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2《村居》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fú dī zuì yān 拂 堤杨柳 醉春烟。 tóng sàn 儿 童 散学归来早, máng yuān 忙 趁东风放纸鸢。
cūn
jū
zuì
yān
村
tónɡ
居
sàn
醉 散
烟
mánɡ
童
忙
Sàn(分散)
散
Sǎn(散文)
长
Zhǎng(生长 ) Cháng(长 久 )
山上长青草,
• • • • 山上长青草, 山下水长长。 小草长长长, 小河长长长。
山下水长长。
小草长长长, 小河长长长。
快帮我找朋友吧!
树
村
快帮我找朋友吧!
醒
醉
快帮我找朋友吧!
屋
居
快帮我找朋友吧!
亲
童
村 童
居 散
醉 忙
烟
村
居
[清] 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
忙 趁 /东 风 / 放 纸 鸢 。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2古诗两首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一、我能行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二、我是辨字小高手(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标上对号)妆(zhuāng zuāng)裁(chái cái)紫(zǐzhǐ)咏(rǒng yǒng)绦(tāo tiāo)泗(sìshì)滨(bīng bīn)垂(chuícuí)三、我是小法官(阅读课文理解词语)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2.“丝绦”一词本意是(),在诗中指()。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4.“胜日”的意思是(),“万紫千红”指的是()。
导学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一、学习《咏柳》1.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请同学们多读几遍,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
把柳树的什么比作成什么?2.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第一句诗“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第二句诗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第四句诗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
我会写
bīn
滨
音序:B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海滨 湖滨 造句:我家住在海滨。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 “宾”下横长于宝盖。
zǐ
紫
音序:Z 部首:糸 结构:上下
组词:紫红 紫色
造句:她穿了一件紫色的 衣服。
书写指导:“糸”撇折上小 下大,竖钩居中,两点呼应。
泗 水 滨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1.念、唱。 2.用诗歌赞美。
咏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
式叙述,在本课是歌颂、 赞美的意思。
咏柳:赞美柳树
垂 柳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检查自读情况
我会认
yǒng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咏妆丝绦裁剪
写作手法。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 的丝带。
用了比喻的 写作手法。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用了设问、 比喻的写作 手法。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寻芳—— 泗水滨
春 虚写:光景—— 一时新
日 识得—— 东风面
实写:万紫千红—— 总是春
万紫千红 全靠 东 风
一、巧写同音字。
yǒng ( 永 )远
( 咏 )柳
zǐ ( 紫 )色
( 仔 )细
zhuāng 化( 妆 )
假( 装 )
bì ( 碧 )绿
2古诗两首草
kū
róng 干枯 枯草 枯树
枯
荣
光荣 荣华
枯木逢春 荣华富贵 欣欣向荣 繁荣昌盛
shāo
烧
烧火 烧饭 烧水 火烧眉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句意思: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烧,也 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 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 生命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答: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 不怕挫折。
2 古诗两首
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草
唐·白居易
离离 原上 草, 一岁 一枯 荣。 野火 烧 不尽, 春风 吹 又生。。 一岁 一枯 荣 野火 烧 不尽, 春风 吹 又生。
近反义词:
近义词:尽—完 岁— 年 反义词:生— 死 离— 聚 枯— 荣
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草
年
野火:荒 山野地燃 烧起来的 火 。
唐·白居易
原:原野,即 广阔 的野外。
离离 原上 草, 岁 一岁 一枯 荣 荣。 尽 野火 烧 不尽, 生 春风 吹 又生。
枯萎,枯黄。
茂盛 完 生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句意思: 茂盛的野草生长在原野上,秋天 枯萎,到了第二年春天又长得十 分繁茂。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通常会包含两首古诗。
以下是两首古诗的示例,但请注意,由于教材版本和地区不同,古诗的选取也可能有所不同。
1.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以上两首古诗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语言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古诗两首》分别是《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而《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
学习啦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草》白居易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⑴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简洁读错的字。
⑴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⑴教师检查认读状况,随机纠正读音:留意"荣'不要读成y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疏'要读翘舌音。
⑴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状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⑴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当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⑴假如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⑴稳固音、形: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 )荣(rng)平舌音:菜(ci)宿(s)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稳固读音。
⑴观看觉察: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觉察,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菜、宿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⑴重点讲解: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伸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小学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的: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情感地朗诵。
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一、导入。
同窗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咱们就学习一首描述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以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苏醒,朝气蓬勃,处处鸟语花香。
此日,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
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觅春的气息。
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好的画卷展此刻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好像身在仙境一般。
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
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绩了这一千古绝句(范读)好,下面的时间我交给同窗们,请你们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咱们一路朗诵古诗(齐读)。
此刻我请同窗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咱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蹊:小路。
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
留连:舍不得离开。
自在:无拘无束。
)2.理解诗句同窗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
谁来讲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依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3.情感朗诵在理解诗句的进程中,咱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归纳?谁来朗诵这两句诗?(读,评)让咱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若是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咱们一路感受春天的朝气蓬勃。
古诗二首(优秀10篇)
古诗二首(优秀10篇)《古诗两首》篇一21 古诗两首文本细读:本课所选的两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景寓理,语言执白,却引人深思。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
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
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
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
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
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
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
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
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评课稿一、序言《古诗两首》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是对《古诗两首》这一教材内容的评课稿。
二、诗歌背景介绍在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中,选取了两首古代诗歌,具体内容如下:1. 《小鱼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通过描绘小鱼儿在水中嬉戏的情景,展现了小动物天真可爱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2. 《锄禾》这首诗是现代作家卢纶所作,诗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农田的丰收,表达了赞美劳动的主题。
三、教材分析1. 知识点本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古代诗歌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诗歌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表达对于自然和劳动的赞美•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 教学目标经过学习《古诗两首》,学生应能够:•感知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和情感,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对自然和劳动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感知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培养对于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自然和劳动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小鱼儿》的诗歌欣赏和解读•《锄禾》的诗歌欣赏和解读2. 教学方法本课程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学生阅读诗歌,并进行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创设适合诗歌内容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五、教学流程设计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材料:•《古诗两首》的教材内容,可以是教材上的诗歌内容或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学生课前作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并背诵《小鱼儿》和《锄禾》2.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回忆古诗的定义,并提问他们对于古诗的理解3. 课堂学习•分别指导学生阅读《小鱼儿》和《锄禾》两首诗,并进行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回答诗中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达,表达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感受4. 拓展延伸•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与自然或劳动相关的诗歌•分享学生的创作,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六、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于《古诗两首》的欣赏和解读,评价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作,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于自然和劳动的赞美能力教学反思:•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欣赏和解读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更多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七、学生作业•要求学生预习并背诵《小鱼儿》和《锄禾》•要求学生在课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小作文,表达对于自然或劳动的赞美之情八、总结通过《古诗两首》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培养对自然和劳动的赞美之情。
古诗两首二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二年级上册
以下是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的原文和赏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
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最后一句诗人想象瀑布的雄伟奇丽,宛如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这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这两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2古诗两首 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 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 的样子。
干枯
枯草 宿舍 篱笆
未知数
光荣 姓徐
稀疏
住宿
徐徐 未来
宿新市徐公店
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宿 徐
sù
xú
住宿 徐公 篱落 树阴 路径 深远 疏疏 追黄蝶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树
这首诗描写了(六)种景 物,分别是(篱落、一径、 树、儿童、黄蝶、菜花)。
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 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 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 会,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它停下来,歇在路边的 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步,一边眼睛紧盯这蝴 蝶,一边用袖子擦去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 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 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 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 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 没有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煽动翅膀,飞 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 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 诗人一眼,便蹦蹦跳跳地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读:
这是唐代杜甫创作的《静夜思》古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床前看明月的情境,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古诗二:《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读:
这是唐代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古诗。
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眺望远方景色的壮丽场景,表达了追求进步、不断向前的豪情壮志。
以上是两首适合二年级下册学生学习的古诗。
希望对您有帮助!。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2、《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杜甫精读课文教材简析《江畔独步寻花》,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古诗,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初读古诗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它一共有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
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
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三、自学理解古诗1、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四人小组之间利用这些方法,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预设:东:向东。
《古诗二首》(优秀6篇)
《古诗二首》(优秀6篇)古诗两首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初步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3.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
4.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
(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片、图画场景投影片、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法(一)导言。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好多古诗都通过描写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涵义。
)话——诗中的语言文字。
画——通过再造想象,将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二、指导学法(一)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词、句。
3.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贾岛在松树下问一个小孩,他师傅去哪儿了,小孩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漫、缭绕,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
)(二)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就诗句逐字逐词提出问题。
(可以提“什么样”、“怎么样”的问题。
)(1)什么样的松树下面?(2)谁怎么样问童子?(3)问什么?2.根据所提问题想象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1)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析:
课文包括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春雨》,(原题《春夜喜雨》,课文节选了其中前四句)。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诗人用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另一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作的《春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全诗平实自然,蕴涵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观察能力及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春雨》。
感受春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味诗人洗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感悟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
(板书: 古诗两
二、教学《春雨》
(一)解题。
1.观察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见过雨吗?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春天的雨有什么作用呢?
(大雨、暴雨、毛毛雨、雷雨等。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很多。
在民间谚语中,有“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样的的说法。
对于农田来讲。
春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决定着一年的收成。
)
2.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叫《春夜喜雨》。
看看题目,你们知道,诗中将写什么?
(雨下的季节和时间)(原题中感受到这个雨是好雨是及时雨,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那诗人是怎样写的呢?春雨能带来什么呢?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这首诗。
(二)看图导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正音。
注意“随”、“乃”、“潜”几个生字的读法。
(三)理解诗句。
1
2这春雨好在哪儿?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重点理解“知”。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春雨知时节,适时、应时、及时。
真是给人们带来好处。
)
②"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重点理解“潜”、“润”。
潜:与大雨、暴雨的哗哗啦啦不同,潜是悄然而至、无声无息的,随风而来。
那么“随风潜人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迸万物的内部)
润:滋润,润泽。
象妈妈的乳汁在哺育幼儿。
“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春天花草树木复苏了。
成活了生长了,默默无私奉献着自己
③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总结。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这两句从听觉上写出了雨的悄然而至、无声无息的默默奉献。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④齐读这两句诗。
(四)朗读指导
(1) 学生试读。
(2)课件指导朗读。
(3)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字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字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春雨知时节,适时、应时、及时。
真是给人们带来好处。
)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这两句从听觉上写出了雨的悄然而至、无声无息的默默奉献。
)
(4) 课件放录音学生配乐自练。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五)、描红指导。
1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乃: 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师范写“随”: 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 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 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拓展欣赏
1、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前四句,后面的又是怎么写是春雨的呢?请大家下。
多媒体课件示《春夜喜雨》。
2生背诵。
板书设计:
知时润物
好
潜入无声
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搜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留心观察春天的雨,结合刚学过的两首诗,看看春雨能给万物单来怎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春晓》。
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教学重、难点:
学习古诗《春晓》。
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发展想象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播放课件)
2想象春天的美景。
说话练习
(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鸭妈妈带着可爱的鸭宝宝出来春游了。
)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他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祖国的山河美。
青蛙醒了,看见周围的小朋友正忙着种葵花,它赶忙跳出洞口捉虫子去了。
)
3过渡: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二、自学古诗。
1
它的意思。
2
一查。
3、请同学们开始自学。
方法和刚才一样,可以查字典、看注释,查资料,然后试着把诗句讲下来。
当然了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讨论一下。
4学生自学古诗。
三、交流学习情况。
1字词理解。
晓:早晨,天刚刚亮。
啼:鸣叫。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春天的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觉中已经天亮了,这时耳边到处能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朦胧中机器昨天也也夜里下雨声和刮风的声音,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花瓣凋谢了,落到地上。
四、想象唤醒思维
我们已经理解了诗句的意思,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把诗句的内容变成一幅画面。
现在请同学们三次随着我展开想象。
第一,首先想象春天的特点。
冬天过去了。
春天来了。
那春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树花蝴蝶蜜蜂鸟
第二,想象春天的早晨又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朝阳霞光鸟“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三,想象春天夜间的风雨
风雨
五、朗读背诵悟情。
.
1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朗读着首诗在我读的时候,注意感悟,头脑中要出现美好的画面。
最后两句朗读的时候,诗人虽然不知道花落的有多少。
但他希望花落的越少越好。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这种感受。
2师范读。
3背诵,体会诗人的情感。
背诵的时候不能只是完成任务。
头脑中依然要出示画面。
比读的时候感情更充沛。
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听着悠扬的乐曲来背诵着首是吧,
4学生看课件背诵。
六、拓宽知识面
1春天这样美,有多少诗人曾经赞美过它呀!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台”。
七、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晓”的书写。
要点提示;右上角没有点,注意左右的穿插。
八、作业练习:
1完成《补充习题》
2春天的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就让我们以《春晓》为题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
推荐阅读:春天的古诗《咏柳》、《春日》。