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eb3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c.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1e41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6.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有答案)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湿衣服晾干。
2.下列表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金刚石硬度大。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5.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氮气。
6.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7.实验室里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8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等于18mL。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二氧化碳。
10.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氧气。
14.下列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酒精灯:加热,使用后应吹灭并盖上灯帽。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应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托盘上。
二、填空题15.XXX3.15晚会曝光了黄金行业的乱象。
所谓的XXX,很多都没有达到标准,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
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与黄金紧挨着,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十分之一。
有些厂家将铱掺杂到黄金中,制作首饰来卖给消费者。
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为22.42克/立方厘米,熔点为2410±40℃,沸点为4130℃。
铱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之一,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
以上叙述中体现了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6.量筒是用来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的仪器。
读数时,视线应保持水平。
右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多少毫升。
17.灯泡的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
18.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镊子⑥药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a17a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7.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B.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C.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唯一动力D. 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的沸腾B. 玻璃破碎C. 火柴燃烧D. 水果腐烂3.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食盐水C. 氯化钠D. 糖水4.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碳B. 氧气C. 氢气D. 铁粉5.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 分子可以独立存在6.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B.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核决定7.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 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 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D.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B. 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C.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不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9.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氧化物都是化合物C. 氧化物都是单质D. 氧化物都是酸10.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B. 酸碱盐都是非电解质C. 酸碱盐都是化合物D. 酸碱盐都是单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氧气_________; 2)水_________; 3)氯化钠_________; 4)硫酸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e4b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B)B。
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B)B.有其他物质生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B。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6.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B)B。
氧气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B。
实验8.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9.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B)B。
二氧化碳10.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D)D。
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11.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A)A。
烧杯1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未提供选项)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哪些内容?(B)B。
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本质区别?(B)B.有其他物质生成3.下列哪种实验操作是不正确的?(A)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哪些是化学变化?(C)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5.下列实验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B)B。
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让标签向着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6.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是什么?(B)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51a5ec87c24028905fc3a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w o r d版有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家庭厨房中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未吃完的饭菜变馊 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菜刀生锈2.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A. 0. 5mLB. 1mL~2mLC. 3mL~4mLD. 5mL~6mL5.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C将试管夹从试管管口往下套 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6.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A.用水冲熄 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扑灭 D.用嘴吹熄7.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A、透明 B.内壁上有少量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8.要准确量取95mL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A.10mL B.50mL C.100mL D.200mL9、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实验桌10.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1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12、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易产生倒吸(溶液进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13、.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818f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2.png)
8题第(4)点中的状况②)A、天平没有调平就称量,假如称量前指针向左边倾斜,则称量的结果偏。
B、游码没在0刻度处,则结果偏。
C、称量时,物质与砝码放反了,且称量时没用游码,则结果;在称量时运用了游码,则结果偏。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2、为了称取肯定质量的食盐,当天平到达平衡时,甲乙两位同学都用了10g的砝码一个,5g的砝码一个,游码在2.2g刻度处。
(1)甲同学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他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2)乙同学把砝码放在右盘,食盐放在左盘,他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3、下列仪器能用酒精灯干脆加热的有①试管②集气瓶③量筒④烧杯⑤燃烧匙⑥石棉网4、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水杯时,怎样知道碗与水杯洗干净了?5、托盘天平(1)运用前要,游码要放在刻度处。
(2)运用时要左右。
称量化学药品时,要在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以防污染托盘;易潮解、易腐蚀的药品应放在里称量。
(3)天平一般能准确到0.1g,所以不能称取4.25g的药品。
(4)天平的运用分两种状况:①称量某物质的质量,②称量肯定量的物质。
化学上常是状况6、量筒(1)量液时,量筒必需放,当液体接近刻度时,应改用滴加。
(2)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程度。
(3)量筒的运用分两种状况:①测量某液体的体积,②量取肯定量的液体。
(4)量筒一般能准确到0.1mL,所以不能量取25.16mL的水。
7、以下是量筒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A、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则结果偏;仰视读数,则结果偏。
B、量取9mL液体时,俯视读数,则结果偏;仰视读数,则结果偏。
三、选择题(每空?分,共?分)8、在运用托盘天平前,指针偏向右边,要使天平指针指在零点,那么应将()A. 左端的螺丝向外调整B. 右端的螺丝向外调整C. 左端的螺丝向里调整D. 右端的螺丝向里调整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的质量时,将药品与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他称取的质量为9.5g,(1g以下为游码示数),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 9gB. 10gC. 8.5gD. 8g10、欲量取10mL液体,最好选用下列哪种量程的量筒()A. 5mL B. 10mL C. 25mL D. 50mL11、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物质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C. 量取50毫升的液体用10毫升的量筒量5次D. 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干脆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12、某同学用天平称取25g药品时,若发觉指针向右偏转,则应()A、加砝码B、加药品C、削减药品D、调整螺母13、某同学为养鸡厂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消毒液时仰视读数,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浓度()A、无影响B、偏大C、偏小D、无法推断14、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择的一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②④C、②④D、只有③15、下图所示的试验操作正确的是()四、多项选择(每空?分,共?分)16、下列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用药匙取肯定质量的粉末状固体B、用滴管代替量筒取肯定量的液体C、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为宜D、取用药品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37f1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6.png)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天然果汁中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B.人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C.化学不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2.(2021·简阳质检)“蒋卤鹅”已成为简阳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下列关于该美食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用水清洗鹅肉B.鹅身上料刷油C.烘烤至熟D.将鹅肉切割成块3.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C)A.燃烧匙B.烧杯C.漏斗D.试管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葡萄酿酒B.钢铁生锈C.海水晒盐D.呼吸作用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钢铁生锈,米饭煮糊B.葡萄制酒,食盐溶解C.电灯发光,汽车爆胎D.蜡烛熔化,面包发霉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C)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B)A.钨用作电灯泡的灯丝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C.用冰块制冷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9.(2021·昆明质检)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2020·龙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11.(2021·太原质检)图示中的“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图下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D)12.(2021·辽宁质检)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B)A.取用块状药品时用镊子进行夹取B.滴瓶上的滴管用后要洗涤C.用烧杯给较多量液体加热必须垫石棉网D.实验时一般不能将取出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13.物体的实际质量是20.5克,某同学粗心,将物体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了左盘,天平平衡时,他读到的质量为(1 g以下使用游码)(C)A.19.5 gB.20.5 gC.21.5 gD.20 g1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B.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C.闻气体气味时,要把鼻子凑近瓶口轻轻地吸气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B.用托盘天平称量10.0 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16.(5分)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⑩在16.6 ℃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06b1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9.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图示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的是()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
近期,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已完成既定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B.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C.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D.计算返回舱落点3.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下列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A.为缓解能源危机,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B.为宇航员研制新型面料的宇航服C.为粮食增产,生产化肥、农药D.为保护环境,研发制取氢气的新技术4.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C.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D.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6.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B.愚公移山C.星火燎原D.飞沙走石7.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甲烷能燃烧C.氢气的密度小D.金刚石坚硬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有导电性,常用于制铅笔芯B.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炊具C.二氧化碳不助燃,常用来灭火D.煤燃烧能放出热量,常用作燃料9.下列可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蒸发皿、集气瓶B.量筒、蒸发皿、烧杯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D.试管、量筒、蒸发皿10.进入化学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 A.用扇闻法闻气味B.用手直接取用试剂C.随意将试剂带出实验室D.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11.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63921ce2f0066f4332208.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3.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加热液体 D.向试管内倾倒液体4.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酒精挥发 C.石蜡融化 D.瓷瓶破碎5.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口插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C.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6.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用石灰石 D.验满.7.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8.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
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
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B.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C.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9.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开水沸腾 B.铁锅生锈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对着手心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D.做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4f2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2.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航天发射与空间实验活动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轨道设计与控制B.燃烧科学柜进行的点火测试C.应急呼吸装置在轨测试D.仿生骨骼复合材料的研究2.厨房是制作美食的场地。
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葡萄酿酒C.榨取果汁D.铁锅生锈3.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4.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A.氢能源汽车行驶B.天然气灶具做饭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火力发电厂供电5.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
下列与液体有关的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6.下列镁条燃烧的现象中,能作为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条变短、甚至消失7.了解实验的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试剂,将用剩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B.用酒精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不能接触灯芯C.在实验室里不许用嘴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D.洒在桌上的酒精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俯视读数为30.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0.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20 mLB.小于20 mLC.等于20 mLD.无法确定9.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2c114a5e9856a57126035.png)
20、药匙;纸槽;平;慢慢竖起;药品粉末沾在管壁上
21、ABCD;E;F
22、量筒 酒精灯 托盘天平 试管夹 试管 水槽
23、0.008g;16kg(或1.6×104g)
[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铝合金可以用于制作门窗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铜能够导电
D.酒精容易挥发
4.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
[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食品污染
D.水污染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 ]
A.氧化镁--白色粉末
B.铜绿--绿色粉末
C.稀盐酸--白色液体
D.镁带--银白色金属
14.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
[ ]
A.水
B.铁
C.氨气
D.碳酸氢铵
1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镁-MgO
B.石灰水-Ca(OH)2
C.氧气-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8e6dc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2.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D.溶解蔗糖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4.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化雨B.火上浇油C.叶落知秋D.滴水成冰5.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B.铁粉可与氧气和水反应——食品保鲜剂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冰箱除臭剂d.co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6。
下列变化中,化学变化是()a.汽油挥发b.盐在海水中干燥c.石蜡融化d.高粱的酿造7.下列警告标志与储存的物质不一致()A.甲醛B.酒精C.烧碱D.浓硫酸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取固体药品C.移走蒸发器D.量筒读数9.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变化是()A.工业炼铁B.石油分馏C.海水制镁D.烧制陶瓷10.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研究的重要途经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的化学变化不仅产生新的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除味剂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作干燥剂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12.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煤的燃烧d.葡萄酿酒1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https://img.taocdn.com/s3/m/6a98a01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f.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2.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燃烧时发光、放热②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③④⑤C.④D.①②③④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4.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5.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6.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器皿又能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集气瓶C.锥形瓶D.试管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O2供给呼吸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钢材做高压锅D.氢气用作燃料8.以下关于化学试剂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g~2gB.洗涤尝试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2mL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读出液体体积D.加块状固体10.物资的以下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12.以下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量筒﹣﹣配制溶液B.烧杯﹣﹣贮存气体C.长颈漏斗﹣﹣过滤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13.化学尝试是进行科学探讨的重要途径.以下尝试操作吻合规范要求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尝试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收拾整顿,放在规定的位置14.以下盛放药品的办法或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闻气味B.夹试管C.过滤D.倾倒液体15.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竣事时,老师发觉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16.以下尝试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D.给烧杯或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上面必须垫石棉网17.实验室加热约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①②③④⑤⑥⑥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二、填空题18.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原理进行解释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酒精灯使用后为什么必需马上盖上灯帽:.(2)碗或水杯已洗干净的标准是(3)洒在尝试台上的酒精失火的处置惩罚措施是(4)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的原因是.19.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消融碘等物资;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扑灭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填序号,下同)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发生的化学变化有.20.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需要用.(填标号,下同)(2)大批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4)指出图⑦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①②.21.烛炬刚燃烧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身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定: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白腊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3)吹灭烛炬,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留意不要打仗烛芯),发觉烛炬从头被扑灭,申认识打听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定提供了证据.同时可破除假定,因为.22.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认识打听显碳化.(1)酒精灯使用后为什么必需马上盖上灯帽:.(2)由上述征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火焰平均温度/℃层乙丙焰心内焰外焰(3)由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以下图示中加热办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公道的是(填字母序号).(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并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答案:C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
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
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B.闻气味
C.尝味道D.测密度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
偏,此时他应该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
1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2002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
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3)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18.(6分)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的,
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
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
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
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
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三、活动与探究(24分)
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
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
a.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
b.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
c.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碗状存在
d.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
e.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
f.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
g.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
h.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
i.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碗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
j.如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
21.(16分)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应取20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
17.(9分)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 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2) 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
(3) 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18.(6分)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这种方法叫预热,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不可使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
19.(10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 蜡烛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 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可以看到在a 处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三、活动与探究(24分)
20.(8分)观察蜡烛的燃烧,得出下列结论。
请回答:
(1)哪些是不需要燃烧就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abdeh;
(2)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字母)cfgij;
除此之外,燃烧时你还观察到的现象有(写两个)
火焰分为3层;外层火焰最明亮;(合理即给分)。
21.(16分)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