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学欣赏(精品)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ppt课件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b6557e4b73f242326c5f24.png)
《山海经》节选
❖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
,我心写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
琴。
《诗经》节选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节选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敬先贤的传统,推动了历来祭祖、寻根、参贤、怀古、 凭吊活动的发展。 4、“俊得江山助“ 作家主动寻求山水谐和的生命律动。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一)诗歌 (二)词曲 (三)文赋 (四)楹联 (五)传说轶闻
(一)诗歌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旅游文学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欣赏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滕 王 阁 序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国旅游文学的繁荣与特点: 1、产生年代早,延续时代久。 旅游文学的两大体裁:诗歌与散文,最早可
追溯到《山海经》《论语》《诗经》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神话、诗词、散文、赋颂、碑铭、楹联无不
具备。 3、作者众多,名家辈出,名篇佳作繁若星云。 4、传播渠道多(刻石、题壁、传抄、传诵、
赤壁之战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 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 并起被称为“新赤壁大 战”。 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 “赤壁说”:蒲圻说、黄 州说、钟祥说、武昌说、 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 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 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 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 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 蒲圻说
泰山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 泰山碧霞元君,俗称 泰山娘娘、泰山老奶 奶、泰山老母等,道 教认为,碧霞元君 “庇佑众生,灵应九 州”,“统摄岳府神 兵,照察人间善恶”, 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 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的女神之一。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9dd23c312b3169a451a4aa.png)
7
2020/10/13
律诗的对仗
在律诗中对仗是严格而又有规则的。基本要求 是:
①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对立的。
②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使用。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由于对联是从律诗中间 两联演化来的,所以对联的编制,也基本要求 符合这一规则。
8
2020/10/13
诗、歌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3
2020/10/13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
诗歌是语言精炼,节奏感强,具有韵律,分行排列,文字简明的一种文体。它 在各种文学形态中出现最早,影响广泛。
《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 篇,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相传古有“采诗”制度,派专人 收集民间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语言朴素优美, 音节自然和谐,富艺术感染力。
元代曲兴,使诗体更为多样,但五、七言诗一直受到人们重视。
明清两代,诗歌无新的突破,晚清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反对僵化的格 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四运动”兴起,提倡白话文,提倡新体诗,使诗体大为解放。
4
2020/10/13
(二)诗歌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歌,统称诗歌。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可分叙事 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按每句字 数,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在格律诗中,以诗句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 词曲盛于宋代及元代,因每调的字数、句式、押 韵、阕数各不相同,各有一定格式,因此也可以 称为格律诗。又因每句长短不同,故又称为长短 句。
2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第一章(11403)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第一章(11403)](https://img.taocdn.com/s3/m/b463629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7.png)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第一章(11403)一、为什么说将《诗经·溱洧》归入旅游诗所描写的实际?(1)前人大多将此诗归入恋情或社会情类,但如果换个角度,将其纳入旅游诗也许更能揭示诗的性质。
(2)因为本诗不但交代了主人公明确的游赏动机而且所描绘的游赏客体又极优美、热闹。
(3)主、客体谐和结合,展示出一幅以一对恋人游赏为中心的人如潮、笑如潮、歌如潮的春游胜景图。
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壮观的场面,如此浓烈的情趣,岂是用恋情或风情所能涵盖得了的,而如从本就包含诸多审美活动的旅游来审视,就更符合诗所描写的实际。
二、以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为例,说说旅游诗与一般借景抒情有何不同。
(1)本诗几乎通篇写景: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
特别是对大海的描写,虚实结合,有动有静,有光有景,有光有影,有声有色,展现了大海的壮丽景色。
如此纯然写景的诗作在此之前尚未曾有过。
所写之景又一洗以往悲秋的情调,从大海的辽阔壮美和吞吐日月的宏伟气象中,反应出诗人观览是掩抑不住的雄心壮志和乐观自信精神。
(2)情由景生:情感固然包含有此时曹操大胜乌恒班师回朝途中的喜悦因素,但诗中所显示的更多则是山水观览本身所产生的特有感受和情致,即旅游审美情趣。
三.谢灵运是中国史诗上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旅游诗的作家,他的诗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但诗中却也常常留有玄言的痕迹,试以《登池上楼》为例加说明。
(1)这首诗借登楼所见,发泄了对官场失意的不满和避世的伤感情绪。
(2)全诗大致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落为前八句,托物抒怀,以潜虬、飞鸿提引,抒发出任永嘉太守的处境和心情;第二段落为中间八句,点题写景,是全诗的重点——既有音响,又有画面,并把近景与远景结合起来,错综变化,有声有色;第三段落为最后六句,即景述志,以《诗经》和《楚辞》中的两个典故,抒发登楼观赏所触发的归思之情。
(3)全诗因景生情,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述志抒怀,层层写来,自然妥帖,语言富丽精工,又多偶句,对古诗的律化起了推动作用,但受时风的影响,结尾句中的“无闷”,还留有玄言的痕迹。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de37c010a6f524cdbf8509.png)
第八章中国旅游文学
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 一、文学的概念与分类 二、旅游文学概述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二、旅游诗词 第三节楹联 一、楹联概说 二、名联欣赏
第四节旅游记 一、游记概说 二、古代游记的文学特色 三、古代游记赏析 四、现代游记概观 第五节笑话 一、笑话概述 二、笑话赏析
对仗
诗句中的对偶叫对仗。如仪仗列队两两相对。 对仗就是把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两 列相对。对偶的一般规律,要求要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又可分为工对、宽对、正对、反对、流水对、 扇面对、回文对、错综对、鼎足对等。名词又 可细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服饰、器 用、植物、人伦、人事、形体、其他等十二类, 工对要求严格。
合辙押韵
韵是构成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与民 歌都是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 韵又叫合辙,由于韵放在句尾,故叫韵脚。所 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句末同一位置上, 押韵的韵母总是相同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顺 口,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古人押韵是 用韵书的。唐代和口语一致,宋代以后,语音 变化大,便不一致了。
律诗的要求
近体诗中,绝句只是律诗的首联和尾联,要求 同于律诗。律诗则有严格的要求。
①五律40字,七律56字,每首限八句。 ②限押平声韵。 ③每句平仄均有规定。 ④每首颔联和颈联要对仗。
词
词是诗的变体,后独立出来,有人称为诗余。 每体字有定数,每句字数、平仄也有要求。 58字以下的称小令,59到90字的称中调,91 字以上的称长调。词的定式称为词牌。词的分 段叫分片,也叫分阕,有一片的,也有上、下 片的。也有分三、四片的。词牌与内容原来相 同,后成为定格,便与内容分离了。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文学
![旅游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e50d015ec3a87c24028c4eb.png)
1.昭忠祠又称为万寿宫,文武二庙;供奉孔子和关羽。
2.四夷:东夷、北狄、西戎、南蛮3.四极:泛指天下4.“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出自《论语》;“复见其天地之心乎”出自《易经》。
5."三月豳风七月诗"出自《诗经-国风》。
6.岑参“桥跨千仞险,路盘两崖窄”描写的是铁门关;一仞等于七尺。
7.大宛马为天马;乌孙马为西极马。
流沙:沙漠。
8.乐府诗:《。
行》《。
歌》《。
头》《陶》9.乌孙在温宿以北、伊宁以南。
10.天鹅又被称为:黄鹄、鹄、鸿、鹤、白鸿鹄、黄鹤。
11.敕勒在山西省北境12.阴山:起于河套西北,横亘与内蒙古南部,与兴安岭相接。
13.穹庐:圆顶毡帐,俗称蒙古包。
14.瀚海:沙漠。
15.李世民“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龙堆:罗布泊与敦煌之间;开唐代边塞诗的先例。
16.边塞乐器:胡琴琵琶与羌笛。
17. 骆宾王王杨卢骆初唐四杰(1)《夕次薄类津》薄类津:巴里坤湖东南岸,昌州境内。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有天山的描写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2)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胡笳:蒙古族乐器,横吹;流行于蒙古自治区,阿拉泰地区。
15.王翰《凉州词》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写的是武威地方。
16.王之涣(1)《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横吹乐器;羌族主要分布在青、甘、川一带。
玉门关:甘肃敦煌。
(2)《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王昌龄七绝圣手诗家天子(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饮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名家优美的旅行散文随笔作品
![名家优美的旅行散文随笔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88334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f.png)
名家优美的旅行散文随笔作品
以下是一些名家的优美旅行散文随笔作品,这些作品以精致的文字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旅行的魅力:
1.钱钟书《围城》中的旅行描写:钱钟书在《围城》中以幽默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见闻,通过对异地风土人情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波澜。
2.徐志摩《长恨歌》:徐志摩在《长恨歌》中以宏伟的辞藻,表达了他在长城上眺望远方的旅行心情,同时也包含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3.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游记: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游记,以独特的鲜明观察和犀利的文笔,描绘了他在旅途中对各种人和事物的观感,流露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4.余光中《别样纽约》:余光中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纽约城市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异国他乡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5.杨绛《我们仨》:杨绛在《我们仨》中以温暖的文字,讲述了她和丈夫钱钟书的一次北戴河之行,通过对旅途中点滴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人生的深深思考。
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人能够更深层次地感受旅行的美好和对人生的领悟。
旅游文化赏析
![旅游文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327a9fdaef5ef7ba0d3cc8.png)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与贵州省为邻。
东经为109度18分至109度48分,北纬27度44分至28度19分,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
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总面积有175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地区,所以这里气候温暖,冬暖夏凉,光照丰富,四季分明,为旅游佳境。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而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
沈从文先生《边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这就是蒙有一秘面纱的古城凤凰。
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4万,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
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
1913年改为凤凰县。
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中国第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方才说到凤凰的美不限于小城之中,是整个景区的中和。
它地处湖南少量民族堆积区,自古就多民族混同,人群、修建、文明、风俗夹杂融合,反而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情面习俗与丰厚醇厚的前史传统。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6-江南好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6-江南好](https://img.taocdn.com/s3/m/bede2d22376baf1ffc4fad28.png)
寒山雪景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bó)
【唐 张继】
“枫桥”,地名。
“夜”,点明了时间。 “泊”,是停泊的意 思。点明了事情。
枫桥
江村桥
张继诗中之“江枫”指的是江村桥和枫桥,明 代苏州诗人高启有诗佐证:“画桥三百映江城,诗 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 声。”此诗与张继《枫桥夜泊》遥相呼应。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写了哪些景物呢? 见: 霜天残月、
江枫渔火、 古寺客船
闻: 乌啼、钟声 (寂寞、孤独、愁苦 )
虎丘
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有 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 “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 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 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景区现有面积100 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作为苏州的一个重 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首 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AAAAA级风 景区,全国文明单位。虎丘,原名海涌山,据 《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 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 蹲虎”,以形为名。
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
拙政园
张继(生卒年不详) 字懿孙,汉族,湖 北襄州(今湖北襄 阳)人。唐代诗人, 生平事迹不详,约 公元753年前后在世, 与刘长卿为同时代 人。
认识张继
• [唐]字懿孙,襄州 (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约 公元715-712年至779年 (大历末年)博览有识,好 谈论,知治体。天宝十二 年(公元753年)考进士失败。唐代宗李豫宝应 元年(公元762年)10月,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 就职于征西府,从此弃笔从戎,官至洪州 • (今江西省南昌市)盐铁判官。
中国经典旅游文学作品
![中国经典旅游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67d0fd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f.png)
中国经典旅游文学作品
《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旅游文学作品,它的出现源于宋代的一个叫做《游览纪》的文学流派。
游记的历史源自于宋代,当时许多官员通过游览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游记文章,他们不仅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景象,而且还记录了自己走过的每一步,以及见到的景物和人物,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学流派。
《游记》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笔调活泼、真实自然,描述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时以官员的视角去描述一个地方,有时又以普通游客的视角去描述一个地方,而这种形式也使得游记具有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感受力。
游记中还记录了当时官员的行程、俗、风土人情等,使人们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
![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2048aa9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1.png)
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古代旅游文学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涉及到旅行、观察、留影、定格历史及描述不同地域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旅行文学作品多以书信、游记、文集为主,历代游览之景甚丰,其中有不少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的作品,可谓收录了几千年中国旅游文学的成就。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汉书秦郡太守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旅行文学作品,记录的是秦汉时期的旅游景点。
它在汉朝的传承中,更多的是被视为历史文献,其中描述了当时宋朝秦郡太守杜蒙和他的随行人员,以及他们在旅行中发现的景色、风土人情和社会现象。
古代旅行文学作品中,这部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旅行报告,既可以作为古代历史文献,又可以作为旅行文学作品,对保存古代文明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其次,《古今图书集成日本国话文》是一部典型的古代旅行文学作品,其中收录了许多中日文化交流的文章,从罗马尼亚的描述及日本的风土人情,到中国的书信、书画及人文特色等,都有记载。
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录,可以研究当时旅行活动的准确情况,以及文化交流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再者,《陶宗仪日本游记》是另一部具有里程碑式地位的古代旅行文学作品。
陶宗仪,这位中国古代著名文人,在清朝初期完成了为期13年的日本行程,游历了直冲、熊本、冲石、京都、东京等多个城市,并详细的记录了他的一路所见所闻。
从书中可以了解到日本当时的风土人情、宗教文化及文人墨客们的言行。
可以说,这部游记是古代旅游文学中具有里程碑式地位的杰作,可以说毋庸置疑地反映了古代中国及日本人物行踪,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游记柬埔寨》是我国著名旅行家郑板桥于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访问柬埔寨时记录下的作品,其中涉及到柬埔寨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历史等内容,表现的是中越友好的古老文化经历。
《游记柬埔寨》以其锐利的文字和丰富的形象,给世人展示了一幅中国古代文明交流的迷人画卷,令人眼前一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中国旅游景点文学作品选析
![第四章 中国旅游景点文学作品选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250321a32d7375a4178019.png)
唐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诗魔”“诗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钱塘江春行》 作品:描绘西湖早春春色的名篇。
晚唐 杜牧 字牧之 以咏史抒怀为主。 《过华清宫》 作品:咏史绝句 《泊秦淮》
号杜紫薇
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
作品: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讽刺。
晚唐 李商隐 字义山 人 “小李杜” 《乐游原》
广西柳州柳侯祠韩愈文章苏轼书法柳宗元的事南朝颜延之的诗歌北宋黄庭坚手书清代梁章钜收藏一多字碑
第四章
中国旅文学名作选析
1
第一节 诗词名作选析
《观沧海》
要点:曹操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诗歌中第一首纯写景闻名的杰作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饮酒》
作者:晋 陶渊明 字元亮 又名陶潜 先生”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作品描写了:南山傍晚的景象。 号“五柳
《小石潭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柳柳州”,唐 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作品:借景抒情
《游黄山日记》
作者:徐弘祖 字振之 ,号霞客,明代著名地理学 家、旅行家、散文家 作品:《徐霞客日记》:千古奇书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四节 著名碑铭选析
一、功德碑文:《泰山刻石辞》 又称《李斯小篆碑》,我国现 存最早、最有代表性的纪公刻 石之一。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 真迹。 始皇刻辞: 144 字 秦二世刻 辞 78 字 现仅存二世诏书 10 字。
(二)近体诗
1、律诗 (1)字句限量:五律 七律 (2)押韵严格 (3)要求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注重节奏 (5)讲究平仄
第二节 对联名作选析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c4368c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c.png)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中国旅游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从古代的《游仙诗》到现代的《红楼梦》,中国旅游文学作品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这些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世界。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峡谷丛林,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美景。
旅游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比如《红楼梦》中的“荣府花园”,以其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奇妙的构思,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园林艺术的魅力。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还注重对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描绘。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旅游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景观和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比如《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以其神奇的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还注重对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
旅游是一种探索和体验,每一个旅行者都会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旅游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展现了中国旅游的多样性和魅力。
比如《水浒传》中的“梁山泊”,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
旅游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性,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对人文风情的展示以及对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旅游文学作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旅行的乐趣和快乐。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中的一支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旅游的多样性和魅力,感受到旅行的乐趣和快乐。
旅游文学赏析研究报告
![旅游文学赏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58bb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c.png)
旅游文学赏析研究报告旅游文学是一种表达人们对旅行所感受和思考的文学作品,它集中反映旅行者对旅途中景色、人文等方方面面的观察和体会。
通过对旅游文学的赏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旅行的意义和价值,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本报告主要从《红楼梦》、《西游记》和《茶花女》三部经典作品入手,对旅游文学进行赏析和研究。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描绘了贾宝玉等人的生活和情感,其中也涉及了一些旅游的描写。
小说中的贾府是一个庞大而豪华的宅邸,里面有很多园林景点,如蘅芜苑、荣庆堂等。
这些景点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宅第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味,还凸显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欣赏。
同时,小说中还有一些人物的旅行描写,如贾宝玉在京都游览景点,领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
通过对《红楼梦》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旅行对人们心灵的洗涤和启迪,以及旅游景点对人们审美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中的旅途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危险的过程,但也是师徒四人成长和修炼的机会。
他们经过了很多地方,如花果山、水帘洞、翠云山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说。
通过对这些景点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西游记》中的旅行描写带给人们启示,让我们认识到旅行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寻求真理和修炼自己。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的旅行描写不仅包括主人公玛格丽特的旅行经历,还将巴黎的街道、咖啡厅等作为背景进行描绘。
通过对这些描写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旅行给人们带来的自由和放松,以及不同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些描写也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旅行成为她逃避现实和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
《茶花女》中的旅行描写引发了我们对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的思考,让我们意识到旅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动,更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和探索。
综上所述,对旅游文学的赏析和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旅行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旅游文化:游记欣赏
![中国旅游文化:游记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702a5e4eff9aef8951e0612.png)
感谢您认真聆听这堂微课!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 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游 记 欣 赏
![游 记 欣 赏](https://img.taocdn.com/s3/m/296c284c51e79b89680226ea.png)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国旅游文化》
(二)宋元游记欣赏
沧浪亭记 苏舜钦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 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 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 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三)明清游记欣赏
西湖七月半 张岱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 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 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 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 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 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三)大盛于明清
❖ 一是描绘的地域范围更加扩大。 ❖ 二是题材更加广泛。 ❖ 三是作者群也更加壮大。 ❖ 四是游记各体皆备,风格多姿多彩。
《中国旅游文化》
二、游记作品欣赏
❖ (一)先秦至唐代游记欣赏 ❖ (二)宋元游记欣赏 ❖ (三)明清游记欣赏
《中国旅游文化》
(一)先秦至唐代游记欣
《中国旅游文化》
游记欣赏
❖ 一、游记概说 ❖ 二、游记作品欣赏
《中国旅游文化》
一、游记概说
中国旅游文学赏析心得800字
![中国旅游文学赏析心得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369bf1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中国旅游文学赏析心得800字
怀着一丝好奇,以及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憧憬,在学期开始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文学”这门课。
就这样我就成了众多学生中的一员学习完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第一次上课,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
老师年龄很大,操一口地道的孝感话口音,我还是听的懂。
一语一言都是那么的自然与亲切,每每讲到某个城市的景点习俗时,我都会竖起耳朵听,生怕漏过了美好的画面,因为以后我还想到那些地方去,老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我的手都写累了,但我愿意,因为我喜欢这门课,仅仅第一次我彻底被它折服了。
我对上课老师所说的“渊源”"习俗"之类的内容,深感陌生,但还是感谢老师教给我对这些方面的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也许现在会觉得那些知识离我有点遥远,但以后真的要用上时也不会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即使没用上,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通过参加这堂课:
一、提高了理论水平。
二、发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
旅游业需要通过跨界思维来进行创新,需要用绿色理念引领全域旅游发展。
三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融合发展。
一方面在旅游景点的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应加速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对于我县旅游发展思考与建议:
一是做好全县的旅游发展规划。
二是加大建设资源整合。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
四要做优服务。
五要做大宣传。
进一步加强与肥西、巢湖兄弟县市间的合作,打造区域间的`文化旅游联盟,不断扩大庐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 • •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林升· 题临安邸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吹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9、苏州 • 唐·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7、南朝·梁·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8、杭州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 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 游?白居易.忆江南
中国旅游文学欣赏
1、杜甫《后 游 》 • 寺忆曾游处, 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 舍此复何之?
旅游文学欣赏 (一)名句
2、孟浩然《与诸子登岘xian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3、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惟见长江天际流。
•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唐.徐凝《忆扬州》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唐 杜牧《遣怀》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 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木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旅游文学欣赏 (三)写塞外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__北朝·齐 民歌《敕勒川》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__唐 . 王之涣《凉州词》
旅游文学欣赏 (七)写水
2、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李白《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旅游文学欣赏 (八)四大名楼
• 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 和山西永济市鹳鹊楼,因为曾被古代著 名文学作品写作,号称中国四大名楼。
旅游文学欣赏 (六)写山 • 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旅游文学欣赏 (七)写水
1、《水經注‧江水》 •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至於夏水 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 到江陵,其間 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青倒影。絕巘多生檉 柏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 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 峽巫峽長,猿鳴三聲 淚沾裳!」
旅游文学欣赏 (八)四大名楼
1、唐.崔颢《黄鹤楼》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旅游文学欣赏 (八)四大名楼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旅游文学欣赏 (五)写寺院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风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旅游文学欣赏 (六)写山
• 杜甫《望岳》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 阳割昏晓。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旅游文学欣赏 (一)名句
4、 徐霞客
• 五岳归来看山,黄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6、苏州沧浪亭楹联
• 清风明月本无价 吗,近水遥山皆有情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 广义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和五岭以北。狭义的 江南指苏南、浙北和皖南,是中国风景最优美的 地区。 1、元·虞集《风入松》词:“杏花春雨江南” 2、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3、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___五代 韦庄《菩萨 蛮》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 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唐 杜牧《江南春》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6、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写富春江: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東 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許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 碍……蝉則千转不穷,猿則百叫无绝。鳶(yuan)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橫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10、南京
• • • •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旅游文学欣赏 (二)写江南
11、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旅游文学欣赏 (三)写塞外
青海白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___唐 王维《送元二使西》
旅游文学欣赏 (四)写乡村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___陆游《游山西村》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__元·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