续偶数中的m都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板书:数)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数(完成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优秀5篇)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优秀5篇)《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篇一(一)课型定位:(重点课)(二)本课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的。
这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用字母表示数》是简易方程的起始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代数知识的起始,因而本节课有着特殊地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
(四)微课设计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及目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来描述事物具有概括的意义。
体会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用运算符号把字母和数联结起来的式子可以更简洁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实例感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及优越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特殊方法。
练习设计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从最容易理解的加法数量关系开始,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从而自然的促进学生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通过叙述字母式子所表示的意思和独立用字母式子解决问题来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通过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儿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见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我们先来念前半句,来点节奏[出示:画面]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师:怎么不读了?照这样下去,能读得完吗?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师:同学们都是用文字表述的。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2. 字母表示数的表达方法。
3. 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例子讲解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
2. 相关实例和图片。
3. 练习题。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x元,请问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新课讲解】1. 字母表示数的含义:教师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如x表示一个未知数,代表一个数量。
2. 字母表示数的表达方法:教师讲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数,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x元”可以表示为3x。
3. 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面积如何表示?”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c厘米,面积如何表示?”【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应用。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字母表示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x元,请问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新课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如x表示一个未知数,代表一个数量。
讲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数,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x元”可以表示为3x。
《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2 教学内容:(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2)用字母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
(2)难点:如何运用字母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解决。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运用字母解决问题的经验。
2.2 教学手段:(1)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示例。
(2)PPT:展示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
(3)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3.2 基本概念与方法讲解:(10分钟)讲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如:用a、b、c等字母表示变量,用=、>、<等符号表示关系。
3.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并解释解题步骤。
3.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运用字母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规律。
3.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4.1 教师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3)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如何?4.2 学生反思:(1)我是否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2)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字母?(3)我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并收获颇丰?五、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并解决。
作业难度适当,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评估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知道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3. 通过对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定义及作用2. 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3. 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含义,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字母表示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字母表示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问学生是否曾遇到过不知道数值的情况,引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定义、作用以及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字母表示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反思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4.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理解、方法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学生的总结反思来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a. 学生能否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作用;b. 学生能否正确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c.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规律。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构成初步的符号感。
3.透过学生具体操作、实践、总结、归纳,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创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潜力,提高学生观察图形和分析,归纳潜力,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4.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操作,思考归纳和互相讨论,使规律、符号感得到成为学生研究的必然结果,从中使学生体会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用心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透过操作思考,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建立符号感。
教学难点:多角度认识搭建的正方形图形。
三、教学准备:1.投影仪、投影片。
2.每个学生准备一盒火柴棒。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都明白2023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为了迎接2023年奥运会,我设想(用投影显示)以这种形式从左往右搭2023个正方形,谁能在10秒钟内告诉老师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思考一会,不能迅速作答)这时教师趁机告诉学生数学的一个基本思想:由简单入手,深入浅出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透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二)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先让学生用火柴棒搭一搭,数一数,并填写下表:(预先给学生)搭正方形个数用火柴棒根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心动手,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都能很快写出前四格的正确答案,但有不少学生最后一格空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教师没有立即讲解。
问:表格中哪几格能够直接透过搭拼后数出来?生:前四格。
教师趁机问:搭100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不能数出来,那该怎样办呢?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再回答。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抢着说出了答案,教师要求说出理由。
生1:因为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所以搭100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棒根数为4+3某99=301(根)。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路与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的思路与反思
教学思路:
从生活中常玩的扑克牌引入课题→点出教学目标→教学例1:从正反思维让学生感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这最本质的东西(其中参插一些练习用于加强巩固新知)→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在认识上是一次飞跃。
我这堂课的重点是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是掌握含有字母式子的应用。
我是这样突破的:在设计过程中我以“以问导学”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生活中常玩的扑克牌引入课题,让学生深刻感知用字母也是可以表示数的,而且非常简洁、方便。
然后通过教学课本的例题时从正反思维给学生体验、思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这最本质的东西。
最后再通过一些练习加以巩固,让学生灵活变通。
本堂课的亮点是1、通过教学课本的例题时从正反思维给学生体验、思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2、让学生到讲台来汇报、充分地给学生观察、质疑、思考、交流,给学生亲身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节课尽管在每个环节我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课上学生的配合也很默契,课堂气氛热烈,但还有一些遗憾和值得深思的地方:教学过程中很多环节还停留在教师和个别学生的对答,全班学生的掌握程度我还不能完全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整合习题上多做研究,放慢教学节奏,增加学生一起参与练习和反馈纠错的时间,让每一道习题都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在逐步拓展的练习中真正成长。
综合本节课的得与失,我更加肯定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创造出学生喜欢的课堂,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专题15用字母表示数(2个知识点3种题型1个易错点1个中考考点)七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通

专题15用字母表示数(2个知识点3种题型1个易错点1个中考考点)【目录】倍速学习四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知识点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知识点(难点)【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题型2.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面积【方法三】差异对比法易错点书写不规范【方法四】仿真实战法考法. 用字母表示数【方法五】成果评定法【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必要性。
2.理解字母与数一起参与运算的意义3.会利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数学规律。
4.掌握字母与数一起参与运算时的正确写法。
【知识导图】【倍速学习五种方法】【方法一】脉络梳理法一、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但在一道题中只能表示一个数。
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地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有助于概念的本质特征,能使数量的关系变得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
使思维过程简化,易于形成概念系统。
1.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点)表示。
2.字母和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知识点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知识点(难点)【方法二】实例探索法题型1.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1.a表示有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正数B.a表示负数C.|a|表示正数D.a表示a的相反数2.已知a-1=b+1=c-2=d-3,则a、b、c、d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是()A.a B.b C.c D.d题型2.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面积3.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我国独创并且有效的计算工具,为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算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示例如下:6728,则表示的数是.6708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1万人,问:(1)10月2日的旅客人数为多少万人?(2)七天中旅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多少万人?(3)如果每万人带来的经济收入为50万元,则黄金周七天的旅游总收入为多少万元?7.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8.下列各式符合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A .2y x B .5×a C .122x D .m ÷2n9.下列各式:2ab ⋅,2m n ÷;53xy ,113a ,4ab -其符合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有______个.(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8.4千人,请算出10月2日的游客人数;(2)请判断出七天内有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是哪天?请说明理由;(3)若10月3日的游客人数为5千人,门票每人10元,问“十一”黄金周期间园博园的门票收入是多少元? 13.判断:(1)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2)数a 可以表示成正数和负数,不能表示成0.佳佳判断(1)错误;(2)正确.请问佳佳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方法三】差异对比法易错点 书写不规范14.下列各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A .5x ⋅B .4m n ⨯C .213xD .12ab - 15.下列各式书写规范的是( )A .3a ⨯B .112abC .5x +只D .2m n16.下列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A .3x ⨯B .(53)a ÷C .23yD .3a ÷17.下列各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A .6xB .m n ÷C .1abD .32a 18.下列代数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aB .m n ÷C .112x D .()x b c +【方法四】 仿真实战法考法. 用字母表示数19. x 的5倍与y 的差等于( )A .5x ﹣yB .5(x ﹣y )C .x ﹣5yD .x 5﹣y 20. 国家统计局2017年年底发布数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0万亿元,且每年的经济增量基本持平,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设这五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p ,则根据题中信息,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万亿元?( )A .280(1p)-B .8012p +C .254(1p)+D .280(1p)+ 21. 如图,将长和宽分别是 a ,b 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 x 的正方形.用含 a ,b ,x 的代数式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 )A .ab+2x 2B .ab ﹣2x 2C .ab+4x 2D .ab ﹣4x 222. 日历表中竖列上相邻三个数的和一定是( ).A .3的倍数B .4的倍数C .7的倍数D .不一定23. 如图,则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第1个 第2个 第3个A .2n +2B .4n +4C .4n −4D .4n【方法五】 成果评定法一、单选题2.某商品先在批发价m 元的基础上提高10%零售,后又降价10%出售,则按后面的售价每销售一件商品的盈亏情况为( ). A .亏损了 B .盈利了 C .不亏不盈 D .盈亏不确定3.如图,把8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如图1)放入一个较大的长方形中(如图2),则ab 的值为( ) A .8 B .16 C .20 D .24 4.(23·24上·全国·课时练习)a -(a 是有理数)表示的数是( )A .正数B .负数C .正数或负数D .任意有理数5.甲袋有a 千克大米,乙袋有b 千克大米,如果从甲袋拿出9千克大米放入乙袋,那么甲、乙两袋质量相等.列成等式是( ).A .99a b +=-B .99a b -=+C .9a b +=D .9a b -=6.(23·24上·全国·专题练习)一段路,甲车用8小时行完,乙车用6小时行完,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比是( ) A .8:6 B .3:4 C .4:38.(22·23上·苏州·期中)若b 是有理数,则( ) A .b 一定是正数B .b 正数,负数,0均有可能C .b -一定是负数D .b 一定是09.(22·23上·宁德·期中)小明心里想好了一个两位数,他将十位数字乘2,然后加3,再将所得的新数乘5,最后将所得的数加个位数字,结果是93,小明心里想的那个两位数是( )A .78B .87C .23D .1210.粗心的小倩在放学回家后,发现把数学练习册忘在教室了,担心教室关门,于是她跑步到学校取了练二、填空题三、解答题22.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3. 某种窗户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上部是用木条围成的半圆形,且半圆形内部由三根等长的木条分隔,下部是用木条围成的边长相等的四个小正方形,木条的宽度和厚度不计.已知下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米.(1)用含a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窗户的面积和所用木条的总长度;(2)若1a=米,窗户上安装的是玻璃,玻璃25元/平方米,木条20元/米,求制作这个窗户需要的总钱数(π值取3,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24.某公司在11月11日这一天,上午卖出某品牌75部,下午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的售价为a 元,每部的成本为b元.(1)求这一天该公司卖出该品牌的总销售额.(2)求这一天该公司卖出该品牌所得的利润.(3)当a=6800,b=2700时,总销售额和利润分别是多少?25.王刚同学拟了一张招领启事:“今天拾到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8.5元,请失主到一(1)班认领”.你认为这个启事合理吗?如果不合理,问题在哪里?请你改正过来.26.按照下列步骤做一做:(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3)搭建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小学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小学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字母表示数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
2. 常用的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字母表示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字母表示数的规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卡片。
2. 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案例。
3.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卡片,引导学生关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
3. 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字母表示一些常见的数。
2.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进行分析和分享。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兴趣和积极性。
十、教学拓展:1. 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字母表示数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字母表示数的创新性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游戏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讲解演示:用PPT展示字母表示数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一首儿歌,我怎么也说不完,你们来帮我好吗?(出示PPT主题图及儿歌)二、探究新知1.用字母表示数学生齐读儿歌《数青蛙》,师:你们能把儿歌说完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用一句话把儿歌说完呢?指名回答:生1:几只青蛙几张嘴。
生2: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那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首儿歌呢?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适当说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指名汇报:a只青蛙a张嘴……大家真厉害。
一句话就帮我把难题解决了。
这里的字母都表示了什么?对:这里的字母都用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那么这里前面的a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后面的一个a表示什么(青蛙嘴的数量)。
前面的a和后面的a一样吗?(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字母表示的是相同的数)。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1)刚才大家用含字母的一句话概括了青蛙的只数和嘴的数量,那看完了这几句儿歌后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PPT出示)。
先让学生讨论后交流:①a只青蛙a条腿(青蛙的只数与腿数不同,不能用同一个字母)。
②a只青蛙b条腿(看不出来b是a的4倍)。
③a只青蛙4×a条腿。
(2)引导分析: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回答后说出:不管a表示几,有1只青蛙就有4条腿,也就是说1个4,有2只青蛙就有8条腿,也就是2×4,青蛙的腿数始终是只数的4倍,有a只青蛙,就有a个4条腿,列式就是4×a,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首儿歌?指名回答:a只青蛙a×4条腿。
(3)指导书写:当字母和数字相乘的时候,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可以写成“·”或不写,比如2×a可以写成2·a或2a。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及意义。
2. 常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3. 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及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3. 采用实践演练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的概念,引出字母表示数的新知识。
2. 讲解新课: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意义及方法,分析常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3. 实践演练:布置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
4. 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字母表示数的技巧。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字母表示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数。
2. 学生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并解决问题。
3.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充满兴趣,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概念、意义及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的调整:1.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字母表示数,以加深理解。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案(较详细)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较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
2. 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
3. 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能运用字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用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字母表示数的价值。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实践字母表示数。
2. 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辅助教学。
3. 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1. 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1)解释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2)举例说明字母表示数的用法。
2. 字母表示数的规则和方法(1)介绍字母表示数的规则。
(2)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进行数学表达。
【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让学生体验字母表示数的价值。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练习巩固】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用法。
2. 强调字母表示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1.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 开展小组竞赛,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评价各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把握与突破

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把握与突破第一篇: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把握与突破《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重难点把握与突破一、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培养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和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并能正确、合理和灵活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正确、合理和灵活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关系,拓展数学思维和能力。
三、教法及突破:本节课分为4个环节组织教学(一)依托原有认知,操作中建构概念课堂上先让孩子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是用字母表示的,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由此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体会了生活中有时会用字母来表示数,这样的环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既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这是第一个环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自主探索尝试,对话中体会方法学生10岁,老师比比学生大11岁,问老师几岁?具体做法是:摆一摆关系式:10、21 11、22 1、12 2、13 当学生是a岁时,老师多少岁?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索。
(这一环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弥补学生说的不完整的地方,教师适当引导.在对比交流中,深化理解概念.接下去把游戏带入课堂片段:巩固练习中,出示了学生非常熟悉稚气的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式:青蛙个数×2=眼睛数目师:当青蛙a个时,眼睛为多少只?(a×2)字母a表示什么?a可以是哪些数?让学生说出a只能是非0自然数,a只能是一定范围的数。
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有哪些

(用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有哪些1、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依据知识的特点,又能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有课前的充实打算,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援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3、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开展,又是后续知识的根底。
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能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穿。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结,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学并没有固定模式,实际教学中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一些特点,当新旧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或所学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认知结构有知识的特例时,教学时就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因为学生猎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定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
4、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应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马上反响,预防"亡羊补牢〃。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稳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的能力,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地练习,在练习中理解、稳固,在练习中转化、运用,以此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掌握:小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教案详解

本文着重介绍小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数学教案的详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1.了解字母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够用字母表示数。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字母与数的对应关系。
2.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学生的名字,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字母和数的对应关系,为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概念讲解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字母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了解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字母与数的对应关系,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3.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案例1:小明一共有苹果6个,小红有苹果5个,小刚有苹果3个,那么小明、小红、小刚手中的苹果总共有多少个?解答:小明手中的苹果数是A,小红手中的苹果数是B,小刚手中的苹果数是C,那么A+B+C的值就是三个人手中苹果的总数。
根据所给问题,可得:A=6,B=5,C=3所以,A+B+C=6+5+3=14因此,小明、小红、小刚手中的苹果总共有14个。
案例2:小明在玩德州扑克游戏,他手中有牌10张,而每张牌的点数分别是1、2、3、4、5、6、7、8、9、10。
现在他想要算一下他手中牌点数之和,该怎么做?解答:我们可以用A、B、C、D、E、F、G、H、I、J分别表示1、2、3、4、5、6、7、8、9、10,那么小明手中的牌的总点数就是A+B+C+D+E+F+G+H+I+J的数值,根据所给问题,可得:A=1,B=2,C=3,D=4,E=5,F=6,G=7,H=8,I=9,J=10所以,A+B+C+D+E+F+G+H+I+J=1+2+3+4+5+6+7+8+9+10=55因此,小明手中牌的总点数为55。
这些案例只是其中的一些示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题目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练习训练通过一些练习训练,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领略知识这一门“见识朋友”的魅力和威力。
高效的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的难点一网打尽

高效的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数的难点一网打尽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和苦恼。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感到非常的难以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份高效的数学教案,帮助学生们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走的更加轻松自如,更加得心应手。
一、知识点引入教学开始时,可以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来引入这个知识点。
例如,让学生们扮演数学家、科学家或是工程师等等,让他们想象自己面临了一个需要计算的问题,但是问题中缺少了具体的数字,只有一些字母。
请他们展示自己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解决问题。
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价值。
再通过导入知识点的方式,来让他们彻底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二、知识点讲解1.字母的含义要让学生们了解字母代表的具体含义。
例如,x、y、z这些字母通常代表未知数或变量,a、b、c代表已知量或常数。
通过向学生们举例说明,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未知数、常数等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如何表示数要向学生们讲解具体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表示5加x的时候,可以写成5 + x,其中x代表一个未知数。
在讲解的同时,可以结合举例说明,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方法,并且不断进行练习和巩固。
3.如何运用需要向学生们讲解如何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例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到方程式,这时就需要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讲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们一步一步解题,让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并且要鼓励他们多做练习,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知识点拓展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再教授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例如:1. 字母运算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对字母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x + y) × z = xz + y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即“”。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
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
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 kg。
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
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二、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1.可由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对于方程的概念的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下面的式子:50+50=100,,,等,让学生自己分类,从中获得像这样……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生活语言到用数学语言,逐步数学化的过程。
当学生看到天平平衡时会用生活语言:“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来表述他们所看到的。
教师引导: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学生可能用“100 g+水的质量=250 g”来表示。
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学生可能用“”也可能用“”等来表示。
在教学“3本练习本共用2.4元”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增加一些列方程的练习。
如“小明家有一些橘子,吃了5个,又买回8个,这时还有17个,小明家原有橘子多少个?请用方程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当学生列出方程“”之后,建议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个方程的含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简单明了,感知方程的作用和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像这样用纯文字表述的题在教材中比较少,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列方程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一些铺垫。
三、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突破建议:1.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充分感知天平等值变换过程。
关于天平游戏教师可以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天平游戏中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样重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受到条件的限制,建议也要用动画来进行游戏,将这一过程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从而确认这一事实。
教材中是两边加上的是杯子,教师也可改变一下物体(如两边同时加上一把茶壶等)。
这样便于概括出: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样重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等式的性质2的教学也建议如此。
2.适当增加具体的等式等值变换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在经过天平游戏感知到天平的等值变换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例子说说等式有没有同样的性质。
如:;;;;。
或者设一把茶壶重克,1个茶杯重克,就会有:;;;。
对于含有字母的式子,如果学生还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字母具体成一个数进行验证,让学生确信不疑。
这样增加一个环节,更加便于学生自己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更加深刻。
3.教学解方程时,可以由方程的意义入手,先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
再让学生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求的值是多少时,方程左右两边才能相等?明确解题目标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值,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启发他们说出推算的依据,同时利用书上的图进行演示加以论证。
在学生确信的值是6时,教师可以引出解方程的概念,明确指出: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推算的过程。
随后教师一定要追问:为什么要减去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4.要重视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的指导,促进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解方程实际上是在进行一个方程的同解变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强调解方程时一定要在原有的方程下面再写出一个方程来,不能连着写等号(如),或者是解:。
学习解方程一定要强调解方程之后要进行检验,一方面为后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解题步骤,开始一般要求写出解题全过程,之后熟练了可以适当省略一些。
5.对于稍复杂的方程,解答时可以采用化繁为简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例4的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列方程的练习,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方程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随后的学习中要不断训练,这里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解答时,应先把看成一个整体。
至于为什么要把看成一个整体?这是教学的难点。
建议一:可以借助直观图加以说明:建议二:可以把看作“”,原方程就可以看成“”了。
这样引导学生先把这个方程的解求出来,再把“”还原成即可推算出的值了。
这样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这类稍复杂的方程解法。
建议三:可利用运算顺序的事实说明。
由于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即先要算是多少,后算加法,也就是说是求3与的积与4的和是多少。
所以可以把先看成一个整体。
解答方程“”时,要先把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同样的道理。
四、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1.首次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应以四则运算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注意从算术思路到方程(代数)思路的过渡和对比,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将未知的数用字母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要向学生明确说明这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的学习中会用得非常多。
在“做一做”和后面的练习中不提倡用算术方法解答,要求学生用方程解答,以强化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因此在开始学习时要加强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寻找等量关系的练习。
建议一: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像教材中那样写出等量关系,如:建议二:找等量关系可以做专项练习。
也就是看问题情境写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不解答。
然后同桌两位学生互相说一说,或者小组几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在这样的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所写的等量关系。
像下面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要求学生改正。
3.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融入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之中。
列方程解决问题除了要引导学生概括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图所示),同时也要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
虽然教材只是在例5中才出现,建议前面所有例题都要有这几个步骤,与低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要求保持一致。
“回顾与反思”不仅要注意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检验时不能只是将的值代入原方程去检验,还应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来检验。
如例1中算出的原纪录一定要比小明的成绩的米数少,又如例2中算出的黑色皮的块数一定要比白色皮的块数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回顾所采用的方法,特别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4.在教学例5时建议不要提及“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等,要重点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即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地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开始教师可以边演示画的过程,边指导学生跟着画图,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这里不可将这一环节教学落空。
另外,教材在例题和练习题中只安排了行程问题或工程问题),为了不让学生进入“典型应用题”的怪圈,建议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练习如“妈妈星期天买来同样多的苹果和橘子,共花了24元。
已知苹果每千克5元,橘子每千克3元。
妈妈买来的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或“妈妈星期天买来同样多的苹果和橘子,苹果比橘子多花了6元。
已知苹果每千克5元,橘子每千克3元。
妈妈买来的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