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早期阅读——妈妈我要去旅行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我要去旅行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我要去旅行](https://img.taocdn.com/s3/m/f86a63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我要去旅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我要去旅行”。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旅行中常用的物品和科学原理,包括行李打包、交通工具的选择、地图阅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行中常见的物品和交通工具,知道它们的作用和科学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旅行中各种物品和交通工具的科学原理。
重点:掌握行李打包方法,学会阅读地图,了解交通工具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旅行箱、地图、各种交通工具的模型、行李打包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尺子、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导游,向学生介绍一次即将进行的旅行,引导学生思考旅行中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2. 行李打包(10分钟)①教师播放行李打包视频,学生观看并学习。
②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旅行所需的物品进行打包。
3. 交通工具的选择(15分钟)①教师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模型,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科学原理。
②学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进行旅行。
4. 地图阅读(10分钟)①教师讲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②学生分组进行地图阅读练习,找出旅行的目的地。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行李打包方法①分类整理②合理摆放③压缩空间2. 交通工具特点①汽车:速度快,方便灵活②火车:载客量大,安全性高③飞机:速度最快,跨越地域广3. 地图阅读方法①识别方向②查找地点③了解地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次旅行计划内容包括:旅行目的地、出行方式、行李清单、地图阅读等。
2. 答案示例:目的地:北京出行方式:火车行李清单:衣物、洗漱用品、食物、玩具等地图阅读:识别方向,查找景点位置,了解地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旅行中的科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妈妈我要去旅行》
![幼儿园中班教案《妈妈我要去旅行》](https://img.taocdn.com/s3/m/d8f051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4.png)
小朋友园中班教案《妈妈我要去旅行》【--中班语言教案】中班教案《妈妈我要去旅行》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尝试观看画面中的细节,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旅行”的含义,了解“旅行”需要预备的物品和用途,能分析故事情节,培育想象力,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妈妈我要去旅行》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旅行的含义,了解旅行需要预备的物品和用途。
2.尝试观看画面中的细节,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育想象力。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预备:1.小朋友有过与成人旅行的阅历。
2.小朋友与父母外出旅行的照片。
3.课件。
活动过程:一、迁移已有阅历,引入主题。
1.出示小朋友与父母外出游玩的照片,请小朋友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和父母在干什么。
2.引导小朋友理解旅行含义。
提问:你和谁一块儿出去玩的?出去游玩需要带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二、引导小朋友观看画面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封面:今日有一个宝宝也要去旅行,他会带什么东西呢?2.出示第一页画面。
(1)引导宝宝从人物形象和服饰上观看,熟悉故事中的角色。
(妈妈和宝宝)(2)引导小朋友观看宝宝家里有什么?(水壶、小熊、毛毛虫)它们在哪儿呢?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3.阅读第37页画面,通过对前一页画面的观看猜测下一页画面内容。
(1)引导小朋友观看宝宝的服饰与前一页比较有什么变化?(穿上了小外套)(2)提问:宝宝穿上了小外套,还要带什么呢?(引导小朋友观看画面右侧的小背包。
)(3)小背包有什么用呢?背上小包包,宝宝还要带什么?(水壶)水壶有什么用呢?(宝宝要记得多多喝水哦!)(4)宝宝还要带什么?(小喇叭)带小喇叭有什么用呢?(宝宝一吹小喇叭妈妈就能找到你啦!)4.连续观看画面,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师:宝宝还要带什么?(小汽车、小熊、小兔子)宝宝还带上了什么?(纸卷)带纸卷有什么用呢?(宝宝大便后,得擦洁净小屁股呢!)三、猜想故事结尾,阅读验证猜想结果。
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
![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850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5.png)
任务名称: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旅行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旅行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幼儿认识旅行的意义,如开拓眼界、增加知识、体验不同文化等;•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旅行准备工作,如行李收拾、物品准备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通过小组活动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
教学内容1.旅行是什么?–通过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旅行的概念,并与他们日常生活的经历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旅行的看法和感受。
2.旅行的意义–通过图片、故事或游戏等形式,介绍旅行的意义,如开拓眼界、增加知识、体验不同文化等。
–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对旅行意义的看法。
3.旅行准备工作–展示不同种类的行李箱、旅行袋等物品,引导幼儿了解行李收拾的重要性。
–指导幼儿整理自己的行李,并讲解一些常见的旅行物品,如护照、钱包、防晒霜等。
–引导幼儿参与小组活动,模拟旅行准备工作,如制定行程表、分工合作等。
4.旅行中的安全–通过图片、故事或角色扮演等形式,介绍旅行中的安全知识,如不随便乱跑、不接触陌生人等。
–引导幼儿讨论并列举旅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情景,让幼儿感受旅行的场景,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角色扮演等情景方式,帮助幼儿模拟旅行准备和安全防范等情况。
2.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如制定行程表、分工合作等。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3.游戏教学法:–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如旅行物品拾取游戏、安全知识问答游戏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评价方式1.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参与程度、合作情况等。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行李整理和安全防范等实际操作。
2.成果展示:–要求幼儿制定一份自己的行程表,并展示给全班观看。
小班妈妈我要去旅行反思
![小班妈妈我要去旅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5eeb04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0.png)
小班妈妈我要去旅行反思
妈妈我要去旅行活动过程幼儿的学习兴趣相当高,他们是在快乐中学习,幼儿学的开心,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给了幼儿足够的发挥空间。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交通工具以及景点安排的搜索及安排。
选择交通工具,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对事情考虑的周全性,一方面也用网络开始尝试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景点资料查询,学生查找相关景点的内容,进行取舍。
一方面提高搜索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体会风络的无边魅力。
最后撰写计划书,安排每日行程。
这个环节一方面锻炼学生对已有信息的判断、选择、加工、整理能力。
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既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又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作品展示教学环节,各小组选出最好的旅游计划书,展示给同学们看。
大家评一评哪个计划书最有创意,哪个最合理,哪个最美观,哪个最详细,这个环节一方面锻炼学生对已有信息的判断、选择、加工、整理能力,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展示表达能力。
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小组活跃的同学与沉默寡言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同学家庭因素,外出旅游多、见多识广、性格开朗,具有主导权和话语权,而另外学生则处于被动地步,应该重新调整小组人员的组成。
【中班半日活动】中班阅读活动:《我妈妈》
![【中班半日活动】中班阅读活动:《我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f1b8d4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3.png)
【中班半日活动】中班阅读活动:《我妈妈》中班阅读活动:《我妈妈》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2.认知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生快乐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我妈妈》活动过程:一、了解人物,唤起兴趣。
1.师:这是谁?这位妈妈在干什么?2.师:妈妈在做鬼脸给谁看看?为什么?3.师:一位会做鬼脸给宝宝看,逗宝宝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教师小结:这就是一个一心想使宝贝欢乐的妈妈,一个调皮的妈妈。
二、阅读绘本,激发情感1.妈妈的本领(1)一起欣赏绘本1至3页(2)找到妈妈存有哪些本领?(在第几页上?)教师小结:妈妈的本领可大了,会做各种各样、香香甜甜的蛋糕;妈妈唱歌比天使的声音更动听;妈妈跳舞可漂亮了。
2.爱妈妈的理由(1)出示图4:这是谁?你从哪儿看出来这只蝴蝶是妈妈变的?把妈妈图画变成一只蝴蝶就是什么意思?教师小结: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2)出具图5:刚才把妈妈图画变成一只蝴蝶就是想要说道妈妈可爱,这里把妈妈图画变成沙发又想要说道妈妈什么?师幼互动体验:坐在老师身上试试,说说坐在“妈妈”身上是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趴在妈妈身上就像是趴在沙发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难受,心里存有美好的感觉。
2.妈妈的爱(1)出具图6、7:这还是那位妈妈吗?妈妈什么时候像是小猫?(2)交流生活经验:你的妈妈温柔的时候都为你做过哪些事?(3)观赏vcr,这些柔情的事,你妈妈都搞过吗?教师小结:每天,妈妈都温柔地照顾我,关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为妈妈爱我。
(4)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像是狮子一样?生气的时候,她还快乐你吗?教师小结:无论妈妈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像狮子一样生气,她都一样那么爱我们。
三、完备观赏故事,萌生快乐妈妈的情感,用语言表达。
1.师:接下来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挂反问:猜妈妈可以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宝贝,我爱你,永远快乐你)什么叫做永远?2.情感表达:师:你们存有什么悄悄话想要对妈妈说?把你对妈妈的爱大声说道出。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81b8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4.png)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如下:1. 绘本故事的朗读与讲解,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温馨氛围。
2. 针对绘本中的“妈妈的日常”章节,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
3. 针对绘本中的“妈妈的爱”章节,让幼儿体会妈妈的无私关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培养感恩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爱,培养感恩意识。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你们喜欢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谈论对妈妈的喜爱,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绘本故事:朗读绘本故事,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妈妈的日常,如做饭、洗衣服、讲故事等。
4. 例题讲解:以“妈妈为我做了什么”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我妈妈”的画作。
7.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培养感恩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的日常:做饭、洗衣服、讲故事等3. 妈妈的爱:无私关爱,辛勤付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妈妈”为主题,画一幅妈妈的画。
2. 答案示例:描述:妈妈正在为我做饭,脸上洋溢着笑容。
要求:构图合理,色彩鲜艳,表达出对妈妈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
![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3d0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b.png)
妈妈我要去旅行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行的概念,能够简单描述旅行的过程和体验;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兴趣;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旅行的概念介绍;2.旅行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3.旅行中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与幼儿们打招呼,询问他们今天有什么想法或计划。
然后引入今天的主题——“妈妈我要去旅行”,问一下孩子们是否去过其他城市或国家,有没有想过去看看其他地方。
2.新知讲解(15分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旅行,可以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经历来丰富讲解。
然后讲解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比如:买机票、预定酒店、准备好衣服等等。
最后讲解旅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迷路、丢失物品等等。
3.小组讨论(15分钟)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编一个旅行故事,可以是真实的旅行经历也可以是虚构的。
鼓励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编写的故事。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互相交流分享。
5.总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提醒孩子们如果有机会去旅行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和注意安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旅行的概念和流程;培养幼儿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2.检查幼儿对旅行概念和流程的理解程度;3.考核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扩展1.带领孩子们制定旅行计划,包括目的地、行程安排、预算等;2.带领孩子们去实地参观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博物馆、动物园等;3.鼓励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旅行日记或画册,记录下旅行中的点滴。
浅谈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7cba1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b.png)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182 学法教法研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能力、知识以及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充分发挥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特征。
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学的内容。
(四)培养合作精神多媒体技术不单单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的生动,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合作、自主、探究”的模式,转变了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听课的形式。
它能够利用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中的应用(一)巧设思维情境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
因为小学生本身阅读经历较为匮乏,在教学的进程中,教师无法直接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学习方法。
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特征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巧妙的设计出满足学生自身特征的情境,通过情境的渲染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得教材能够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
比如《巨人的花园》这节课程中,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花园的四季,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动听的音乐中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课程仿佛是电影一样,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创设阅读空间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教师需要从学习环境出发,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推荐各种阅读的书目。
比如,教师能够在午休的时候在课堂上播放各种有声读物;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各种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书籍,并且使用多媒体设备集中展示。
对于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还需要为他们营造出阅读的空间,尽管他们不喜欢阅读,但是听故事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一种形式,他们能够从讲者的叙述当中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且掌握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激发阅读渴望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以及音乐等方式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中班分级阅读——一起去郊游
![中班分级阅读——一起去郊游](https://img.taocdn.com/s3/m/a14f27c9770bf78a65295498.png)
中班分级阅读:一起去郊游活动目标: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2、重点认识旧、新、长、短。
3、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件、郊游的音乐2、大图书、大头饰、字卡、小图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一、导入1、游戏《郊游》,激起幼儿兴趣T: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去郊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走,我们出发吧!(放音乐)2、经验连接T:我们都到外面去郊游过,你去郊游的时候,爸爸妈妈都给你们准备了哪些东西呢?二、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T:有一只大熊和松鼠也去郊游了,看,它们都带了什么呢?(出示幻灯1)这两顶帐篷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点击出示旧和新)那这顶旧的帐篷是谁的呢?(点击出示大熊旗杆)你是怎么知道的?这顶就是松鼠的了。
总结:大熊的帐篷是旧的,松树的帐篷是新的,(点击出示旗杆)这两面旗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点击出示长和短)总结:大熊的旗杆长长的,松树的旗杆短短的。
过度:搭好了帐篷他们就去找吃的了(出示幻灯2)看,松鼠在哪里?他在干什么?大熊在矮矮的树桩上,他能采到果子吗?这本书里还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呢?最后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答案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三、自由阅读1、一页一页翻,边用手指好边讲。
T:这本书里还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呢?(出示大图书)最后发生什么事情了呢?(出示大图书)大熊为什么哭呀?(出示大图书)T:所以,大熊回到帐篷后把门关了起来,因为他不想被别人看见她很伤心。
T:但是这一切被谁看见了呢?松鼠是在哪里看见大熊在哭的呢?松鼠看见了最后是怎么做的呢?总结:当松鼠拿出自己的果子和大熊一起分享时,他么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原来和朋友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迁移经验T:小朋友,你带了好东西会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吗?你跟好朋友一起分享的时候你跟你的好朋友心情怎么样呢?四、完整阅读1、第一次阅读T:现在,我们一边看着大图书一边完整的来听这个故事。
(师示范)2、第二次阅读T:现在,我们一边听着录音一边看着小图书来讲一讲。
大班随笔:妈妈,我想出去玩
![大班随笔:妈妈,我想出去玩](https://img.taocdn.com/s3/m/369dc60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7.png)
大班随笔:妈妈,我想出去玩(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大班随笔、中班随笔、小班随笔、教师随笔、教育笔记、幼儿笔记、教案大全、工作计划、计划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arge class essays, middle class essays, small class essays, teacher essays, educational notes, children's notes, lesson plans, work plans, plan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班随笔:妈妈,我想出去玩周五我去哥哥家串门的时候,小侄女正在学习英语口语。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cb2bc9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a.png)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的第四章《亲情篇》,详细内容为绘本《我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听讲,理解绘本《我妈妈》的主要情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对妈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懂得尊重父母。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和创造,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绘本的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妈妈的照片。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妈妈身边的快乐时光,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情。
2. 绘本阅读(10分钟)播放绘本《我妈妈》的挂图,教师边讲边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感受妈妈的爱。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绘本中的某个情节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样感受到妈妈的爱?”等,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情节,讨论妈妈的爱表现在哪里。
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
5. 创作表达(15分钟)给幼儿发放画纸、彩笔和贴纸,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绘本主人公:妈妈妈妈的爱:关心、照顾、陪伴表达爱的方式:画画、分享、说谢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写上一句表达爱意的话。
2. 答案:示例:画妈妈在厨房做饭,旁边写上“妈妈,我爱你,你辛苦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我妈妈》的阅读,让幼儿理解了妈妈的爱,学会了表达爱意。
但在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说一句表达爱意的话。
课堂延伸: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中班综合活动优秀教案《旅行去》及反思
![中班综合活动优秀教案《旅行去》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0d36cd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1.png)
中班综合活动优秀教案《旅行去》及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旅行前的准备物品,丰富日常生活经验。
2、学习整理物品,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设计:
最近这几天,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下周六我们就要去秋游了。
孩子们除了讨论上海什么地方好玩,还不时商量着要准备带的东西,阳阳说:“昨天晚上,妈妈带我上超市买了饮料。
”凝儿说:“我妈妈还给我买了双新跑鞋,,我秋游去要穿的。
”雷雷也*上一句:“我还要带上我的玩具坦克车。
”“出去玩,不好带玩具的。
”雯雯提出反对。
“行的!”“不行!”……对呀!出去玩到底能不能带玩具呢?出去玩到底该带什么东西呢?带着孩子们产生的这些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思考等,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自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背包、小零食、晕车*、塑料袋等等
2、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幻灯片,提出问题:
师:照片上的人要到哪里去?他们的背包里会带些什么东西?
2、*作、交流旅行前的准备工作
(1)师:下周六旅游去你准备带什么?
(2)幼儿自主选择物品
(3)分享、交流
3、交流、学习统计喜欢的旅游景点(延伸活动)
(1)了解最喜欢、最想去的景点。
(2)收集、统计最热门的景点。
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我和妈妈去远行》教案
![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我和妈妈去远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1df50960590c69fc3767c.png)
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我和妈妈去远行》教案子上,双手抱腿,尽量团成一个球形,变成蛋宝宝,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正常呼吸和身体平衡。
(一)情景一:天鹅宝宝出生了。
1.天鹅宝宝出生了。
师:天鹅宝宝出生的时候,要慢慢地抬起头,轻轻地摇摇头;慢慢展开一边翅膀,再慢慢展开另一边,上下拍动翅膀;慢慢伸开一只脚,再慢慢伸开另一只脚,用四肢用力推开蛋壳。
2.与小鱼游戏。
教师:宝宝们,这附近有条小溪呢。
我们跟可爱的小鱼做做游戏吧。
(动作要领:幼儿坐在凳子上双脚并拢,教师挥舞彩带当小鱼。
当“小鱼”来时,幼儿就提起双脚并吸气;当“小鱼”游开时,幼儿就放下双脚休息并呼气。
)(二)情景二:为远行做准备1.学习跨走。
师:宝宝们,我们要准备出去远行了。
远行之前你们要先跟妈妈锻炼好身体。
我们就先跨石头来锻炼一下,注意不要被石头绊倒哦。
(凳子放在原地,幼儿张开双手在凳子上来回跨走。
)师:宝宝们长大了,来尝试踮起脚尖跨过去吧。
2.集体练习。
(凳子放在原地,幼儿排成一排,一个跟着一个跨过凳子,然后轻轻地回到队伍后面。
)(三)情景三:第一次远行——鸡足山之行。
1.学习起飞动作。
师:宝宝们,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起飞的动作了,来跟着妈妈学吧。
(1)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观察。
(动作要领:双脚并拢在地上站定,张开双手,然后慢慢地提起一只脚,单脚站定后,提起的脚向后伸展。
)(2)其他幼儿模仿。
2.练习飞行。
师:宝宝们,我们现在来准备起飞吧。
(重点提醒幼儿:在凳子上双脚并拢站好后,在慢慢展开动作。
幼儿在凳子上持续飞行,教师协助有困难的幼儿。
)师:宝宝们,我们现在已经快飞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等一下再一起飞。
(稍作休整,教师带领幼儿再次飞行。
)3.休息放松。
师:哇,宝宝们,我们已经飞到了鸡足山。
我们一起休息参观一下吧。
(幼儿在凳子边走动,轻轻地甩动四肢,也可坐在凳子上休息)(四)情景四:继续远行,昆明之行。
1.学习新的飞行动作。
师:刚才我们去了鸡足山,这次我们准备去更远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习新的飞行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早期阅读:妈妈我要去旅行
活动目标:
1、理解“旅行”的含义,了解“旅行”需要准备的物品和用途。
2、尝试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与成人旅行的经验。
2、幼儿与父母外出旅行的照片。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引入主题。
1、出示幼儿与父母外出游玩的照片,请幼儿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和父母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理解“旅行”含义。
提问:你和谁一块儿出去玩的?出去游玩需要带哪些东西?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1、出示封面:“今天有一个宝宝也要去旅行,他会带什么东西呢?”
2、出示第一页画面。
(1)
引导宝宝从人物形象和服饰上观察,认识故事中的
角色。
(妈妈和宝宝)
(2)
引导幼儿观察宝宝家里有什么?(水壶、小熊、毛毛虫)它们在哪儿呢?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3、阅读第3—7页画面,通过对前一页画面的观察
预测下一页画面内容。
(1)
引导幼儿观察宝宝的服饰与前一页比较有什么变化?(穿上了小外套)
(2)
提问:宝宝穿上了小外套,还要带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右侧的小背包。
)
(3)
小背包有什么用呢?背上小包包,宝宝还要带什么?(水壶)水壶有什么用呢?(宝宝要记得多多喝水哦!)(4)
宝宝还要带什么?(小喇叭)带小喇叭有什么用呢?(宝宝一吹小喇叭妈妈就能找到你啦!)
4、继续观察画面,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师:宝宝还要带什么?(小汽车、小熊、小兔子)宝
宝还带上了什么?(纸卷)带纸卷有什么用呢?(宝宝大便后,得擦干净小屁股呢!)
三、猜测故事结尾,阅读验证猜测结果。
师:宝宝真的会一个人去旅行吗?为什么?(请幼儿大胆表述)
共同阅读最后三页:幼儿看画面,教师阅读文字部分
四、教师完整阅读,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